高中化学与溴水、高锰酸钾反应的有机物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各类有机物的通式

高中化学各类有机物的通式

高中化学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烷烃CnH2n+2 仅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不与高锰酸钾、溴水、强酸强碱反应烯烃CnH2n 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炔烃CnH2n-2 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苯(芳香烃)CnH2n-6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物可以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卤代烃:CnH2n+1X 醇:CnH2n+1OH或CnH2n+2O 苯酚: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醛:CnH2nO 羧酸:CnH2nO2 酯:CnH2nO2 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的反应。

聚合反应:一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加聚反应:一种或多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消去反应:从一个分子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因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去氢的反应。

还原反应: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酯化反应:醇和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水解反应:化合物和水反应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有卤代烃、酯、糖等)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

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实验室制甲烷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乙烯燃烧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乙烯和溴水CH2=CH2+Br2→CH2Br-CH2Br乙烯和水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乙烯和氯化氢CH2=CH2+HCl→CH3-CH2Cl乙烯和氢气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乙烯聚合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氯乙烯聚合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实验室制乙烯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C2H2+2Br2→C2H2Br4乙炔和氯化氢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乙炔和氢气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实验室制乙炔CaC2+2H2O→Ca(OH)2+C2H2↑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

溴水和高锰酸钾变色的原理

溴水和高锰酸钾变色的原理

溴水和高锰酸钾变色的原理溴水和高锰酸钾是两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它们在实验室中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化学反应中。

特别是它们在化学分析和水净化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通过变色反应来检测不同的物质,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的检测。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溴水和高锰酸钾变色的原理。

一、溴水变色原理溴水是一种混合了溴化钠和水的溶液,可以发生不同的反应。

其中,常用的一种反应是溴水与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溴化钠的溴离子(Br-)充当了氧化剂,它可以接受其他物质的电子,并自身还原成溴原子(Br)。

这时,溴原子会形成深褐色的离子,从而使溴水颜色变深。

为了更好地理解溴水的变色原理,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我们将溴水滴入一杯明净的水中,这时溴水会迅速扩散,并且开始发生反应。

如果我们再滴入一些亚硫酸钠(Na2SO3),这时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亚硫酸钠的分子中含有硫酸根离子(SO3),可以将其中的一部分电子捐献给溴离子。

这时,由于溴离子获得了电子,就会还原成溴原子。

由于溴原子本身是深褐色的,因此这时的溴水变成了深褐色。

如果我们加入更多的亚硫酸钠,反应会持续进行,溴水的颜色会进一步加深,直到变成类似黑色的颜色。

二、高锰酸钾变色原理高锰酸钾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可以将不同的物质氧化成有机酸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在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根离子(MnO4-)是一个强氧化剂,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当高锰酸根离子的浓度很高时,它会呈现出紫红色的颜色,在反应时逐渐淡化,最后逐渐变成淡粉红色或无色。

高锰酸钾变色反应的原理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我们可以将高锰酸钾溶液滴入一杯水中,并且加入数滴盐酸(HCl)。

这时,高锰酸根离子会与盐酸发生反应,由于酸的存在,高锰酸根离子会被还原成锰离子(Mn2+),生成氯离子(Cl-)和水(H2O)等物质。

这时,高锰酸根离子浓度逐渐降低,紫红色逐渐消失。

在反应过程中,颜色的变化可以用眼观察或通过比色法来定量地分析。

高三有机化学中有机物间相互转化关系图

高三有机化学中有机物间相互转化关系图

一、有机物间相互转化关系二、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1、有机物: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⑷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⑸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2、无机物:⑴ -2价的S (硫化氢及硫化物)⑵ + 4价的S (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⑶ + 2价的Fe6FeSO 4 + 3Br 2 = 2Fe 2(SO 4)3 + 2FeBr 36FeCl 2 + 3Br 2 = 4FeCl 3 + 2FeBr 32FeI 2 + 3Br 2 = 2FeBr 3 + 2I 2⑷ Zn 、Mg 等单质 如⑸ -1价的I (氢碘酸及碘化物)变色 ⑹ NaOH 等强碱、Na 2CO 3和AgNO 3等盐 Br 2 + H 2O = HBr + HBrO2HBr + Na 2CO 3 = 2NaBr + CO 2↑+ H 2O HBrO + Na 2CO 3 = NaBrO + NaHCO 3三、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上层变无色的(ρ>1):卤代烃(CCl 4、氯仿、溴苯等)、CS 2等;下层变无色的(ρ<1):直馏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低级酯、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烃(如己烷等)等 四、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 醇类物质(乙醇等)⑸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⑹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⑺ 苯的同系物变色 Mg + Br 2 === MgBr 2 (其中亦有Mg 与H +、Mg 与HBrO 的反应) △2、无机物:⑴ 氢卤酸及卤化物(氢溴酸、氢碘酸、浓盐酸、溴化物、碘化物) ⑵ + 2价的Fe (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 ⑶ -2价的S (硫化氢及硫化物)⑷ + 4价的S (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⑸ 双氧水(H 2O 2)五、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 烷烃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有机物等的总结

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有机物等的总结

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有机物等的总结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

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默写版)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默写版)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默写版)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默写一、烃1.甲烷烷烃通式:1) 氧化反应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H4 + 2O2 -。

CO2 + 2H2O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2) 取代反应一氯甲烷:CH3Cl二氯甲烷:CH2Cl2三氯甲烷:CHCl3四氯化碳:CCl42.乙烯烯烃通式:乙烯的制取:1) 氧化反应乙烯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2H4 + 3O2 -。

2CO2 + 2H2O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C2H4 + Br2 -。

C2H4Br2 与氢气加成:C2H4 + H2 -。

C2H6与氯化氢加成:C2H4 + HCl -。

C2H5Cl 与水加成:C2H4 + H2O -。

C2H5OH 3) 聚合反应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

3.乙炔乙炔的制取:1) 氧化反应乙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2H2 + 5/2O2 -。

2CO2 + H2O乙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C2H2 + Br2 -。

C2H2Br2与氢气加成:C2H2 + H2 -。

C2H4与氯化氢加成:C2H2 + HCl -。

C2H3Cl3) 聚合反应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

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

4.苯苯的同系物通式:1) 氧化反应苯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2C6H6 + 15O2 -。

12CO2 + 6H2O苯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取代反应①苯与溴反应②硝化反应3) 加成反应5.甲苯1) 氧化反应甲苯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7H8 + 9O2 -。

7CO2 + 4H2O甲苯能使溴水褪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取代反应甲苯硝化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简称三硝基甲苯(TNT)。

二、烃的衍生物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主要化学性质:类别通式代表性物质分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卤代烃 R—X 溴乙烷 C-X键有极性,易断裂 1.取代反应 2.消去反应醇 R—OH 乙醇有C-O键和O-H键,有极性;-OH与链烃基直接相连 1.与钠反应,生成醇钠并放出氢气 2.氧化反应:生成乙醛 3.脱水反应:乙醚、乙烯 4.酯化反应酚 -OH 苯酚 -OH直接与苯环相连取代反应醛 O || CH3-C-H C=O双键有极性,具有不饱和性氧化反应:生成酮羧酸 COOH 乙酸有C=O双键和C-OH单键,有极性 1.与碱反应,生成盐 2.酯化反应酯 R-COOR' 乙酸乙酯 C=O双键和O-C单键,有极性 1.水解反应:生成醇和羧酸 2.酸催化下的加成反应注: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

使酸性高锰酸钾溴水褪色的有机物总结

使酸性高锰酸钾溴水褪色的有机物总结

使酸性高锰酸钾溴水褪色的有机物总结高锰酸钾(KMnO4)和溴水(Br2)都是常用的氧化剂,它们在与有机物反应时可以起到褪色的作用。

下面我将总结几种常见的有机物在高锰酸钾和溴水作用下的褪色反应。

一、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在高锰酸钾和溴水的氧化作用下可以发生褪色反应。

由于酚分子中含有活泼的芳香环,其中的氧原子很容易和氧化剂发生反应,导致酚分子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发生颜色的褪去。

二、醛和酮醛和酮分子中含有活泼的羰基(C=O)官能团,也会受到高锰酸钾和溴水的氧化作用而褪色。

这是因为氧化剂可以将羰基氧化为羧酸或羧酸盐,从而改变了有机物的结构,使其发生颜色的褪去。

三、芳香化合物芳香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芳香环的有机物,它们中的部分分子结构中可能包含一些对氧化剂敏感的官能团,从而会被高锰酸钾和溴水氧化而褪色。

不同的芳香化合物可能对氧化剂的反应性存在差异,因此其褪色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四、苯胺类化合物苯胺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胺官能团的有机物,其中的氮原子很容易与高锰酸钾和溴水发生反应。

高锰酸钾和溴水可以将苯胺氧化为偶氮物,从而改变了其结构和颜色。

以上列举的只是一部分常见的有机物在高锰酸钾和溴水作用下褪色的反应,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有机物也可以发生类似的反应。

虽然高锰酸钾和溴水都是氧化剂,但它们对有机物的氧化性和反应机制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的有机物在两种氧化剂的反应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程度。

总的来说,高锰酸钾和溴水都可以引起有机物的褪色反应,而这种褪色往往是由有机物结构的改变导致的。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有机物在高锰酸钾和溴水作用下的褪色程度来判断其结构和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2.2知识总结:各类烃与液溴、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变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2.2知识总结:各类烃与液溴、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变化
氧化褪色
炔烃
常温加成褪色
常温加成褪色
常温加成褪色
氧化褪色

一般不反应,催化条件下可取代
不反应,发生萃取而使溴水层褪色
不反应,互溶不褪色
不反应
苯的同系物
一般不反应,光照条件下发生侧链上的取代,催化条件下发生苯环上的取代
不反应,发生萃取而使溴水层褪色
不反应,互溶不褪色
氧化褪色
特别提示 应用上述性质可以解决不同类型烃的鉴别问题,同时要特别注意条件(如液溴、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光照、催化剂等)对反应的影响。
溴水和高锰酸钾常作为检验一些有机物的试剂,各类烃与液溴、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各有哪些不同的变化?
液溴
溴水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烷烃
与溴蒸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不反应,液态烷烃与溴水可以发生萃取从而使溴水层褪色
不反应,互溶不褪色
不反应
烯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常温加成褪色
常温加成褪色
常温加成褪色

高中化学常用知识——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高中化学常用知识——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常温下单质溴是深红棕色液体,又称液溴。

液溴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叫溴水,溶解的溴只有极小部分与水反应:Br2+H2O HBr+HBrO,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而使溴水呈橙色,当溴水中的Br2分子浓度减小时,溴水就褪色或变色。

下面对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总结如下:一、有机物①a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不饱和烃类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b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卤代烯烃、油酸、油酸盐、油酸酯、油等)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c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d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以及二烯烃的加聚产物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②与苯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苯酚及其同系物、苯胺能与Br2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③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类、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水溶液) 能与Br2发生氧化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原理:溴的CCl4溶液中,溴仅作为溶质溶解于溶剂CCl4中,溶质与溶剂间并未发生化学反应;而溴水中,溶质溴除了溶解与溶剂水之外,还发生了化学反应:Br2+H2O = HBr+HBrO(1)生成的HBrO与乙醛发生了氧化反应:CH3CHO+HBrO=CH3COOH+HBr使反应(1)中HBrO浓度降低,促使平衡向右移动,最终使溴水褪色。

总反应:CH3CHO+Br2+H2O=CH3COOH+2HBr注意:检验乙烯的最佳试剂是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而非溴水。

例题: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CH3)2C=CHCH2CH2CH=CHCHO,如何检验出其中的碳碳双键?通常答案是:先加足量的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使醛基氧化成羧基,然后再用酸性KMnO4(或溴水)检验碳碳双键。

其实这个题目只需要回答“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就可以!④与苯、甲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液混合振荡,因萃取作用使溴水褪色,有机溶剂溶解溴呈橙色(或棕红色)。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烃是有机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类,包括烷烃、烯烃和炔烃。

烷烃的通式为XXX,其中n为烷基的碳数。

烷烃的氧化反应包括甲烷的燃烧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烷烃的取代反应包括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生成。

烷烃的分解反应可以制得乙烯。

烯烃的通式为XXX,其中n为烯基的碳数。

乙烯可以通过浓硫酸催化乙醇脱水制得。

乙烯的氧化反应包括燃烧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乙烯的加成反应包括与溴水、氢气和水的加成。

乙烯可以聚合生成聚乙烯。

炔烃的通式为CnH2n-2,其中n为炔基的碳数。

乙炔可以通过电石与水反应制得。

乙炔的氧化反应包括燃烧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乙炔的加成反应包括与溴水、氢气和氯化氢的加成。

乙炔可以用CuSO4或NaOH溶液除去生成的H2S。

需要注意的是,烯烃和烷烃可以通过加成反应鉴别。

同时,乙烯和乙炔的制取方法也有所不同。

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其中氯乙烯和乙炔分别加聚,分别得到聚氯乙烯和聚乙炔。

这些反应都需要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另外,苯是一种重要的芳香烃,它可以发生氧化、取代和加成等反应。

其中,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甲苯是苯的同系物,也可以发生氧化、取代和加成等反应。

其中,甲苯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烃的衍生物包括卤代烃、醇、酚等。

这些衍生物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例如,卤代烃的C-X键有极性,易断裂,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

醇具有C-O键和O-H键,有极性,可以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生成烯烃。

酚具有弱酸性,可以与NaOH溶液中和,还可以与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C=O双键具有极性和不饱和性。

由于C=O的影响,O—H键能够电离产生H+。

醛能够发生酯化反应与醇反应生成酯。

羧酸可以被弱氧化剂氧化成羧酸(如银镜反应和还原氢氧化铜)。

乙醇可以通过加成反应与氢加成生成,催化剂为Ni。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及高锰酸钾褪色超全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及高锰酸钾褪色超全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及高锰酸钾褪色超全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在有机化学中常用来作为检验一些有机物的试剂,反应以溶液中颜色变化来鉴定或鉴别某些有机物。

(1)能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分别为:①烯烃、炔烃、二烯烃等不饱和烃类及其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反应,使溴水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CH≡CH+Br2——→CHBr=CHBr(或CH≡CH+2Br2——→CHBr2-CHBr2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或CH2=CH-CH=CH2+Br2——→CH2Br-CHBr-CH=CH2)②与苯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图1③与醛类等有醛基的物质反应,使溴水褪色CH3CHO+Br2+H2O=CH3COOH+2HBr④因萃取作用使溴水褪色,有机溶剂溶解溴呈橙色(或棕红色)。

(1)密度大于1的溶剂(四氯化碳、氯仿、溴苯、二硫化碳等);(2)密度小于1的溶剂(液态的饱和烃、直馏汽油、苯及其同系物、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酯)。

⑤与碱性溶液(如NaOH溶液、Na2CO3溶液等)反应,使溴水褪色。

Br2+2NaOH=NaBr+NaBrO+H2O(或3Br2+6NaOH=5NaBr+NaBrO3+3H2O)Br2+Na2CO3=NaBr+NaBrO+CO2⑥与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H2S、SO2、KI和FeSO4等)发生反应,使溴水褪色。

Br2+H2S=2HBr+S↓(浅黄色沉淀)Br2+SO2+2H2O=2HBr+H2SO43Br2+6FeSO4=2Fe2(SO4)3+2FeBr3Br2+2KI=2KBr+I2(溶液变为棕色)⑦其它: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石油等);天然橡胶等。

(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分别为:①与烯烃、炔烃、二烯烃等不饱和烃类及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苯的同系物(甲苯、乙苯、二甲苯等)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2)无机物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含有、—C≡C—、—OH(较慢)、—CHO的物质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应)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COOH的有机物反应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1)氨基酸,如甘氨酸等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2)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碱性的—NH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溴水使高锰酸钾褪色原理

溴水使高锰酸钾褪色原理

溴水使高锰酸钾褪色原理一、背景介绍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氧化有机物和无机物,因此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但是,在实验室中,高锰酸钾的浓溶液很难准确制备和保存。

而溴水则是一种常用的试剂,可以方便地制备和保存。

在实验室中,常常使用溴水来代替高锰酸钾进行氧化反应,并通过观察其褪色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完成。

本文将详细介绍溴水使高锰酸钾褪色的原理。

二、高锰酸钾的性质1. 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是一种紫黑色晶体。

2.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可以氧化有机物和无机物。

3. 高锰酸钾在水中容易分解,生成MnO2沉淀和氧气。

三、溴水的制备1. 溴水的化学式为Br2(aq),是一种深棕色液体。

2. 溴水可以通过将溴加入到水中制备得到。

3. 制备溴水时需要注意安全,因为溴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四、高锰酸钾褪色的原理1. 高锰酸钾在碱性条件下可以氧化有机物和无机物,生成较为稳定的产物。

2. 溴水也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氧化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

3. 在实验室中,常用溴水来代替高锰酸钾进行氧化反应。

溴水中的溴离子可以与高锰酸钾中的MnO4-离子反应,生成MnO2沉淀和Br-离子。

4. 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 16HBr → 2MnBr2 + 5Br2 + 8H2O。

五、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并记录其颜色。

2. 将适量的溴水加入到高锰酸钾溶液中,并充分搅拌。

3. 观察混合液体颜色变化情况。

如果高锰酸钾完全被还原,则混合液体变为浅黄色或无色。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使用的高锰酸钾溶液应该是新鲜制备的,浓度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 溴水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制备和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

3. 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时,应该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化学物质。

七、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溴水可以代替高锰酸钾进行氧化反应,并通过观察其褪色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完成。

溴水中的溴离子可以与高锰酸钾中的MnO4-离子反应,生成MnO2沉淀和Br-离子。

高二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笔记

高二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笔记

高二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笔记1.高二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笔记篇一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烷烃CnH2n+2仅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不与高锰酸钾、溴水、强酸强碱反应烯烃CnH2n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炔烃CnH2n—2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苯(芳香烃)CnH2n—6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物可以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卤代烃:CnH2n+1X醇:CnH2n+1OH或CnH2n+2O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抓官能团的特性,比如,醇类中,醇羟基的性质:1、可以与金属钠等反应产生氢气,2、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注意,羟基邻位碳原子上必须要有氢原子,3、可以被氧气催化氧化,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必要有氢原子。

4、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5、可以与氢卤素酸发生取代反应。

6、醇分子之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醚。

苯酚: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醛:CnH2nO羧酸:CnH2nO2酯:CnH2nO22.高二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笔记篇二原电池原理(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高中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全)

高中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全)

高中选修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2)无机物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含有、—C≡C—、—OH(较慢)、—CHO的物质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应)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COOH的有机物反应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1)氨基酸,如甘氨酸等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2)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碱性的—NH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高锰酸钾可以氧化的有机物

高锰酸钾可以氧化的有机物

高锰酸钾可以氧化的有机物
高锰酸钾(KMnO₄)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有机化学中广泛应用于氧化各种类型的有机化合物。

以下是一些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的典型有机物及其氧化产物:
1. 烯烃和炔烃:高锰酸钾可以将碳碳双键(烯烃)氧化成两个羰基,如乙烯会被氧化为乙二酸。

对于炔烃,氧化结果通常会生成二氧化碳和羧酸。

2. 苯环上的侧链:含有α-氢原子的芳烃,例如甲苯、乙苯等,可以在高锰酸钾的氧化下使侧链被氧化成相应的羧酸,如甲苯会被氧化成苯甲酸。

3. 醇类:一级、二级醇都能被氧化成相应的醛或酮,进一步氧化则可能生成羧酸。

例如,甲醇被氧化为甲醛,然后进一步氧化为甲酸;二级醇如异丙醇能被氧化成相应的酮。

4. 酚类:在特定条件下,酚羟基可被氧化成对苯醌。

5. 醛类:醛基能够被高锰酸钾完全氧化为羧酸。

6. 胺类:在某些情况下,初级和二级胺可以通过复杂的氧化途
径转化为硝基化合物或其他含氮氧化物。

总的来说,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氧化能力更强,适用于多种还原性官能团的氧化反应,而在碱性条件下其氧化性相对较弱。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高锰酸钾氧化能力强且反应不可逆,常用于鉴别和定量分析含有上述官能团的有机物质。

创新设计高中化学3.2.2苯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

创新设计高中化学3.2.2苯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

创新设计高中化学3.2.2苯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目标导航] 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及重要用途。

2.掌握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3.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一、苯的分子结构 1.组成与结构分子模型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 6H 62.结构特点(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2)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共平面。

(3)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议一议如何证明苯的分子结构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答案 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的邻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这些都说明苯的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二、苯的性质 1.物理性质颜色:无色;气味:有特殊气味;状态:液体;毒性:有毒;在水中的溶解性:不溶于水;密度:(与水相比)比水小。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由于苯分子中,碳原子间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因而苯兼有烷烃和烯烃的性质。

(1)氧化反应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能够燃烧,燃烧时发生明亮并带有浓烟的火焰。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 6H 6+15O 2――→点燃12CO 2+6H 2O 。

(2)取代反应①与溴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硝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苯可以和H2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醒制取溴苯时应用液溴而不是溴水。

3.苯的同系物甲苯的分子式C7H8,结构简式,二甲苯的分子式C8H10,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甲苯和二甲苯都可发生上述类似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议一议(1)如何证明苯与溴单质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2)苯与溴的取代产物溴苯为无色、不溶于水且比水重的油状液体,而实际实验中得到的溴苯因溶有溴而呈黄褐色,如何提纯得到无色的溴苯?答案(1)苯与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时生成HBr,若发生加成反应则无HBr生成。

总结与高锰酸钾溴水反应的官能团

总结与高锰酸钾溴水反应的官能团

总结与高锰酸钾溴水反应的官能团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氧化那些能够被氧化的物质。

当高锰酸钾溴水反应时,可以发现其中的官能团有很多种不同的变化。

首先,在高锰酸钾溴水反应中,高锰酸钾(KMnO4)中的锰原子(Mn)被氧化成锰(IV)离子(MnO4-),同时氧化那些能够被氧化的物质。

其次,高锰酸钾溴水反应中还可以看到溴(Br)被氧化成溴化物(BrO3-),同时氧化那些能够被氧化的物质。

再者,高锰酸钾溴水反应还可以看到氢氧化钠(NaOH)中的氢(H)被氧化成氢氧化物(H2O)。

最后,高锰酸钾溴水反应还可以看到氢氧化钠(NaOH)中的氧(O)被氧化成氧化物(O2)。

综上所述,高锰酸钾溴水反应中的官能团变化有:锰(IV)离子(MnO4-),溴化物(BrO3-),氢氧化物(H2O),氧化物(O2)。

可以看出高锰酸钾溴水反应是一个复杂且丰富的化学反应。

另外,高锰酸钾溴水反应还可以看到钾离子(K+)和钠离子(Na+)的变化。

在反应开始时,高锰酸钾(KMnO4)中的钾离子(K+)和溴水(NaBr)中的钠离子(Na+)是稳定的,但在反应进行过程中,钾离子(K+)和钠离子(Na+)会相互转移,产生新的化合物。

高锰酸钾溴水反应还可以看到二氧化碳(CO2)的产生。

在反应进行过程中,氢氧化钠(NaOH)会与高锰酸钾(KMnO4)反应产生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总之,高锰酸钾溴水反应是一个复杂且丰富的化学反应,其中可以看到多种不同的官能团变化,如锰(IV)离子(MnO4-),溴化物(BrO3-),氢氧化物(H2O),氧化物(O2),钾离子(K+),钠离子(Na+),二氧化碳(CO2)等。

这些官能团变化导致了反应的进程和结果。

因此,高锰酸钾溴水反应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深入了解的化学反应。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重要的反应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重要的反应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重要的反应学习没有界限,只有努力了,拼搏了,奋斗了,人生才不会那么枯燥无味。

为了帮助各位高中学生,整理了“高中化学知识点:重要的反应吐”一文:高中化学知识:重要反应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② 取代反应变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 氧化变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水参与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 萃取变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2)无机物① 通过碱歧化3br2+6oh-==5br-+bro3-+3h2o或br2+2oh-==br-+bro-+h2o② 与还原性物质(如H2S、S2-、SO2、SO32-、I-、Fe2)的氧化还原反应+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含有-C的物质≡ C-,-Oh(慢一点),-Cho与苯环相连的侧链碳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与苯不反应)(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有机物与NaOH反应:在室温下很容易与含有酚羟基和-COOH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它可以与卤代烃和酯反应(取代反应)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含有-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释放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

高中化学知识点:重要反应通过分类提供。

我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努力学习,实现他们的梦想。

有关更多化学知识点,请单击输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溴水、高锰酸钾反应的有机物
在有机反应中常有一些物质与溴水、KMnO4反应。

溴水、KMnO4一般是作为氧化剂参与反应的,通常这两种物质用于区别不易被氧化的烷烃、苯和易被氧化的烯烃、炔烃等。

氧化剂很多,为什么要选择着这两种呢?主要是这两种氧化剂都有颜色,溴水为橙色,K MnO4为紫红色,反应后两种物质均变成无色,便于检验反应是否发生。

下面就这两种物质与一些烃发生反应归纳一下:
溴水溶液中溶剂为水,溶质为溴单质(还有少量溴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KMnO4溶液中溶剂为水,溶质为KMnO4,为使其氧化性增强,常在其溶液中加些稀硫酸,称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当溴水、KMnO4与一些烃反应时,则首先要搞清楚以下4方面的问题:
(1)溶液分层问题:
上述两种物质均为水溶液,与液态烃混合后都要分层,因为烃不溶与水。

(2)液体密度问题:
上述两种水溶液的密度均大于液态烃。

因为烃密度小于水,所以分层后,液态烃都在上层。

(3)溶液反应问题:
上述两种物质到底可以和那些烃发生反应呢,应该说烷烃、苯与这两种物质都不反应;烯烃、炔烃与这两种物质都要反应;苯的同系物则与溴水不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要反应。

(4)溶液萃取问题:
萃取就是用一种溶剂将一种溶液中的溶质从其原来的溶剂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所用到的该溶剂成为萃取剂,一般要有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被萃取的溶液与其互不相溶,二
是与被萃取的溶液不发生任何反应,三是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远远大于原来溶剂中的溶解度,四是萃取剂一般是易挥发的物质。

在上述溶液混合中烃要与溴水发生萃取过程,但与高锰酸钾溶液不发生萃取,理由是:溴水中的溶质溴单质易溶于有机溶解剂,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而高锰酸钾溶液的溶质高锰酸钾是离子化合物,其不溶于有机溶剂,所以也就没有萃取过程的发生。

如果搞清楚上述四个问题后,就不难解决以下问题了。

[例] 溴水、KMnO4溶液分别与己烷、己烯、己炔、苯、甲苯反应的现象
先讨论溴水与上述五中烃反应的现象:
(1)溴水与己烷:两溶液混合后,首先是分层,无色己烷在上橙色溴水在下,振荡后,不反应,但要发生萃取,结果因溴单质的转移,己烷呈红棕色,而溴水则几乎为无色。

如图1
(2)溴水与己烯:两溶液混合后,首先是分层,无色己烯在上橙色溴水在下,振荡后,发生反应,就不存在萃取问题。

溴与己烯发生加成反应后,溴水层和己烯层均
为无色,但还是出现分层,如图2
(3)溴水与己炔:现象同溴水与己烯反应。

(4)溴水与苯:现象同溴水与己烷反应。

(5)溴水与甲苯:现象同溴水与己烷反应。

(6)KMnO4溶液与己烷:两溶液混合后,首先是分层,无色己烷在上紫红色KMnO4溶液在下,振荡后,不反应,也不发生萃取,结果无色己烷仍为无色,紫红色KMnO4溶液仍为紫红色。

如图3
(7)KMnO4溶液与己烯:两溶液混合后,首先是分层,无色己烯在上紫红色KMnO4溶液在下,振荡后,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结果紫红色KMnO4溶液变成无
色,无色己烯层仍为无色,还是分层。

如图4
(8)KMnO4溶液与己炔:现象同KMnO4溶液与己烯反应。

(9)KMnO4溶液与苯:现象同KMnO4溶液与己烷反应。

(10)KMnO4溶液与甲苯:现象同KMnO4溶液与己烯反应。

如溴水改用溴的CCl4溶液后,现象有不一样了,因为溴的CCl4溶液与烃不会分层。

请看下列列表。

综合列表如下:
附:各种物质与溴水、高锰酸钾反应的原理:
1、能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分别为:
①烯烃、炔烃、二烯烃等不饱和烃类反应,使溴水褪色
CH2=CH2+Br2 →CH2Br-CH2Br
CH≡CH+Br2→CHBr=CHBr
(或CH≡CH+2Br2 →CHBr2-CHBr2
CH2=CH-CH=CH2+Br2 →CH2Br-CH=CH-CH2Br
(或CH2=CH-CH=CH2+Br2 →CH2Br-CHBr-CH=CH2)
②与苯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③与醛类等有醛基的物质反应,使溴水褪色
CH3CHO+Br2+H2O=CH3COOH+2HBr
④与苯、甲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液混合振荡,因萃取作用使溴水褪色,有机溶剂溶解溴呈橙色(或棕红色)。

⑤与碱性溶液(如NaOH溶液、Na2CO3溶液等)反应,使溴水褪色。

Br2+2NaOH=NaBr+NaBrO+H2O (或3Br2+6NaOH=5NaBr+NaBrO3+3H2O) Br2+Na2CO3=NaBr+NaBrO+CO2
⑥与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H2S、SO2、KI和FeSO4等)发生反应,使溴水褪色。

Br2+H2S=2HBr+S↓(浅黄色沉淀)
Br2+SO2+2H2O=2HBr+H2SO4
3Br2+6FeSO4=2Fe2(SO4)3+2FeBr3
Br2+2KI=2KBr+I2(溶液变为棕色)
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分别为:
①与烯烃、炔烃、二烯烃等不饱和烃类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苯的同系物(甲
苯、乙苯、二甲苯等)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与苯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与醛类等有醛基的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④与具有还原性的无机还原剂(如H2S、SO2、FeSO4、KI、HCl等)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归纳“既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包括:
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包括分子结构中有C=C双键、
C≡C叁键、醛基(—CHO)的有机物;苯酚和无机还原剂。

苯的同系物只能使其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有机萃取剂只能使其中的溴水褪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