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 (2).诊断不明确的腹膜炎或经非手术
治疗观察8一12小时无效者.
2. 方法
(1).术前准备:禁食、胃肠减压、补 液、纠正水电酸碱平衡失调、防治休克, 抗感染、止痛、备皮、备血等.
(2).处理原发灶:如胃穿孔作胃大部 切除或穿孔修补术。
(3).清理腹腔:清除干净腹腔内的脓 液及异物。
(4).腹腔引流:术毕腹腔内放腹腔引 流管。
3、肠麻痹:引起肠管高度膨胀压迫膈 肌,影响心肺功能,加重休克。
4、结局:轻者,网膜包裹、炎症局限 形成脓肿或局限性腹膜炎;其他可形 成粘连性肠梗阻
症状:
1.腹痛:最主要的症状,为持续性、剧烈疼 痛,原发病灶处最明显。
2.恶心、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后期为 麻痹性肠梗阻所致。
3.体温、脉搏变化:体温升高,脉搏加快。
(二).非手术治疗
1. 适应证: (1).原发性或盆腔炎引起的或诊断
尚未明确的腹膜炎. (2).急性腹膜炎超过48—72小时
已局限.
2. 方法
(1).体位:半卧位 (2).禁食 胃肠减压 (3).补液 纠正水电酸碱平衡失调、防治休
克。 (4).抗感染:选择针对性强的二联以来自百度文库抗
生素。 (5).止痛:对诊断明确治疗方案已定的可
支配。对疼痛不敏感定位差,对牵拉膨胀 敏感。 壁层腹膜—复盖于腹壁盆腔内面,受躯体 神经(周围N)支配,对疼痛敏感定位准确。
腹腔
大腹腔—壁层和脏层腹膜之间腔隙 小腹腔—胃和小网膜后方胰腺前方
之间腔隙,经小网膜孔与大腹腔相 通。
网膜
大网膜—连接胃与横结肠悬垂于小 肠前,又称胃结肠韧带。
最常见,是由于腹腔内脏器的器质性 病变引起。如炎症或外伤引起腹脏内 脏器破裂穿孔,占整个腹膜炎的98%. 致病菌以G-大肠杆菌厌氧菌为主引起 的混合感染。
病因
腹腔内脏器穿孔
腹腔内脏器损伤破裂
继发性腹膜炎
腹腔内脏器炎症扩散
腹部手术污染、吻合口瘘
(一).急性感染所致的腹腔内脏器破裂穿孔, 炎性渗出
2.腹部平片:胃肠穿孔有膈下游离气体
3.直肠指诊:直肠前壁饱满有压痛,提 示盆腔感染或脓肿形成
4.B超检查
5.腹腔穿刺
腹腔穿刺
部位—右下腹或左下腹麦氏点. 注意:穿刺处应叩诊有移浊才能穿刺. 判断:
1.原发性腹膜炎: 脓性,色白、黄或草绿, 均可无臭味
2.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色黄,含胆汁, 混浊,碱性,不臭(淀粉酶含量可高)
3.肠绞窄坏死:血性液,常有腥臭味
4.阑尾炎穿孔:脓性,色白或微黄,混 浊,稀、稍臭或无臭味
5.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血性液,一般无 臭味(淀粉酶含量很高)
6.肝脾破裂:鲜血,放置数分钟不易凝 固
消除引起腹膜炎的病因,清理 或引流腹腔,促使脓液渗液局 限,控制及消散炎症
治疗
(一).手术治疗 1. 适应证 (1).凡继发性腹膜炎诊断成立立即手
1、病变范围分类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急性局限性腹膜炎
按病变范围
1、 局限性—局限于腹部一个象限(即 1/4).
2、弥漫性—病变超过一个象限.
2、 病 因 分 类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原发性腹膜炎
腹腔内无原发病灶, 感染由血源性引起 继发性腹膜炎
继发于腹腔内的感染 ,最常见
继发性腹膜炎
4.感染、中毒症状: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下 降、面色苍白等脱水、酸中毒、休克表现。
体征:
视诊:腹胀明显,腹式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
触诊: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是腹膜炎的 标志性体征,称为腹膜刺激征
叩诊:鼓音、可有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或移 动性浊音阳性
听诊:肠麻痹致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1.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 增高.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肝脓肿等破裂穿孔和炎性渗出、急性胰腺 炎,盆腔炎引起炎性渗出。
(二).非炎症性破裂穿孔:如溃疡病穿孔,绞 窄性肠梗阻坏死穿孔子宫外孕破裂。
(三).外伤和手术
外伤:肝脾破裂、胃肠穿孔等。手术:如 术中误伤和术后吻合口瘘等.
原发性腹膜炎
少见,腹腔内无原发病。病原菌通过血行 或淋巴管到达腹腔引起,多见于10岁以下 的儿童和婴儿。常因抵抗低下,在上感、 丹毒、肾病等疾病的过程中发生,发病率 占2%。致病菌以溶血性链球菌(约占 70%)、肺炎双球菌(约占30%)为主.
6.抗感染 7.营养支持 8.对症护理:降温、镇静、止痛、吸
氧:诊断不明或病情观察期间,暂不 用止痛药物
9.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病人的护理
普外科 肖颖
概念
是由于细菌感染、损伤或消化液、尿液、 血液等刺激引起的腹膜急性炎症。是外 科常见危重疾病,多需手术治疗才能挽 救病人生命。
图例
腹 膜 解 剖 图
腹膜的解剖生理
1.解剖
腹膜是一层很薄的浆膜,分脏层和壁层。 脏层—复盖内赃表面,受内脏神经(植物N)
用止痛药。 (6).中药:对炎症已好转可进饮食的病人
可服中药。
㈠体液不足 与呕吐、禁食,腹腔内及肠道 内液体积聚有关
㈡疼痛
与腹膜受炎症刺激有关
㈢体温过高 与感染毒素吸收有关
㈣焦虑
与疼痛及感染中毒有关
㈤潜在并发症 休克、麻痹性肠梗阻、腹腔脓 肿等
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 2.半卧位 3.禁食 4.胃肠减压 5.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病因
原发性腹膜炎:
血源性感染,多见于儿童,病源菌多为溶 血性链球菌或肺炎双球菌
病理
1、分泌作用: 消化液、粪便细菌等入腹腔 →刺激腹膜分泌大量液体(同时伴反射性呕 吐)→导致失水电解质紊乱,有效循环血量 锐减,低血容量性休克,腹腔内细菌繁殖。
2、腹膜吸收:吸收腹腔液时,细菌和毒素 吸收入血引起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如不及 时处理可导致病人死亡。
小网膜—连接肝胃十二指肠的腹膜。
2.生理功能
(1).分泌功能—每日约分泌150 ml液体 润滑内脏,当受刺激时分泌增多。
(2).吸收功能—有强大的吸收作用可吸收 积液、血液、空气。上腹大于下腹。
(3).防御功能—渗出液中含大量吞噬细胞 吞噬侵入的细菌异物。下腹大于上腹。
(4).修复功能—当腹膜受损时,纤维蛋白 渗出沉积形成粘连,防止感染扩散并修复 受损组织。但广泛粘连易引起肠梗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