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中历史二模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2018年初中历史毕业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题(二)

2018年初中历史毕业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题(二)

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历史科试题1.歌曲《爱在西元前》中唱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歌词中的横线处应填写( )A.《汉谟拉比法典》B.《民法典》C.《刑法典》D.《商法典》2.唐朝时,一个中国人去了日本。

回国后他向人们描述了在日本的所见所闻。

其中错误的是( ) A.土地是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的 B.中国的唐诗和书法在日本深受欢迎 C.在日本市场上可以买到唐三彩 D.贵族子弟游手好闲,但靠世袭都有官做3.“1、2、3、4……”这些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 A.中国人、阿拉伯人 B.印度人、埃及人 C.阿拉伯人、波斯人 D.印度人、阿拉伯人4.近年来,“圣诞节”等洋节日倍受中国年轻人的青睐。

与“圣诞节”有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5.在阿拉伯文化史上,出现了一部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集,它就是( )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伊索寓言》 D.《古兰经》6.12—15世纪,欧洲盛行哥特式建筑风格,以高、直、尖和强烈向上感为特征,大量使用小尖塔。

这一风格的典型建筑是( )A.巴黎圣母院B.罗马圆形剧场C.麦加大清真寺D.雅典娜神庙7.《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地理大发现”中环球航行一周的船队和路线是( ) A .哥伦布: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 B .麦哲伦: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 C .哥伦布: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 D .麦哲伦: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8.他挽救了法国大革命的危局,是法国的骄傲;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称赞他是“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灵魂”,他的一生成于战争,也败于战争。

“他”是败于哪一次战役( )A .萨拉托加B .葛底斯堡C .滑铁卢D .伏见、鸟语9.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席卷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

2018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2018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2018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副标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45.0分)1.考古学家在一处洞穴发现了以下遗存。

这些遗存反映了()A. 北京人的生活B. 河姆渡居民的生活C. 半坡居民的生活D.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2.有学者认为夏商周的时代特征是:早期国家的产生、发展与社会变革。

其中“发展”主要表现在()A. 夏朝建立B. 西周分封C. 王室衰微D. 诸侯争霸3.与图所示路线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有()①张骞通西域②丝绸之路③鉴真东渡④郑和下西洋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4.学习汉族文化提高军队战斗力C. 促进民族交融D. 改变了土地政策5.以下对右侧历史地图解读正确的是,隋朝大运河()A. 最北河段是通济渠B. 北达涿郡南至洛阳C. 以都城长安为中心D. 连通了长江和黄河6.唐太宗认为剥削百姓来侍奉君主,国家就会灭亡。

为了不劳民伤财,他放弃了修建乾元殿。

唐太宗的言行体现了()A. 朴素的辩证思想B. 儒家的仁政思想C. 法家的法治思想D. 墨家的非攻思想7.下列史实共同反映的时代特征是()①契丹仿照中原制度进行改革②北宋和西夏交往频繁③宋辽边境设置市场互相贸易④许多女真人改用汉姓A. 文化昌盛B. 民族交融C. 商业繁荣D. 政权并立8.以下一组数据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某一主题。

这一主题是()A.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B. 西汉大一统局面的巩固C. 北方地区的民族大交融D. 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9.一位同学编制《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专题图册。

以下图片可以人选的是()10.明太祖废除丞相、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的共同作用是()A. 削弱了宰相权力B. 增强了军事力量C. 加强了君主专制D. 放松了地方管理11.巩固西北边疆建设东南海防促进中外交往加强西藏管理12.一位同学分类梳理图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其中①和②处分别应填写的是()A. 司马迁、张仲景B. 宋应星、曹雪芹C. 唐玄宗、明太祖D. 戚继光、郑成功1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上海等地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018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2018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互信;包容互鉴;达成政治上、战略上的互信,广泛开展合作等 (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2分)
18.(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法西斯上台,对外侵略。

(3分)
(2)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标志世界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3分)
(3)联合国;(1分)冷战;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任意答出两点即可,2分)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协商解决争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答出1点,1分)
九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4页)。

2018年山东中考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大联考试卷

2018年山东中考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大联考试卷

2018届山东中考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大联考历史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鞅变法后,“秦战未尝不克,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

秦军强大的战斗力直接得益于商鞅变法中哪一规定A.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统一度量衡C.奖励军功D.确立县制2.小明为某单元设计示意图,请你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A.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B.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3.“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下列关于科举制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巩固了西周统治B.改善了选官制度C.加强了经济交流D.妨碍了中外往来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下列属于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的是A.废除行中书省B.废除丞相制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D.设立军机处5.为了落实广州对非国有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的扶持政策,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广州市文广新局于2018年2月5日在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举行博物馆揭牌仪式,为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等6家行业和社会力量办的博物馆揭牌。

“广州十三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产物A.开明的民族政策B.开放的对外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八股取士政策6.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A.关天培战死炮台B.圆明园惨遭洗劫C.邓世昌殉国黄海D.义和团火烧教堂7.近代中国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

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

前车之辙,可以为鉴。

”“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

”由此可知他主张A.变法维新、救亡图存B.学习西方、发展科技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8.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18届九年级历史第二轮模拟考试试题

2018届九年级历史第二轮模拟考试试题

2017——2018 学年度初中总复习二模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班级姓名座位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下列有关我国远古居民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磨制石器 B.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C.使用耒耜耕地 D.制作色彩艳丽的彩陶2.与右图表格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3.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我国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是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4.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都统一了语言文字 B.都推行了汉化政策C.都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D.都促进了社会进步5.“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展示的学习主题是A.抵抗侵略B.民族融合 C.中外交往 D.开发南洋6.毛泽东所称赞的“一代天骄”在历史上的主要功绩是A.统一蒙古B.灭亡西夏 C. 建立元朝 D.统一中国7.清朝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在边疆地区设立的机构不包括A.西域都护B.驻藏大臣 C. 台湾府 D.伊犁将军8.《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

”这里的“大变局”是指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9.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是A.自由B.和平C.平等D.爱国10.某同学想要利用暑假去参观辛亥首义纪念馆,以了解在辛亥年首先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的具体情况。

他应该去的城市是A.广州B.南京C.北京D.武汉11.“九秩惊回首,镰斧开天,革命弄潮,南湖燃起燎原火”“红船一叶破迷蒙,辟地开天气若虹”,这些诗句赞扬的是A.中国同盟会成立B.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

4月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大联考(湖南卷)历史卷(全解全析)

4月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大联考(湖南卷)历史卷(全解全析)

历史部分 第1页(共6页)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大联考【湖南卷】
历史部分·全解全析
13.【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 、B 正确。

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张骞勇敢地出来应募,承担起这一艰巨的使命。

C 也正确。

派大将蒙恬修筑长城的是秦始皇,D 错误。

故选D 。

14.【答案】C
15.【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

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执行。

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D 符合题意。

A 、B 、C 是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故选D 。

16.【答案】D
【解析】根据“直捣旧道德”“宣传民主科学,倡导新文学”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以民主与科学为两大口号,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倡导新文学,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A 、B 、C 均不符合题意,选D 。

17.【答案】D
【解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从此,。

4月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大联考(福建卷)历史卷(全解全析)

4月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大联考(福建卷)历史卷(全解全析)

历史 第1页(共7页)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1.【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今陕西西安半坡村一带,地处干旱少雨的黄河流域,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A 、C 错误;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B 正确;半坡人主要种植的是粟,D 错误。

故此题选B 。

2.【答案】D
3.【答案】D
【解析】观察图片可知,两幅图中,鲜卑族人都身着宽大的汉族服装,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的内容,D 符合题意。

A 、B 、C 都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但与题意不符。

故选D 。

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其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A 中“以长安为中心”的说法错误,B 、C 、D 均表述正确。

故选A 。

学@科网 5.【答案】C。

2018年济南市历城区二模历史

2018年济南市历城区二模历史

2018年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2018.5)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1.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

下面图片与文字不能体现我国古代农业发展概况的是()A. B. C. D.2. 秦嬴政“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并确定“天子独以印为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材料反映的是秦朝建立后()A.实行分封制,巩固国家统治B.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注重加强对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辖3.“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此,孝文帝决定()A.地方建立县制B.创立科举制度C.实行汉化措施D.册封鲜卑贵族4.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下面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郑和七下西洋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5.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右图所示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A.君主专制的强化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对外交往与冲突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6.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

历经苦难的中国因哪一条约的签订,戴着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枷锁进入了20世纪。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J)

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J)

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J)副标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17.0分)1.“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反映神农氏时已经出现了()A. 医药B. 集市C. 陶器D. 兵器【答案】B【解析】材料“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的意思是在中午开设市场,召集各地的民众,聚集了各地的货物。

这反映出当时的集市贸易活动。

与A项医药、C项陶器及D项兵器无关。

故选:B。

本题通过材料考查神农氏时已经出现集市的知识。

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判断能力。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知道神农氏时已经出现了集市。

2.“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

尊卑有序,齐之以礼。

”这些思想主张出自于()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

孔子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思想是“仁”和“礼”,政治上,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改造,成为我国封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故选:A。

本题考查孔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重点掌握孔子的儒家思想。

3.司马迁《史记》的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古今起止年限是()A. 黄帝──东汉末年B. 黄帝──汉武帝C. 夏──汉武帝D. 西汉──东汉【答案】B【解析】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编撰《史记》的宗旨中的“古今”起止年限是黄帝一一汉武帝。

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以司马迁《史记》的宗旨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司马迁的《史记》的相关史实。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司马迁的《史记》的有关知识点。

4.如图是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的某一片段,图中甲、乙两个政权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所建立()匈奴、鲜卑契丹、女真吐蕃、党项 D. 蒙古、满族【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北宋时期与之对立的民族政权是契丹族建立的辽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故甲应是契丹。

2018年福建省中考历史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8年福建省中考历史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8年福建省中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分)下列对半坡原始居民一天生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生活在远古时期的长江流域B.制作和使用彩陶C.住在干栏式房屋里D.会种植水稻2.(2分)七年级(3)班的同学在排演历史小话剧《汉武帝》,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A.汉武帝与大臣主父偃商讨颁布“推恩令”B.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汉武帝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D.汉武帝派大将蒙恬修筑长城3.(2分)观察如组图,它们能够表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之一是()A.迁都洛阳B.改用汉姓C.与汉通婚D.改穿汉服4.(2分)下面有关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共分四段B.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修建的C.隋朝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D.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5.(2分)有西方学者曾说:“直至l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北宋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A.造纸术B.火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6.(2分)1839年,林则徐下令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请问销毁鸦片的地点在()A.南京B.上海C.虎门D.北京7.(2分)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A.关天培战死炮台 B.圆明园惨遭洗劫C.邓世昌殉国黄海 D.义和团火烧教堂8.(2分)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

“批判专制迷信,直捣旧道德,洗刷国民落后意识;宣传民主科学,倡导新文学,开启社会进步潮流。

”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9.(2分)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A.誓死争回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10.(2分)如图所示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一个片段,该片段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B.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C.标志着国民革命失败了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11.(2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

4月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大联考(安徽卷)历史卷(全解全析)

4月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大联考(安徽卷)历史卷(全解全析)

历史第1页(共5页)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大联考【安徽卷】历史·全解全析12345678910CA B A D C C B BC1.【答案】C【解析】根据题文中“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C 符合题意。

禅让制存在于尧舜禹时期,排除D ;A 、B 在题文材料中不能体现,也排除。

故选C 。

2.【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是康熙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的是乾隆帝;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的也是乾隆帝。

由此可知,答案选A 。

3.【答案】B 4.【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五四运动中,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他被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由此可知,题干所述人物是陈独秀。

在中共一大上,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A 符合题意。

B 、C 、D 与陈独秀无关。

故选A 。

5.【答案】D【解析】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

2018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2018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2018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1.(1.00分)下列三张图片中的内容共同反映了我国宋代()A.城市的快速发展 B.商品经济的繁荣C.对外交往的频繁 D.市民文化的丰富2.(1.00分)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C.民族工业的发展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D.英国对华贸易呈现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3.(1.00分)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这主要反映了()A.西方人普遍身体素质优于清朝国民B.洋务派未认识到西方国家强大的根源C.洋务派应注重改善国民的身体素质D.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毫无意义4.(1.00分)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

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

”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5.(1.00分)1927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一文分析道:“如果豪绅资产阶级能够派许多兵占领重要城市,直接有高压政策,压住工人的革命行动,那么,他们决(绝)没有这许多兵,去驻满全国各乡各村。

”这一思想()A.体现当时革命以城市为中心B.与“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吻合C.强调资产阶级力量非常强大D.表明革命应该由无产阶级领导6.(1.00分)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回答英国记者“如何理解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的提问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这一表述的主旨是()A.肯定美国的民主制度B.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C.主张民主、和平建国D.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7.(1.00分)据《清代日记汇抄》记载:19世纪六十年代“前日为春甫婚期,行夷(外国)礼”,光绪年间,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婚姻论财不问门第的现象,西式婚礼渐有影响。

2018年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及解析

2018年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及解析

2018年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50分)1.(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问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2.(2分)下图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繁荣与开放B.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C.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3.(2分)如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A.推动经济发展B.促进民族交融C.加强中央集权D.实现南北统一4.(2分)汉武帝时,某郡守自以为“天高皇帝远”,横行不法,为害乡里。

结果却被某奉命巡视地方的官员密奏而获罪,这个巡视官员的官职应该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刺史D.太尉5.(2分)下列史料记载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是()A.“军机大臣,只能传述缮撰,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B.“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C.“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D.“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6.(2分)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

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7.(2分)李鸿章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重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

”这表明李鸿章兴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意图是()A.追随外国资本主义B.保护民族资本C.限制民族资本D.与洋人争夺国内市场8.(2分)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如下的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洋务运动一提倡“自强”“求富”,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B.百日维新﹣﹣宣传“变法图强”,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C.辛亥革命一践行“三民主义”,推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D.新文化运动一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9.(2分)如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

2018届福建中考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大联考试卷

2018届福建中考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大联考试卷

2018 届福建中考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大联考试卷2018 届福建中考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大联考历史试卷(满分: 100 分,时间: 60 分钟)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地点上。

1.以下对半坡原始居民一天生活的描绘中,正确的选项是A .生活在太古期间的长江流域B.制作和使用彩陶C.住在干栏式房子里D.会栽种水稻2.七年级( 3)班的同学在排练历史小话剧《汉武帝》,请你指出以下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A .汉武帝与大臣主父偃商议公布“推恩令”B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汉武帝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D .汉武帝派大将蒙恬修建长城3.察看以下组图,它们反应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举措?A .迁都洛阳B.改用汉姓C.与汉通婚 D .改穿汉服4.下边有关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共分四段B.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期间修建的C.隋朝大运河全长2000 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2018 届福建中考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大联考试卷5.有西方学者曾说:“直至1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本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

”这类现象的出现主要受益于北宋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A .造纸术B.火药 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6. 1839 年,林则徐命令销毁收缴的所有鸦片,请问销毁鸦片的地址在A .南京B .上海C.虎门D.北京7. 1860 年 10 月 9 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导,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据北京西郊” ,后半句应为A .关天培战死炮台B.圆明园惨遭洗劫C.邓世昌殉国黄海D.义和团火烧教堂8.春联拥有记录历史的功能。

“批评专制迷信,直捣旧道德,洗漱公民落伍意识;宣传民主科学,倡议新文学,开启社会进步潮流”,此春联反应的历史事件是A .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9.收集有关五四运动的口号和口号,以下哪一口号最能反应五四运动的性质A .“誓死力求,还我青岛”B.“取销二十一条”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拒绝在和约上署名”10.以下图所示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兴之路》的一个片段,该片段反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A.打响了武装抗争公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B.标记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成立C.标记着公民革命失败了D.标记着中国共产党出生了11.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 和“全面抗战” 两个阶段。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18年中考二模试卷(历史)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18年中考二模试卷(历史)

山东省济南天桥区2018年中考二模试卷历史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答卷前,请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

AizsGUUcvb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第Ⅰ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A. 兵马俑B. 司母戊鼎C. 竹木简D. 青花瓷AizsGUUcvb2.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学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代表社会主流的是A.进行改革,依法治国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C.仁政治国,轻徭薄赋D.提倡兼爱非攻,互助互爱3. 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AizsGUUcvb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D.三国——西晋4. 对下列两幅图片相关史实的说明,正确的是昭君出塞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入藏A.前者迫于冒顿单于的威胁,后者是中原王朝主动示好B.分别促进北部和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C.分别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和贞观年间D.都促成中原王朝设置行政机构管辖该地区5.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

”科举制从隋朝的诞生到唐朝的完善、清朝的灭亡,历时1300 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AizsGUUcvb①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④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6.元政府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

宣政院和驻藏大臣职责中的共同之处是A.管理西藏军事、行政事务 B.管理全国佛教事务C.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 D.管理西北地区军、政、外交事务7.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君主集权的加强8.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A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过程 B.初次实践了“师夷长技”的思想C.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D.促成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9.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批准了《议和大纲》,说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初中历史二模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下列可以证明这个观点的是()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下列选项中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推崇的理想人格相对就的排列组合是()A.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君子、侠客、隐士、英雄3、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

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4、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下列各项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资治通鉴》编成②雕版印刷术的发明③赵州桥的建造④《齐民要术》的问世A.③①②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④①5、《清史稿》论曰:“圣祖(康熙)……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创焉。

”下列史实能支持这一论点的是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B.土尔扈特回归祖国C.册封达赖喇嘛D.抗击沙俄侵略6、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7、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

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A.赔款2100万银元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8、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哪些是史实,哪些是结论。

下列属于“结论”的是A.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中日签订《马关条约》9、“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此时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这段话反映了张謇()A.赞成商务立国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主张学习西方教育思想 D.提倡实业救国10、《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

其中第二次“大革命”()A.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1、下面是新中国的将军外交家黄镇在193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这幅画定格了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

下列诗歌与之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2、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广州春交会向38户美商发出邀请,应邀到会42人,这是中美贸易中断20多年后美商首次到中国参会。

与这一事件有直接关系的是A.中日关系改善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C.中美正式建交D.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13、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刊登了本省55名厂长、经理联名写给省委、省政府的一封公开信(见右图)。

这封公开信很快轰动全国。

厂长、经理们的“呼吁”源于A.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B.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阻碍农业发展C.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深入人心14、布克哈特说:“精神枷锁打破后,意大利人通过航海事业和科学研究发现了新世界,而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自我感情的欣赏发现了自己。

”对材料中“发现了自己”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性的复苏B.理性的胜利C.教权的退场D.君权的消亡15、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325年前,为把王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英国资产阶级确立的政治原则是A.主权在民B.议会至上C.君权神授D.三权分立16、在19世纪中期的英国宪章运动过程中,300万劳工在伦敦向英国议会提交请愿书,责问收入不公,要求取得A.生存权B.普选权C.言论自由权D.受教育权17、“1930-1935年间,西方著名的政界、经济界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计划’一词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

一时间,美国和西方对苏联计划经济‘转变为模仿’。

”其中最成功的“模仿”是()A .明治维新B .新经济政策C .工业革命D .罗斯福新政18、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和波及范围最广泛的全球战争。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 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③诺曼底登陆 ④日本偷袭珍珠港 ⑤攻占柏林战役A .①②③⑤④B .④②①③⑤C .②⑤④③①D .④①③②⑤19、下列图标所示的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中,中国加入的有① ② ③ ④A .③④B .②③C .①②D .①③20、2017年4月16日上午,中国商飞国产大飞机C919的原型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4号跑道进行了首次高速滑行测试,这是我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干线飞机。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中国商飞择优选择GE 、Honeywell 、CFM 等16家跨国公司作为机载系统供应商,这表明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呈现的趋势是( )A.自由化B.合作化C.多极化D.全球化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纸相应的方框内填写,正确的填写A ,错误的填写B 。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21、汉武帝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22、唐玄宗统治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23、1949年4月,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在全国的胜利。

2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25、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跨太平洋,历经千辛万苦,达到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26、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 “杜鲁门主义”出台,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7、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 ;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28、 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期间,涌现出两弹元勋 ,等一批先进人物。

29、为了限制国王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近代绘画大师 ,其代表作《向日葵》画面艳丽而又和谐、优雅。

四、材料解析与问答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0、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穿鼻环的青铜牛尊材料二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材料三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他在元世祖在位时随同父亲和叔叔沿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侨居中国17年后回到意大利,口授了《马可·波罗行纪》一书,详细描述了元朝大都的繁华,盛赞中国物产丰富,向欧洲展现了一个富饶神奇的东方世界。

——摘自川教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1分)(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两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2分)(3) 材料三反映了元朝的繁华,结合所学举出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1分)(4) 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概括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2分)3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披荆斩棘,力挽狂澜,为中华民族之振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大考”。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6分)材料一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危局,毛泽东同志深刻分析当时的国内外局势,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之路,他提出:“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怎样才能从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面对这样的考验,党中央的决策是,把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同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结合起来,在打好工业化基础的同时,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材料三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赶上时代”为使命踏上新的“赶考”路。

面对文革后思想僵化的局面,邓小平同志果敢地打开了思想大解放这个“总开关”,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从“沉闷停滞”到“真正活跃起来”,并把解放思想聚焦到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上材料均出自《人民日报:郑必坚,历史性“赶考”和中国共产党》(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毛泽东找到的“正确革命之路”指的是什么?这条道路的第一次革命实践是什么(1分)(2)根据材料二,用史实说明,建国初期,党是如何打好“工业化基础”,并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1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打开的思想“总开关”具体指的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逢考必胜”的原因是什么?(1分)32、随着美国大搞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美日同盟日趋强化。

历史上,美日之间时敌时友,对亚太乃至世界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日本相互争夺】材料一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美国、日本)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1)根据材料和所学指出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哪里?用史实说明华盛顿会议使得“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的理由。

(2分)【美国对日单独控制】材料二对日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

我不想给俄国人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摘编自《杜鲁门回忆录》(2)分析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形成的背景。

(1分)【美国日本“激烈竞争”】材料三美国、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哪些举措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1分) 日本、西欧实力增强对美国的霸权政策和世界政治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美国日本“相互合作”】材料四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