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致光学元件损伤特性研究进展
表面Al膜污染物诱导熔石英表面损伤特性
污 染物颗 粒 尺寸 之间 的关 系 _ 8。M. No tn等 人 研 究 了洁 净 熔 石英 表 面 损 伤增 长 的问 题[ 。但 是 对 于 A. ro 9 。 薄 膜状 污染 物诱 导熔 石英 损伤 , 以及 激光 损 伤增 长 的系 统研 究 还鲜 有 报 道 。本文 采 用溅 射 方 式 在熔 石 英 元件 表 面溅射 一层 Al 污染 物 , 膜 测试 了污染物 膜层 的结 构 特性 , 析 了其对 样片损 伤 阈值 的影 响 。 分
面 积 随 激 光 辐 照 次 数 呈 指 数 增 长 , 位 于 前 表 面 的损 伤 点 面 积 与 激 光 脉 冲 辐 照 次 数 呈 线 性 增 长关 系 ; 有 污 染 而 带
的熔 石 英 样 片 的 增 长 因子 比洁 净 的熔 石 英 样 片 的 增 长 因子 高 3 。 O
关 键 词 : 熔 石 英 ; 激 光 损 伤 ; 污 染 物 ; 损 伤 增 长 ; 损 伤 形 貌
第 2 2卷 第 7期
21 0 0年 7月
强 激 光 与 粒 子 束
H I H POW ER IA SER A N D PA RT I G CLE BEA M S
V o1 2 . 2,N O .7
J 1 ,2 1 u. O 0
文 章编 号 : 1 0 - 3 2 2 1 0 — 6 30 0 14 2 ( 0 0) 7 1 5 — 4
测 试 光 路 图 如 图 1所 示 。 测 试 系 统 采 用 S AGA— S单 纵
低能重离子辐照GaN损伤的实验研究
低能重离子辐照GaN损伤的实验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低能重离子(LET)辐照对氮化镓(GaN)材料的损伤效应。
采用电子束退火装置对样品进行了等离子体辐照,探究了不同能量的LET辐照对GaN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造成的影响。
通过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观察,对低能重离子辐照后GaN的晶体结构和缺陷类型进行了分析。
并且通过光致发光和拉曼光谱测量了GaN的光电学性能,探究了GaN的电学性质及其受辐照影响程度。
实验结果表明,LET辐照会导致GaN晶体结构发生变形,生成大量晶体缺陷,同时对其电学性质造成一定影响。
关键词:低能重离子辐照;氮化镓;损伤效应;晶体缺陷;电学性质一、引言氮化镓(GaN)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宽带隙、高电子迁移率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强化学稳定性等优异性能,在光电子学和微电子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1]。
然而,在高能粒子辐照条件下,GaN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其性能和应用。
因此,研究GaN的辐照损伤效应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关于GaN的辐照效应的研究多集中在高能粒子辐照下的效应,而对于低能重离子(LET)辐照下GaN的损伤效应研究较少[2]。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GaN常常会接受到来自空间、核辐射、医学和加速器等方面的低能LET辐照,因此,对于低能LET辐照下GaN材料损伤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等离子体辐照对GaN样品进行辐照实验,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观察、光致发光以及拉曼光谱等手段分析了低能LET辐照对GaN晶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通过实验结果,探究了LET辐照对GaN晶体结构、晶界缺陷、嵌段缺陷以及其光致发光和拉曼光谱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本文选用的GaN样品为商用半绝导体材料(n型)晶片,样品的导电性为n型,并且具有尺寸为5mm×5mm×0.5mm的规格。
样品表面被抛光,并通过清洗和去离子处理来保证其表面光洁度。
实验采用的等离子体辐照装置为电子束退火装置,采用不同的LET值进行辐照,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表1 不同LET值的辐照实验参数实验条件LET值电流密度(mA/cm2)能量(keV)电离密度(ions/cm2)1 20 6.27×10122 25 2.56×10123 30 8.29×1011辐照结束后,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观察、拉曼光谱及光致发光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对光学元件损伤特性
高 功 率 半 导 体 激 光 对 光 学 元 件 损 伤 特 性
郭汝海 , 时 魁 , 王恒坤, 王 兵
( 国 科学 院 长 春 光 学 精 密 机 械 与 物 理 研 究 所 ,激 光 与 物 质 相 互 作 用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 春 1 0 3 中 长 3 0 3)
摘 要 : 为 研 究 8 0n 高 功 率 半 导体 连续 激 光 器 对 光 学 元 件 的损 伤 特 性 , 择 了 K9 璃 、 n e 体 和 8 m 选 玻 ZS 晶 无 氧 铜 进 行 镀 膜 加 工 , 成 高 反 射 率 和 高 透过 率 的 光 学 元 件 。通 过 调 节 到 达 光 学 元 件 表 面 的 平 均 功 率 和 改 变 形 光 斑 大 小 来 改 变 光 学 元 件 表 面 的 功 率 密 度 , 连续 照 射 3 , 终 通 过 显 微 镜 来 观 察 元 件 的激 光 损 伤 形 貌 。 研 并 0s最 究 结 果 表 明 : 高 反 膜 的 K9玻 璃 在 功 率 密 度 达 到 6 0 W/ m 镀 0 c 时 , 系 表 面 出 现 烧 熔 现 象 , 达 到 10 0 w/ 膜 当 0 c 时 出 现 炸 裂 现 象 , 无 氧 铜 基 底 镀 金 反 射 镜 在 上 述 功 率 密 度 下 未 发 现 损 伤 ; 镀 增 透 膜 的 Z S 晶 体 在 激 m 而 而 ne
下 降 。而 在传 输光 路 中 即使 很小 的光学损 伤 都会 影 响激 光系 统 的光 束 质 量 , 而 大 大 降低 激 光 系 统 的性 能 指 从
标 。这就 要求 在 高功率 激 光传输 的光路 上 , 对其 光学 元件 ( 射 镜 、 反 透镜 、 分束 镜 和探 测 器 等 ) 的损 伤有 清 晰 的 认识 。波 长 8 0 n 的半 导 体 激 光 器 相 比于传 统 的 8 8 n 的半 导 体激 光 器 具 有 明显 优 势 : 8 m 0 m 当它 泵 浦 Nd : YVO 晶体 时 , 明显 降低 斯 托 克斯 位移 , 高 量子 效率 , 热 透镜 效应 下 降 6 可 提 使 O 。 国 内研 究 高功 率激 光损 伤大都 集 中在 Nd YAG 激 光器 『 】波 长 为 10 4n 对 高功 率 的 8 0D 半 导 体 激 光损 伤 的研 究 还 少有 报 : { , { 6 m, 8 _ m 道 。本 文对 k 量级 的 8 0n 激 光对 镀膜 的反 射 、 W 8 m 透射 光学元 件 的损伤 进 行 实验 研 究 , 中选 择 了高 功率 激 其 光 系统 中最 常见 的几 种光 学材 料 ( K9玻璃 、 n e晶体 和 无 氧铜 ) 以期 探 讨这 些 光 学元 件 在 高 功率 8 0n 激 ZS , 8 m 光 下 的损伤 特性 , 特别 是 在 10 0w/ m 0 c 以上 的损 伤 特性 。
光学材料破坏机理
第18卷 第2期物 理 学 进 展V o l .18,N o .2 1998年 6月PRO GR ESS I N PH YS I CS June ,1998光学材料破坏机理陈 飞 孟绍贤(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实验室,上海800—211信箱 201800)提 要本文综述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光学材料破坏研究发展状况,详细地阐述了表面破坏,杂质缺陷引起的热破坏,受激布里渊散射激发超声波造成的破坏,雪崩电离击穿和多光子吸收电离破坏,以及自聚焦引起的破坏的机理,及其各自的理论模型。
一、引 言光学材料破坏研究领域包含着强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丰富的物理内容,它涉及到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光学的以及材料的高功率光学本身的一些技术问题。
实验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破坏现象,因此也相应地发展了一系列的理论来解释这些破坏过程。
光学材料破坏现象非常复杂,从研究对象来看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学表面镀膜的破坏,比如光路中各镀膜镜片和薄膜材料。
另一类是光学基质材料的表面破坏和体破坏,如激光通过的放大单元,各种晶体,透镜,窗口,偏振镜等。
本文主要研究光学基质材料的破坏。
自从激光诱导破坏被详细考查后,关于在不同光学材料的大量可能的破坏机制和模型得到了广泛的讨论。
目前研究较多的大致有下面几种机理:1.光压造成的表面破坏;2.材料表面由于抛光引起的微小划痕、凹坑、杂质以及材料体内杂质、结构缺陷特别是白金颗粒(铂,P la tinum )造成的热破坏;3.受激布里渊散射激发超声波引起破坏;4.借助于直流雪崩击穿概念引入的光学材料雪崩击穿破坏;5.多光子吸收电离破坏;6.强光非线性效应自聚焦引起的破坏。
机理4和5是从理论解释角度提出的,事实上在实验过程中很难将它们区分开,下文将把它们放在一起叙述。
本工作为863高技术支持的课题以上几种破坏机理都是指光学材料的单枪破坏阈值(S ing le 2S hot 2D am ag e th reshold ),即光学材料在单次激光照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光功率密度或能量密度,也有定义为单次照射时最高破坏阈值和最低不破坏阈值的平均值,当然这只是定义形式上的不同,本质上它们都是指单枪破坏阈值;另外有少部分科研小组从多次照射引起的累积效应出发提出多枪破坏阈值(M u ltip le 2S hot 2D o m ag e th reshold )。
大气环境中颗粒物光学特性研究
大气环境中颗粒物光学特性研究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颗粒物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颗粒物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危害,还对大气环境中的光学特性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对大气环境中颗粒物的光学特性进行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大气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颗粒物的光学特性主要包括吸收、散射、透射等参数。
吸收是指颗粒物对光的能量吸收的能力,散射是指光线遇到颗粒物后沿原来方向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而透射则是指光线在颗粒物中传播的能力。
这些光学特性与颗粒物的大小、形状、化学成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颗粒物的大小对其光学特性有着直接影响。
研究发现,细小的颗粒物对光线的吸收和散射作用更明显。
这是因为细小的颗粒物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可以更多地吸收和散射光线。
而大颗粒物则相对较少地与光线进行相互作用,更多地呈现透射状态。
同时,颗粒物的形状对其光学特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颗粒物的形状越不规则,其吸收和散射能力越强。
这是因为不规则形状的颗粒物具有更多的角、棱和表面,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和散射光线。
此外,颗粒物的化学成分也是影响其光学特性的重要因素。
研究显示,不同成分的颗粒物对光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具有差异。
例如,有机颗粒物和无机颗粒物在光学特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有机颗粒物通常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而无机颗粒物则更倾向于散射光线。
在大气环境中,颗粒物的光学特性不仅受到颗粒物自身特性的影响,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大气湿度、气溶胶浓度、气体成分等都可以影响颗粒物的光学特性。
例如,高湿度条件下,颗粒物表面可能会吸附大量的水分子,从而改变其光学特性。
此外,环境中气体成分的变化也会对颗粒物的光学特性产生影响。
例如,氧气、氮气等分子对光的吸收作用可导致光线的散射增强。
为了更好地研究大气环境中颗粒物的光学特性,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利用光散射仪、光吸收光谱仪等设备,可以直接测量颗粒物对光线的吸收和散射能力。
同时,通过模拟实验,可以控制颗粒物的大小、形状和化学成分,从而研究这些因素对其光学特性的影响。
光学元件微纳加工亚表面损伤去除特性分析
仅 有 效 地 简化 了 检 测 步 骤 , 而 且 准 确 率 高.
关 键词 : 机械化学抛光 ; 光学元件 ; 亚 表面损伤 ; 材料去除率 ; 蚀刻
中图分 类 号 : T N 2 0 5
要方 法.
随着强 激光 领域 、 光 刻领 域 以及 相 关 光 学技 术 领 域 的发 展 , 对 光学 元件 的质量要 求越 来越 高 , 不仅 要求 其具 有 很 高 的表 面 光 滑度 , 还 要 求 无 亚 表 面 损 伤 ( S S D) . 国内外 学者 在元 件 损 伤 机 理 上 的大 量 研 究 表 明, 光学 元件 在加 工过 程 中产 生 的 S S D会 直 接 影 响材
料 在强 激光 领域 中 的使 用 性 能 和 寿命 等 重 要 指 标 , 因
此有 效地 对 S S D进 行 检 测 并 在 加 工 阶段 进 行 控 制 就
显得 尤 为重 要_ 1 ] .
诱 导激 光损 伤 发 生 的 S S D 主 要 包 括 抛 光 引 入 的 杂质 污染 和研 磨 、 抛光 过 程 中形 成 的 S S D, 如划痕、 裂
第5 2 卷
第 6期
厦 门大 学 学报 ( 自然 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Xi a me n Un i v e r s i t y(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
Vo L 5 2 No . 6
NOV .2 01 3
新 评 价 不 同材 料 的 公 式 可 行 性 , 分析其误差 较大的原因. 在此 基础上 , 提 出 了修 正 后 的材 料 去 除 公 式 . 实 验表 明, 修 正 后 的材 料 去 除率可 以通 过 材 料 去 除 公 式 严 格 控 制 加 工 参 数 , 实现最大效率 的 S S D去除 ; 同 时, 对元件表面进行分步蚀刻 , 利 用 光 学 显 微 镜 和 扫 描 电子 显 微 镜 ( S E M) 观察 S S D 的形 貌 , 实 验 结 果 表 明 光 学 元 件 产 生
altechna反射镜损伤阈值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altechna反射镜损伤阈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反射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激光器、望远镜等领域。
然而,在高功率激光照射下,反射镜往往会发生损伤现象,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了解反射镜的损伤阈值对于设计和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制造工艺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altechna反射镜损伤阈值进行概述、说明和解释。
首先介绍损伤阈值的定义、背景以及测量方法。
然后介绍altechna反射镜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接着,将对损伤阈值进行详细解释,包括物理机制、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相关研究进展和挑战。
最后,通过总结研究结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给出实际应用建议。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如下:1. 引言:简要介绍文章内容和结构。
2. 反射镜损伤阈值:定义、背景和测量方法的概述。
3. altechna反射镜概述:介绍altechna反射镜的简介、特点和制造工艺。
4. 损伤阈值的解释:解释损伤阈值的物理机制、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相关研究进展和挑战。
5. 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结果,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给出实际应用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关于altechna反射镜损伤阈值的全面了解。
通过对其定义、背景以及测量方法进行概述,读者可以获得对损伤阈值概念的清晰认识。
接着,通过对altechna反射镜的综合介绍,读者将了解到其特点和制造工艺。
最后,通过对损伤阈值物理机制、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研究进展和挑战等内容的详细解释,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该领域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
通过结论与展望部分,读者可以获得总结性意见,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实际应用建议。
2. 反射镜损伤阈值2.1 定义和背景在研究光学元件的性能和可靠性时,反射镜损伤阈值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它定义为材料能够承受的激光辐照强度或功率密度的最大限制,超过该限制后反射镜表面会发生损伤或破坏。
反射镜损伤阈值通常与所使用的材料、脉冲宽度、波长等因素有关。
光学介质薄膜抗激光损伤特性的研究
关键 词 : 光学介 质薄膜 激 光损伤 损伤形态 中图分类号 : 4 TN2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7 —0 8 2 1 ) 4a -0 1 -0 1 4 9 x( 0 0 0 ( ) 1 3 6 2 用激光 器为准TEM0 调 Q Nd: 0 YAG 光器 , 激 输 出 激光 波 长为 l 6 n , 宽 1 n 。 品放 04m 脉 0 s样 置 在 一 个 由步 进 电机 驱 动 的 二 维 平 台上 。 能 量 衰 减 系 统 由 一个 可 旋 转 的 半波 片和 一 个 偏 振 片 组 成 。 过 调 整 半 波 片 与 偏 振 片 通 夹 角来 改 变 入 射 到 样 品表 面 的 激 光 能 量 。 用 能 量 计 测 量 入 射 到 样 品 表 面 的 激 光 能 量 。 He 用 -Ne 光 器 进 行 整 个 系统 的 光 路 激 准 直 。 伤 检 测 在 l 0 倍 显微 镜 和 Ta l r 损 00 yo Ho o bs n干 涉 仪 下进 行 观 测 。 试 采 用 l 测 — o 一1 方式 , n 的 零几 率 损伤 , 一 能量 级打 1 每 0 个 点 , 试 点 间距 为 1 5 测 . mm 。
器的理论基础 。 光 学 薄 膜抗 激 光 损伤 阈值 与 多种 因素 有 关 , 括 基 片加 工及 清 洗 参 数 、 膜 工 艺 包 镀
此高 闽值 Hf 2 O 薄膜 的 制备 是 高功 率 激光 薄 膜研 究 中 的重 要 内容 lo 文主 要 研 究不 ~o 本 l 同 的 工 艺 条 件 T Hf , 膜 的 损 伤 过 程 , O薄 深 入研 究 在 不 同 的激 光 能 量 下 的损 伤 形 貌 , 以及 造 成 此 种 形 态 的 原 因 , 而 得 到 主 要 从 的影 响 闽 值 因素 , 过 改 善 工 艺 条 件 提 高 通 损 伤 闽值 。 外 , 备 了三 种 氟 化 物 薄 膜 , 此 制 N Mg , a ,YF , 究它们 的损 伤 形貌 并 I F 、 F、 研 B 进 行 比 较 , 到 了损 伤 闽值 较 高 的 材 料 , 得 并 改 善 工 艺 提 高 损伤 阂 值
强激光非线性效应及光学元件损伤的研究进展
的严重 损 伤 就 是最 典 型 的 一 例 随着 高 功 率 激 光 技 引。 术 的发 展 , 单元 器 件 所 承受 的功 率 密 度 必 然 越 来 越 高 。 目前 , 激光 装 置 在 获 得 高 能 量 方 面 的 主 要 限 制 不 是 在 放 大 器 的增 益 能 力 , 是在 负 载 的 限 制 上 , 由于 光 学 而 即 元件 、 材料 抗 激光 损伤 的 能 力 不 足 , 响 光 束 质 量 舶 困 影 裹众 多 , 得 输 出 能量 很 难 提 高 。 因此 , 索 大 能 量 、 使 探 高强 度激 光 作 用下 , 何 抑 制强 激 光 非 线 性 效应 , 高 如 提 负载 能力 和 预防 光学 元 件 的破 坏 将 从 根 本 上 改 变 强 激 光 系 统规 模 过 大 、 价 昂 贵 的缺 点 。 由 于 强 激 光 非 线 造 性 光 学效 应 的复 杂 性 ~一 , 强 激 光 非 线 性 效 应 及 其 7 对
…
i hsp e n t i ap r
l e r o tc le f ct d ma e 1 h p ia m - n nt i a p i a fe . a g ) t o tc lf J e n fe l m
1 5 百 } 由于激 光 能 在极 短 的时 间 内 传 递 高 功 率 密 度 的 光 脉 冲到 棱聚 变 的 靶 上 . 人 们 提 供 了 一 种 十 分 有 效 的 为
b 吼 ro tc ]e  ̄ t[ he s i l t d Brl u n 啪 ner n A ia f 1 {t tmu a e io l l I
光学硬化膜的紫外激光辐照损伤机理研究
光学硬化膜的紫外激光辐照损伤机理研究光学硬化膜是一种常用的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学元件、摄像头镜头、太阳能电池、显示器等领域。
然而,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光学硬化膜可能会遭受紫外激光辐照而导致损伤。
因此,研究光学硬化膜的紫外激光辐照损伤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紫外激光辐照损伤是指光学硬化膜在受到紫外激光照射后产生的不可逆损伤现象。
这种损伤现象可能导致光学硬化膜的光学性能丧失、表面形貌变化、薄膜分解等问题,从而降低光学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研究表明,光学硬化膜的紫外激光辐照损伤机理与多种因素相关。
首先,光学硬化膜的材料特性是影响损伤机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硬化膜材料对紫外激光的吸收、散射和传输能力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损伤行为。
其次,激光的参数也对损伤机理产生重要影响。
激光的功率、脉宽、重复频率等参数会影响激光在硬化膜表面的吸收和能量分布情况,从而影响损伤机理。
此外,硬化膜的结构和组分也会对损伤机理产生影响。
有机硅、氮化硅、氧化硅等不同结构材料的硬化膜在紫外激光照射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和结构变化,进而产生不同的损伤形式。
光学硬化膜的紫外激光辐照损伤机理主要包括吸收能量过高导致薄膜熔化和汽化、光学非线性效应引起的光学涟漪效应、光化学反应引起的化学变化等。
吸收能量过高是导致硬化膜熔化和汽化的主要原因。
在紫外激光照射下,硬化膜表面吸收能量,温度升高,当吸收能量超过薄膜材料的熔点或汽化点时,就会出现相应的熔化或汽化现象。
这种损伤形式通常发生在激光功率较高的情况下。
光学非线性效应是引起光学涟漪效应的重要原因。
光学硬化膜在受到紫外激光辐照时,高能光子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局部的光学涟漪效应。
这种效应会导致硬化膜表面的形貌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光学性能。
光学涟漪效应通常发生在光学元件中绝缘层或介电层的边界处。
此外,光化学反应也是造成光学硬化膜损伤的重要机理之一。
在紫外激光照射下,硬化膜的材料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化学键的断裂、结构变化等现象。
航天材料在长时间太空环境下的老化与损伤研究
航天材料在长时间太空环境下的老化与损伤研究航天探索是人类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不断进行的高飞跃。
航天器面对的环境是最为恶劣的,太空环境下的超低温、真空、高辐射等影响,极大地影响着材料的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
因此,对于航天材料的老化与损伤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1. 太空辐射对材料的损伤在太空中,航天器面临着强烈的辐射环境。
其中最主要的是由太阳风带来的高能粒子、电子与原子核的辐射。
这些辐射对于材料将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辐射的主要损伤机制可以分为两类:明显的烈性反应(如转移、转化、断键)与隐匿的剂量效应(如疏松、断裂、与正常物理现象有关的静态/动态高储能)。
这些损伤机制是累加的,且对于某些物质来说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航天材料的研究不得不考虑辐射对其产生的非常强的作用。
在太空辐射下,航天材料的电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热学性质与力学性质都会受到损伤。
其中对于航天电子元器件来说,辐射对于其电学特性的影响会更加重要,而对于其他方面来说,辐射也将在各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专家们进行的辐射实验研究表明,在太空环境下,电子器件通常有较高的益处与较大的损坏风险,较小的器件通常都是经受不起太空环境的,而对于损坏来讲最关键的部分或许就是航空器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件。
2. 长时间真空环境对材料的老化与损伤影响太空中大部分区域都是真空环境,真空环境对于航空材料的影响会更为复杂,因为在疏松中维持良好的耐久性与物理性质束缚确定了航空材料长期使用的重要前提。
同时,真空环境会造成航天材料中的无纺织纤维组成的复合物的失重,导致其机械性能的下降。
因此,研究材料在真空环境下的老化与损伤,对于航天探索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等离子体切割技术是目前研究材料在真空环境下老化与损伤的主要手段之一。
等离子体技术可以形成稠密的等离子体广场,用于进行材料的表面处理和裂解。
等离子体切割技术可以减少材料表面的粗糙度,优化其机械性能,这对于理解材料中的微观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Bi5O7I基材料的构筑及其增强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Bi5O7I基材料的构筑及其增强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摘要:Bi5O7I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光电化学性能和较强的吸光能力,因此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Bi5O7I材料的构筑方法、光学特性以及光催化性能,并对其在有机污染物降解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Bi5O7I材料能够高效地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为Bi5O7I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Bi5O7I;构筑;光催化;有机污染物Introduction: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有机污染物的排放量也不断增加,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有机污染物处理方法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
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化学方法,具有处理有机污染物低成本、无化学剂、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Bi5O7I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半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领域。
本文将综述其构筑方法、光学特性及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Construction method:Bi5O7I材料的构筑方法主要有水热法、溶剂热法、氧气流化床法、微波辅助法等。
其中,水热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通常需要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反应时间、温度、pH等参数,来调控材料的形貌和光学性质。
此外,还可以将Bi5O7I材料与其他半导体材料(如TiO2、ZnO等)复合,形成复合光催化材料,以进一步提高其光催化降解性能。
Optical properties:Bi5O7I材料的光学性能受其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的影响。
其带隙宽度为2.3 eV,与可见光和紫外光谱区域重合,可以吸收宽波长光谱范围内的光线。
此外,Bi5O7I材料具有较大的吸收系数和较小的折射率,能够提高光的利用率。
Catalytic performance:Bi5O7I材料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光学器件表面防污除尘结构的设计与制备的开题报告
光学器件表面防污除尘结构的设计与制备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光学器件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表面的清洁度和光学质量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光学器件表面很容易出现污染和灰尘,这不仅会降低光学器件的性能,还会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和误差。
因此,发展一种能够有效抵御污染和除尘的技术,成为当前光学器件制备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
二、研究意义针对光学器件表面的污染和灰尘问题,开展相应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提高光学器件的精度和性能,保障其应用范围。
2.为光学仪器行业提供技术支持,推动行业的发展。
3.提高我国在光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三、研究目标设计一种能够有效抵御污染和除尘的光学器件表面防污除尘结构,并研究其制备方法和性能。
四、研究内容1.搜集光学器件表面防污除尘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分析其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
2.设计具有一定可实现性的光学器件表面防污除尘结构方案,确定其主要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3.通过材料选择、制备工艺优化等途径,制备出合适的防污除尘材料,并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和分析。
4.根据实验结果,不断优化结构方案,最终实现性能优异的光学器件表面防污除尘结构。
五、研究方法对光学器件表面防污除尘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结合材料科学、表面物理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设计一种能够有效抵御污染和除尘的光学器件表面防污除尘结构方案,并通过实验室制备和性能测试,优化结构设计和制备工艺。
六、研究进度安排1.完成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确定研究方向和结构方案;2.开展材料选择和制备工艺优化的实验研究,测试性能指标;3.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出具实验报告,并总结思路和方向;4.进一步优化研究设计,以得到更好的性能指标。
光学元件表面缺陷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光学元件表面缺陷检测方法研究现状向弋川;林有希;任志英【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光学元件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面形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光学元件表面缺陷检测技术也受到了广泛重视.通过简述表面缺陷的类型,强调了缺陷给光学系统带来的危害,由此分析和讨论了目前国内外对光学元件疵病的检测方法,并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同时对机器视觉技术在疵病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还探讨了光学元件表面缺陷检测技术未来发展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期刊名称】《光学仪器》【年(卷),期】2018(040)001【总页数】10页(P78-87)【关键词】光学元件;表面缺陷;数字图像处理;机器视觉【作者】向弋川;林有希;任志英【作者单位】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精密光学元件在各个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光学元件作为实现光学功能的载体,为各类光学仪器的开发使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鉴于光学元件表面具有的散射特性[1],如何更好地对元件表面缺陷进行检测也随之被提出来。
光学元件的检测过程十分繁琐并且充满着不确定性,光学元件按组成材料可分为普通光学玻璃、钕玻璃、熔融石英光学玻璃、氟化钙(CaF2)等一系列材料;按光学元件口径可有大到几米也有小到一二毫米的,差别可达到数千倍;按光学元件外形的不同可分为平板、非球面靶镜、球面透镜、柱面透镜、角锥棱镜、偏光镜、玻璃球等[2]。
为了适用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各种光学元件的需求,测量仪器、环境、设备、技术必定是各式各样的[3]。
面对如此种类繁多、功能和外形各不相同的光学元件,需要我们去探索相应的检测技术。
因此,本文主要从光学元件表面缺陷、表面散射特性,以及目前国内外各种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光学元件表面疵病检测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利用机器视觉的缺陷检测技术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光学元件亚表面损伤深度及形貌研究
光学元件亚表面损伤深度及形貌研究吴沿鹏;杨炜;叶卉;胡陈林【摘要】根据化学蚀刻法,提出了一种光学元件亚表面损伤的检测方法,分别观测了磨削和抛光后K9玻璃蚀刻后的亚表面损伤.研究表明:光学元件磨削亚表面损伤在光学显微镜下的表现形式为弹坑状缺陷和脆性裂纹;光学元件抛光后也产生了亚表面缺陷,其在AFM下的表现形式为细长条纹状划痕.【期刊名称】《制造技术与机床》【年(卷),期】2013(000)010【总页数】4页(P74-77)【关键词】光学元件;磨削;抛光;亚表面损伤;蚀刻;检测【作者】吴沿鹏;杨炜;叶卉;胡陈林【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61+.14随着光学技术领域的迅速发展,目前对光学元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具有很好的表面光滑度,而且还要求无亚表面损伤(Subsurface damage,简称SSD)存在。
残留的亚表面损伤将直接降低光学元件的强度、长期稳定性、成像质量、镀膜质量和抗激光损伤阈值等重要性能指标[1-3]。
因此有效地对光学元件亚表面损伤进行检测对后续精密加工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4]。
亚表面损伤的测试技术包括破坏性检测方法和非破坏性检测方法。
其中,常用的破坏性检测方法有化学蚀刻法、截面显微法、角度抛光法、BallDimpling和磁流变抛光斑点技术等[5-8]。
近年来又开发出共焦扫描激光显微法、基于强度检测的全内反射显微法和准偏振光技术等非破坏性检测方法[10-12]。
破坏性检测技术是检测亚表面损伤最为直接、有效及基本的一类方法,而化学蚀刻法又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破坏性检测方法,因此直接采用化学蚀刻破坏性检测方法。
本文根据化学蚀刻法,利用HF等化学溶液与光学元件进行化学反应,暴露出光学元件亚表面,然后利用LED强光照射+光学显微镜、粗糙度轮廓仪、原子力显微镜等观测不同深度下亚表面损伤层的形貌。
光学元件的损伤阈值
光学元件的损伤阈值光学元件激光损伤阈值是衡量光学元件抗激光破坏能力的重要指标,但从高功率激光装置的应用角度上讲,损伤阈值并不是一个全面充分的指标。
公认的标准对损伤的定义是能被规定的损伤诊断装置所观察到,由激光引起的光学元件表面或内部特征永久性变化。
一般采用微分相称显微镜观察,十微米左右的损伤,而损伤阈值的界定是和测量方法和判断标准有关,所谓测量方法主要是激光参数和测试数据量的设定,判断标准就是什么样的情况算损伤,一般将损伤阈值定义为发生零损伤概率的最高激光能量密度。
光学元件损伤阈值的测试方法包括1-on-1,R-on-1,N-on-1和S-on-1,如图2所示。
a)1-on-1,即元件的每一个测试点上只辐照一个单脉冲;b)S-on-1,即用相同的激光能量脉冲以相同的时间间隔(激光脉冲重复频率)在元件上的同一点上辐照多次;c)N-on-1,即激光能量脉冲由小到大地增加,辐照在元件的同一点上。
在相邻的每个激光脉冲之间,可以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d)R-on-1,即用很小的等幅线性增加的激光能量以相同短时间间隔在元件的同一点上辐照多次。
其中,1-on-1和S-on-1测试方式通常被作为测试熔石英损伤阈值的测试方法,在国际标准11254中有明确的阐述。
N-on-1和R-on-1方式常被用作对熔石英进行激光预处理的激光辐照方式。
图2 四种损伤测试方法示意图1-on-1测试方法是目前最普遍采用的元件损伤阈值测试方法,国际标准11254中定义的测试基本步骤是:a)用相同能量的单脉冲,分别照射测试元件上的m个点(m不小于10),每个点只辐照一次,每个辐照点用相衬显微镜观测是否出现损伤,记下m个测试点中发生损伤的点数n,得出这个能量密度下损伤几率为n/m。
b)改变能量,同样测出该能量密度下的损伤频率。
要求测出多个能量点的损伤频率,其中包含损伤频率为零和损伤频率为100%的能量点。
c)以激光能量密度为横轴,以损伤频率为纵轴,得出损伤频率与激光能量点的分布散点图。
亚波长光学元件光学特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亚波长光学元件光学特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光子晶体材料、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等新型材料和新型结构的出现,亚波长光学元件已成为实现光学调控、信息传输等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亚波长光学元件具有表面电磁场形变大、超焦耳、局域化等独特的光学特性,因此能够在纳米尺度下实现高精度的光场调控和传输。
这种特殊的光学特性为实现更高速、更高分辨率的光学信息传输和光学器件的微型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其在通讯、信息存储、显示、传感、照明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亚波长光学元件的光学特性。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亚波长光学元件的局域化和增强现象,探讨如何利用这些特性实现纳米级别的光学调控。
同时,基于该研究成果,设计和制备具有局域化和增强效应的亚波长光学元件,并通过实验验证其特性。
其中,制备亚波长光学元件的方法主要是光刻技术和电子束曝光技术。
3.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研究亚波长光学元件的光学特性,并通过制备实验进行验证,具体成果包括:1)明确亚波长光学元件的光学特性;2)制备具有局域化和增强效应的亚波长光学元件;3)验证亚波长光学元件的特性;4)在亚波长光学元件的基础上实现高速、高精度的光场调控和传输;5)为实现更高速、更高分辨率的光学信息传输和光学器件的微型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4.研究难点亚波长光学元件的局域化和增强效应研究是目前光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之一,但该方向的研究难点也十分明显,具体包括:1)光学特性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有限;2)制备技术需要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支持;3)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克服工艺上的困难,如表面质量、衍射和噪声等问题;4)实验中需要实现高精度的测试方法和设备;5)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实现方法和技术。
5.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熟悉亚波长光学元件的基本知识和研究现状;2)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亚波长光学元件的光学特性;3)设计和制备具有局域化和增强效应的亚波长光学元件;4)进行实验验证,并探究亚波长光学元件实现高精度光学调控和传输的方法;5)总结分析并进一步完善亚波长光学元件的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 言
2 污 染物致 损伤 的原 理
2 1 污染 物 的分 类 .
在 大 型高 功 率 固体 激光 装 置 运行 过 程 中 , 学 光 元件 会 出现不 同程 度 的损伤 , 这一 问题 自 17 93年开
始便 引起 了科 学家 的重 视 ¨ 』 。在 激光 入 射通 量较
2 U i r t f l t ncS in ea dT c n lg f h a S h o o poeet ncIf ma o , h n d 1 0 4 C ia . nv s yo e r i ce c n e h o yo C i , c ol f t l r i no t n C e g u6 0 5 , h ) ei E co o n O — co r i n
小 时 ( 为 1Jc , 伤并 不 明显 , 是 当通 量提 约 /m )损 但 高 到 6— /m 7Jc 时 , 伤影 响将 表 现 的 十分 严 重 , 损
不同形状的损伤点不仅会使激光透过率下降 , 并且 会严重影响激光传输质量 , 这些 因素共 同制约 了装
置 的负 载能 力和 高 通量 稳 定 运 行 能力 , 为一 个 必 成 须 面 对 的 问 题 。 造 成 光 学 元 件 损 伤 的 机 理 有 很 多 j包 括光 压 造 成 的 表 面 破 坏 ; 光 非 线 性 效 应 : 强 自聚焦 引起 的破 坏 ; 激 布 离 渊散 射 激 发 超 生波 引 受 起 破 坏 ; 料体 内杂 质 、 构缺 陷 以及材料 表 面 由于 材 结
n t n a e a ay e n u a i r n lz d a d s mmaie . h h s a r c s f p i o o e t s r c si t d c d T ec re t r b o r d T e p y i l o e so t c mp n ns u f e i n r u e . h u r n o — z c p o c a o p lmsa d f r e r n fp oe t g c mp n n s u fc a g y c n a n t n a e d s u s d e n u t rte d o r tc i o o e t s r e d ma e b o tmi ai r ic s e . h n a o Ke r s s r c a g ; a g rwt d ma e t r s od; a g rwt h e h l c n a n t n y wo d :u f e d ma e d ma e go h; a g e h l d ma e g o h t rs od; o t mi ai a h o
在高 功率 激 光装 置 中 , 义能 够 降低 其 中光 学 定
元 件 损伤 阈值 和透过率 的物 质为 高功率 激光 放大 器 中的污染物 。由污染 物在光 学元 件表 面上所 呈现 出 的形 貌 , 可将 污染 物分 为 : 粒状 污染物 和膜 状 一般 颗 污染 物 。污染 物 的主 要 成 分 为金 属 ( rA , u等 ) C , 1C 以及 烷烃 、 苯类 等有机 物 , 对光学 元件 表 面清洗 后遗
第4 第 1 2卷 O期
21 0 2年 1 0月
激 光 与 红 外
LAS ER & I NFRARED
Vo . 142, .1 No 0
Oco e , 0 2 tb r 2 1
文章 编 号 :0 157 ( 0 2 1 — 9 -5 10 -0 8 2 1 ) 01 80 0
・
综述 与评 论 ・
污染 物致 光 学 元 件损 伤 特性 研 究 进 展
冯 峰 , 贺少 勃 袁 晓东 肖 峻 , ,
(. 1 中国工程物理研 究院激光 聚变研究 中心 , 四川 绵 阳 6 10 ;. 2 90 2 电子科技 大学光 电信息学院 , 四川 成都 60 5 ) 10 4
中 图分 类 号 : N 4 T 2 文献 标识 码 : A DO :0 3 6 /.sn 10 —0 8 2 1 .0 0 2 I 1 . 9 9 ji . 0 15 7 .0 2 1 .0 s
S u y o p i o p n n s ur a e d m a e t d n o t c m o e t s f c a c g
摘 要 : 总结 了致损 伤污 染物 的分 类和污 染物 致光 学元件 表面 损伤 的原理 , 介绍 了污染 物诱 导
光 学元件 表 面损伤 的物理 过程 , 阐述 了近 几年 污染 物致损 伤研 究所取 得 的进 展 , 并存在 的相 关 问题 及 发展 方 向。 关键词 : 面损 伤 ; 表 损伤增 长 ; 伤 阈值 ; 伤增 长 阈值 ; 染物 损 损 污
Absr t: e m e a im fo tc c mp ne s u fc a g y tp c lc ntmi ai n a d ca sfc to fc na i t ac Th ch ns o p i o o nt s ra e d ma e b y i a o a n to n ls iiai n o o tm —
d et o tmiain u o c n a n t o
F ENG F n HE S a — o , AN Xiod n XI u e g 一, h o b YU a — o g , AO J n ( . eerhC ne f ae ui , A P P 0 B x999 85 Mi yn 2 90,hn ; 1R sac e t o srF s n C E , . . o 1-8 - , a a g 10 C i r L o n 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