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文学-卡夫卡共25页
表现主义文学和卡夫卡讲解

《变形记》一反资产阶级人文主
义者关于人的观念:人是宇宙的精 华,万物的灵长。而是真实的描写 了现代人的卑微,他们像一只只风 干的鸡爪,那么猥琐,那么孤独, 那么可怜!
艺术特点
1、在艺术上,作者认为,世界是荒 诞的,根本无法认识的,无法理喻的, 只有通过荒诞的形式才能感受到这个荒 诞的世界。所以不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去 编造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不用生动、 形象的语言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想象, 而是打破外在事物的表象,按照作者内 在情感重新组被称为“孤独三步曲” 的《美国》、《审判》和《城 堡》是三部未完成的杰作。
B、《变形记》
作品分析 表现了人的异化, 人和他周围的环境 以及人的对立,人 在这种环境中的无 能为力的恐慌感。
《变形记》原版封面
《变形记》中的“异化”,不 仅仅表现在格里高尔的“异化”, 更深刻的表现在人际关系、伦理 关系的异化上:人一旦一无所用, 家庭、朋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便 全被撕破。
第三讲 表现主义文学和卡夫卡
一、基本特征
1、表现主义强调主观感受,表 现内在实质,要求艺术表现人 的“本质的东西”和“深藏在 内部的灵魂”。
2、象征手法是表现主义最基本 的艺术手法,因此它又被看 作戏剧、小说中的象征主义。
3、他们还常常采用传统文学为使 用的潜台词、呓语、幻景、梦景、 假面具、同步法等现代手法,描写 人的下意识,梦魇等内心状态,还 常常使他们笔下的人和事异乎寻常 的扭曲、变形,这也是表现主义的 一个显著特征。
3、作品具有浓厚的象征性色彩,使 用了一系列象征性的表现主义手法, 如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实质上是不 可预见的灾难的象征;如格里高尔家 人的态度,实质上是麻木的、尚未意 识到自身变形的“众生相”的象征, 是更为可悲的变形者的象征。
表现主义文学和卡夫卡优品ppt资料

B、《变形记》
《变形记》原版封面
作品分析
表现了人的异化, 人和他周围的环境 以及人的对立,人 在这种环境中的无 能为力的恐慌感。
《变形记》中的“异化”,不 仅仅表现在格里高尔的“异化”, 更深刻的表现在人际关系、伦理 关系的异化上:人一旦一无所用, 家庭、朋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便 全被撕破。
曲”的《 》、《审判》和 按照作者内在情感重新组合,人物、情节都为表现主观思想的存在。
2、象征手法是表现主义最基本的艺术手法,因此它又被看作戏剧、小说中的象征主义。 1、表现主义强调主观感受,表现内在实质,要求艺术表现人的“本质的东西”和“深藏在内部的灵魂”。 卡夫卡(1883-1924),出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之家,是一位德语业余作家。
庭、朋友间
所以不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去编造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想象,而是打破外在事物的表象,
常常使他们笔下的人和事异乎寻常 按照作者内在情感重新组合,人物、情节都为表现主观思想的存在。
所以不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去编造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想象,而是打破外在事物的表象, 按照作者内在情感重新组合,人物、情节都为表现主观思想的存在。
2、思想特点
孤独意识 • 恐惧意识 • 障碍意识 • 负罪意识
卡夫卡铜像
2. 作品简介
A、在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的 2、作者通过奇特的构思,夸张的画面,把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悖理,常人与非人并列起来,使主题更加隐晦和深刻,从而形成内
心世界的“对应世界”,这个世界既是荒诞的、虚幻的,又是客观的、真实的。
第三讲 表现主义文学和卡夫卡
一、基本特征
1、表现主义强调主观感受,表 现内在实质,要求艺术表现人 的“本质的东西”和“深藏在 内部的灵魂”。
【实用】表现主义文学和卡夫卡PPT文档

他与爱尔兰的乔伊斯、法国的普鲁斯特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奠人。 A、在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的创作中,被称为“孤独三步曲”的《 》、《审判》和《城堡》是三部未完成的杰作。
了现代人的卑微,他们像一只只风 他与爱尔兰的乔伊斯、法国的普鲁斯特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奠基人。
表现了人的异化,人和他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的对立,人在这种环境中的无能为力的恐慌感。
那么可怜!
艺术特点
表现了人的异化,人和他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的对立,人在这种环境中的无能为力的恐慌感。 A、在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的创作中,被称为“孤独三步曲”的《 》、《审判》和《城堡》是三部未完成的杰作。
1、在艺术上,作者认为,世界是荒 A、在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的创作中,被称为“孤独三步曲”的《 》、《审判》和《城堡》是三部未完成的杰作。
第三讲 表现主义文学和卡夫卡
一、基本特征
1、表现主义强调主观感受,表 现内在实质,要求艺术表现人 的“本质的东西”和“深藏在 内部的灵魂”。
2、象征手法是表现主义最基 本的艺术手法,因此它又被 看作戏剧、小说中的象征主 义。
3、他们还常常采用传统文学为使 用的潜台词、呓语、幻景、梦景、 假面具、同步法等现代手法,描写 人的下意识,梦魇等内心状态,还 常常使他们笔下的人和事异乎寻常 的扭曲、变形,这也是表现主义的 一个显著特征。
1、在艺术上,作者认为,世界是荒诞的,根本无法认识的,无法理喻的,只有通过荒诞的形式才能感受到这个荒诞的世界。 《变形记》中的“异化”,不仅仅表现在格里高尔的“异化”,更深刻的表现在人际关系、伦理关系的异化上:人一旦一无所用,家
编造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不用生动、 庭、朋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便全被撕破。
表现主义文学和卡夫卡

2、象征手法是表现主义最基本的艺术手法,因此它又被看作戏剧、小说中的象征主义。 《变形记》一反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关于人的观念: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3、作品具有浓厚的象征性色彩,使用了一系列象征性的表现主义手法,如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实质上是不可预见的灾难的象征;
义。 表现了人的异化,人和他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的对立,人在这种环境中的无能为力的恐慌感。
第三讲 表现主义文学和卡夫卡 表现了人的异化,人和他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的对立,人在这种环境中的无能为力的恐慌感。 第三讲 表现主义文学和卡夫卡
所以不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去编造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想象,而是打破外在事物的表象, 按照作者内在情感重新组合,人物、情节都为表现主观思想的存在。 他与爱尔兰的乔伊斯、法国的普鲁斯特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奠基人。 1、在艺术上,作者认为,世界是荒诞的,根本无法认识的,无法理喻的,只有通过荒诞的形式才能感受到这个荒诞的世界。 《变形记》一反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关于人的观念: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梦景、 假面具、同步法等现代手法,描写 人的下意识,梦魇等内心状态,还 常常使他们笔下的人和事异乎寻常 的扭曲、变形,这也是表现主义的 一个显著特征。
二、卡夫卡
1、生平介绍
卡夫卡(18831924),出生于布拉 格一个犹太商人之家, 是一位德语业余作家。 他与爱尔兰的乔伊斯、 法国的普鲁斯特被认 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 的重要奠基人。
2、思想特点
孤独意识 • 恐惧意识 • 障碍意识 • 负罪意识
卡夫卡铜像
【优】表现主义文学和卡夫卡最全PPT

《变形记》中的“异化”,不 1、在艺术上,作者认为,世界是荒诞的,根本无法认识的,无法理喻的,只有通过荒诞的形式才能感受到这个荒诞的世界。
”开创了塑造“非英雄”和“反英雄”的先例。
仅仅表现在格里高尔的“异化”, ”开创了塑造“非英雄”和“反英雄”的先例。
表现了人的异化,人和他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的对立,人在这种环境中的无能为力的恐慌感。 A、在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的创作中,被称为“孤独三步曲”的《 》、《审判》和《城堡》是三部未完成的杰作。 卡夫卡(1883-1924),出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之家,是一位德语业余作家。
3、作品具有浓厚的象征性色彩,使 用了一系列象征性的表现主义手法, 如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实质上是不 可预见的灾难的象征;如格里高尔家 人的态度,实质上是麻木的、尚未意 识到自身变形的“众生相”的象征, 是更为可悲的变形者的象征。
《变形记》一反资产阶级人文主 义者关于人的观念:人是宇宙的精 华,万物的灵长。而是真实的描写 了现代人的卑微,他们像一只只风 干的鸡爪,那么猥琐,那么孤独, 那么可怜!
艺术特点
1、在艺术上,作者认为,世界是荒 诞的,根本无法认识的,无法理喻的, 只有通过荒诞的形式才能感受到这个荒 诞的世界。所以不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去 编造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不用生动、 形象的语言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想象, 而是打破外在事物的表象,按照作者内 在情感重新组合,人物、情节都为表现 主观思想的存在。
还常常使他们笔下的人和事异乎寻常的扭曲、变形,这也是表现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 卡夫卡(1883-1924),出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之家,是一位德语业余作家。 A、在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的创作中,被称为“孤独三步曲”的《 》、《审判》和《城堡》是三部未完成的杰作。
人的下意识,梦魇等内心状态,还 1、表现主义强调主观感受,表现内在实质,要求艺术表现人的“本质的东西”和“深藏在内部的灵魂”。
《表现主义与卡夫卡》课件

卡夫卡最著名的作品 之一,通过描写主人 公格雷戈尔·萨姆萨的 奇特变形,暗示了现 代人在社会中的困境 与迷失。
《城堡》
这部小说揭示了社会 机构对个人的控制力 量,以及人们在体制 中感到的无望和困惑。
无望的人生观
卡夫卡作品中常出现 对绝望和无望的探讨, 以揭示现代人面临的 精神困境。
细节描写的精 细和深刻
3 表现主义对卡夫卡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表现主义思潮为卡夫卡的作品提供了创作灵感和表达方式,对他的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语
表现主义与卡夫卡的重要性
了解表现主义与卡夫卡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现 代文学的发展和变革。
对现代文学的启示
通过学习卡夫卡的作品及表现主义思潮,我们可以 拓宽对文学的理解,拓展思维与审美的边界。
表现主义的特点
突破传统文艺审美
表现主义挑战传统审美观念,追求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真实与直接。
表现内心情感
表现主义强调通过艺术作品抒发内心情感,传达作者的情绪与体验。
夸张的形式和肆意的色彩
表现主义作品常常采用夸张的形式和鲜艳的色彩,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展示作品的主题与情 感。
卡夫卡的作品及特点
《变形记》
卡夫卡的作品以细致 入微的描写和富有内 涵的隐喻,打动了众 多读者的心灵。
表现主义与卡夫卡的关系
1 卡夫卡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
卡夫卡的作品充满了表现主义的特征,他被视为表现主义运动在文学领域的杰出代表。
2 卡夫卡的作品体现了表现主义的特征
他的作品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情节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压抑和困惑。
《表现主义与卡夫卡》 PPT课件
本PPT课件将介绍表现主义与卡夫卡的关系,包括表现主义的概述、特点,以 及卡夫卡的作品及其在表现主义中的地位。
表现主义文学-卡夫卡

K是卡夫卡笔下自传性的人物
卡夫卡曾经在日记中写道:“生活有求于 我的东西,我什么都没有带来,我随身带 来的仅仅是人类的普遍的弱点。我把弱点 当做时代的消极面紧紧地握在我手里。” “在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能够摧 毁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上则刻着: ‘一切障碍都能够摧毁我’。
如是——卡夫卡
《在流放地》:被判刑之后,罪犯被绑在那架精 妙的机器上,由机器在他身上刻下他违反了的律 条。这律条只是短短的一句,却要用相当繁复花 哨的书法刻出来,刻遍罪犯的全身。罪犯开始只 是感到痛苦,过了大约六个小时之后,他会开始 觉醒,开始用心解读机器在他身上刻画的字迹。 “用眼睛辨认那些文字不是那么容易;犯人却要 凭身上的创口解读,就更费力了。”机器不断地 将刻痕加深加复杂,因为罪犯需要六个小时才能 读懂;之后机器刺穿他的额头,把他叉起来丢进 坑里,执刑者们把他埋掉。(诡异,夸张的描写 手法,让读者感同身受,体现出酷刑的残忍)
弗兰兹· 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
在 20 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史 上,弗兰茨 · 卡夫卡堪称是 一个奠基者。 奥地利著名作家,被尊为 “现代主义小说的鼻祖”。 虽被公认为是表现主义大 师,但他的小说对现代主 义各个流派都产生了或大 或小的影响。
(一)生平简介
“城堡”的象征意义
生活扭曲了作家,作家就会病态地反映生活。城 堡象征着罪恶的力量,包容了卡夫卡所生活的奥 匈帝国:等级森严,权贵高居于平民之上,使人 可望而不可即,官僚机构密密层层,象迷宫一般 强大而又神秘,权贵与小人物之间的隔绝和对立, 是根本无法缩小和消除的。
2、主人公K
K是被卡夫卡完全抽掉了“自我”,而成为了“群 体” 的人的象征。他是一个被社会压扁了身子吓 破了胆的小人物,具有双重的批判性:一方面值 得同情,一方面又令人厌恶。他的目的是那样的 卑微,只要求在大千世界上获得一席之地,然而 却办不到;这一方面是因为城堡当局窃居高位, 根本不理睬有这么一个小人物的存在;另一方面, 他又不敢、也不想正面抗争,因而他就永远无法 摆脱自己的困境,他诚惶诚恐地爬向敌人的战壕, 是为了向胜利者投降,乞求敌人的收容和恩典。
表现主义与卡夫卡.doc

表现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是德国土生土长的文学流派。
它是一个首先发生在视觉艺术中的现代主义运动,然后才发展到音乐、诗歌、戏剧、小说等领域中。
根据大多数学者的意见,“表现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法文中。
1901年,法国画家于连·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独立沙龙”展出了他的8幅作品,评论家沃克塞尔采用“表现主义”来说明他的这些作品。
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德文中,大约是在1911年,这年4月柏林举行第22届画展,主要展出包括毕加索、布拉克、杜飞等在内的一批年轻的“分离主义”艺术家的作品。
在画展目录的前言中首次使用了这一术语。
于是,“表现主义”开始流传,后来,艺术史家韦尔海姆·沃林格正式使用这一名称,把包括塞尚和梵高在内的一批巴黎画家称作“年轻的综合主义者和表现主义者”,这样,就使它合法化了。
许多人跟着沃林格使用这一术语,到1911年底,凡是与印象主义意见相左的画家都被戴上了“表现主义”的帽子。
1911年7月,库特·希勒尔在《海德堡人报》增刊上发文,抨击那些恪守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原则的批评家,明确提出“我们是表现主义者”的口号。
然而,应者寥寥,批评界对这一新的提法持冷漠态度,那些功成名就的作家似乎没有一人愿意标榜自己是“表现主义者”。
直到1915年之后,这一提法才逐渐在文学界流行起来。
1915年之后,不少人使用这一术语,但却鲜有令人信服的论证,他们的说法不是汗漫无际,就是夸张偏激。
但库特·品图斯的《论最新的诗歌》(1915)、奥托·弗拉克的《论最新的文学》(1915)两文在使用这一术语时却表现出某种冷静和审慎。
他们对1910年前后诗歌和文学创作中出现的新潮流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评估,较为客观地讨论了这一术语的意义。
对“表现主义”做出明确论述的当首推德国短篇小说家、批评家卡斯米尔·埃施密特(1 890-1966)。
1916年他在美因茨的讲演中称一批新的画家和作家为“表现主义者”,引起了轰动。
卡夫卡及其表现主义

卡夫卡及其表现主义读童庆炳先生的文学理论,提到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
这部书早就想拜读,只是人太懒,现在又提起此书,于是趁此借阅一观,领略起表现主义的内涵。
其中给我以强烈震撼的是这么一句,“一间略嫌小了些、地地道道的人住的房间静卧在四堵熟悉的墙壁之间”。
“房间”本来就包含了“墙壁”及其所围住的“空间”,而这里作者刻意将“空间”提取出来,与形成“空间”的“墙壁”这种物体成为两个独立的个体,于是,“空间”在这里便成了“虚空”的代名词。
而根据我们的理解,凡是物体必占有空间,而“墙壁”在其中已立于“空间”之外,即它不占有“空间”,这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是不可能的。
因此,这“墙壁”必也不存在,它也是“虚空”。
人就生活在这个“虚空”之中,方迪在其著作《微精神分析学》中写到,“虚空造成了星体星体又造就了我------”“虚空”所造就的人,使其缺乏正常人所应有的关怀与温情,在人与人之间只有冷漠和孤独,而在这之后,人又不可避免的幻化回“虚空”。
当格里高尔还没有变成甲虫之前,他支撑着全家的生活,并因此而得到全家人----父亲、母亲和妹妹----的爱戴。
而当一切不幸降临,格里高尔变成了大甲虫。
他此时得到的,是父亲“一边跺着脚,一边摆动手杖和报纸,要把格里高尔赶回到他的房间中去”;母亲“尖叫起来”,“捂住自己的脸”;他最喜爱的妹妹葛蕾特先是厌恶的“饲养”他,像是对待一只不受欢迎的小狗,但她最终抛弃了他,认为对格里高尔已经“仁至义近”了,她极力主张离开格里高尔,去开始所谓的“新的生活”。
从一开始,格里高尔这只“大甲虫”就处于一种尴尬的命运之中,他痛苦万分,却没有人关心他,没有人来安慰他一句,所有的人都只感到恐惧与恶心,还有厌恶。
因此,格里高尔的悲剧性命运从一开始就已经预示,最终也如人所愿,他死了,“身体果然完全干瘪”。
“卡夫卡对现存价值观的厌弃和对现代人类生存境况的洞悉主要是根源于自身的生存体验和紧张思考”,现代哲学家们对先导社会从理论上概括出来的“异化”概念,他却用生命做了体验和证实。
卡夫卡与表现主义共42页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卡夫卡与表现主义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