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体温及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引言
异常体温是指人体体温高于正常范围(37℃-38℃)或者低于正常范围(36℃-37℃)的情况。异常体温可能是身体内部发生了一些变化或者存在某种疾病的表现。对于异常体温的评估和护理,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史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
1. 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既往病史、过敏史等。
2. 问询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是否感觉发热或者寒冷。
3. 测量体温:使用适当的体温计(口腔、腋下、耳温、额温等)测量患者的体温,并记录下来。
4. 观察患者的普通情况:包括面色、精神状态、出汗情况等。
5. 检查患者的皮肤:观察皮肤是否潮红、苍白或者发绀等。
6. 触诊淋巴结:检查淋巴结是否肿大或者有压痛等。
三、异常体温的护理
1. 确定异常体温的原因: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温变化,尽可能找出引起异常体
温的原因,如感染、药物反应、代谢紊乱等。
2. 赋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
退热药、抗生素等。
3. 提供适当的环境:保持患者的室温适宜,避免过热或者过冷的环境,确保患
者的舒适度。
4. 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的体温变化,适当调整饮食和补充液体,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 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定期测量和记录患者的体温,观察体温的变化趋势,
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6. 加强感染控制:对于发热患者,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防止感染的传播。
7. 提供心理支持:对于患者和家属,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匡助他们应
对异常体温带来的不适和焦虑。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引言
体温是人体内部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体温范围在36.5°C至37.5°C之间。当体温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表明机体存在某种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评估和护理。本文将详细介绍异常体温的评估方法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
1. 体温测量方法
体温可以通过口腔、腋下、肛门、耳朵、额头等部位进行测量。不同测量方法
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有所差异,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2. 异常体温的分类
异常体温可分为以下几类:
- 高热:体温超过38°C,可能表明感染、炎症等疾病。
- 低体温:体温低于36°C,可能表明体温调节功能异常、低血糖等问题。
- 不稳定体温:体温波动较大,可能表明患者处于应激状态、药物影响等原因。
3. 异常体温的评估要点
在评估异常体温时,护士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体温变化的趋势:记录患者体温的变化趋势,判断体温是否呈上升、下降或
波动状态。
- 体温的持续时间:评估体温异常的持续时间,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护理
干预。
- 伴随症状:观察患者是否伴有头痛、乏力、呕吐等不适症状,以帮助确定体温异常的原因。
- 患者的基础疾病: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有助于判断体温异常的可能原因。
三、异常体温的护理
1. 高热护理
- 给予药物降温:根据医嘱给予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注意剂量和频率。
- 体温监测:定期测量体温,观察体温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 保持环境舒适:确保病房的温度适宜,避免过度穿着或受寒受热。
- 补充水分:提醒患者多饮水,防止脱水。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引言
异常体温是指人体体温高于正常范围(37℃)或者低于正常范围(36℃),通常是身体内部发生了某种疾病或者病理变化的表现。对于异常体温的评估和护理,旨在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体温异常,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本文将详细介绍异常体温的评估和护理的标准格式。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
1. 体温测量方法
- 口腔测温:使用电子体温计或者水银体温计,将温度计放置在口腔底部,嘴唇紧闭,等待一定时间后读数。
- 腋下测温:将温度计放置在腋下,将患者的手臂放置在身体两侧,等待一定时间后读数。
- 耳温测量:使用红外线耳温计,将耳温计插入患者耳道,等待一定时间后读数。
- 直肠测温:使用数字体温计,将温度计插入患者直肠,等待一定时间后读数。
2. 体温评估指标
- 正常体温范围:36℃-37℃。
- 低体温:体温低于36℃,可能表明患者体内存在低温症、休克、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问题。
- 高体温:体温高于37℃,可能表明患者存在感染、发热性疾病、中暑等问题。
- 持续高热:体温持续在38℃以上,可能表明患者存在严重感染、炎症反应等问题。
- 高热伴寒颤:体温快速升高至39℃以上,伴有寒颤、头痛等症状,可能表明患者存在急性感染、败血症等问题。
3. 体温评估步骤
- 确定测量体温的方法和频率。
- 在测量前,告知患者测量体温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允许。
- 根据测量方法进行体温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 分析体温测量结果,判断体温是否异常。
- 根据体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三、异常体温的护理
1. 低体温的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引言】
体温是人体代谢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体温维持在36.5°C-37.5°C之间。然而,某些情况下,人体的体温可能出现异常,这可能是身体内部存在某种疾病或病理变化的表现。本文将详细介绍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
【异常体温的评估】
1. 测量体温:使用准确可靠的体温计测量患者的体温。可选择口腔、腋下、肛门、额头等部位进行测量,但需注意不同部位的测量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2. 记录体温:将测量到的体温值准确记录在病历中,包括测量时间、测量部位和测量数值。
3. 评估体温变化: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包括体温升高或降低的速度、幅度和持续时间等,以便判断异常体温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
4. 了解患者病史: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发热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以帮助确定异常体温的原因。
【异常体温的护理】
1. 提供舒适环境:确保患者的环境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情况。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患者的舒适感。
2. 适当降温:对于体温过高的患者,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使用冰袋、湿毛巾敷在患者的额头、腋下等部位,以帮助降低体温。
3. 补充水分:体温升高时,患者容易出汗,导致水分流失过多,因此需要适当补充水分。可以饮用温水、果汁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
4. 监测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5. 防止交叉感染: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6. 给予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考虑给予药物治疗,如退热药物、抗生素等,以控制异常体温的原因。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引言
异常体温是指人体体温高于正常范围(37℃-38℃)或低于正常范围(36℃-37℃)的情况。评估和护理异常体温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异常体温的评估方法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
1. 体温测量
通过使用体温计测量患者的体温,可获得准确的体温数值。常用的测量方法
包括口腔、腋窝、耳温和额温等。在测量体温时,护士应注意以下事项:
- 使用无菌体温计,并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消毒。
-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体温测量方法。
- 遵循正确的测量方法,并确保测量环境的温度稳定。
2. 体温评估
异常体温的评估应包括以下方面:
- 体温数值的判断:将测量得到的体温数值与正常体温范围进行比较,判断
体温是否异常。
- 体温的变化趋势:观察患者体温的变化趋势,了解体温是否呈上升或下降
趋势。
- 体温与症状的关联:观察患者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头痛、咳嗽、腹痛等,以判断体温异常的原因。
三、异常体温的护理
1. 体温过高的护理
当患者体温过高时,护士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 保持患者环境的清洁和凉爽,确保室温适宜。
- 给予足够的水分,以防止脱水。
- 鼓励患者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 使用退热药物,如扑热息痛等,以降低体温。
- 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和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2. 体温过低的护理
当患者体温过低时,护士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 保持患者环境的温暖,使用暖气或电热毯等设备。
- 给予热饮食物,如热汤、热粥等,以提高体温。
- 鼓励患者穿戴暖和的衣物和被褥。
- 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和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引言
体温是人体正常生理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维持在一
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有助于保持身体的正常功能。然而,当体温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表明身体存在某种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评估和护理。本文将详细介绍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的标准格式文本。
二、评估异常体温
1. 体温测量方法
异常体温的评估首先需要准确测量体温。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包括口腔测温、
腋下测温、耳温测温和额温测温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温方法,并确保测温设备的准确性和清洁卫生。
2. 正常体温范围
正常体温范围因年龄、性别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成人的正常体
温范围为36.5℃-37.5℃,儿童和老年人的正常体温范围可能稍有不同。了解患者
的正常体温范围,有助于判断体温是否异常。
3. 异常体温的判断
当患者的体温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存在体温异常的情况。体温异常可以分为
以下几种情况:
- 发热: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通常是由于感染、炎症或其他疾病引起。
- 低体温:体温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于体温调节功能障碍、低血糖、低血
压或其他疾病引起。
4. 评估异常体温的相关因素
评估异常体温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病史: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手术史、药物使用等,有助于判断体温异常的原因。
- 症状: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症状,如头痛、乏力、寒战等,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评估信息。
- 体征: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面色、心率、呼吸等,有助于判断体温异常的严重程度。
三、护理异常体温
1. 发热护理
当患者出现发热时,护理措施应包括以下方面: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引言
体温是人体内部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体温范围是36.5℃-37.5℃。当体温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会提示身体浮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本文将详细介绍异常体温的评估方法和护理措施。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
1. 定期测量体温: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可以选择口腔、腋下、耳温、直肠或者额温等测量部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温方法。
2. 记录体温数据:测量完体温后,将测得的数值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包括测量时间、测量部位和体温数值。记录体温数据有助于评估患者的体温变化趋势。
3. 分析体温变化:根据患者的体温数据,分析体温的变化趋势。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者降低,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三、异常体温的护理措施
1. 降温护理:当患者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降温护理:
- 赋予患者解热药物:根据医嘱,赋予患者适当的解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在给药过程中要注意剂量和给药时间,避免过量或者过频使用。
- 体温调节措施: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通风良好。可以使用冷敷或者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腋下或者腿部,匡助降低体温。
- 注意水分摄入:赋予患者足够的水分,保持水分平衡,避免脱水。可以赋予患者冷开水、温开水或者含有电解质的口服液体。
2. 升温护理:当患者体温降低超过正常范围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升温护理:
- 提供温暖的环境:调整室内温度,保持室内温暖。可以使用电热毯、暖风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引言
异常体温是指人体体温高于正常范围(37℃±0.5℃)或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评估和护理异常体温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异常体温的评估方法和护理措施。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
1. 体温测量
异常体温的评估首先需要准确测量患者的体温。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包括口腔测温、腋下测温、耳温、额温和直肠测温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测温方法,并确保测量工具的准确性。
2. 体温评估
评估异常体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体温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发热的表现,可能的原因包括感染、炎症、药物反应等。需要进一步观察患者的其他症状,如头痛、咳嗽、乏力等,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体温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低体温的表现,可能的原因包括低体温症、低血糖、中毒等。需要进一步观察患者的其他症状,如寒战、乏力、恶心等,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三、异常体温的护理
1. 发热患者的护理
- 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度穿衣或过度覆盖被子,保持
空气流通。
- 饮食调理: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保证患者的水分摄入。
- 服用药物: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 观察症状变化:定期测量体温,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头痛、咳嗽、乏力等,并及时报告医生。
2. 低体温患者的护理
- 提供温暖的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使用加热设备,如电热毯、暖风机等。
- 保暖措施:给患者穿上保暖衣物,使用保温毯覆盖患者身体,避免寒冷刺激。
- 饮食调理:提供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增加患者的能量摄入。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引言
体温是人体代谢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体温范围是36℃-37℃。当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即浮现异常体温时,可能是身体某种疾病或者病理状态的表现。本文将详细介绍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以匡助护理人员准确评估患者的体温状况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
1. 体温测量方法
在评估患者体温时,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 口腔测温:将温度计放入患者口腔底部,闭口5分钟后读数。
- 腋下测温:将温度计放入患者腋下,闭臂5分钟后读数。
- 耳温测温:将温度计插入患者外耳道,按下测温按钮后等待读数。
- 额温测温:将温度计对准患者额头,按下测温按钮后等待读数。
2. 异常体温的分类
根据体温值与正常范围的关系,异常体温可分为以下几类:
- 发热:体温超过正常范围,普通为38℃以上。
- 低体温:体温低于正常范围,普通为35℃以下。
- 退热:体温由发热状态下恢复到正常范围。
- 间歇热:体温呈周期性波动,交替浮现发热和正常体温。
3. 异常体温的评估要点
在评估患者异常体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 测量体温的时间:记录测量体温的具体时间,以便分析体温的变化趋势。
- 测量体温的部位:记录测量体温的部位,以便比较不同部位的体温差异。
- 伴有症状:记录患者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头痛、乏力、咳嗽等,以辅助判
断体温异常的原因。
- 体温变化趋势:根据连续多次测量的体温值,观察体温的变化趋势,判断体
温是否逐渐升高或者降低。
三、异常体温的护理
1. 发热患者的护理
- 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症状变化和意识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引言
异常体温是指人体温度偏离正常范围的情况,可能是体温过高(发热)或过低(低体温)。对于异常体温的评估和护理是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异常体温的评估方法和护理措施,以提供给医护人员参考和指导。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
1. 体温测量方法
体温测量是评估异常体温的第一步,常用的方法包括口腔、腋窝、肛门和额温等。口腔测温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对于年幼儿童、昏迷患者或口腔不宜测量的情况下,可选择腋窝或肛门测温。额温测温是非接触式测温方法,适用于需要快速测量体温的情况。
2. 正常体温范围
正常体温范围因人而异,一般成人的正常体温范围为36.5℃-37.5℃。但需注意,老年人、婴幼儿和孕妇的正常体温范围可能稍有不同。
3. 异常体温的分类
异常体温可分为以下几类:
- 发热: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常见于感染、炎症、药物反应等情况。
- 低体温:体温低于正常范围,常见于低体温症、失温、休克等情况。
4. 评估异常体温的因素
评估异常体温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 病史:了解患者的疾病史、药物史、过敏史等,以确定可能的原因。
- 症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痛、乏力、恶心等症状,以辅助判断体温异常的原因。
- 体征: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呼吸频率、心率等体征,以帮助评估体温异常的严重程度。
三、异常体温的护理
1. 发热护理
发热患者的护理目标是降低体温、缓解症状,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护理措施包括:
- 体温监测: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以掌握体温变化情况。
- 体温调控:保持室温适宜,给予患者适当的被覆,如薄被或湿毛巾,以帮助降低体温。
体温护理措施
体温护理措施
体温是人体的重要生理指标,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护理中,体温的监测与护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体温护理措施,包括维持正常体温、监测体温变化、评估发热程度、增加摄入水分、保持舒适体位、调节室温、保持清洁卫生、观察病情变化、报告医生处理和提供心理支持等方面。
一、维持正常体温
正常的体温范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前提。在日常护理中,应注意给患者提供适宜的室温和湿度,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以保持患者的正常体温。
二、监测体温变化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包括温度计的使用和观察。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三、评估发热程度
发热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和护理工作都有一定的影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发热程度,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四、增加摄入水分
发热会导致人体水分蒸发加速,容易造成脱水。因此,应增加患者的饮水量,以补充体内水分。同时,应注意患者的饮食搭配,选择易消
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五、保持舒适体位
患者应保持舒适的体位,有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翻身和拍背等护理措施,以防止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六、调节室温
室温的调节对于患者的体温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季节变化,调节室温,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应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引言概述:
异常体温是指人体体温高于正常范围(37℃-38℃)或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异常体温可能是一种疾病的表现,也可能是其他身体问题的信号。对于异常体温的评估和护理,我们需要了解其原因、症状和处理方法,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一、异常体温的原因
1.1 疾病感染:感染性疾病是导致异常体温的常见原因,如感冒、流感、肺炎等。这些疾病会引起体内免疫系统的反应,导致体温升高。
1.2 药物反应:某些药物会导致体温升高或降低,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对身体的温度调节机制产生影响,导致异常体温。
1.3 环境因素:极端的气温、高温环境或低温环境都可能导致体温异常。长时间暴露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会对身体的温度调节产生影响。
二、异常体温的症状
2.1 发热:异常体温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即体温升高。发热可以伴随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2.2 寒战:在异常体温降低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寒战的症状,即身体发抖。
2.3 皮肤变化:异常体温也会导致皮肤变化,如发红、出汗或干燥。这些变化是身体对体温调节失调的反应。
三、异常体温的处理方法
3.1 评估病情:对于出现异常体温的患者,首先需要评估其病情。了解病史、体征和症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确定异常体温的原因。
3.2 控制体温:根据异常体温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体温。对于发热患者,可以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对于寒战患者,可以给予保暖措施,如加厚被子或穿暖和的衣物。
3.3 密切观察:在处理异常体温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体温变化、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引言
体温是人体正常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可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异常体温可能是由于疾病、环境因素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评估异常体温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异常体温的评估方法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
1. 体温测量方法
体温可以通过口腔、腋下、肛门、额头或者耳朵等部位进行测量。常用的方法包括口腔测温、腋下测温和耳温计测温。在选择测温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判断。
2. 异常体温的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温测量部位,可以将体温分为正常体温、低热、中度发热和高热。常用的判定标准如下:
- 正常体温:口腔测量在36.5℃-37.5℃之间,腋下测量在36.0℃-37.0℃之间。
- 低热:口腔测量在37.6℃-38.0℃之间,腋下测量在37.1℃-37.5℃之间。
- 中度发热:口腔测量在38.1℃-39.0℃之间,腋下测量在37.6℃-38.5℃之间。
- 高热:口腔测量超过39.1℃,腋下测量超过38.6℃。
3. 异常体温的评估要点
评估异常体温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 体温的测量时间和频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确定体温的测量时间和频率。对于重症患者或者需要密切监测的患者,体温可以每4小时测量一次。
- 体温的趋势变化:观察患者体温的趋势变化,判断体温是否逐渐上升或者下降。这可以匡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 伴有症状的评估:评估患者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头痛、咳嗽、腹痛等,这
有助于确定体温异常的原因。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引言
异常体温是指人体体温高于正常范围或者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评估和护理异常体温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异常体温的评估方法和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获得适当的治疗和关心。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
1. 体温测量方法
体温可以通过口腔、腋下、耳道、直肠或者额温等方式进行测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人特点,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
2. 正常体温范围
正常体温范围是指在肃静状态下,体温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温度。通常口腔测量法下,正常体温范围为36.5℃-37.5℃。
3. 异常体温的判断
异常体温的判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体温高于或者低于正常范围一段时间后,应警惕患者是否存在异常体温。
4. 异常体温的记录
对于异常体温,应及时记录体温数值、测量时间、测量部位和测量方法,并与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发展进行关联,为后续的护理决策提供参考。
三、异常体温的护理
1. 体温调控
对于高热患者,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方法,如冷敷、冰袋敷贴等。同时,保持
室内环境适宜、衣物适度,以促进体温的调控。
2. 水分补充
高热患者出汗较多,容易导致体液丢失。因此,应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以
防止脱水的发生。
3.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异常体温,可以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例如,对于发热
引起的异常体温,可以使用解热药物进行治疗。
4. 歇息与营养
患者在异常体温期间需要充足的歇息和营养,以增强身体的反抗力和恢复能力。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5. 定期观察和评估
对于患者的异常体温,需要定期观察和评估其体温变化、症状和体征的改善
医疗常识培训 异常体温的观察和护理
?
EP
? ?
体温调定点上移
产热↑ 散热↓
体温升高
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无论EP能否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下丘脑,它们 引起发热都有一个潜伏期,提示EP需要通过一定 作用方式才能引起发热。
EP
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EP
正调节介质
POAH
+
调定点上移 →体温
负调节介质
MAN、VSA
-
热限的存在
发热时体温很少会超过41 ºC,为什么?
? 发热和过热的区别在哪
过热 发热 (hyperthermia)
(fever)
病因 无致热原
(产热↑、散热↓、中枢损伤)
发病 机制
调定点无变化
(被动性体温↑)
有致热原
调定点上移
(调节性体温↑)
效应 体温可很高,甚至致命 体温可较高,有热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防治 原则
物理降温
对抗致热原
• 发热的定义:
• 发热(Fever)——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 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 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时的 病理过程称为发热。
机体存在一个调节机制, 阻止体温无限上升。
发热时,负调节中枢会释放出某些内源性降温物 质,阻止体温调定点无限上升,这类物质被称为 负调节介质。内生解热物
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引言
异常体温是指人体体温高于正常范围(37℃-38℃)或低于正常范围(36℃-37℃)的情况。异常体温可能是身体内部发生了一些变化的信号,需要及时评估和护理。本文将详细介绍异常体温的评估方法和护理措施。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
1. 主观评估
主观评估是通过与患者交流和观察患者的表情、行为等方式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异常体温。护理人员应询问患者是否感到发热或寒冷,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面色潮红、出汗、颤抖等症状。
2. 客观评估
客观评估是通过测量患者的体温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体温。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有口腔测温、腋下测温、耳道测温和肛温测温。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温方法,并记录测量结果。
3. 体温记录
护理人员应将患者的体温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包括测量时间、测量部位、测量数值等信息。体温记录的频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确定,一般情况下每4小时测量一次。
三、异常体温的护理
1. 发热护理
如果患者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出现发热症状,护理人员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 给予患者充足的水分,保持水平衡。
- 维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温适宜。
- 给予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但应遵循医嘱使用。
- 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2. 降温护理
如果患者体温过高且持续升高,护理人员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 给予患者冷敷,可使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腋下和腿肚子等部位。
- 给予患者冷饮,如冰水或冰淇淋,但应遵循医嘱使用。
- 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3. 保暖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 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 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升高时,机体通过 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反之,当体温下降时,则产热增加而散热减
少,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
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 一个温度范围。机体深部的体温较为恒定和 均匀,称深部体温;而体表的温度受多种因 素影响,变化和差异较大,称表层温度。临 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一般以 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为代表,其中直肠 体温最接近深部体温。正常值:口腔舌下温 度为37℃(范围36.3-37.2℃),直肠温度 37.5℃(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 下温度为36.5℃(范围36.0℃-37.0℃)。
昼夜因素
一般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4- 8时体温最高,其变动范围约在0.51℃之间。这种昼夜有规律的波动,是 由于人们长期的生活方式如活动、代 谢、血液循环等相应的周期性变化所 形成的。而长期从事夜间工作者,周 期性波动则出现夜间体温升高,日间 体温下降的情况。
情绪与运动
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运动 时骨骼肌收缩,均可使体温略有升高。 此外,外界气温的变化,进食等均可 使体温产生波动。
每日早晚、人体各个部位及男女之间的体
温均存在着差异。人体正常体温有一个较稳定
的范围,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 正常人口腔温度(又称口温)为36.3℃~ 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2℃~0.5℃, 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2℃~0.6℃。 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 最高,但一天之内温差应小于0.8℃。 另外,女子体温一般较男子高0.35℃左右。
女子体温在经期亦有些许变化。
源自文库
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 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37.2℃),而不因外界 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 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7.3_38℃是低热,39.1_41℃是高热。[1]
体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性 别、年龄、昼夜、运动和情绪的变化 等因素而有所波动,但这种改变经常 在正常范围内。
性别因素
一般女性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 经前期和妊娠早期轻度升高,排卵期 较低,这种波动主要与孕激素分泌周 期有关, 女性的体内脂肪较男性为高 这也应该是一个原因。
年龄因素
新生儿体温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而 发生变化。因为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 发育尚未完善,皮肤汗腺发育又不完 全,从而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容易波 动。儿童代谢率高,体温可略高于成 人。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故体温偏 低。
正常体温及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人体内部的温度称体温。保持恒定的体 温,是保证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 必要条件。体温是物质代谢的产物。三大营 养物质在氧化过程中释放能量,其中50%左 右的能量变为体热以维持体温,并以热能的 形式不断散发于体外;另有45%的能量转移 到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磷酸键中, 供机体利用。机体利用的最终结果仍需转化 为热能散出体外。这就是产生体温的由来。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
儿童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 儿童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 儿童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 通过测量后,儿童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
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影响因素 听语音
正常体温的标准是根据多数人的数值, 并非为个体的绝对数值。
中文名 正常体温 特点 是一个温度范围 口腔舌下 范围36.3-37.2℃ 直肠 37.5℃ 腋下 36.5(范围36.0℃-37℃) 数据标准 听语音 正常体温的标准是根据多数人的数值, 并非为个体的绝对数值。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示意图
测量体温 听语音
人体正常体温的测量方法是在早晨 8点左右、午后3点左右、晚上8点左右 各测一次体温,连续测量几天,取其 最稳定的值即为正常体温。
体温测量计
测体温时,应先将体温表的水银 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签蘸酒精擦 拭消毒。多数是把体温表挟在腋下试 温,年龄小或昏迷的小儿可采用肛门 测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