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决定

合集下载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决定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决定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

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8.04.28

•【字号】穗字[2008]5号

•【施行日期】2008.04.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

正文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决定(2008年4月28日穗字〔2008〕5号)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关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精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开创我市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局面,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粤发〔2006〕17号)的部署,现就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是继续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迫切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是广州面临的新的历史使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是我市以解放思想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世界眼光谋划广州发展、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促进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广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重要举措。

加快发展广州文化产业体系的对策

加快发展广州文化产业体系的对策

加快发展广州文化产业体系的对策

广州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提升

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快发展广州的文化产业体系,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政府应制定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优化税收

政策、建立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等。政府还应加强对文

化产业的市场监管,保护知识产权,维护产业健康发展。

三、加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是提升文化产业发

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广州可以加强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旅游产业、体育产业等的融合,

推动新技术、新模式与文化产业的深度结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文化

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将文化产品和服务与旅游景点、体育赛事等有机结合,创造更

丰富多样的文化消费体验。

四、拓展文化市场空间。广州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城市,应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

与合作,拓展文化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政府可以组织文化交流活动、举办国际文化展览等,提高广州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可以鼓励文化企业参与国际文化贸易,开拓海外

市场。

五、加强文化创新和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广

州可以加大对文化创新和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文化企业进行创新实践,推动文化产

品和服务的升级换代。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创意产业园区,提供场地、设施、资金等支持,吸引创意企业入驻,促进创意产业集聚发展。

加快发展广州文化产业体系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需要培育人才和推动融合发展,

同时还要拓展市场空间和加强创新驱动。只有坚持多方面、综合性的对策,才能够促进广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是指通过制度性的变革和创新来激发文化活力,推动

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的创造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文化

体制改革旨在解放思想,破除陈规陋习,推动文化事业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创新、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文化体制改革对文化事业的促进作用。

一、加强文化政策的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

文化体制改革要求为文化事业提供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的政策支持。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为文化创造和传播提供有力保障。其次,要推动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

融合发展,促进文化的跨界交流和创新。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的监管

体系,防止文化事业中的乱象和低俗现象的滋生,保护广大市民的文

化权益。

二、激发文化创造的活力和创新的能力

文化体制改革要求激发文化创造的活力和提升文化事业的创新能力。首先,要鼓励和支持文化创造者的创造性工作,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作环境和创作条件。其次,要加强对文化创

造的保护和推广,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要鼓励文化创造的多元性和跨界性,提高文化事业的创

新水平,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加强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

文化体制改革要求加强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首先,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其次,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同时,还要加强文化事业的国际标准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文化出口的质量和数量。

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广州市加快文化事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广州市加快文化事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广州市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若干政策的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3.02.28

•【字号】穗府[2003]12号

•【施行日期】2003.02.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

正文

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广州市

加快文化事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的通知

(穗府[2003]12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关于广州市加快文化事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业经市人民政府11届11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广州市人民政府

二00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关于广州市加快文化事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切实保障和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全市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政策意见。

一、建立多元有效的文化公益事业投入机制

(一)继续加大各级财政对文化公益事业的投入。根据广东省八届人大常委会

第三次会议关于发展文化事业的决议要求,市、区、县级市财政安排的文化事业经费,应不低于当地财政总支出的1%,并保证不断增加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等文化公益事业的经费投入。

(二)实行政府投入和社会资金投入相结合,共同做好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切实保障博物馆(院)、革命历史纪念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经费,根据财政状况不断增加投入。历史文化名城重点保护项目由市文化部门逐年编制项目资金计划,市财政根据当年财力情况作出安排。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古村落等的保护资金由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安排,并动员社会力量投入。

广东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广东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广东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也是中国文化产业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在过去的几年里,广东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下面就来总结一下广东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首先,广东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注重了市场化运作。通过深化改革,广东文化产业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为广东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其次,广东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注重了创新驱动。广东文化产业在改革中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大力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加快了文化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各种文化创意产品和项目层出不穷,为广东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再次,广东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注重了人才培养。广东文化产业在改革中不断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升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各种文化人才不断涌现,为广东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最后,广东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注重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广东文化产业在改革中不断加强与国际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的竞争与合作。各种文化项目和活动不断走出国门,为广东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总之,广东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为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广东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广东文化产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广东文化体制改革回顾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评述

广东文化体制改革回顾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评述

-31-

广东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综合试点省份之一。广东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

化产业所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探索,集中展现了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因此,重新审视广东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历程,有助于我们在经验总结分析中获取有益经验,寻找广东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存在的缺失和不足,对于全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一、广东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广东,在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后,就紧紧抓住历史性的机遇,发扬敢闯、敢干的创新精神,探索

广东文化体制改革回顾 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评述

吴向红

文化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综观其发展历程,广东的文化体制改革经历了几个阶段: (一)探索

初创阶段(1979——1995年)

改革开放初期,凭借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广东率先打破了文化由国家独办的计划经济模式。1979年,广州东方宾馆成立了全国第一支企业办的专业文艺团队,开办了全国首家经营性的音乐茶座,它的出现,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文化由国家独办的传统模式,对广东文化产业的兴起,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也为开辟崭新的文化发展格局打下了初步基础,成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起点。1988年,广东对文化艺术院及

团体进行了“放水养鱼”式的文化体制改

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广东,在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后,就紧紧抓住历史性的机遇,发扬敢闯、敢干的创新精神,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的有效

途径。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32-

革,加快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进入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广东文化体制改革尝试向分类改革推进。1993年2月,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在全国报业中率先实行社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负责制,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采编部门及财务、技术等部门采取管理中心制,广告、发行、网络、物业管理等全部实行公司化管理;随后,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纷纷转制,并逐步实现企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到了1995年,广东的文化体制改革初显成效,文化市场逐步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基本理顺。

2023年演出经纪人之演出市场政策与法律法规通关题库(附答案)

2023年演出经纪人之演出市场政策与法律法规通关题库(附答案)

2023年演出经纪人之演出市场政策与法律法规通关

题库(附答案)

单选题(共30题)

1、第16届残奥会将于8月24日至9月5日在()举行。

A.北京

B.上海

C.洛杉矶

D.东京

【答案】 D

2、节庆演出应当由符合《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规定的()举办,政府或者政府部门不得主办或者承办节庆演出,不得直接参与投资节庆演出;

A.演出经营主体

B.演出协会

C.民间组织

D.合伙公司

【答案】 A

3、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A.反帝反封建

B.推翻三座大山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实现共产主义

【答案】 D

4、工作期限不超过()日的短期工作人员,按工作证明上注明的工作期限工作,并在Z字签证中注明的停留期停留。

A.60

B.30

C.90

D.120

【答案】 B

5、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规定,()应当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A.演出举办单位

B.消防部门

C.演出场所经营单位

D.演出经纪机构

【答案】 C

6、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放在首位、()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A.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C.文化事业,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D.文化产业,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答案】 B

7、文化市场经营、行政管理或者综合行政执法信息通过互联网等途径传播,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在本辖区内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属于()。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大省若干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大省若干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

大省若干配套经济政策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粤府办[2003]98号

【发布部门】广东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3.12.17

【实施日期】2003.12.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

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大省若干配套经济政策的通知

(粤府办[2003]98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大省的若干配套经济政策》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三年十二月十七日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大省的若干配套经济政策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指示,全面实施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大省的若干配套经济政策。

第一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41号)等有关规定,继续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鼓励社会对文化公益事业的捐赠,对符合规定的出版物、县(含县级市)及县以下新华书店和农村供销社销售出版物、广东新华集团的图书发行网络等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的办法,继续落实国家发展电影事业的有关经济政策。

第二条继续增加对宣传文化事业的财政支持。从2003年起,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原则上按照2002年财政实际拨付数为基数核定,以后每年在此基础上递增6%,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对部分宣传文化单位因经济效益因素影响,造成2002年实际拨付数与以前年度相比存在较大波动的,即这些单位2002年实际拨付数低于前三年实际平均拨付数的,可由财政部门参照这些单位前三年实际拨付的平均数确定。

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总动员令”。进一步阐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工作。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充分肯定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全面分析了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1]

文化体制改革的首要价值,是实践、丰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建设实践,我们逐渐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培育“四有”公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去粗取精,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文化体制改革的进行,正是对这些思想的积极实践,同时也是对这些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价值之一,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理论。我国多年来的文化建设,固然成果丰硕,但就文化学意义上的建树而言,并不理想。政府主管部门一度重视的是文化的政治功能,或者经济效益(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便是其典型思路)。已经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论著,往往重视的是文化的起源和性质、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分类、文化的动力等等,而轻视甚至忽视了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化主体、文化秩序、文化市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等问题。从我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理论建设的角度看,文化体制改革所面对并要解决的问题,正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理论的丰富。

广州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广州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广州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悠久的历史传统,近年来,广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提出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名城”的发展目标。面对瞬息万变的文化产业市场,广州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以下趋势。

一、改革与创新是推动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广州市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注重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的引导,大力推广创新创业文化,为广大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和创新创业支持。同时,广州市还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原创作品的保护,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创新,推动广州文化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的融合成为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广州市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推出一系列跨界合作项目,如数字艺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等。通过融合创新的方式,广州文化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多元化发展是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广州市注重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包括舞台艺术、音乐、影视、出版、设计、时尚、游戏等多个领域。通过推动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广州将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四、资本的投入是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以及广州市政府的大力推动,越

来越多的资本涌入广州文化产业。各种文化产业基金、创投机构等纷纷设立,为广州的文化企业提供了丰富的资金支持和风险投资服务,引领广州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国际化是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广州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城市,与世界各国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广州积极推动文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举办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艺术节,吸引了众多国际文化机构、艺术家和创意人才来广州交流合作。广州的文化产业正逐渐走向国际化,走向世界舞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

•【公布日期】2005.12.23

•【文号】中发〔2005〕14号

•【施行日期】2005.12.23

•【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化

正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进程。

1.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宣传文化战线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党的十六大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特点,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述,作出了新的部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确定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按照中央精神,二○○三年六月开始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经过两年多的探索,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面开展文

化体制改革奠定了工作基础。

2.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改革的前提,必须冲破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增强改革的自觉性,这样才能有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体制机制创新是改革的重点,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统一起来,把健全宏观管理和搞活微观主体结合起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快发展是改革的目的,必须着眼于发展制定改革的政策措施,以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的成效,通过改革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重点突破是推进改革的基本方法,必须围绕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健全政策法规、转变政府职能等关键环节,解决主要矛盾,破解难点问题,推动改革全面展开。区别对待、分类指导、试点先行、逐步推开是改革的有效途径,必须充分考虑文化体制改革的特殊性、复杂性,制定和落实相关配套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作者:刘佳

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2017年第06期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目前,我区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文化产业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文化走出去日益拓展,全区文化改革发展呈现出新局面。

一、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文化管理体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区认真贯彻中央部署,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深入推进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自治区党委成立了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14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涉及29项改革任务、76个工作项目,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等七个方面对我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作出全面部署。2016年12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发布,为“十三五”时期我区的文化改革发展工作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

加快发展广州文化产业体系的对策

加快发展广州文化产业体系的对策

加快发展广州文化产业体系的对策

【摘要】

广州作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之一,但在面临激烈

竞争的今天,仍然存在发展不均衡、产业链条不完善、人才缺乏等问题。为加快发展广州文化产业体系,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设文

化创意产业园区,为文化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资源。提升文化

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提升行业整体素质。促进文化产业与科技创

新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国

际交流合作,拓展市场,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广州文化产业体系的健康发展。展望未来,广州文化产

业将更加繁荣,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关键词】

广州、文化产业、体系、发展、对策、建设、创意、产业园区、

文化产业链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融合、国际交流、合作、总结、评价、展望、未来发展。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文化之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广州文化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

与国际一流文化之都相比,广州的文化产业体系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

足之处。广州的文化产业发展缓慢,产业规模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发展路径。人才

培养力度不够,文化创意人才匮乏现象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机制,也制约了广州文化产

业的创新能力。加快发展广州文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已

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广州文化体制改革的探析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广州文化体制改革的探析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广州文化体制改革的探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与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州作为中国改革开

放的先行者之一,对于文化体制的改革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本文将探析改革开放40年来广州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成效。

改革前,广州的文化体制主要是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层次行政体制,文艺机构呈现上下级、主管领导、专业人员三级制结构,文化产业呈“政府主导、企事业单位配套、民间团

体和市场配合”的模式。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也限制了市场

与社会力量的发挥。因此,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广州开始了一系列文化体制改革的尝试。

首先,广州开始实施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将文艺机构与行政机构剥离,

实行“五统一”制度:一是机构领导不担任专家职务;二是专家教授不参与机构管理;三

是财务预算不交叉使用;四是资产经营不混合;五是与企事业单位独立核算。这种体制改

革使文艺机构能够更加专业化、职业化,提升了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广州创新文艺机构管理,推行中心化集约化办公。仅在2017年,广州市取消了12个下属机构、调整合并了14家文艺机构、撤销了16项主管领导职务;同时,加大了对重点文化活动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这种机构管理方式的改革加强了机构的整合能力和

资源开发能力,使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更为顺畅。

第三,广州注重打造文化品牌,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旅游消

费的升级,广州在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领域进行全面升级,推出了一系列文化品牌,如“广东时代楼·体验式新媒体博物馆”、“广州恒大主题公园”等,以文化为载体,推动

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学习贯彻李长春同志视察广东重要指示精神的意见

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学习贯彻李长春同志视察广东重要指示精神的意见

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学习贯彻李长春同志视察广东重要

指示精神的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共广州市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0.06.18

•【字号】穗委[2010]69号

•【施行日期】2010.06.1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其他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学习贯彻李长春同志视察广东重要指示精

神的意见

(穗委〔2010〕69号2010年6月18日)5月13日至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先后来到广州、阳江、深圳等地,参观了首届“中国(广州)优秀舞台艺术演出交易会”和深圳文博会,深入企业、宣传文化单位和第16届亚运会场馆建设工地,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进行调研。

在广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力以赴迎亚运的关键时刻,李长春同志再次亲临广东、广州视察指导并作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李长春同志对广东、广州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明确了新思路,增添了新动力。

为贯彻落实李长春同志视察广东、广州重要指示精神,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李长春同志重要指示精

神上来

李长春同志在考察过程中,对广东、广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取得的成绩,尤其是对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取得的新成果,推进城市环境面貌“大变”工作取得的新成效,以及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和首届“中国(广州)优秀舞台艺术演出交易会”在文化产品走向市场方面的重大创新等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对我们极大的鼓舞、鞭策和激励,为我们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我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步伐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我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步伐

化单位领导班 子特 别是 “ 一把手 ”的责任感 ,调动 了
领导班子成员 的工作 积极 性 、主动性 ,促进 了管理上
3 摹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先 进 文 化
五 、 引 入 股 份 制 运 作 ,探 索 艺 术 生 产 新 机 制 。
重 点院团 。省直确定二 三个重点 团 ,市州建好 一至两 个 能代表本地艺术水平 、艺术特色 的院 团 ,全省重点
武汉人民艺术剧院 ;黄石市合并京剧 、汉剧 、歌舞团 , 组建 了黄石市歌舞剧院 。通过合 并重组 ,使文化单位 的生 产力更集中 ,资源优势更 突出 ,与演出市场更贴
近 ,产业实力明显增强 ,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创新 ,做了大量艰苦 的打基础工作 ,文 化体制改革在
探索 中前进 ,形成 了由点及面 、循序渐进 的发展态势 , 改革 的效应逐步在释放。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发展步伐。
此项 改革活力逐年显现 ,大大地 提高 了各剧团开拓演
出市场 的积极性 。如省地方戏 曲艺术剧 院 20 0 4年演 出 达到 2 7 9 场次 ,创历史最高记录。 三 、整合 文化 资源 ,使 生产经 营更加 贴近 市场 。 针对 国有文化资产结构失衡 、效 益不高 、闲置浪费等 问题 ,我们对文化单位进行合 理规 划和调整 。如厅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决定
(2008年4月28日 穗字〔2008〕5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关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精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开创我市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局面,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粤发〔2006〕17号)的部署,现就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是继续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迫切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是广州面临的新的历史使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是我市以解放思想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世界眼光谋划广州发展、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促进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广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重要举措。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一些长期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没有根本消除,制约了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加快发展。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迫切需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三)深化文体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迫切需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是驾驭意识形态复杂局面、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党心民心的

需要,对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围绕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总目标和总任务,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开创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新局面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保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塑造岭南文化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有机交融的城市先进文化品格。

2.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导权,维护和保证国家文化安全。正确把握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把两者有机统一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全过程。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3.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以政府为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4.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用时代要求审视文化工作,以世界眼光谋划文化工作,以改革精神推动文化工作,积极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改进文化建设的领导方式、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形成激励创新创造的法制环境、政策导向、激励机制。

5.坚持积极稳妥、分类指导、有序推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主体作用。根据我市文化领域不同行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分类指导,稳步实施,有领导、有步骤

地把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

(三)总体目标。

通过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调控适度、运行有序、促进发展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实现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行业严格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有机统一;形成富有效率与活力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文化事业单位活力充分激发,文化企业的竞争力明显提高;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覆盖城乡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布局科学、结构优化、所有制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发展环境,增强文化引领功能,使广州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文化名城和区域文化中心。



三、加快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一)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革。电影放映、演出中介、美术设计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要加快转企改制步伐,进一步做大做强。其中,资源优势突出且经营状况较好的单位,要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培育成为市场主体;市场竞争力强、资源优势未得以充分发挥的单位,通过资源整合,逐步有序地缩减国有资本,引进社会资本进行公司制改造;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单位,依法依规破产或撤销。整合全市出版和发行资源,以资产和业务为纽带,以集团化建设为重点,积极引进社会资本,通过股份制改造,使之成为我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转制企业要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为着力点,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制定相关政策,做好劳动人事、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

(二)优化新闻媒体组织结构。整合市属媒体内部资源,建立宣传和经营业务相对分开、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相辅相成的组织结构。剥离出广告、印刷、发行、传输网络等经营性业务及影视剧、娱乐等节目制作和销售部门,组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公司制企业,进行市场运作,为壮大宣传主业服务。深化报刊发行体制改革,通过公司化改造、网络化经营、营销化运作,实现自办发行产业化。积极稳妥推进制播分离改革,牢牢把握新闻类、时政类等导向性、政治性节目的制作权,探索实行台内节目制

品人制、节目社会化制作的制播分离模式。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管理的规定,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一城一网、兼顾利益”的原则,整合全市广播电视资源,做大做强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

(三)积极稳妥推进文艺院团改革。根据广州文化发展总体布局和文艺院团情况,对院团实行分类改革,部分院团继续实行事业体制,传承发扬地方特色艺术,为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部分院团转制为企业,开拓文艺演出市场,重塑市场主体。转企改制坚持“一团一策”原则,经过科学论证,选择合适的转制模式,并把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好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按照市关于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政策,结合文艺院团实际,切实做好人员的安置工作。改制后五年内政府在财政上继续给予扶持,为平稳过渡、谋取发展创造条件。继续实行事业体制的文艺院团,推行资金投入方式、用人和分配制度及运行机制改革,提高文化服务质量。全面实行“团场结合”,整合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发展旅游剧场,打造专业艺术演出品牌。积极募集社会资金,资助和支持文艺院团创作精品、培养人才。

(四)推进事业单位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要加大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优化市社科院组织结构,创新投入和运行模式,进一步增强活力。整合广州文化艺术创作研究资源,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评估和动态管理制度,实行绩效与投入挂钩,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改革市属博物馆管理体制,部分博物馆下放区管理,制定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的配套政策,文化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按有关规定逐步实行向社会免费开放。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完善以聘用制为核心的用人制度和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建立各类人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序流动的机制。改革文化事业单位经费投入方式和拨款制度,由对文化事业单位一般投入逐步转为对文化项目的投入。



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加大和改进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优化投入方式、结构,提高投入效能。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等文化单位的运作经费要纳入年度部门预算。文化建设投入要

重点向基层和农村文化倾斜。兼顾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原则,促进文化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进一步完善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经济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资助公益性文化项目,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合理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进一步完善市、区(县级市)、街(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加快广州新图书馆、广州歌剧院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区、县级市公共文化设施,到2009年实现各区(县级市)均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其中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加强街(镇)文化站、社区(村)文化中心(文化室)建设,新建街(镇)文化站、社区(村)文化中心(文化室)建设,新建街(镇)三年内要建成文化站设施,到2009年实现街(镇)都有文化站、社区(村)都有文化中心(文化室)。街(镇)行政区划调整的,原有的文化设施不得更改其属性和使用功能。制定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实施办法,确保落实设施建设资金。因地制宜加快文化广场建设,到2010年实现城区居民每千户拥有一个标准的文化活动、健身休闲户外活动广场。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明确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标准,创新服务方式,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深入推进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加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广州市级分中心建设。积极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领域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和资源共享,不断丰富电子图书、舞台艺术、知识讲座和影视节目等数字资源,扩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资源总量,建设文化信息资源目录,增强文化信息网上服务功能。完善区(县级市)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和街(镇)、社区(村)基层服务点配套建设,以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街(镇)文化站、社区(村)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室)为阵地,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及新一代农村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为依托,建设覆盖城乡的群众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基层文化建设。

(四)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对基层农村的有效覆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向农村全面延伸,消灭覆盖盲区,增强覆盖效果。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资源,组建集图书阅鉴、广播电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

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休闲健身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街(镇)综合文化站,坚持公益性质,保障人员和业务经费,确保业务正常开展。加强社区文化中心、村文化室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全面实现农村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确保“村村通、户户通、长期通”。推动“农家书屋”和“绿色网园”工程,到2010年“农家书屋”基本覆盖全市行政村和城乡结合部转制社区。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采购、农民受惠”的原则,全面开展公益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推进群众文化流动服务工程,坚持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通过图书馆分馆、流通服务点、数字图书馆、流动图书车等形式,不断延伸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

(五)大力弘扬岭南传统文化。全面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健立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立保护体系和机制,落实传承保护措施和传承人保护计划,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努力做好“三雕一彩一绣”工艺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切实加强历史文化遗存和古籍保护。

(六)推动文化精品创作和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实施“五个一”工程、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和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重点打造一批全国有影响的作品。集中举办一系列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营造城乡文化氛围,发挥重点文化活动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市群众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各区、县级市要按照“一区一品牌”的要求,确定一个常年举办的文化活动,并培育成为特色鲜明的群众文化品牌。重点办好“都市热浪”、广州民俗文化节、农村文化欢乐节、广州水乡文化节、岭南书画艺术节、广州乞巧文化节、香雪荔枝文化节、公益文化春风行、“羊城之夏”、广州讲坛、羊城学堂、“书香羊城”--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等示范性文化品牌。



五、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一)推进文化产业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改造传统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延伸文化产业链,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积极发展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出版、数字娱乐、数字家庭及其它新媒体业务,建设大容量数字化文化资源库。重点培育和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竞争力强的文化产品,进一步

增强名牌意识,形成争创名牌、发展名牌的良好氛围。实施“版权兴业”战略,大力发展版权相关产业,促进版权贸易。

(二)大力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实施重点网络文化工程,加大对重点新闻网站的扶持力度,提高重点新闻网站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以加强政府网络、主流媒体网站的建设和管理为突破口,整合互联网对外宣传资源,建设互联网对外宣传体系,巩固社会主义先进网络文化阵地。推动民族网络影视业、出版产业、娱乐产业发展。实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原创动漫游戏振兴工程,在手机、互联网等各种载体、领域拓展原创动漫文化的发展。强化网络文化管理,建立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

(三)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按照适当集中、形成规模、体现特色的原则,着力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集聚区,做强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构建一批文化创新平台,打造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在全市规划建设若干个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做强广州国家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广州音像制品生产基地,培育和建设一批出版发行、演艺、会展、工艺美术、文化产品分销等产业基地和园区,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支持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努力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支持中小型文化单位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富有活力、具有岭南特色的优势文化产业群。

(四)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支持和鼓励大型文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重点扶持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艺演出等各种文化企业单位的文化出口贸易,赋予有条件的各类文化企业外贸自营权。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政策法规许可的文化投资领域,支持非公有资本从事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业务,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五)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优化文化领域的产业结构。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在政策许可范围内,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联合开发等形式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深化文化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文化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文化风险投资机制。加快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步伐。




六、大力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一)加强现代文化流通体系建设。运用市场机制提高文化产品营销能力。巩固壮大以报刊、广播影视、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化会展、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内容、网游动漫、创意设计和广告业为重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积极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和电影院线建设,建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现代市场营销体系。规划建设出版物发行等若干个大型中心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加快文化产品物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资本、产权、管理、技术、人才等文化要素市场。打造大型文化交流和贸易平台,办好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中国音乐金钟奖、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羊城书展、“声响亚洲”、中国国际漫画节等大型文化会展活动。培育和规范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市场。大力开拓农村文化市场,加强农村文化产品分销网络建设。

(二)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发展和完善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推介、咨询、拍卖等中介机构,推进知识产权代理、市场开发、市场调查、信息提供、法律咨询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加强文化行业组织建设,完善自律、协调、监督、服务和维权职能。制定行业规范,加强对文化中介机构的管理,推动文化中介机构向规范化、品牌化、规模化方向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建设,强化文化市场执法。建立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把市场准入关。构建全市统一的文化市场信息管理网络,实现全市文化市场的动态管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盗版、侵权等非法行为,建立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文化执法物证的规范管理。



七、建立健全文化管理体制

(一)加强对文化领域的宏观管理。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预报、引导、奖励、调节、责任、监督、保障、应对等机制,进一步增强党委、政府对宣传文化领域的宏观管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制定贯彻落实措施和方案,并列入各级党委、

政府的重要督办事项,加强调查研究、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认真总结经验,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相互配合,大力支持,协调推进。

(二)加快政府文化管理职能转变。按照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切实理顺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机构分开。加强宏观管理,实行管办分离,实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理文化直属单位为主向管理全社会文化为主转变,充分发挥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推行政务公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增强透明度,提高公信力,构筑有利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务环境。加强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市统计部门要按照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和指标体系,按年度发布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报告。

(三)落实和完善文化发展政策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文化经济政策,结合广州实际,制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配套政策。完善地方性文化法规体系,制定和完善我市文化市场管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文物保护、文化资源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馆(站)建设和管理、文化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等政策法规,促进文化事业产业规范健康快速发展。

(四)加强对国有文化资产的监管。建立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成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探索国有文化资产监管的有效途径。制定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办法,对国有文化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绩效考评,有效监管国有文化资产运行,确保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对从文化事业单位中剥离出来的企业,明确出资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切实加强对其经营方向、资产配置、重大决策、重要干部配备的管理和监督。

(五)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和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大文化人才战略实施力度。落实第二届广州市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培养规划,在社科理论、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领域,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多渠道培养一批中青年专家、学者和管理人才,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

合型人才。改革人才使用和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和分配激励机制,构建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