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天人之际 求和谐之本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论文
天⼈合⼀哲学思想的论⽂ ⼈与⾃然、⼈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传统⽂化的“天⼈合⼀”思想似乎正成为解决此问题的良⽅。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天⼈合⼀哲学思想的论⽂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天⼈合⼀哲学思想的论⽂篇⼀ 【摘要】⼈与⾃然、⼈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传统⽂化的“天⼈合⼀”思想似乎正成为解决此问题的良⽅。
但“天⼈合⼀”思想产⽣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现代社会不同,所以必须正确解读这⼀思想,既看到其局限性,⼜要吸取其合理成分。
【关键词】“天⼈合⼀” “主客⼆分” ⽣态⽂明 “天⼈合⼀”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对于“天⼈合⼀”,国学⼤师季羡林认为“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个⾮常伟⼤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
①“天⼈合⼀”作为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学的基本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度对儒家“天⼈合⼀”思想进⾏剖析,本⽂总结归纳了学者对“天⼈合⼀”思想的不同理解,认为对儒家“天⼈合⼀”思想的解读应根据社会的客观状况进⾏认识。
儒家“天⼈合⼀”思想的不同论述 学者对儒家“天⼈合⼀”观念从不同的⾓度作了论述,归纳学界的各种观念,主要有以下⼏种代表性的思想。
第⼀,将“天⼈合⼀”看作是处理⼈与⾃然关系的重要原则,因此奠定了现代⽣态⽂明的理论基础。
这种观点将“天”理解为⾃然之天,认为“天⼈合⼀”主张的是⼈与⾃然的和谐,⽽不是对⽴。
张载对“天”的论述成为理论基础,他认为,⼈与万物都是由⾃然和宇宙产⽣,是合为⼀体的。
张载《西铭》说:“乾称⽗,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德。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② 第⼆,将“天⼈合⼀”作为德性修养的最⾼⽬标,由此体现出现代⼈性修养的⽣态伦理智慧。
这种观点将“天⼈合⼀”的“天”理解为是伦理之天,德性修养的最终⽬标是与天道合⼀。
在传统⽂化中,孟⼦思想具有代表性。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这是一句古语,意味着要探究人类存在的时代和空间,通晓古今的变革。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类一直都在不断地探索、创新和变革。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这句古语的含义,并分析其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
究天人之际,意味着要深刻思考人类存在的时代和空间。
人类始终生活在地球这颗行星上,我们的存在和发展受到了地球环境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上的种种变化也在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发展。
究天人之际就是要关注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思考人类如何更好地适应和利用自然资源,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通古今之变,意味着要了解古代和现代社会的变革。
古代和现代社会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古代的人们面对的生存问题、社会关系和文化传承都与现代社会有着某种联系。
通古今之变就是要将古代和现代的经验、智慧和成就相互比照,汲取古人的智慧,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历史是人类的镜子,通过反思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和世界。
古代人类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挑战,他们通过勇敢探索和不断创新,创造了许多奇迹和传奇。
通古今之变,就是要让人们了解古代人类的智慧和成就,从中获得启发,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
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古代智慧的闪光点。
古代人类的发明、创造和文化传承都对现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比如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都对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和文化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古今之变,就是要让人们了解古人的智慧和成就,从中获得启发,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
古代和现代社会的变革都离不开人们的勇敢探索和不断创新。
古代的探险家和发明家通过不懈努力,完成了伟大的航海和发明,并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社会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创新者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究天人之际,意味着要深刻思考人类存在的时代和空间,通古今之变,意味着要了解古代和现代社会的变革。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际-------社会发展学院哲学0801周艳内容摘要:天人关系古来有之,诸子百家各执一词,但他们都凸显出“从天而颂这一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从天而颂逐渐发展为人定胜天,天人合一,现今的社会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天人合一这一思路来处理好天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出尽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字:天人关系先秦儒墨道道自然从天而颂人定胜天天人合一和谐正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后成一家之言。
”似乎,天人关系在古代已经显现出了它的重要性,它曾是古代中国学术文化的第一课题。
就如司马迁所言,他写《史记》并不是为了记述历史,也非“通古今之变”,而是为了探究天人关系。
天人关系,何谓天人关系?古往今来,天人关系无非就是指天与人之间的关系。
其中,“天”主要指人所涉及的周遭环境的“自然之天”和人自身生命存在系统的“性命之天”,而“人”则指我们人类自身及其自身的理性。
对于天人关系的探讨,寻着历史的足迹,也逐渐鲜明起来。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诸子在探讨如何治国时大都或多或少的涉及了“天人关系”这一领域。
其中,儒墨道三家比较凸显。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处理天人关系的时候对大自然也就是这个“天”表现出深深的敬畏之情,同时呢,也不反对人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一定要在遵循“天”的前提下。
孔子认为“天”指自然界,它是一切事物最后的主宰或终极根源,这是他的天命说里的理论,同时他还坚持要保持一种积极而理性的人生态度,主张要在限定的条件中积极有为,正所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孟子的天命观基本思想与孔子的类似,他也认为天是“人世之主宰”,同时他还指出人性善的根据在于“天”,而人要做的就是要“知天”、“事天”,要学着“尽人事知天命”,同时也要做到“立命”与“正命”,也就是说要致力于修身,对人生尽其道,依据礼义而行;而荀子则比较突出,他强调要“制天命而用之”,他虽然也觉得“天行有常”、“天人相分”,但是人与天是平等的,取消了“天”的神圣性,甚至将“天”看做人可征服的对象,当然这也不是指人可以任意妄为。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作文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进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那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的要义体现的。
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
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全然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养状况。
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
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一辈子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一辈子,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
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幸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依旧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
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汲取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汲取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的人文之化,中国突出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动身点,落足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差不多精神,儒家学讲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者。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对天地宇宙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感到充满好奇。
天人之际是指人类与天地宇宙之间的关系,通古今之变是指这种关系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与时代产生的差异。
在接下来的1000字中,我们将探讨天人之际的意义和通古今之变的重要性。
天人之际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概念,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古人相信人类与天地宇宙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与天地宇宙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
这种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联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通。
人类的一举一动、一念一动都会对天地造成影响,而天地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命运。
人作为天地间的一员,应当尊重自然、顺应天时地利,谋求和谐共荣的生活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类对于天人之际的认知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在古代,人们普遍相信宇宙是一个有序而神圣的整体,天地万物的运行均受到神灵的支配。
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摆脱了迷信和神秘主义的束缚,开始以理性和实证的方式去理解宇宙和自然界的运行规律。
天人之际逐渐被解读为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人类不再被视为与天地宇宙分离的存在,而是与自然界、其他生物以及地球环境之间存在着无可分割的关系。
通古今之变意味着历史的演进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在古代,人们对天人之际的认知主要依靠传统与经验,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而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于天人之际的认知变得更加深入和全面。
科学方法的运用使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观测和测量天体运动、地壳运动以及气候变化等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自然界的规律和变化。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也给天人之际带来了新的内涵和意义。
我们发现,人类的活动和行为对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有着直接的影响,违反自然规律和破坏生态平衡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通古今之变告诉我们,人类必须更加珍视和保护自然环境,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一个广阔而深刻的命题。
究天人之际
究天人之际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到自己写《史记》的目的在于:“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究天人之际:探索合理的天人观。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人在思想领域进行探索的一个问题。
这里的“天”并非是大自然的意思,因此这里的天人关系也并非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商朝时期,“天”也就是“帝”,是世界万物的主宰。
因此,这里的天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它具有神秘的力量。
天的意志被称为“天意”,天的行为法则被称为“天道”、“天理”。
三代时期,中国人认为天帝主宰万物,因此有了祭祀、占卜等迷信活动,由此也出现了“泄露天机”等词汇。
从周代以来,民本思想崛起,中国的主流思想从“尊天事鬼”变成了“尊天事人”,民本思潮出现。
到了春秋时期,先进的思想家不太重视对“天道”的探究,而是重点探究人类和社会。
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龟兆原意为占卜时龟甲受炙灼所呈现的坼裂之纹.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们并非否定天命,而是不去探究。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也就是承认天命、天道的存在。
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学说兴起,天命学说又开始被重视起来。
就连从不说天命的儒家也开始说天命,如荀子就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也就是强调国君要利用天命为自己服务。
荀子的学说实际上就开启了新儒学的先河。
董仲舒汉朝时期,儒家开始大量吸收其他学派的学生,其中就包括阴阳学派的“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
董仲舒就是这一种学说的继承人,他的《春秋繁露》也就是让天命为君权服务。
司马迁生活在这个时代,自然也会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
司马迁作为太史,具有记载历史、观测天象的职责,因而探究天人关系也是司马迁的一大目标。
司马迁的天人观主要反应在《天官书》一文中,该文记载了当时的天文学知识,也在探究天人之间的关系。
司马迁未能摆脱占星术的影响,他认为天上和人间的确有对应的关系,并且认为天有法则,也就是“天命”,他说“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年载大变……为国者比贵三五。
2024届高考作文押题《天人合一,师法自然》
2024届高考作文备考:“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主题阐说】“天人合一”是古代先人提出的生存法则。
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的问题如今已经引起全球的重视,成为关系人类命运的共同话题。
自然界和人类是相辅相成的和谐关系,不是征服和被征服的矛盾关系。
一味地征服自然最终得到的将是大自然疯狂的报复,一场疫情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个古老的规律。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我们应继承祖先的智慧,友好地对待自然,顺应自然,不要给自然增添环境超过其承载能力的负担。
否则,自然必会以悲剧回敬人类。
试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材料一: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天人合一”。
材料二:2018年11月26日,一对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她们的基因经过人为修饰,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该消息引发了全球范围内时科学发展与人类伦理矛盾的激烈争论。
要求:请根据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详解】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
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对于名言警句、诗句、歌词等材料,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材料一,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为哲学思想,“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
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
“天人合一”哲学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自然辩证法论文--“天人合一”思想及和谐社会
“天人合一”思想及和谐社会【摘要】“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
对于“天人合一”的内涵虽然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却有着一个共同点,即都体现了中国人热爱于探索自然规律,强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共同点。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天人合一”思想仍然对于中国当代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
它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在历史上有许多学者倡导“天人合一”(荀子的“天人相分”【1】思想实质上也是“天人合一”思想而非天人分离),但他们对“天人合一”的理解都各不相同。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实际上就是围绕天人关系和如何实现“天人合一”而形成的争论;先秦时的诸子百家与汉代的儒、道及宋代的程朱理学等所阐述的思想,多数也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天人合一”的内涵进行了解释。
历代学者们的论述使“天人合一”形成了极为丰富且庞杂的内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庞大的思想体系与最浓厚的文化底蕴。
只有在正确认识“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实质、形成、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更深入地认识其所带来的现代意义。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思考和探索自然规律,“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强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天人合一”思想不但在古代是先进的,而且在当今社会日益显现出其正确性。
“和谐社会”的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社会)的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从狭义上理解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问题;从广义来理解,还应包括人与人(社会)的关系,即人人关系问题。
可见,“天人合一”与“和谐社会”在内涵上存在许多共通之处。
本文将从“天人”关系的论述入手,挖掘“天人合一”观所蕴含的“和谐社会”思想,阐述“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学案)第1课第2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含解析
第二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情展示·定方向课标要求1.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学习目标1.说出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懂得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2.描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识记它们各自的基本形态,阐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3.结合有关实例,分析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唯心主义错误所在,自觉培养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维观。
素养坐标课前预习·固基础自主梳理知识点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哲学。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其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尽相同。
知识点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知识点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长期存在。
从派别上讲,哲学史上的对立和斗争归根到底,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
论中国古代民本主义及对现代以人为本的意义
论中国古代民本主义及对现代以人为本的意义发表时间:2012-03-05T17:10:49.743Z 来源:《赤子》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徐曼[导读] 安民,是指政府要善待民众,切实保护民众利益。
徐曼(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101)摘要:民本主义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时代、不同类型、不同学派的思想家几乎无不涉足,无不论及。
他们各以自己的认识角度、思维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本文通过阐述儒家民本主义思想的要素及特点,对民本主义有了更深的把握,结合现代社会主义建设中以人为本的意义,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教育。
关键词:民本主义思想;要素;共同特点;以人为本;现代意义1 儒家民本主义的要素1.1以天人之辨为理论基础在儒家民本主义中,有一个从哲学的高度立论的理论基础,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天人之辨,通过阐发深刻的哲理来探究天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究天人之际”①,它的表现形式有天命观、天道观和天理观,天命观主要论述天命与人命之间的关系,天道观是论述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关系,天理观则是论述天理与人理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天命还是人命,还是天道与人道,以及天理与人理,都是在说明天与人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目的是说明人的重要地位,从而为重民奠定理论基础。
总之,儒家天人之辨是从哲学的高度,“究天人之际”,从原始形态天命观到天道观,再到天理观,是理论思维不断深入的标志,旨在论证天与人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无论是人命源于天命,还是人道遵循天道,以及人理服从天理,都是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宇宙,为人世间立定准则,从而为重民奠定理论基础。
1.2以义利之辨为伦理准则儒家民本主义的重要思想是利民、富民,但利民、富民不是无限地满足人们的利欲之心,而是要使民众的利欲之心有所节制,使之规范在道义的准则中,只有这样,社会风尚才能良好,社会才能和谐、稳定而有序,只有文化底蕴充实,民族素质才能提高。
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物质不富足的古代社会,利民的第一要义是如何处理物质利益的问题,物质利益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是一个时时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与坏,直接到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是保证群体和谐的根本,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贤人孔子的《论语》中。
这句话表达了对天地万物与人类生活的思考,也体现了对历史变迁的关注与理解。
而今,我们站在当代社会的视角,依然可以从这句话中得到启发和指引。
我们来探讨“天人之际”这个概念。
“天”是指宇宙、自然以及它们所运行的规律;“人”是指人类在这个宇宙之中的存在与活动。
而“天人之际”,就是指天地之间的联系、关系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
天地万物有着自身的规律和运行方式,而人类则生活在这个天地之间,受着自然的影响,也在不断地学习、认识和适应自然规律。
我们要对天地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理解和思考,须知人与自然的互动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只有深刻理解和充分认识这种关系,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
“通古今之变”这个概念,体现了对历史的关注与理解。
古今变迁,历史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种种变革与变化。
通古今之变,就是要善于从历史中学习,了解历史的变迁和发展,从中得到智慧和经验。
只有理解和积累历史的智慧,才能更好地应对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对历史的研究,梳理历史线索,寻找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指导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句话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和意义。
它要求我们对天地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思考,要求我们重视历史的研究和理解,以此来指导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
中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为人类的思想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孔子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的思想理念总结在《论语》中,成为后人学习和探讨的宝贵精神财富。
当代社会,尽管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变革日新月异,但对于人类生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我们仍然需要深刻的思考。
过度的经济发展给自然生态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愈发突出,我们需要站在天人之间的关系上重新审视自身的行为,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路径。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天地之间,万物生长,历经沧海桑田,岁月更替。
人类在这无穷无尽的变迁中,不断探索、学习,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
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本文将从古今之变角度出发,探讨人们如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及如何应对时代的变革。
古代的人们,通过观察天象,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领悟了季节变化和自然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地摸索,总结出了丰富的知识,建立了自己的宇宙观和自然观。
古代人们也注意观察生活周围的变化,发现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规律。
他们懂得“观潮者不惧浪涛,济世之人必知人心”,并通过这些知识来应对生活中的变化。
古代农民根据季节变化,及时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和农作物,以获得丰收。
这些古代人们的智慧和经验,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不仅是古代人们的思考和探索,也是当代人们需要面对的挑战。
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爆炸,变革之势更加明显。
在这个时代,我们更加需要通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来顺应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而这种顺应与适应,不仅仅需要我们了解新知识,更需要我们把握发展趋势,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以更好地应对社会的变化。
在古代,人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经验总结和实践检验。
古人们通过不断地观察、实践,逐渐摸索出了许多实用的经验和规律。
古代医生在治疗疾病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探索出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如针灸、草药等。
这些经验和方法在当今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代人们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智慧,对我们当代人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不仅是个人的需求,也是整个社会的需求。
在古代社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智慧是通过口口传承,代代相传,成为了整个社会的宝贵遗产。
这些智慧与经验,构成了古代社会的文化精华,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了凡四训》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共34句)
文章标题:《了凡四训》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导言:《了凡四训》是一部道家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名句。
通过对这些名句的深度解析,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家哲学,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宝贵的生活智慧。
1. “知天人之际,胜天人之议。
”这句话在道家哲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告诉我们,要想胜过天和人的议论,首先要了解天和人的本质。
这也是道家强调顺应自然、顺应天道的思想在这句话中的体现。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天地万物的规律,就能够超越一切的议论和争论。
2. “知者善辨,辩者不善知。
”这句话强调了知识和辩论之间的关系。
它告诉我们,真正明白事理的人并不需要频繁地辩论。
因为真理是清晰明了的,懂得真理的人并不需要过多的言辞来表达。
这句话也提醒我们要专注于求知,而非纠缠于辩论。
3. “静言少语,寡过无辜。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在言语上要慎重,说话要用心。
只有在沉默和深思中,我们才能减少过错和误会。
它也表达了道家对于宁静和内心平和的追求。
4. “不知政以治者乱之端。
”这句话强调了治国理政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不明白如何用政治手段进行治理,就会导致混乱。
这也是对于领导者责任的一种提醒,要懂得如何正确地运用权力和政治手段进行治理。
5. “以有为无所不为,无为而有为。
”这句话揭示了“无为而治”的道家理念。
它告诉我们,有所为并不等于无所不为,有时候无为反而能够有所作为。
这也是对于人们在处理事务时要保持冷静、等待时机的一种提醒。
6. “天下莫大于诚,无事莫大于理。
”这句话强调了诚信和理性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真诚和理性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品质。
只有通过真诚和理性的引导,才能走出一条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之路。
结语:通过对《了凡四训》经典名句的深度解析,我们不仅对道家哲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生活智慧。
希望我们能够将这些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扩写新内容:深度解析《了凡四训》经典名句,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道家哲学,也能引发人们对生活智慧的思考和领悟。
究天人之际 求和谐之本
究天人之际求和谐之本
王少卿
【期刊名称】《巴蜀史志》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回想2008年,骤临罕见大地震,多少现象如昨日,心灵震撼依然。
深
感个体生命脆弱,更识人类意志强盛,常思人与自然关系,领悟科学发展义理。
回想人类历史,心潮翻腾难息,先贤业绩,多是人类搏击自然。
从“天人合一”思想,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人之所为可圈可点。
【总页数】1页(P18-18)
【作者】王少卿
【作者单位】广元市地方志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
【相关文献】
1.自我和谐:社会和谐之本 [J], 刘朝志
2.内心和谐:构建社会和谐之本 [J], 陈章梅;蒋福明
3.心态和谐是和谐之本 [J], 孙桃云
4.教师追本求源找寻教育之本 [J], 盛飞
5.中小环保企业的立足之本:定位准、技术硬,方可变中求突破 [J], 雷英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积淀博大精深。
自古以来,先贤智者对天人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诸多理论和观点,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独有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它反映了古代先民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知和感悟。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代表了自然界的万物,人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了宇宙与人类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人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界和谐共处。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人们对自然界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和认知也越来越深刻。
同时,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也为不同文化和思想的交流提供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平台。
在今天的中国,人们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和观察已经远远超越了古代。
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的联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且要逐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环境。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始终是与自然环境的演变息息相关的,人类社会必须不断适应和应对环境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人类社会不仅需要面对自然灾害等环境挑战,还要应对人口增长、能源紧缺、资源消耗等经济和社会问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在古代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在现代成为了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
通过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打造和谐社会、美好家园。
浅谈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意义
浅谈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意义——以“儒家文化”为例中文系汉语言3班李奔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汇。
从外延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历史上形成的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走向有着重大影响的许多文化形态,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从内涵上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儒家思想学说为主要代表的、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1、人本主义思想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宇宙万物是各种神创造的,在神之上有一个统而管之的上帝。
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创造宇宙万物的不是神,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而是人世间的伟人:盘石、女娲、伏氏、神农氏、燧人氏、有巢氏,等等。
也就是说,一开始,中华民族就肯定了人在宇宙万物中的主体性地位。
在《孝经》中孔子曰,“天地之间,人为贵”。
在《荀子王制》中荀子曰,“人最为天下贵”。
并进而解释,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草木、贵于天地之间,在于人有“仁”和“义”。
“仁”是儒家人本精神的实质,仁者“爱人”,就是推己及人,把对自己之爱、对亲人之爱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
《沦语雍也》中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颜回》中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一种博爱的精神,它提倡尊重人、理解人。
“义”是指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懂得遵守社会道德,并肯定事在人为,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改变自然和现实社会。
所以说,儒学是一种积极人世的人生哲学。
它塑造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奋向上的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这种精神鼓舞了历史上的中国人创造了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
2、“内圣外王”思想在积极肯定了现实生活的人生态度之后,儒家提出了现实生活的理想原则,这就是著名的“内圣外王”思想。
愿中华文明薪火相传,道统永续——评《究天人之际:“抱朴堂”的生命智慧》
愿中华文明薪火相传,道统永续——评《究天人之际:“抱朴堂”的生命智慧》——评《究天人之际:“抱朴堂”的生命智慧》作者:贾耿偶然间,在手机上刷到一篇“抱朴堂丹道”公众号的文章,看到半聪先生李辉《究天人之际:“抱朴堂”的生命智慧》一书的介绍,是一部集儒、释、道、医和养生精要于一炉的丹道著作,与自己的研究兴趣、研究领域基本相同,观点也有相似之处,便立即下单购买,并与李辉先生建立了微信联系,自然是同气相求、物以类聚的本能反应。
李辉先生医学院科班出身,爱好文学创作,从医多年后却弃医从文,激扬文字,针砭时事,以笔名“宕子”在380多家纸媒上发表了500多篇文章,在多家报纸还开辟了专栏,成为国内著名新闻评论人,深圳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聘他为御用评论员。
多达百万字的评论,只因大量的思考与写作,得了严重的颈椎病和被称为绝症的“白塞氏综合症”,久治不愈,遂转而练功,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全部痊愈,深感丹道医学神奇的他,又用了六年的时间,读遍了先秦以来的近200部丹经,寻找其中的真诀,并总结经验,开门授徒,传授众多弟子,多有奇效,由此创办了自号半聪先生的“抱朴堂丹道”公众号,广为传播丹道的理论和功法。
所谓的丹道实际上就是“天人合一”之道,修炼功法实际上就是儒家的“存天理,灭人欲”、道家的“识神退位,元神当家”、佛家的“真空生妙有”,无论用哪一种理念修炼,都是要求放空大脑、清空欲望,才能使太极元神清净而灵,进入到心身合一、天人共振的状态,与天地对接,以偷天盗地,这实际上也是《阴符经》盗天盗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天人合发”的原理。
“究天人之际”实际上就是究天人接轨的那一刻,频率共振,绝地天通,通天下一炁耳,以感应无极先天之炁,如是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吸收先天能量,还精补脑,给身体充电以达到扶正祛邪调理心身的目的,就算是入道了。
现代天文物理学证明,宇宙间的不同频率产生了不同的物质,一切有形无形的物质都是能量的交换,只是震动的频率不同而已,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只要我们的大脑放空,调到宇宙清静无为的频道上,与宇空一体,天人合一,进入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状态,从而吸收宇宙能量,给自身充电。
“天人之际”、“天人合一”与“天人一也”(赵妙法)
现在,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一般场合,“天人合一”的说法很是流行,并认为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特点和长处。
当今的学术界的许多大人物都在这样地大谈特谈着。
例如,钱穆先生、季羡林先生和张世英先生都用“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或“主客二分”说中西文化的对立。
1991年,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1991年8月第四期,第93-96页)发表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钱先生说:“在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
中国人喜欢把‘天’与‘人’配合着讲。
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离开分别来讲。
换句话说,他们是离开了人类讲天。
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
”钱先生把“天”理解为“天命”,把“人”理解为“人生”。
季羡林先生则不同意钱先生的这种观点:“我不把‘天’理解为‘天命’,也不把‘人’理解为‘人生’;我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
天人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看来在这一点上我同宾四先生意见是不一样的。
”但是季先生并没有对“天人合一”的说法提出过不同意见,相反地是完全接受了这种说法的:“西方是‘一分为二’,而东方则是‘合二而一。
”“我理解的‘天人合一’是讲人与大自然合一。
”“据我个人的观察与思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迥乎不同的,夸大一点简直可以说是根本对立的。
西方的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东方的主导思想,由于其基础是综合的模式,主张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
”(以上参见季羡林等编选:《东西文化议论集》(上),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第81-83页)张世英先生则专门写了一本专著:《天人之际》(人民出版社,1995年)来讨论这个问题。
该书的中心思想是:人对世界万物的基本态度或关系有两种:一是主客二分,一是天人合一(指主客不分,物我交融)。
古代辩证法思想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一>—、求同尚中、防变惧变的矛盾观和发展观:消极的辩证法1.求同尚中的矛盾观我国古代人民在各种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很早就对一些矛盾现象有了质朴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一些相互对应概念来表达这些矛盾对立的性质,如高下、正反、大小、曲直、明晦、美丑等;但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矛盾观是不彻底的;它虽然承认事物的矛盾性,甚至也承认矛盾的普遍存在,却没有真正认识到矛盾存在的内在本质依据及其客观必然性,即没有认识到“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①这个根本的矛盾观,而把矛盾实际上看作是暂时的、局部的、外在的,因而是不应该有的,可以取消的;与此相联系的是,在对待矛盾的处理方式上,只强调矛盾的同一性,忽视矛盾的斗争性,把矛盾对立双方的相互转化及其统一看作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而极力采取种种方法去限制矛盾,消解矛盾;这样,古代辩证法从承认矛盾出发,最终还是取消了矛盾;2.“防变惧变”的发展观它虽然凝聚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丰富经验和巨大智慧,具有独特的价值,但它在古代社会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却沦为维护封建专制社会的稳定和延续的具有保守性的实用工具,这给中国古代辩证法烙上了一个深深的历史印记;其中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认真思考;二、直观体悟、类比外推的直觉思维方式:辩证法与认识论、逻辑学的脱节1.直观体悟:辩证法与认识论的脱节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在具体形成和表述形式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借助于“涤除玄览”的直觉体验和“豁然贯通”的神秘顿悟,而不是对概念的辨析和语言的陈述;因此,中国古代各种辩证法思想都力图脱离开具体的认知过程和认知形式,以某种超语言的、直观的、意会性和象征性的方式直接把握事物的辩证性质;在这种倾向影响下,很少有人会对自己的范畴给予严格概念界说,各种辩证法范畴往往是模糊多义的、随意流动的,更没什么人要着意建立一套自己独立的概念体系;由这种直观体悟方法所带来的的辩证法思想的模糊性、意会性等特点,就使许多古代辩证法命题总是多义的,这固然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巨大灵活性和包容性,但也容易使它们变成无所不包的空洞命题;因为正是由于其无所不包,反而什么都不能解释透彻,就象一个试图解答一切的方程式是什么也解答不了的一样;满足于这种简单的、直观的、似乎是万能的认识方法,显然是造成中国古代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的理论化程度不高、发展缓慢、不能充分发育成熟的一个重要原因;2.类比外推:辩证法与逻辑学的脱节总的来看,非逻辑思辨的类比外推方法,在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建构和阐述中,具有形象具体、简便直接、举一反三的优点,但由于缺乏明确的逻辑规范和有层次的推理程序,特别是混淆了不同事物各自特有的本质、规律、过程等的区别,而很容易导致简单化的、主观随意的、神秘性的认识,最终走向辩证法的反面;这是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在方法论上的一个重大缺陷;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二>一、论道经邦、学以致用的实践品格:实践的辩证法;2这种体现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体用不分的本体论传统,一方面,它固然造成了丰富的辩证思维成果,另一方面也使这种辩证思维强烈地渗透了以主体反身内求的人格实践和道德修养为基本内容、以经世致用为最终目的的理论特色;显然,这种辩证法是极大地不同于源自对自然的探求和逻辑的思辩的西方式的辩证法传统的,它的确是关于人类各种生活的辩证艺术,而对自然的关注无非是要“借自然以明人事”;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独特的巫史文化渊源巫术文化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其最主要的影响大概就在于以天道推演人道的思维方式;由于巫术文化相信天地人神之间可以用一定的方式,由一些特殊的人物最初是巫祝及大史,后逐渐扩展为各种有知识、特别是有德行的圣人、贤人、真人进行沟通,实现天地人神的交合互感,天道自然的特性最终可以内在于人自身的本性,这样,人就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正因此,从天道之“天行键”、“周行而不殆”可推演出人道之“自强不息”和“顺乎天而应乎人”的“汤武革命”的合理性;从自然界之“否极泰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物极必反”可推演出人世的“祸福相因”、“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柔弱胜刚强”的社会历史演变的规律和立身处世的原则等等;这种由天道推及人道的思维方式,正符合巫术文化及史官文化影响下古代哲学思想最重要的一个致思目的,即先秦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们对自然界和社会历史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对立、矛盾转化及事物发展规律的辩证认识,正是要为在社会的剧烈变革和各种矛盾冲突中处于惶恐迷惑状态中的人们特别是统治者们,提供拨乱救世、平衡矛盾的精神药方;这也体现了前面所述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实用理性特色;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第二个代表人物是孟子,他将孔子的仁正式完善成了“”,“”是孟子的思想核心;二者的代表性文献分别是论语和孟子;孝家:其代表性文献是之;的是“孝政”,即“以孝治天下”;过去,有人认为是一般讲究伦理的着作,不确;德家:原是西周初期的,后在西周末期至东周其内涵受到了根本性的改造;东周初期,如臧哀伯有着名的德论5可证;战国时期问世的德道经、庄子是其代表性的文献;礼家:是萌芽于西周后期并在东周中前期广为流行的一种;东周时期的一些着名政治家如、子犯、曹刿、子产、等都崇尚,特别是子产和,还分别有着名的礼论6;战国后期,以礼为思想核心的重要代表是;法家:是春秋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最先萌芽于郑,创始人是邓析,第一个“”的是子产子产前期是礼家,后期转向了法家,继之是晋范宣子、等的“”;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代表是慎到,其代表作是慎子;后之经法亦属法家文献等;过去,认为经法是道家着作,这是从哲学上着眼的,不确;: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其思想核心是“义”;过去,有人认为核心是“”,根据不充分;术家:创始人是,其思想核心是术,其代表作是申子;过去,理论界认为申子属法家,不确;申子自己宣称其学术思想是“术”,秦汉人一直都说“申子之术”;义家:创始人是;的“义”与的“义”区别在哪里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的“义”包含,如·经上说:“义者,利也;”的“义”则完全排斥利;义家的代表作有、公羊春秋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的意义不仅在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更在于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天道”、“地道”、“人道”之本是“生态”之道;道家思想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置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人生;老子主张“返朴归真”,认为人的生命存在要与自然沟通,节制和超越物质欲望,不让尘世的喜怒哀乐扰乱自己恬淡自由纯洁的心境,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身与心和谐的生命超越精神;“无为而治”的社会生态观;道家提出的“无为而治”,其基本涵义一是因任自然,二是不恣意妄为;其理想的社会是一个无剥削、无压迫,按着自然规律发展的和谐社会,民众不受干扰,人间无猜忌,无矛盾,无冲突,自由平等,人民各尽其性,各安其事,各得其所,整个社会安泰和美,其乐融融;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的根本观点;“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但基本上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老子论“道”,首先是世界本原;,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归结起来,老子所说的道有三方面的涵义:①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②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③道无形无象;老子论“道的另外一个重要思想是“贵柔”;因此,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并提出了以静制动,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少胜多等政治、军事方面的战略原则;这些战略原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具有相当的片面性;“无”之道有与无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有”指具体存在的事物,也称实有;“无”指无形无象的虚无;在中国哲学史上,对世界的本体和本质究竟是“有”还是“无”,存在原则分歧;分歧的焦点是如何理解“无”以及“有”和“无”的关系;“无”是道家哲学的本质特征;老子最先提出“无” 范畴;“一”指天地未分时的原始物质存在,是“有”;道生一,即“有”生于“无”;“道”与“无”都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体;但是,“无”是对“道”的本质界定;对于这个“无”,一般认为是精神、理念,也有人认为是物质;老子又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认为“有”所能为利,是因为“无”的作用;“有”与“无”互相依存,“无”比“有”更为根本;老子论“有无”对后来崇尚虚无的思想有过很大影响;“无为”之道无为相对有为而言;老子最先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的命题,以说明自然与人为的关系;他认为道作为宇宙本体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万物,就其自然而然来说,天道自然无为;就其生成天地万物来说,天道又无不为;无为与无不为,即有为,无为为体,有为为用;也就是说,必须无为才能有为,无为之中产生有为;这就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含义;老子哲学以无为为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 六 亿 方 水 电 : 望 山 香 烟 载 人 愿 天 袅 袅 升 空 , 子 口碧 水 蓝 天 意 浩 浩 亭
回环 : 家 山上 溶 洞 怪 异 , 家河 曾 唐
天空航行百 鸟叹 , 有 宇宙飞船 , 还 各 座 天 神 围观 。 资 源 开 发 , 分 子 裂 大 小
J譬 J 存大地 震 两 国 年 专稿 J
究 天人 之际
求和 谐 之本
口 王 少 卿
回 想 2 0 年 . 骤 临 罕 见 大 地 0 8
谁 凡 ? 原 始 生 态 毛 发 丰 盛 . 肢 着 四
然 规 律 神 圣 , 可 悖 行 。 穷 尽 自然 不 何 所 为 , 愿 人 类 兴 盛 。 人 类 真 奇 只 特 , 宰 何 为 凭 , 不 敌 牲 畜 , 不 主 力 腾
寒 , 疫 害 , 饿 荒 … … 生 W- 望 瘟 饥 欲
超 强 烈 , 脚 分 工 上 肢 攀 。 燧 石 取 手 火 种 , 石 作 刀 剑 , 产 生 活 方 式 劈 生 几 经 变 迁 。群 体 力 量 御 强 敌 , 望 守
家 居 养 娇 柔 , 外 难 生 存 , 缘 思 想 野 只 无 边 际 , 万 有 拥 之 巨 能 。 善 性 恶 集 性 千 年 纷 争 ,思 维 观 念 各 色 各 形 , 世 界 、 生 、 值观何处 , 于底心 。 人 价 存 急 功 近 利 者 有 , 利 是 图 者 存 , 名 利 惟 功
禄 多 诱 惑 , 己 事 物 不 关 情 。 史 俱 非 历
相 助 抗 自然 。 延 续 生 命 逼 迫 勤 奋 ,
劳 作 实 践 认 识 突 变 . 结 认 识 提 取 集
广 元 之 美 , 在 山 川 。 盆 周 山 美
区 , 地 门 户 , 理 独 特 , 北 交 蜀 地 南
智慧 ,因而顶 天 立地 与动 物 质变 ,
国 家 如 纸 张 。 史 如 笔 墨 , 们 在 历 我 书 写历 史 ,我们 终 究被 历 史 明鉴 ;
衡 , 却 舞 台不 汇演 。 洋 五 十亿 人 退 洋 口. 为地球 承担。 难 宇 宙 万 物 成 万 象 ,各 有 牵 连 , 岂止 眼观 , 脉 不 合 即 紊 乱 , 症 一 病 突现 。粒 粒砂 尘何 情 绪 , 腾 蒙蓝 升 天 : 野 空气 泄怨 恨 , 风 接 龙卷 。 旷 台
如飞禽 , 锋牙 利 爪 , 小 身 不 敏 , 无 形
震 , 少 现 象 如 昨 日 , 灵 震撼 依 多 心
然 。深感 个体 生 命 脆 弱 , 识 人类 更
地 , 食 天 然 。肉 食 于 许 多 另 类 , 寝 知
其 次 数 否 , 生 情 感 ? 还 有 灾 祸 降 怎 临 : 洞 破 , 水 淹 , 暑 热 , 雪 山 洪 酷 风
无 暇 顾 事 , 事 者 无 暇 顾 人 。 今 圣 谋 当
汇 。境 内 高 山 耸 立 , 壑 纵 横 , 对 沟 相
高 差 , 千 余 米 。 苍 溪 河 谷 地 梨 花 三
盛 开 , 川 大 草 坪 白 雪 皑 皑 ; 门 青 剑
关 “ 峰 去 天 不 盈 尺 ”嘉 陵 江 “ 连 : 冰
变 , 宝 钻 井 深 层 处 , 取 石 油 气 天 探 抽
谐 是诸 多和 谐之 本 根 。 司马 迁 “ 究
天 人 之 际 , 古 今 之 变 ”。 生 孜 孜 通 一
里 熊 猫 自然 : 化 古 城 水 域 自演 太 昭
极 , 背 洞上 高 桥人 间虹 现 ……青 龙 山横 亘藏 神秘 ,草 木繁 茂 媚蓝 天 , 峡 谷 绝 壁 挡 幽 灵 . 江 河 奔 腾 辞 山 峦 。 皆言 是 造 物 主 鬼 斧 神 工 而 开 凿 , 来 为远 古 时代 地 震活 跃 使之 原 然 ;皆愉悦 美 丽 的 山川 r而 乐 道 , 却 难 思 祖 先 搏 击 地 震 的 艰 险 … …
领 衔 了 自然 … … 猎 杀 豺 狼 虎豹 , 捞 蛟 龙 水 怪 , 捕 伐 劈 苍 天 巨 木 成 灰 烬 ,拦 截 奔 腾 江
往 矣 , 世 何 茫 然 。 遇 事 物 置 搁 心 来 所 天 平 , 衡 今 天 今 年 今 生 。 来 达 官 度 古 显 贵 多 , 是 谋 事 或 是 谋 人 , 人 者 或 谋
意 志 强 盛 , 常 思 。 回想 人 类 历 史 ,
心 潮 翻 腾 难 息 , 贤 业 绩 , 是 人 先 多 类 搏 击 自然 , “ 人 合 一 ” 想 , 从 天 思
到 人 与 自然 和 谐 发 展 理 论 , 之 所 人 为 可 圈可点 。
崖 转 石 万 壑 雷 ” 白龙 湖 水 天 一 色 。
水 河 道 变 。 荆 斩 棘 垦 荒 野 。 山 凿 披 开
路 通 天 险 。 辆 奔 驰 道 路 阔 , 器 轰 车 机
鸣吐浓 烟 , 化接木生 物迁徙 , 立 移 矗 大 厦 钢 筋 水 泥 坚 。 艇 使 得 巨鲸 恐 , 潜
让 我 们 越 过 时 空 , 想 象 从
前— —
然 。地 表水 不 够 , 下 水 补 添 。 物 地 植
味单薄 , 物味美鲜 . 物环链失平 动 生
以求 人 与 自然 之 辨 证 , 史 变 化 之 历 原 因 。 毛 泽 东 曾 言 : 间 一 切 事 物 世 中 , 是 第 一 个 可 宝 贵 的 。 要 有 人 只 了 人 , 么 人 间 奇 迹 都 可 以 创 造 出 什 来 。 希 腊 先 哲 曾 语 : 乃 万 物 之 尺 人 度 , 带 主 观 唯 心 色 彩 , 饱 含 人 虽 但 之 潜 能 观 念 。我 们 吸 吮 着 这 一 方 水 土 ,理 应 反 哺 奉 献 于 我 们 的 家 园 。
明 , 人为本 , 谐共处 , 物平 衡 , 以 和 万
可持续 发展 , 灵 即昌盛 。 生 人 类 进 步 。任 重 道 远 永 无 止
百 余 里 ,米 苍 山 幽 微 灵 秀 万 人 游 ;
朝 天峡 天梯 石 栈 相勾 连 , 珠 寺二 宝
境 ; 学 发展 , 理 深刻 已定 方针 。 科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