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8个常见文言虚词大全

合集下载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中考18虚词整理

1、之

(1)代词:

①代人、事、物。例句:长跪而谢之、亲戚畔之、呼尓而与之、肉食者谋之、学而时习之、委而去之

②指示代词,这: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2)助词:

①结构助词,的。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咨臣以当世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行道之人弗受

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句: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莲之爱

③调节音节,不译。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例句: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吾妻之美我者

⑤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例句:马之千里者

(3)动词:

到,往,去。例:辍耕之垄上、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以

(1)介词:

①用、把、拿。

例句:因以为号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必以分人

②按照、依照。例句:策之不以其道、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凭借、依靠。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这所顺可以一战何以战(2)连词:

①表目的,来,用来。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则责……等之慢,以彰其咎、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光先帝遗德以乐其志

②表结果,以致于。例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

③因为。例句:不以千里称也、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扶苏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3)动词,认为。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皆以美于徐公

(4)通“已”,已经。例句:固以怪之矣

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讲解

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讲解

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讲解

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把握是关键,前面我们总结了高中语文文言文中最常见的120个实词,这里我们整理了高中18个最常考的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讲解. [之乎也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者] 一.【之】

(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

爱也。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整理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整理

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

语文虚词

语文虚词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007-04-06 14:03

高中常见文言文虚词(一)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教材中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安、但、耳、夫、盖、故、或、即、既、然、遂、惟、已、矣、犹、哉

三、文言虚词题例:

1、而

(1)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修饰今译为:着、地。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3>表顺承今译为:就、才。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7>表方位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②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不

译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

行。《论语》

(3)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今译为:如、像、似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5)代词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②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高考文言文复习18个常用虚词详解

高考文言文复习18个常用虚词详解
2、表停顿。相当于“啊”。例:少~,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作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地”。例: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乃 出图书,空囊,徐徐~蚀狼其中。 4、助语意。相当于“也”、“乎”。民之服~,不亦宜乎!于是~河伯欣然自喜。 5、表决定。相当于“矣”。例:六艺从此缺~。 6、表肯定。相当于“呢”。例:寒暑易节,始一反~。 7、表疑问。相当于“乎”。例:既富矣,又何加~? 8、表感叹。例:虽无石棺,又何戚~!
品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足而置之坐断喉尽肉乃去
高考文言文复习 18 个常用虚词详解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 之
一、而 ㈠[ér] ⑴名词。鳞属颊侧下垂的毛。w.w.w.k.s.5.u.c.o.m ⑵代词。1、你。例:余知~无罪也。
五、其 ㈠[qí] ⑴代词。1、相当于“我(们)的”、“你(们)的”、“他(们)的”、“它(们)的”。例:品~ 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足而置 之~坐|断~喉,尽~肉,乃去。
2、相当于“他(们)”。例:见~发矢十中八九|余嘉~能行古道。 3、相当于“自己”。例:余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相当于“这”、“那”。例:有蒋氏者,专~利三世矣|~人视端容寂。 5、相当于“其中的”。例:一狼径去,~一犬坐于前|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 ⑵副词。1、表示估计、推测。相当于“大概”。例:先生~此类乎? 2、表示希望。相当于“应当”、“还是”。例:诸君~筹之|吾~还也。 3、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例:且行千里,~谁不知? 4、表示强调。例:如~克谐,天下可定也。 5、表示动作发生在未来。相当于“将要”。例:我今不乐(行乐),日月~除(逝去)。 ⑶连词。1、表示选择。相当于“还是”。例:~真无马邪?~真不知马也! 2、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例:~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 3、表示承接。相当于“至”。例:~在高宗,时旧劳于外。 4、表示转折。相当于“然则”、“那么”。例:先君若问与夷,~将何辞以对? ⑷助词。1、作发语词。例:~以沛为联汤沐邑。 2、作语助,表示限定。例:若是~甚与(像这样地严重么)? 3、作语助,无义。例: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几矣!⑸名词。姓。 ㈡[jī]助词。作语助,表示疑问。例:夜如何~? ㈢[jì]助词。作语助,无义。例:彼~之子。

文言文常见实虚词

文言文常见实虚词

文言文常见实虚词

1. 关于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

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其中部分虚词的用法如下:

1、何:

(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3)代词,做宾语,什么。

(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

2、而

(1)连词,表并列。

(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表假设。

(4)代词,通“尔”。你,你的。

3、乎

(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

(2)介词,相当于“于”,“在”。

(3)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4、乃

(1)副词,表承接,于是。

(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

(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

5、其

(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

(2)连词,表假设,如果。

(3)指示代词,其中的。

扩展资料

虚词的注意点:

1、通假字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假借。古汉语中的通假字有三种情况:同音通假、近音通假和变音通假。通假字的读音应读被通假字的读音,解释也应按被通假字的字义解释,表达时一般用“通”的解说形式。

2、一词多义

我国的文字用法极为复杂,一个字词往往有很多的意义与用法。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乃至现代汉语都是极其普遍的。一词多义也是我们平时在阅读文言文、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高中必背18个文言虚词

高中必背18个文言虚词

[而、乎、乃、其、且、所、为、以、于、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高中必背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高中必背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以:

[介词]把;用;拿

①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②輮以为轮(《劝学》)

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④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⑤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依据,凭借;按照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③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④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洎牧以谗诛(《六国论》)

②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介词]在+时间、处所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

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

[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

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完整)高中语文文言虚词整理

(完整)高中语文文言虚词整理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整理

《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共18个,即:而,何,乎,及,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师说》)

⑤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④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顺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④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精心整理)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

(精心整理)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18个文言虚词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18个文言虚词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18个文言虚词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18个文言虚词

(一)而

1.连词:

(1)转折关系。(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

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

(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

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二)何

1.疑问代词:

(1)作宾语,“什么、哪里”。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例:大王来何操?

(2)作谓语,“为什么”。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

(3)作定语,“什么”。何+名词。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

(4)做主语,“什么”。例:何谓阁子也?

2.副词:

(1)程度副词,“多么”。何+形容词。例:开国何茫然?

(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何+动词,位于句首。例:何不按兵束甲。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18个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18个汇总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关于⾼中语⽂⽂⾔⽂虚词18个汇总的⽂章,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中国教育在线讯在⾼中语⽂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要注意的就是实词虚词等,下⾯介绍⽂⾔⽂中虚词都有哪些,希望对2013⾼考备考考⽣在语⽂复习中有所帮助。

1.⽽

⑴表⽰转折关系,相当于“然⽽”、“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疑邻⼈之⽗

②⼈不知⽽不愠,不亦君⼦乎?

③天下有公利⽽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⑵表⽰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丝⽽累,以⾄于⼨。

②哗然⽽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岁之犯死者⼆焉,其余则熙熙⽽乐。

④朝⽽往,暮⽽归。

⑤掩⼝胡卢⽽笑。

⑶表⽰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有意,瞻予马⾸可也。

⑷表⽰并列,相当于“⽽且”、“⼜”、“和”或不译。例:

①敏⽽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质⽽⽩章。

③蟹六跪⽽⼆螯,⾮蛇鳝之⽳⽆可寄者。

④秦师轻⽽⽆礼。

⑸表⽰承递关系,相当于“⽽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②余闻⽽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破之。

④灭滑⽽还。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翁归。

②若欲死⽽⽗。

③⽽母⽴于兹。

(⽽已)罢了。例:

①⼝技⼈坐屏障中,⼀桌、⼀椅、⼀扇、⼀抚尺⽽已。

②如是⽽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已。

④此其⼼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已。

高中必背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教师版

高中必背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教师版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古汉语18个虚词

古汉语18个虚词

古汉语18个虚词

1.之:表示关系,相当于“的”、“地”、“得”、“所”

2. 乎: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吗”、“呢”

3. 者:表示人,相当于“人”、“者”、“哉”

4. 兮:感叹语气助词,相当于“啊”、“噢”

5. 焉:表示地点、方向,相当于“在”、“往”、“向”

6. 也:表强调、肯定,相当于“确实”、“的确”

7. 乃:表示结果、推论,相当于“那么”、“就”

8. 何: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什么”、“为何”

9. 呜呼:感叹语气助词,相当于“哎呀”、“唉呀”

10. 哉:感叹语气助词,相当于“啊”、“噢”

11. 咦:感叹语气助词,相当于“啊”、“哎”

12. 矣:表示肯定、结论,相当于“了”、“啦”

13. 其:指示代词,相当于“他/她/它”的文言文表达

14. 所:表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把”、“将”

15. 乘:表示乘坐、乘机,相当于“搭”、“坐”

16. 阿:表示敬称、亲昵,相当于“先生”、“小姐”

17. 而已:表示强调,相当于“只是”、“就是”

18. 之乎者也: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什么意思啊”、“就这样吗”。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虚词大全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18个虚词的用法

1、“而”字主要的用法如下: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2、“以”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①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逍遥游》)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罚所及,则无以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二、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如: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如: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如: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来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三、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3、“于”字主要的用法: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一)、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从”“自”“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如: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二)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三)、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师说》)(四)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勾践灭吴》)

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例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4、“为”字主要的用法: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一、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公为我献之。(《鸿门宴》)(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为着”。如: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二、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如今人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5、“其”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她)的”“它的”(包括复数)。如: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勾践灭吴》)

(二)第三人称。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