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名词解释
教师伦理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履行教师道德义务应该以获得权利和报偿为前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履行教师道德义务不应该以获得权利和报偿为前提。
5、教师道德行为的目的有善恶之分,手段只有有效与无效的区别;因此只要目的是善的,就可以采取一切手段。
4.教师道德评价:是教师按照教育行为善恶评价标准,运用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习惯和教师内心信念等形式,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活动过程中的种种行为作出善恶的道德评价
5.教师道德修养:教师个体改造、教育和锤炼自身职业道德品质,提高自身职业道德境界的实践活动以及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
二、判断说明题
1、教师对师德规范的理解,只有从他律上升到自律,才能发挥教师道德应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用。
7、在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教师道德评价的标准都是相对的、不确定的。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教师道德评价的标准应该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8、现代高校教师所具有的独立人格,使其道德行为选择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人的主观内部条件。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现代高校教师所具有的独立人格,使其道德行为选择应取决于教师个人的主观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的统一。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师对师德规范的理解,只有实现他律与自律的统一,而不仅仅是他律上升到自律,才能发挥教师道德应有的作用。
2、师德规范体系由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构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师德规范体系由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和师德范畴三部分构成。
3、教师道德规范是指导教师道德生活的最高准则,在师德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
教师职业道德名词解释简答汇总
一、名词解释1.教师职业道德------又称“师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2.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一定的社会和阶级在某一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或阶级和教师职业的实际需要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提出的根本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调节和评价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规则。
它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居于主导地位,是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精髓。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运用规章制度、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习惯和教师内心信念等形式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所作的善恶褒贬的道德评判。
)这种道德评价主要通过教师的内心(良心)和外在的社会舆论这两种方式发挥作用。
4.教师良心含义:是教师个人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学意识,是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其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是多种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因素在教师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统一。
5.教师义务:是指社会向教师提出的在从事职业活动时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的总和;二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劳动中自觉意识至社会以教师提出的各种道德要求的合理性。
把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看作是个人的内在道德需要,是对社会、对教育事业应尽的使命和责任。
6.教育威信:广义而言,是指教育行业特别是整体的学校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信誉;狭义而言,是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众所共仰的道德声望。
7.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为了培养高尚的师德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其所达到的师德水平和程度,它是教师为培养自己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品质,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以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以恰当处理好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应尽的义务为原则的一种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过程。
教师职业道德名词解释简答汇总
一、名词解释1.教师职业道德------又称“师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2.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一定的社会和阶级在某一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或阶级和教师职业的实际需要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提出的根本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调节和评价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规则。
它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居于主导地位,是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精髓。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运用规章制度、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习惯和教师内心信念等形式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所作的善恶褒贬的道德评判。
)这种道德评价主要通过教师的内心(良心)和外在的社会舆论这两种方式发挥作用。
4.教师良心含义:是教师个人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学意识,是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其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是多种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因素在教师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统一。
5.教师义务:是指社会向教师提出的在从事职业活动时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的总和;二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劳动中自觉意识至社会以教师提出的各种道德要求的合理性。
把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看作是个人的内在道德需要,是对社会、对教育事业应尽的使命和责任。
6.教育威信:广义而言,是指教育行业特别是整体的学校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信誉;狭义而言,是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众所共仰的道德声望。
7.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为了培养高尚的师德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其所达到的师德水平和程度,它是教师为培养自己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品质,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以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以恰当处理好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应尽的义务为原则的一种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过程。
教学的伦理名词解释
教学的伦理名词解释教育是每个社会最重要的一环,它是人们从幼年到老年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思想的过程。
而教学的伦理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一、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应遵循和践行的基本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为核心,以服务社会为宗旨。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追求教育事业发展的热情。
他们应对教育担负起责任,为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出一份力量。
教师还应有自我约束的意识,在言行举止中展现道德操守。
他们应以身作则,引导学生遵守纪律和规范,树立正面的价值观。
二、教育公正教育公正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对每个学生给予公平和公正的对待。
教育公正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教育公正要求教师不因学生的出身、家庭背景、性别、种族、经济条件等因素对其进行歧视。
教师应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教育公正还意味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教育资源,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公正的教育。
三、教学与学术诚信教学与学术诚信是指教师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中应遵守的诚实和诚信原则。
教学与学术诚信的核心是不作弊、不抄袭、不篡改数据和不伪造研究成果。
教师应以身作则,在教学和研究中维护学术诚信。
他们应让学生明白知识的真实性和重要性,教育他们进行诚实的学习和创新。
教师还应尊重知识产权,不侵犯他人的学术成果。
四、教师与学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
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尊重、信任和关怀。
教师应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
他们应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情感,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
教师还应与学生建立互信关系,鼓励他们发展自信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评价与反馈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进行评估,并向他们提供及时的反馈。
教学评价与反馈的核心是公正、准确和有益的评价。
教师职业道德重点
名词解释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
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
教师公正: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
具体来讲,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和评价学生的态度及行为上,应公正平等,正直无私,不偏袒,不偏心,对待不同智力,不同性别,不同相貌,不同出身,不同民族,不同性格,不同亲疏关系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公平相待,满腔热忱地去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从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因材施教。
依法执教: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含义包括(1)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进行。
(2)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尽职尽责,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就是人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具有敬重的情感,并恪尽职守,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
教师关爱学生:也称教育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纯洁而真挚的、普遍而持久的爱。
它是教师的一种高尚和积极的情感,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要求。
教书育人:指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又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身心素质,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廉洁从教:指教师在整个从教生涯中都要坚持行廉操法的原则,不贪学生及家长的钱物,不贪占公共和他人钱物,不染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贪、贿、欲等恶习,始终以清廉纯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和世人做出表率。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求知、传授知识以及做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
高等教师资格证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思考题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4分X5)20%;二、简答题(5分X4)20%;三、论述题(15分X2)30%;四、材料分析题(15分X2)30%。
一、名词解释:1、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
P362、乐教敬业:所谓“乐教”,即是乐于教育,是指教师要以一种愉悦、快乐和热爱的心情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去。
所谓“敬业”,即是尊重职业,就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教育职业当作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来看待,为此而专心致志,刻苦钻研,努力奉献的精神。
乐教敬业就是要求教师一方面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教育活动中,另一方面又要尊重自己的职业,以认真的态度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发扬乐观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贡献自己的一切。
P56-573、教师义务: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法定义务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主体的行为的一种约束手段,也即挂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并用强制力保障公民对国家和社会以及他人必须履行的某种责任,道德义务是道德活动主体意识到得在实践中必须履行的道义责任,也即由一定的道德原则信念规范舆论所支持的义务,或者出于自身的信念或者出于道德舆论压力,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所承担的一种道义责任。
教师的道德义务应当是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然而教师的所有行为都会产生师表作用,其一般的道德义务诸如善待他人,等也作为教师的道德义务而存在,但从本质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义务则蕴含在教师的法定义务之中,并通过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严格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职业道德规范体现出来的。
4、教师良心:教师的良心也即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指教师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到的自我评价能力,它是教师职业道德自律的重要形式,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在于育人,教师的职业态度信念与道德,诸如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
《教师伦理学》__
《教师伦理学》名词解释1、道德:就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依靠特殊社会手段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维系的,体现生活意义和善恶价值并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与心理意识的总和P32、教师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P73、教师道德规范:是教育过程中教师与社会以及个人之间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概括P744、教师道德良心:是指教师对社会和他人履行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教师个人意识中各种道德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P1015、教师道德公正: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各种事情时能做到坚持原则、为人正直、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P1056、教师道德荣誉:是指教师在履行教师道德义务后,社会所给予的赞扬和肯定,以及教师个人所产生的尊严与自豪感P1117、教师行为的道德评价:就是按照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运用校内外舆论、传统习惯和教师内心信念等形式,对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行为作出的善恶判断或褒贬评论P142 8、教师道德修养:是指教师依据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规范、改造、教育和锤炼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提高自身职业道德境界的实践活动以及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P1639、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产活动,无人监督,在有做各种不道德行为的可能并且不会被人发觉的时候,仍然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不做任何坏事P184 特殊意义为: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倡导的是人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在“隐”和“微”处狠下功夫。
提倡教师道德修养“慎独”,就是倡导教师从我做起,努力按照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对造就青年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推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辩析1、教师职业行为,根据是否具有道德意义,能否进行道德评价,可分道德行为和非道德行为P1302、道德行为中,根据有利还是有害于他人或社会,可分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3、师道德既有历史性、阶级性,又有共同性、继承性。
岗前培训四门课复习资料(1)
伦理学一、名词解释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
2、教师伦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领域内师德意识,师德规范和师德实践活动规律的科学。
3、师德义务:教师在从事教育职业活动时对社会和他人应承担的责任。
4、师德良心:教师对社会和他人履行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教师个人意识中各种道德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
(其内涵体现在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上)。
5、师德公正: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各种事情时能做到坚持原则,为人正直,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尤其是所有的学生6、师德评价:教师按照教育行为善恶评价标准,运用校内外舆论,传统习惯和教师内心信念等形式,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活动中的种种行为作出善恶的道德评判.7、教师道德人格:是指教师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教师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
二、辨析题:(全错)1、正确如下:2、义利统一的观念。
传统道德中重“义”轻“利”的观念有所转变,开始于肯定正当的个人利益,把自己的教育劳动与物质利益结合起来,这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劳动积极和工作责任感。
3、教师道德义务不与谋求个人权利和报偿相联系或相对应。
4、道德行为与非道德行为的区别:所谓的教师道德行为就是教师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为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教育事业的行为。
分为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
而非道德行为就是并非出于道德意志,即不是自愿自主的行为,或者不涉及他人和社会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行为。
(注意“非”与“不”的区别)。
5、道德行为是在教师个人的自我道德意识支配下做出的自主自愿的行为选择,因而这种选择是自由的,必定是以个人利益为转移的。
答:错。
教师道德选择的制约因素有:(1)外部条件A、社会历史条件B教师具体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C 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体系;(2)内部条件:A世界观和人生观B个人道德素质C个人能力素质6、师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一部分,因此评价教师行为是否道德就只能以社会道德标准为唯一尺度。
《教师职业道德》习题与答案
《教师职业道德》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教师职业道德: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2. 教育公平: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待学生要公正、平等,不偏袒任何一方。
3. 师生关系: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和合作等。
4. 教育专业素养: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
5. 教育伦理: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
二、填空题1.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_____。
答案:爱岗敬业2.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
答案:教书育人3.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
答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4.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_________。
答案:诚实守信、廉洁奉公5.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
答案:全面发展三、单项选择题1.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爱岗敬业B. 教书育人C. 尊重学生D. 诚实守信答案:A2.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B. 教书育人C. 诚实守信D. 廉洁奉公答案:A3.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
A. 爱岗敬业B. 教书育人C. 诚实守信D. 廉洁奉公答案:D4.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A. 全面发展B. 专业知识C. 技能和能力D. 道德品质答案:A5. 教育公平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待学生要()。
A. 公正、平等B. 偏袒任何一方C. 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D. 只关注成绩差的学生答案:A四、多项选择题1.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
A. 爱岗敬业B. 教书育人C. 诚实守信D. 廉洁奉公E. 专业知识答案:A,B,C,D2.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B. 教书育人C. 诚实守信D. 廉洁奉公E. 专业知识答案:A,B,C,D3.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包括()。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资料精华版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精华版:一、名词解释: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
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某种职业特有的职业道德;另一类是把各种职业道德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一般职业道德。
3.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4.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对教师行为和品质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道德的社会本质最直接和集中的反映。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乐教敬业。
5.热爱学生:是指教师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高度的工作责任十年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关心爱护每个学生,严格要求教育学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德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教育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社会情感的重要手段;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越是感受到教师的爱心,就会越加信任教师。
所以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就是:(1)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2)平等开放地爱每个学生;(3)保持对学生稳定而持久的爱;(4)对学生认真负责、严格要求。
6.人生观:又称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生命的存在、活动和过程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一个人的职业道德状况,从根本上或从深层次的意义上是受其人生观支配的。
7.人生目的:一个思维正常的人,每天都在从事着一系列有目的性的活动,而在这些日常的具体目的活动的背后,又往往存在着一个和一定人生观相联系的支配一生的总的根本性的目的,这种对具体行为目的起着指导和支配作用的总的目的,就是人生目的。
8.人生意义:是主体对自己生命的存在及其活动所产生的积极、肯定、愉悦的体验和感受。
9.人生理想:理想是在现实基础上形成的对未来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以及经这一追求和奋斗而实现的超越于既定现实的更为美好的状态或境界。
教师伦理学
教师伦理学一、名词解释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
教师道德规范:是教育过程中教师与社会以及个人之间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概括。
教师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并作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概念。
教师道德良心:是指教师对社会和他人履行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教师个人意识中各种道德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
教师道德选择: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遇到各种道德关系和矛盾,又有几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方案时,按照自己的道德信念作出的行为决定。
教师道德行为:就是教师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为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教育事业的行为。
教师道德荣誉:是指教师在履行教师道德义务后,社会所给予的赞扬和肯定,以及教师个人所产生的尊严与自豪感。
二、判断说明题1、教师道德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是通过制订规范以他律来约束教师的行为。
(错)调节功能是教师道德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
所谓调节功能是指教师道德具有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教师的行为与职业活动,从而协调师德关系的能力。
2、教师对师德规范的理解,只有从他律上升到自律,才能发挥教师道德应有的作用。
教师对师德规范不能走到自律阶段就满足于“良心发现”而停滞不前,只有实现师德他律和自律统一,使师德良心和义务交互影响,才能说教师个体的道德达到了真正的成熟和实现了人格的完善,教师道德规范的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和充分的发挥。
3、教师道德规范体系是由师德良心、师德义务、师德公正等内容构成的。
(错)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一般结构为:一个道德基本原则,几个道德规范和若干个道德范畴.4、教师道德良心就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对社会和他人应承担的责任。
(错)教师道德良心就是指教师对社会和他人履行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教师个人意识中各种道德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5、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导致教师对道德与否的多元化理解,因而教师道德评价的标准是相对的、不确定的。
教师职业道德名词解释
教师职业道德名词解释
1.教师职业道德: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
操守,包括教师的职业责任、职业精神、职业行为等方面。
2.教育伦理:
指教育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包括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
育内容等方面。
3.教育公正:指教育活动中应保障每个学生的平等权利和
机会,不偏袒、不歧视,公正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
4.教育责任:
指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负起责任,积极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品德和
行为习惯。
5.教育尊重: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不侵犯学生的
尊严和自由,不歧视、不辱骂学生。
6.教育诚信:指教师应遵守诚信原则,不作弊、不抄袭、不篡改学生的作品和成绩,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7.教
育创新:指教师应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8.教育关爱:指教师应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和成长,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名词解释: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
2.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
它涵盖了职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工与领导、职工与职业、职业与职业之间等多重关系的调整和处理,是在职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有的社会道德现象。
职业道德是促进人们自我完善的一个必要条件。
3.自律规范:相对于他律规范而言的主要依赖行为主体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
4.教师良心:人性中自然、朴素的向善倾向,是道德的意识基础和操守的底线,也是道德约束力的内在心理机制。
5.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应遵循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是对教师行为和品质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道德的社会本质最直接和集中的反映。
6.热爱学生:教师在对待学生关系中的职业道德规范之一。
表现为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稳定持久的相融、亲近、关心和严格要求,是教师对全体学生全面成长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的表现。
7.人生观:又称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生命的存在、活动和过程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人生观一旦形成,就从根本上、总体上影响和支配着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当然也包括对职业的态度和行为。
8.人生目的:指人的日常的具体目的活动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和一定人生观相联系的支配一生的总的根本性的目的,这种对具体行为目的起着指导和支配作用的总的目的,就是人生目的。
9.人生意义:人生主体对自己生命存在及其活动所产生的积极、肯定的感受和体验。
10.人生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满足作为主体的人(他人、团体、社会等)的需要的事实和客体对自己需要满足和状况的评价。
11.人生理想:是在现实基础上形成的对未来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以及经这一追求和奋斗而实现的超越于既定现实的更为美好的状态或境界。
最新28053江苏自考教师职业道德名词解释真题汇总
28053江苏自考教师职业道德名词解释真题汇总1.师幼关系师幼关系是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幼儿通过各种交往形式,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它具有稳定性、规律性、互动性、社会规定性、兼容性、教育性、高品位性等特点。
2.教师公正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
它表现在教师与自身、与同事、与学生等的人际关系中。
教师公正是教育公正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一条至关重要的职业道德范畴。
3.良心良心是与公正、仁慈和义务等概念有密切关系的范畴。
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整的心理机制。
4・修养修养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的自我改造、自我磨炼、自我解剖、自我提高、自我教育等活动及其所达到的水平。
5.教师意识裕帛溶案I教师意识,指的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师身份,对教师的社会价值及意义、作用,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生中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认识。
6.教育法律教育法律是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的有关教育的法律的总和。
教育法律是一种教育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规定和保障人们在教育活动或参与教育活动时实施社会公认和许可的行为的规则,在调整教育关系方面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强制性。
7.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它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8・教师幸福教师幸福,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职业理想折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
也称教育幸福。
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意义的体会,构成教师的幸福感。
它具有精神性、关系性、集体性、无限性的特点。
9.教师人格教师人格,是指教师应具备的优良的情感及意志结构、合理的心理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
教师职业道德重点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是指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利益的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
(大纲)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
它涵盖了职工与服务对象、职工与领导、职工与职业、职业与职业之间等多重关系的调整和处理,是在职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有的社会道德现象。
某种社会关系中应当普遍遵循的具体的行为准则。
(P.48),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道德规范,并转化为人的内在情感、意志和信念时,及内化为良心时,道德规范才能真正地实施.(教师良心:是教师对自己在教育劳动中应负的道德责任的自觉认识和评价。
教师的良心能够使教师超越个人利益,忠诚并献身于教育事业)则,是对教师行为和品质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道德的社会本质最直接和集中的反映.(P.54))热爱学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劳动对象-—学生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希望。
(2)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把热爱和严格教育统一起来的。
(讲稿)是人们对自己生命的存在、活动和过程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它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人为什么要活着?回答的是人生的目的和意义问题;人应当怎样活着?回答的是人生的态度和活法。
) (讲稿)(讲稿)(P。
144)需要的事实和客体对自己需要满足状况的评价。
(P。
142)11、人生理想人生理想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未来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以及经这一追求和奋斗而实现的超越既定现实的更为美好的状态或境界。
(P。
139)(讲稿)倾向。
(讲稿)(P。
140)(讲稿)(P.39)(P。
143)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不断实理自我改造以完善自身的过程及其结果,它突出地表现为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反省活动以及通过这种反省活动所形成的道德情操、所达到的道德境界。
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专业发展复习资料
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专业发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又称为“教师道德”或者“师德",它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所应当遵守的,用以调节教师职业工作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等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称.4、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5、教师专业精神:指教师从业者在对从事教师职业所持有的专业理念、专业态度的倾向性与职业生涯中所形成的专业情感、专业意志高度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专业人格的升华状态,是一种获得性的内在动力支持系统。
6、教师专业化: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病逐步提高专业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公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7、教师专业素质:教师拥有带往教学情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它是在教室具有优良的先存特性的基础上经过正确而严格的教师教育获得的。
8、教学认知能力: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和概念等的概念,以及对所教学生心理特点和自己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解水平。
9、教学监控能力: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10、教师职业倦怠:教师工作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消失、对他人日益冷漠、工作成就感降低等一系列负性症状.11、教师的仁慈:主要是指教师把仁慈的道德原则应用于教学工作以及与学生的关系当中,从理智、情感等方面来实现对学生的关怀、宽容和爱。
因此,教师的仁慈体现在了以下主要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爱心;二是教师对学生的高度宽容。
12、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
教师的幸福也称教育幸福。
13、教师的公正:教师公正既表现为教师对自己的公正,也表现在公正对待同事、领导及学生家长等方面,更表现在正确对待教育对象上。
名词解释师德师风的内容
名词解释师德师风的内容师德师风,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教师在职业道德和职业风范方面的要求与标准。
这一概念既是教育行业内部的自我监督和自我规范,也是对外展现教师形象的重要指标。
师德师风不仅仅关乎教师的个体道德修养,更涉及整个教育系统中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等方面。
师德,即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必须遵循的一套规范,是教师职业伦理的具体表现。
它涵盖了很多方面,如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责任感、奉献精神、正直诚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学生成长,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尊重并合理运用教育规律,防止以教师个人的喜好和偏见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等等。
教师师德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密不可分,道德修养是师德的基础,只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
师风,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风范和水平。
一个教师的师风好坏,不仅仅体现在教育教学技能的熟练度上,更从整体上反映了教师的人格魅力、言行举止、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等多个方面。
教师应将学科知识融入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语言之中,给学生树立起健康的学习典范;在与学生互动中,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关心学生的成长发展,给予适当的关爱与引导。
优秀的师风不仅仅培养出学术佼佼者,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师德师风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师德师风是教育事业的立身之本。
教育事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只有教师自身的师德师风过硬,才能影响学生成才成长,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其次,师德师风是教育改革的保障。
教育改革需要有思想开放、富有创新精神、拥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来引领。
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推动教育改革向前发展。
最后,师德师风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保证。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力军,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教学水平,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促进自身的成长。
师德名词解释题
师德名词解释题一、师德概述师德指的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规范。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的师德是衡量其专业素质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准。
师德的核心是教师要具备崇高的教育理想、正确的职业操守、真挚的爱心和热爱学生的精神。
二、师德的内涵与要求2.1 教育理想•教育公平:教师应坚守教育公平的原则,不偏袒任何学生,提供公正的教学环境和机会。
•教育质量:教师应追求教学的高质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2 职业操守•忠诚和尽责:教师要对学生、家长、社会负责,以真挚的爱心和责任心从事教育工作,对待学生要公正、诚实。
•诚实守信:教师要言行一致,诚实守信,不进行学术不端行为,不伪造学术成果。
•保护学生权益:教师应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严禁虐待、歧视或忽视学生。
2.3 爱心与关怀•关心学生:教师应积极关注学生的成长,倾听他们的困难和需求,给予及时指导和关怀。
•学生福祉至上:教师应将学生的需求和福祉置于首位,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就。
•培养学生品德:教师应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培养师德的重要途径3.1 师德教育•学校组织:学校应组织师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师德意识和师德修养。
•案例分享:通过分享先进教师的案例,激发教师学习的热情,借鉴他人的优秀经验和教育方法。
3.2 自我反思与修养•自省反思:教师应持续关注自身的行为和言行,及时纠正错误,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提高素质:教师应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教育研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3.3 社会支持和监督•专业评价: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重视对教师师德表现的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多方监督:社会应加强对教师的监督,建立举报和投诉渠道,保障教师师德的规范和质量。
四、师德的重要意义4.1 影响学生成长•榜样力量:良好的师德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们产生良好的榜样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职业道德名词解释1、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2、教育Blog:blog又称“网志”,是一种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教师可以用来反思记录自己的教育经历,整合学科、学校的教学资源,实现知识共享与交流,充分表达自我思想。
3、探究教学:是以师生共同探究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探究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4、自我意识: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有正确的自我认知;二是能悦纳自己。
5、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社会、集体、职业等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或者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职业要求和思想感化的力量,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6、道德: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俗)和内心信念进行维系和评价,用以调整人与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个人品质的总和。
(或通过理想、信念、传统习俗以及社会舆论来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与手段。
)7、人生目的:一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和生命活动(生活)的目的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目的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基本特征,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生目的支配各种具体行为目的的总目的。
8、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把教学和教育结合起来,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这既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又是教师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
9、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教师职业劳动的基本特点之一。
是指教师客观上是在用自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知识经验、人生态度等影响学生。
教育和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教师自觉地、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
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主要工具不是一般的物或机器,而是教师自身的素质。
这就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的特点。
10、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和社会面貌的预见和期望。
它在人们的理想中是最根本的,起主要作用,决定和制约着人们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是一个全部理想的归宿和基础。
11、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智慧、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各种因素。
12、教师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它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
13、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追求职业品质的发展,对应教师教育,包括职前培养和职后的继续教育。
14、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自己未来职业的构想和希望。
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桥梁,人们总是努力实现职业理想,以促进社会理想的实现。
15、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盲目的学习”和“他(主控)的学习”。
自主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16、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因素都可以称为课程资源。
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17、教师专业化:是使教师从普通职业转化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或是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的专业水平成熟和发展的状况18、教师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它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体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它包括理智的情操和道德的情操。
19、科学素养:指科学知识、技术、方法、理性能力和科学精神的统一。
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20、教材:指由一定的育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
即教科书及其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和图片等,还包括与教科书配套的幻灯片、投影片、录影带、计算机软件、光盘等。
21、课程:是知识、是目标或计划、是经验、是活动。
22、理想:是人们对事物的最高追求,它是有科学依据,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通过一定努力能达到的希望和目标。
23、信念:是理想的强化状态,是推动理想实现的动力。
1、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法律意义上的教师,是指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3、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成为学校首要的重大使命。
4、科学人文性强调人的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致力于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
5、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应做到不非法下载、不抄袭、个人网站不侵权。
6、网恋危害有:能引发心理疾病、牵扯精力影响学习工作、增加经济负担、易上当受骗。
7、家庭是最早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发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
8、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9、适应是指个体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与周围环境发生的同化和调节作用。
10、按层次划分,道德有典范道德,规则道德,自律道德等。
11、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最核心的内容、精髓。
12、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知识、人格、精神、道德等各层面的交流。
13、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课程功能。
14、建构主义学习理念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15、探究性学习有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四大特征。
16、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探究式、体验感悟式、实践式值得提倡。
17、教师热爱学生的做法是要尊重、信任学生、要关心、了解学生、体贴入微、严格要求、要以法治教18、《教师法》规定的教师享有的权利除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外,还有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人身权。
19、新的课程包括知识、目标或计划、经验、活动。
20、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1、新课改学生评价的基础发展目标,除运动与健康、交流与合作能力外,还有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审美与表现。
22、理想信念是道德之本,教育观念是师德之魂。
23、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主要是由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和不作为侵权行为造成的。
24、平等、民主、合作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
25、教学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课程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还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6、课程综合性是新课程特点之一,其综合性表现为加强学科综合设置综合课程、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7、教学大纲相对强调教师的教,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28、新课程标准从内容上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9、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是校本课程。
30、一般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偏重科学世界,远离生活世界和儿童世界。
31、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把课程资源划分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32、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从普通职业型转化成专业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
33、理想信念是道德之本,教育观念是师德之魂。
34、理想按内容分为社会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
35、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
36、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之基。
37、教师权利救济的途径有:教师申诉制度、教育行政复议、教育行政诉讼。
38、教师违反有关法律侵犯学生权利,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
39、师德修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40、以德兴教的根本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41、理想路上的困惑:择业与聘用、奉献与收获、热衷与改行。
42、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生成绩的权利,此项权利称为管教权。
4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新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理想、职业道德情感、和职业道德行为的要求。
44、三维教学目标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来的比较完整的课程教学目标体系。
45、课程设置原则有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46、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准备期(学生)、适应期(教学新手)、发展期(成熟教师)、创造期(专家型教师)47、专业情意包括:专业理念、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
48、教师专业发展中应关注:环境、自我、生活、进行。
49、学生评价的主要方法:行为表现观察、考试与测验、学科技能测试、学科综合任务评价。
50、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尊重兴趣爱好;实践性原则;从校情区情出发原则;综合性原则。
51、新课程结构的特点:整体性、综合性、课程的选择性。
52、探究学习的特征: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创造性。
53、合作学习的特点:异质分组、积极互动、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奖励体系。
54、建议学生建立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55、建构主义理论包括: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
56、确立新的课程观:不断生成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课程资源观。
57、新的教材观:教材是“材料”、教材是“学材”、教材是“媒介”。
58、教师争取合法权利的途径有:诉讼途径、行政途径、其他途径。
1、属于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的是(C)。
A.德治B专治C法治D 人治2、道德是一种自觉地维护社会秩序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准则,只能通过自己“修炼”,因此具有(D)。
A.利他性;B示范性;C强迫性;D 内省性3、在人们的理想中是最根本的,起主导作用的理想是(C)。
A.生活理想;B道德理想;C社会理想;D 职业理想4、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学的评价的是教师自己的(D)。
A.教育行为B教育理想C教育方法D 教育观念5、在学习前人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规律的东西经分辨吸收变为自己的认识是人的素质结构纵向(B)。
A.第一层B第二层C 第三层D第四层6、一个孩子总是受到负面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B)。
A.正驱动B负驱动C自信心D自卑心7、提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的主张的是前苏联教育家(D)。
A.凯洛夫B赞可夫C马卡连柯D苏霍姆林斯基8、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应成为学生成长的(C)。
A.守护者B督促者C引领者D约束者9、我国《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规定,公民享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