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理论与实践专题工作坊学习心得
“对分课堂”的实践与应用
“对分课堂”的实践与应用
“对分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由一名学
生作为组长,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和合作。这种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
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1. 提高参与度: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积极参与
课堂讨论。而对分课堂通过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培
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 提高合作能力:对分课堂要求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作,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和互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提高学习效果:对分课堂的学习方式更加活跃和灵活,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地
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这种互动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小组之间
的竞争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4. 培养创新思维:对分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问题解决
能力。学生在小组中自由地思考和表达,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力。
5. 个性化教学:对分课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老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每个学生都
能得到有效的学习指导。
对分课堂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也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 学生分组:学生分组是对分课堂模式的基础,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性特点,合理分组,避免学生之间的差距过大,影响学习效果。
2. 小组活动的设计:小组活动的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
最新工作坊研修心得体会
关于工作坊研修心得体会
篇一:《工作坊研修活动学习体会》
从2017年1月开始,我们开展了工作坊活动,通过网络平台和所在学校丰富多彩的校本研修活动,我收获颇丰。
教师工作坊就是参加研修的教师不仅要听专家讲,而且还要讲给专家和同行们听;不仅要观摩别人上课,更要自己备课、讲课让别人观摩。通过个人备课、集体讨论、教学实践、评点反思等,让培训教师们对课本、对教学内容、对教学方式都有全新的认识。
这次培训学习为我们去挖掘去思考新课程新教材中更深入的内容提供了机会,视频中那些精彩的课例与我们的日常教学紧密相连,让我们重新去审视自己的教学,取长补短,有利地提高我们今后的教学。
视频中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知识环节的层层递进也使我更多地认识了自己专业知识的贫乏,使我对新课程的学习有了更多的渴望尤其化学教学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和生活的联系很紧密这次培训的内容,直面新问题,直击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困惑,比较贴近教学实际,贴近课堂。都各具特色,通过评课更是让我们深受启发、大开眼界,引起深层次的反思。教研员高深的评课方式,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敬佩之至。
教师工作坊为我们搭建起更好的交流合作、共同进步的平台,使我们每个人都不再是一个人的行走。优秀的团队培养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人才造就更优秀的团队,在这个团队中,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
助,是幸福;能尽我所能帮助和照顾大家,是快乐!我期待并坚信着,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展现的是美丽,践行是奉献,会一起见证专业的成长,共同品味幸福的人生!
通过教师工作坊培训,我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通过学习,我认识了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不足,找到了与其他教师的差距,同时也使自己有了更多的紧迫感和压力感,自觉学习的劲头比以前更高了。
理论实践心得体会6篇
理论实践心得体会6篇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课中的实践研究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课中的实践研究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课中的实践研究
引言:
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通过将课堂分为预习、课堂互动和课后拓展三个阶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本文通过在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课中的实践研究,探讨了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分课堂教学模式以构建合作学习环境为基础,倡导学生在预习阶段自主学习,课堂阶段合作探究,课后阶段拓展巩固。这种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研究设计与方法
在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课中,通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对比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实践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在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课中应用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首先,在预习阶段,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提前获得相关知识,为后续的课堂互动奠定基础;其次,在课堂阶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模拟等形式,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最后,在课后阶段,通过课后反思、讨论和拓展学习等形式,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能力。
四、实践研究的启示
实践研究表明,在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课中,应用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然而,在实践中也
发现,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管理和引导能力,同时还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支持。
五、结论
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课中的实践研究发现,该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应用该模式时需要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和引导能力,学校需要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该模式的优化和适用范围拓展
对分教学法实践心得体会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近年来,对分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探讨对分教学法的优势、实践方法及实施效果。
二、对分教学法的优势
1. 学生主体地位突出
对分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学效果显著
对分教学法通过将课堂时间分为讲授、讨论和自评三个阶段,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角色转变
对分教学法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参与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4. 评价方式多元化
对分教学法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
三、对分教学法的实践方法
1. 课前准备
(1)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前设计好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
(2)教师提前将教学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预习。
2. 课堂实施
(1)讲授阶段: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
(2)讨论阶段: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巡视指导。
(3)自评阶段:学生对自己和同伴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
教学策略。
3. 课后反思
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分析教学效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四、对分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对分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团队协作精神增强
对分教学法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使学生学会了团队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
对分课堂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对分课堂教育教学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地接触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分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方法,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控教学进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教学心得和体会。
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在使用分课堂教学之前,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梳理知识点和难点。其次,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以便更好地控制教学进度和减少学生之间的干扰。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重点和难点。
精细化教学是实现分课堂教学的关键
分课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整体课程分解成多个子课程,每个子课程的时长通常为10-15分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保持精力集中、精细化教学。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组织小组
活动、进行讨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并帮
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点。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育质量
分课堂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情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过度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我
们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学生尝试自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
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提倡创新思维,推动教育变革
分课堂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法,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
代教育的创新思维。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教育方法,推动教育变革和发展。我们应该反思并质疑教育中的存在问题,
对分课堂心得体会收获
对分课堂心得体会收获
在数年来的教育改革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使用分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也加入了分课堂的行列,并在实践中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和收获。
首先,分课堂的核心概念是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将课堂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围绕一个问题展开探讨,并在最后的汇报环节中向全班呈现自己的成果和想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我在实践中发现,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教师需要耐心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愿意主动表达的学生。只有通过开设多个平行小组并逐一倾听每个学生的声音,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参与度的目的。
其次,分课堂也需要教师在学生独立学习和团队合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与传统的全班授课相比,分课堂更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因此,在设置问题和任务时,教师需要注意不要过度干预和引导,而是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但是,过于强调独立学习也有可能导致学生沉默不语、缺乏合作精神。因此,在编排分组和任务
时,也需要让学生有机会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和合作,以便促进学
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最后,分课堂还需要教师具备一些专业技能和素质。这包括制
定科学合理的任务安排、高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以及强大的主
持和引导能力。一位优秀的分课堂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认知状态和
思维特点有一定的研究和了解,能够快速察觉学生的困惑和答疑,从而保持课堂秩序和正常进程。另外,分课堂的成功还需要教师
具备强烈的责任和荣誉感,以及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尊重和重视。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修体会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修体会
自从2018年初次接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至今已经有一年时间,期间多次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引入对分教学模式,起初可能因为师生对新模式的新鲜感,课堂氛围活跃而教学富有成效,之后随着自己对对分模式的“添油加醋”的理解应用及时间慢慢推移,逐步发现课堂上学生的“亮考帮”里的“亮”不够“闪亮”,“考”的问题也不够“高明”,“帮”的诉求越来越多。因此,怀着“取经”之心在延安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支持下奔赴南宁再次深入学习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并与对分教学模式创始人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下是对这次学习内容的梳理和一些个人体会。
一、什么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面对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根本挑战——如何突破灌输色彩浓厚的传统讲授法,“对分课堂”应运而生,其由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提出。“对分课堂”形式上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实质上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的内化环节,让学生对讲授内容进行吸收之后,有备而来参与讨论,通过对讲授与讨论的有机整合,实现了“教法”与“学法”的对立统一。对分重新定义课堂,重塑师生
关系,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从如何教到如何学、从作业布置、课堂管理和效果评价,与传统教学都有根本性变革。它既非纯粹“以教师为中心”,也非纯粹“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整合两大理念,适合中国教育现实、本土特色鲜明的中庸课堂。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操作流程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授课内容和课堂时间可以灵活选择“大步走”或“小步走”多种节奏。具体为“隔堂讨论”和“当堂对分”。
“新课堂新模式”——“对分课堂”在理论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62
音乐教育·高等教育
摘 要:“对分课堂”核心意义一方面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一半分配给学生讨论,另一方面是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在时间方面相交错,让学生在中间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吸收。《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是音乐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即可理论又可实践的弹性课程。本文结合我校是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将“对分课堂”在《音乐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为主要中心内涵,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为实践意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能力为定位方向的研究意义与实践目的。
关键词:对分课堂;音乐基础理论;模式改革与实践应用;教学能力培养“新课堂 新模式”
◎贾琦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
2014年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提出一个新兴的教学模式名词“对分课堂”。从书面意义上理解,“对分课堂”就是将课堂的时间对分,一半分给教师,一半分给学生。而深究其具体的含义,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一)“对分”的是教学时间
传统的教学课堂中,以教师教授为主,一堂课下来将近大半时间都是以教师为教学过程的中心,从基础教学到高等教学基本上这种模式已成为常态,教师习惯于将知识点在课堂当中灌输到学生脑中,而学生也习惯在老师滔滔不绝的知识点中奋笔疾书。而“对分课堂”在时间上改变了这种常态,书面意义上通俗易懂,时间的对分是在一堂课程中,一半时间交给教师,一半时间交给学生。这样在课堂时间上形成对分,大大的提高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时间。
(二)“对分”的是教学模式
“对分课堂”的第一目标是让学生喜欢学习,而不是能力培养。“对分课堂”理论认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权利和自由。“对分课堂”重新定位了师生关系,认为知识应该一半是老师教的,一半是学生学的,师生权责对分。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必须有一部分让学生自我规划、自我掌控。师生“对分”,是“对分课堂”的另一层含义。
对分课堂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实践探究
对分课堂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实践
探究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教育
改革的步伐,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得到了显
著提升,与其他课程相比,数学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选择合理的教
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对对分课堂在初中数学课堂中
的应用实践进行探究,详情如下。
关键词:对分课堂;初中数学;课堂应用
引言
对分课堂包括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项环节,分配课堂给学生和教师,学生
和教师分别以讨论式互动学习和讲授学习为主进行课程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让学
生在课程学习中扮演更加重要和突出的角色,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分课堂可
以为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对分课
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阐述。
1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
对分课堂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将教学方法与讨论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实质是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
和问题导向有目的地进行讨论。首先是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其次是学生的学
习和探索活动。强调师生互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帮
助学生在课堂上理解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和加深学生的学习能力。
2对分课堂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1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初中教育下,学生刚从小学过度而来,面对众多的学习科目,学习积极性容
“对分课堂”的实践与应用
“对分课堂”的实践与应用
1. 引言
1.1 什么是“对分课堂”
"对分课堂”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引入互动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学习。每个小组在进行学习时都会被指定一个特定的角色,例如组长、记录员、讨论者等,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使得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通过“对分课堂”的实践,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探讨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分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1.2 “对分课堂”的重要性
“对分课堂”的重要性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释。“对分课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对分课堂”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对分课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和协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分课堂”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
2.1 “对分课堂”的实践过程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确定课堂分组的方式,可以根据学
生的能力、兴趣、性格等因素进行分组。然后,教师需要设计好每个
小组的任务和目标,确保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接着,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合作学习,引导他们相互讨论、分享
对分课堂的心得体会
对分课堂的心得体会
分课堂是一种通过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的方法,我在使用分课堂的
过程中有以下的心得体会:
1. 促进学生参与:分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思考、
辩论,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
2. 强化思维能力:分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小组合作和
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提出问题、找寻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论证。这样的实践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能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激发学习兴趣: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入
游戏、竞赛等元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有趣和有挑战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也能够互相激励,共同学习,提高学术成果。
4. 提高师生互动:分课堂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
在分课堂中可以更加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因而更能够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引导。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讨论和互动了解学生的学
习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引导。
总而言之,分课堂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和思考,提高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它也促进了师生
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了教学效果。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已经越来
越普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借助互联网和教育技术平台,采用在线课堂、网络讨论、
学习情境等教学方式,实现课堂内外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
与度和学习效果。具体来说,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拓展
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求知的积极性。
在对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例如,对学生的翻译作业进行评价和指导,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课程资料、翻译软件等多
种学习资源。同时,教师还需利用网络平台和教育技术,进行网络直播、视频录制、在线
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远程教学已成为必要选择。这些措施可以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翻译水平和独立思考能力。
然而,在实践中也发现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需要加强,因为他们需要独立完成作业和课程学习,而不是像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下被动接受知识;其次,与教师的互动不足,有时学生会因为缺乏及时指导而迷失方向,
或者因为缺乏及时反馈而产生挫折感。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分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增加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及
时为学生解惑并提供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同时,学生也需要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线学
习的模式下,学生需要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提高阅读理解水平、主动参与讨论和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以教师口语课程为例
教学创新
【摘要】本文阐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相关理论,分析高职教师口语课程的性质以及该课程与“对分课堂”模式的契合度,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课程中“轻声”教学内容为例,从课前准备、教学目标设定、具体教学过程三方面论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师口语普通话
以学生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4-0143-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师范生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2021年教育部出台《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在“师德践行能力”等四个方面内容中均涉及对师范生语言素养的要求。口语表达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教的核心技能之一,也是学生就业创业的关键能力。学前阶段是一个人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信息大多靠听觉获得;学前阶段也是幼儿的模仿期,教师的口语表达往往成为幼儿学习仿照的对象。如果幼儿教师的普通话不标准、口语表达不规范,那么就会影响幼儿的语言学习和语言表达。教师口语课程是培养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师范生胜任基础教育教师岗位的关键课程。但目前,高职高专教师口语课堂教学存在教法单一、理论传授与技能训练脱节、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
“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交互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该模式基于我国课堂教学实情,以教育学、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理论为支撑,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失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基于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笔者以教师口语课程中“轻声”教学为例,阐述“隔堂对分”形式的“对分课堂”在教师口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对分课堂”的实践与应用
“对分课堂”的实践与应用
1. 引言
1.1 什么是“对分课堂”
“对分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被称为对分式教学。它是指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若干个学生组成,每个小组在课堂上分开进行学习、讨论和探究。在对分课堂中,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辅导、合作探讨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这种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对分课堂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对分课堂的实践和应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指导,帮助每个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对分课堂”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欢迎和认可,成为教育教学中一种备受关注和推崇的教学模式。
1.2 “对分课堂”的背景
“对分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起源于国外教育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育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导的单向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合作。而“对分课堂”则是一种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教学模式,通过分组合作、学生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对分课堂”的背景下,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更像是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方式自主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对分课堂”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实现在线互动和资源共享,
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对分课堂”的背景是教育信息化和教学变革的产物,它旨在打
关于“对分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对分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王汉忠
来源:《商情》2016年第35期
【摘要】本文立足我院教学的具体情况,在调查和分析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参考“对分课堂”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实践方式和体会。
【关键词】对分课堂课堂改革实践
近年来我院课堂问题很多,学生上课不听讲、睡觉、玩手机、逃课现象屡见不鲜,教师教学负担重、效果差,压力巨大。在网络和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讲授式课堂更显枯燥乏味,课堂改革呼声不断。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特聘研究员、心理系博导张学新教授融合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提出“对分课堂”新思路,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根本性变革。参照此种方式,我对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改革。
我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可以归纳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
践者的不懈追求。通过对“对分课堂”的学习,我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思考,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参与到教学中去
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活动,特别是思维活动,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而给教师的定位与原来大纲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这就是说整个教学的课堂应成为学生活动的场所,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去动脑、动手,去创新。只有这样做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好。
总之,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分课堂理论与实践专题工作坊学习心得
今天,学校教师发展中心邀请了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对分课堂”创始人张学新及其团队,来我校举办为期一天的“对分课堂教学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专题教学工作坊活动,正好今天没有课,全程参加了培训学习。
上午聆听了张学新教授做的《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与基本方法》的报告,下午我专门聆听了山东理工大学秦洁老师的对分课堂典型案例剖析分享。张教授的报告我通过工作坊以及视频公开课的形式多次聆听,每一次都有一些新的收获。秦教授是我在参加西浦全国教学创新大赛系列活动中结识的一位队友,国庆假期前在大理共同学习,不到半月间就在延大再次相遇了。其实下午还有一位牛喜霞教授也做了对分课堂典型案例剖析分享,但是两个工作坊同时进行,我特意选择了工科组的秦老师,想细致的了解一下在理工科中如何开展对分课堂教学。当然,两位教授的分享,都是干货满满,很受启发。
今天正好是周五,晚上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对一天内的所学开展一次系统的整理。本文所谈的就是我在工作坊中的点滴收获。
一、确认了对分课堂教学改革是一种便于启动的方式
对分课堂(PAD,讲授-作业-讨论三个模块),展开的流程是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行规划和设计的。基于三个模块可以灵活开展几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它传承了传统教学智慧,使讲授法与讨论法两者长短互补。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理念深刻、简明易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的4C核心素养。最典型的对分课堂包含四个关键环节,分别是讲授、独立学习与做作业、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这里用我自己的理解归纳一下他的原理和流程。
1.讲授阶段。精讲留白,对所讲述的内容提纲挈领的进行讲授,对重点和难点给出必要的提示。但是这里应该把握一定的原则,不能事无巨细的开展讲授,而是有所取舍的开展讲授。不一定让学生都能听得明白,但是需要让学生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的框架结构。从而给学生的自主学习预留一定的空间。
2.独立学习与做作业阶段。学生完全独立的根据教师的提点开展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尽量避免与老师和同伴交流。主要目的就是自己
学习全部的内容,通过自身努力对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完成一份“亮考帮”的作业或者一份练习提升的作业。所谓的“亮考帮”就是说出一些亮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拿出来考考别人以及提出一些自己在独学过程中没有解决的因难问题。而练习提升的作业就是对所学知识开展的必要的练习或者作业。这个环节的认知作用就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为基于理解开展后续深入的讨论奠定基础。需要指出的是,这个环节的内容在“当堂对分”中是在课内发生的,在“隔堂对分”中是在课外发生的。
3.小组讨论环节。主要依托“亮考帮”的作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作业题目也基本在小组内部依据标准评判对错。这个环节教师也不随便参与其中,重点是让学生之间相互的解决问题。
4.在全班交流的环节。主动权再次转移到教授手中。教师一方面总结、归纳一些内容,另一方面还得解答一些共性的问题。
当堂对分就是PAD在一堂课内完成,隔堂对分就是把P和D放在课内完成,把A放在课外完成。
从上面对对分课堂基本原理和流程的整理中我们不难发现,整个过程中教师相对应传统教学模式所开展的变革基本上没有任何的障碍。仅仅是由事无巨细的讲解到提纲挈领的讲解,由解决教师预设的问题到解决学生自己的问题,由教师批改作业到学生相互批改作业,由满堂灌到教师讲的活动和学生自学以及相互学习的活动对半安排。这些改变均无需教师专门学习一些什么新的方法,也基本不用借助什么技术手段即可实现(当然通过使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会提供教学的效率)。最关键的问题是,通过分享教师的实验研究证明,开展对分课堂在没有增加教师教学负担的情况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期末卷面成绩,并且学生在合作、沟通、创造方面的表现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明确了一些猜测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适合所有学段和所有学科
这个标题看上去很绝对,就像我曾经提出混合式教学适合所有学科一样,这个很容易被人拒之门外,引起反感。但是实际上无论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还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其改革的基本逻辑都是学生学习
的一般规律,换句话说,只要学生是在学习,用这种模式就是可以促进学习的,和学习的内容关系不大。当然,这个论点对于没有学习过学习心理学的人来说一时之间还不太容易接受。
(二)采用当堂对分还是隔堂对分有讲究
当堂对分一般适合于低年级以及简单学习内容的教学,而隔堂对分适合高年级以及复杂学习内容的教学。原因很简单,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中间环节就是独学,这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让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开展学习,自适应的开展学习。如果学习内容的复杂程度相对低一些,没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那就适合采用当堂对分的教学模式,反之则更适合采用隔堂对分的教学模式。
(三)对分课堂的作业评价作用不在于反馈对错,而是激励创新和转变态度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定比较简单,关注的点不是题目的对错,而是在题目完成的过程中的态度以及创新程度。
这一点比较有特点,我们以往对作业的批改,关注点在题目回答的对错上,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评价学生作业的关注点却在态度以及创新程度上。对题目的对错评判交给了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这个操作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大大降低了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但是未必降低了教师批改作业的真实功能,因为在慕课教学的相关研究中已经证明,学生的同伴互评的准确度并不低于教师直接评价。
(四)拒绝预习
对分课堂拒绝预习,这个观点同样非常独特。对于这个理念,张老师给出了三条原因。第一,预习会增加学生之间的差异,而班级授课制中比较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第二,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可能产生一些不愉快的学习体验,这些体验不利于继续学习。第三,预习不如复习。预习中不能保证学习效果,有时候还可能形成错误的概念,如果这些概念在教师授课之前已经形成,那么教师再转变这些错误的概念就不那么容易了。不如把用来预习的精力放在复习上面。
三、对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