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习文化,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学习文化,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摘要:学习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和主要构件。

学习文化的进步,是社会一切进步的先导。

然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挑战我国的学习文化。

因此,广州要建设学习型城市,就要创新学习文化。

具体的措施有:确立终身学习文化优先发展战略;倡导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相适应的学习理念;举办与终身学习文化有关的研讨活动和宣传活动;建立完善终身学习网络和市民终身学习体系,为学习文化的创新提供环境支持。

关键词:学习文化;终身学习文化;创新;学习型城市
《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在继续教育方面,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老年教育,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能、文化体育等社会文化教育;加强社区和学校的家长学校建设,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进一步指出:在继续教育方面,将基本建成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建成学习型城市。

而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是与学习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文化是整个社会的气质和灵魂,学习文化则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主要构件。

因此,学习文化的落后,是社会一切落后的根源;学习文化的进步,是社会一切进步的先导。

广州要建设学习型城市,发展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就要创新和重塑学习文化。

一、学习文化的内涵和中西方学习文化
(一)学习文化的内涵
学习,是指主体认识和把握客观存在及其规律的能动的反映过程。

文化,从狭义上讲,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从广义的角度上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学习和文化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即学习可成为文化传承的手段工具,反之,文化又可成为学习的内容。

(二)中西方学习文化
学习文化是在一定的教育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并在不断地传承、更新和发展。

因此,中西方学习文化是有区别的。

1.我国的学习文化
从近代起,随着西方物质文明的大举进入,我国学习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目前的学习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接受知识是被动的
从历史上看,我国学习文化的形成是与孔子、荀子的教育理念相关的。

以孔子为例,他在教育重点或中心上,注重沉默教学。

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孔子不太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师生关系上,孔子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中心位置。

他认为,他就像一位信使把古人的智慧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受孔子、荀子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学习文化中历来强调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不善于主动发言,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和记忆,不断地重复来达到熟练的程度。

此外,我国学习文化还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2)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在孔子、荀子等古代圣贤看来,学习是人们实现自我人格完善的一条重要途径。

荀子说:“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即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能把学习作为完善人格和实现自我的读书人并不多,大多数都把读书当成获取功名的阶梯和途径。

而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更为功利性的学习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近现代社会,虽然随着西方物质文明的大举进入,人们已意识到不仅要学四书五经,还要学习自然科学,学习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博取功利。

(3)学习更多地是个人行为
在我国的学习文化中,虽然不乏团队学习的范例,如诸子百家时期。

但从总体上看,学习更多地仍是个人行为。

特别是儒家思想作为正统观念以后,团队学习这种重要的学习形式就不发达了。

直至近现代,人们仍然推崇通过冥想苦思从而达到心领神会、出神入化境界的学习方法。

因此,学习更多地是个人进行的。

2.西方学习文化
西方早期的教育以及学习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受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影响的。

20世纪后半期,随着社会变化速度的加快,新的学习观应运而生,在很大程度上创新了传统学习文化。

因此,今天的西方学习文化具有了新学习文化的特征:
(1)以学习者为中心
在20世纪后半期以前,在苏格拉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西方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

因此,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而教学的形式是对话,即“通过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寻求真理”。

20世纪后半期后,新的学习文化形成,学习的对象改为社会全体成员。

学习仍以学习者为核心,学习活动设计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多样性、多元性和保障性。

(2)以终身学习为轴心,以能力发展和创新为重点
20世纪后半期,人类悄然进入以变化为主题的社会发展阶段。

为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以不变应万变,西方新的学习观——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三大理念应运而生,并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

1997年11月,英国全国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专家组(NAG CELL)发表了著名的报告——《21世纪的学习》,为英国发展全民终身学习文化提供了蓝图。

由于该报告对全球的影响深远,在西方起到了新学习文化——终身学习文化运动宣言书的作用。

因此,西方新的学习文化,实质上是终身学习文化。

今天,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创建学习社会过程中追求的就是全民参与的终身学习文化。

此外,西方新的学习文化,强调以能力发展和创新为重点,认为能力发展是学习活动的主题,并十分重视创新的理念和行动。

(3)强调学习的组织化、团体化发展
西方新学习文化认为,学习场域不仅是正规的教育机构,其他地方也都可以成为学习场所。

每个组织、每个团体都应履行学习和教育职能,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团体。

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建设挑战我国学习文化
(一)学习的被动性与学习型社会强调的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不相容
在我国今天的学习文化中,由于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被动传授和学习者的熟练掌握程度,因此,学习者擅长的是死记硬背、博闻强记,从而将掌握“学问”的多少作为了学习效果的衡量标准和学习的主要追求目标,使学习缺乏主动性、创新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习者个人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相比之下,学习型社会倡导的是主动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学习,因此,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不仅意味着发展,还是一种享受和乐趣。

由于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学习方向,学习型社会建设便成为可能。

此外,学习型社会还强调学习上的创新,把创新作为学习的主要价值取向,强调在学习中不断地求新求异,有利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二)功利主义的特征难以与学习型社会接轨
最早提出学习型社会的学者哈钦斯认为:传统学习文化中教育为经济目的而培养人才,实乃是教育的失误,“教育必须从单纯的职业获得及人才的养成中解脱出来,而向人生真正价值的实现这一目标转换”。

而实现这一转换的前提就是创建“学习化社会”。

因此,学习型社会的学习虽然包含功利成分,但更强调提高学习者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效能。

它是一种自我完善的学习,是一种生活需要的学习,是终身性的学习,是一种较之功利性学习更高层次的学习。

它是通过调动学习者的兴趣,激发学习者的潜能,使学习者的素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因此,以功利性为特征、为目的的学习文化是难以与学习型社会接轨的。

(三)学习的个体性受到学习型社会学习团体性、组织性的挑战
在我国的学习文化中,虽有团队学习的范例,但从总体上来说,学习更多地
属于个人的行为。

而在学习型社会中,因看到团队学习形式、组织学习形式在提高学习效果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强调团队学习、组织学习。

总之,为适应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我国的学习文化还需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三、创新学习文化,推进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
(一)确立终身学习文化优先发展战略
传统的学习文化将会束缚广州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而以终身学习为轴心的新的学习文化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是基本标志。

为此,应将终身学习文化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把它的建设纳入到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中,放在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里,并给以法律保障和投入保证。

(二)倡导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相适应的学习理念
1.确立主动学习和学以致用的理念
“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是新学习文化——终身学习文化的基本特征。

学习者学习的最终价值取向在于促进自身的终身全面发展。

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需要,应主动地进行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学习有利于自身终身发展的其他新学识,将学习渗透到与工作、生活有关的各个领域。

因此,应倡导全民确立主动学习的理念,发展学习者的自我导向性学习。

此外,在学习中还应树立学以致用的理念,即将学到的新知识、技能、经验等运用于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使工作和生活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

2.确立终身学习理念
终身学习,即人的一生要终身不断地学习,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人们提出的要求。

按照西方流行的“知识折旧”定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

如此累积几年,你就会因知识的陈旧,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节拍而被社会淘汰。

因此,人们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

3.确立团队学习理念
合作学习往往具有惊人的潜能,它会使团队、组织可以比个人更具洞察力。

因此,在学习中要确立团队学习理念。

要在加强个人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团队、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和相互促进,更大限度地拓展思维,提高整体学习能力。

而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论坛活动都是团队
学习的有效形式。

4.确立创新学习理念
创新学习即要求人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大胆探索,不断推陈出新。

创新学习是学习的高级形式。

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学习上的创新。

没有学习上的创新,就没有人们的知识创新和能力创新,也就没有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学习型人生的形成。

因此,要建成学习型城市,就要学会在学习中确立创新意识,创新学习,把理论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促进社会和人生的发展。

(三)举办各种与终身学习文化有关的研讨活动和宣传活动,普及终身学习文化
终身学习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有关政府机构或教育机构应结合广州学习型城市的实际发展需要,举办相关的研讨活动,促进终身学习文化在广州的发展。

此外,对广大市民来说,终身学习文化是一项新生事物。

因此,有关政府机构或教育机构应通过举办“全民终身学习周”、组织“全民读书活动”、建立“终身学习网站”,以及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期刊、各种艺术节和科技节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在全市范围内宣传终身学习文化,让新的学习文化深入人心,并全民参与。

(四)建立完善终身学习网络和市民终身学习体系,为学习文化的创新提供环境支持
学习文化的创新,市民终身学习信息化水平和积极性的提高,与学习信息网络的加快建设分不开。

为此,政府应要求现有的教育机构前瞻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拓展自身的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

此外,还要支持和发展一批新型的学习组织和学习网络,创造让市民学习便利的环境。

而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各网络、各机构应充分考虑市民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课程和内容,使市民乐于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