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业理论下的大众文化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引言: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上半叶德国的一群思想家所组成的学派,他们包括阿多诺、马克斯·霍克海默、赫伯特·马库塞等人。
这个学派以研究和批判现代工业社会为主题,其学术研究也囊括了大众文化的分析与批判。
本文将探讨法兰克福学派关于大众文化批判的理论观点,包括大众文化的特征、影响以及对社会的潜在危害。
一、大众文化的界定和特征大众文化是指为大众消费而生产的文化产品,如电视节目、电影、流行音乐、时尚等等。
这些文化产品一方面可以满足大众的审美和娱乐需求,另一方面也成为相当程度上改变社会生活的力量。
然而,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持有批判的态度,并认为它有一定的危害性。
首先,大众文化倾向于重视娱乐的功能,而忽视审美和知识的价值。
在大众文化的审美标准下,艺术和文化的内涵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表面化的娱乐性内容。
这使得大众在接受文化产品时,更多地关注刺激感官和情绪的快感,而忽视了思考和体验的深度。
其次,大众文化强调消费和市场的推动力。
文化工业化使得大众文化制造成为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商业的目的在于获取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文化将经济效益置于文化艺术的创新和高质量的产出之上,导致文化产品质量的下降和同质化的问题。
再次,大众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也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焦点之一。
大众文化倾向于通过集体化的手段对个体进行塑造和控制,导致个体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审美观念变得趋同和单一化。
这种趋同导致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性受到侵害,社会的多样性和个体的创造力受到压制。
二、大众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法兰克福学派关注大众文化对社会的潜在危害并提出批判,认为大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社会中权力与压迫的存在。
首先,大众文化通过娱乐和消遣的方式转移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大众文化给人们带来了暂时的快乐和满足感,使人们远离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困境。
这导致社会中潜在的不平等和不公正被忽视和掩盖,而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的被动习惯。
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摘要:西奥多·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针对西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的高度商业化、世俗化的现象,深刻地揭示了“文化工业”的同一性、商品性和虚假性等特点,尖锐地批判了“文化工业”对人们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控制,试图唤醒被“异化”,甚至自愿“异化”的人们的自由和个性。
对于当今中国文化的正确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中国文化发展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领军人物,他受家庭影响自小受到严格的音乐知识训练,受勋伯格无调音乐所蕴含的对总体性的反抗以及对个体的推崇的启发,在二战法西斯猖獗的大背景下,对受同一性思维操控而异化的“文化工业”进行了深刻批判。
一、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形成背景“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
阿多诺生活的时代消费主义现象蔓延,再加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开展带来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复制技术和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艺术产品不再具有神圣性和高雅性,成为普通的消费商品。
从而形成了消费社会,为文化工业的产生提供了现实土壤。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掌权,为了保证对国家的高度控制,纳粹党力图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实现高度的一体化。
通过监控和打压与纳粹主义者持不同观点的作家、记者等知识分子,焚烧“非德意志”的书籍著作,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建立各种纳粹社团、节日等方式来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从而实现思想文化领域的同一性和高度一体化。
其次,阿多诺亲眼见证性了即使在自由民主的美国,高度发达、无孔不入的大众传媒也是在宣传为政治目的以及商业利益服务的、缺乏文化应有的自明性精神和自律性的“大众文化”,其实质也是对人性的同质化,是对个性的破坏。
再加上阿多诺受卢卡奇、韦伯的支配理论、本雅明的“星丛”理论等的影响,他对受同一性逻辑支配的文化“文化工业”提出了激烈的批判。
二、“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主要内涵文化,自古以来就与高尚的精神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被看成是纯洁人的精神、丰富人的个性的力量。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再语境化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再语境化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以批判性理论闻名于世。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对当代大众文化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批判,揭示了大众文化中的商业化、娱乐化和意识形态化等问题。
本文将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核心内容出发,探讨其在中国的再语境化过程,以及在中国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德国,由马克思主义者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等人创立。
他们对当时的大众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分析,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文化工业和商品化: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家认为,大众文化是受到文化工业和商品化逻辑的影响,成为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产品。
大众文化的生产和传播已经不再像传统文化那样由个别的创作和传播者来决定,而是变成了由文化工业来主导和控制的产业化生产。
这种商品逻辑对文化的影响,不仅改变了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也影响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趣味,进而使得人们的精神生活趋向表面化和一致化。
2. 文化产品的娱乐化和消费化: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家呼吁关注大众文化产品的娱乐化和消费化特征。
他们认为,大众文化产品为了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和消费欲望,往往强调形式的新奇性和感官的刺激性,而忽视了内容的深刻性和观念的批判性。
这种文化产品的娱乐化和消费化特征,使得大众文化成为一种消遣和消费的工具,进一步弱化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意识。
3. 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化: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家指出,大众文化产品不仅具有娱乐性和消费性,还具有意识形态化的特征。
他们认为,大众文化产品通过传播特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对大众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软控制”,进而影响了大众对社会和政治现实的认知和态度。
这种意识形态化的文化产品,既隐藏了社会现实的矛盾和问题,又强化了统治者的权力和合法性,从而对社会的民主化和进步化产生了消极影响。
文化工业究竟是如何欺骗大众的启蒙辩证法》中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再思考
其次,启蒙通过意识形态实现其欺骗。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认为,启蒙的意 识形态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形式。这种意识形态宣扬个人自由、平等和民主,然而 实际上却通过各种手段限制人民的自由,加剧社会的不平等。这是因为,这种意 识形态在宣扬自由和平等的同时,却忽略了社会结构的不平等,使得一部分人能 够通过权力、财富等手段控制另一部分人。
基本内容
阿多诺,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和音乐理论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 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其著作《启蒙辩证法》中首次提出了“文化工业”这一概念, 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主要针对的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生 产现象。他指出,“文化工业”是指按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文化生产 体系,这个体系中,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都被严格地规范和控制,以满 足市场的需求和利润的最大化。
在《启蒙辩证法》中,阿多诺详细阐述了文化工业的概念。他认为,文化工 业是从上向下“有意识地结合其消费者”,即文化工业是资产阶级控制和利用的 工具,用于满足大众消费的需求,同时隐藏了其真实的意图。这一观点的提出, 实际上是对启蒙辩证法的深度思考和批判。
启蒙辩证法,简单来说,就是指对启蒙运动进行批判的一种思想。启蒙运动 主张理性、自由和平等,但在阿多诺看来,这些理念并未真正实现。相反,他认 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文化被文化工业所操控,成为了一种欺骗和操纵的 手段。
最后,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理性看待文化工业的影响。一方面,我们不能完 全否定文化工业的存在和发展,因为这会忽视其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 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放任其自由发展,因为这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如大众文化的浅薄化和商业化的过度化等。因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控 和管理,以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和健康发展。
论文化工业理论对中国大众文化适用性的辨析
论文化工业理论对中国大众文化适用性的辨析文化工业这一术语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首先使用的,特指大众文化中过分工业化的那一部分,以便一开始就与自下而上、自然而然从大众中产生的大众文化相区别。
文化工业的兴起,表明发达的工业国家可以凭借现代科技传媒手段,大规模地复制和传播文化产品,实现文化工业的标准化生产。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商业机制开始形成,信息技术和传媒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内地原创的影视作品、流行音乐、通俗报刊、畅销书、网络文学、广告文化、粉丝文化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科技传媒将大众文化的发展推进到一个由大众广泛参与的交互式阶段,时至今日,已经很少有人能够摆脱大众文化的影响了。
随着中国文化工业时代的到来,文化工业理论已然成为分析与解读中国正在兴起的大众文化热潮的重要理论资源。
借鉴文化工业理论,必然要区分法西斯集权统治、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制度与中国社会大众文化的现实语境,辩证看待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从文化工业的特征来看,标准化是联系商品化、技术化、伪个性化等特征的纽带,同时,标准化的文化生产深刻影响着艺术的创作方式和受众的接收方式。
因此,本文试图从大众文化的标准化生产、大众文化的艺术道路以及大众文化的消费主体这三方面来讨论文化工业理论对中国大众文化的现实启示。
一、大众文化的标准化生产大众文化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消费社会在中国的形成以及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为大众文化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经济条件、发展动力和技术支持。
首先,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迅速改变了文化与市场分离的状态,将文化的商品属性和经济力量从计划管理体制中解放出来,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众文化的商业化模式以经济利益为主要出发点,要求大众文化直面市场,以简单高效的标准化制造快餐式的文化产品,将大众文化的营利性发挥到极致。
其次,消费社会在中国渐成规模。
广大民众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文化和休闲娱乐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大众文化迫切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复制才能迎合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大众文化的崛起——文化产业与文化工业关系再思考
50美学2019/01根据《影视蓝皮书:中国影视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文化产业发展质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中国影视产业规模化发展中潜力与问题并存。
国产电影在市场上的类型呈现多样化形态,显示出国产影片丰富的可能性。
除传统的喜剧和爱情片外,2017年出现了许多其他类型的优质电影:既有《西游伏妖篇》《妖猫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奇幻类电影,也有《嘉年华》《相亲相爱》等现实题材影片,还有像《大护法》这种面向成人的优质动画电影和《绣春刀II:修罗战场》这样精彩的国产动作片。
在2017年票房超过1000万的影片口碑排名中,艺术片占据半壁江山,分别是《二十二》《相亲相爱》《嘉年华》《地球:神奇的一天》和《冈仁波齐》。
在票房不超过1000万的影片中,小成本艺术性电影的优势更为凸显,出现了《不成问题的问题》《天梯:蔡国强的艺术》《一念无明》等一系列优质影片。
口碑第一的《二十二》破纪录片票房纪录,也成为2017年投资回报率最高的电影之一。
2017年影视行业出现许多亮点,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所进步和创新,但影视行业仍然缺乏内容质量顶尖的作品。
商业成功的作品呈集中趋势,作品的马太效应和头部效应凸显。
当前的供需关系仍然存在结构性不平衡问题,整体供给大于需求,低质量产品供给严重过剩和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的产能相对过剩问题依旧存在。
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我们该如何利用好我们的大众文化?阿多诺对于资本主义工业时期的文化批判如今还有借鉴意义吗?一、文化语境的变迁“文化工业”这一概念的出现来源于1947年的《启蒙辩证法》一书,由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初次使用。
阿多诺在书的初稿中使用“大众文化”一词来称呼其研究对象,但他们在定稿中则使用“文化工业”这一术语来形容这种商业化的大众文化,来区别于真正产生于民众的文化。
在这本书中,他们批判和反思了商品社会和工具理性。
阿多诺曾解释说,“对‘工业’这个词不要太注重字面的理解,它是指事物本身的标准化——例如西方的电影院常客了如指掌的那些东西的标准化,是指扩散技术的理性化,而不是严格地指那种生产过程。
试析作为文化工业的大众文化—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述评(一)
试析作为文化工业的大众文化—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述评(一)论文关键词:文化工业大众文化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论文摘要: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以恢宏的学术视野精辟地分析了以媒介组织及媒介产品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发人深省也更有说服力,他们的现论出发点是通过哲学,社会批判将人类从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这种学术资态值得我们尊重,当然这种理论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在庞杂的批判理论体系中,以1922年在德国成立的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为标志的法兰克福学派堪称其理论源头,该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诺、霍克海默、马尔库塞、洛文塔尔等人在不同时期均对作为媒介组织的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研究兴趣,他们的研究成果也被传播学大师拉扎斯菲尔德称为最早的“传播批判研究”。
作为以社会哲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批判理论的一部分,这种传播批判研究同样不仅“关注现存的生活方式已经制定的目标,而且还关注人类及其所有潜能,……它的目标在于把人从奴役中解放出来。
该理论通过对传播过程、媒介产品、传播体制的批判性分析,揭示西方现代社会利用大众文化进行社会控制的实质,并希望能按照理想模式改造社会。
同是现代主义大众文化批判的组成部分,在强调大众文化的力量和历史的悲观主义方面,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的阿诺德及利维斯学派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后者认为大众文化代表着一种对理想社会及文化的威胁,而前者则认为大众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刚好相反,它是对社会实施控制、维护现存体制的一种手段。
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大众文化并非源自下层民众,也不是民众自然而然的经验表达,更不能为民众自享,满足自身的需要。
大众文化是从上到下强加给民众的,看似为大众量身定做,实际上是渗透了统治集团意识形态的、欺骗大众的工具,是稳定工业社会生产的“社会水泥”。
为避免引起误解,法兰克福学派把大众文化改称为文化工业。
文化工业反映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对文化领域的渗透,它虽然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却降低了文化标准,使文化产品趋于标准化、商业化,它不再关心文化生产的审美价值和批判功能,只注重经济效益,文化工业与利益集团构成了合谋关系,旨在操纵和控制社会公众以强化不合理的现存社会秩序。
对大众文化的看法
对大众文化的看法大众文化从实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
它一方面是同与其共时态的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和对应的,另一方面也是同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有着一些原则差异的,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可以说是其最主要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近代大众文化是经济与文化融合的产物,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
市场经济在中国现代大众文化的发展中具有双重作用,它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现代大众文化的发展。
同时,大众文化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力,可以说是存在于两者之间。
因此,对大众文化的看法有两面性。
二、大众文化的正面影响1.大众文化拓展了群众的现代生活空间。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但随着以竞争为主导机制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公众已经进入了一种新的生活状态,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人们的物质生活相比于过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便是精神上的空虚。
而大众文化正好可以弥补人们这方面的空虚2.促进群众统一价值观的形成大众文化对当今社会所推崇的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意识形态和形式上,基本实现了文化与大众生活的联系。
在我们国家,无论从南到北抑或是从东到西,无论是哪个地区的哪座城市,都能窥到大众文化的影子。
从农村到城市,从报刊到互联网,甚至是街头巷尾的广告牌,处处都充满着大众文化。
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大众文化早已被众人所熟悉,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没有人可以离开大众文化的环绕,就像离不开水的鱼儿一样。
三、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大众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让枯燥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大众对大众文化的喜爱也无法掩饰。
但我们不能因此对大众文化全盘接纳,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大众文化。
因此我们必须承认现如今的大众文化的不足,才能为其发展提供更积极的指导。
1. 受全球文化影响,大众文化发展逐渐同质化全球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其特殊影响在文化领域日益突出。
大众文化资料整理
大众文化资料整理:一.大众文化的定义:【重要概念整合】(1)大众文化是借助大众传媒而流行于大众之间的通俗文化(2)马尔库塞和霍克海默把大众文化概括为“肯定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特征是通过为人们提供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幻想的精神世界而平息社会的内在反对性和反叛欲望,通过使人们在幻想中得到满足而美化和证明现存秩序,为现实辩护。
(3)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把大众文化概括为“文化工业”,他们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中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用于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商品化了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在推销文化商品的同时操纵了大众意识。
(4)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
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5)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
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
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地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
(6)特点:首先,大众文化是一种技术性、商品性的文化。
其次,大众文化是一种标准化的文化。
再次,大众文化具有一种潜在的强迫性。
再有,大众文化是一种视听文化、娱乐文化。
1、属性的商品化2、传播的媒介化3、审美的日常化4、形式的娱乐化5、趣味的时尚化【个人归纳】——总结(定义与特点相结合):1.大众文化的传播对象是:大众;流行于大众之间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地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由此大众文化具有通俗化(即审美日常化)的特点:就文化的审美而言, 大众文化突破了艺术与非艺术、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一章何为大众文化在《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一书的第一章中,作者主要解释了大众文化的定义以及与之相关概念的定义。
在这一章中,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为“文化”一词下了三个宽泛的定义。
另一个与大众文化紧密相联的概念就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定义方式甚多,作者介绍了与大众文化研究的关系最的密切的五种定义。
“大众文化”一词也有许多种定义。
第一,大众文化是指那些被很多人所广泛热爱与喜好的文化。
这个量化的定义会有很多的赞同者,但同时一个自相矛盾的难点也随之出现,因为此种量化的工作并无实际价值。
第二种定义认为,大众文化就是除了“高雅文化”(high culture)之外的其他文化,是一个剩余的范畴,是那些无法满足“高雅”标准的文本和实践的“栖身之所”。
第三种定义将“大众文化”等同于“群氓文化”,即大大众文化不过是一种不可救药的商业文化,是为大众消费而批量生产的文化,其受众是一群毫无分辨力的消费者。
第四个定义认为大众文化是来源于“人民”的文化。
在该定义下,“大众文化”一词仅指属于“人民”的“本真的”文化,就等于民间文化,是一种民治、民享的文化。
大众文化的第五个定义来自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政治分析,尤其与其对“霸权”这一概念的发展密切相关。
他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富含冲突的场所。
在这里,被统治集团之“抵抗”力量与统治集团利益对被统治集团的“收编”力量进行着斗争。
从这一章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无论用何种方式定义大众文化,但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大众文化只有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才能出现。
工业化和城市化给大众文化的形成,而“大众文化”这个概念本身也因分析方法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在《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一书的第二章中,作者论述了“文化与文明”传统对文化批评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同文化大家对大众文化所持的不同的批评态度以及对美国大众文化的大讨论。
试析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
试析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摘要】阿多诺是德国哲学家,提出了“文化工业”理论,认为大众文化被商业化和标准化,导致文化产品变成商品,影响人们的审美和思考能力。
文化工业扭曲了真实文化生产,导致文化产品的要求变低,只注重商业化的成功。
文化工业对人类意识形态产生了消极影响,引导大众消费文化商品,降低了人们对文化的真正追求。
阿多诺的理论也提醒我们应当保持警惕,对文化工业进行批判性思考,不被商业利益所左右。
未来,我们应当更加重视文化生产的多样性和真实性,避免文化商品的单一化和标准化,保护人们对文化的独立思考和审美追求。
【关键词】阿多诺、文化工业、文化生产、人类意识形态、文化商品、消费、大众娱乐、价值、现代社会、思考、发展方向、展望。
1. 引言1.1 阿多诺简介Theodor Adorno(1903-1969)是20世纪著名的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音乐学家和文化批评家。
他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Adorno以其对传统文化、大众文化和现代性的批判而闻名,他的思想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哲学、社会学、文化批评以及音乐学等。
Adorno对于大众文化的分析和批判被广泛认为是他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他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由资本主义制度所推动的工业化文化,它的目的在于利润和控制,而不是艺术真实性或审美价值。
Adorno强调了文化工业对个体意识形态的影响,认为它通过大众娱乐、文化商品的消费引导以及对文化生产的扭曲影响,使人们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Adorno是一位独特而重要的思想家,他的理论对当代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分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批判。
通过对他的文化工业理论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文化现象和问题,并为未来的文化批评和文化政策提供有益的借鉴。
1.2 文化工业概念引入文化工业是由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阿多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现代社会中文化生产和流通的一种形式。
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它通过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传播各种文化产品,对人类意识形态、文化生产、文化商品的消费和大众娱乐产生深远影响。
大众文化理论解析
大众文化理论解析在我们这个时代,大众文化已经利用现代传播手段迅速地占据了民众的社会日常生活空间,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在西方的理论界,对于如何看待大众文化则形成了两大主要流派:其一为法兰克福学派,其二为伯明翰学派。
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大众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被资本控制,在文化工业、现代的商业模式运作下的生产出来的文化;在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文化完全处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掌控和宰制之下,从而形成了一种被动的、单向度的、机械复制的文化。
简要言之,法兰克福的大众文化理论,主要从社会批判和资本批判出发批判大众文化的消极的诸多方面,从精英主义出发否定大众文化的受众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而伯明翰学派则因阐发了大众文化的积极性、进步性、革命性和创造性而与法兰克福在对待大众文化上存在重大的理论分歧。
这种重大的理论分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界如何看待这两大流派的理论分歧并在中国语境中展开面前中国文化现象的研究呢?在国内学界偏重法兰克福学派,相对轻视伯明翰学派的背景下,展开对伯明翰学派的研究就显得非常紧迫和十分重要了。
陈立旭教授的力作《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正弥补了我国引介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这一理论短板,为我们置身于中国语境研究大众文化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理论视角。
研究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不能泛泛而谈,必须有所侧重,所以陈立旭教授的《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一书并不是全方位展示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而是从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费斯克入手,研究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
费斯克是伯明翰学派举足轻重的代表人物,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在费斯克那里得到了典型的、充分的表述,对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的梳理、分析和评价,其实是更加深入地把握伯明翰学派的思想。
在作者看来,分析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并不是其论著的主旨,而是借助分析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为在中国语境中分析大众文化现象提供有益的思想启示。
正因作者始终不离中国语境、真诚研究中国文化现象的问题意识和时代关切,所以《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这部著作才令读者读起来特别有教益。
试析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
试析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摘要】阿多诺是20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他提出了“文化工业”理论,强调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受到商业化和标准化的影响。
他认为文化产品被工业化生产,导致人们只接受统一化的娱乐,忽视了真正的艺术和文化。
这一理论对当代文化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对商业文化的批判。
阿多诺的理论也遭受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他过分理想化和保守。
但无论如何,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为我们思考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规范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文化产品的制作和消费。
结论上,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在当代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阿多诺、文化工业、生平背景、核心观点、当代文化产业、影响、批判、争议、应用、发展、结论。
1. 引言1.1 引言简介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是对当代文化产业中存在问题的深刻批判和思考,其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文化产业正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着深远影响。
阿多诺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产业的运作机制和影响,同时也提醒我们应当保持警惕,避免文化产业对社会和个体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阿多诺的生平背景开始,介绍他的学术背景和思想渊源,然后深入探讨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核心观点,分析其对当代文化产业的影响。
接着,我们将探讨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所引发的批判与争议,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将得出结论,从不同角度审视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探讨其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启示意义。
2. 正文2.1 阿多诺的生平背景阿多诺(Theodor Adorno)是一位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和音乐学家,生于1903年,于1969年逝世。
他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之一,与霍克海默等学者合作创立了“文化工业”理论。
阿多诺在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后在法兰克福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同时也是德国哲学研究所的所长。
本雅明有关“文化工业”的思想解读
本雅明有关“文化工业”的思想解读“文化工业”概念是法兰克福学派中心思想家、德国社会学家本雅明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
本雅明认为,文化工业是一种对大众文化的生产和分发方式的称谓,这种文化追求快餐式的快捷性,假借着大众文化的繁荣和多样化来粉饰自己的作为,其本质则是大众消费和商业获取利益的手段和目的。
本雅明提出的“文化工业”概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他认为文化工业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特别的文化生产方式,其特点在于节俭、均衡以及大规模的生产方式。
而这种生产方式所生产的产品不再是为特定阶层或者特定群体进行的文化产品,而是以大众为本体制造的文化产品。
这些产品可以被大众广泛接受、消费以及享受,从而达到商业目的。
本雅明认为,对大众文化的生产和分发方式的掌控权被少数人所把握。
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工业”被利用来满足市场需求,以谋取商业利益。
这种商业利益会导致大众文化的草率和浅薄,并在最终的效果上对大众文化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雅明还指出,文化工业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也是文化工业的一大特点。
文化工业的产出追求市场需求,而不是真正的价值和品质,所以与传统文化相比,“文化工业”产品的价值和品质存在更大的问题。
本雅明所指的传统文化是指那些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富有历史意义的文化产物。
在本雅明看来,文化工业在现代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满足了大众文化的需求,并且在文化分配和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文化工业也摆脱了文化水平、趣味和审美标准降低的困境,这使得文化工业产品在市场上得到了空前的成功。
总的来说,“文化工业”这个概念让我们认识到了文化是如何被作为商品被控制和利用的。
因此,我们应该审视文化产业中的生产方式和商业与价值利益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保护好传统文化,将高品质的文化产品推向市场。
同时,我们也应该摆脱大众化、商业化的文化消费趋势,发掘并保护多样性和个性化的文化作品,创造出更为优秀、多元化的文化产物。
第二章 大众文化的几种主要研究范式
2、伯明翰文化主义 理查德霍加特《识字的用途》 旧秩序:20世纪30年代 工人阶级文化 活生生的 自娱自乐 自己创造 生命活力 新秩序:20世纪50年代 大众文化(通俗小说、 自动电唱片、流行音乐、电视、电影) 感官刺激 钝化欣赏趣味 扼杀审美能力 让人沉迷其中 枷锁 霍加特心目中的理想文化是传统的工人阶级活生 生的现实生活文化,而不是抽象的精英文化, 也不是大众文化。
符号学与大众文化分析
罗兰巴特 《神话:大众文化诠释》对大众文化 进行符号学解读。 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号》 物变 成虚幻的符号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不再起作 用 使用价值被抽离 剩下虚像——地位、品位、 身份等 欲望成了消费目标 流行的过程就是消解商品的使用性而制造欲望 的过程。
2、大众文化的特征 首先、大众文化具有商品化和“商品拜物教”的特征。 文化艺术成了彻头彻尾的商品,结合于商业,被 经济价值规律统摄,纳入市场交换的轨道,具有商品 形式的特征。 商品拜物教,人成了商品的奴隶,商品无处不在, 异化,失去其经济性质,具有了偶像崇拜性质。从而 文化艺术生产失去了原先的独特性,成了工业化生产, 为了迎合大众趣味,以获得丰厚的商业利润。对大众 而言,艺术欣赏成了商品消费。 大众文化失去自身的艺术自律,远离艺术。
道格拉斯凯尔纳 指出现在文化研究过于强调接受和文本分析,而 对文化的生产及其政治经济学重视不够,从而失去 批判性和政治性的锋芒。 提出综合性的文化研究方式: 批判性:看到文化的内在政治性、争夺、抵制 多元性:关注阶级、性别、种族等 多重视角: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结构主义、后 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等
结构主义与大众文化分析 结构主义之父:列维-斯特劳斯 用索绪尔的语言系统观解释文化。认为要拨开混乱的表层现象 的迷雾,揭示社会文化表层下所潜在的无意识的深层结构。 斯特劳斯用结构主义分析俄狄浦斯神话(重视血缘 轻看血缘 否定人出于地 坚持人出于地) 底比斯国瘟疫盛行,天神宣告,只有杀害前王拉伊俄斯的凶手 伏法,才能消灾祛祸。前王外出,与卫兵一起遇害,至今 不知凶手是谁。国王俄狄浦斯严厉诅咒凶手,并号令全国 追查。先知却说,凶手就是俄狄浦斯本人。俄狄浦斯出生 时有神谕,说他将来会杀父娶母,于是他被抛弃在荒山上, 辗转成了科林斯国王之子。成年后他得知神谕,为了躲避 杀父娶母的预言,逃出科林斯国,在途中与人抢道,将主 仆数人打死。他来到底比斯国,制服了狮身人面怪,被拥 立为王,并娶寡后为妻。俄狄浦斯这些经历恰好符合当初 神谕所说的杀父娶母。经过一番追查,事实俱在,俄狄浦 斯正是凶手。王后羞愤自尽,俄狄浦斯刺瞎双眼,自我放 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工业理论下的大众文化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文化工业理论下中国的大众文化述评摘要:20世纪8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传入中国,其精英主义立场迅速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
他们很快地接受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并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对中国的大众文化进行猛烈攻击。
本文立足于法兰克福文化工业理论批判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旨在更好的认识中国本土的大众文化。
关键词:文化工业大众文化语境发展趋势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论”提供了一种有典型意义的大众文化批判模式。
这种模式把文化工业所操纵的文化活动的标准化、模式化、商业化、单面性、操纵性、强制性看作是当代工业社会文化艺术的根本性特征。
法兰克福学派详尽揭露了大众文化的消极作用,对大众文化的平民化趋向采取激烈的拒斥态度,毫不客气的说,正因为有了文化工业理论,中国大众文化的众多“负面性”被放大化,变得所谓的“显而易见”。
法兰克福学派典型的誓死扞卫精英文化的立场,在中国兴起大众文化的时代,得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并对中国的大众文化也进行猛烈的抨击。
但是我国大众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生成语境及其不同,不能片面的照搬其文化工业的批判模式对我国大众文化进行批判。
我们要肯定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意义,正确的看待我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为我国文化建设服务。
一、文化工业理论影响下对中国大众文化的批判大众文化在法兰克福学派眼中,是一种非文化、反文化或虚假文化。
“文化工业”这一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概念集中代表了法兰克福学派主流的大众文化观,也成为中国学者引用最多的术语。
而标准化、模式化、商业化、操纵化、单面性、强制性等这些由“文化工业”衍生的语词也经常被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所套用。
在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大众文化的着作《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导论”中,尹鸿认为,大众文化在生产方式上是一种由文化工业生产的商品。
这些文化产品不再是个体创造的产物,从策划、投资、制作到宣传、发行直到消费,都被作为一种批量复制生产的工业产品。
尤为重要的是,大众文化把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当作主要的目的,文化成为消费品、成为大众消遣的手段。
①同样,在金元浦的《试论当代的文化工业》、姚文放的《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以及黄力之、张汝伦、章国锋等人的论述中也出现了相同的论断—把文化工业看作中国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
在我国学者中,陶东风曾借助文化工业理论来定义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的商业文化、消费文化。
他在1993年第6期《文艺争鸣》发表的《欲望与沉沦一大众文化的批判》中,以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为依据,认为大众文化是“商业化的、批量生产的、以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电子传播媒介传播的、娱乐性的消费文化”。
而很多学者强调了文化工业操控了意识形态。
1986年,欧阳谦出版了《人的主体性与人的解放—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初探》,对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作了简要介绍:“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把‘文化工业’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控制形式,强调这种‘操纵意识’是当代资本主义的统治形式,马克思主义所注重的政治经济形式已被‘操纵意识’所替代。
”1991年,李小兵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与危机》列出专门章节“大众文化与文化工业”部分,阐述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理论操纵功能的观点:“‘文化工业’是资本主义合理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往往起着‘意识形态控制’的作用,强化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而不是质疑、批判和揭露。
②其次,很多学者认为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使大众逐渐成为了马尔库塞口中“单向度的人”。
其中霍克海默的《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书成为我们重要的参考。
其主要观点为:文化工业将电视广播和杂志等媒介纳入一个系统,成为工业,消费者也被拉入到这个系统。
文化工业中的所有细节都是由有经济支配①黄会林:《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②李小兵 [M]《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与危机》力的社会权力计划好的,消费者的存在与其有着同样的意义:为证明计划而存在。
所以文化工业成为了大众欺骗的启蒙。
大众文化是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强加的文化,追逐利润,具有意识形态的操纵性,为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服务;在大众文化的引导与影响下,大众变成了完全没有个体自由意识与反抗可能性的被动群众,他们在接受大众文化的时候完全没有自己的选择性、能动性与批判性。
③我国学者套用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试图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单一性、机械性、程式化等进行批判。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知识分子试图维护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和阳春白雪的精英文化。
20世纪八十年代大众文化的产生,确实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猛烈的撞击。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给了我国知识分子批判大众文化的一个很好的范式。
但是我们要看到我国大众文化和西方大众文化的生成语境不同。
本来,援用文化工业理论来分析中国问题是无可非议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一个现代的中国学者即使在分析、清理甚至提出中国“本土”问题时,想要完全排除西方理论也是没有可能的。
但是必须清楚的意识到:西方任何一种学术话语与分析范式,都是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的产物。
因而无不与中国本土问题存在程度不同的错位与脱节。
由于很多学者没能充分的考虑到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因而也就造成了很大程度上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与我国实际语境的脱节。
二、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生成语境的不同。
首先,中国大众文化产生的经济基础不同于西方社会。
西方大众文化诞生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时期,其整个社会大背景是成熟的工业社会。
而中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试探性的发展市场经济,到80年代才确立了市场经济的合法地位。
中国大众文化是在商品经济、科学技术发展不充分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大众文化先天发育不全。
其次,西方大众文化的受众群和中国大众文化的受众群具有差异,大众不同,就决定了大众文化在③霍克海默 [M] 《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内容、形式、传播方式等方面的不同。
再次,中国文化生态环境和结构不同于西方。
一直以来“文以载道”的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文化长期被看成是意识形态。
故而政府对大众文化的生产、流通整个过程都予以管理控制和监督引导。
而西方大众文化纳入市场经济体系之后,就摆脱了政府对文化活动的直接的行政控制,文化活动听命于市场规律,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这同时导致当前中国文化形成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中国大众文化不仅和精英文化有矛盾,而且更要和强势话语—主流文化对抗。
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大众文化在保持基本特性之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自身作出调整,和中国现实的国情不断整合。
第四,中国的文化体制不同于西方,就决定了运行的规则不同,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作为党的宣传工具,要服从政府机关的监管,并不遵循单一的商品逻辑,要注重文化的社会效益,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大众文化在性质和功能上不同于西方,不能只用商业性、娱乐性、消费性来概括。
这一时期对西方文化工业影响下的大众文化进行反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以陶东风为代表,对理论的有效性和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反省,陶东风在超越历史主义与道德主义的二元对立—论对待大众文化的第三种立场》、④《批判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批评》⑤等文章里对之前用法兰克福的“文化工业”理论对大众文化的否定性批判作了自觉的反省,反省的结果是认识到用批判理论来分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是不恰当的,两者在时空上是错位的。
的确,中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诞生的大众文化,“它以自己的特有的方式参与到对革命文化高度的政治化、公式化、群体化、表演化的反叛进程,支配了大陆思想领域的解放运动,满足了从文化废墟上缓缓站起来的人的精神饥渴:这些曾经被诅咒为资产阶级的靡靡之音,在改革开④载《上海文化》1996年第3期⑤载《东方文化》2000年第5期放的最初岁月里,却成为寻求个人情感慰籍的理想方式。
人们从合唱和群舞中解放出来,从歌颂领袖、歌颂人民的被动角色改为自由自在的边走边唱,歌唱爱情和童年,沉酒于回忆和童年,唱流行歌曲,读三毛、琼瑶,看武侠小说,跳交际舞……80年代初的大众文化洋溢着解放的激情和温馨的浪漫,它有着朦胧诗般的美感”。
⑥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诞生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是在法西斯极权统治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德国法西斯群众文化所作的意识形态批判,并且这种批判理论后被该学派的理论家们“误植”到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用同样的思想对美国的大众文化进行了批判。
那么用批判理论论述现代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是否有效,以及论述结论的合法性就值得思考。
此外,批判理论不是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它的存在不能脱离它的社会历史背景,一旦脱离就成了抽象的、空洞的。
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完全不同于批判理论产生的语境,如果用并不适用的理论来分析社会现象,就会遮蔽中国大众文化的特征,甚至出现截取现实来迎合批判理论的“削足适履”的结果。
这样的研究工作是毫无意义的,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这就要求要谨慎使用西方文化批判理论,要立足中国的现实语境,从中国的实际问题出发援用适合的理论并对理论作适当的改造,而不是从理论出发来夸大和“制造”中国的问题,不能“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更有学者认为:“如果面对中国大众文化的现实及其发生肌理,也许,这样的归纳(指平面化、模式化、标准化引者注)尤其是接踵而至的法兰克福式的批判可能会拿错了武器,也失去了目标。
”⑦对前期理论研究的反思和对之前某些不公允观点的反驳,纠正了知识文化界对大众文化⑥陈晓明《填平鸿沟,划清界限—“精英”与“大众”殊途同归的当代潮流》,载《文艺研究》,1994年第二期⑦汪政《立场的选择与阐释的介入》,载《上海文学》,1998年第1期,第70页。
的看法和完全否定的态度。
另一方面是以曹卫东为代表,对“浅读”法兰克福学派思想的纠正。
曹卫东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效果》等文章中除了谈到对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运用首先要考虑其在西方世界中的有效性和在中国运用时要语境化之外,更强调大众文化批判并不是该学派的目标,社会批判是整个学派的批判核心,现代性批判是学派的落脚点,他们追寻的是关于现代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哲学。
而国内学者在借用批判理论的时候仅仅是针对大众文化这一社会文化现象,还没有上升到社会理论的高度。
这都是因为国内学者在借用批判理论时只看到了皮毛,而对学派的思想精髓知之甚少,这样难免在援用的过程中出现滥用和错用的情况。
更有甚者,当代中国一部分人文知识分子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表现出了明显了抵触与拒绝。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出版了金民卿的《大众文化论》一书,作者认为,引用和采用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来分析中国的大众文化,这明显地显示出理论资源的不足和方法论上的幼稚、狭隘和不合理性,因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并不是一种普适性的观点,它所针对的时代和大众文化状况同中国当代大众文化根本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