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井区J1b4+5层应用油藏描述及数模提高采收率研究

合集下载

石油工程油藏模拟与优化技术的应用案例

石油工程油藏模拟与优化技术的应用案例

石油工程油藏模拟与优化技术的应用案例在石油工程领域中,油藏模拟与优化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通过对油藏地质、物理和流体特性的描述,以及对各种油藏开发方案的评估和优化,油藏模拟与优化技术可以帮助石油公司提高油井的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最大程度地获取石油资源。

一、油藏模拟技术的应用案例1. 储层描述与预测油藏模拟技术可以通过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对油藏的储层进行描述和预测。

例如,通过测量沉积岩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岩石力学参数等数据,可以建立油藏的地质模型。

利用地震反射数据,可以对油藏的构造进行解释和分析。

这些模型和数据可以用于评估储层的含油饱和度、有效厚度等参数,从而为油藏开采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

2. 油藏开发方案的优化油藏模拟技术还可以模拟和优化不同的油藏开发方案。

通过建立含油饱和度、渗透率、井网布局等参数的数值模型,可以评估不同开采方法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例如,可以通过模拟常规油藏的水驱、气驱和聚驱等开采方法的效果,选择最优的开采方案。

此外,还可以利用模拟技术评估油藏的次生开采潜力,比如注水、压裂等增产技术。

二、油藏优化技术的应用案例1. 井网优化油藏优化技术可以根据油藏模拟的结果,对油井的井网布局进行优化。

通过模拟分析不同井网布局的开采效果,可以确定最佳的井距、井网密度和井网形状等参数。

这样可以避免井之间的干扰,提高油井的开采效率。

2. 油藏压裂油藏优化技术还可以用于压裂操作的优化。

通过模拟分析压裂的参数,包括压裂液的流体性质、压裂压力、裂缝的尺寸和长度等,可以评估压裂操作的效果。

这样可以确定最佳的压裂参数,从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3. 油藏注水油藏优化技术可以用于注水的优化。

通过模拟分析注水的参数,包括注入压力、注入速度、注入井与产油井的距离等,可以评估注水的效果。

这样可以确定最佳的注水参数,从而提高油藏的驱替效率。

结论石油工程油藏模拟与优化技术是一项关键的技术,可以帮助石油公司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

水平井提高底水油藏采收率研究的开题报告

水平井提高底水油藏采收率研究的开题报告

水平井提高底水油藏采收率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1.1背景水平井技术的发展使得底水油藏的开发成为可能。

底水油藏是指油藏底部存在一定厚度的水层,在一些发达油田中多发现于长期开采后。

由于底水的存在,使得油藏内部下部空间常常无法充分利用,从而影响采收率的提升。

针对这一问题,提高底水油藏采收率的研究成为了当前油田开发的重点之一。

1.2意义提高底水油藏采收率可大幅增加油田的经济效益,降低成本。

此外,该研究可为其他类似油藏的开发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持,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2.1研究内容本研究针对底水油藏,探讨水平井技术对采收率提升的影响。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底水油藏的产油机理、底水分布规律、水平井对底水油藏贡献以及最优井网形式;(2)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分析水平井对底水油藏采收率提升的效果;(3)通过实验室模拟和实际油田内试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2.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数学建模、数值模拟、实验室模拟、实验数据分析等。

具体如下:(1)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底水油藏的特点、水平井技术的优劣势,为建立数学模型提供理论基础;(2)根据实验室模拟和实际油田内试验,获得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3)建立数学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法进行模拟计算,验证底水油藏采收率提升的效果,探究最优井网形式。

三、预期成果3.1理论成果本研究可为底水油藏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较为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指导。

3.2实践成果通过实验室模拟和实际油田内试验,可获得实际应用的数据,为油田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四、研究进度安排4.1阶段一:文献调研,撰写开题报告时间:2022年9月-2022年11月主要工作:收集资料并进行综合整理,撰写开题报告。

4.2阶段二:数学模型建立及数值模拟时间:2022年12月-2023年3月主要工作:根据文献调研结果,建立底水油藏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

4.3阶段三:实验室模拟和实地试验时间:2023年4月-2023年8月主要工作:通过实验室模拟和实际油田内试验,获得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油田提高采收率研究

油田提高采收率研究

油田提高采收率研究作者:高飞岳金花景瑛张文斌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02期摘要:油田经过长时间的开发,形成了固定的注采模式和对应关系,最终含水上升,产油量下降。

由于油层的非均质性和多层开采,导致油层动用不均,降低了油田的采收率。

通过实施调整注采井网、强化注水、封卡等措施,充分挖掘老油田的潜力,达到最终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关键词:地层压力:注采井网;提高采收率:断层遮挡;地层能量【分类号】TE357.46一、所属油田概况滨南油田属于多油层复杂断块中、低渗透油藏,分为滨一区、滨二区、滨三区,所管单元油层埋藏深,低产、低效,低渗单元居多。

从上到下发现沙二段、沙三段、沙四段三套含油层系,共探明含油面积66.27km2,石油地质储量8157.4×104t,注水储量7181.6万吨,可采储量2010.8×104t,标定采收率24.65%。

目前累计产油1562.1499万t,地质储量采出程度19.15%,地质储量采油速度0.40%。

该油田投入开发以来,经历水力泵、电泵、抽油机等多种方式的强度开采,地下油水关系复杂,非均质严重,平面层间矛盾突出。

二、提高采收率的开发思路以“产量硬稳定、管理上水平”为目标,立足老区,进行井网完善,调整注采对应关系,夯实老油田的稳产基础,减缓递减,确保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

主要以砂体治理和平面挖潜为重点,实施“增”、“提”、“补”措施,即增加注水井点和有效注水量,提高注采对应率和开井数、补孔小砂体挖潜等,提高储量动用程度。

三、提高采收率的做法和效果(1)井网完善是前提针对油水井井况明显变差,导致注采井网不完善,地层能量下降严重,部分油井因能量不足停产,油田开发形势变差的现状,自2006年以来,我们从长远利益出发,通过精细油藏描述,进行剩余油饱和度测井等措施,加强了对地质构造和剩余油分布的再认识,分别对滨35-64块、杨集沙三和毕家沙三等多个单元的24口油井实施了转注完善注采井网,初期日增注1060m3/d,累计增注23.0723m3,对应油井76口,见效油井35口,初增油44.6t/d,累计增油34963t/d。

精细油藏描述在四1区克下组油藏二次开发中的应用

精细油藏描述在四1区克下组油藏二次开发中的应用

精细油藏描述在四1区克下组油藏二次开发中的应用摘要:通过利用克拉玛依油田二次开发新三维地震资料,结合钻井、测井资料,进行构造及断裂的精细刻画,确定断层位置,以及针对老资料求取储层参数难度大的问题,利用测井信息拟合真电阻率,研究出测井二次解释新方法。

实现油藏精细描述成果转化,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动态法、油藏数值模拟法定量研究剩余油潜力。

明确平面和纵向上剩余油分布规律,从而指明了二次开发潜力方向,基于此,重新部署二次开发井网进行最大程度挖潜剩余油。

根据投产井的生产效果分析,完钻实施新井23口,新建产能1.275×104 t,已投产新井平均日产油4.1t,钻井空井率为零,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油藏描述;测井二次解释;二次开发;剩余油1 油藏地质概况克拉玛依油田四1区克下组油藏投入开发至今,已长达50多年,在国内也属于开发时间最长的老油田之一,该油藏为检40断裂与近南北向的检39断裂、近东西向的南黑油山断裂,及克乌断裂夹持形成北西向南东倾的单斜,沉积模式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的过渡相演化过程。

四1区克下组沉积物源来自研究区西部及西北部,主要发育河道、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其中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为主要格架砂体,主要表现为向湖盆激烈推进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平面上油砂体自北东向西南逐渐变薄;纵向上各油砂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砂层厚度平均29.5 m,油层厚度平均7.8 m。

储层岩性为砾岩、砂砾岩、砂岩,砾石几乎全为变质岩,棱角发育,分选差,粒径一般在0.4~4 mm之间,泥质胶结,含泥量10.3%。

砾岩纵向上粒度和胶结程度变化较大,层理不发育。

储层岩石成分以石英为主,约占60%~80%,其次为变质岩和云母,泥质含量高,约占10%~20%,胶结疏松-中等,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颗粒直径为0.4~4.0cm,分选中等,胶结物主要以泥质为主,钙质次之,胶结类型以接触式为主,沉积物分选性好,磨圆程度较高,克下组储层孔隙度为18.6%,渗透率为129.4 mD,属中孔中渗储层,油藏无边底水,属于构造岩性油藏。

提高采收率方案中油藏工程设计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提高采收率方案中油藏工程设计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提高采收率方案中油藏工程设计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之稠油油藏蒸汽驱技术的内容和方法研究摘要蒸汽驱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但其本身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蒸汽重力超覆现象随油层厚度的增加而加剧,从而造成蒸汽驱的体积波及系数低;其次,蒸汽驱时指进现象严重,尤其在非均质油藏中常常发生注入蒸汽沿高渗层窜流,导致注入蒸汽大量损失和体积波及系数降低;第三,随着蒸汽驱采油进入中后期阶段,原油产量下降,汽油比明显升高,经济效益变差,大量的热能被滞留在储层岩石和流体中,如果蒸汽驱一直进行下去直到开采过程结束,那么这些留在岩石和流体中的热量将被浪费。

因此,开展稠油油藏蒸汽驱技术的内容和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稠油蒸汽驱汽窜流度热水驱前言稠油在世界油气资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据统计,世界稠油、超稠油和天然沥青的储量约为1000义1叭。

稠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有加拿大、委内瑞拉、美国、前苏联、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其重油及沥青砂资源约为4000x108一600ox10sm3(含预测资源量),稠油年产量高达127xl叭以上。

中国重油沥青资源分布广泛,己在12个盆地发现了70多个重质油田,预计中国重油沥青资源量可达3oox10st以上。

因此,稠油的开采具有很大的潜力,而且随着轻质油开采储量的减少,21世纪开采稠油所占的比重将会不断增大。

尽管稠油资源在国内外的石油资源中占有很大比重,但是目前稠油资源的开采与常规原油相比还极不相称。

其主要原因是稠油的粘度高、组成复杂,造成开采难度大、成本高,如何高效低成本开采稠油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课题,而且对石油工业的稳产和高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蒸汽驱技术1、原理蒸汽驱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传统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它是将蒸汽注入到一口或多口井中,将地下粘度较大的稠油加热降粘,然后在蒸汽蒸馏的作用下,把原油驱向邻近多口生产井采出。

通过蒸汽驱提高的采出程度一般在30%左右,蒸汽驱结束后的总采收率一般达到50%以上。

低渗透油藏注采系统优化提高采收率研究

低渗透油藏注采系统优化提高采收率研究

渗 透油 田中油藏 层的平 均渗透率 在 1 0 . 1 × 1 0 m2 g ] I 5 0 × 1 0 i n 0 范围 d , 油井的综合含 水量约为5 7 . 2 4 %, 油 田资源的采 出程 度为2 2 . 3 %; 而在 之 间, 其油藏 层的特征相对 比较接近 正常油藏层特 征, 但是油藏 层中的 该 油田的注水井开 采中, 单井 日 注水井 的采油能力为2 3 . 7 M / d , 累计 的 油 气资源产量较 低 , 而 特低渗 透油 田中油藏 层的平均渗透率 在 1 . 1 × 1 0 — 注 水效率为0 . 3 %, 油 井注 水量 的1 6 4 . 9 2 3 × 1 0 m , 单油井 井网密度值为 3 m2 到1 0 . 0 × 1 0 m2 范 围之 间, 油藏 层中油气资 源 的储存特征与正常油藏 层之间的特征 差别比较明显, 需 在相应 有效措 施的保 障下, 才能投 入开采生 产, 最 后, 超 低渗 透油 田中油藏 层的平均 渗透率 在0 . 1 × 1 0 一 m 到1 . 0 × 1 0 m 范 围之 间, 它 的油藏 层非 常致 密, 束缚水饱 和度比较 高, 基本上不能 进行油气资源 的开采 生产。 此 外, 在 进行低渗 透油 田油藏 层的开采 I
2 . 某油 田低 渗 透油 藏 概况 与特 征 简述 2 . 1 某油 田低渗透油藏 的基 本概况 某 油田的低渗透油藏位于该油 田南部位 置, 并且分布在该地 区的凹
陷中央 隆起带与断裂 带交汇处, 该油藏 油层主要有 沙三 上以及沙二 上 、
沙二— 沙 一段等不 同油层体系, 本 文主要以该低 渗透油藏 层的沙三 上 油层体系为重点, 结合该 油藏 层的资源储存 特征以 及注 采工艺 效果 , 对 于油藏 层采收率 的优化提高措施 进行分析。 该油 田油藏 层中的沙三 上油 层岩土 主要是 以砂泥岩互 层为主 , 地层厚度约 为2 0 0 米, 是一种 常规 的

探究油田提高采收率优化技术

探究油田提高采收率优化技术
探究油 田提高采收 率优化技术 油 田股份 有 限公 司子北采 油厂 陕西 延安 7 1 7 3 0 0
摘要 :石 油的开采是我国近几年重点关注的事项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 ,我 国进入全 面发展 阶段 ,社会 大众对各 项能源的需求量 也逐 渐加 大。石油作 为众多能源中的一环,所 占的比重越来越 大。我 国的石油事 业暂 时还 处于发展 阶段 ,石 油储 量虽大,但 是 由于勘探和 开采有一定 的难度 ,使我 国由从往 日的石 油 出口大国逐渐转 变为进 口大国,面对这样 的转变 ,相 关人 员应提起 重 视 ,积极 改革石油开采技术 ,通过具体 的实施 方案 ,提 高油 田采收率 ,增强我 国的 国际竞争 力。 关键 词 : 油 田 ;采 收 率 ;提 高;技 术 中图分类号 :T E 3 5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5 7 9 9( 2 0 1 5 )0 7 — 0 1 5 0 - 0 1
在 油 田开 采 工 程 中 , 由于 各 种 因 素 的 限 定 ,导 致 石 油 无 法 开采得彻底 ,这在 很大程度 上影 响了我 国石 油产业 的发展 。 因此 ,怎样 提高 油田 的开采 率是我 国油 田工作者 目前的工作 重 点 。 石油 的 开 采 对 我 国 的 发 展 有 着 至 关 重 要 的作 用 ,我 国 石油 资源 极其丰 富 ,对其 有效开采 ,有利 于我 国经 济总值 的 增 长 ,促 进 我 国更 全 面 的发 展 。 1我 国石油开采现状 我 国石油 资源 的分布情况较为分散 ,主要分布在东北、华 北、江淮等地 区。陆地资源约 占7 6 % ,海域 资源约 占2 4 % …。其 中 ,有 一 些 石 油 资源 分 布 在 我 国 西 部 的 山 地 、沙 漠 、 高 原 、 等 极 差 的 环 境 中 , 导 致 石 油 的开 采 难 度 大 大 增 加 , 为 石 油 工 作者的开采 工作 带来 了难题 。1 9 9 9 年我 国成为 了石油 的净 进 口国 ,垫 定 了我 国石油大 国的位置 。接下 来的几 年,我 国石 油开采 的情 况也较 好 ,创 造 了无数 产值 。但 随着我 国石油 能 源 消耗量 的大幅度 增长 ,以及开采难 度 的增加 ,我 国逐渐 成 为 石 油 进 口大 国 。 这 就 给 我 国 的 石 油 开 采 工 作 提 出 了 巨大 的 挑战 ,石 油工作 者需要探 索新办 法 ,优化 开采技 术 ,提 高采 收 率 ,保 护 我 国石 油 大 国 的坚 实 地 位 。 2提 高油 田采收率 的具体策略 提 高油田采收率是我 国 目前 的重 点任务 ,也是未来生活 中 应坚持 不懈 的工 作 目标 。在过去 ,我 国主 要利用 天然 能量 进 行石油 开采工作 ,但这种 方法采 收率相对 较低 ,达不 到使用 量的要 求。随着 时代技 术的发展 ,石油工 作者研 究 了注 水开 发 的 方 法 , 使 得 采 收 率 有 了一 定 的 提 高 。 近 几 十 年 来 ,石 油 工作者 为 了使油 田采 收率更高 ,相继研 究 了很 多办法 ,但 是 没 有 任 何 一 种 办 法 能 达 到 水 驱 法 的 石 油 开 采 数 量 , 所 以 , 相 关人员提 出 当下应重 点使 用水驱 法提 高石 油采 收率 ,然后 使 用 其 他 的 方法 进 行 补充 ,将 石 油 开 采 工 作 进 行 完 善 。 2 . 1 利 用水 驱 方法 提 高 石 油 采 收 率 2 . 1 . 1加 强管理 对油 田加强 管理机 制是油 田开采 工作 的基本 内容 ,使 用 水驱法 提高油菜 采收率 石油开采 工作 的重 点 。第一项要 关注 的就是 井网 的具 体情况 ,工作人 员要对 油 、气和 注水井 的分 布工作 加 以完 善 ,使 水驱方法在 油 田开采 中成 分发挥 效果 , 达到水 驱 目的。注水 一方面是产 生压力 促进石 油开采 ,一方 面起驱 替剂 的作 用 。如果想要利 用水达 到石油 开采 的最好效 果 ,就 要严格控 制油水 井数 比,尽可 能的将数 量降低 , 目前 最 理 想 的 油水 井 数 比是 2 :1 [ 2 3 。 另外,水质管理方 面也要加 强监督 。油 田注水 的步骤是水 源— — 处理 站— — 注水 井— — 油层 —— 油 井— —污 水 处理 站 等 一 些列过程 的运作 ,这是一个庞大的循环性的系统,并且关乎石油 开采 成 果 ,所 以 中间环 节 不容 出错 ,工作 人 员应将 这 一工 作流 程 重 点对 待 ,保 证系 统正 常运 作 。 同时 ,对 注采 关系 进 行调 整 也是 提高采收率的其中一环。油水井的配产配注工作要全面实行微机 化 ,通过 计算 机 的数据 分析 功 能 ,增 加其 工作 质 量 。 最后 ,就是耗能系统的管理 。耗 能系 统的操作环节包括注 水站 、注水井 、油层 、采油井 、集油 站, 同注 水系统 一样 , 耗能系 统也 比较 庞大 。石油工作 者在 工作 中要 对开采 成本仔 细 预 算 , 在 能源 的 使 用 上 也 要 以 节 俭 为 宗 旨 , 降 低 每 一 个 环

高含水期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及应用

高含水期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及应用

高含水期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及应用【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资源的开采也不断深入。

在探寻油藏的过程中,发现较多高含水期的油藏,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油藏,需要对这些高含水期油藏的开采技术进行研究,以能切实应用与高含水期油藏的有效开采,提高采收率。

本文主要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现有的高含水期油藏开采办法,以长庆油田的高含水期油藏A断块为例,采取周期间注法开发,对其适应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价,以总结有效经验及方法。

【关键词】高含水油藏周期注水法采收率水动力学综合递减1 前言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油藏开采需求增大,越来越多的高含水期油藏被勘查出来,但是高含水期的油藏却存在高含水高采出的矛盾,成为目前高含水期油藏开采的主要问题。

我国大部分油田都已经投产数十年,许多油藏都逐渐进入高含水期阶段,一些区块甚至采出所在区域储量的80%,所以,研究如何开采高含水期油藏,成为解决目前油藏开采困境的重要途径。

国内外相关研究提示,一些通过水驱技术开发的油藏,提高其采收效率主要有三次采油及水动力学法。

长庆油田是我国年份较久的油田,因为长期的开发,该油田一部分油藏区域已经进入高含水期,油藏的发育以及油层的连通具典型性,因此,本文选择长庆油田的高含水期高渗透大厚层高含水油藏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以探讨提高高含水期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取得较理想的效果,本文作如下综述。

2 油藏概况长庆油田的主要含油层是以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特低渗透油藏和侏罗系延安组低渗透油藏为主,主力的油藏是三叠系延长组储层,在此简称A断块。

其埋深1000~2600,油层渗透率0.5~10-3m2,孔隙度为8%~14%,地层温度40°C~75℃产量占到长庆油田总产量的72.2%,截至2008年底,共投入开发油田32个,储层普遍具有“低孔、低渗、低压、非均质性强”等特征。

3 确定周期间注法和挖潜依据目前有3种水动力学办法用于改善高含水期油藏的水驱效果,分别是周期注水法、改变液体流向法和封堵大孔道调剖法。

浅谈提高油藏原油采收率的方法探讨

浅谈提高油藏原油采收率的方法探讨

浅谈提高油藏原油采收率的方法探讨作者:饶跃新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03期摘要目前我国提高油藏采收率技术主要分为热采、气驱、化学驱、微生物驱及物理法等五大类。

大规模应用的热采技术主要为蒸汽吞吐、蒸汽驱和SAGD;规模化应用的气驱技术主要为CO2混相驱和烃混相/非混相驱;化学驱技术主要在中国应用,聚合物驱已进入工业化应用。

本文对国内外采用的提高油藏采收率技术及发展进行了概述,各种驱油方法各有优劣,应根据油藏的具体情况对EOR技术进行配套应用。

关键词化学驱稠油热采注气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0引言采收率是衡量油田开发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极限内,在现代工艺技术条件下,从油藏中能采出的石油量占地质储量的比率数。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内外便开始了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目前微生物驱和物理法尚未进入矿场工业化应用,其他三相技术已经进行大规模工业应用。

1化学驱1.1聚合物驱聚合物驱是将水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加入水驱作业的水中,来增加水相的黏度,从而降低注入水的流度,改善了波及效率从而提高了采收率。

常用的聚合物为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和微生物发酵产品黄原胶。

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在高温高盐环境中部分长链会发生卷曲成球形,从而使黏度下降,因此其要求油藏温度低于80℃,含盐度低于100000mg/L,同时,由于地层吸附,聚合物在地层中会出现损失,随着温度、盐度的增大,还会发生沉淀,堵塞油层。

胜利油田将聚合物驱对象按照温度、矿化度和非均质性等方面分为四类。

目前主要在一、二类油藏中进行,提高采收率8%左右,年增油170€?04t。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聚合物驱技术规模最大,大面积增产效果最好的国家,聚合物驱技术成为我国石油持续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但其对高温高盐类油田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尚需开发适用与高温高盐油藏的驱油剂。

1.2复合驱在化学驱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是复合驱。

中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评价——评《提高采收率原理》

中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评价——评《提高采收率原理》

新疆地质XINJIANGGEOLOGY2019年12月Dec.2019第37卷第4期Vol.37No.4第一作者简介:李思涵(1995-),男,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气田开发工程通迅作者:王长权(1979-),男,黑龙江集贤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研究工作中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评价——评《提高采收率原理》李思涵1,王长权1,李冰2 1.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2.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生产测井中心随着油气资源的大量不断消耗,我国绝大多数中、高渗透性的大型油气藏已进入中后期高含水开采阶段。

我国低渗透油藏储量相对丰富,总储量占陆地探明油气储量的27%左右,低渗透油藏注气可显著提高采收率。

《提高采收率原理》一书概述了国内外低渗透油藏的基本特点、注气提高采收率现状及当前面临的难点,基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取得的项目成果,系统地介绍了注气对流体相态的作用、注气开发分子扩散机理,固相沉积及混相压力测试及相关理论,总结了不同低渗透性油藏注气方式、评价技术及相关配套技术,分析了示踪剂、地震技术及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等在注气动态监测中实例应用评价。

本书系统性及理论逻辑性较强,具一定实用性,可为油气田开发领域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很好的参考。

国内外低渗透油藏主要具以下特点:①低孔、低渗、产能极低或不产油;②原油性质较好,密度小、粘度低;③油藏物性较差,沉积物颗粒偏细、分选性差且含有较高胶结物;④储层层间均质性较差,砂层厚度多变,多与泥层交互;⑤储层下伏水层不活跃,主要依附于岩性;⑥储层间流体不遵循达西定律。

由于渗透性较差甚至不能采取常规的注水开发方式。

气体相比于水更具流动性,不仅有降粘、扩散及体积膨胀效果,还能降低界面张力,低渗油藏原油本身质轻,使注气提高采收率更显优势。

注气提高采收率方式根据机理不同,主要有一次接触混相、多次接触混相及非混相驱等,具体多次接触混相又包含有蒸发气及凝析气驱两种,主要核心机理基本一致,通过降低界面张力获得高效驱油效率。

四维油藏描述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

四维油藏描述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

原文题目:4-D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improves EOR原文作者:Kirk Trujillo & Scott Marsic (Halliburton公司)原文出处:”PRODUCTION QUALITY AND RATE IMPROVEMENT”, September 2011四维油藏描述可以帮助提高原油采收率原作者:Kirk Trujillo & Scott Marsic (Halliburton公司)翻译:冷仁春(中石油长城地质院)四维油藏描述(4DRC)已在全球范围内证实可以有效帮助提高原油采收率(EOR)及碳捕获和存储(CCS)操作。

四维油藏描述的目的是帮助理解怎样从一个油藏中开采原油、指导布加密井、绘图(诸如蒸汽、CO2或水的注入和运移情况)或者帮助确保碳捕获和存储项目运行动态如设计那样及确保具有能经济而有效监测油藏特性随时间而变化的技术。

地面运动随时间变化的监测可以转化到油藏处以便用地质力学解释油藏所发生的变化。

地面的变化可以由这些技术确定: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全球定位系统(GPS)、地面倾斜度测量仪或这三个技术的联合。

地面地质力学模型由专家通过反演模型程序对信息的分析而产生。

其成果是时间序列油藏地质力学模型及数据集,该模型和数据集是设计来直接解释或作为其他地面模型的补充。

求得油藏体积变化地面变形的准确测量形成了4DRC的基础。

首先对目前活动进行解释,而后建立一模型,把变形源(即压力、流体体积和温度的变化)与预测的地表变形联系起来。

该模型可以从给定的均质孔弹性或热弹性半空间预测地表变形量(倾斜或位移)。

然后把所评价的油藏分成许多小单元,每个小单元都有不同的形状和深度,跟实际油藏形状和延伸相近。

假设每个小单元都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压力、体积和温度的稳定变化。

所预测的由于油藏总变化而产生的地表变形是用于模拟油藏的每个小单元体积变化的总和。

提高采收率研究

提高采收率研究

提高采收率研究作者:解静代立波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24期[摘要]油田经过长时间的开发,形成了固定的注采模式和对应关系,最终含水上升,产油量下降。

由于油层的非均质性和多层开采,导致油层动用不均,降低了油田的采收率。

通过实施调整注采井网、强化注水、封卡等措施,充分挖掘老油田的潜力,达到最终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关键词]地层压力:注采井网;提高采收率:断层遮挡;地层能量中图分类号:TE3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4-0056-01一、所属油田概况滨南油田属于多油层复杂断块中、低渗透油藏,分为滨一区、滨二区、滨三区,所管单元油层埋藏深,低产、低效,低渗单元居多。

从上到下发现沙二段、沙三段、沙四段三套含油层系,共探明含油面积66.27km2,石油地质储量8157.4×104t,注水储量7181.6万吨,可采储量2010.8×104t,标定采收率24.65%。

目前累计产油1562.1499万t,地质储量采出程度19.15%,地质储量采油速度0.40%。

该油田投入开发以来,经历水力泵、电泵、抽油机等多种方式的强度开采,地下油水关系复杂,非均质严重,平面层间矛盾突出。

二、提高采收率的开发思路以“产量硬稳定、管理上水平”为目标,立足老区,进行井网完善,调整注采对应关系,夯实老油田的稳产基础,减缓递减,确保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

主要以砂体治理和平面挖潜为重点,实施“增”、“提”、“补”措施,即增加注水井点和有效注水量,提高注采对应率和开井数、补孔小砂体挖潜等,提高储量动用程度。

三、提高采收率的做法和效果(1)井网完善是前提针对油水井井况明显变差,导致注采井网不完善,地层能量下降严重,部分油井因能量不足停产,油田开发形势变差的现状,自2006年以来,我们从长远利益出发,通过精细油藏描述,进行剩余油饱和度测井等措施,加强了对地质构造和剩余油分布的再认识,分别对滨35-64块、杨集沙三和毕家沙三等多个单元的24口油井实施了转注完善注采井网,初期日增注1060m3/d,累计增注23.0723m3,对应油井76口,见效油井35口,初增油44.6t/d,累计增油34963t/d。

油藏数值模拟在克拉玛依油田530井区的应用分析

油藏数值模拟在克拉玛依油田530井区的应用分析

油藏数值模拟在克拉玛依油田530井区的应用分析韦航;魏勇;严萍【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天然气》【年(卷),期】2002(014)001【摘要】针对勘探开发阶段资料较少的情况下,从单井数值模拟到区块数值模拟,通过历史拟合,用数学模型再现油藏地下真实动态,对油藏反复模拟开发,求得合理开发油田定量的解.在530井区下乌尔禾组油藏地质与油藏工程研究及历史拟合的基础上,设计和预测了多达16个方案.在处理裂缝性油藏方面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此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指导.【总页数】3页(P7-9)【作者】韦航;魏勇;严萍【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开发所,新疆,克拉玛依,834008;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开发所,新疆,克拉玛依,834008;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开发所,新疆,克拉玛依,834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19【相关文献】1.三维地质模型在薄层油藏水平井地质设计中的应用——以克拉玛依油田八区530井区克下组油藏水平评价井为例 [J], 胡新平;韩甲胜;何长坡;曾玉兰;王辉2.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在老区滚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以克拉玛依油田530井区克下组油藏为例 [J], 林军;邱争科;袁述武;张有印;扎依达·艾合买提3.砾岩油藏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以克拉玛依油田八区530井区克下组油藏为例 [J], 韩甲胜;李斌;郭守波;王涛;朱亚龙4.克拉玛依油田低渗薄层砂砾岩油藏水平井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以五、八区克拉玛依组油藏为例 [J], 李芳; 孙志雄; 严萍; 鲁静5.不同驱替方式下复模态微观孔隙原油动用规律——以克拉玛依油田530井区八道湾组油藏为例 [J], 张菁;谭锋奇;王晓光;秦明;黎宪坤;谭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研究——以530井区八4+5层油藏为例

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研究——以530井区八4+5层油藏为例

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研究——以530井区八4+5层油藏为例金萍;宋廷春;黄政;周庆;吉日格莉【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天然气》【年(卷),期】2010(006)004【摘要】研究区域530井区八4+5层油藏为典型一类油藏,综合含水73.4%,中高含水井比例达到84%.此次研究利用岩石电阻率测井与其它测井参数相结合,采用井间电阻率对比法、径向电阻率对比法、交会图版法、自然电位偏移法对水淹层进行定量识别,以此揭示油藏水淹层岩石物理响应机理及响应特征,为水淹层判别提供依据.【总页数】4页(P67-70)【作者】金萍;宋廷春;黄政;周庆;吉日格莉【作者单位】中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新疆,克拉玛依,834008;中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新疆,克拉玛依,834008;中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新疆,克拉玛依,834008;中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新疆,克拉玛依,834008;中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新疆,克拉玛依,834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3【相关文献】1.低渗厚层砾岩油藏试井解释模型及合理关井时间研究——以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试井解释为例 [J], 李文峰;肖春林;林军;汪玉华;易晓忠;张河2.特低渗透裂缝砾岩油藏水淹层识别综合技术研究——以克拉玛依油田二叠系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为例 [J], 吕文新;金萍;林军;张广群;刘永萍3.高含水期油藏数值模拟整体调控技术——以530井区J1b4+5层油藏为例 [J], 金萍;吕文新;刘永萍;胡晓云;郝卫国4.A井区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与射孔层位优化研究 [J], 师海军5.530井区J<sub>1</sub>b<sub>4+5</sub>层油藏描述应用 [J], 金萍;吕文新;汪玉华;王春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

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

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原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下步工作2011.12(一开展三次采油的油藏类型及特点1、高渗油藏:采出51.37%,含水98.2%,进入注水开发废弃阶段2、部分中渗油藏:构造复杂,注采难以完善3、部分低渗油藏:埋藏深、物性差、吸水能力低,开发效果差上述三类油藏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潜力很小,必须依靠三次采油技术提高采收率。

地层温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高,钙镁离子含量高的油藏特点对三次采油化学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三次采油潜力开展气驱和化学驱是中原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化学剂的耐温抗盐和耐剪切等与油藏适应性能的指标不断提升,化学驱的应用潜力也会逐步增大。

分类化学驱气驱地质储量5887×104t 31885×104t所占比例11.4% 61.6%(三中原油田三次采油开展的工作:1、聚合物提高采收率技术(1聚合物驱技术由于早期还没有适应中原油田油藏特点的表活剂,因此,开展了聚合物驱研究。

开发出了耐温抗盐AMPS共聚物驱油体系。

聚合物产品综合性能110℃老化85天,粘度保持在9mPa.s(90℃测试。

90℃老化135天,粘度保持在15mPa.s。

室内溶解时间在3小时左右。

效果:常规聚合物耐高温、高盐和高钙镁能力有限,在中原油田的应用受到较大限制;研究出的AMPS聚合物室内评价效果较好,但由于地层高剪切,粘度下降幅度大,驱油效果不明显,且成本较高。

(2交联聚合物调驱技术交联聚合物调驱技术开展了弱交联聚合物调驱体系和高强度交联共聚物调剖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弱交联聚合物调驱体系开发出了交联时间和交联强度易于控制,耐温耐盐性好,稳定性好的弱交联聚合物调驱体系。

基本配方为:HPAM:EOC-1A:EOC-1B:EOC-2 = 1:0.8:0.8:0.4●高强度交联共聚物调剖体系高温情况下(100℃,弱交联体系会在较短的时间内破胶失效。

为此,开发由具有耐温抗盐性能的共聚物与有机复合交联剂交联而成的高强度交联共聚物体系。

油藏描述一些技术方法的改进或应用的开题报告

油藏描述一些技术方法的改进或应用的开题报告

油藏描述一些技术方法的改进或应用的开题报告题目:油藏描述一些技术方法的改进或应用摘要:油藏是石油开采的重要资源,而如何更好地发掘油藏的资源,是石油工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技术方法的改进或应用,来提高油藏的开采效率、降低采油成本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油藏、技术方法、改进、应用、开采效率、采油成本一、引言油藏开采是石油工业的核心问题,如何改进技术方法、应用新技术,提高开采效率和降低采油成本成为石油工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技术方法的改进或应用,探讨新技术的前景和优越性。

二、技术方法改进或应用1. 水驱采油技术水驱采油技术是一种利用水来驱动储层中的原油向井口流动的方法。

现在一些油田采用了新型水驱采油技术,如用聚合物改进水驱剂使其具有更好的低渗透性或高盐度储层的适用性,或引用“水驱-地热动力联合采油技术”,通过水的温度变化使原油向井口移动,提高了采油效率,降低了采油成本。

2. 去膜分离技术去膜分离是一种通过压力差将含油水与油水分离开的方法。

去膜分离技术的改进,如引入具有微孔结构的膜材,可以有效地提高去膜分离效率。

同时,去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采油成本,提高采油效率,对于改善油藏勘探的技术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3. 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利用地震波探测地下物质的方法。

现在,一些油田采用了新型地震勘探技术,如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它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地下油藏的地质构造和洼陷区域的状况,可以帮助油田管理者更准确地了解油藏情况,提高勘探效率,降低勘探风险。

三、结论技术方法的改进或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油藏的开采效率,降低采油成本。

从目前应用情况来看,三种技术方法的改进或应用效果都比较突出,但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掘更多的潜在优势。

因此,在油藏勘探和开采实践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创新和整合,努力开拓新领域,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建议

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建议

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建议摘要:中国国土面积广阔、拥有大量的石油资源,但是石油资源往往集中在低渗透油藏当中,开发难度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技术人员必须要不断探究油气开发新方法,改变低渗透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技术要点。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目标并未能得到实现,“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的问题仍然存在并难以解决,只有合理做好注采压力系统调整工作,并对井网密度进行调整,才能保证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合理井网;天然气驱引言:低渗透油藏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油藏,它的储层物性比较差、渗透率非常低,给石油资源的顺利开采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寻找能够改善低渗透油藏开采效果的方法和技术。

首先,需要充分了解低渗透油藏的概念,并对井网加密方法和注采压力系统调整方法进行充分了解,改变低渗透油藏注采压力不合格、井网密度不合理的问题,达到提升低渗透油藏改善开发效果的目标。

一、低渗透油藏概念石油资源是十分常见、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源之一,它可以根据油藏渗透率被分成三种类型,其中的低渗透油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给开采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这种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基本低于0.01/am,开采的过程中原油无法通过缝隙被顺利开采出来,技术人员必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优化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

另外,低渗透油藏还具有分布广泛、范围较大的特征,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油藏类型,经过反复不断地研究和尝试后,技术人员开始提出了一系列开发技术,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低渗透油藏开采问题。

低渗透油藏开发工作的复杂性不言而喻,仅仅凭借传统开发技术显然无法顺利地完成开采任务,因此必须要不断提升驱动体系的科学化水平,利用水平井技术、井网加密技术、注采压力技术等对低渗透油藏进行改善和开采,可谓是势在必行。

比如,可以通过注水技术提升低渗透油藏的储层性质、利用压裂技术提升油层的渗流能力等,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适当选择优化改善技术。

油气藏开发工程提高采收率(驱油方法)

油气藏开发工程提高采收率(驱油方法)

8.1 提高采收率天然能量已衰竭或用注气、注水法采油后(或注水、注气同时),运用更复杂的物理化学技术改变或改善其排出机理,从而提高采收率。

也称强化开采。

8.2 三次采油系指油藏经一次、二次采油后,注入热介质化学剂或能混溶的流体开采剩余在油藏中的原油,以提高油藏的最终采收率。

8.3 岩心驱替试验系指在实验室内利用油层岩心或人工岩心进行的各种驱油物理模拟试验。

8.4 EOR先导性试验在油田较小范围内,应用相应的井网所进行的提高采收率的试验。

8.5 采收率采出油量占原始地质储量的百分数,以ER表示。

8.6 无水采收率一个油藏或一个开发区不含水时累积采油量与该油藏或开发区的地质储量之比。

8.7 最终采收率油藏经各种方法开采后,最终采出的总采油量占原始地质储量的百分率。

8.8 驱油效率由天然的或人工注入的驱替剂波及范围内所驱替出的原油体积与波及范围内的总含油体积的比值,以ED表示。

8.9 体积波及系数系指天然的或人工注入的驱替剂波及的部分油藏体积Vs与整个油藏含油体积V的比值,以E表示。

8.10 平面波及系数系指注入的驱油流体(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的)在平面上波及的油藏部分的面积As 与油藏整个含油面积A的比值,以EA表示。

8.11 垂向波及系数指流入流体(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的)在垂向上波及的部分油藏厚度hs与油藏垂向厚度h的比值,以E表示。

8.12 驱油机理系指各种驱油剂驱替原油的各种作用机理。

8.13 毛管准数粘滞力与毛管力之比,称为毛管准数,是一个无因次参数群或数组。

驱油效率与毛管准数密切相关。

8.14 泰柏准数Taber发现水驱不连续残余油的效率是△p/Lσ的函数,参见毛管准数。

8.15 结构难度指数剩余油的可采性显然与孔隙结构即与孔隙平均入口直径De和孔隙凸腔直径中值DM 有关,为此可用结构难度指数D表示:D=l/De-l/DM。

8.16 三次采油准数Mas Donald和Dullien在1954年将泰柏准数△p/Lσ与结构难度指数D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无因次的“三次采油准数”Nsaa 。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单 元划 分 , 油藏 的静 态 和动 态特 征 结合 的更 使得 加紧密 , 为精 确 指 导 油 藏 的合 理 注 水 开 发 提 供 依
据;
( ) 化 了储 层 分 类 评 价 , 用 G T o e 相 4深 采 P M dl
作者简介 : 萍(9 4~) 女 , 金 17 , 工程师 , 新疆 油田公 司, 事油田开发 生产研 究工作 。 从

要 :3 5 0井 区 Jb +层 油藏 属断层 遮挡 一岩性 复合 圈闭砾 岩 油藏 , 。 已进入 高含 水递减 阶段 , 地
质模型 与剩余 油分 布认识 不 够 , 常规 动 态管理存 在 不定 量 、 结果 不 可预 测 性等 问题 , 近年 通 过 开 展 高含 水期精 细 油藏描述 及数模 动 态预测研 究 , 细地 质 建模 , 量描 述 剩余 油 , 精 定 突破 了原 有认 识 。20 20 0 2— 0 6年应 用 油藏描述 成果 及数模 预测技 术 , 实施 油藏 由定 性 向精 细 油藏定 量化 管理
1 油藏 概 况
动态资料 , 展 了油藏描 述 , 行 了储 量 计算 , 立 开 进 建
三 维 地 质 模 型 , 此 基 础 上 重 新 进 行 油藏 数 值模 在 5 0井 区 Jb+层 油 藏 为 向东 南倾 的 单 斜 , 3 , 呈 拟 , 结合 生产 动态 , 量小 层剩 余 油分 布 , 定 并进 行 生 狭长带 状分布 于克 一乌 断裂下 盘 , 要 为辫 状 河道 产 特征研 究 、 主 注水效果 评价 和 井 网井 距研 究 。取 得
行合理 压力 系统调 整提供定 量化 支持 ;
模研究 , 向分层 由以前 的 7个 层 细分 至 1 个 层 , 纵 1
() 6 数值模 拟用 E ls cpe数模 软件 , 向分 层 由 i 纵 步长 由 l m:l m缩 小 至 4 m :4 m, 模 精 度 o lo = 5 l5 数 =
维普资讯
第 3卷 第 1 期
20 0 7年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 疆 石 油 天 然 气
V0 . 1 3 No. 1 Ma. 0 7 r2 0
Xnin i& G s i agOl j a
文章编 号 :6 3 27 ( 0 7 0 - 0 6 0 1 7 _ 6 7 2 0 ) 1_ 0 7— 5
度 3 .% , 15 采油速 度 0 7 % , 层 压力 1 . 9 a .7 地 3 0 MP ,
2 高含 水 期 油 藏 描 述 取 得 的成 果 及
新 认识
20 0 4年 一 0 5年利 用 维 地震 、 井 、 井 及 20 测 钻
收稿 日期 :0 6一l —l 20 l 8
油 藏 原 始 地 层 压 力 1 .2 M a 7 5 P ,饱 和 压 力 造精 细 解 释 及 多井 精 细地 震 一地 质 标定 的新 技 术 1. 4 a 0 1年 油 藏综 合 含 水 6 . % , 出程 方 法对构 造进行 重新认 识 ; 5 1 MP 。2 0 44 采
( ) 对 测井 资料 进 行 了重新 解 释评 价 和 归 一 2) 处于高 含水 期递 减 开 发 阶段 。存 在 : 1 油藏 地 质 化 处理 , () 对未 开 发 层 一Jb 层 进 行 了 重新 认 识 和 。 模 型与小 层定 量 剩余 油 分 布认 识 不 够 ;2 沉积 相 () 评价 , 建 Jb 层 有 效 厚 度 图版 , 新 。 计算 了储 量 , 提 研 究与 划分 不 够 精 细 , 能满 足注 水 开 发 的 需 要 ; 不 出有 利 的开发 区域 和开采建 议 ; () 3 现有 i 井解 释 图版 需 修 正 ;4 构 造 有 待 进 一 贝 0 () ( ) 积相 划分 由原 来 的 亚相 细 分 至微 相 , 3沉 并 步解 释细 化等 问题 。 利用 聚类 分析 、 别分 析技 术进 行分 下 层 进行 了流 判
转 变 ,0 2— 0 6年 平均 绝对年 油量 油量递 减仅 为 1 6 , 20 20 . % 采收 率提 高 4个 百分 点 , 增加 水驱 可 采储量 5 . 5 5×1 , 0 t实现 了油藏持 续稳 产 。
关键词 :3 5 0井 区 Jb +层 ; l 油藏描 述 ; 数模 ; 用 应 中 图分 类号 :E 5 T 37 文 献标 识码 : A
平衡 法 、 采油 速 度 分 析法 、 注水 能 力 分 析法 等 多 种 态调水 及措施 选井 预测 , 合率 达 8 % 以上 ( 1 符 5 图 、
油藏工 程方法 定量 了合理 开采 界 限 , 指 导油 藏 进 2 。20 为 ) 04—20 05年 用 Elpe软 件 重 新 进 行 了数 cis l
5 0井 区 J b + 层 应 用 油 藏 描 述 3 45 及 数 模 提 互 率 研 究 古 同7 收
金 萍 , 吕文 新 , 玉 华 , 让 彬 , 兴 国 汪 吴 曹
( 国石 油新疆 油 田分公 司采 油二 厂 , 疆 克拉玛 依 8 4 0 ) 中 新 3 0 8
沉 积 亚 相 。油 层 埋 深 10 —10 m, 效 厚 度 了如下成 果 和新 认识 : 50 80 有 2 m, 效 孑 隙度 1. % , 效 渗 透 率 0 84x 2 有 L 75 有 .0 l 。 m () 1 利用 时间切 片 、 干切 片 、 相 三维 可视 化等 构
6 7
维普资讯
新疆 石 油 天然 气
20 0 7正
一 一 *舡 承僻
约束精 细地质 建模技 术 , 细三维 地质建 模 ; 精
管压 力 曲线 、h值 等 参数 对 全 区及 单 井 的压力 、 k 含
5 ∞ ∞ ∞∞ }
() 5 用合理 流动状 态法 、 最小 自然递 减法 、 采 水等指标进行跟踪拟合 , 注 利用数模跟踪成果指导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