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及传统课堂的弊端

合集下载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时髦”现象应运而生,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我们千万不能步入以下误区:

误区之一:一味追求多媒体

多媒体以其图、文、形、声并茂的特有优势走进了课堂,因其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显著作用而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现实生活中,评价一堂课如果不使用多媒体,似乎就不先进、不新颖,更有甚者,在优质课比赛中,如果没有多媒体,将会一票否决。我们应该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灵活运用多媒体应依据教学内容、师生情况而定,不能一味追求。

误区之二:讨论走过场

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课堂上,教师尝试着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讲的内容越来越少,学生动得却越来越多。当然,讨论就成了教师们看好的绝招了,一堂课下来,看似热闹非凡,收获却甚微。本人认为,教学中,教师应适时捕捉契机,该讨论则讨论,不该讨论的千万不要粗糙滥用。既然让学生讨论,就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地去讨论,以发挥讨论的实效,同时教师还应加强指导,以避免讨论变成借机闲聊。

误区之三:问题泛滥

创新学习的关键是学会提问。学会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探险究欲望,活跃课堂氛围。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倒是提得不少,可教师在处理问题时,总是千篇一律,毫不取舍地随学生问题转,长此以往,语文课不就成了“答记者问”了?

出现这些现象,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结果,对待这些“时髦”现象,我们没有必要去否定它,也不能过分地去强调它,而要正确地去运用,做到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就问心无愧了。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与改进措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

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进。本文将阐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同时提出一些改进的

具体措施。

一、不足之处

1. 教学内容局限性大

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大程度上依赖教材的内容,而教材的

编排往往受到一些限制,无法涵盖更全面和深入的文学作品。这导致

学生只能对教材中的文本进行学习,而难以获得更广泛的语文知识。

2. 缺乏启发性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主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死记硬背,缺乏启发性。语文本身是一门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而传统教学方法未能充

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动力不足。

3. 学生主体性不强

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学生主体性不强。在课堂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缺乏互动和参与的机会。学

生面对沉闷和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缺乏对语

文学习的兴趣。

4. 教学评价缺乏多样性

当前的教学评价主要依赖于考试和考核,注重结果而忽视了学习过程。过分注重分数的取得,容易导致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减退,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只有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的学生才能得到肯定,而这样的评价体系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对其他能力的培养。

二、改进措施

1. 丰富教学内容

除了教材中的文本,教师可以引入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经典文章和现代文化素材。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鉴赏和写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2. 探索启发性教学方法

语文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语文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语文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语文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今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基本素养的核心环节。然而,许多人发现语文课堂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 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大多数采用“粉笔板书+传授知识”模式。老师在黑板上讲解知识点,学生被动接受,并进行繁琐的记忆任务。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参与机会,导致学生缺乏实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2. 学习内容过于死板与抽象

传统教材中的语文内容往往偏向于文言文以及古代著作,例如《红楼梦》、《论语》等经典作品。这些内容对于现代学生来说过于抽象,容易导致他们丧失兴趣或难以理解。同时,这些作品也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对实用交流能力的需求。

3. 缺乏启发性思维培养

现今教育普遍注重知识点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堂应该是培养学生思考、理解和创新等能力的平台,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开展探究和批判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性。

二、改进问题的对策

1. 推进多元化教学方法

为了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我们可以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

如电子白板、互联网资源等增强互动与沟通效果,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己表达能力的机会。

2. 更新教材内容与形式

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应及时调整语文课程设置,并更新课本内容。除了传统经

典著作之外,应增加现代文学作品以及实际应用场景中所使用的文字材料。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感知和实际操作经验。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对认知能力和“何以为生”本领的过分推崇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命的完整性意味着学生的发展是一种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方面或某一部分的发展;也意味着学生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参与和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而不是局部的、孤立的或某一个方面的参与和投入。因此,课堂教学作为种以人的精神世界为对象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向的是人的整个精神生活领域,其直接任务是培养、建构人的完满的精神世界。“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并没有把学生当作—个完整的人来培养,主要指向的是知识和技能领域。注重的是认知能力的培养和“何以为生”本领的训练。这星对完整的人的生命的肢解。“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具体地说,就是把生命的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出来,突出其重要性,把完整的生命当作认知体来看待。”传统课堂教学的这种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向。

第一,在唯理性主义教学思想的影响下,传统的课堂教学仅仅把学生看作一个认知性的存在,过分注重学生的感觉、知觉、概念、判断、推理等认知因素,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甚至把系统知识的传授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视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甚至唯一任务,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完满精神世界的建构,这样,课堂教学成为了“训练”的代名词,学生获得的不是对整体世界的认识和体验,而是支离破碎的知识的堆积,以至于人的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不可避免地被湮没,学生感受不到人生的充盈和生活的完美.感受不到课堂教学的生命意义。正因为如此.法国哲学家蒙田曾经激烈地抨击了传统的那种满是知识而无心灵的课堂教学的弊端;“草木因太潮湿疯长而郁闷,灯儿因油上得太满而窒塞;心灵的活动也胶滞于过多的智识与钻研,因为受这许多繁杂的事物所占据和羁绊,它必定失掉自由行动的能力。而这些事物的重量也必定使它弯曲佝偻起来……我们只孜孜不倦地去充塞我们的记性,任我们的悟性与良心空虚。正如有些鸟儿间或外出寻觅谷物,未经尝过便用嘴带回去哺喂小鸟儿。同样.我们的学究们到书里去拾取知识.把它带在唇端,只为要吐出来使之散步于空中”.他们“至少应该带一颗丰盈的灵魂回来”。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文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如今,大多数教师都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知,课堂已充满了活力。应该说,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走入了一些误区。我根据自己教学的经历试作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对策。

一、误区一:重“说”,轻“听”

1.分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喜的看到,学生表现非常活跃,老师要求说自己的见解、说自己的感受、续编故事等等,学生完成得非常好。但遗憾的是,学生会“说”不会“听”。课堂上,一旦老师没让回答,有的学生垂头丧气,无心再去听同学的回答,同学说的内容他完全不知道,有的学生甚至插嘴抢答,中断同学的讲话,对别人十分不敬。小组讨论时,同学们七嘴八舌,各说各的,没有统一的说法。由此造成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要重复多遍,同学已经说过的内容还照讲不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这种现象长此以往,既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个性品质的良好形成。

2.对策:要走出这一误区,我们必须让学生认识到“会听”的益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把“听训练”当作一项常规训练来抓,要求学生:(1)仔细地听,包括老师的讲课,同学的发言都要听完整,做到边听边想;(2)耐心地听,当同学的回答有错时,也应等他把话说完后再指出;(3)虚心地听,当别人提出异议时,要虚心听取意见,做到边听边修正;(4)辩证地听,在他人阐述观点时,应不盲从,做到边听边选择。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会听”的益处,“会听”既能扩大摄取信息的渠道,也能丰富自己的见识,积累经验。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强化了“听”,而弱化了“说”。“听”与“说”应该并重,互相促进。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全面、生动、健康的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误区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误区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误区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们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不断改革,初中语文教学呈现出一种勃勃生机的局面。在活泼、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中,学生们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挥洒自

己独到的见解,畅想自己美好的未来!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里,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体会到中华文

化丰厚的内涵,呼吸着语文课本弥漫出的一种清新而悠长的书香!

但在肯定成绩取得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

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误区,它影响了我们教学的有效性,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题讲题多,引导分析少

我们常说,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深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高度,是的,这话的确不错,也许是由于教师在备课时(教案和学案)对文本的理解不够深入,所以对自己所设计的那条题目挖掘得也不是很到位,

所以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缺乏充分的准备。我们常说,没有想不到,只有看不到,一旦题目展示以后,如果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与教师事先预设的思路和方法出现偏差时,教师不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不是帮助学生去理顺思路,而是立刻加以

制止,甚至去纠正学生的思维结果,试图让学生的思路回到老师预

设的轨道上来。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

于个性的差异,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或深或浅,或对或错,不管深浅如何,对错与否,它都是学生经过自己思考后的产物,作为教师,切不可用自己已有的思路去界定学生的思路,更不能加以嘲讽,要知道学生的不同思路不论对错都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思维的灵活发散。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注意引导,引导他们去分析什么样的答案才是最科学的,什么样的答案才是最合理的。这里我们必须指出的是,有的学生答出来的答案远远超过老师事先预设好的答案,如果对这样的答案不予以肯定,那么怎么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我在听《甜甜的泥土》这堂课时,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为什么泥土是甜的?教师不是从文本所揭示的主题去分析,而是就题论题,甚至不去引导学生分析我们以前所学过的课文,像“济南的冬天”为什么是响晴的。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教学问题分析

1. 教学方法单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缺乏启发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兴趣。

2. 课堂氛围沉闷: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具有重要影响。目前部分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较为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忽视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4. 评价体系不合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导致学生过分追求分数,忽略了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整改措施

1. 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营造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设置悬念、组织竞赛、开展角色扮演等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积极的课堂氛围。

3. 结合实际生活:教师应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优化评价体系:构建多元化、全面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体

差异,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鼓励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6.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共同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教育合力。

语文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语文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语文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语文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场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改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问题分析

1. 内容过于机械: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很容易陷入记

背熟读、填空选择的机械学习方式。学生只顾诵读课文、抄写古诗,而没有真正理解和运用。

2. 缺乏趣味性:传统的语文课程注重考核和应试,使得

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兴趣,学起来更加困难。

3.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普遍缺

乏学习的动力。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发现学习语文的意义和价值。

4. 缺乏实践环节:课堂上,重视知识的传授而缺少实践

的指导。学生将常常因为对知识无法应用而感到困惑。

二、建议提出

1.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语文课堂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

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增强动脑能力。

2. 提供多样性的学习材料:教师可以增加一些与学生生

活与兴趣相关的材料,如经典文学经典作品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文

学作品,给予新鲜的体验和启示。同时,也应给学生展示阅读的技巧和方法,鼓励他们多读多分析。

4.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例如,组织学生编写小说、写作文等,培养他们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5.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语文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教

师合作,将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例如,与历史老师合作,通过文言文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与方式单一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同时,教学内容和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

2.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教材内容与生活脱节

语文教材的内容往往过于强调文学性和知识性,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这使得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也难以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4.评价方式单一

当前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多采用试卷形式,以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为主。这种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在其他方面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也难以真正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二、解决语文教学问题的策略

1.丰富教学内容与方式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引入多种教学资源和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图像、视频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此外,还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及应对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及应对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及应对

当前,对照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误区,这些误区包括误识、误解、认识不足等等。

一、在语文性质认识上的误区

一些教师认识工具性就是“听说读写”的训练。但是,没有明确目标指向的单纯的机械的训练,无异于“鹦鹉学舌”,适度的基于特定目标的训练才是必要的。

另外,叶老认为“语文是工具”,这个“工具”既是生活的工具,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其它学科的工具。可见,“工具性”不仅是“言语训练”,还应当包括“思维的训练”,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思维能力要素:形象思维、分析、推理、概况、评价以及反思、质疑、多元认知能力等。

二、识字写字教学中的误区

1、单纯地从“工具性”出发,把识字、写字仅仅看成是掌握“书写工具”

这就比较狭隘了。

2、在书写姿势的要求上,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注重“坐姿”,而忽略了“握

笔姿势。”

三、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误区

一些教师把口语交际教学混同与一般的生活口语的操练。甚至一些土话都出现在课堂上。

口语交际教学是综合训练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要想“文明和谐”课堂上的口语应当是某些程度的“书面化”口语。力求文明、温文尔雅、文质彬彬。

四、阅读教学中的误区

1、对待“初读”浮光掠影,不深入。

2、精读阶段,过分强调文本内容的理解,忽略对文本语言形式的把握。

3、就“说”而言,这里的“说”不是师生的一问一答,否则学生练习的还

是“对话语”,而不是这一年龄儿童急需的“独白语”。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情感体验至关重要。然而,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1. 教学内容单调

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缺乏对课外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这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逐渐下降,难以培养出具有广泛视野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才。因此,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拓展教学内容,引入相关的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2. 教学手段单一

许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组织讨论、多媒体教学等。这不仅使学生感到疲惫和枯燥,还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文学作品、组织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学生缺乏实践

语文学习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许多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机会。这可能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更谈不上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如布置写作任务、组织阅读活动等,以提高学生在实际

中的应用能力。

4. 课堂氛围沉闷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然而,有些教师缺乏有效的氛围营造策略,导致课堂氛围沉闷。这可能会使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应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5. 过分依赖教材

教材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然而一些教师过于依赖教材,缺乏对教学内容的灵活处理。这可能导致学生只了解教材内容,而无法形成对语文知识的全面认识。因此,教师应该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并加以拓展和延伸,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

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首先,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教学内容的单一和教学方法的局限。部分教师常常只注重教授课本上的内容,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这样的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学生缺乏实际运用语文知识的机会,导致课堂学习缺乏互动和创新。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固定偏见,过于注重传统的讲解式教学,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这样的情况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提升。

其次,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一是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表现为听课敷衍、不敢发言等现象。这可能是由于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学生难以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所致。此外,学生数量过多也是影响学生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过大的班级容量使得老师无法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和互动机会。

再次,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发散思维和想象力的

学科,然而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如饮鸩止渴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在应对复杂问题时表现得迟钝和困惑,缺乏自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发挥。

最后,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视不够。语文课程的核心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只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写作训练。许多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存在写作成绩不理想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语文水平,也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一、问题之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困扰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着重于知

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引导。这种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主动性,容易使他们产生枯燥乏味、不愿意思考和探索语言魅力的态度。

二、问题之二:对于阅读能力培养的忽视

语文教育应该强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在现实中,许多教师偏重于填鸭式

的应试训练。也就是说,在备考阶段会过分注重题海战术而疏忽了对真正理解文章内涵及提高阅读素养等方面内容的指导。长期以来这样机械化记忆答案取得分数最高时间长阅读。这使得很多学生在面对真实语篇时感到困惑。

三、问题之三:缺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语文教学中,教材、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缺乏关联,使得学生对所学知

识的应用能力产生困惑。传统的抽象概念和理论无法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和共鸣。他们更愿意追求透过文字反映出的真实情感和世界观。

四、问题之四:对写作技巧的疏忽

在当前流行新媒体和社交网络时代,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写作的能力。语文教

育中普遍存在着对写作技巧培养的忽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通常以讲解知识点为主,而没有给予充分关注写作能力及表达思维方式等方面内容指导。

五、问题之五:价值观引导缺失

语文不仅是一门纯粹的工具性科目,还承载着传播人类文化、培养正确价值观

念等重要功能。然而,在现实中,由于考试成绩压力和其他种种原因,很少有老师

能够给予足够关注这些方面内容指导。这也导致了很多青少年产生动机不足,对语文教育的价值产生疑问。

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引言

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可忽视的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将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之道。

二、教师角度的问题与不足

1. 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课堂中,一些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缺乏创新思维和灵活多

样的教学方法。这种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完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内容产生厌倦感。

2. 不注重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在语文课堂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然而,有些教师过

于关注知识点灌输,忽略了对学生口头表达和书写技巧等方面的培养。这造成了一些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出现困难。

3. 缺少针对性指导与个性化辅导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不尽相同。然而,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

乏针对性的指导与个性化辅导,难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势必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学生角度的问题与不足

1. 学习兴趣不高

语文课程内容繁多且抽象,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显得枯燥无味。缺少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容易导致他们对语文课程产生厌倦感,进而影响他们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

2. 阅读量不足

阅读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情况下,许多学生面临着阅读量不足以及没有良好阅读习惯等问题。这给他们后续学习和素材积累带来一定困扰。

3. 作文训练弱化

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环节之一,作文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然而,现实中许多学生在作文方面的训练相对弱化,导致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困难。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观念或不恰当的教学方法。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对其语文素养的培养产生负面影响。下面

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1. 硬性要求记忆大量知识点:一些教师可能过于注重学生的记忆能力,不断灌输大

量的知识点和规则,以期达到应试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降低学

习兴趣和动力。改进方法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2. 忽视阅读与写作的培养:语文学科的核心在于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但有些教

师可能过于注重语法和字词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改进方法是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阅读实践,并鼓励他们进

行创作活动,提高写作能力。

3. 提问方式单一: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采用封闭性的问题,要求学生“背诵”

定义或答案。这种提问方式过于死板,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改进方法是采用开放性的

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4. 缺乏文本分析: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文本的“背诵”,而忽略了对文本的深

入分析和理解。改进方法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本的结构、语言运用和作者的意图,提高

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能力,培养其文学素养。

5. 重视形式而忽略实质:一些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过于注重字词的使用和书写规范,

而忽略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这种做法会使学生过分注重形式而忽略文章的实质。改进方法是在批改作文时注重内容的评价,指导学生培养合理的写作思路和逻辑表达能

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学中容易出现误区。本文从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方面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并提出对策,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

误区一: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知识传授是必要的,但如果只注重知识的讲解而忽略学生能力培养,就会存在一定局限性。因为语文教学既是知识传授,更是能力培养,需要教师不仅关注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更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对策一: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口头表达、听说读写训练等。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法,使学生能全面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误区二:死板刻板地讲解语文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过于专注于语文知识的讲解,呈现的形式过于死板刻板,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对语文产生厌烦感。

对策二:激发兴趣,注重实践操作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乐趣中学习。同时,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误区三:单一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过于依赖课本教学,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废话拿来复述,在知识传授上存在缺陷,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对策三:多种教学方式交替使用

针对语文教学的多样性,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交替使用。例如,小组讨论、情景演练、课内外阅读等,让学生在多种情境下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多样的语文能力。

误区四:课堂缺乏互动,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缺乏互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主动参与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及传统课堂的弊端

新课标旗帜下语文课种种不良现象

现象一,文本涉及什么样的内容,就上成什么课。

一节初中语文课,上的是韩愈的《马说》,教师整节课没有接触课文,仅仅领着学生讨论什么是千里马,千里马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在识别与培养千里马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什么?——这节课就出现了这样几个问题,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怎么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水平?在文理不通的情况下,学生如何理解课文的主旨?没有文本的诵读与品味,学生如何感悟母语的魅力,如何继承与发扬祖国的语言文化?失去了语言的依托,主旨如何体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大自然的语言》上成物候课,《看云识天气》上成气象课,《死海不死》上成环保课,这还算不上什么,更严重的是很多年轻教师执教经典古文的时候,根本就忽略了古汉语常识和语言品味的教学,为了展示亮点,直接介入文章形象的分析。

正如浙江永嘉县城西中学的黄琼所言,“教《胡同文化》能够教相关胡同的文化,教《化石吟》能够教相关化石的文化。如此,将文化当成文本阅读的目的,那么如果舍弃文本就能够发现其中的文化内容,舍弃就会成为必然。”

现象二,为追求媒体效应,把语文课变成媒体的奴隶。

在今天,哪位教师参加优质课评选不用多媒体,就显得有点另类。信息技术进入教学资源,引起课堂教学的革命,这是积极肯定的一面;但其负面效应,就是滥用多媒体,把语文教学变成媒体的奴隶和附庸。

作者曾参加过一次市级优质课评选活动,参赛者都是从各县区层层选拔出来的教学能手,其中一位选手抽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执教者洒脱的气质、流畅悦耳的普通话显示了一位语文教师良好的素质,其制作的课件——多媒体幻灯片更是流光异彩,“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油油的在水底软泥上招摇的青荇”、“康河的柔波”、“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那榆荫下的一潭”等等的优美意象均被形象为次第播放的精美图片和动画,伴随着优美的轻音乐和执教者的画外音把听课者引入诗的境界,课堂中多伴有唏嘘感叹之声。但这节课的问题是,在过多的画面压缩了学生语言形象再创造空间的同时,课堂语言

成了电影的解说,在学生的失语中教学成了媒体的附庸,语言的品味与鉴赏几乎被挤出了语文课堂。

现象三,为追求轰动效应,寻求语言之外的课堂“亮点”。

近期教育在线网站的语文论坛上发有以“语文味斑竹”著称的深圳市教研员程少堂先生的《荷花淀》课例。程老师开宗明义就说,以往大家是从政治学社会学的角度读小说,今天我们要从文化的角度读这篇小说。果然程老师从环境描写中从对话描写中从心理描写中归纳出中国的文化讲究和谐这个结论。这堂课的目标是明确的:从文本中挖文化,从比较文化学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中国文化的“和谐”内核;做法是粗陋的:与其说是从文本中挖,不如说以文本为引子,引出文化的话题;和谐这个文化主题与小说的联系是勉强的,它并不内于文本,更多是程先生灵感一现的个性解读。这是一堂典型的泛语文“语文课”。再说,“以往大家是从政治学社会学的角度读小说”,这个“大家”指谁?如果包括语文教师,究竟有多少语文教师这样做了?程老师焉知西方文化就不讲究“和谐”了?

你能够从文化的角度解读语文,但白马非马,语文的核心是语言文化却不是文化,“一千个林黛玉还是林黛玉”,“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寻找自己的突破口解读一篇文章,这是个人的自由,文本的意义在于为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自由建构的空间。但放弃语文教

学的宗旨,牵强地附会文化(不知程老师对文化有多深广的研究,而且是从东西文化比较的角度),作秀,还是一如文革期间把语文课上成政治的附庸?

现象四,为追求信息含量,打造全天候效应,课堂成为无中心的大杂烩。

近来,作者曾听过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执教者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内容涉及大自然风花雪月的经典诗文、相关物候学的科学知识、物候现象的各类图片、重视物候现象服务于各领域的成果和忽视物候现象或对物候现象不了解酿成的天灾人祸、物候问题的探究、物候资料的搜集等等,从已知的掌握到未知的探索、从自然知识到文艺鉴赏应有尽有;就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说,幻灯片、课堂剧、诗文诵读、知识竞赛、讨论质疑无所不及。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其内容含量、环节设计和起承转合的天衣无缝,使你不得不佩服执教者的课堂驾御水平和幕后编导者的匠心独运。但这节课的核心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它还姓“语”吗?

现象五,为吊受众的胃口,随意课堂恶搞,玷污民族语言。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取悦学生而不负责任地课堂恶搞(多见于跨越时空的经典作品课堂剧改编或作文改写),把庸俗文化(情色、娱乐、追星、绯闻等)和大量的网络语言引入语文课堂的现象越来越普

遍。语言的精神品位因语文教学庸俗化,课堂教学挖掘不出丰厚的文化底蕴欣赏不到悠久绵长的韵味而在持续下降。

现象六,为追求标签效应,把语文课变成“课标”的模特,疑似炒作。

现在的语文课堂,不搞点标签形式,是不上档次的。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综合、实践的学习方式,如是,你走进时下的语文课堂,一定见到的情景如下:四人一组的讨论(一分钟或几分钟,不知讨论到什么样的广度和深度,是否真正解决了什么问题)、质疑辩论、课堂剧表演、片段小品,再加上学生们稚嫩肤浅不着边际自以为是的回答和教师频繁而廉价的赞美肯定,正所谓教师得解放学生乐逍遥。这已经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是为形式而形式的浮躁的哗众取宠。你怎么知道师生为文本语言的深沉品味和心灵震撼而引起的课堂沉默就不是精彩的对话?

现象七,忘记课程的目标和教学任务,课堂成为教师自我表演的舞台。

新课标对大语文概念的无边际界定和某些学者们对语文课程的广义文化学解读,以及获得个性解放和自由的教师,这三个因素的奇妙组合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作为语文教师基本内核的语文素养能够忽略不计,但你擅长什么就能够展示什么。

于是以革命的名义,他们尽情挥洒才情。一堂堂语文课就是他们的创作,不同的老师不同的修养和爱好,“作品”自然多姿多彩。如果你是电脑高手,语文课上就会有很多的动画展示;如果你是影迷,语文课就可能欣赏经典电影;如果你长于表演,你的学生就会经常改编课本剧;如果灵感上来,你还能够挂着语文的羊头兜售“文化”的狗肉。语文课就与教师的个人才情有太多的联系,借着课改的春风,拿着《课标》》做令箭,语文老师有一种“翻身农奴得解放”的快意。在翻身情结的驱动下,所有的“创新”都会被认为正当,所有的指责都会被“文化”一词轻轻挡回。语文教师欣喜地开掘空间,以为置身于旷野四面都是前进的方向。

语文就是语文,学习、使用、丰富和发展祖国的语言文化是语文课程的唯一要义。学会了语言就等于掌握了交际和文化承载的工具,领悟语言就是文化的熏染和人文精神的培植。在和语文课程紧密联系的语言、工具、人文和文化这四个概念中其内核就是语言,而工具和人文则是一切文化成果和现象的普遍属性。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模糊界定和某些学者对语文课程的广义文化学解读,使语文承受了太多的不该承受之重,使语文课程在外延无边际的延伸中缺失了自己的本体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