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试题和答案:光现象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9f0b6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5.png)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这种现象的发现者是:A. 牛顿B. 爱因斯坦C. 伽利略D. 笛卡尔2.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的形成D.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变慢3. 光的三原色是:A. 红、绿、蓝B. 红、黄、蓝C. 红、橙、紫D. 绿、蓝、紫4. 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直线传播D. 光的吸收5.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光的反射现象?A. 镜子中的倒影B. 湖面反射阳光C. 光通过玻璃D. 光在金属表面的反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 km/s。
7.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 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
9. 光的三原色混合可以得到__________色。
10. 光的色散现象中,红光的折射率__________紫光的折射率。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请简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12. 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已知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2×10^8 m/s,求光在该介质中的折射率。
14. 假设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入射角为30°,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求折射角。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A4. B5. C二、填空题6. 3×10^57. 激光准直、日食月食8. 小于9. 白10. 小于三、简答题11. 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指的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激光准直、日食和月食等现象。
激光准直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通过激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线可以非常准确地指向目标,广泛应用于测量和定位。
最新历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光现象)
![最新历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光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f21a5dee83d049649b665873.png)
最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4--光现象一.选择题1.(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电器的开启与关闭。
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答案:C解析: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来鉴别钞票真伪,所以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遥控器利用红外线传递信号来遥控的,所以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选项C正确。
2.(2008株洲物理竞赛题)下列哪个情景中的“影”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树影婆娑2.答案:B解析: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毕业合影是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在底片上所成的实像,湖光倒影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树影婆娑是光的直线传播。
3.(2007株洲物理竞赛题)电视机的开启关闭及频道选择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 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3.答案:B 解析: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红外线。
4.(200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
晚上在灯前学习时,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
在下面的解决方案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A.把台灯换成吊灯B.把台灯放在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4.答案:C 解析: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一般是由于台灯可能正好在人的正前方,从而有较强的反射光朝人反射,如将台灯移到人的侧旁,即可避免这种现象。
通常人以右手写字,则应以台灯移到左臂外侧最好。
如果台灯移到右臂外侧时,右手的影子将落到纸上,影响看书写字。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73650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2.png)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 A. 299,792,458 m/s- B. 300,000,000 m/s- C. 299,792,000 m/s- D. 299,792,458 km/s2. 折射现象发生在:- A.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 B. 光从水中进入空气- C. 光从玻璃进入空气- D. 所有以上情况3. 以下哪个不是光的三种基本现象之一?- A. 反射- B. 折射- C. 散射- D. 衍射## 二、填空题4.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会_________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 光的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应用是_________(填“日食”、“月食”或“彩虹”)。
## 三、简答题6. 请简述光的干涉现象,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7. 请解释什么是光的偏振现象,并说明它在哪些领域有应用。
## 四、计算题8. 已知一束光从真空进入水中,折射率为 1.33。
如果入射角为30°,请计算折射角。
## 答案1. 答案: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299,792,458 m/s。
2. 答案:D折射现象发生在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包括所有选项中的情况。
3. 答案:C光的三种基本现象是反射、折射和衍射,散射不是基本现象之一。
4. 答案:小于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 答案:日食光的直线传播在日食和月食现象中都有体现。
6. 答案:光的干涉现象是指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它们的振幅相加形成加强或减弱的光强分布。
生活中的例子包括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这是由于光波在肥皂泡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产生干涉形成的。
7. 答案:光的偏振现象是指光波振动方向的选择性限制。
在偏振光中,光的振动方向只在一个特定的平面内。
偏振现象在摄影、液晶显示技术、太阳镜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8. 答案:根据斯涅尔定律,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是空气和水的折射率,θ1是入射角,θ2是折射角。
竞赛试题和答案:光现象
![竞赛试题和答案:光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ff440e19aef8941ea66e0527.png)
一、选择题1.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电器的开启与关闭。
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答案:C解析: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来鉴别钞票真伪,所以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遥控器利用红外线传递信号来遥控的,所以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选项C正确。
2.(2007株洲物理竞赛题)电视机的开启关闭及频道选择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答案:B解析: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红外线。
3.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某同学发现遥控器不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对着房中某些物体,按一下按钮,有时竟然也可以控制电视。
这是因为A.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发生了反射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可以沿任意曲线传播C.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会自动拐弯D.这种情况纯属偶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答案:A解析:照射到墙壁上的红外线发生反射,反射后的红外线对准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选项A正确。
4.(200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
晚上在灯前学习时,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
在下面的解决方案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A.把台灯换成吊灯B.把台灯放在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答案:C解析: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一般是由于台灯可能正好在人的正前方,从而有较强的反射光朝人反射,如将台灯移到人的侧旁,即可避免这种现象。
通常人以右手写字,则应以台灯移到左臂外侧最好。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5f5c6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11.png)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299,792,458米/秒B. 300,000,000米/秒C. 299,792,000米/秒D. 299,792,400米/秒答案:A2.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光的折射现象?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D. 光的色散答案:C二、填空题3. 光的直线传播条件是_________。
答案:在同种均匀介质中4. 光的反射定律中,入射角等于_________。
答案:反射角三、简答题5. 请简述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应用。
答案:光的干涉现象是指两个或多个相干光波在空间相遇时,它们的振幅相加形成新的光波,从而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干涉现象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光学测量、光纤通信、激光技术等。
四、计算题6. 已知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为30°,求入射角。
(假设光在空气中的折射率为1,在水的折射率为1.33)答案:根据斯涅尔定律,n1 * sin(入射角) = n2 * sin(折射角)。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得到1 * sin(入射角) = 1.33 * sin(30°)。
解得入射角约为48.6°。
五、实验题7.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a. 准备一面平面镜和一束激光。
b. 将激光对准平面镜,观察并记录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c. 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d. 改变入射角,重复步骤b和c,观察入射角和反射角是否相等。
e. 根据实验结果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六、论述题8. 论述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光的偏振是指光波振动方向的有序排列。
在日常生活中,偏振现象的应用包括偏振太阳镜,可以减少眩光,提高视觉舒适度;液晶显示器,利用偏振光的特性来控制像素的亮度;以及偏振摄影,可以增强图像的立体感等。
光现象测试卷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9b761e16fc700abb68fcbb.png)
光现象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2.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 .立竿见影B .一叶障目C .五彩缤纷D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3.下图中不属于...紫外线应用与防护的是 ( )4.在“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诗句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树叶成绿色的原因是 ( )A .树叶自己发出绿色光B .树叶吸收绿色光C .树叶反射绿色光D .树叶吸收了所有的色光5.红灯是冲洗黑白照片暗室的工作灯,暗室内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的,而不是通常的红色,这是因为红灯开启时 ( )A .蓝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是黑色,能看得更清楚B .蓝色液柱在红光下会反射出蓝光,看得更清楚C .红色液柱在红灯下会反射出白光,不容易看清楚D .暗室内一切物体都成红色,红色液柱的温度计不容易看清楚6.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 .全身呈红色B .上衣呈红色,裙子是黑色C .上衣呈黑色,裙子呈红色D .全身呈黑色7.如图所示,一个人从路灯下经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影子的长度与路灯的高度有关B .人影子的长度与人的高度有关C .人影子的长度与距离路灯的远近有关A .皎洁的月亮B .发光的萤火虫C .点燃的小桔灯D .遥远的织女星A .夜视仪B .验钞机C .灭菌灯D .遮阳帽第7题图D .人影子的长度与走的快慢有关8.元·无名氏《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第二折:“不要闲说,白纸上写着黑字哩。
若有反悔之人,罚宝钞一千贯与不反悔之人使用。
”人们常用“白纸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悔改。
从光学知识看 ( )A .白纸和黑字是光源,它们分别发出白光和黑光B .白纸和黑字不是光源,它们分别反射白光和黑光C .用黑光照射,“白纸黑字”变成“黑纸白字”D .用红光照射,“白纸黑字”变成“红纸黑字”二、填空题9.毛泽东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描写的雨过天晴后悬挂在天空的彩虹,彩虹是光在传播过程中被空中水滴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光现象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c6247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a.png)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2.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4.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的装置,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5.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6.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笔“断"了 B.水中倒影 C.邮票放大 D.手影7.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A.白塔的影子 B.白塔的实像 C.与白塔等大的虚像 D.比白塔略大的虚像8.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B.地球 C。
月亮 D.房屋9.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来自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沿直线传播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B.看到池子里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彩色光是由白光组成的11.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12.下图是为2008北京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其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
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外。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91949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4.png)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线传播的基本方式是:A. 直线传播B. 曲线传播C. 螺旋传播D. 波形传播答案:A. 直线传播2. 光的传播速度最快的介质是:A. 真空B. 空气C. 水D. 玻璃答案:A. 真空3. 光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时,该现象被称为:A. 折射B. 散射C. 反射D. 吸收答案:C. 反射4. 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现象被称为:A. 折射现象B. 环形干涉现象C. 偏振现象D. 色散现象答案:D. 色散现象5. 光的折射是由于:A. 光的传播速度改变引起的B. 光的波长改变引起的C. 光的频率改变引起的D. 光的幅度改变引起的答案:A. 光的传播速度改变引起的二、填空题1. 光通过凸透镜会发生________现象。
答案:折射2. 光线从密度较低的介质射入密度较高的介质时,会发生________现象。
答案:折射3. 当光在两个平行的平面镜之间发生多次反射后,会出现________现象。
答案:干涉4. 光在经过小孔时发生________现象。
答案:衍射5. 光的________是描述光波传播方向的特性。
答案:传播速度三、简答题1. 请简述光的干涉现象。
答案:光的干涉现象是指光波在相遇或叠加时产生的干涉条纹现象,主要有衍射和干涉两种形式。
衍射是当光波通过物体的缝隙或边缘时发生,由于波的传播特性使得光波发生弯曲或扩散;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时发生的波的叠加现象,根据叠加的相位差可以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
2. 光的折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答案: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折射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而引起的。
光线从传播速度较高的介质进入传播速度较低的介质时,会发生向法线方向偏斜的现象,称为正折射;光线从传播速度较低的介质进入传播速度较高的介质时,会发生离开法线方向偏斜的现象,称为反折射。
3. 请解释光的色散现象。
答案:光的色散现象是指光线经过折射、反射或衍射等过程后,不同波长的光被分开的现象。
光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光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96828e08a1284ac850438f.png)
光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光现象1.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 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B. 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C. 看起来水没那么深D. 光亮勺子中形成的像【答案】 D【解析】【解答】A、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B、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看起来水没那么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D、光亮勺子中形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光在反射时,遇到障碍物,反射到原来的介质中,平面镜成像是反射现象.2.小明用棋子和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问题.①他将一个棋子A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5cm处,看到这个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用大小不同的棋子放在棋子A像的位置,发现只有当把与棋子A大小相同的B棋子放在棋子A像的位置时,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②他将棋子A放在平面镜前10cm处,看到这个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用大小不同的棋子放在棋子A像的位置,发现仍然是只有当把与棋子A大小相同的B棋子放在棋子A像的位置时,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③仿照步骤②再做四次实验.均发现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知,小明探究的问题是()A. 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B. 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C. 像距与物距的关系D. 像距与物体大小的关系【答案】 A【解析】【解答】解:小明将一个棋子A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5cm处,看到这个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用大小不同的棋子放在棋子A像的位置,发现只有当把与棋子A大小相同的B棋子放在棋子A像的位置时,棋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据此可知小明探究的问题是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选:A.【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当物像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说明物像大小相等,据此分析即可解答.3.歌曲中常含有许多物理知识,关于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描绘的景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风使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B. 倒映的白塔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实像C. 船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是平衡力【答案】 B【解析】〖解答〗解:A、风使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故A正确;B、倒映的白塔是由干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故B错;C、船桨回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D、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是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B。
全国物理竞赛试题汇编:光现象含答案
![全国物理竞赛试题汇编:光现象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9ec13f0912a216147929fe.png)
竞赛试题汇编—光现象一、选择题(91年第一届)7.一面镜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1米处,从镜子里只看到自己的上半身。
他要看到自已的全身,则 ( )A.应后退到距镜2米远处。
B.应前进到距离O.5米远处。
C.应后退到距离4米远处。
D.无论前进或后退都不能实现。
答案:D(92年第二届)10.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
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钱“反向射回”。
下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
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答案:B(92年第二届) 12.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 ]A.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C.检验仪表是否水平D.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答案:A(93第三届)11.黑白照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注是蓝色的,而不是红色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一切物体看来都是红的。
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环境中不易看清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的C.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D.红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
答案:D(94第四届)9.这张试卷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
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仅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答案:C(94第四届复)11.在暗室的红灯下看一张白纸和白纸上的红字,得到的感觉是:[ ]A.纸是白色的,字能看清楚B.纸是白色的,字看不清楚C.纸是红色的,字能看清楚D.纸是红色的,字看不清楚答案:D(96第六届)2.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绿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946b7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e.png)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km/sC. 3×10^4 km/hD. 3×10^3 km/h答案:A2.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发生()。
A. 无变化B. 偏折C. 反射D. 吸收答案:B3. 光的反射定律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是指()。
A. 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正弦值相等B. 入射角和反射角的余弦值相等C. 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正切值相等D. 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值相等答案:D4.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光的反射现象?()A. 镜子成像B. 影子的形成C. 湖面反射的倒影D. 潜望镜的使用答案:B5. 光的三原色是()。
A. 红、绿、蓝B. 红、黄、蓝C. 红、黄、绿D. 蓝、黄、紫答案:A6.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
A. 横波B. 纵波C. 粒子D. 非波动性答案:A7. 光的干涉现象是()。
A. 光波与光波相遇时,相互增强的现象B. 光波与光波相遇时,相互抵消的现象C. 光波与声波相遇时,相互增强的现象D. 光波与声波相遇时,相互抵消的现象答案:A8. 光的衍射现象是指光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
A. 反射B. 折射C. 弯曲D. 直线传播答案:C9. 光的色散现象是指()。
A. 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同B. 不同颜色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C. 光在反射时颜色发生改变D. 光在折射时颜色发生改变答案:B10. 光的全反射现象是指()。
A. 光在介质中传播时,遇到界面会发生反射B. 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会发生全反射C. 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会发生全反射D. 光在真空中传播时,遇到界面会发生反射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影子、日食、月食2. 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______、______等。
物理竞赛题(光现象精选-优生一对一辅导)
![物理竞赛题(光现象精选-优生一对一辅导)](https://img.taocdn.com/s3/m/7713ef6948d7c1c708a14583.png)
光现象竞赛题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
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B )A.30° B.45°C.60°D.90°2.小峰身高1.70cm,眼睛距头顶8c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照镜子。
如果他想从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里看到自己的脚,这面镜子的底边离地面的高度不应超过_______m。
设P点是人的眼睛,根据题意做出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人身高AB=1.7m,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对称性,做出人在镜面中的像A′B′,人能看到自己的脚,一定有光线经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如图所示.眼睛到脚的距离PB=1.62m,因此QQ′正好是三角形ABB′的中位线,则QQ′=PB2=0.81m,即镜子的底边离地面的高度不应超过0.81m.故答案为:0.81.马上分享给同学3、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xoy内,人眼位于P(0,4)位置处,平面镜MN竖直放置其两端M、N的坐标分别为(3,1)和(3,0),某发光点S在该竖直平面y轴的右半部分某一区域内自由移动时,此人恰好都能通过平面镜看见S的像,则该区域的最大面积为( D )Array(A)0.5米2,(B)3.5米2,(C)4米2,(D)4.5米2。
4.(江苏第11界初中物理竞赛题)如图所示,平面镜M1和M2的夹角为60°,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清晰像共有A.2个B.3个C.4个D.5个. 答案:C 解析:画出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光路图,由图可知,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清晰像共有4个。
5.如右图所示,平面镜与x轴平行放置,其两端的坐标分别(-2,2),(0,2),人眼位于x轴上+2处。
当发光点P从坐标原点0沿x轴负方向运动到区间,人眼可以从平面镜中看到P点的像。
6. 图 11,平面镜OM与ON夹角为θ,一条平行于平面镜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
光现象试题与答案
![光现象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9f684e2b160b4e767fcfc1.png)
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68分)1、(2009•晋江市)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B、C、D、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则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则发生折射现象.解答:解:A、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所以该选项不正确.B、水中的笔向上翘起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所以该选项不正确.C、屏幕上的手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所以该选项正确.D、眼睛被放大镜放大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所以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点评:能否区分三种光现象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2008•泉州)小新同学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成等大正立的虚像,且物距与像距相等,对各选项逐一分析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是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所以可判断选项A、B错误;因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距与像距相等,当小新同学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小新同学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变小,像到镜面的距离必然随之变小.所以可判断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3、(2007•泉州)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反射的是()A、人影形成B、水中倒影C、凿壁借光D、傍晚落日考点:光的反射。
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反射解释.解答:解:人影形成、凿壁借光、傍晚落日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倒影是反射形成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解释相关物理现象.4、(2007•茂名)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日食、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C、“水中月”比天空的月亮离我们更近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折是光的折射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平面镜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光现象部分物理竞赛试题(完成稿).
![光现象部分物理竞赛试题(完成稿).](https://img.taocdn.com/s3/m/da09dbe3c8d376eeaeaa315f.png)
光现象 竞赛试题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80分)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人站在河边看到自己的像B 司机反光镜中看到车后的像C 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D 小孔成像2、一根筷子斜插入玻璃缸里,然后向玻璃缸中倒入半缸水,从水缸的上方看筷子,见到的是右图中的3、平静的水面能清晰地映出岸上的景物,俗称“倒影”,此倒影是 A 正立的实像 B 正立的虚像 C 倒立的实像 D 倒立的虚像4、如图所示,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液体中,入射角为45°,折射角为30°,光线射到液体底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又反射回来,最后光线又回到空气中的折射角是 A 30° B 45° C 55° D 60°5、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则 A 只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B 只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 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 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6、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B 清澈的游泳池底,看起来变浅了C 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可以看到湖上游船的“倒影”D 饭店墙壁上装一面大镜子,使人有增大空间的感觉7、平静的湖面上映出天上的白云,一个同学说:“快看,鱼在云里游呢”她看到的“云和鱼”实际上是 A 云是像,鱼是实物 B 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 云和鱼都是实像 D 云和鱼都是虚像 8、绿色植物里,叶绿素是绿色的,所以A 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最不利B 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最有利C 一切色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都相同D 有些绿色植物适宜于绿色光9、如图甲,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看到的全身像是乙图中的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平静的水面看到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的结果B 潜望镜的原理是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C 平面镜的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到一点形成的D 人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11、油漆的黑板会发生“反光”现象,使坐在教室边排的同学看不清上面的字,原因是 A 黑板发生镜面反射 B 黑板发生漫反射 C 黑板上的字发生了镜面反射 D 黑板对光不反射 12、下面四上例子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A 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 B 小孔成像C 灯光下人的影子D 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36a2d1f121dd36a32d8285.png)
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和月亮都属于光源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m/s D.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2.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用哪三种色条组成()A.红、蓝、黄B.红、绿、蓝C.红、橙、黄D.绿、紫、橙3.如图,“我看不见”美景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4.光线从水斜射入空气中,若入射角为32°,则折射角可能为()A.0°B.23°C.32°D.45°5.下列现象中,含有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D.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6.如图所示,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
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可看到硬币。
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7.在风平浪静、清澈见底的水里,很容易观察到“水底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的景象,而起风后,在水边不同的位置都会看到水面到处波光粼粼。
对观察到的“鱼”“白云”和“波光粼粼”三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鱼和白云都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B.鱼是镜面反射形成的,白云和波光粼粼都是漫反射形成的C.鱼是折射形成的,白云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D.鱼和白云都是折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8.如图所示,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右移动B.水平向左移动C.竖直向上移动D.竖直向下移动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透过容器的玻璃侧壁斜射到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一直向左移动B.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回到P点C.一直向右移动D.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回到P点10、黑板上同一个字,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得清楚,而有的座位上同学看不清楚,其原因是()A.教室光线亮度不够B.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C.黑板漫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D.以上说法都不对11、潜在水中的人从水中观看岸上的路灯,他看到的灯跟灯的实际位置相比较()A.高一些B.低一些C.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2、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汇编光现象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汇编光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02cd77c614791711cd7917aa.png)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汇编光现象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竞赛试题汇编—光现象一、选择题(91年第一届)7.一面镜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1米处,从镜子里只看到自己的上半身。
他要看到自已的全身,则 ( )A.应后退到距镜2米远处。
B.应前进到距离O.5米远处。
C.应后退到距离4米远处。
D.无论前进或后退都不能实现。
答案:D(92年第二届)10.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
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钱“反向射回”。
下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
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答案:B(92年第二届) 12.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 ]A.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 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C.检验仪表是否水平 D.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答案:A(93第三届)11.黑白照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注是蓝色的,而不是红色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一切物体看来都是红的。
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环境中不易看清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的C.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D.红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
答案:D(94第四届)9.这张试卷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
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仅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答案:C(94第四届复)11.在暗室的红灯下看一张白纸和白纸上的红字,得到的感觉是:[ ]A.纸是白色的,字能看清楚 B.纸是白色的,字看不清楚C.纸是红色的,字能看清楚 D.纸是红色的,字看不清楚答案:D(96第六届)2.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绿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光现象专题训练(带答案)
![光现象专题训练(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750d0052ea551810a6877c.png)
1、图4-3-2所示为一只小熊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
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图4-3-22、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 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人和像间的距离将( )A. 像变大, 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B. 像变小, 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C. 像大小不变, 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D. 像大小不变, 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3、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所成的像如图4-3-3所示, 这时的时刻应是( )图4-3-3A. 20: 10B. 10: 21C. 10: 51D. 12: 014、如图4-3-5所示, 有一束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的方向射出, 请在图中找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平面镜。
图4-3-55、如图4-3-6甲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图4-3-6(1) 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 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 实验时, 小明应在(填“A”或“B”) 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 图4-3-6乙是小明测蜡烛的像B离玻璃板最近处到玻璃板的距离为cm。
(4) 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 它的像的大小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5) 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 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 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6、如图4-3-8所示, 物体AB高1.6 m, 平面镜CD高0.6 m,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 m。
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图4-3-8A. 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B. 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 为0.6 mC. 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 mD. 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 为1.6 m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 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 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 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8、一位同学身高1.7 m, 站在1 m 的平面镜前, 他在镜中的身高是( )A. 0.7 mB. 1 mC. 1.7 mD. 无法判断9、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 下图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10、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 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4-4-2),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 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折射角的大小为。
竞赛试题和答案:光现象
![竞赛试题和答案:光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c1c190f205087632311212b6.png)
一、选择题1.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电器的开启与关闭。
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答案:C解析: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来鉴别钞票真伪,所以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遥控器利用红外线传递信号来遥控的,所以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选项C正确。
2.(2007株洲物理竞赛题)电视机的开启关闭及频道选择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 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答案: B 解析: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红外线。
3.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某同学发现遥控器不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对着房中某些物体,按一下按钮,有时竟然也可以控制电视。
这是因为A.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发生了反射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可以沿任意曲线传播C.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会自动拐弯D.这种情况纯属偶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答案:A 解析:照射到墙壁上的红外线发生反射,反射后的红外线对准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选项A正确。
4.(200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
晚上在灯前学习时,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
在下面的解决方案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A.把台灯换成吊灯B.把台灯放在正前方 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 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答案:C解析: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一般是由于台灯可能正好在人的正前方,从而有较强的反射光朝人反射,如将台灯移到人的侧旁,即可避免这种现象。
通常人以右手写字,则应以台灯移到左臂外侧最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电器的开启与关闭。
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答案:C解析: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来鉴别钞票真伪,所以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遥控器利用红外线传递信号来遥控的,所以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选项C正确。
2.(2007株洲物理竞赛题)电视机的开启关闭及频道选择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答案:B解析: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红外线。
3.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某同学发现遥控器不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对着房中某些物体,按一下按钮,有时竟然也可以控制电视。
这是因为A.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发生了反射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可以沿任意曲线传播C.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会自动拐弯D.这种情况纯属偶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答案:A解析:照射到墙壁上的红外线发生反射,反射后的红外线对准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选项A正确。
4.(200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
晚上在灯前学习时,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
在下面的解决方案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A.把台灯换成吊灯B.把台灯放在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答案:C解析: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一般是由于台灯可能正好在人的正前方,从而有较强的反射光朝人反射,如将台灯移到人的侧旁,即可避免这种现象。
通常人以右手写字,则应以台灯移到左臂外侧最好。
如果台灯移到右臂外侧时,右手的影子将落到纸上,影响看书写字。
5.如图所示,平面镜M1和M2的夹角为60°,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清晰像共有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C解析:画出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光路图,由图可知,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清晰像共有4个。
6.(第11界初中物理竞赛题)如图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A.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B.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都是相反的C.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一致的,而左右关系是相反的D.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相反的,而左右关系是一致的答案:A解析: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反射,所成的像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选项A正确。
7.(200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
这样拍出来的照片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B.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C.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答案:A解析:投影仪投影彩色幻灯片时,是投影仪将彩色幻灯片成像在银幕上,即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不同位置处有不同的彩色光,发生漫反射,使银幕前的观众看到银幕上各处的色彩不同而构成一幅与幻灯片相似的彩色画面。
若拍摄时采用闪光灯,则银幕对将闪光同样予以反射,而闪光灯的闪光为白色光,它均匀地照射到整个银幕上,这样会冲淡银幕上原来画面的对比度,是原来的画面模糊不清。
若是闪光灯的光强度比幻灯片投射光强度强很多时,则将会原来的画面基本看不出来,整个银幕几乎成一片白色,而白色中倒会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呈现出来。
8.(2008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检查视力时,要求眼睛与视力表相距5m。
医院里常按图所示的方式检查视力,让被检查者面对平面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
已知人距平面镜2m,那么视力表离平面镜的距离是A.5mB.2mC.3mD.4m答案:C解析:视力表所成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视力表离平面镜的距离是3m。
9.(2009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如图所示,P是一个光屏,屏上有直径为5厘米的圆孔。
Q是一块平面镜,与屏平行放置且相距10cm。
O1、O2是过圆孔中心O垂直于Q的直线,已知P和Q都足够大,现在直线O1O2上光屏P左侧5厘米处放置一点光源S,则平面镜上的反射光在屏上形成的亮斑面积为()A.3π/320m2B.π/100m2C.3π/200m2D.π/64m2答案:C解析:关于平面镜作出光屏P的像,连接点光源S和圆孔边缘与光屏P的像相交,设两交点之间的距离为2R,由相似三角形知识可得5/5=25/2R,解得R=12.5cm=0.125m。
反以R为半径的圆面积为πR2=25π/16m2.。
平面镜上的反射光在屏上形成的亮斑面积为S=πR2-πr2=3π/200m2,选项C正确。
10.细心的小明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当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吸收程度不同B.玻璃上不同部位的透光程度不同C.玻璃上不同部位的厚度不同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不同答案:C解析:隔着窗玻璃看,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说明玻璃上不同部位的厚度不同。
11. 有茶色玻璃的汽车的人能看到车外的人,而在车外的人不容易看到车的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1)车外射入的光线要被茶色玻璃吸收一部分,车的人受到较弱的光照射;(2)车外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比车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强;(3)车比车外暗,车人的瞳孔开得比车外大。
A.只有(1)(2)B.只有(1)(3)C.只有(2)(3)D.(1)(2)(3)答案:A解析:车外射入的光线要被茶色玻璃吸收一部分,车的人受到较弱的光照射,使在车外的人不容易看到车的人;车外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比车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强,使在车外的人不容易看到车的人;能否看到主要是射入人眼反射光的强度,人的瞳孔开得大小与能否看到无关。
所以正确选项为A。
12.(2007株洲物理竞赛题)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在自由游动.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观察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确的是A.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鱼和白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D.鱼和白云分别是光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虚像答案:D解析:人向池塘中观察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观察到的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13.(2008株洲物理竞赛题)下列哪个情景中的“影”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树影婆娑答案:B解析: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毕业合影是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在底片上所成的实像,湖光倒影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树影婆娑是光的直线传播。
14.(2007株洲物理竞赛题)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和否认。
从物理学角度看A.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B.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C.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D.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答案:D解析:“白纸黑字”从物理学角度看是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选项D正确15.(第11界初中物理竞赛题)一个演员在舞台上演出.当舞台上方的红色追光灯照射到她时,观众看到她一身艳丽的红色服装;当灯光操作员改用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观众看到她的上装为绿色而裙子为黑色.那么,这位演员服装的实际颜色是A.上装和裙子都是红色B.上装和裙子都是绿色C.上装为绿色,裙子为黑色D.上装为白色,裙子为红色答案:D解析:根据题述,用红色追光灯照射到她时,观众看到她一身艳丽的红色服装,说明她的服装可能是白色或红色;用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观众看到她的上装为绿色而裙子为黑色.说明她的上装为白色而裙子为红色。
16. 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A.将延后B.将提前C.不变D.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答案:A解析:由于大气的折射,我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实际上太阳还处于地平线以下,所以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将延后,选项A正确。
17. 文同学发现浙北大酒店的大门是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
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实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文同学根据探究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最合理的是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C.自动门本身能发出红外线信号,当此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实现自动开闭D.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答案:C解析:根据题述文同学的实验探究可知,自动门本身能发出红外线信号,当此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实现自动开闭,选项C正确。
二、填空题1.(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所形成的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进入了水中。
答案:反射折射解析: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折射进入了水中。
2.(2007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暑假中小明参加学校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野外生存的很多知识和技能。
其中之一是用影子辨别方向。
如图所示,将一根直杆竖直插在水平地面上的O点。
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杆的阴影顶端的运行轨迹,在轨迹上找出其中距O点最近的点A,则OA所指示的方向就是(选填“东”“西”“南”“北”)方向,这一判断应用的光学知识是。
答案:北光沿直线传播3.在某些地区,由于空气质量下降导致大雾天气越来越多,对当地的交通造成了很大影响,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形成的,看到漫天的雾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造成的。
答案:液化漫反射解析: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看到漫天的雾是由于光的漫反射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