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讨论问题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分类讨论问题复习

裕安中学周拥军

【教学目标】

1、会根据题目中的不确定因素,合理的选择分类讨论的对象正确地进行分类讨论;

2、感悟分类的思想方法,领会其实质,培养和发展思维的条理性、缜密性、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练一练]

填空:

1、直角三角形两边长为3和4,则第三边长.

2、等腰三角形ABC中,有一个角为400,则其余二个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

3、在Rt△ABC中,∠C=90,AC=2,BC=1, 点D在直线BC上,若tan∠ADC=1,

则BD= .

小结:在数学问题研究中,当被研究的对象包含多种可能时,我们应按可能情况分类讨论,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叫做分类讨论思想.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解题策略.

几何分类讨论情况一般有:

(1)以概念、定义分类;

(2)以图形的位置关系分类;

二.学以致用

[试一试]

如图△ABC中,AB=AC=5,BC=6,D为BC边上一点,BD=2,作∠FDE=∠B,若F 在AB边上,E在AC边上.设BF=X,AE=Y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

(2)若四边形AFDE为梯形,求X的值。

(3)若△FDE和△BFD相似,求X的值.

(4)若△FDE为直角三角形,求X的值。

(5)若点D为圆心,BD为半径的圆D和以点A为圆心,AE为半径的圆A相切时,

求X的值。

课后练习:变式(1):若△FDE为等腰三角形,求X的值.

(2)若点B为圆心,BD为半径的圆B和以点F为圆心,AE为半径的圆F内切时,求X的值

三、作业

如图Rt△ABC中,∠A=90°,AB=6,AC=8.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过点D作DH⊥BC交BC于H,延长DE,点P从点D出发,沿DE方向移动,过点P作PQ⊥BC交BC于Q,过点Q作QR⊥AC交AC于R.当点Q与点C重合时,点P 停止运动,设BQ=x,QR=y.

(1)求点D到BC距离DH的长.

(2)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3)当以点R为圆心,RA为半径的圆R和以点Q为圆心,QB为半径的圆Q相切时,求X的值。

(4)点Q在运动过程中,△PQR是否存在固定不变的边与角?若有,是哪些?

(5)当△PQR与△BDH相似时,求X的值。

(6)是否存在点Q,使△PQR为等腰三角形,如存在,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x的值,如不存在说明理由.

(7)联结QE,当以P、Q、R、E为顶点组成四边形为梯形时,求X的值。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目标是会根据题目中的不确定因素,合理的选择分讨论的对象正确地进行分类讨论;感悟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和发展思维的能力。上完这节课,留下一些问题:有的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分类讨论,有的同学知道需要分类讨论;但分类讨论的时机和分界点的确定把握不好;有的同学在分类过程中有重复和遗漏;有的同学分类讨论之后不善于归纳总结。学生之所以不会分类讨论,原因是对一些概念和性质不清晰。因此要解决好分类讨论问题,必须重视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系统学习和掌握。在问题教学上,教师应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规范表述,解题之后再回到概念、定理、公式上来,从而透彻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应始终重视学生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本节中考专题复习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学设计要设置恰当的起点。

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内容。恰倒好处的设置起点,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教学设计要设置恰当的梯度。

教师在课的设计上要有层次,由浅入深,思路清晰。设计的层次依次是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有层次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教学设计要注意归纳总结。

在复习课的设计中,应注意知识与方法的复习,设计有层次的问题。解题之后注意总结题型特点,概括解题方法。

4. 教学设计要有延续性。

学生对某一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需要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在设计上即要考虑近期目标,又要有长远打算。对某一思想方法的渗透不要一步到位,对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应贯穿整中学阶段。

另外,本人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如何较有效的引导学生方面还欠缺,在各位同行的指导下,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吸取了宝贵经验,也是我今后努力改进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