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a4)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0--5
N ,分度值为
0.1
N。
实验次
数
1
2
3
4Leabharlann 5物理量质量 m/ kg
重力 G/
N G
/m 2. 图像:画右边
0.05 0.1 0.15
0.5 1
1.5
10 10
10
0.2 0.25
2
2.5
10 10
(3) 实验结论: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成正比
。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o
20 以内),将弹簧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3.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
4.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5.重复步骤 2- 4,进行第二次测量。 6.分别计算两次小车的平均速度。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物理量
路程 s/cm
时间 t/s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八年级 姓名:
日期 :
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 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原理:
光的反射规律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 1)检查器材。 (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 4)、( 5)两次。 (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必做实验报告单最全面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必做实验报) 最全面(告单.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一对,刻度尺一把三、实验原理:光的反射规四、实验步骤或内容:)检查器材)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两次)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整理器材、摆放整齐五、实验记录与结记录数1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像到玻璃板的距实验次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相相相2实验结相)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相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1、15 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四、实验步骤或内容:)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
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找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找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倍焦距以内且大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熄灭蜡烛,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五、实验记录与结1凸透镜的焦 = 102记录数据物的大成像情倒立的缩小的实=3倒立的放大的实=13实验结论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原理:光的反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 检查器材。
(2) 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 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 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 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6)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4)、(5)两次。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 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 O 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 ______________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1、15 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 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 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
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3)实验结论: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实验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有关。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9、26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开关,导线若干。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3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和3.8V),开关,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
(2)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开关状态正确。
(3)闭合开关,查看两灯是否正常发光。
(4)将电流表接入A点,测出L1灯的电流。
(5)将电流表接入B点,测出L2灯的电流。
(6)将电流表接入C点,测出干路的电流。
(7)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一、实验目的探究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定值电阻三个(5Ω、10Ω、15Ω),开关,导线若干,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10Ω)。
预接电路(按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待用)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指针是否指向零,并记录两表接入电路中的量程。
(2)检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阻值最大。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并记录电压、电流和电阻值。
人教版初中物理24个实验的报告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器材:激光笔1支夹子2个平面镜1块白纸1张(A4纸) 刻度尺量角器1个直角三角板1个实验记录:实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入射角。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实验器材:玻璃板1块火柴白纸1张(A4纸) 夹子2个刻度尺1把完全相同的蜡烛2支直角三角板1个实验结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凸透镜(f =10cm) 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操作程序:实验记录: f =10cm当u>2f时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f<u<2f时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器材:50mL烧杯1个水(温度接近90℃)温度计1支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停表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检查器材,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记录。
2 用烧杯装适量热水,放在铁架台石棉网上中心位置。
3 把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并穿过纸板插入水中。
4 点燃酒精灯,开始对烧杯加热。
水温达90℃后,每隔0.5min记一次温度值于表格中,直至水沸5腾2min为止。
6 将酒精灯熄灭,取出温度计。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上描点,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7的图象,得出结论。
实验记录:温度计量程____________,分度值_______。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温度/℃实验结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
说明:1.填写相关数据并在坐标系中画出图象。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池盒 1号干电池2节 2.5V和3.8V小灯泡各1个小灯座2个开关1个导线7根电流表1个(0-0.6-3A)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
12 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各点的电流,记入表格中。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的: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组成串联电路(1)按上图的电路图,连成实物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和断开各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是只控制其中⼀个灯光泡.实验结论:1在串联电路⾥只有条电流路径;⽤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作,它们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开关控制_____ ____⽤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开关的控制作⽤_________.2、在并联电路⾥有条电流路径;⽤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作,它们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路开关控制_____ ____⽤电器,⽀路开关控制_____ ____⽤电器。
教师评分:⽇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实验⽬的:通过探究总结出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器材:⼲电池两节、开关、电流表、灯泡及灯座各两个、导线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若没有问题,⽅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电路中的A点、B点、C点,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④换⽤另外的⼩灯泡再测1-2次。
实验结论: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第⼀次测量第⼆次测量第三次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教师评分:⽇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并联电路中⼲路电流与⽀路电流的关系实验⽬的:通过探究总结出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器材:⼲电池两节、开关、电流表、灯泡及灯座各两个、导线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若没有问题,⽅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在这个并联电路中,选取三个关键的点A、B、C。
⽤电流表分别测出这三点的电流,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④换⽤另外的⼩灯泡再测1-2次。
实验结论: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 第⼀次测量第⼆次测量第三次测量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教师评分:⽇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的: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器材:电池组、电压表、三个⼩灯泡(其中两个规格相同)、开关、导线若⼲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中AB之间、BC之间、AC之间,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压值;③换⽤另外的⼩灯泡再测⼀次。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实验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有关。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1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9、24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连接串联电路一、实验目的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两只小灯泡,一个开关,两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导线若干条。
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观察开关是否断开。
2.正确连接电路元件组成串联电路。
3.改变开关位置,观察并记录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
4.整理器材。
5.分析填写实验结论。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记录数据2.串联电路里,开关的控制效果与开关位置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2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9、24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连接并联电路一、实验目的:会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2只小灯泡,3个开关,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
2.根据电路图(如图所示),连接成并联电路。
3.断开和闭合开关S,观察它控制电路的情况。
并记录实验现象。
4.闭合开关S后,只断开开关S1,观察它控制电路的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
5.闭合开关S后,只断开开关S2,观察它控制电路的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
6.断开开关S,拆除电路,并整理实验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在连通的并联电路里,干路开关S所控制的用电器是全部(①L2、、②L1、③全部用电器)。
在连通的并联电路里,支路开关S1所控制的用电器是(①L1 (①L1和L2、、②L1、、③L2) 。
在连通的并联电路里,支路开关S2所控制的用电器是、③L2 (①L1和L2、、②L1、、③L2) 。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3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9、26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开关,导线若干。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4)、(5)两次。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记录数据
实验次数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1
5
5
相等
2
8
8
相等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原理:.
光的反射规律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3.实验结论:
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0、11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一、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温度计,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3.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
4.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5.重复步骤2-4,进行第二次测量。
6.分别计算两次小车的平均速度。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物理量
路程s/cm
时间t/s
平均速度/(cm/s)
第一次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目的: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组成串联电路(1)按上图的电路图,连成实物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和断开各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是只控制其中一个灯光泡.实验结论:1在串联电路里只有条电流路径;用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开关控制_____ ____用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开关的控制作用_________.2、在并联电路里有条电流路径;用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干路开关控制_____ ____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_____ ____用电器。
教师评分:日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探究总结出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开关、电流表、灯泡及灯座各两个、导线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若没有问题,方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电路中的A点、B点、C点,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④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1-2次。
实验结论: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教师评分:日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探究总结出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开关、电流表、灯泡及灯座各两个、导线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若没有问题,方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在这个并联电路中,选取三个关键的点A、B、C。
用电流表分别测出这三点的电流,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④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1-2次。
实验结论: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 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教师评分:日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器材:电池组、电压表、三个小灯泡(其中两个规格相同)、开关、导线若干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中AB之间、BC之间、AC之间,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压值;③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一次。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a4)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学校班级姓名时间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实验报告班级:实验人:教师评分:实验目的:器材:实验步骤与记录:测量串联电路中a、b、c,三处电流强度(图一)(1)测量电路图中a处电流,如(图二)所示。
(2)测量电路图中b处电流,如(图三)所示。
(3)测量电路图中c处电流,如(图四)所示。
记录: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实 验 报 告班级: 实验人: 教师评分:实验目的:器 材:实验步骤与记录:测量并联电路中A 、B 、C 三处电流强度(图五) (1)测量A 处电流强度(图六)(2)测量B 处电流强度(图七) (3)测量C 处电流强度(图八)(图五)记录: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 验 报 告班级: 实验人: 教师评分:实验目的:器 材:实验步骤与记录:一、研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1.按右图将L 1、L 2组成串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2.灯泡L 1两端的电压U 1,灯泡L 2两端的电压U 2,灯泡L 13.与L 2串联的总电压U 。
要求:在下面三幅电路图中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
实验记录: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测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取三节干电池,分别测出每节电池的电压。
再将这三节干电池按图1串联成电池组,测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到表1中。
分析串联电池组的电压跟各节干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图1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 验 报 告班级: 实验人: 教师评分:实验目的:器 材:实验步骤与记录:一、测干电池并联时的电压关系。
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按图2并联组成电池组,用电压表测这个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将 测量数据填入表2中。
分析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最全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a4)

编号:8s-1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报告班级:实验人:组次:一、实验目的:使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二、实验器材:机械停表一块(量程15min,分度值0.1s),实验用小车一辆,挡板一块,斜面(长0.73m、10°角倾角)一个。
三、实验步骤:1.观察表的和,并检验停表的按钮和指针是否正常工作。
2.在斜面上确定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终点处安置挡板3.将小车放置在斜面上,由起点处释放,同时按下停表按钮,小车运动到终点的同时再次按下停表按钮。
4.读出并记录停表的读数为 s。
5.整理实验器材。
四、实验结果小车运动的时间为 s。
如何使用刻度尺实验报告班级:实验人:组次: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观察刻度尺零刻线是否磨损:量程:分度值:2.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3.测细铜丝直径4.测曲线长设计方案:曲线长:5.测乒乓球直径设计方案:球直径: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班级:实验人:组次: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3、学会简单的实验报告4、会用公式v进行简单的计算二、实验原理:v三、实验器材:小车、斜面、、、木块四、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无损。
2、按课本23页图1、4-1组装器材。
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要通过的路程s1 ,填入表格。
4、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路程s1 的时间t1,填入表格。
5、根据测得s1 和t1利用公式v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6、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测出小车到斜面中部的距离s2 ,填入表格。
7、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路程s2的时间t2,填入表格。
8、根据测得s2 和t2利用公式v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2。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班级:实验人:组次: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温度计,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二、实验器材:,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冷水的3个烧杯。
三、操作要求:1.检查器材。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连接串通和并联电路实验目的:会依照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组成串通电路〔1〕按上图的电路图,连成实物电路图 ( 要求元件地址不动,并且导线不能够交织 ) 。
〔2〕闭合和断开各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是只控制其中一个灯光泡 .实验结论:1 在串通电路里只有条电流路径;用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开关控制_____ ____ 用电器 ; 若是开关的地址改变了, 开关的控制作用_________.2、在并联电路里有条电流路径;用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干路开关控制 _____ ____ 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 _________用电器。
教师评分:日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研究串通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实验目的:经过研究总结出串通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开关、电流表、灯泡及灯座各两个、导线实验步骤:①依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检查电路连接可否正确,假设没有问题,方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将电流表分别串通在电路中的A点、 B 点、 C点,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④换用别的的小灯泡再测1-2 次。
实验结论:A 点的电流 I AB 点的电流 I BC 点的电流 I C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串通电路的电流特点:教师评分:日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研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目的:经过研究总结出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开关、电流表、灯泡及灯座各两个、导线实验步骤:①依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检查电路连接可否正确,假设没有问题,方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在这个并联电路中,采用三个要点的点A、B、C。
用电流表分别测出这三点的电流,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④换用别的的小灯泡再测1-2 次。
实验结论:A 点的电流 I AB 点的电流 I BC 点的电流 I C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教师评分:日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研究串通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研究串通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器材:电池组、电压表、三个小灯泡〔其中两个规格同样〕、开关、导线假设干实验步骤:①依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中 AB 之间、 BC之间、 AC 之间,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压值;③换用别的的小灯泡再测一次。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人教版

初三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一、测固体的密度一、实验目的:掌握测密度的一般方法二、实验器材:托盘天平、滴管、细线、固体、烧杯、量筒、水三、探究过程:1、检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2、用天平测固体的质量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②观察天平的最大量程 g,分度值 g③取下保护圈④用镊子将游码归零⑤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衡量平衡⑥将物体轻放在左盘,估计被测物体质量,然后在右盘按由大到小的原则舔家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⑦读出被测物体质量(注意游码读数)3、向量筒内倒入适量水(1/2)以下,读出此时水的体积(视线齐平)并记录4、用细线将物体拴好,轻放入量筒内,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并记录;算出物体的体积5、利用公式ρ=m/v算出物体的密度6、实验完毕,整理器材保持桌面清洁实验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号:姓名:得分:一、实验目的:①粗测凸透镜焦距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实验器材:光具座及光学元件1套、手电筒、蜡烛、火柴三、探究过程:1、检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2、测焦距①安装凸透镜于光具座中间并固定,同时安装光屏②调节手电筒,使之发出平行光③用手电筒远离凸透镜照射,并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④在光具座上读出焦距f= cm⑤记住f、2f的位置3、点燃蜡烛(火柴梗放入废液缸),放于凸透镜另一测,调节三者高度,力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4、将蜡烛移到u= cm > 2f处,移动光屏找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像的特点是,此时像距v= cm (思考像距的范围)5、将将蜡烛移到f<u= cm < 2f处,移动光屏找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像的特点是,此时像距v= cm (思考像距的范围)6、将蜡烛移到u= cm <f处,移动光屏找像,若观察不到,从另一侧向透镜观察,此时像的特点是7、你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8、实验完毕,整理仪器保持桌面清洁四、评估与交流(略)实验三、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号:姓名:得分:一、实验目的:通过探究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二、实验器材:杠杆及支架1套、钩码1盒三、探究过程:1、检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2、杠杆平衡要满足一定条件,你的猜想是3、正确安装杠杆,并使杠杆缓慢转动以检查杠杆是否灵活4、调节两端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5、 向杠杆左端挂适量钩码。
新人教版物理实验报告(九年级全册)

物理实验报告1级班号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目的: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
实验器材:相同的烧杯2只、温度计2只、天平、水、食用油、两只相同的酒精灯、钟表。
或者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用天平量取相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
记入表格中。
2、将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初始温度,记入表格中。
3、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给它们加热、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测量一次温度,记入表格中。
4、分析比较,记录数据,看看它们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
5、整理器材。
6、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数据记录、处理、结果表述:结论:实验表明,水(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物质质量/g 初始温度/°C 加热时间/ min 最后温度/°C水60 20 3 25食用油60 20 3 30回答问题:小华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能够支持她这一猜想的事实是()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B.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C.油能漂在水面上D.油比水难蒸发讨论、分析实验中的问题:1、为什么水和沙子同样被阳光照射,沙子较烫,而水却是凉的?答:因为沙子比热容较小,同样吸热,升温较多。
2、由表中数据可以计算得到油的比热容为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评语:物理实验报告2级班号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组成串联电路实验目的:1、能自己独立并熟练地完成串联电路的连接;2、知道开关在串联中的作用;3、亲自体验串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器材:电池盒、干电池、小灯泡2只、导线4根、开关1个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组成串联电路(1)按图1-1的电路图,先用铅笔将图1-2中的电路元件,按电路图中的顺序连成实物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完成表格三)
注意事项
1、实验时,将有关器材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应使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使蜡焰、凸透
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怎样找像:当成实像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时,光屏的位置才是像的位置
表格一:成实像时(f=
cm)
像的性质 倒立、缩小的像 倒立、放大的像 倒立、等大的像
实验记录:
L1灯两端电压U1 L2灯两端的电压U2 L1、L2两端总电压U 电压(伏)
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测串联电池组的电压:
取三节干电池,分别测出每节电池的电压。再将这三节干电池按图 1 串联成电池组, 测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到表 1 中。分析串联电池组的电压跟各节干 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器 材:
实验步骤与记录: 一、测干电池并联时的电压关系。 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按图 2 并联组成电池组,用电压表测这个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将 测量数据填入表 2 中。分析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表 2:并联电池组的电压
干电池Ⅰ的 干电池Ⅱ的 并联电池组的 电压(V) 电压(V) 电压(V)
的
相等.
4.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
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
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
.
四、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
在
进行,现象更加明显.
的,所得结论也是
. 做该实验时最好是
五、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
。
③在 90℃~100℃之间时,小气泡上升越来越
。
④水
时,大量气泡迅速上升,温度在 不变。
⑤移走酒精灯,
停止。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值(℃)
实验结论:
①沸腾是在液体
和
同时进行的
现象。
②水在沸腾时,温度
。
编号:8s-10-113
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2、两个桌子紧紧并在一起,一个人在其中一个桌子上轻轻敲一下,另外一个人耳朵贴在 另一个桌子上听。
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桌子分开时,
声音,桌子并一起的时候
。
实验结论:声音通过
以
的形式向远处传播。
实验结论:
。
编号:8s-3-21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图2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研究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按右图将 L1、L2 组成并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 L1 两端的电压 U1,灯泡 L2 两端
的电压 U2,A、B 两点之间的总电压 U。
要求:在下面三幅电路图中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
1、提出问题:
2、猜想或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
探究 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的关系:
考虑让人与声源的距离相同,使声源的振幅不同, 看在声源的振幅大小不同时,听声音
响度大小的情况怎样?
探究 2)响度与人离声源距的离大小关系
考虑让声源的振幅相同,使人离声源距离不同,看在人离声源的距离大小不同时,听声
大了);2)与听众的距离
一些。
编号:8s-4-39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1、提出问题: 2、猜想或假设:
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组次:
4、进行实验:
(1)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 ENF 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 面;
(2)让一束光沿某一角度射到 O 点,经过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 EO 和反射光 OF 的径迹;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量出 NO 两侧的角 i 和角 r,填入表中; (5)把纸板 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能看到反射光线。
,声音的
。
探究 2)的实验过程与上类似
结论是:声源的振幅相同时,人离声源的
,人听到的声音
。
5、自我评估:
这两个结论经得起验证。如,我们要让铃的声音很响,我们可以
去打铃;汽车鸣
笛,我们离汽车
,听到的声音越响。
6、交流与应用
如果我们声音小了,听众可能听不见我们的说话声,我们可以考虑:1)让说话的声音大
一些(声带的
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组次: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和实验,加深对实像和虚像的认识,收集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数据和资料
2、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并从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凸透镜 蜡烛
光具座 火柴 刻度尺
实验步骤
1、估测凸透镜焦距 f =
cm
2、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实验数据(完成表格一、二)
。
②改变两种颜色的深浅程度,当陀螺快速旋转的时候,观察纸板上颜色的变化。
③照①②的方法可实现绿蓝、红绿两种色光的混合
。
(2)颜料的混合
①用两支毛笔分别蘸上红色水彩,蓝色水彩在白纸上混合时观察白纸上呈现的颜
色
。
②二者的比例不同时混合观察白纸上呈现的颜色
。
③用同样的方法实现绿蓝、红绿两种水彩在不同比例时混合的情况。
混合,观察板上的颜色。
(2)得到单色颜料和实现颜料的混合方案。
拿红、蓝两种水彩作单色颜料,拿毛笔将二者在白纸上混合以实现颜料的棍合。
同学们设计出实验方案,接着进行实验:
(1)色光的混合
①在白色圆形硬纸板的一面上用蜡笔分别涂上红蓝两种颜色,把它安装在陀螺上,使陀
螺快速旋转,造成色光的混合,观察纸板上的颜色
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组次:
实验目的:
器 材:
实验步骤与记录:
测量串联电路中 a、b、c,三处电流强度(图一) (1)测量电路图中 a 处电流,如(图二)所示。 (2)测量电路图中 b 处电流,如(图三)所示。 (3)测量电路图中 c 处电流,如(图四)所示。
记录:
测量处
a
b
c
电 流(A)
结 论:
编号:8s-11-116
[结果]
通过探究活动,我们明确了以下两点:
①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原色不同
颜料的三原色为
,而色光的三原色为
。
②它们混合的原理不同
颜料的混合原理是:两种颜料混合色是它们都能
的色光,其余的色光都被这两种
颜料吸收掉了。色光的混合原理是: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了另一种颜色。
编号:8s-7-66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入射角 α
反射角 γ
1
2
3
3、实验结论:
编号:8s-5-43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或假设: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1.在桌面上平铺一张 16 开的白纸,在白纸的
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
音响度大小的情况怎样?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选一只鼓,在鼓上放一小纸屑,让人离声源的距离 0.5 米(不变)
(1)第一次轻轻地敲击一下鼓,看到小纸屑跳起( 厘米),听到一个响度不太大的声音;
(2)第二次重重地敲击一下鼓,看到小纸屑跳起( 厘米),听到一个响度很大的声音。
结论:人离声源的距离相同时,声源的
温度。
(2)等海波的温度接近熔点时,稍减慢加热速度。注意观察海波的变化:试管壁开始→
海波逐渐
温度
海波全部熔化后温度
。
实验现象:
(1)开始加热时,海波物态
,温度计示数逐渐
(2)在一定的
海波开始融化,熔化过程中
数
,海波处于
态。
(3)当海波全部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
。
热,但温度计示
实验结论:
编号:8s-9-87
编号:8s-1-12
声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 2、猜想或假设: 3、进行实验与记录、收集证据
各组可以自由选择 3-4 样来进行实验。在做每一个实验时,全组成员要全员参与,组内 一个同学(可轮流)使某个物体发出声音,其它同学要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及不发声时看到 的现象并及时做好记录,最后得出结论。仔细观察时要注意什么?(听:有没有声音;观察: 看、摸一摸等)
实验目的:
水的沸腾
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组次: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①在烧杯里放入适量
,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然后把
插入
水里。
②把酒精灯点着,给烧杯加热。
③边观察边记录。
④做好实验后,把器材整理好。
观察记录:
①水温在 60℃以下时,随着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上气泡
,有少量
气泡
。
②水温在 60℃~90℃之间时,杯底气泡逐渐减少,气泡上升逐渐
实验器材 发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