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中草药在对虾上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中草药制剂在虾类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草药制剂在虾类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草药制剂在虾类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目前,养虾业已成为海水养殖业中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

随着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虾生存环境的恶化,疾病的危害程度越来越大。

病原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

病害流行日趋严重,给养虾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但是,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其他化学类药物来防治养殖病害,已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近年来,由于健康养殖的需要,人们加大了绿色、环保药物和添加剂的研发力度,中草药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中草药天然、高效、低残留,不易导致耐药性,含有丰富的调节水产动物免疫表达的有效成分,如有机酸类、生物碱、聚糖类、挥发油、蜡、甙、鞣质物质及一些未知免疫活性因子等,主要通过影响非特异性免疫系统、激活和诱生多种细胞因子等途径提高机体免疫力,能直接杀菌、抑菌、抗病毒、抗原虫,在防治虾类疾病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中草药在防治虾类病毒病上的应用自1974 年Couch在佛罗里达的墨西湾北部桃红对虾中首次发现对虾杆状病毒以来,感染虾类的病毒种类已发现近20 种。

病毒病发病快,死亡率高,其暴发流行给世界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威胁。

近年来,危害最大的虾病毒主要有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 、黄头病毒( YHV) 和桃拉综合症病毒(TSV)等。

1.1 中草药在防治虾类白斑综合症病毒上的应用吴俊文给南美白对虾喂服中草药复合制剂对虾病毒净,每千克饲料内添加对虾病毒净10 g,连续投喂5 ~7 d,每天2 次,取得了一定疗效,病情都得到了很好地控制,控制率达80%以上,并在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白斑综合症的传播;杨清华等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投喂凡纳滨对虾可以影响对虾对WSSV 的抗病能力。

当添加复方中草药浓度为0.1%时,连续饲喂26 d,对虾抗病力的提高最为明显。

若饲喂时间过短或过长,对虾抗病力的提高均不明显。

连续饲喂比间断饲喂效果要好,短期间断给药,高剂量组对虾抗病力提高,而低剂量组对虾抗病力下降。

中草药运用于虾养殖饲料的原理

中草药运用于虾养殖饲料的原理

中草药运用于虾养殖饲料的原理一、简介中草药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保健和治疗,然而近年来,中草药的运用也逐渐扩展到了虾养殖领域。

中草药在虾养殖饲料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中的活性成分来提高虾的免疫力和生长发育,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草药运用于虾养殖饲料的原理。

二、中草药的活性成分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多种多样的化学物质,如多糖、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

这些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提高免疫力等生物学活性,在虾养殖中起到重要作用。

2.1 多糖中草药中常含有丰富的多糖,如枸杞多糖、灵芝多糖等。

多糖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能够提高虾对病原菌的抵抗力。

2.2 生物碱中草药中的生物碱种类繁多,如马钱子碱、黄连素等。

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作用,能够有效抵御虾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

2.3 黄酮类化合物中草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很多种,如大黄素、芦丁等。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活性,可以提高虾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

2.4 挥发油中草药中含有一些具有挥发性的油类物质,如薄荷脑、蚝油等。

挥发油具有抗菌、驱虫和提神等作用,能够帮助虾克服环境应激,保持身体健康。

三、中草药对虾养殖饲料的影响中草药运用于虾养殖饲料中,可以对虾体内的多个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3.1 提高虾的免疫力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刺激虾免疫系统的活性,增加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提高虾体内的抗病能力。

此外,多糖还能够增加虾体内的吞噬细胞活性和溶菌酶活性,增强虾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3.2 促进虾的生长发育中草药中的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促进虾生长发育的作用。

它们能够提高虾的消化酶活性,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从而增加虾的食欲和生长速度。

3.3 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中草药中的多糖和生物碱可以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

多糖能够提高饲料的粘附性,增加饲料颗粒的稳定性,降低饲料的溶解速度,改善虾的摄食率。

生物碱能够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增加虾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中药在水产养殖中的主要应用

中药在水产养殖中的主要应用

中药在水产养殖中的主要应用一、抗细菌作用中药在水产养殖中具有显著的抗细菌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细菌感染。

以下是一些中药抗细菌作用的例子:1.黄连: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肠炎、烂鳃等疾病。

2.大黄: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可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的烂鳃、出血等疾病。

3.板蓝根:具有抗病毒和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白斑、出血等疾病。

二、抗病毒作用中药在水产养殖中还具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病毒感染。

以下是一些中药抗病毒作用的例子:1.金银花:具有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疱疹病毒和弹状病毒等。

2.紫锥菊:具有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等。

3.连翘:具有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草鱼出血病等。

三、抗寄生虫作用中药在水产养殖中还具有显著的抗寄生虫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寄生虫感染。

以下是一些中药抗寄生虫作用的例子:1.苦楝皮:具有抗寄生虫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病。

2.百部:具有抗寄生虫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单殖吸虫病等。

3.槟榔:具有抗寄生虫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复殖吸虫病等。

四、增强免疫功能中药在水产养殖中还可以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功能,提高其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中药增强免疫功能的例子:1.人参:能刺激免疫应答,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特异性免疫能力,从而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

2.枸杞子: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细胞免疫能力,可用于提高水产动物的抵抗力。

3.黄芪: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细胞免疫能力,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

五、其它用途中药在水产养殖中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还有其他用途。

例如,有些中药可以改善水质,如黄芩、黄柏等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药可以抑制藻类的生长,从而改善水质。

此外,有些中药还可以提高水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如当归、党参等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可以改善水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中草药制剂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中草药制剂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采用以凡纳滨对虾为主 , 对虾与梭鱼、 草鱼、 白鲢和鲫鱼等混养养殖模式, 探讨 了饲料中添加 中草药制 剂(%、%和 2 对凡纳滨对虾及 混养鱼类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 : 0 1 %) 饲料 中添加 1 2 %~ %的 中草药制剂可明 显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 高凡纳滨对虾的上市规格 , 提 同时对混养鱼类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 中草药制剂; 对虾养殖; 混养鱼类
Ut i a i n o a i o a i s e i i e lu eo h i p i z t f l o Tr d t n l i Ch ne eM d cn s n Cu t r பைடு நூலகம் rm i S
C oMe , n ig in Y nBnu Z a g ig i a i Wa g n qa g a iln, h n n q X , Q
对 虾广 泛发病和 大量 死亡 是全球 虾类养 殖业 所面 临
( 亩 ) 2 ( .亩 ) 3} 亩 ) 6 、≠ 6 } 5 和 { 6 。池底平 整 , 深约 1 , ! j ( 水 .i 5n 底质 为泥 沙质 。进 排 水方 便 , 盐度 l 2 养 殖池 塘 的环境 ~,
的共 同 问题 。近年来 , 由于疾病 的 困扰 , 中 国乃 至世 界 使
来 越 引起 人 们 的 关注 。单 一 品种 的养殖 模 式 , 】 已不 能
满足 生产 需 要 , 必须 转 向多品种 立 体化养 殖 模 式 。 中草 药 取 自 自然 , 并保 持 了其 自然 结 构 和 活性 , 具 有 多 效 它
性 、 向调节 和适应 原作 用等优 势 , 双 能清 除和 抑制 自由基 的生 成 , 高 自由基 酶类 的活性 ; 提 同时还具有 非特 异抗病 原 微 生物 的 作用 , 能直 接 杀 菌 、 菌 、 病 毒 、 原 虫 [ 抑 抗 抗 2 】 。 笔 者采 用 以凡纳 滨对 虾 为主 , 虾 与梭鱼 、 对 草鱼 、 白鲢 和 鲫鱼 等 混养 养殖 模式 , 讨 了饲 料 中添 加 中草 药制 剂对 探

中草药在对虾上的应用

中草药在对虾上的应用

我就先讲一下一些简单的单种中药在对虾上的运用:第一个:黄芪。

愚见黄芪在对虾上的主要作用有护肝、排毒、增强免疫,促进食物消化、还能抗应激、同时有抗菌效果。

黄芪药性微温,一般在配方里起辅助增效作用,由于它是从防止毒素损伤角度来达到护肝效果,所以宜用于养殖早、中期。

而到了中后期尤其是高温底热的时节就必须搭配其他清热解毒的中药使用。

甘草:主要作用是解毒保肝,抑菌抗病毒。

可用于缓解诸多对虾中毒症状。

这里有个我经常用的解毒经典配方:甘草+维C+有机酸。

甘草有一定的护肝效果,同时又可以调理肠胃,可用于早期防病保肝以及中后期的内外环境解毒方面(尤其是重金属、藻毒素、亚硝酸等)。

是的外用。

板蓝根:主要作用是杀菌抗病毒,清肝去毒。

因药性苦寒,不适用于养殖早期,要在转肝后使用方能见效。

渔药里板蓝根常常单独使用,最多搭配大青叶或蒲公英,属于清肝药。

可用于黄肝、红肝、肝肿大等早期肝脏病变,但不能用于肝萎缩、肝快死、肝水肿等后期肝病(不仅不会好转,还可能更严重)。

所以并非所有肝脏病变都能用此药。

此药对病毒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时甚至可将强毒型病毒病转为弱毒型。

这一点是我以前实用经验,呵呵,未经考证哦。

柴胡:主要用于清肝抗病毒,不过需要与黄连搭配效果才好。

我常用于高温底热污染过重消化负荷引起的肝火病变。

但注意此药是清肝泻火药,所以肝萎缩、肝水肿、肝坏死禁用。

茵陈:主要用于保肝解毒、利于排毒助消化。

在鱼上使用效果较好,对虾使用效果不是很明显。

只有配合青蒿使用才能见到一些效果。

五倍子:这个药我在02-05年用得非常多,现在由于价格偏贵、正品较少就慢慢用得少了。

五倍子在鱼上用于防虫抗菌收敛止血。

对虾可用于控制纤毛虫、微孢子虫、甲壳溃疡(褐斑),外用还可以处理轮虫、浮游类纤毛虫过多导致的水质不佳。

我记得五倍子以前使用时价格是12元一斤,这个是04年的价格了。

我记得03年刚到雷州时,几天开十好几斤五倍子。

由于好用,见效快,一夜之间整个东里镇上所有药店的五倍子都兜售一空;价格也从原来是15元一斤涨到了20元一斤;现在更贵了。

中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一些应用

中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一些应用

中草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一些推广应用彭张华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滨对虾,属节肢动物门,适温范围广,可在18-32℃生长,适盐范围也广,可在盐度1-40‰条件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

南美白对虾因其出肉率高,味道鲜美,生长快,抗病能力强,成为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之一。

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教授引进此虾,并在1992年突破育苗关之后,在我国的养殖面积迅速增加,从辽宁到海南—我国漫长的海岸线都有分布,而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多年的高密度养殖,人们在追求产量的同时,也降低了该品种的种质,主要体现在育苗亲本的选育不严格苗种质量下降,虾苗营养供给不足等;同时在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及化学药物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增强,加上环境污染等原因,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对水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抗生素及化学药物防治疾病将受到严格限制。

面临种种严峻的情况,中草药的研究和应用是一条重要的出路。

1.中草药的特点和优势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的总称,主要由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组成。

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大约有5000多种。

从古到今,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和验方。

特别在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极为关注的今天,不但可以解决化学药物、抗生素残留超标的问题,而且完全符合发展无公害水产业、生产绿色水产品的病害防治需求。

与传统抗生素相比,中草药打破了抗生素不能用于预防的局限性而且产生的耐药性低。

中草药产生免疫效果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多糖、甙类、生物碱和有机酸等一些挥发成分。

许多中草药中含有多糖,其中研究较多的有黄芪多糖、甘草多糖、白术多糖和泽泻多糖等。

天津市津南区水产推广站做的实验显示,添加复方中草药的各实验组均能提高南美白对虾吞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

吞噬百分率=(吞噬细菌的细胞数/ 细胞数)×100%吞噬指数= 吞噬细菌个数/ 细胞数中草药对免疫功能的调节是多方面和双向性的,也因使用的剂量、时间及方式不同,从而在水产动物体内发挥不同的作用。

中草药运用于虾养殖饲料的原理

中草药运用于虾养殖饲料的原理

中草药运用于虾养殖饲料的原理一、引言虾类养殖业是中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饲料是虾类养殖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草药作为一种天然的饲料添加剂,在虾类养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中草药在虾类养殖饲料中的应用入手,深入探讨其原理。

二、中草药在虾类养殖饲料中的应用1. 中草药在虾类饲料中的添加方式中草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添加到虾类饲料中,包括直接混合、热水提取、乙醇提取等。

其中,直接混合是最常见的添加方式。

2. 中草药在虾类养殖饲料中的种类目前,常见的应用于虾类养殖饲料中的中草药包括菊花、黄连、丹参、金银花等。

3. 中草药在虾类养殖饲料中的作用(1)增强虾体抗病能力:许多研究表明,中草药可以增强动物体内抗氧化物质含量,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虾体抗病能力。

(2)促进虾类生长:中草药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植物酚类、黄酮类、挥发油等,这些成分可以刺激虾类的食欲和消化吸收能力,从而促进虾类生长。

(3)改善水质环境:中草药中含有多种抗菌成分,可以有效抑制水体中的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改善水质环境。

三、中草药在虾类养殖饲料中的原理1. 中草药对虾体内生理代谢的影响中草药可以通过调节虾体内的代谢过程,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例如,在菊花提取物添加到饲料中后,可以显著提高黑胸腺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从而增强虾体内的抗氧化能力。

2. 中草药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肠道微生物是动物消化吸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中草药可以通过调节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数量,促进虾体内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

例如,在黄连提取物添加到饲料中后,可以显著提高虾肠道内乳酸杆菌的数量和活性。

3. 中草药对水质环境的影响中草药中含有多种抗菌成分,可以有效抑制水体中的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从而改善水质环境。

例如,在丹参提取物添加到饲料中后,可以显著降低水体中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数量。

四、总结综上所述,中草药作为一种天然的饲料添加剂,在虾类养殖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中草药在水产中的应用

中草药在水产中的应用
2、黄芩。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抑菌、抗病毒、镇静、利尿解毒等功效,可防治烂鳃病、打印病、败血病、肠炎等。
3、黄连。又名鸡爪连、川连、味连、土黄连,多年草本植物。以根状茎入药,有抑菌、消炎、解毒功能,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
4、黄柏。又名案木、聚皮、元柏,落叶乔木。以树皮入药,有抑菌、解毒、消肿、止痛等功能,可防治草鱼出血病。
5、苦楝。又名楝树,落叶乔木。根、茎、叶、果均可入药,有杀虫、杀菌作用,用于防治寄生虫,如锚头鳋、车轮虫、隐鞭虫、毛细线虫等。
6、五倍子。又名倍子、百药煎、百虫仓等。为漆科植物盐肤本的叶上的干燥虫瘿,由五倍子的蚜虫寄生而成。杀菌能力强,用于防治白头白嘴病、白皮病、赤皮病、疥疮病等。
7、大蒜。以鳞茎入药,所含的大蒜素具有光谱抑菌、止痢、驱虫及健胃功效,常用于防治肠炎病、烂鳃病、锚头鳋病等。
四、中草药使用方法
1、投喂法。将新鲜的中草药洗净切碎,与饲料拌合后投喂。干的中草药切碎后煮汁,用药汁或连同药渣与饲料拌合喂。
2、泼洒法。将中草药捣碎,用水浸泡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如果是干草药,必须切碎后煮一段时间再使用。
3、糖化法。把中草药和豆饼、玉米粉、稻草或麸皮混合在一起,经过发酵糖化后喂鱼,可改善中草药的适口性。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随着水产养殖病害的日趋严重,养殖中所使用的渔用药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抗生素、促生长剂、杀虫药等的大量使用,既危害人类健康,又污染环境。所以,无残留、无污染的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特点、作用、常用种类及使用方法等作简要介绍,供参考。
4、浸泡法。将中草药捆扎成束,放在进水口或食场附近浸泡,利用泡出的药汁扩散到全池,来防治病害。

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概述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一种重要的商业虾类,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被养殖。

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导致对虾的生长和免疫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其养殖效益。

中草药被广泛认为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和促进生长的作用,因此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展开探讨。

一、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影响1.1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促进作用中草药制剂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它们可以刺激对虾的食欲、提高摄食量、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从而促进对虾的生长。

研究表明,给予凡纳滨对虾一定浓度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后,可以显著提高对虾的体重增长速度和体长增长速度,同时降低了饲料的转化率,减少了养殖成本。

这说明复方中草药制剂可以有效地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1.2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抗逆境的作用复方中草药制剂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作用,可以提高对虾的抗逆性。

研究表明,在面对环境变化、疾病侵袭等逆境条件时,给予凡纳滨对虾适当浓度的中草药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其存活率和抗病能力,减少养殖损失。

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以提高其养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影响2.1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对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表明,给予凡纳滨对虾适当浓度的中草药制剂后,可以显著影响对虾体内的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

复方中草药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对虾体内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如抗菌肽、免疫球蛋白等,从而提高对虾的抗病能力。

这表明复方中草药制剂可以通过调节对虾的基因表达水平,提高其免疫功能,从而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

2.2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对虾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复方中草药制剂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可以提高对虾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对虾的抗氧化能力。

对虾养殖中几种常见中草药的使用及误区(四)

对虾养殖中几种常见中草药的使用及误区(四)

对虾养殖中几种常见中草药的使用及误区(四)
中草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大部分的中药都会抑杀肠道菌群的。

这也是我一贯给养殖户讲的。

这一点大家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也就是说,你想要让中药在肠道充分消化吸收,而中药在消化的同时又在抑杀肠道菌群。

看似这两点自相矛盾
所以我经常让养殖户在内服中药前拌喂2-4餐的活菌(EM菌、乳酸菌等)。

以帮助肠道消化吸收中药成分,之后拌喂4-5天的中药。

喂完中药后再重新拌喂活菌(此时就是复合的活菌,而不是单一活菌了),以恢复肠道正常菌群
3、配伍禁忌和负作用的问题
其实现在在水产上的中药的运用还非常之少,所以能涉及到的中药之间的配伍禁忌基本很难遇到。

但中药还会与其他药物造成配伍禁忌。

最常见的就是与维生素之间的药性冲突,比如大黄就与维B2有药性相抵。

并非中药与西药不能同用。

其实大黄与土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的协同抑菌抑菌效果都非常理想。

补充:匪兵从良-佛山:十八反,十九畏;国家并不提倡中药与西药混合用。

大黄煮十来分钟是导泻,清热,解毒,煮久了就失效。

梅―广东/天津:中药,我觉得,它更是一个体系。

妙用中草药防治虾病

妙用中草药防治虾病

妙用中草药防治虾病摘要:给虾服用清热解毒灵,给蜜蜂服用板蓝根……一股中草药养殖潮流在浙江慈溪悄然兴起。

由于中草药的毒副作用比原先养殖中常用的西药抗生素要少得多,养殖物非常健康,受阻于绿色壁垒的出口业务也有望恢复,对虾告别了白斑给虾服用清热解毒灵,给蜜蜂服用板蓝根……一股中草药养殖潮流在浙江慈溪悄然兴起。

由于中草药的毒副作用比原先养殖中常用的西药抗生素要少得多,养殖物非常健康,受阻于绿色壁垒的出口业务也有望恢复,对虾告别了白斑病。

浙江慈溪掌起镇绿田渔场的养殖户眼下心情都很愉快--他们喂养了几个月的南美对虾长得不错,平均每亩的产量达到了800斤至1000斤左右,比以往多了200多斤。

对虾为什么能增产?除了他们所选用的是第一代的虾苗,还有就是他们在饲料里加进了中草药剂,增强了对虾的抗病能力,延长了对虾的生长周期。

绿田渔场共有542亩虾塘,养殖户从今年5月开始在饲料中拌中草药喂养对虾,自从用上了中草药后,他们惊奇地发现,对虾最害怕的白斑病、红腿病、烂鳃病等疾病出现的几率大大减少。

对虾身体好了,个头大了很多。

以前,对虾是40只-45只/斤,而现在对虾是30只-35只/斤。

养殖户方建福讲,以往,他的虾塘每年都会遭受白斑病侵袭,从而减产。

今年添加中草药剂后,虽然每亩要增加200元左右的养殖成本,但从最终的收益上看,还是合算的。

养殖户们算过一笔账,添加中草药剂后,对虾生长周期延长,错开旺市期上市,个头增大,可卖到11元/斤,而其他个头不大的对虾只能卖8元/斤。

加上对虾产量增加,还是蛮有赚头的。

慈溪市水产渔业局渔业科负责人透露,采用中草药剂喂养对虾,是他们从福建、海南、广东等地学来的。

所选用的中草药剂,一般为清热解毒灵、对虾大败毒、黄连解毒散、肝胃宝等,起到了清热解毒、杀菌防病的作用。

这位负责人说,目前慈溪有近1/10的养殖户采用中草药养殖,水产渔业局正打算推广这种做法。

南美白对虾专用中草药水体净化保健剂

南美白对虾专用中草药水体净化保健剂

南美白对虾专用中草药水体净化保健剂南美白对虾专用中草药水体净化保健剂是对虾专用中药保健剂。

采用常规中药大蒜、大黄、黄芩、黄柏、五倍子、穿心莲、苦参等几十味中草药和微量元素硫酸铜、硫酸亚铁、食盐、高锰酸钾等,经独有的发明专利技术精制而成。

经广东、广西部分养殖专业户试用,效果非常独特。

具体功能作用如下:作用:替代高毒、高残留渔药(如:氯霉素、呋喃唑酮、孔雀石绿等)机理功能:有效杀灭囊膜无包液病毒,桃粒病毒,弧菌,气单胞杆菌及嗜几丁质菌等病毒病菌,强力扑灭聚缩虫、钟虫、累枝虫等寄生虫:降低水体硫化氢和硝酸盐及水体氨氮含量,提高水体溶解氧,稳定水体酸碱度等作用。

用法用量:每667平方面积水体预防量10kg,从虾苗放养开始每月施放1次。

治病量20kg发现病情时立即施用。

配入黄沙中均匀撒入池塘中。

南美白对虾中草药饵料添加剂:产品由曼陀罗、大黄、黄芩、黄柏、穿心莲、黄莲、当归、羌活、防风、神曲、甘草、板蓝根、大青叶等十几味中药配伍和独特制备工艺精制而成。

作用及功能:提高对虾机体抗病毒和抗菌功能,促进生长。

替代土霉素、全霉素等饵料抗生素类添加剂,改善产品风味。

用法与用量:对虾饵料生产时,按2-5‰均匀配入对虾饵料。

六、使用中药保健剂生态养殖的研究理论和应用技术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针对中草药的植物性细胞壁影响了其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问题。

通过系列的浸提、浓缩、干燥,成功的进行高温细胞破壁。

进行科学配制,生产出高效、低毒、低成本、微量化的新一代超前产品南美白对虾用中草药复合促长保健剂和中草药复合预混合饵料,从数十味中草药中精炼出有效成份替代抗生素类化学药物。

它们主要包含:a.生物碱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有类似碱的性质。

其味苦,为无色透明的结晶固体,也有少数生物碱具有顔色和油状液体。

游离生物碱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中草药中含生物碱的有很多,例如:槟榔、常山、黄连、乌头、延胡索、曼陀罗、钩腾、麻黄等等。

可分别用于抗菌消炎、镇痛、平喘、抗肿瘤等。

用于水产养殖的中草药

用于水产养殖的中草药

用于水产养殖的中草药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鱼类、虾类、贝类等水产动物的疾病防治、免疫调节、增强体质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草药:
1. 黄连: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可用于鱼类的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的治疗。

2. 银杏叶:具有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虾类的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3. 苍术: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用于鱼类的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

4. 地黄:具有补益肝肾、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鱼类的免疫调节和提高体质。

5.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抗氧化等作用,可用于鱼类的心脏病和血液病的治疗。

6. 天麻:具有镇静、抗菌作用,可用于鱼类的神经性疾病的治疗。

7. 佛手:具有抗氧化、解毒作用,可用于鱼类的水质净化和解毒。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用于水产养殖的中草药,具体使用时应根据
水产动物的病情和养殖环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草药并遵循兽药使用规范。

如何用中草药防治南美白对虾红腿病

如何用中草药防治南美白对虾红腿病

如何用中草药防治南美白对虾红腿病对虾〃红腿病’,又名红肢病、红体病,是由多种弧菌所致,给对虾养殖带来较大危害,笔者多次用中草药防治,效果较满意,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1998年福鼎市前岐镇上屿对虾养殖场,养殖面积30hm2,5月下旬放长毛对虾苗600万尾,暂养15天无计数投入大池。

桐城镇塔下养殖场,养殖面积16.67hm2,也于5月下旬放长毛对虾苗400万尾,暂养12天无计数投入大池。

两场虾苗投放大池后均采用鲜小杂鱼和人工配合饵料交替投喂。

于7月下旬两个虾池的对虾开始发病,出现死亡并逐渐增多。

2临床症状及诊断2.1临床症状对虾摄食量大量减少,病虾在池里游泳无方向性,活动力减弱,对外界惊扰反应迟钝。

捞取病虾肉眼观察,病虾附肢变红,特别是游泳足呈鲜红色,步足及尾扇呈红色,腮部变黄,腮丝上有明显黄褐色斑点。

2.2虾池环境虾池水色呈绿色,水温31℃,测试水的PH值为8.6,池底沉有相当数量的死虾,死虾全身发红。

询问虾农防治情况,得知近来多次用氯霉素拌料投喂,但效果不明显。

2.3镜检诊断病虾血淋巴液稀薄,失去原有的浅蓝色,由透明变浑浊,凝固缓慢。

取病虾血液做革兰氏染色,在1000倍油镜下镜检,见有颜色带微红的弯曲短杆菌,初步诊断为弧菌病所致,但属于哪一菌种有待于进一步分离鉴定。

3治疗根据虾池的水质,首先采取大量换水。

用40目以上的筛绢网过滤,缓慢进水。

同时用中草药治疗,即土黄连3kg(全株干制)、十大功劳4kg(干)、千里光5kg(干)、大青叶6kg(干)、狼尾草7k晨干)、狭叶十大功劳7kg(干)等粉碎后与IOOOkg配合饲料混合拌均,制成颗粒料。

开始少量多餐投喂,3天后对虾摄食量有所增加,即增加投喂量,天后基本恢复正常。

同年8月初福鼎市白琳镇藤屿对虾养殖场,养殖面积23hm2,投放虾苗400万尾,桐城镇玉塘村对虾养殖场8hm2,投放虾苗200万尾,用上方中草药2/3的剂量粉碎后拌料制粒喂养,预防对虾〃红腿病’,直至收虾前5天停止使用药物饵料投喂。

中草药制剂对中国明对虾幼虾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中草药制剂对中国明对虾幼虾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关键词 : ; 盐度 中草药制剂 ; 中国明对虾 ; ; 观消化率 生长 表
中图分类号 :93 1 ¥6.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600 (021- l3o 10—6X 2 1)1o 1一3
Efe t fTr d to a e ba f c so a ii n lH r lChi s e r to e i i s o Gr wt nd ne e Pr pa a i nsM d cne n o h a
Ab ta t T kn vnl F neo eau hnniwt eiia w t oyw ih o . 7 0 0 st t ae a , sr c: a i j ei enrp ne s ies i t tl e b d e t f 0  ̄ . 5ga e t l gu e c s h h n i g 02 0 sm r s i
十足 目、 对虾 科 、 明对虾 属 , 主要 分 布于亚 热带 海域
的边缘区与我 国的黄渤海海 区,为广盐性虾类 , 在
我 国对虾养 殖 中 占有 重要地 位旧 。 随着对 虾养 殖业 的发 展 和居 民生 活水平 的提 高 , 人们 对水 产 品 的质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饲 料 配方 . 试验所用饲料配方见表 1这些饲料是在能值 ,
( e nr e au hn ni) F n eo n e sc ies 属节 肢 动物 门 、 p s 甲壳 纲 、
率的研究 , 相关报道很少。研究选用玄参 、 薏苡仁 、 石斛 、 牛膝等制成复合制剂作 为饲料添加剂 , 旨在 探讨 中草 药 制剂 对 中 国明对 虾 的生 长 和饲 料 表 观 消化率的影响, 以期为对虾养殖业提供技术支持。

中草药在虾类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中草药在虾类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资源和环境对水产养殖的限制越来越多,养殖者成本增加,市场更加注重水产品质量。

为了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中草药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备受青睐。

中草药的杀菌作用具有广谱性、来源广泛、绿色无污染特点,对病菌长期有效、不会产生耐药性。

在虾类的日常饲料中添加中草药产品,是保障水产品品质的一大优良方式。

一、中草药对虾类免疫力增强的作用机理1.直接作用于病菌中草药可以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影响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繁殖,从而起到杀死病菌的作用。

冯锐基等(2016)实验证明,五倍子、石榴皮能够抑制溶藻弧菌的游离菌和生物膜的形成,能够为由弧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基础。

孙晓红等(2017)研究发现,棘托竹荪可以使副溶血弧菌的细胞膜结构变得松散或离散,使得菌体细胞内的细胞质流出,致使菌体解体,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副溶血弧菌的作用。

2.提升和修复免疫系统来产生间接效果罗氏沼虾属无脊椎动物,在罗氏沼虾的体液中没有免疫蛋白,但其可以利用自身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的感染(张耀武等,2008)。

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能够有效提升虾类的免疫力,使机体自行抵御病菌。

潘开宇(2010)研究发现,按1%、2%、3%比例配制的复方中草药能够明显提高青虾血细胞的吞噬能力,以2%的比例添加中草药试剂时所得到的效果最好。

杨维维等(2013)在克氏原螯虾饲料中添加大黄素,提高了克氏原螯虾的机体免疫力和肝脏抗氧化能力,减少了疾病的产生,提高了虾的存活率。

洪徐鹏等(2013)在克氏原螯虾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能够刺激肝胰腺细胞,促使相关酶的合成,由此提高了虾的非特异性免疫。

刘波等(2013)在饲料中添加杜康,增强了凡纳滨对虾体内蛋白酶的活性,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力。

虾类自身免疫力的提升更利于抵抗病原体的侵袭,减少了患病概率,使得在养殖时使用化学药物减少,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二、中草药对免疫力增强的优点1.天然性在我国使用中草药来治疗疾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天然和安全是中草药固有的特性。

对虾养殖中几种常见中草药的使用及误区(三)

对虾养殖中几种常见中草药的使用及误区(三)

对虾养殖中几种常见中草药的使用及误区(三)又是个今天主讲的话题:这位朋友问得虽有些笼统,但基本还是问到点子上了:5、只是想听听你是如何理解中药在水产应用?如今厂家推出中药的用量在水体是否是真的产生了效果。

为什么人都需要直接服用如此高浓度的中药。

产生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况且虾是从水体中间接吸收中药成分。

(1)首先如何理解中药在水产的应用这个话题似乎有点空泛了。

这个我就不想回答了(因为这让我想起芳草张总最拿手的课题,呵呵,我就不好抢张总的发言了吧)。

中药的使用无庸置疑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了,它的效果也是我们能见得到的,至于为何很多人还存有疑虑,我后面会讲到。

接下来问到的问题,基本都切近了我今天想要讲的话题:大家注意了哦:(2)中药含量误区:市场上大多数的厂家都不会用原料中成药。

哪怕是以前的甘草粉、穿心莲粉、板蓝根粉、黄芪多糖这类单品中药也会有经过稀释的。

能有50%含量的就算是不错的了。

由于成本上涨,现在业内中成药基本都是在30%以下。

我见过的除了少数厂家生产的黄芪多糖以外也就芳草的三黄粉是原粉了。

实际上业内默认把含量超过50%的中成药称为原料药。

而一般厂家的中药连30%都没有。

如果你有了这个认识,那就可以理解为何大多数厂家的中药效果来得慢了。

(3)中药效果误区:市场上的中药大多都是清热解毒类的,尤其以三黄散最为常见。

这是因为它既能抗菌抗病毒,又能调理肠胃,从清热解毒这方面来讲还能起到清肝泻火的作用,还有一定的调理肝功的作用。

如此多切实的效果与卖点,无论哪个厂家都不可能放弃它而去开发未知效果未知前景的新药。

所以很多我们期待的药效其实是不一定能看得到的。

这就需要对药品有个充分的认识。

另外影响中药药效的是它的用法。

水剂中药含量低,那我就用粉剂中药嘛。

殊不知,中药粉的药效主要靠的是析出操作。

人医上常用的办法是水煮,而这个方法用在水产上就不太适合了。

其实效果最好的是酒精萃取、氨水萃取、酸萃取,最后才是水萃取。

氨水不适用于水产,所以我比较喜欢建议外用的用酒精浸泡中药粉;而内服的用有机酸或醋酸浸泡药粉。

浅谈中草药添加剂对虾类免疫作用的影响

浅谈中草药添加剂对虾类免疫作用的影响

M y浅谈中草药添加剂对虾类免疫作用的影响尚云云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并且具有无毒低残留、安全、价格低廉等优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了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的研究。

虾类一直都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在我国的水产市场中占有非常高的消费比重,经济效益良好。

但是虾类易患病,不易治疗,影响虾的养殖经济效益及市场需求,同时还可能对自然生态循环带来一定的破坏。

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于虾类的影响可以提前预防虾类疾病,合理规避养殖风险,可以进一步推进传统养殖方式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虾类的免疫以非特异免疫系统为主,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者关系密切,体液免疫可以通过溶菌酶(LSL),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发生免疫作用。

可以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于虾类的血细胞和几种免疫酶的影响来研究虾类免疫水平的变化。

1、单一中草药制剂对虾类免疫力的影响当前,已经有诸多的研究都已经显示,单一的中草药制剂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虾类的免疫能力。

例如在陈孝煊的研究当中,其通过向红螯螯虾、克氏原螯虾,分别投放大黄、黄连,均明显的增强了虾的免疫系统活性,并起到了对疾病的预防效果。

另外还有研究通过枳实的投喂,有效的提高了凡纳滨对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活力,并增强了其血淋巴细胞吞噬能力。

李素莹在其个人的研究当中,通过1.0g/kg的比例向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大黄,明显的提高了虾的多项免疫指标,如血清总蛋白量、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酚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血清碱性磷酸酶。

杨维维在其研究当中则证明,通过大黄素的添加,能够使得克氏螯虾的肝脏抗氧化功能及免疫功能得到明显的增强。

洪徐鹏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黄芪多糖的投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虾的存活率,减少发病率、死亡率,这其实也从侧面证明了黄芪多糖对虾免疫能力的提高作用,尤其是能够显著增强虾对白斑综合症病毒感染的抵抗能力。

再则是刘波在其研究当中,通过杜仲的投喂,使得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

中草药可有效解决养虾池塘水底污染问题

中草药可有效解决养虾池塘水底污染问题

中草药可有效解决养虾池塘水底污染问题农视网2017-12-23 00:00深秋养殖,泥底池塘白对虾养殖管理的主要控点为:一是保水保能量、补充对虾能量,以提高免疫力和抗冷应激力。

二是重点做好池底解毒和对虾肠道内毒素的排毒工作。

泥底池塘养殖过程中一般不排水,也不清污,进入深秋,要做到保水保能量、稳定水体的缓冲力没有问题,只要定期用酵素菌+碳源泼洒就能有效解决储能养藻、稳水控菌的问题。

对虾补充能量和提高冷应激力方面的解决方案可借鉴上海勤王会员的做法:外用泼洒:每天早上6点~8点水温较低时或下雨前后用能量果酸型解毒抗应激剂——勤王解毒应激王兑水泼洒。

拌料内服:坚持用诱食酵母多糖拌料内服,每天1餐~2餐。

据跟踪观察10天发现,白对虾上料正常、长速正常,活力状况较好,没有出现厌食减料、不增料、虾脱壳慢、长速慢的情况。

这是因为:①诱食酵母多糖主要起到了促进肠道消化吸收机能、增强肝胰脏的解毒析毒功能、补充能量多糖、全面提高白对虾免疫力的作用。

②果酸解毒应激剂主要用于迅速补充能量,排解肠内毒素累积,调节白对虾体内外渗透压,有效提高抗冷应激能力。

有了这两方面的基础保证,一般情况下,对虾的正常食料生长就没多大的问题。

重要的是要做好池塘中下层水体的解毒工作。

在深秋早晚温差大,水温较低、光照强度总体上不足的情况下,一般白对虾养不大或出现耗底的情况主要为中毒引起的。

池塘有害物质主要有两方面来源;一是饲料残饵、对虾粪便、死藻累积在池底,在低氧状况下不能完全分解产生的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等;二是死藻直接分解产生的藻毒素和有害菌产生的菌毒素。

这两类有毒有害物质虽然不像夏天养虾一样在短时间内暴发性累积,导致对虾中毒死亡,但对于泥底池塘来说,会有一个慢性中毒的效应、导致白对虾不增料、生长缓慢。

因为泥底池塘的池底污泥有吸咐固化的作用,一部分有毒物质、毒素被底泥固化了;另一部分被氧化转化分解了。

被固化了的有害物质,会随着池底溶解氧、有益菌相的变化状况而不断地向池底和水体释放,所以做好解毒的难点和重点就在于如何长效、有效、持续地降解池塘水体中下层有害物质和有害毒藻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就先讲一下一些简单的单种中药在对虾上的运用:第一个:黄芪。

愚见黄芪在对虾上的主要作用有护肝、排毒、增强免疫,促进食物消化、还能抗应激、同时有抗菌效果。

黄芪药性微温,一般在配方里起辅助增效作用,由于它是从防止毒素损伤角度来达到护肝效果,所以宜用于养殖早、中期。

而到了中后期尤其是高温底热的时节就必须搭配其他清热解毒的中药使用。

甘草:主要作用是解毒保肝,抑菌抗病毒。

可用于缓解诸多对虾中毒症状。

这里有个我经常用的解毒经典配方:甘草+维C+有机酸。

甘草有一定的护肝效果,同时又可以调理肠胃,可用于早期防病保肝以及中后期的内外环境解毒方面(尤其是重金属、藻毒素、亚硝酸等)。

是的外用。

板蓝根:主要作用是杀菌抗病毒,清肝去毒。

因药性苦寒,不适用于养殖早期,要在转肝后使用方能见效。

渔药里板蓝根常常单独使用,最多搭配大青叶或蒲公英,属于清肝药。

可用于黄肝、红肝、肝肿大等早期肝脏病变,但不能用于肝萎缩、肝快死、肝水肿等后期肝病(不仅不会好转,还可能更严重)。

所以并非所有肝脏病变都能用此药。

此药对病毒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时甚至可将强毒型病毒病转为弱毒型。

这一点是我以前实用经验,呵呵,未经考证哦。

柴胡:主要用于清肝抗病毒,不过需要与黄连搭配效果才好。

我常用于高温底热污染过重消化负荷引起的肝火病变。

但注意此药是清肝泻火药,所以肝萎缩、肝水肿、肝坏死禁用。

茵陈:主要用于保肝解毒、利于排毒助消化。

在鱼上使用效果较好,对虾使用效果不是很明显。

只有配合青蒿使用才能见到一些效果。

五倍子:这个药我在02-05年用得非常多,现在由于价格偏贵、正品较少就慢慢用得少了。

五倍子在鱼上用于防虫抗菌收敛止血。

对虾可用于控制纤毛虫、微孢子虫、甲壳溃疡(褐斑),外用还可以处理轮虫、浮游类纤毛虫过多导致的水质不佳。

我记得五倍子以前使用时价格是12元一斤,这个是04年的价格了。

我记得03年刚到雷州时,几天开十好几斤五倍子。

由于好用,见效快,一夜之间整个东里镇上所有药店的五倍子都兜售一空;价格也从原来是15元一斤涨到了20元一斤;现在更贵了。

我自己用也只能叫朋友去云南采购。

十年了,当然会更贵喽好了搜集的单个中药讲完,开始说复杂的话题1、五黄:现在市场上的五黄产品,基本都是厂家炒作的一个概念而已。

中药里带“黄”的太多:常见的有牛黄,黄莲,黄柏,黄芩,地黄,黄芪,大黄等等,这些药品大都属于清热解毒类所以功效基本相差无几。

但实际上所谓的五黄产品,市场上稍微有点效果的基本都是三黄液,也就是大黄、黄柏、黄芩。

稍微复杂一点的如三黄参、双黄连、黄连解毒液等等也有比较简单的如大黄流浸液。

这里要指出一个误区就是,很多人会认为几种带黄的中药放到一起就可以做成五黄了,其实大错特错。

上述这些中药,其实有些是不能同用的。

如大黄与黄芪,牛黄与黄芪都不能同用,会让药效大打折扣。

同时很多药厂对这些也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不会有一家厂会做药性相冲的产品的。

市场上大多数的五黄类产品其实不过就是以大黄为主的汤剂。

以效果来讲,基本就可以参照大黄即可。

2、抗病毒中药:具有抗病毒功效的中药有很多。

我常用的有大黄、黄连、贯众、连翘、金银花、甘草、板蓝根、青蒿、白头翁、柴胡等等。

这些药都不算太贵,药店都常有备货。

但说实话,真正患上病毒病其实治疗起来非常麻烦,治愈的可能微乎其微。

所以上述这些药还是用来预防较为可行。

3、我想了解中药用量,特别是外用中药,每亩下原药多少好?中药的用量本来就是今天我要讲的一个主要话题之一。

这里就顺便讲了:由于成本问题,市场上的中药产品绝少是原粉药品。

只有你自己会认药材的,到中药店去抓来磨粉才可能做成原粉中药。

成熟的中药类产品,基本都是按照中药典国标来做的,基本都是按照人药老方剂来做的。

所以用量可以参考人药用量。

经我实践得出的结论是水产一亩水体外用量一般是人用内服用量的10-15倍左右(或人医洗浴外用量的5-8倍左右)。

而内服的话,每斤拌喂可以按照人医内服用量的1/2-1/5来用即可。

4、保肝药泼什么啊?现在市场上保肝药基本默认用中药效果较好(其实还有一些营养类的效果不错)。

以我实践所见,其实肝药按效果可分三种:保肝、清肝与补肝。

保肝药:连翘、甘草、黄芪、茯苓、丹参等等都是保肝药。

即中药理论里解毒平和滋补的药物,能帮助肝脏免受损伤,减轻肝脏负荷。

一般适用于中期养殖食量大增、早期转肝以及养殖外环境多变之时。

常用来防控红肝、绿肝、花白肝等急性肝脏病变。

清肝药:水产中成药大多都是清热解毒的肝药。

最常见的是三黄散、龙胆泻肝散、黄连解毒散、茵陈蒿汤等等,前面说的四黄、五黄就属于这类。

能清热解毒,疏泻肝火,减轻暴食引起的肝脏消化负荷。

用于处理黄肝,肝肿大效果明显,同时还能防治细菌感染,防控病毒暴发。

所以市场上最为常用。

补肝药:补肝的药物中药里比较少。

效果好的有水飞蓟、当归、白芍等等。

另外三七、虫草、人参也有较好补肝效果,不过价格昂贵就不用考虑了。

这类中药都有保护肝细胞,修复肝组织的作用。

可用于肝萎缩,肝水肿、肝坏死等较为严重的肝脏病变的修复,以及细菌、病毒病控制后的肌体恢复。

综上可见。

肝药运用是要分时间,分阶段,分病情,分症状的,不是一概而论的,尤其是该补肝和苗转肝前不能用清肝的。

又是个今天主讲的话题:这位朋友问得虽有些笼统,但基本还是问到点子上了:5、只是想听听你是如何理解中药在水产应用?如今厂家推出中药的用量在水体是否是真的产生了效果。

为什么人都需要直接服用如此高浓度的中药。

产生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况且虾是从水体中间接吸收中药成分。

(1)首先如何理解中药在水产的应用这个话题似乎有点空泛了。

这个我就不想回答了(因为这让我想起芳草张总最拿手的课题,呵呵,我就不好抢张总的发言了吧)。

中药的使用无庸置疑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了,它的效果也是我们能见得到的,至于为何很多人还存有疑虑,我后面会讲到。

接下来问到的问题,基本都切近了我今天想要讲的话题:大家注意了哦:(2)中药含量误区:市场上大多数的厂家都不会用原料中成药。

哪怕是以前的甘草粉、穿心莲粉、板蓝根粉、黄芪多糖这类单品中药也会有经过稀释的。

能有50%含量的就算是不错的了。

由于成本上涨,现在业内中成药基本都是在30%以下。

我见过的除了少数厂家生产的黄芪多糖以外也就芳草的三黄粉是原粉了。

实际上业内默认把含量超过50%的中成药称为原料药。

而一般厂家的中药连30%都没有。

如果你有了这个认识,那就可以理解为何大多数厂家的中药效果来得慢了。

(3)中药效果误区:市场上的中药大多都是清热解毒类的,尤其以三黄散最为常见。

这是因为它既能抗菌抗病毒,又能调理肠胃,从清热解毒这方面来讲还能起到清肝泻火的作用,还有一定的调理肝功的作用。

如此多切实的效果与卖点,无论哪个厂家都不可能放弃它而去开发未知效果未知前景的新药。

所以很多我们期待的药效其实是不一定能看得到的。

这就需要对药品有个充分的认识。

另外影响中药药效的是它的用法。

水剂中药含量低,那我就用粉剂中药嘛。

殊不知,中药粉的药效主要靠的是析出操作。

人医上常用的办法是水煮,而这个方法用在水产上就不太适合了。

其实效果最好的是酒精萃取、氨水萃取、酸萃取,最后才是水萃取。

氨水不适用于水产,所以我比较喜欢建议外用的用酒精浸泡中药粉;而内服的用有机酸或醋酸浸泡药粉。

实在没办法的才用水煮,而直接混合那种能出效果简直就是意外了!(4)中药用时误区:中药由于有效成分析出较慢较少,所以药效来得较慢,还有另外一方面就是其作用成份的消化分解也比较慢。

所以对于消化系统简单的对虾来讲中药想要出效果真的是不容易。

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那对虾养殖想要用好中药产品就必须等虾的消化能力比较强时才能用。

这也就是为什么早期对虾不能过多太频繁的使用中药的原因。

另外要注意,据最新研究,中药在对虾体内的血药浓度顶峰,出现在拌喂第四天到第五天之时。

所以中药内服的话应该是连续拌喂至少四到五天,而不是常见的三天。

这一点,也是我在实践中运用中药经常能出效果的一个前提。

最后一个关于中药的问题:我还想问一下,目前中草药的主要治病成分的提取纯化以及非主要的影响成分的分析,主要难题是因为中草药中所含有的成分太多而难以确定各组分之间的关系还是由于其他的原因。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确实是个庞大的课题,现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少,但都没什么可行性的革新。

其实主要原因是成本无法支撑很多新兴的提取方法。

而中药里所含成份确实非常多,很多疗效都是诸多成份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点就制约了中药生产提纯工艺的发展。

现在比较常见的有高浓度萃取与超微粉碎两种技术萃取常见于天津生机的三黄参;超微粉碎则是芳草的三黄粉当然如日升昌以前有个芪蓝抗毒饮,生泰尔的黄芪多糖也都不错。

好了。

关于中药的问题回答,基本这样吧中草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大部分的中药都会抑杀肠道菌群的。

这也是我一贯给养殖户讲的。

这一点大家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也就是说,你想要让中药在肠道充分消化吸收,而中药在消化的同时又在抑杀肠道菌群。

看似这两点自相矛盾,所以我经常让养殖户在内服中药前拌喂2-4餐的活菌(EM菌、乳酸菌等)。

以帮助肠道消化吸收中药成分,之后拌喂4-5天的中药。

喂完中药后再重新拌喂活菌(此时就是复合的活菌,而不是单一活菌了),以恢复肠道正常菌群。

3、讲完后帮我问问王总配伍禁忌和负作用的问题。

其实现在在水产上的中药的运用还非常之少,所以能涉及到的中药之间的配伍禁忌基本很难遇到。

但中药还会与其他药物造成配伍禁忌。

最常见的就是与维生素之间的药性冲突,比如大黄就与维B2有药性相抵。

并非中药与西药不能同用。

其实大黄与土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的协同抑菌抑菌效果都非常理想。

补充:匪兵从良-佛山:十八反,十九畏;国家并不提倡中药与西药混合用。

大黄煮十来分钟是导泻,清热,解毒,煮久了就失效。

梅—广东/天津:中药,我觉得,它更是一个体系6、处理鳃病有更好更便宜的处理方案是什么?鳃病的原因有太多。

是关于黑鳃的处理的:黑鳃怎么处理及预防(一)病原性黑鳃:(1)细菌感染:对虾感染柱状黄杆菌、柱状噬纤维菌柱状屈桡杆菌、鱼害黏球菌等都会引发黑鳃。

暴雨、寒潮后升温都高发。

前期鳃丝白色,严重者黑色,镜检鳃丝溃烂,鳃丝尖端呈黑色坏死状。

应连续用聚维酮碘+三黄液外用杀菌,同时外用片剂过一配合活菌调理不良环境。

(2)真菌感染:黑鳃是对虾镰刀菌病最主要的症状之一。

常见有腐皮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禾谷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等。

镜检能见到大量的黑色菌丝及其分生孢子。

用粉剂过一配合净水剂混合外用即可。

发病早期泼洒妇炎洁也可。

(3)藻类附着:丝状藻类(青苔、颤藻、黄丝藻、柄裸藻等)大量繁殖时,常会附着对虾鳃部。

这种情况早期往往呈现绿鳃、黄鳃、蓝鳃症状,若水面有大量死藻时,就会慢慢出现黑鳃。

镜检鳃丝完整,鳃丝之间夹有大量丝藻。

这种黑鳃较难处理,因为不调好藻相就很难彻底根治,所以用全水溶性多维+生姜汁+粗盐+小苏打缓解黑鳃症状的同时还应适当换水后调理好优质藻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