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先驱王若飞简介
提高阅读训练王若飞阅读答案
提高阅读训练王若飞阅读答案王若飞阅读答案王若飞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
解放前,他因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
在监狱里,他经常对难友们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决斗争。
”王若飞同志的身体不好,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
王若飞王若飞同志在狱中的锻炼方法之一是日光浴。
他利用每天短暂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
后来,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敌人被迫允许他每天晒一两小时太阳。
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躺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全身,把皮肤晒得紫红紫红的。
冷水擦身,是王若飞锻炼身体的另一种方法。
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供给。
但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老看守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王若飞同志每天用它盛冷水,用毛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还有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
体操包括伸腿、弯腰、曲臂等动作。
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他都坚持锻炼。
一次,一个难友问王若飞:“我有一事不明白,你骂**,骂蒋介石,天不怕,地不怕,真是好汉。
可是,你坐在牢房里,还天天做操,又好像很爱护自己的身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王若飞同志说:“我不怕死,是因为敌人害怕我们的真理,我们必须拼死去保卫我们的真理;我爱护身体,是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
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1.文中“豁然开朗”的意思是:( )。
2.王若飞狱中锻炼方法有( )、( )、( )。
3.归纳*的中心思想。
4.第2自然段与第3、4、5自然段的关系是( )。
5.第7自然段是王若飞说的话,分号前后两部分是( )关系。
6.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参考答案:1.因王若飞道理讲得透,所以难友们顿时领悟到了爱护身体的重要性。
2.日光浴、冷水擦身、室内体操;3.赞扬了王若飞不向恶劣环境屈服,坚持斗争的精神。
铁窗难锁钢铁心革命先烈王若飞读书笔记
铁窗难锁钢铁心革命先烈王若飞读书笔记摘要:一、王若飞的革命信仰背景二、铁窗难锁钢铁心的表现三、读书对王若飞革命信仰的影响四、王若飞的革命精神启示正文: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中,有一位英勇无畏的革命先烈,他的名字叫王若飞。
他坚定的革命信仰,即使在铁窗之内也无法动摇。
本文将从王若飞的背景、铁窗内的坚定信仰、读书对其革命信仰的影响以及革命精神的启示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位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一、王若飞的革命信仰背景王若飞,原名王宗义,1901年出生于贵州安顺。
他早年就接受了先进的思想教育,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和爱国斗争。
1922年,王若飞赴法留学,结识了周恩来、赵世炎等革命先驱,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
此后,他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为我党的事业不懈奋斗。
二、铁窗难锁钢铁心1931年,王若飞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时被捕。
在长达五年多的铁窗生涯中,他遭受了敌人的严刑逼供,但始终坚守党的机密,没有泄露一丝一毫。
他在狱中领导难友开展斗争,铁窗之内,他的心依然是钢铁般的坚定,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
三、读书对王若飞革命信仰的影响在狱中,王若飞利用有限的时间,阅读了大量革命理论书籍。
这些书籍不仅增强了他对共产主义信仰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勇气。
他在读书中总结道:“革命者要有三硬:骨头硬、嘴硬、心硬。
”这句话成为了他坚定的信仰座右铭。
四、王若飞的革命精神启示王若飞铁窗难锁钢铁心的故事,为我们树立了一座革命精神的丰碑。
他的事迹教育我们要坚定信仰,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学习王若飞等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总之,王若飞的革命信仰令人敬佩,他在铁窗内的坚定信念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
共产主义先驱王若飞简介
共产主义先驱王若飞简介王若飞是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中共领导人、“四八”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王若飞人物简介王若飞别名黄敬斋,是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中共领导人、“四八”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王若飞参加过辛亥革命、讨袁活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江苏党委省农委书记等职位。
王若飞作为中共代表之一曾赴重庆谈判,不幸的是,1946年回延安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终年50岁,同机的还有博古、叶挺、邓发等人。
王若飞人物生平孩童时期王若飞,号继仁,原名王运生。
1896年10月,出生于贵州安顺市西秀区一个封建家庭,家住中华北路173号。
1903年迁居贵阳。
1904年2月,王若飞被二舅父黄齐生接至贵阳承担抚养、供读。
入贵阳达德学校学习(现为贵阳达德书院旧址,位于贵阳市商业中心大十字南侧)。
他从《木兰辞》中读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名句时,十分向往那种奋战缰场、马革裹尸的战斗生涯“,遂改名若飞。
1911年11月,王若飞响应辛亥革命号召,参加贵阳学生队稽查城防。
1912年在群民书店任店员。
革命岁月1915年,王若飞随大舅父黄干夫到铜仁矿务局任文书兼会计。
但在舅父黄齐生的带领下,参加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1917年,王若飞在黄齐生的带领下留学日本,“五四运动”爆发后,毅然回国。
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
1922年6月,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王若飞同赵世炎、周恩来等人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探讨中国革命问题,宣传马克思主义。
同年秋,同赵世炎、陈延年等一起,由阮爱国(即胡志明)介绍加入法国共产党。
1923年,王若飞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4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5年3月王若飞回国。
不久他担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在李大钊的指导下,他在中原地区大力发展党团组织,积极开展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为推动中原地区的革命运动作出了贡献。
王若飞故事对我们的启示
王若飞故事对我们的启示王若飞:革命先驱的人生哲学与当代启示王若飞,一个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浓厚一笔的名字。
他的一生,是对革命、对信仰、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生动写照。
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深入学习和传承王若飞的精神,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指导和启示。
首先,王若飞的故事告诉我们,坚定的信仰是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支撑。
在革命时期,王若飞身处逆境,面对敌人的残酷镇压,他始终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信革命事业必将取得胜利。
正是这种坚定的信仰,使他能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乐观和坚定,最终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难,还是在生活中遭遇挫折,都需要有坚定的信仰作为支撑。
只有信仰坚定,才能在困境中不迷失方向,勇往直前。
其次,王若飞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作为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一生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从未改变。
他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疾苦和需求,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这种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必需的。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时刻关注人民的利益和需求,积极为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
再次,王若飞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敢于创新、勇于担当。
在革命时期,王若飞不拘泥于传统的革命模式,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他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
无论是科技、教育还是经济领域,都需要有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突破自我、迎接挑战、开创美好未来。
此外,王若飞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团结合作是实现共同目标的关键。
在革命时期,王若飞与同志们并肩作战、共同奋斗,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各种挑战的增多,团结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共同的目标。
王若飞
王若飞生于1896年10月,贵州安顺人。
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革命,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1922年6月参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从事马列主义的宣传。
1923年4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转为中共党员。
1 92 6年初,吴佩孚联合张作霖,向国民军发动进攻,驻河南的国民二军被迫退出河南,使河南再次陷入吴佩孚的统治之下。
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党、团组织又转入地下状态。
1926年3月,王若飞离豫赴沪,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王若飞在豫工作9个多月,历尽艰难,从宣传马列、组建党团组织到开展工运、农运,都作出了显著的成绩,当时党中央认为,王若飞在河南所主持的工作,“都已达到相当的成功。
”1926年下半年到1927年初,参与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一、第三次武装暴动。
1925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根据李大钊与国民二军军长胡景翼商定的计划,派王若飞到河南帮助国民二军开办军官学校。
6月初,王若飞到达开封,后又到郑州,住在当时京汉、陇海铁路总工会南边的小巷里。
6月7日,郑州召开群众大会,声援沪案,王若飞以全国总工会代表的身份参加大会并发表了演讲,后由于胡景翼病故,继任国民二军军长的岳维峻放弃了开办军校的计划,于是,王若飞即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留在河南,做地方党的工作。
不久,党中央为加速河南党的建设和发展,又派来一批骨干。
王若飞团结各地来的同志,把建立和发展各级党团组织作为首要任务。
为了实现全省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他首先把郑州原党支部改建为“中共郑州地方执行委员会”,管辖开封、洛阳、焦作、彰德、卫辉、信阳以及京汉铁路和豫丰纱厂八个党支部,并很快建立起了中原地区最早的三个地委。
王若飞对共青团的建设也极为关注,并很快建起了郑州等六个支部。
后由于王若飞等共产党人认真贯彻了党的四次代表大会精神,使河南的党、团组织得到较快发展。
几个月之内,党团员人数增加了10倍。
1927年起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农民部部长和宣传部部长。
1928年6月赴苏联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1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贵州省候选人015.王若飞(1896-1946)男,汉族,贵州省安顺县人,中共党员。
王若飞1919年12月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2年6月参与发起成立旅欧少年中国共产党。
1923年4月赴苏联学习,并转为中共党员。
1925年3月回国后任中共北方区委巡视员、中共中央训练部主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
1926年调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部主任(即秘书长),参与处理中央日常工作。
1926年下半年到1927年初,参与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1928年6月赴苏联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
1931年回国,任中共西北特委特派员,后因叛徒出卖被捕。
在狱中他坚贞不屈,1937年获释后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全国抗战爆发后,先后任中央华中兼华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0年春至1941年9月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等职。
1944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书记,负责主持南方局日常工作。
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同年8月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作为中共代表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
1946年1月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4月8日在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018.邓恩铭(1901-1931)男,水族,贵州省荔波县人,中共党员。
邓恩铭1918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
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兼出版部部长,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
1920年11月,他与王尽美等组织励新学会,介绍俄国十月革命。
1921年春,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同年7月,与王尽美代表山东共产党早期组织,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后回济南建立中共山东区支部,任支部委员。
1922年1月,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
7月参加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贵州省先烈的事迹500字
贵州省先烈的事迹500字听我说贵州革命先烈故事——王若飞【编者按】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近期小编将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在革命战争时期、剿匪斗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贵州革命先烈(含贵州籍和在贵州牺牲的中共党员及席大明等5位著名的民主人士)事迹,弘扬浩然正气,感悟精神力量。
今天介绍的是王若飞革命先烈事迹。
王若飞(1896—1946),幼年原名大伦,小名运笙(运生)、荫生,号继仁,曾用名王度、雷音,出生于贵州安顺,是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四八”烈士,2009年他被评选为“100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王若飞)一王若飞,原名王运生,号继仁,1896年10月生于贵州省安顺县(现安顺市西秀区)。
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开始饱含热情地追求革命真理。
1918年赴日本东京明治大学学习,开始接触马列主义。
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期间与赵世炎、周恩来等在巴黎建立起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中共旅欧支部。
1923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进一步深入研究了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有关问题。
1925年王若飞回到国内,开始了他作为一个职业革命家火热而动荡的战斗生涯。
曾任中共北方区委巡视员,负责筹建中共豫陕区委,后任中共豫陕区党委书记。
在河南工作期间,他领导中共豫陕区委创办军事学校,筹备并成立河南省总工会,成立河南省学生联合会,对河南党组织的建设和工农运动的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6年王若飞到达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完成中共中央大量的日常工作,积极发表文章,揭露帝国主义破坏国民革命的罪行。
他还参加上海工人第3次武装起义的组织和指挥工作。
随后到武汉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
1928年6月赴莫斯科参加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并在列宁学院学习。
二1931年王若飞回国,领导开辟陕甘宁绥一带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作。
10个革命烈士人物事迹
10个革命烈士人物事迹10个革命烈士人物事迹【篇1】黄继光黄继光(1930~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
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
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
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
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
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
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
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
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
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
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
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
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10个革命烈士人物事迹【篇2】刘传文原名刘坚,罗浮徐东乡笠石人。
他为人勇敢刚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
他父亲刘观英,母张氏,有两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贫苦,难以度日。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抗日将领王若飞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抗日将领王若飞王若飞,原名王达,字若飞,江苏南京人,中国抗日战争中著名的抗日将领。
他在长时期的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王若飞的生平事迹和他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王若飞于1916年出生在南京市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他自小聪明好学,热爱国学。
后来他考入黄埔军校,在军校期间展现出的军事才华让人瞩目。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王若飞被派往前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一名优秀指挥官。
王若飞积极参与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多个重要战役。
他在淞沪抗战中表现出色,率领部队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进攻,多次打退日军的围剿和突袭。
在与日军的顽强战斗中,王若飞展现出了卓越的智勇和军事才能,赢得了战士们的尊敬和敌人的畏惧。
1942年,王若飞被派往华北战场,参与华北临汾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王若飞率领的部队成功解围,对日军进行有力打击,为后续反击日军的战斗铺平了道路。
不仅在战场上,王若飞也非常注重军政建设和民生改善。
他对军队的训练有条不紊,严格要求官兵的纪律和作风。
同时,在战争中他也高度关注战士的生活待遇和伤员的护理,尽力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条件和帮助。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王若飞受命参与抚顺战役。
在这场最后的战斗中,他率领的部队与日本关东军展开激烈战斗,最终取得了彻底胜利,击溃了日本关东军的抵抗。
王若飞以他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和杰出表现赢得了许多荣誉和奖励。
他被授予了一等自由勋章和一等独立自由勋章,被誉为“东北的桂林杨白劳”。
他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上,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不可忘却的一部分。
王若飞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将领,更是一位崇高的爱国者。
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著名将领王若飞,他的一生将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
王若飞在法国勤工俭学[权威资料]
王若飞在法国勤工俭学1919年11月25日,王若飞等远渡重洋到达法国马赛港。
从上海出发的时候,王若飞向蔡衡武借了四百元钱,船票花去了一百四十元,连添置行李、衣物和途中花费,尽管百般节衣缩食,到法国时他手上也只有一百元钱了,而这一百元钱仅能兑换八百法郎。
于是,他来到了接待勤工俭学生的华法教育会和华侨协社。
将自己手上的一百元钱交给了华法教育会代为保存,以便分期节约取用。
1920年初,他到离巴黎不远的枫丹白露公学补习法语。
在枫丹白露公学里,王若飞性格洒脱,不拘形迹,言谈动作都别有一种性情。
他常常穿一件宽大的外套,戴一顶高高的帽子,夹着一个大书夹子。
从装束看,他很像一个大学教授,同学们开玩笑地给他起了一个“博士”的绰号。
平时,他专心致志地钻研法文,拼命读书。
他喜欢读修养方面的书和古代英雄的传记。
他的见解经常与众不同,有一种进取的精神。
他涉猎较广,目的不是为的沉潜深入,而是想了解自己尚不大熟悉的领域。
他善于独立思考,不时对书中所讲的内容提出一些疑问,总要弄出个究竟。
他的这些作为,有时遭到一些人的讥诮和议论,但他都不以为意。
他并不认为自己什么都好,但也不把自己看得一切都坏。
他认为自己身上还有许多毛病需要克服,特别需要“朋友匡救”。
他对周围的事物有些看不惯,最看不起那些仅会吹几句“新思想”的时髦青年。
对于王若飞这样的勤工俭学生,当年的有识之士就已看出他们将来对中国的意义。
在当时的《旅欧周刊》的一篇社论里这样写道:“留法勤工俭学生,暂不论思想、学识如何,专就形式及精神而论,确是中国未来的劳动阶级的中心人物。
……请看他日国中,竟是谁的世界。
”当年这篇评论,为今天的现实所证明。
在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确实涌现出一大批像王若飞这样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家。
王若飞在枫丹白露公学补习了三个月的法文。
他的钱便花完了,还欠了法华教育会三百法郎。
他不能继续学习下去了,必须找到工作,才能维持生活和偿还债务。
于是,他请华法教育会代觅工作。
1920年3月27日,枫丹白露公学放春假。
长征中的朱德和王若飞事迹及评价
长征中的朱德和王若飞事迹及评价一、朱德朱德长征故事:朱德总司令的一堂生物课长征中,“吃”毫无疑问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包括“吃什么”和“怎么吃”。
1936年,红军行军至西康炉霍县境(现四川炉霍),准备三过草地,但此地粮食获取极为困难。
富有野战经验的朱德请来当地的医生和百姓,询问清楚这一带有哪些可吃的野菜,解决了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的饥饿问题。
1936年春天,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四川炉霍,很多红军指战员以为这下可好了,到了一个城镇,可以有粮食吃,结果到这儿一看,比较偏僻的一个城镇,这个地方很穷,基本找不到什么粮食。
怎么办呢?因为春天山上长了很多的野菜、野草,所以有些红军战士就去山上采野菜吃,有的红军吃了上吐下泻,有的中毒,这怎么办呢?又没有粮食吃,野菜又不好分辨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这事朱德总司令很重视,他带领十几个卫生员、炊事员一块到山上去,去辨别哪些野菜能吃,哪些野菜不能吃,有时候他们甚至自己试吃,然后采一些野菜,请一些医生来辨别,找一些老农来请教,这样他们选了十几种野菜,野菜选回以后,朱总司令要讲课,就通知下去,总部的、部队的都来了一些,在一个喇嘛寺里听朱德讲课,大家很纳闷儿,说总司令讲什么课呢。
后来朱总司令来了以后,桌子上都摆了几十种野的标本,朱总司令说,今天我不讲军事课,也不讲政治课,我讲一堂生物课,我给你们讲讲这些野菜。
他接着拿了一些野菜,有苦菜,有马芷苋等一些菜,把每种野菜形状、特性,能不能吃,它的效果都讲了。
大家听得很入神,因为结合实际,面临不吃野菜就饿死的危险,大家都听得很认真,记得也很认真。
回去以后把讲课的内容进行了传达,由于大家了解了哪些野菜能吃、哪些野菜不能吃,有了辨别能力,就减少了部队吃野菜中毒的现象,也解决没有粮食吃充饥的问题,在长征中能够顺利的走下去,解决了饥饿的问题。
朱德长征故事:朱德长征中保留下来的“伙食尾子”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藏有3块银元和1枚铜币,它们是朱德、康克清夫妇当年在红军队伍中分到的“伙食尾子”。
王若飞烈士生平简介
年
6
月 与 周 恩 来 等在 巴 黎
。
若 飞 同 志 陪 同 毛 泽 东 同 志 周 恩 来 同 志 赴重 庆 与 国 民 党政府 进 行 和 平 谈 判
。
、
组 织 旅 欧 中 国 少年 共产 党 同 年 1 0
月 中共 中
“
王 若 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志
,
央 通 知 旅 欧 中 国 少年 共 产 党 改 名 为 中 国 共 产 主 义青 年 团 旅欧 支 部
。
年
1 月王若飞 同
,
志任 中共 出 席 政
。
书 i 己 中共 中央 秘 书长
192 7
,
治 协 商 会 议代 表 同 年
4
月 8 日 由重庆 乘飞 王若
、
年 参与 领 导 上 海 工 人 第 三 次 武 装
5
机返 延 安途 中在 山 西 兴 县 黑 茶 山 失 事
、
起义
,
同年
月 中共五 大 在 武汉 召开 王 若 飞
1
4 7
号大
省 地 市 党 政 军 四 大 班子 分别 向王 若 飞故 居敬 献 了 花篮
。
、
、
、
院)
。
王 若 飞 同志从 出生到
(柏 支 宝 )
1904
年 的 幼年生
19 11
活是在安 顺 度过 的
,
1904
年至
年在达
委 政府 的 重 视 支持 下 在 州 直 部 门 的 协 助 下 学会 终 于 在 召 开 表 彰大 会 的 同时得 以 成
贵州 档 案
纪 念王 若 飞 同志诞 辰
周年
O
王若飞子女
养育了全国近4亿人口的长江流域xx年污水排放总量达164亿立方米,平均每分钟吸纳的污水达3万吨。
滋养着近2亿沿黄儿女的黄河流域xx年污水排放总量达44亿立方米,河道三分之一水生生物因污染绝迹。
目前长江上运营的21万多艘船舶每年排放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3.6亿吨,排放生活垃圾7.5万吨。另外,因事故而造成的油品、化学品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对长江水环境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数亿吨沿岸泥沙被水冲走,古森林急剧减少;长江里的白鳍豚、中华鲟、刀鱼等可能灭绝„„有专家预言,如果再不及时保护长江,10年以内长江就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
1946年4月初,由于国民党严重阻挠破坏各项决议,王若飞、秦邦宪于4月8日冒恶劣天气从重庆乘飞机,赶往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飞机于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王若飞、秦邦宪及同机的叶挺夫妇、邓发、黄齐生等一行13人全部遇难。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八”事件。王若飞在飞机离重庆的前一夜,曾与周恩来交谈,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切要为人民打算。”
流域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废污水排放量将持续增加,初步估计到2016年,全流域年均废污水排放量将超过65亿立方米。如不采取治理措施,黄河干支流大中城市所在的河段水质有可能全部劣于五类水质标准。
谁应对每年208亿立方米的污水负责?“母亲河”如何保障6亿中华儿女的饮水安全?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二00八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称,去年中国总用水量达五千五百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百分之三点四,全国七十九个城市缺水,超过二千三百万人口、一千三百万头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
工业污染一直是黄河水污染的“祸首”。除工业污染外,生活污水和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污染”目前也呈现加重趋势,所占比例不断上升。黄河流域污染已由集中的工业点源污染逐渐变化为工业点源污染与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并重,沿黄很多农村出现了用黄河水浇地,作物减产、烧死庄稼的事件。
寻访家乡英雄人物
赵以炯,又字鹤林,贵阳花溪青岩 人。清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人, 十二年(1886年)成进士,参加廷 试(殿试)获第一甲第一名,成为 贵州省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的第 一人。十四年(1888年)充四川乡 试副考官。十七年(1891年)年任 广西提督学政。二十一年(1895年) 充会试同考官。二十六年(1900年) 丁母忧回籍,主讲贵阳学古书院。 服阕入京,旋归青岩讲学。三十三 年(1907年)八月病卒,葬青岩弓 腰寨附近山上。
贵州有哪些英896年10月——1946年4月08日)是我党早期杰 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说:“为了保存一个人的生 命,而背叛了千万人的解放事业,遭到千万人的唾弃, 那活着还有意思?” 1896年10月11日生于贵州省安顺县城北街。早年 随舅父黄齐生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袁运动。1917年冬, 王若飞考取官费留日生,后入东京明治大学读书。为 抗议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侵略中国的强盗行径,他愤而 归国。 1919年10月,王若飞赴法国勤工俭学。通过对马 克思主义的努力学习,他成为一名自觉的共产主义战 士。留法期间,王若飞积极参加了勤工俭学学生所开 展的各种斗争。在斗争中,他与赵世炎、周恩来等共 同建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中共旅欧支部。1923年 3月受中国共产党指派,王若飞赴莫斯科入东方共产 主义劳动大学,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唯物史观等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深入研究了中国革命 和世界革命的有关问题。
邓恩铭(1901.1.5~1931.4.5)原名邓恩 明,字仲尧,化名黄伯云、丁友民、佑 民、又铭、尧钦、建勋等。贵州荔波人。 水族。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 靠亲友资助求学。1917年秋,-离家到 山东济南投奔过继给黄家的二叔黄泽沛 (曾在益都、淄川、沂水等地当县官), 继续上学。1918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中 学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中,他与 王尽美组织学生-,反对-条约,积极参 加宣传、演讲、-、-活动,成为学生界 有影响的人物之一。1920年11月21日, 同王尽美等组织进步团体“励新学会”, 被选为学会的领导成员。学会出版了以 介绍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的《励新》 半月刊。1921年春,在北京、上海共产 主义小组的影响和推动下,与王尽美发 起建立济南共产主义小组。
一息尚存终当努力奋斗
一息尚存终当努力奋斗作者:蒋光宇来源:《共产党员·下》2018年第12期王若飞是我国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中共早期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乘飞机回延安,因飞机失事于山西兴县黑茶山不幸遇难,终年50岁。
1931年7月底,王若飞从莫斯科出发,经库伦(现乌兰巴托)回国,准备组建中共西北特别委员会。
10月21日,因叛徒出卖而被国民党当局逮捕。
1937年5月,经过党组织的努力,王若飞出狱。
在五年零七個月的监狱岁月中,王若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933年1月,王若飞写给表姐夫熊铭青的信,就是经典之作之一,信中描写了监狱的处境,同时也抒发了努力奋斗的革命精神:“居狱中久,气血渐衰,皮肉虚浮,偶尔擦破,常致溃烂。
盖缘长年不见日光,又日为阴湿秽浊所熏染。
譬之楠梓豫章之木,置之厕所卑湿之地,亦将腐朽剥蚀也。
”“人间地狱,信非虚语。
有人谓矿工生活,是埋了没有死,大狱生活,是死了没有埋。
”王若飞在此信中还写道:“个人生命,早置度外。
”“现时所受之苦难,早在预计之中,为工作过程所难免,绝不值什么伤痛也。
因此弟之精神甚为健康,绝不效贾长沙之痛哭流涕长叹息;惟坚忍保持此健康之精神。
”“弟并无丝毫悲观颓丧之念也。
”“弟处逆境,与普通人不同处,即对于将来前途,非常乐观。
这种乐观,并不因个人的生死或部分的失败、一时的顿挫,而有所动摇。
弟现时所最难堪者,为闲与体之日现衰弱,恨不能死于战场耳!每日天将明时,枕上闻军营号声,不禁神魂飞越!嗟乎!吾岂尚有重跃马于疆场之日乎?”王若飞在狱中极其可贵的精神状态可以用信中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一息尚存,终当努力奋斗”。
这封信是我们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生动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可以说,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幸福观”,也是对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民族复兴大业、实现中国梦的有力动员。
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
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作者:叶慕安来源:《世纪风采》2018年第05期王若飞,1896 年10 月11 日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县。
在青年时代,他就曾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袁运动,1919 年10 月赴法国勤工俭学,并于1922 年6 月,同赵世炎、周恩来等发起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抗战胜利前后,王若飞曾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之一,多次参加同国民党的谈判。
1946年4月8 日,王若飞带着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谈判的最后方案,同秦邦宪、叶挺、邓发和黄齐生等,乘飞机离开重庆返回延安,不幸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上撞山坠毁,同机13 人全部遇难,王若飞时年50岁。
他以自己的生命,实践了“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诺言。
1944年春,日本军国主义为了打通从中国东北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对豫、湘、桂地区发动了新的进攻,国民党几十万大军闻风溃逃。
人民普遍对国民党的统治不满,迫切要求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的腐败局面。
我党根据形势的发展,决定派林伯渠、王若飞等去重庆同国民党举行谈判。
4月29日,林伯渠、王若飞、伍云甫离开延安,5月2日抵达西安,同早期到达西安的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王世杰先后进行了5次会谈,最后双方同意议成四项十七条内容。
5月11日毛泽东指示以承认中共合法地位,承认陕甘宁边区及敌后抗日根据地,承认我党领导下的一切抗日军队,扩编八路军、新四军,并发给粮饷弹药,恢复新四军番号,撤销包围我根据地之50万国民党军队,恢复西安、重庆办事处等项作为同国民党谈判基本条件。
5月17日,林伯渠、王若飞和张治中、王世杰同机飞抵重庆。
20日,中共中央电告林伯渠等,提出关于政治民主化,承认一切抗日军队,承认我党及各党派之合法地位,释放政治犯等20条谈判内容。
22日,林伯渠、王若飞将谈判方案交付张治中、王世杰。
林伯渠、王若飞到达重庆后,发现国民党并无和谈诚意,国共谈判条件尚不成熟。
王若飞根据形势和中央指示,分工负责抓南方局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上层统一战线工作。
永远的王若飞
永远的王若飞作者:拓彤彤来源:《理论与创新》2020年第20期王若飞,“四八”烈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他少年时期即投身革命,曾先后赴日本、法国、苏联留学,是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的发起者和负责人之一,在党的七大当选中央委员。
他领导过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从事过统战、组织、宣传、少数民族、军事等多种工作,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
无论身处顺境逆境,甚至面对生死考验,王若飞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若磐石,对党的忠诚始终如一,是一位忠诚干净担当的革命家,堪称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
1.“有‘说得出做得成’的才能”早在少年读书时,王若飞因为喜欢《木兰辞》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豪情,就给自己更名为若飞,字王度,尽显一腔报国情怀。
历经探索,于1922年加入党组织,从此以共产主义信仰为终身追求,为民族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虽历任党内许多重要领导岗位,却始终保持一颗质朴的为民情怀,并以此严格要求自己和其他同志:“作为一个党员,应该根据自己的环境,为党和人民做一份服务工作,这是每一个党员的神圣义务,绝不能自称为领导人,放弃了这件事。
就一个指导人说,他也必须亲自动手,取得经验,然后才配领导别人。
应该虚心放下自己领导人的架子,向群众学习。
”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谦虚谨慎的实干精神,赋予了王若飞卓越的工作才能和领导能力,不仅赢得了党内同志的尊重,也赢得了许多民主人士的由衷钦佩。
马寅初称赞王若飞:“确有‘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的本领”“有‘说得出做得成’的才能”。
沈钧儒高度评价王若飞在参加重庆谈判中的表现,说他“那一种韧性的辩争,众口纷拿,屹然不动,虽有责难弗避,真不愧为民主战士的前导”。
更为难得的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王若飞没有因为自己光荣的斗争历史骄傲自满,而是保持了一名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组织分配的每一个岗位上全心全意为党工作,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在习仲勋的回忆中,王若飞“朴实、谦和,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同志勤勤恳恳”“常说自己懂得不多,没有为党做了多少工作”。
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
作者: 谢文雄
作者机构: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出版物刊名: 党建
页码: 69-69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期
摘要:王若飞,1896年10月生,贵州安顺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卓越政治家.王若飞少年时期便积极投身革命,曾先后赴日本、法国、苏联留学,是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的发起者和负责人之一.1925年4月,王若飞回到国内,担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在李大钊的领导下,王若飞指导郑州、开封等地开办党训班,积极发展党、团组织,动员群众站出来投身革命;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各地农村,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开展反对封建地主和军阀的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产主义先驱王若飞简介
王若飞是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中共领导人、“四八”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王若飞人物简介王若飞别名黄敬斋,是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中共领导人、“四八”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王若飞参加过辛亥革命、讨袁活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江苏党委省农委书记等职位。
王若飞作为中共代表之一曾赴重庆谈判,不幸的是,1946年回延安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终年50岁,同机的还有博古、叶挺、邓发等人。
王若飞人物生平孩童时期
王若飞,号继仁,原名王运生。
1896年10月,出生于贵州安顺市西秀区一个封建家庭,家住中华北路173号。
1903年迁居贵阳。
1904年2月,王若飞被二舅父黄齐生接至贵阳承担抚养、供读。
入贵阳达德学校学习(现为贵阳达德书院旧址,位于贵阳市商业中心大十字南侧)。
他从《木兰辞》中读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名句时,十分向往那种奋战缰场、马革裹尸的战斗生涯“,遂改名若飞。
1911年11月,王若飞响应辛亥革命号召,参加贵阳学生队稽
查城防。
1912年在群民书店任店员。
革命岁月
1915年,王若飞随大舅父黄干夫到铜仁矿务局任文书兼会计。
但在舅父黄齐生的带领下,参加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1917年,王若飞在黄齐生的带领下留学日本,“五四运动”爆发后,毅然回国。
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
1922年6月,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王若飞同赵世炎、周恩来等人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探讨中国革命问题,宣传马克思主义。
同年秋,同赵世炎、陈延年等一起,由阮爱国(即胡志明)介绍加入法国共产党。
1923年,王若飞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4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5年3月王若飞回国。
不久他担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在李大钊的指导下,他在中原地区大力发展党团组织,积极开展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为推动中原地区的革命运动作出了贡献。
1926年,王若飞调到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部主任(即秘书长),参与处理中央日常工作,并参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组织领导工作。
中共五大后,王若飞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农民部长和宣传部长。
1928年6月,王若飞赴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中国农民协会驻农民国际代表,并
在列宁学院学习。
1931年,王若飞回国就任中共西北特委特派员,参与了领导西北地区包括陕、甘、宁、晋、绥、新等地农民斗争,开展土地革命。
1931年11月21日,王若飞在包头-泰安客栈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度过了近6年的铁窗生活。
1937年5月,在中共中央北方局的营救下,结束了5年零7个月的牢狱生活。
同年8月到达延安,先后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1938年,王若飞起任中共中央华中工作委员会、华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任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0年起,王若飞任中央秘书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主任等职。
期间,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许多政治、军事文章,参与研讨和制定了许多关于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政策、指示。
1944年5月,王若飞作为林伯渠的助手赴西安、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他还协助董必武主持中共南方局的工作,11月起任中共南方局工委书记,负责主持南方局日常工作,广泛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同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
1945年6月,王若飞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同年8月,抗战胜利后,他作为中共代表,随同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和平谈判。
重庆谈判期间,他日夜操劳、呕心沥血,协助毛泽东、周恩来工作。
1946年1月,王若飞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
会议。
在会上,他按照党中央要求,既坚持原则,又掌握灵活的斗争策略,在改组政府和国民大会等重大问题上,团结各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的独裁政策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不幸遇难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携带着中共代表团就宪法、国民政府组成等问题同国民党谈判的最后方案,同秦邦宪、叶挺、邓发和黄齐生等,乘飞机离开重庆返回延安。
因天气原因,飞机中途迷失方向,不幸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上撞山坠毁,同机13人全部遇难,王若飞时年50岁。
王若飞不死会是什么官
周曾经痛苦:“他要是不出事,建国后给我当个常务副,能减轻我多少负担呀!”所以,他建国后会是第一副,大约是陈云的职务吧,毕竟国务院组阁是负责的,周说了算!
王若飞的故事王若飞的身体不好,1931年,王若飞被捕到监狱后,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
王若飞在狱中的锻炼方法之一是日光浴。
他利用每天短暂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
后来,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敌人被迫允许他每天晒一两小时太阳。
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躺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全身,把皮肤晒得紫红紫红的。
王若飞锻炼身体的另一种方法是冷水擦身。
王若飞用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老看守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王若飞同志每天用它盛冷水,用毛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
王若飞在狱中还有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
体操包括伸腿、弯腰、曲臂等动作。
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他都坚持锻炼。
王若飞在狱中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决斗争。
我不怕死,是因为敌人害怕我们的真理,我们必须拼死去保卫我们的真理;我爱护身体,是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
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
王若飞故居王若飞故居是纪念和展示王若飞同志光辉事迹的专题性纪念馆。
位于安顺市内若飞大道北道中段东侧。
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出生和居住过的地方。
故居始建于清代,王若飞曾祖父所建,1982年对外开放。
故居临街,经过道进朝门入四合院,院内铺以方形石板,有石砌花坛、鱼池等,房屋为木结构小青瓦建筑,具有清代民居风格。
现存部份家具实物及若飞青少年时期在日本、法国留学时进行革命活动资料,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一起工作时的照片、通讯手迹,重庆谈判时所穿衣物,遇难后党中央和中央领导的悼词,部份国民党要员、爱国将领、民主党派知名人士题词、挽联及有关王若飞的书籍,出版物等。
人物评价中共早期领导人罗亦农这样评价王若飞:“头脑敏锐,分析问题透彻、深刻,有雄才大略,善于联络人;;他像’黏合剂‘一样把大家团结起来。
“2009年,王若飞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邓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写道:”若飞其人聪明好学,思想敏锐,性格开朗,待人随和,在敌人狱中坚强不屈,大义凛然。
”
傅作义这样评价王若飞:“共产党员王若飞,那才是个人才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