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第三版答案第七章 逻辑基本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逻辑基本规律
一、下述议论是否违反逻辑的基本规律?如违反,说明违反了什么规律。
1.金人王若虚云:“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
又问无体乎?曰:有。
然则果如何?曰: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
答:不违反。
王若虚对同一对象“文章”从不同方面作出不同的断定,
并不违反逻辑规律。
2.任何人的话都不能信。
答:这句话包含如下逻辑矛盾:任何人的话都不能信,包含了“任何
人的话都不能信”这句话本身也不能信,即包含了对自身的否定,这就违
反了不矛盾律。
3.有的人拼命追求轻松。
答:这句话包含逻辑矛盾:“拼命”即“不轻松”,要“轻松”就不能
“拼命”,“拼命”与“追求轻松”不能共存。
这句话是自相矛盾的,违反了不矛盾律。
4.说“如果一个人是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那么他有选举权”,这显然
是不对的;说“有人是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但他没有选举权”,这同样是不对的。
答:前者是“如果p,那么q”的形式,后者是“p 并且非q”的形式,
二者是不同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对二者都加否定,自相矛盾,违反不
矛盾律。
5.甲问:“该犯是否可判缓刑?”
乙答:“对该犯判决过重了些。
”
答:乙对甲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犯“答非所问的”错误。
6.一个美国人问一个华侨:“你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这个华侨
拍着胸膛说:“我是中国人!”
答:美国人的问话是个虚假二支选言命题,遗漏了真支“你是中国人”,
而且语气中还有对中国人的轻视。
正确的回答应是:“我既不是日本人,也
不是韩国人”,这是对虚假问题的拒绝。
而华侨避免正面拒绝,直说:“我
是中国人”,表面上“答非所问”,实则隐含了“我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
中国人”的回答,并不违反同一律和排中律。
二、应用同一律的逻辑知识,分析说明下列各段话有无逻辑错误。
1.目前,有些报刊热烈讨论什么是男子汉的问题。
对此,有议论说:
“男子汉绝非‘奶油书生’,而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铮铮铁骨的男人。
它
是勇敢、坚毅、力量的代名词。
可惜目前中国的男子汉太少了。
据说光北
京市,就有上万名找不到男子汉的大龄姑娘。
不过,人口普查时,统计数
字表明,男子与女子的比例并没有失调。
可见,我国的男子汉并不算少,
大概是分布不合理吧?”
答:这段议论先偷换了概念,后偷换了论题。
一开始,“男子汉”是指具有
大丈夫气概的男子,后偷换成指一切男人。
议论的题目本来是“什么是男
子汉”,最后却转移到男女的比例上了,违反了同一律。
2.甲问:我做菜的手艺不错吧?
乙答:很实惠,很实惠。
答:乙的回答表面上转移了话题,不正面回答问题,违反同一律,实
际上隐含着对问话人做菜手艺的批评,不正面批评,巧妙地避免主人的难
堪,是一种变格修辞手法,不违反同一律。
3.顾客:你们这儿是怎么搞的?啤酒里有苍蝇!
服务员:啊,不要紧,我们这儿苍蝇不会喝很多酒。
答:服务员的回答转移了论题,违反同一律。
服务员用这种幽默方式
化解矛盾。
4.《悲惨世界》的作者、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有一次出国旅行,
走到某国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问道:“姓名?”“雨果。
”“干什么的?”“写东西的。
”“以什么谋生?”“笔杆子。
”于是宪兵在登记簿上写道:“姓名:雨果。
职业:笔杆贩子。
”
答:宪兵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违反同一律。
雨果说“以笔杆子
谋生”是指“当作家”,而宪后却理解成“贩卖笔杆子”。
5.有个小朋友到邮局寄信,柜台里的阿姨告诉他;“这封信超过了重
量,要加贴八角邮票才能寄,”小朋友着急地说:“什么?你已经嫌它太重,加贴邮票不是更重了吗?”
答:这个小朋友将“这封信超重”理解成“这封信太重”,无意中偷换
了概念,也转移了话题,违反了同一律。
6.孔乙己到了酒店,人们嘲笑他偷了书挨了打。
他便涨红了脸,额上
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答:孔乙已把不同语词“偷”和“窃”表达一个概念故意说成两个概
念,故意偷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
三、指出下列各段话中违反不矛盾律或排中律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1.既断定“所有S 是P”真,又断定“有的S 不是非P”真;
答:不违反逻辑规律。
因为“所有S 是P”与“有的S 不是非P”(它
等值于“有的S 是P”)是从属关系,可以同真。
2.既断定“所有S 是非P”真,又断定“某S 是P”真;
答:违反不矛盾律,“自相矛盾”。
因为“所有S 是非P”等值于“所
有S 不是P”,它与单称命题“某S 是P”是不同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
3.既断定“如果p 则q”真,又断定“如果p 则非q”真;
答:不违反。
因为二者是可同真、不同假的关系(可用真值表证明)。
4.既断定“所有S 是P”假,又断定“有的S 不是P”假;
答:违反排中律,犯“模棱两不可”错误。
因为二者是不同真、不同
假的矛盾关系。
5.既断定“必然非p”假,又断定“不可能非p”假;
答:不违反。
因为“必然非P”与“不可能非P”(它等值于“必然P”)
是不同真、可同假的反对关系,都加否定不违反排中律。
6.既断定“p 或者q”假,又断定“非p 并且非q”假;
答:违反排中律。
因为二者是不同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真值表可
证),都加否定,犯“两不可”的错误。
7.价值规律是永恒的历史规律。
答:违反不矛盾律。
这句话隐含两个互相反对的命题:价值规律是历
史规律;价值规律是永恒规律,二者不能同真,同时加以肯定犯“自相矛
盾”的错误。
8.或者采纳他的建议,或者不采纳他的建议,我都不赞成。
答:违反排中律。
“采纳他的建议”与“不采纳他的建议”是两个矛
盾命题,都加否定,犯“模棱两不可”的错误。
9.戴着老花镜的父亲久久凝视着比自己高半个头的小伙子,从头到脚,
又从脚到头,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
答:违反不矛盾律。
这句话既断定“父亲久久凝视着小伙子”,又断
定父亲从头到脚,又从脚到头看着小伙子(即不是凝视着小伙子),自相矛
盾。
10.我的最大优点就是从来不谈自己的优点。
答:这句话违反不矛盾律:“我从来不谈自己的优点”本身是谈自己
的优点,二者矛盾。
四、试运用逻辑基本规律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会回答的同学举手,结果好多同
学举起了手。
接着,又让不会回答的同学举手,有些同学也举了手。
只有
一个学生前后两次都没有举手。
对这个学生,老师批评说:“会回答与不会
回答是互相矛盾的。
你怎么前后两次都不举手?这不是在存心捣乱吗?”
这个学生站起来,心平气和地辩解道:“老师,你叫会回答的学生举手时,
我当时不会回答,没有举手;你叫不会回答的学生举手时,我刚想好了,
又会回答了,也就没举手。
我都是按照你说的意思去做的呀,这能算存心
捣乱吗?”
请问:他们师生二人,谁说的话合乎逻辑?谁说的话不合逻辑?为什么?
答:学生的话合乎逻辑,老师的话不合逻辑。
因为排中律要求在同一
思维过程中,即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同一对象互相矛盾的认识不能都否定(或不作回答),必须肯定其中一个。
但学生对前后两个互相矛盾的
问题都拒绝回答是在不同时间发生的,不能算违反排中律,更不是故意捣
乱。
2.有一块空地准备用来搞建设,甲、乙、丙、丁四人讨论这块空地建
什么好。
(A)甲一会儿说应该建个幼儿园,一会儿又说这里不应该建幼儿园,
试分析甲这样讲有无逻辑错误,为什么?
(B)针对甲的说法,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
”试分析
乙的话有无逻辑错误,为什么?
(C)丙说:“我看还是建幼儿园好。
”丁说:“我看还是在这里建食堂
好。
”针对丙和丁的发言,乙又说:“你们两人的意见,我都不同意。
”试分
析乙这样讲有无逻辑错误,为什么?
答:甲提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乙对甲
提的两个矛盾命题都加否定,违反排中律,犯“两不可”的错误。
丙、丁
的意见是两个反对命题,可以同假,乙都加否定不违反逻辑规律,可以有
第三种意见。
3.1933 年鲁迅先生在《“有名无实”的反驳》一文中谈到:当时国民
党军队中一排长“以为不抵抗将军下台,‘不抵抗’(主义)就一定跟着下
台了。
这是不懂逻辑:将军是一个人,而不抵抗是一种主义,人可以下台,
主义却可以仍旧留在台上的。
”
鲁迅先生为什么说这位排长“不懂逻辑”?
答:国民党的这位排长混淆“不抵抗主义”和“不抵抗将军”两个概
念,同时也将“不抵抗将军下台”偷换成了“不抵抗主义下台”,既混淆了
概念,又偷换了论题,违反了同一律,所以鲁迅说他不懂逻辑。
4.据传,有一年元宵节,司马光夫人想上街去逛灯会,就跟司马光说:
“我要去看花灯。
”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灯,何必出去看?”司马光夫人又说:“我不但要看灯,还想看游人。
”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人,何必出去看?”
请问,司马光为了阻止夫人上街游玩,使用了什么样的诡辩方法?
答:司马光为了阻止夫人上街游玩,故意混淆“花灯”和“灯”,“游
人”和“人”的概念,同时偷换了“看花灯”和“看灯”、“看游人”和“看人”两对论题,违反了同一律。
五、分析下面两段话中违反充足理由律的地方。
1.在一次干部会上,甲说:“我们部门的工作不受重视,什么事老是
低人一头!”乙听了反驳说:“你不想低人一头,难道想高人一头吗?”甲马上辩解说:“我们既不想低人一头,也不想高人一头,能对我们一视同仁就满足了。
”
答:干部乙的话违反了充足理由律:由“不想低人一头”推不出“想
高人一头”,因为“不想低人一头”与“想高人一头”是反对关系的命题,否定其中一个,“推不出”另一命题真。
干部甲的话是符合逻辑的。
2.契诃夫的名著《套中人》写到别里科夫有一次看到他学校的同事柯
瓦连科同他的妹妹在街上骑自行车,吓得脸色由青到白,第二天他到柯瓦
连科家里,说:“你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于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当柯瓦连科问他为什么时,他说:“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密哈益·沙维奇,难道这不是理所当然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希望学生
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可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
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件事,那就做不得。
”
答:别里科夫反对青年教育者骑自行车的理由有二:一是“如果教师
骑自行车,那么学生就不会做出好事来”,二是“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件事”。
这两个理由,前者是虚假的,犯“虚假理由”错误;后者虽真实,但与“青年教育者不能骑自行车”的结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总之,别里科夫的话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六、用排中律或不矛盾律的知识解答下述问题。
世界杯足球赛经过紧张角逐,有B、F、H、K 四支球队进入半决赛。
这天,球迷甲、乙、丙、丁在打赌猜测哪支球队最后捧杯,四人猜测如下:甲:如果B 队半决赛中战胜H 队,那么B 队就会夺得冠军。
乙:我认为H 队和K 队都不会打进决赛。
丙:除非K 队在半决赛中淘汰F 队,B 队才会取得冠军。
丁:B 队战胜H 队是没有问题的,但B 队不会再次夺冠。
最后的比赛结果证明,四个球迷只有一个人的猜测是错误的。
你能根
据上述条件推断哪个队取得了冠军吗?猜错的又是哪一位呢?
答:F 队取得冠军,猜错的是甲,其余三人都猜对了。
据已知条件,
甲的话和丁的话是矛盾关系的命题,按照不矛盾律,两个矛盾命题必有一假,这样,唯一的假话必在甲或丁的话中,而乙的话和丙的话必是真话。
__由于B、F、H、K 四支球队进行半决赛,而H、K 都没进入决赛(乙的话),所以,B、F 进入了决赛(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由于K 队没进入决赛(即在半决赛中被淘汰),所以,“K 队在半决赛中淘汰F 队”这个命题是
假的,结合丙的话可推知“B 队不会取得冠军”(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
B 队、F 队进入了决赛,而B 队不会取得冠军,故冠军队是F 队(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甲的话是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前件“B 队在半决赛中战胜H 队”真(据乙的话),后件“B 队会夺得冠军”假,所以,甲的话是假话,即猜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