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方案

合集下载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1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1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由国家教委、全国妇联联合颁发,目的是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

具体内容是:一.树立为国教子思想,自觉履行教育子女的职责。

二.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增强子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关心子女的智力开发和科学文化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要适当,方法要正确。

四.培养和训练子女的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子女参加文娱体育和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引导子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

六.爱护、关心、严格要求子女。

不溺爱、不打骂、不歧视,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

七.要举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一致、敬业进取,各方面为子女做榜样。

八.保持家庭和睦,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九.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针对子女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实施教育。

十.要和学校、社会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教育常见的六个误区误区之一:重视智育,忽视德育随着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有些家长误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思想品德是无关紧要的。

据上海市的调查,92%的家长只看孩子的智力,只有8%的家长注意到孩子品德培养。

江苏某中学,为了让孩子接受艰苦锻炼,组织了“希望之路”夏令营,可是,出师不远,一些家长生怕孩子受苦,纷纷出动,有的竟用小轿车拦路把孩子强行接走,造成军心大乱,希望之路只好暂停。

误区之二:期望值过高某小学的一次调查,90%的家长要求孩子上重点高中,逼着孩子在中考独木桥上死挤硬拼。

特别是出生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家长,他们生活在困难时期,成长在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从小生活上的磨难和学习上的荒废,养成了他们特有的性格,希望自己的理想在孩子身上得到补偿。

他们对子女要求特别高。

有的孩子在作文中写到:“我回家就像进了监狱,父母是看守,整天被软禁在书房里,放风的时间都很少。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家长会图文PPT课件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家长会图文PPT课件
家庭教育的作用
教师:XXX
主题班会
有效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
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形象地说出了培养良好行为规范对于个人对于社会的重要性。现在孩子有什么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如果矫正,还能够改变过来,如果听之任之,等长大以后再去矫正就要困难十倍、百倍。因此,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培养十分重要,这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分工合作,密切联系,协调一致,使孩子对各项社会行为规范真正做到知必行、行必正。
这是什么缘故?
倘使他在较坏的环境里生长,他所看见的听见的都给他坏的印象,那他所反映的大概也是坏的;倘使他在好的环境里生长,他所看见的、所听见的都是很好的印象,那他所表现的,大概也是很好的。
社会上流行这样的诗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谴责别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勇。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
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也就是说,真正困扰我们的并不是我们成年后遭遇的环境和事件,而更多的是在成年后遇到人、事、物时,大多数人仍旧使用幼年时学会的,那些固有的、习惯的应对方法和模式。
心理学研究发现,很多成年人在个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扰,都不是成年后的生存环境造成的,而是来源于童年时期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和限制。
子女教育的五个建议
让孩子按自己的步伐成长
把持底线
缓和孩子急躁的脾气
给予正面的支持
承认孩子的感觉
父母常犯的错误
为适应你的孩子而竭力改变周围的世界 如果你带着精力旺盛的孩子走访亲戚,不要叫别人把所有易碎的东西移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相反你应该在走亲戚之前就训练孩子具有正确的行为;如果她要调皮捣蛋,你会马上把她带出去。

幼儿园教师、家长、幼儿行为规范

幼儿园教师、家长、幼儿行为规范

华夏未来京津新城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一、敬业篇:1、爱岗敬业,依法执教。

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园,尽职尽责,注意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品德,认真备课,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幼儿身心健康的思想,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维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 、严谨治学,积极创新。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规律,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3、因材施教,注重实践。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发展幼儿的个性,开发幼儿的潜能,注意幼儿实践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4、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精神,有意识地进行知识更新和相应能力的提高。

要以超前意识为基础,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主动发展,形成获取、处理、使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二、礼仪篇:1、仪表得体,举止端庄。

上班时,穿戴整洁、大方姿态端庄,举止得体,不袒胸露背浓装艳抹,不戴过多的金银饰品(除项链外),不涂指甲油。

2、说话有礼,行动文明。

使用礼貌用语,推广五大教育用语,园内必须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发言、交谈;接听电话注意规范化礼貌用语;“您好,立新幼儿园”、“请稍后”、“需要我转告吗?”、“对不起”、“再见”等语言应运用得自然流利。

要轻声、简短、语气亲切、温和,切忌生硬、粗俗或不耐烦,要充分体现幼儿园的形象。

与人发生争执时,要冷静有耐心,坚持以理服人,即使面对言语粗暴的人,也要表现出节制,有礼貌。

食堂用餐时不大声谈话,餐毕,请妥善放好餐具和餐椅,创造一种文明就餐气氛。

3、学会微笑,以礼待人。

园内遇到同事,应微笑点头示意,遇到幼儿及家长要互致问侯;遇到参观视察来访等外来人员,要以礼相待,正面相见要微笑点头示意,坐姿时如遇领导、客人询问时要起立招呼,形成一种彬彬有礼,温馨和谐的氛围;接待家长和公事客人,要热情有礼,起立迎送,体现本园教职工应有的姿态。

行为规范与安全教育周计划

行为规范与安全教育周计划

行为规范与安全教育周计划一、行为规范教育1.守时守纪:培养孩子们按时到校、按时完成任务的良好习惯。

2.礼仪教育:学习基本的礼仪知识,如排队、不大声喧哗、不打闹等。

3.爱护公物:教育孩子们爱护公共设施,不随意破坏。

4.环保意识: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学会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5.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孩子们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安全教育1.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们遵守交通规则,如走人行道、不在马路上玩耍等。

2.防火安全:学习火灾时的逃生技巧,如湿毛巾捂住口鼻、不乘坐电梯等。

3.防溺水安全:教育孩子们不要私自下水游泳,远离危险水域。

4.防拐骗安全:提高孩子们的防拐骗意识,不跟陌生人走。

5.食品安全:教育孩子们不吃过期、变质的食品,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三、实践活动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交通安全、火灾逃生等场景,让孩子们学会应对突发事件。

2.观看教育视频:挑选适合孩子们的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教育视频进行观看。

3.制作安全教育海报:孩子们动手制作有关安全教育的海报,提高安全意识。

4.主题班会:每周举行一次主题班会,让孩子们分享彼此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四、家长沟通与协作1.家长会议:每周组织一次家长会议,向家长汇报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2.家长群:建立家长群,及时分享孩子们的学习动态和安全隐患,共同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3.家长问卷调查:定期发放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针对本周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下周的教育工作做好准备。

3.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本周的行为规范与安全教育情况,接受领导指导。

4.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本周的计划,我们相信孩子们在行为规范与安全教育方面会有所提高。

我们将密切关注孩子们的表现,不断调整教育方法,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努力。

希望家长们也能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行为规范教育方面,我们将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守时守纪意识,让他们明白按时到校、按时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家长委员会
参与学校行为规范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家委会成员参与学校学校行为规范教育过程,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立体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作用、监督作用、促进作用和宣传作用,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双向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时间安排
家委会成员每两周一次轮流到校参与学校行为规范教育活动。

每次1-2位家长,工作时间为半天。

三、办公地点:政教处
四、主要工作
㈠日常学生管理工作
1.巡视校园。

对学校设施从安全、合理的角度提出意见或建议。

2.观摩学生的室内或室外操。

对学生做操的精神面貌、总体态度作简要评价,协助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管理。

3.观看学校的电视节目。

对节目内容与安排提出意见或建议。

㈡学校各项学生活动
1.升旗仪式、
2.重大节日活动
3.主题班会
4.年级组大会、学生团组织生活等。

㈢学校教育管理工作
1.参与学校考务工作,如:巡视考场、了解学校考试安排、管理。

2.与学校领导进行沟通。

3.参与学生教育与家长接待工作。

中小学家长行为规范“十要”、“十不准”

中小学家长行为规范“十要”、“十不准”

中小学家长行为规范“十要”、“十不准”十要1. 理解教育责任:家长应理解并认同自己的教育责任,积极参与孩子的研究和成长过程。

理解教育责任:家长应理解并认同自己的教育责任,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程。

2. 树立正确价值观: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正直等品质。

树立正确价值观: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正直等品质。

3. 提供良好研究环境:家长应为孩子提供适宜的研究环境,包括安静的研究空间、必要的研究资源等。

提供良好学习环境:家长应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包括安静的学习空间、必要的学习资源等。

4. 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及时解决孩子在研究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及时解决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5. 鼓励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培养其综合素质。

鼓励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培养其综合素质。

6. 建立良好沟通渠道:家长应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进展。

建立良好沟通渠道:家长应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进展。

7. 引导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防止沉迷网络和不良信息对其造成负面影响。

引导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防止沉迷网络和不良信息对其造成负面影响。

8. 尊重学校和教师:家长应尊重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决策,与学校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尊重学校和教师:家长应尊重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决策,与学校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9. 教育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应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教育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应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10. 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家长应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其需求、关注其成长,共同解决问题。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方案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方案

家长教育行为标准〔试行〕一、建立为国教子思想,自觉执行教育儿女的职责;二、重在教子做人,提升儿女思想道德水平、培育儿女恪守社会公德习惯、加强儿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三、关怀儿女的智力开发和科学文化学习,培育优异的学习习惯,要求要合适,方法要正确;四、培育和训练儿女的优异生活习惯,鼓舞儿女参加娱乐体育和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儿女身心的健康展开;五、指引儿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儿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育儿女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六、保护、关怀、严格要求儿女。

不宠爱、不训骂、不鄙视,保障儿女的合法权益;七、要举止文明,情味健康、言行相符、敬业进步,各方面为儿女做模范;八、保持家庭友善,创办民主、同等、和睦的关系,形成优异的家庭教育环境;九、学习和掌握教育儿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针对儿女的年龄特色、个性特色实行教育;十、要和学校、社会亲密联系,相互当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心灵珍爱篇人常,父亲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父亲母亲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是教育。

面展化的形,在我如何才得上一个好家的准呢?好家需要合理科学地孩子;好家需要存心地成立优异的家庭文化氛;好家需要与孩子成立同等和的关系;好家需要配合勤学校的教育与要求;好家需要认识孩子的个性特色、性情喜好;好家需要⋯⋯在本篇章中,我将告你,好家第一要学会呵孩子的心灵,促孩子内心的成,壮大他心灵的力量。

只有,他才能成一个自尊、自、自信、自立的孩子,才能得起未来雨的考!一、怎培育孩子的自尊心?1、不粗暴地待孩子,致孩子在恨中失掉自尊心。

家循循善,就事理,使孩子在不知不中成立自尊。

孩子有烈的“自我中心〞意,作父亲母亲要擅长抓住生活中的点惯,渐渐挣脱“自我中心〞,让孩子懂得只有尊敬他人,他人材能尊重自己的道理。

2、不奚落、奚落孩子,踊跃鼓舞,合适赞誉,使孩子在骄傲中成立自尊。

许多孩子争强好胜,有长进心,并且希望获取成人的赞成,但因为年龄小,不免出现错误或做事情不如人意。

家长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与教育行为规范

家长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与教育行为规范

家长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与教育行为规范摘要: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衔接转化的研究已展开,但关于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研究还不多,重视程度也不够,需要引起关注和反思。

该文论述了家长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与教育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字:核心素养;教育行为规范;家庭教育;家长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家长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与教育行为规范(一)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一些有识之士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社会什么都有,就是缺少德行。

我们有知识、有技术、有各种物质便利,就是没有那种有德行所提炼出来的胸襟”。

父母只有转变家庭道德教育观念,确立以孩子为本的家庭教育目标,如: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孩子,注重平衡孩子的身心发展,运用科学的手段引导孩子,给予孩子最起码的尊重和理解,才能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成才。

同时,父母应纠正自己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要明白决定孩子未来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知识量,更是他们的道德品行、人格修养等等非智力因素。

所以绝不能一味地追求智育,忽视其道德的培养。

家长教育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家长教育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家长教育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家长教育是指父母对子女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家长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何有效地进行家长教育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家长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家长教育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家长教育的现状及问题1.家长教育存在的问题家长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沟通不畅:很多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导致孩子不愿意与家长交流,家长也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这种情况下,家长很难有效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2)教育方式单一:一些家长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他们采取了一种单一的教育方式,给孩子施加了过大的压力,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3)情绪管理不当: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发脾气或者情绪低落,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4)忽视自我成长:一些家长忙于工作和生活,忽视了自己的成长和提升,难以成为良好的榜样。

他们甚至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孩子的成长,从而影响了家长教育的效果。

2.家长教育现状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家长教育的现状并不容乐观:(1)许多家庭存在着代沟问题,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和理解,导致了亲子关系的紧张。

(2)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出现了“溺爱”和“恶性竞争”的教育现象,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3)大部分家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孩子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难把握好教育的度,容易出现偏激和极端的情况。

二、家长教育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

因此,良好的家长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下面从情感、认知和行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对孩子情感发展的重要性(1)塑造孩子的价值观: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价值观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十条

《教师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十条

《教师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十条
教师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十条
1.教师要敬重家长,关注家长反映的问题,认真对待家长提出的建议。

2.教师要尊重学生及其家庭的人身权、财产权、知情权、隐私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

3.教师要树立家庭教育概念,鼓励家长把家庭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来履行。

4.教师要与家长协调配合,互通有无,密切联系,形成联合起来的家庭教育教学力量。

5.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及时向家长反映有关学生集体和个人的情况,不吝赞美和鼓励。

6.教师应帮助家长掌握与学生研究、生活有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教育管理。

7.教师应尊重家庭教育的独立性,不得干涉家长依法依规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方法和方式。

8.教师应关心帮助家庭教育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提供便捷、高效的教育指导。

9.教师不能带有人身侮辱和攻击性的言语或行为,要尽量以和谐的方式沟通交流。

10.教师要积极参与家庭教育教学,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好教育引领作用。

本规范的制定,旨在规范教师在参与家庭教育中的行为秩序,维护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促进家庭教育健康的发展。

“言教必果,行教方践”,希望广大教师能履行好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职责,为下一代的成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2004版)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2004版)

全国妇联、教育部关于印发《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的通知
全国妇联教育部
妇字〔2004〕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妇联,教育厅(教委):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全国妇联、教育部对原《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加强宣传,认真组织家长学习,不断提高家长素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全国妇联教育部
2004年10月25日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一、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思想,自觉履行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

二、培养子女增强爱国情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教育子女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四、培养子女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

五、培育子女的劳动意识、科学精神和法制观念,帮助子女增强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能力。

六、确保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鼓励子女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七、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知识与方法,针对子女年龄、个性特征实施教育,与子女互动互学,共同提高。

八、举止文明,情趣健康,敬业进取,言行一致,以良好的品行修养为子女
作表率。

九、建立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形成有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

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支持子女参加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2004年10月25日。

《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

《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

《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
一、家长应当尊重孩子,善待孩子,关心孩子,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家长应当关注孩子的学习,鼓励孩子学习,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家长应当关注孩子的健康,给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家长应当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给孩子提供积极的心理环境,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家长应当关注孩子的社会活动,鼓励孩子参加合理的社会活动,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六、家长应当关注孩子的安全,教育孩子安全意识,禁止孩子接触不安全的环境和危险的行为。

七、家长应当关注孩子的宗教信仰,尊重孩子的宗教信仰,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念。

家长教育十大行为规范

家长教育十大行为规范

1、转变观念,为国教子,培养现代人才。

1、自我完善,敬业进取,塑造文明形象。

2、明主平等,友爱和睦,营造良好环境。

3、爱严相济,赏识尊重,保障子女权益。

4、理解子女,加强沟通,实施因材施教。

5、教子做人,培养习惯,实现道德文明。

6、引导学习,辅以方法,注重智力能力。

7、启迪兴趣,发展特长,激扬创新精神。

8、指导交往,学习协作,适应社会需要。

9、重视实践,磨练意志,培养自理自立。

教育家多萝茜·洛·诺尔特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嫉妒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区别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知道这世界充满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学会了真诚。

一、每天坚持早锻炼。

(20--30分钟)二、每天早上坚持早读。

三、每天中午坚持数学练习。

四、每天下午放学后坚持阅读课外书籍。

五、每天晚上坚持练习书法。

六、每天坚持收集一段名言,智慧火花。

七、每天坚持对自己进行自查。

八、每天坚持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九、每天坚持按时睡觉,按时起床。

十、每天坚持家庭考试。

周一至周五早上安排:早上6:30起床 6:30-6:40 洗漱 6:40-7:00锻炼7:00-7:20早读 7:25-7:35吃饭饭后上学上学、放学路上要注意安全每天上课向各科老师提几个问题,必须保证上课高度集中,做到六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口到、想到。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1、树立教育子女是家长的应尽义务的思想,自觉履行教育子女的职责。

2、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增强子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关心子女的智力开发和科学文化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要适当,方法要正确。

4、培养和训练子女的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子女参加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

5、引导子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

6、爱护、关心、严格要求子女。

不溺爱、不打骂、不歧视,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

7、要举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一致、敬业进取,各方面为子女做榜样。

8、保持家庭和睦,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9、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针对子女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实施教育。

按时参加家长学校。

10、要和幼儿园、社会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按时参加家长会。

给予老师、幼儿园工作作出反馈。

2024年学校家长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学校家长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学校家长工作实施方案
如下:
一、建立完善的家校沟通平台,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和双向沟通畅通。

二、开展家长参与教育活动,促进家长与学校的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加强家访工作,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工作。

四、组织家长培训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育儿技能,增强他们对子女教育的信心和能力。

五、建立家校协作机制,促进家长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六、制定家长参与教育的奖励机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七、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发挥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家校合作的深入开展。

八、建立定期跟踪评估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和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家长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以上就是2024年学校家长工作实施方案,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更好地促进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第 1 页共 1 页。

中班家长工作制度

中班家长工作制度

中班家长工作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而制定的。

以下是一份中班家长工作制度,供参考。

一、家长工作目标1. 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2. 增进家长对幼儿园的了解,提高家长满意度。

3. 提升家长教育观念,促进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

4.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

二、家长工作原则1. 平等互利:家长与幼儿园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共同参与幼儿教育过程。

2. 针对性: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家庭背景,制定个性化的家长工作计划。

3. 有效性:家长工作要注重实效,确保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4. 常态化:家长工作要形成制度,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三、家长工作内容1. 家长会议:定期召开家长会议,通报幼儿园工作、幼儿表现等情况,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2. 家长座谈会:针对幼儿的教育问题、家庭需求等,组织家长座谈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 家长学校:开展家长教育活动,提升家长教育观念和育儿技能。

4. 家长开放日: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5. 家长志愿者: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志愿者活动,协助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6. 家园联系手册:定期发放家园联系手册,记录幼儿在园和家庭的表现,促进家校互动。

7. 微信群、QQ群等线上沟通平台:利用线上沟通平台,及时传递幼儿园信息,方便家长咨询、交流。

四、家长工作流程1. 家长会议: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议,提前通知家长会议主题、时间、地点。

2. 家长座谈会:根据家长需求和幼儿园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家长座谈会。

3. 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家长教育活动,提前通知家长活动主题、时间、地点。

4. 家长开放日: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家长开放日,提前通知家长开放日时间、活动安排。

5. 家长志愿者:提前通知家长志愿者活动时间、地点、内容,鼓励家长参与。

6. 家园联系手册:每月发放一次家园联系手册,及时记录幼儿在园和家庭的表现。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二十诫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二十诫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二十诫作者:朱明发来源:《神州》2012年第16期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家长,但天下却有太多不会爱孩子的家长——这是笔者十几年来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实践最深刻的体会。

所谓“不会爱”,就是家长教育行为本身存在着较多的误区,由此导致在家庭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等系统性的失误和偏差。

具体表现在:一、学习第一,教育错位家庭是爱的港湾,是孩子的精神家园。

感受亲情,承受关爱,快乐幸福的成长,是孩子的第一需要。

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健康情趣和行为习惯,应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然而不少家长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一天到晚忙着给孩子辅导功课,报各种各样的“特长班”,据说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变身“全职家庭教师”?这是家庭教育内容和教育重心的错位!二、偏重智育,轻视素质品德是立身之本,性格决定人的一生。

培养孩子优良的品格,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内容。

历览成功人士,多为人格健全者。

他们“德商”高尚(MQ,指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品质),“智商”优秀(IQ,表示人的智力高低的数量指标),“情商”健全(EQ,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三Q”兼备,才能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融入人群,适应社会的需要。

偏重智育,轻视德育,重视智商,忽略情商,认为学习好就一俊遮百丑,是不完整的教育。

三、只看分数,忽略态度一个人无论如何聪明,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在学习上、生活上样样突出,处处优秀,成为“全能冠军”。

家长要客观看待孩子的进步,不能“唯分数论”。

单纯以考试分数衡量孩子,是对孩子个性的扼杀。

因为影响学习成绩有多种因素,如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

孩子在这一学科弱些,但有可能另一学科是强项,不能因为一次考试分数低就否定孩子的努力。

“以分数论成败,看考试数英雄”,错!四、拔苗助长,违背规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自然规律。

靠给孩子加压、补课、上“特长班”等超常手段,并不能真正提高学习成绩,反而会加重孩子课业负担,导致厌学情绪。

培训机构家长教育计划方案

培训机构家长教育计划方案

培训机构家长教育计划方案目录一、背景分析二、家长教育目标三、家长教育内容四、家长教育方法五、家长教育实施方案六、家长教育效果评估七、家长教育计划总结一、背景分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而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者。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教育的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孩子成长的一大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培训机构作为家庭教育的辅助者,应该积极介入,为家长提供专业的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教育责任。

二、家长教育目标1. 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增强家长的教育能力。

2. 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对接,促进家校合作。

3. 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育儿观念,培养积极的教育方式,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三、家长教育内容1. 家庭教育理念的培育。

介绍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引导家长正确对待教育问题,学会从宽容、理解和关爱的角度来教育孩子。

2. 行为规范的培养。

明确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3.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

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培训家长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4. 孩子学习方法指导。

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果。

5. 家庭教育矛盾解决方法。

教授家长如何合理处理家庭教育中的矛盾和问题,促进家庭和睦。

四、家长教育方法1. 开展讲座和研讨会。

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和家长代表,开展家长教育讲座和研讨会,让家长在专家的指导下学习到更多的育儿知识和方法。

2. 进行家长教育课程。

在培训机构设置家长教育课程,邀请专业教育人员授课,以满足家长对不同方面知识需求。

3. 提供家长教育资源。

将家长教育相关书籍、资料、视频等资源整理成为家长可借阅、学习的形式,以便家长随时获取教育资源和信息。

五、家长教育实施方案1. 培训机构会定期开展各类家长教育讲座和课程,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 培训机构将建立家长教育俱乐部,为家长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组织家长间的交流活动和讨论会,鼓励互相学习和分享。

家庭文明礼仪传统教育方案

家庭文明礼仪传统教育方案

家庭文明礼仪传统教育方案家庭文明礼仪传统教育方案一、前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但是,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特别是家庭文明礼仪传统教育。

因此,本方案旨在帮助家长和学校更好地开展家庭文明礼仪传统教育工作。

二、目标本方案旨在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孩子们的文明素质和礼仪意识:1. 强调家庭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及其意义;2. 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如守时、守规矩、谦让等;3. 帮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具体实施方案1. 家长教育(1)加强自身修养。

家长应该做到言行一致,做出良好榜样;同时要加强自身修养和知识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孩子。

(2)与孩子沟通。

家长要时常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问题,以便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3)强化家庭教育。

家长应该注重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和行为规范,如尊老爱幼、尊重他人、讲卫生等。

2. 学校教育(1)加强文化课程。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如儒家思想、诗词歌赋等。

(2)开展特色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具有特色的活动,如书法比赛、古代乐器演奏比赛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3)制定行为规范。

学校应该制定一些行为规范,并在每个班级内进行宣传和执行。

3. 培养良好习惯(1)守时守规矩。

孩子们应该在家中和学校做到守时守规矩,如按时起床、做作业、吃饭等。

(2)谦让礼貌。

孩子们应该学会谦让和礼貌待人,在与老师、同学或家人交往中展现出良好的礼仪。

(3)讲卫生。

孩子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刷牙、保持房间整洁等。

四、反馈和评估1. 家长反馈。

家长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家长会等方式,对孩子们的文明素质和礼仪意识进行反馈和评估。

2. 学校反馈。

学校可以通过教师观察、班级评比等方式,对学生的文明素质和礼仪意识进行反馈和评估。

3. 自我评估。

孩子们也可以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估,了解自己在文明素质和礼仪意识方面的表现,并不断改进自己。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试行)一、树立为国教子思想,自觉履行教育子女的职责;二、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增强子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三、关心子女的智力开发和科学文化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要适当,方法要正确;四、培养和训练子女的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子女参加文娱体育和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五、引导子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六、爱护、关心、严格要求子女。

不溺爱、不打骂、不歧视,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七、要举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一致、敬业进取,各方面为子女做榜样;八、保持家庭和睦,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九、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针对子女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实施教育;十、要和学校、社会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心灵呵护篇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教育。

面对发展变化的形势,现在我们应该如何才够得上一个好家长的标准呢?好家长需要合理科学地爱孩子;好家长需要有意识地建立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好家长需要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好家长需要配合好学校的教育与要求;好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脾气喜好;好家长还需要……在本篇章中,我们将告诉你,好家长首先要学会呵护孩子的心灵,促进孩子内心的成长,壮大他们心灵的力量。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一个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孩子,才能经得起未来风雨的考验!一、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尊心?1、不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导致孩子在愤恨中失去自尊心。

家长应该循循善诱,就事论理,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自尊。

孩子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作为父母亲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向孩子讲清道理,培养孩子站在他人位置考虑问题的习惯,逐渐摆脱“自我中心”,让孩子懂得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能尊重自己的道理。

2、不讽刺、挖苦孩子,积极鼓励,适当赞扬,使孩子在自豪中建立自尊。

不少孩子争强好胜,有上进心,并且希望得到成人的赞许,但由于年纪小,难免出现错误或做事情不如人意。

对此,不能过多责备孩子,而应抓住其微小进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使他们克服不足,让他们在不断的进步中增强自尊心。

3、不对孩子冷漠和厌烦,给孩子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其在满足之中建立自尊。

如果孩子喜欢做事,喜欢成功,那就应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机会,施展他们的才华,并用爱抚的微笑,诚恳的赞许,鼓励孩子进步。

4、不要对孩子管教太严,应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主体,使其在平等之中建立自尊。

家长不要惯用命令的口吻跟孩子讲话,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作为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与成人争辩是非。

如果成人确实是错了,应坦诚地承认或道歉,使孩子觉得父母是尊重他的,自己也应该尊重父母和别人。

当然,必要的批评以及慎重的处罚,可以使孩子冷静地检点自己的言行,修正自己的错误,这也是培养孩子自尊心的一个很好的手段。

二、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1、要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亲要逐步放手让孩子做事。

但做之前要提出要求,或给予一定的指向。

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孩子有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2、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

孩子做事时随意性很强,会虎头蛇尾、有头无尾。

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父母亲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3、适当地让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忧虑和难处。

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家庭面临一些困难和矛盾时,有时可以让孩子共同参与讨论如何解决,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

4、对于孩子的过失,应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

孩子有过失,往往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有可能刻骨铭心。

当然,再这种时候,父母应当保持冷静,尽量不要大声训斥,而应当实事求是讲清道理,明确指出弥补过失的办法。

家长处理得当,孩子就会吃一堑,长一智,由此走向成熟,成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现代人,这也体现了现代父母的真正爱心。

三、如何消除孩子的自卑心?1、引导孩子全面地、辨证地看待自己,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

不仅要如实地看到自己孩子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孩子的长处。

家长切不可因孩子的某些不如人之处,而看不到自己孩子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

2、学会正确地给孩子归因。

不能因一次失败,就认为是孩子的能力不行。

殊不知这次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能力不足造成的。

这时候家长应该理性地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给失败以正确归因,让孩子对症下药,避免下一次的失败。

3、建立新的兴奋点。

当孩子处于劣势或面对自己的弱项时,可将注意力转移到孩子感兴趣的也是最能体现他才能的活动中去,以淡化或缩小弱项在心理上造成的自卑阴影,缓解压力和紧张。

4、选准适当的参照系。

与人比较和选取榜样时,家长都要讲究“可比性”和“可学性”。

与孩子的悬殊太大,或者拿他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只会无形增加孩子的自卑感。

5、正确地补偿孩子。

克服孩子的自卑心,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两方面的补偿:一是以勤补拙。

知道孩子在哪些方面有缺陷,家长要和孩子一起以最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

二是扬长避短。

在孩子的优势区给予关注和发展,提高孩子的自信。

6、在小步走中让孩子获得自信。

自卑的人一般都比较脆弱,经不起挫折。

因此在孩子的学习上,目标不要定得太高。

应该制定适宜的小步走的目标,让他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

争取一次次小步走的成功,在不断成功的激励中,增强自信。

四、如何锤炼孩子的意志力?1、摸清孩子意志品质方面的薄弱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

每个孩子的意志力强弱不同,家长从孩子实际出发,找准意志力强弱中的弱点。

如有的孩子做事情虎头蛇尾,这种孩子意志品质的优势在确定目标、确定行动阶段,而弱点在于坚持性和自制力上。

对待这样的孩子,在确定目标之后,要经常提醒他克服困难坚持下去,并在行动时帮助孩子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家长要加大管理、督促的力度。

2、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

目的的性质决定人的意志力。

目标必须明确而适当,越明确具体,越能有的放矢,坚持到底。

过高或过易的目标不利于锤炼孩子的毅力。

目标一经确定,就必须拟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分析实现计划的主客观条件,理智地分析各种因素,权衡利弊,才能确定既能达到目的又适合个人实际条件的可行计划。

3、从小事做起,磨练孩子的意志。

千里之外,始于足下。

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磨练意志的好方法。

许多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曾通过小事情磨练自己的意志。

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地磨练孩子。

当孩子能够迎接越来越大的困难挑战的时候,一个意志坚强的孩子就站在家长面前了。

4、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尤其需要家长的榜样力量。

如果家长懒懒散散,生活懈怠,做事没有信心,经常半途而废,是难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的。

所以家长必须要给孩子一个行为处事持之以恒的榜样,让孩子面对困难时,如何克服、如何坚持有一个形象的示范。

五、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5、培养孩子的自信,挖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应放手让孩子锻炼,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

对于孩子独立去做的事,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

“我行”这种自我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

当孩子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家长应予以鼓励并给予帮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锻炼机会,养成独立做事的能力。

6、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

我国传统家教中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听话”、“顺从”,却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

小到生活上的事,大到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

在现代社会,自我抉择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更是孩子走向社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家长应有意识地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作选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7、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

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很多时候的作用就是对孩子做出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和要求他们克服困难。

在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我。

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是软弱无能的。

8、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的孩子很懒,很依赖父母,什么事都要问,家长也是有问必答。

事实上,家长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凡是孩子能够去思考的,你就引导他去思考。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真正意识到有的事情是应该由自己来承担,由自己来考虑,由自己来决定。

六、如何读懂孩子内心的压抑?不仅成年人有压力,孩子也不例外,家长要能够清楚孩子压抑时的表现。

9、不安的睡眠。

如果你的孩子经常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扰着他。

建议在睡前和你的孩子聊天,让他能有一个机会说出心里话,减少内心的困扰。

10、胃口不佳。

一段时间胃口不佳,如果不是身体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孩子的情绪出了问题,家长应认真对待。

看看孩子是否有担忧、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压抑在内心,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让他产生这些负面情绪。

11、疾病反复。

如果你的孩子叫嚷肚子痛或头痛,但又没有任何外在症状,那么他可能就是精神紧张。

曾有一对正在闹离婚的夫妇的孩子表现得非常焦虑,他不断去校医务室,说自己头痛,后请心理医生会诊,原来是因为孩子恶劣的家庭环境所引起的躯体反应。

12、过度忧虑。

如果学生害怕临近的考试,有适度焦虑的情绪是正常的。

但如果他们害怕许多周围的人或是就不正常了,对外界带来的正常刺激也使他感到厌烦、紧张的话,那么其焦虑程度已超出正常范畴,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七、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心理压力?完全没有压力会使人疲乏、懒散,但压力太大又会使人因无法承受而出现心理问题。

作为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将压力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

13、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是什么、压力来自何处,父母首先要聆听孩子的倾诉,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的交谈,专心认真地听他说话。

这样,你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也才能给他以实际的帮助,帮助他减轻心理压力。

14、帮助孩子克服恐惧。

有时孩子会因为自己和有些同学做得不一样而被孤立,如不愿跟同学一起作弊等。

他也会因此而受到嘲笑、孤立,也会由此感到恐惧。

这时,父母应当教育孩子坚持原则,让他知道能够做到不随波逐流是很不容易的,这才是一个人成熟勇敢的表现,也是有主见、有头脑的表现。

15、让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

要孩子知道,压力人人都会有,父母也常常会有烦恼的时候。

这样,可以避免说教之嫌,孩子对父母的话也就比较容易听进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