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术后护理体会
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eb26c5fe45c3b3567ec8bf6.png)
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摘要】通过加强鼻窦内窥镜手术后病人术前准备、术后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术后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加强术后随访,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鼻内窥镜鼻窦炎鼻息肉护理随着鼻内窥镜外科学知识的普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广泛开展,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
鼻内窥镜手术,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通过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从而改善和恢复形态和生理功能来治疗鼻窦炎,通过小范围的手术解决广泛的鼻窦病变,把传统的破坏性手术改变为功能性手术,是一种创伤小、痛苦少、能彻底清除鼻窦病变保留鼻腔生理功能的治疗方法。
为了配合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应该对病人进行认真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和术后观察。
经过我科48例接受此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的护理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从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治疗鼻内窥镜手术病人48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15岁。
2 术前准备局部准备:清洁鼻腔,剪除鼻毛,冲洗鼻腔,刮胡须,做过敏试验,术前6~8小时禁食,术晨执行术前医嘱。
全身准备:术前测血压、脉搏,术前协助病人完成各种辅助检查,对老年人、高血压病人应控制血压。
3 心理护理术前一日晚及手术当日酌情给予镇静剂,减轻病人对手术的畏惧心理。
同时做好病人的心理安慰,向病人讲解术后需要鼻腔填塞,会影响鼻腔通气,随着填塞纱条的逐渐撤出,会逐渐恢复鼻腔的通气功能。
在消除病人恐惧心理的同时,给病人进行示范教育,教会病人滴鼻药的用法,鼻腔冲洗的方法,避免打喷嚏的方法等。
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
4 术后护理4.1 术后病人,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从而减轻头面部的充血和肿胀,以减轻病人的不适,便于分泌物吐出,以免分泌物吸入气管引起呼吸道堵塞而危及生命。
4.2 查询术中出血情况,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随时观察鼻腔出血状况。
多数病人鼻腔有少量渗血,嘱病人不必紧张,同时嘱病人将分泌物吐入弯盘内以便观察出血情况,并做好记录。
鼻内窥镜下鼻部手术护理的体会
![鼻内窥镜下鼻部手术护理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675a685cc22bcd126ff0cac.png)
作也 是 护 理 人 员 不 可 缺 少 的 一 部 分 。特 别 是 剪 鼻 毛、 头 、 洗 洗澡 、 术前 辅 助检 查是 否 完 善 , 是 护理 工 都
作 不 可 缺 少 的一 部 分 , 其 患 者 术前 生命 体 征 是 保 尤
者 均 使 用 鼻 内镜 手 术 , 心 做 好 术 前 、 中 、 精 术 术后 的健 康 教 育 、 理 护 理 , 分 调 动 手 术 患 者 的 积 极 配 合 心 充 和 手 术后 有 序 的 治 疗 。 结 果 通 过 对 患 者 的 关 心 爱 护 和 精 心 护 理 , 4 0例 患者 手 术 顺 利 , 后 无 感 使 8 术 染 , 心 理 障 碍 , 复 出 院 , 满 意 度 达 到 9 。结 论 鼻 腔 疾 患发 病 率 高 , 式 多 样 化 , 别 鼻 窦 炎 、 无 康 使 5 形 特 鼻 息 肉较 为 多见 。此 类 疾病 范 围 小 , 位 特 殊 , 用 鼻 内窥 镜 手 术 效 果 比 较 好 , 也 要 求 护 理 人 员 在 新 部 使 但 的治 疗 技 术 方 面 , 理 娴 熟 , 护 心理 护理 深入 , 任 心强 。通 过 对 4 0例 手 术 患 者 的 前后 护 理 , 他 们 康 复 责 8 使
2 1 2 术 前 准备 鼻 内窥 镜手 术 看起 来 小 器 械 、 .. 小 部 位 , 关 系 到手术 成功 与 术后 的效 果 _ , 前 准备 但 2术 ] 是 患 者 手 术成 功基 础 , 因此 术前 护 理 人 员 应 详 细检 查 、 助检 查患 者资 料 , 的护理 人 员认 为这 是 医 生 辅 有 的事 , 实 不然 , 其 真正 做好 术前 护 理 可 以检 验 一 个护 理人 员 整体 素质 和对 手术 的熟 练程 度 。如 患 者术 前
鼻内窥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护理论文
![鼻内窥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b41248f83d049649b66585e.png)
鼻内窥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87例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的87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做术前、术后护理。
结果:在护理措施配合下, 治愈61例(70%),好转17例(20%),无效10例(10%)。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是目前临床上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在治疗中针对患者不同情况做好术前、术后观察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鼻内窥镜;鼻窦炎;鼻息肉;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46-01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以往采用传统鼻窦柯-陆氏术式[1],近十年来随着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普及,传统的手术术式的采用率不断下降,这就是护理工作带来的新的课题。
我院从2011年1月-2011年10月应用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87例,经过对病人的护理加以认真总结和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7例,男性51例,女性36例,年龄14-62岁,ⅰ型27例,ⅱ型51例,ⅲ型9例。
手术采用单纯局部麻醉43例,局麻+强化麻醉40例,全麻4例。
全部病史均在一年以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鼻阻,流涕或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
2 护理体会2.1、术前心理护理:①让病人尽快熟悉及适应医院环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及医护关系,增加病人的信任感及安全感。
②让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患者对新技术有恐惧陌生心理,担心手术效果不佳和手术疼痛[2]。
主动向病人讲解有关鼻内窥镜下手术的基本方法原理和效果,使病人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为手术做好心理准备。
2.2 术前准备:术前影响下询问病史,做心电图,血常规检查,行鼻部ct及鼻内窥镜检查。
排除心血管及血液系统疾病。
术晨禁食水,术前二十分钟给患者肌注安定10mg,全麻病人术前给予留置导尿。
2.3 术中护理:大多数病人在局麻或加基础麻醉下即可完成手术,术中出血角度的病人可静脉应用止血,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精神更加紧张,尽量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使情绪稳定更好的配合手术。
内窥鼻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护理体会
![内窥鼻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52f8b42cf84b9d528ea7a45.png)
提高护理 的内涵 建设 , 保证 了护理工 作 的质量 。通过 学 习并
3 出院指导及健康宣教 出院时给每位患者 1份详细的复诊时间表 , 复、 反 仔细 向 患者讲清一定要按时 、 定期 复诊 , 其明 白成功 的手术及术 后 使 的护理只是治疗 的第 一步 , 而术后 的定期 复诊直 接关 系到手
・
1 28 ・ 5
吉林医学 2 1 0 2年 3月第 3 3卷 第 7期
内窥 鼻 镜 下鼻 窦 炎 鼻 息 肉手术 的护 理 体 会
刘丽影 ( 吉林省肿瘤医院 , 吉林 长春 10 1 ) 3 0 2
[ 摘
要] 目的 : 内窥鼻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有效护 理措施 。方法 : 16例患者 采取有效 的术前 、 探讨 对 3 术后 护理 , 并
术进入眶 内造成 眼压升高 。护理 人员 可遵 医嘱 , 采用甘 露醇
以及抗生素 , 为患者降压及抗炎 、 消肿 。脑脊液鼻漏 是最为常
见也最为严重的并发症 , 护理人员应 当注 意观察鼻腔 , 若有较
术后可能 出现 的疼痛 , 并讲述成功案例 , 绍手术 医生 良好 的 介 医德 和丰 富的临床经验 , 在条件允许 的情况 下 , 以邀请 术后 可 患者 现身说法 , 让患者信服 , 以增强信心 。 2 12 术 前准备 : .. 术前 应进行必要 的体格 检查 , 如胸 部 x线 片、 心电图 、 血常规 、 凝血试验 、 肾功 能、 肝 空腹血糖 、 鼻腔检 查 等 。对患有高血压 、 糖尿病 、 过敏 性哮喘 的患者应 积极 治疗 , 待症状控制后再施行手术 , 有利 于术后 的恢复 。常规 鼻窦 C T ( 冠状位 、 水平位 ) 是重要 的辅助检查 , 能掌握 鼻部病 变范 围、
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2c224f1910ef12d2af9e755.png)
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关键词】鼻内窥镜; 护理; 体会自本世纪70年代初期,奥地利鼻科学者Messerkinger开创了经鼻内窥镜施行鼻窦手术的新纪元以来,在国际上及大地推动了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水平,同时它也带动和促进了鼻腔、鼻窦解剖学、黏膜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和发展[1]。
鼻内窥镜手术是传统鼻窦手术的一次飞跃。
是一种创伤小、痛苦小、非常精细的新的手术方法。
鼻内窥镜手术是目前治疗鼻、鼻窦及鼻颅底、鼻眼相关疾病的先进手术方法。
其优点是微创、副损伤少,利于生理功能恢复。
我院耳鼻喉科自2003年2月至2005年12月间,开展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2例,男63例,女39例;年龄28~69岁;其中鼻窦炎58例,鼻息肉44例。
全部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护理配合流畅默契,术后随访患者症状消失,效果明显,患者满意。
2 手术护理配合2.1 患者准备2.1.1 术前1 d同麻醉医师一起到病房探视患者,详细了解有关病史,注意询问过敏史及下呼吸道疾病史,如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复发性支气管炎及阿司匹林反应等。
指导患者术前注意事项,解答患者关心的问题,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使其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配合手术[2]。
2.1.2 认真听取手术医师对手术中配合要求,做好术前一切准备,包括特殊器械准备。
2.2 手术器械准备术前1 d将鼻窦内窥镜、纤维导光束、鼻切割吸引器手柄及刨削头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机灭菌,对能用用高压蒸汽灭菌的器械(筛窦钳刮匙及筛窦咬骨钳、上颌窦息肉钳、倒向开口切割打孔器、鼻镜、枪状镊等)常规处理。
术前检查术中用品是否齐全,电路、冷光源及显像系统、鼻切割器、吸引器性能是否完好。
协助麻醉医生准备全麻用物和药物。
2.3 术中配合2.3.1 患者进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进一步给予安慰,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3.2 保持正确的手术体位。
经鼻内镜行鼻息肉手术前后护理体会
![经鼻内镜行鼻息肉手术前后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dbe5c6bb9d528ea80c779e0.png)
经鼻内镜行鼻息肉手术前后护理体会【关键词】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护理鼻息肉为鼻部常见病,多见于成年人。
好发于筛窦、上颌窦、中鼻道、中鼻甲及筛泡等处。
是由于鼻黏膜长期慢性炎症或鼻窦脓性分泌物的常常刺激,鼻黏膜充血、肿胀、静脉淤血,渗出增加,加上细菌毒素的作用,也使小血管渗出增加及黏膜水肿加重,久之发生息肉样变。
往往是变态反映和鼻窦慢性炎症引发的鼻黏膜水肿的结果,可造成鼻塞、多涕、嗅觉障碍、头痛和说话时鼻音过重等病症。
给患者带来许多麻烦、痛楚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目前该病的医治方式以手术为主,随着鼻内镜在耳鼻喉科的手术中普遍应用,在专门大的程度上减轻了患者在疾病及心理上的痛楚。
现总结我科两年来收治的32例鼻息肉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2例,均经鼻内镜行鼻息肉摘除术。
男21例,女11例,年龄23~56岁,单侧鼻息肉12例,双侧鼻息肉20例,手术后本组患者均解除鼻塞、嗅觉障碍、水肿等病症。
2年来未见复发。
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患者常因要面临手术,而产生焦虑、紧张、担忧的情绪。
护士应态度和善耐心地做好说明工作,鼓舞患者,向病人介绍医治的目的及手术方式,鼻内镜手术的优势,排除病人因环境改变、担忧手术成效、疾病困扰而带来的焦虑情绪,使其增强对手术医治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医治。
2.2术前检查及术前预备全面评判病人体质可否耐受拟行的手术。
术前一日剪鼻毛,勿损伤黏膜,以防伤口感染;给予鼻腔用生理盐水冲洗,清洁术区。
并向病人说明清楚其目的,排除病人没必要要的心理压力,需要行全麻手术的患者,嘱其术前6h禁食水。
3术后护理3.1手术后冷敷取半卧位,数小时内鼻前庭放置干棉球,避免血染的分泌物流出。
采纳冰块或冷毛巾冷敷,以减轻手术后肿胀的反映,并注意观看出血及一样情形。
3.2体位维持良好的体位对术后恢复起到关键作用,如采取半卧位可减少头部充血、出血,且便于分泌物吐出,减轻局部肿胀。
术后第2天适当活动,关于减缓疼痛、增强躯体抗击力尤其重要。
鼻内窥镜下鼻部手术的护理体会
![鼻内窥镜下鼻部手术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d2649292f60ddccda38a084.png)
术后要建立随访制度 ,要求患者出院后第 1 个月每周 复查 1 ,第 2个月每 2周复查 1 ,第 3个月至第 6个 次 次 月每 月复查 1 ,出院后嘱 患者加强体育锻炼 ,冬春季节 次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第三人民医院护理室 ( 1 5) 38 0 0
取出后须每 日清理创面 ,防止创面 由于干燥结血痂或分泌
维普资讯
物堆积 形成干痂 ,以加速创面愈合 。 3 . 6清洗鼻腔 ,用生理 盐水 5 0 +庆 大霉素 3 0 ml 2万 ” +地 塞米松 lmg O ,清洗 2次/。喷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剂 ,如 : d 辅舒 良 2次, d喷鼻 ,以防止 息肉复发、减轻水肿、加速创
鼻 内窥镜 下治疗 鼻部 疾病 的手术 是这些 年来逐 渐推
广的一种 鼻部手术方式 ,较过 去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 ,恢 复快 ,病人容易接受而得到 了比较 多的应用 。其 中鼻 内窥 镜下治疗 鼻部疾病 的术 后护理对 病 人的早 日康复 至关重
要 ,也是作 为护理人员应该注意 的。 现对我 院在 2 0 07年 1 0月 4 ~1 0例鼻 内窥镜手术 的情 况进行 总结 。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 4 0例病例中男 3 0例 ,女 1 0例 。2  ̄3 0 0
31术后第 1 ,无论全麻 或局麻病 人 ,因手术完毕后用 . 天 高膨胀止血海 绵填 塞鼻腔 以及手术 的因素 , 后第 1 术 天会 感到鼻塞 并有头胀头痛等症状 ,使 患者感 到不适 ,要及 时 告知病 人这是 正常情况 ,可 用冰 敷鼻 部或前额 ,既可止血
又可减轻头、鼻憋胀感 ,疼 痛剧 烈者可用止痛剂 口服或肌
在病人 的护理 中 ,心理 的护理 显出
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的护理体会
![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2f8d21f581b6bd97f19ea2c.png)
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的护理体会目前内窥镜微创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鼻腔内镜手术是彻底消除病变的基础上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以改善和恢复形态和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来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及鼻腔阻塞性疾病[1]。
术后患者恢复较快,面部无红肿,让鼻息肉患者不再受到疾病的困扰。
1 临床资料45例患者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17~48岁,单侧息肉18例,双侧息肉27例,均合并鼻窦炎。
术后随访4~6个月,无复发者。
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本病为鼻腔常见病,术后易于复发。
息肉切除不彻底是复发的主要原因。
因此患者常有焦虑、恐惧心理。
所以,护士应主动热情耐心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说明鼻内窥镜手术的优点,手术在鼻内窥镜及监视屏幕下操作,有放大和多角度作用,因边割边吸、视野清晰,可清楚看到鼻内各部位的病变,有助于彻底清除息肉,不会造成残留,减少复发率。
此项技术有组织损伤小、术中术后痛苦小、手术效果佳、止血彻底等特点。
条件允许时,请已经接受过此类手术的患者讲解体会,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鼻腔准备:术前1天剪除双侧鼻毛并清洁鼻腔,排除分泌物。
2.3 健康指导:指导患者练习用嘴呼吸,教会患者正确打喷嚏的方法(患者张口呼吸,或指压迎香或人中穴)。
2.4 术前用药:术前2天常规应用头孢类抗生素,预防感染。
若患者鼻腔通气受阻,给予1%麻黄素或复方薄荷滴鼻剂滴鼻,每日3~4次。
术前晚可酌情给予鲁米那0.06 g口服。
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鲁米那0.1 g,阿托品0.5 mg。
3 术后护理3.1 病情观察:患者术毕回病房后,给予半卧位可减少头部充血或出血,便于分泌物吐出,减轻局部肿胀。
责任护士及时了解手术情况及术后用药情况,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术后加强巡视,密切观察鼻腔出血情况。
如发现患者鼻腔内有大量清涕流出,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脑膜刺激症状,可能由于术中损伤颅底、筛板引起的脑脊液外漏,此时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以免引起颅内并发症。
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20c70d2eff9aef8951e060a.png)
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护理要素对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和重要性。
方法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科因鼻窦炎、鼻息肉进行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1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素和注意事项。
结果全面而细致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对鼻内窥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结论鼻内窥镜手术虽然是治疗鼻腔、鼻窦疾病的新方法,也需要护理的全面配合与支持,方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标签:鼻内窥镜;手术;护理鼻内窥镜手术在耳鼻咽喉科领域已广泛开展,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新方法。
在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黏膜及解剖结构基础上,清除鼻腔、鼻窦病灶,实现良好的通气与引流,恢复鼻腔、鼻窦黏膜的形态与生理功能,具有痛苦小,操作精细,观察准确等优点,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生理的手术方法,把以往根治性或者破坏性手术改变为功能性手术。
但这种新方法,也需要护理的全面配合与支持,方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科收治的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
其中,男性102例,女性85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7~10d。
单纯鼻窦炎98例,单纯鼻息肉56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33例。
全部病例均经鼻内镜和CT平扫检查确诊。
1.2疗效判断标准[1] ①治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头痛与鼻塞和流脓涕基础症状完全消失,鼻腔粘膜直视下色泽正常,鼻道与嗅裂区不见脓性分泌物,进行鼻通气检查,局部通气性好,CT扫描鼻窦粘膜正常。
②好转: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患者头痛与鼻塞和流脓涕基础症状得到显著缓解,鼻道跟嗅裂区脓性分泌物相对于治疗前有减少,进行鼻腔检查,粘膜肿胀明显消失,色泽基本正常,CT检查示鼻窦内粘膜仍增厚,密度减低,或者是软组织阴影未完全消失。
③无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好转,CT检查示鼻窦粘膜等无改善。
1.3结果通过对187例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护理,162例治愈,25例好转,其中12例出现术后鼻出血;经回访和复查,5例出现术后鼻腔粘连。
鼻内窥镜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鼻内窥镜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2ded9dfbb68a98271fefafd.png)
鼻内窥镜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标签:鼻内窥镜手术;护理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鼻窦疾病的一种新技术,在彻底清除不可逆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和鼻窦结构,通过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和生理功能。
现对笔者所在科2009年3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32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320例患者,男198例,女122例,年龄17~69岁,平均39岁,其中慢性鼻窦炎102例,鼻息肉98例,鼻窦炎伴鼻息肉38例,鼻中隔偏曲82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头痛,头晕,部分患者有嗅觉障碍。
1.2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根据患者鼻腔检查和鼻窦冠位CT扫描结果,患者的紧张程度,疼痛敏感度,配合程度等原因选择局部或全身麻醉。
术中使用鼻内窥镜及显像系统,术后使用高分子膨胀海绵填塞[1]。
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患者在术前都会因手术治疗造成心理压力,应介绍鼻内窥镜手术的优越性及手术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出血,疼痛等问题的应对措施,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了解,消除恐惧心理,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2,3]。
2.2术前检查协助患者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包括鼻窦CT,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
2.3术前准备术前1 d剪鼻毛,冲洗鼻腔,剃胡须。
训练患者用嘴巴呼吸。
戒烟酒,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加强保温措施,防止受凉感冒。
嘱患者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术前根据医嘱做好地卡因试验和头孢类或青霉素类皮试,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3 d,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指导患者按时服药,使病情稳定。
女性患者手术应避开月经期,告知患者月经期手术的弊端。
术前1天和手术日晨都应询问患者。
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全麻患者术前禁食禁饮8 h。
3术后护理3.1心理护理患者手术回室,应立刻陪护至床旁,安慰体贴患者。
鼻内窥镜患者护理体会_0
![鼻内窥镜患者护理体会_0](https://img.taocdn.com/s3/m/f44f5aa9a26925c52dc5bfc0.png)
鼻内窥镜患者护理体会鼻内窥镜手术是目前微创手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及鼻中隔偏曲疾病最理想的手术方法,是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清除病灶,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并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
该手术具有操作简单、视野清晰,患者痛苦小、创伤小和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以其把传统的根治性或破坏性手术改变为功能性微创手术的优点,近几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我科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开展鼻内窥镜鼻窦手术256例,通过给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经术后随访,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56例,其中男216例,女40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38岁;双侧手术152例,单侧手术104例,其中慢性鼻窦炎98例,鼻息肉99例,鼻中隔偏曲59例。
1.2方法296例患者均在全麻或局麻下实施鼻内窥镜鼻窦手术。
术后给予常规抗炎、对症、额部冷敷、创面换药治疗。
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 h,持续面罩吸氧3 L/min,局麻者取半卧位或床头抬高30°,以减少鼻部淤血和出血,利于呼吸和鼻腔引流。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患者长时间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头痛、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常伴有焦虑心理。
患者因年龄、病情及文化程度等的不同,术前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根据每个患者的心理特点,主动给予关心体贴,谈话时语气温和、态度诚恳,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病区有关规章制度,以解除他们因陌生环境引起的恐惧心理;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介绍内窥镜手术的优点、效果、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手术中配合的要点,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对策,使其对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有初步的认识,并可列举以往手术成功病例,以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
如果患者对术后状态估计不足,术后可能出现耐受力差、过度紧张的情况,因此应做好术前解释工作,认真讲解疾病有关知识,详细介绍鼻内窥镜手术的优点,强调术中配合的要点及术后康复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对手术有初步的认识,可减轻术后的应激反应,缓解疼痛和焦虑[1]。
探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护理体会
![探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abf2b4ed0d233d4b14e69f7.png)
探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护理体会。
方法:以本院接收治疗的96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均48例),患者均采取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其中A组常规护理,B组综合护理,比较患者并发症、复发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A组并发症、复发率均高于B组,A组护理满意度(80.8%)较低于B组(97.9%),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
结论: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取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时,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降低并发症,减少复发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护理体会鼻息肉是临床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化,和免疫缺陷与遗传等密切相关,同时呈现较高患病率与复发率,无法完全治愈[1]。
鼻窦炎和鼻息肉相同,均属于多发疾病,常见临床表现:鼻塞与嗅觉障碍等,患者通常选择手术方式治疗。
临床医学技术持续发展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现了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手术疼痛,具有较高治疗效果,同时还需要展开相应护理干预[2]。
为了深入研究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护理方法,共选取96例患者进行,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方法以本院接收治疗的96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1-2019.6期间,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均48例),术前用CT扫描患者鼻窦与常规检查发现,全部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
A组:女性23例,男性25例,年龄为24-73岁,中位数(48.5±24.5)岁,18例患者单侧病变,30例患者双侧病变。
B组:女性22例,男性26例,年龄为23-75岁,中位数(49±26)岁,19例患者单侧病变,29例患者双侧病变。
2组资料对比无意义(P>0.05)。
1.2方法向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详细护理内容包括:(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因为部分患者过于担心手术治疗效果,极易出现紧张和担忧等情绪,一些患者还会由于紧张心理出现血压上升,阻碍手术治疗。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后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1f702e05a8102d277a22f60.png)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后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6-04-27T09:18:23.847Z 来源:《健康文摘》2015年第9卷第11期作者:张华[导读] 临床给予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综合性护理干预作用显著,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生活现状,值得借鉴。
张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云南景洪 666100)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后的护理效果。
方法:调查对象从我科于2011年3月-2015年3月所接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抽选,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后行不同护理措施,即:常规组基础护理,干预组术后综合护理,评定临床效果。
结果:干预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高于96.0%常规组80.0%,存在差异(P<0.05)。
结论:临床给予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综合性护理干预作用显著,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生活现状,值得借鉴。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 R2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一种多发性临床疾病,鼻塞、头痛等是疾病的主要特征,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均借助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然由于预后易反复性发作、并发症多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手术效果并不满足患者需求[1]。
因而,患者术后护理措施的实施意义重大。
为了进一步的观察患者术后护理效果,现将我科2011年3月-2015年3月内接收患者100例作为对象进行调查。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调查对象从我科于2011年3月-2015年3月所接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抽选,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后行不同护理措施,干预组50例,29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年龄段22-71岁,平均(45.1±2.1)岁;疾病史5个月-9年,平均(4.1±0.1)年;常规组50例,3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段23-72岁,平均(45.2±2.2)岁;疾病史6个月-9年,平均(4.2±0.2)年。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护理体会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0ad15eb5727a5e9846a61b0.png)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8-06-21T15:26:06.09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5期作者:赵书云[导读] 给予接受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优质护理,能够保证临床治疗总共有效率。
(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苏兴化 225700)【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接受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选取80例展开研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常规组4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7.50%,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2.50%,P<0.05。
结论:给予接受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优质护理,能够保证临床治疗总共有效率,减少并发症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常规护理;优质护理;鼻内窥镜下手术;鼻窦炎鼻息肉;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233-02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主要方式,该手术方式能够彻底清除病灶,同时也能最大程度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结构,能够促进患者鼻腔鼻窦功能的尽快恢复。
但是手术治疗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若不给于相应的护理干预,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1]。
本文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选取80例展开研究,旨在优质护理干预的实践价值,现做如下报道。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选取80例展开研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其中,常规组40例,27例(67.50%)男/13例(32.50%)女;35~74岁,平均(45.11±5.33)岁;病程1~7个月,平均病程(3.45±0.85)个月。
研究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
![研究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ffb52af011ca300a7c39094.png)
研究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应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耳鼻喉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70例,均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5)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n=35)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74.3%,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关键词】鼻内窥镜手术;鼻窦炎;鼻息肉;综合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265-02耳鼻喉科中慢性鼻息肉、鼻窦炎为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嗅觉减退、头痛、鼻塞及流涕等。
相较于传统鼻窦手术,鼻内窥镜手术优势更明显,该术式手术精细度高、创伤小且痛苦少,在基于不可逆病变得以彻底清除时尽量将鼻窦与鼻腔正常结构保留,将鼻窦与鼻腔引流、通气重新构建,对鼻窦功能予以改善或恢复[1]。
本院现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综合护理,选取7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中,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耳鼻喉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70例,均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5)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n=35)采用综合护理。
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平均(37.4±6.7)岁;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平均(36.2±6.1)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均衡性。
1.2 一般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常规检查、术前准备及术后并发症护理等。
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具体如下:1.2.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士需详细介绍病房环境、相关制度、责任护士及主管医师等,避免患者因处于陌生环境下而产生恐惧或焦虑心理。
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78b4fcf6bd97f192379e953.png)
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1-06-23T10:14:16.27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林露珍[导读] 鼻部疾患病种多,较为复杂,特别是鼻息肉和鼻窦炎是鼻科疾病中最常见疾病之一。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在鼻部疾病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
方法:对460例鼻部疾病的患者均使用鼻内镜手术,精心做好术前、中、后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配合和手后有序的治疗。
结果:通过对患者的关心爱护和精心护理, 46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感染、心理障碍,康复出院,满意度达到95%。
结论鼻部疾患发病率高,形式多样化,特别鼻窦炎、鼻息肉较为多见。
此类疾病范围小,部位特殊,使用鼻内镜手术效果比较好。
【关键词】内镜手术;心理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063-01鼻部疾患病种多,较为复杂,特别是鼻息肉和鼻窦炎是鼻科疾病中最常见疾病之一。
由于部位特殊,过去常规手术容易复发。
随着鼻内镜手术的逐渐成熟和医疗仪器的先进性,使鼻腔手术有了较快的发展,保持了鼻腔生理功能和减少手术创面,降低了复发率。
在手术条件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要求护理人员也要不断改变过去护理模式,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使患者康复出院。
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7年6月~2009年6月,共收治鼻部疾病患者460例。
其中男295例,女165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81岁,平均50.12岁。
发病时间:短者6个月,长者11年。
病种:全副鼻窦炎102例,鼻窦炎与鼻息肉同时存在208例,单纯鼻窦炎52例,单纯鼻息肉46例,鼻中隔偏曲48例,乳头状瘤4例。
其临床表现:鼻塞、流脓涕、嗅觉下降、头痛、头晕等。
2护理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鼻部疾病是一种慢性病,治疗难度大,易复发。
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反复性大,患者往往丧失治疗信心,对治疗产生疑虑,对手术产生恐惧,特别对鼻内镜手术认识肤浅,信心不足,针对患者恐惧、怀疑等状态,要关心患者,让患者建立一种信任感,术前要有良好沟通技巧,让患者认识自己的疾病,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及手术的先进性,但也让患者了解到手术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患者放下心理包袱,积极配合手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接受手术。
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护理体会
![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08a3f6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1.png)
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护理体会张艳【摘要】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患者。
临床主要为鼻塞、流脓涕、嗅觉障碍或伴有头痛等表现。
一旦发生保守治疗无效,即可选择手术治疗。
目前临床多通过鼻内窥镜下手术,其特点是患者创伤小,痛苦少,手术彻底。
但是术后也存在一定的复发率,特别是术后不按时随访患者,复发率更高[1]。
自2006年至2007年我院通过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80例,给予术前、术后精心护理,预防鼻息肉复发。
总结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资料患者80例,男56例,女24例,均为鼻窦炎、鼻息肉。
患者年龄在16~62岁之间,平均年龄40岁;双侧60例,单侧20例。
其中慢性鼻实炎15例,鼻息肉65例。
1.2手术方法手术采用Messerklingnger术式,切除钩突、前组或后组筛窦及其息肉,扩大上颌窦口和筛漏斗,中鼻甲过度肿胀阻塞中鼻道者可酌情纵形切除外侧部分,但要保护中鼻甲骨和内侧粘膜。
术后2天取出双鼻腔填塞膨胀止血海绵,清理鼻腔鼻窦残留积血和脓性分泌物。
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和生理盐水混合液冲洗鼻窦至干净。
出院嘱患者鼻腔和全身应用类固醇激素,特别是鼻腔应用至少6个月以上,定期回院复诊治疗。
1.3结果80例经6个月至1年...【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9(030)003【总页数】2页(P228-229)【关键词】鼻窦炎鼻息内;复发;随访【作者】张艳【作者单位】泰安市中医医院,山东,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7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患者。
临床主要为鼻塞、流脓涕、嗅觉障碍或伴有头痛等表现。
一旦发生保守治疗无效,即可选择手术治疗。
目前临床多通过鼻内窥镜下手术,其特点是患者创伤小,痛苦少,手术彻底。
但是术后也存在一定的复发率,特别是术后不按时随访患者,复发率更高[1]。
自2006年至2007年我院通过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80 例,给予术前、术后精心护理,预防鼻息肉复发。
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术后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4cec2f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9.png)
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术后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术后的护理方式。
方法:选择2021年1月~10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对照组中2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中20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式。
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将综合护理方式运用到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术患者中,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高度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鼻内窥镜;鼻息肉摘除术;护理在耳鼻喉科中鼻息肉属于常见多发的一类疾病,其发病率通常在5%左右。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目前在鼻息肉的治疗方法中实现了有效治疗措施。
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术对于患者来说,具有较高安全性且创伤较小,对于患者手术成功几率较大,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
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予以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有较大提高,能有效缩短了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促进护患和谐关系,从而更好帮助患者进行术后恢复。
本次研究,选择2021年1月~10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皆在研究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术后的护理方式,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月~10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
对照组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26岁~70岁,平均年龄为(50.17±1.34)岁,观察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6岁~69岁,平均年龄为(50.25±1.29)岁。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自愿签订知情书;(2)患者均无精神类疾病且能进行正常沟通;(3)患者均有完成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通过对鼻内窥镜下鼻-鼻息肉摘除术后的护理干预,降低鼻息肉患者的复发率。
方法对鼻内窥镜下行鼻鼻息肉摘除术的患者,术前消除恐惧心理,术后告知注意事项,特别是出院后电话督促鼻腔冲洗和来院复查。
结果 38例鼻鼻息肉患者术后无一例复发。
结论通过对患者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以及出院后的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鼻息肉患者的复发率。
【关键词】鼻内窥镜;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的护理
鼻息肉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占人群的1%~
4%[1]。
目前鼻息肉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鼻内窥镜下鼻鼻息肉摘除术。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2007~2009年收治38例鼻鼻息肉患者,均在鼻内窥镜下行鼻息肉摘除术,通过对患者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以及出院后的护理干预,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治鼻息肉患者38例。
年龄在20~58岁。
其中男31例,女7例。
双侧鼻息肉者29例,单侧9例。
经鼻部ct确诊为单纯鼻息肉者4例,其余为鼻鼻窦息肉。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头胀痛,头晕等症状。
病程均在2年以上,最长者达20年。
术后经随访均消除了术前症状。
无一例复发。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患者因病程长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急躁心理。
护士要耐心做好入院宣教,倾听患者主诉。
详细介绍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术的优点。
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视野清,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清除息肉彻底,恢复快,不易复发等优点。
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2.1.2 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血凝四项,bic,心电图,及肝功,肾功等。
详细询问病史,有无口服抗凝药物。
充分考虑术中出血的危险因素。
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术晨禁食水,术前0.5h肌肉注射鲁米那针0.1g,阿托品针0.5 mg。
减少腺体分泌,稳定患者情绪。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的护理术后患者取半卧位或摇高床头3040°。
可减轻头部充血,鼻腔内分泌物易于流出。
减轻局部肿胀。
勿用力咳嗽,及时吐出咽部分泌物。
鼻腔内用高分子止血棉涂红霉素软膏填塞后,鼻腔内分泌物易于流向咽部。
嘱患者千万不能咽下,以免刺激胃部引起呕吐或胃部不适[2]。
2.2.2 饮食护理术后患者可用温水漱口后饮少量温水。
无不适时,2h后可饮温凉流质饮食。
术后第2天可进半流饮食。
术后第3天可进普食。
勿食辛辣食物。
2.2.3 局部护理(1)术后48h内用毛巾冷敷鼻部。
可减轻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黏膜水肿,降低末梢神经的敏感性。
(2)抽出鼻腔内填塞物后,每天用生理盐水500 ml加庆大霉素针16万单位、
氟美松针10g,用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
减轻局部水肿,清理不易流出的分泌物,防止血痂形成及鼻腔干燥。
(3)不要用手擤鼻,想打喷嚏时可张口呼吸或用手指压人中,以免剧烈震动引起鼻出血。
2.2.4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血压稳定。
观察鼻腔分泌物及咽部分泌物有无鲜血。
正确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患者头痛剧烈时可用止痛药物以缓解症状。
夜间入眠困难者可用镇静药助眠。
2.3 出院后的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能在医护人员的督促和指导下,按时冲洗鼻腔和行内镜下复查。
出院后还必须按时打电话让患者冲洗鼻腔和来医院行鼻内镜复查,对复发的息肉及时处理。
出院前三个月每周复查一次,以后每月复查两次。
坚持按时来医院复查3~6个月。
个别患者半年后仍需要复查一次。
出院后复查的次数因人而异。
短者2~3次,长者10~20次。
3 讨论
鼻息肉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见于成年人。
好发于中鼻道、中鼻甲、上颌窦、筛窦等处。
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术是治疗鼻息肉的有效手段。
以往采用传统的鼻息肉摘除术,由于残留鼻窦内部分或“蒂”部,复发率高达25%。
近20年来经鼻内窥镜手术切除鼻鼻窦息肉,不仅彻底切除“蒂”基部,且可同一期切除和引流窦内病变[3]。
因鼻部的特珠性,常使患者对手术产生畏惧心理。
迟迟不想手术治疗,导致病程长。
鼻息肉引起的鼻塞、流脓涕、嗅觉障碍
以及头痛、头晕症状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以及出院后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作者认为,术前消除患者的恐惧,正确评估患者手术适应证,术后精心护理,特别是出院后督促患者按时冲洗和复查,增强体质,避免感冒,对于术后不再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忠义,张玲,李建东,等.淋巴细胞过度活化及细胞因子与鼻息肉的免疫发病机制研究.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5:201204.
[2] 陶泽璋,吴玉珍.慢性鼻窦炎再次内镜鼻窦手术.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8(4):280282.
[3] 李源,周兵.实用鼻内镜外科学技术及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