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村庄布点规划优化的思考和探索
秀洲区土地整治规划
秀洲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送审稿)秀洲区国土资源局二〇一六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1)一、规划目的 (1)二、规划任务 (1)三、规划依据 (2)四、规划原则 (4)五、规划范围 (6)六、规划期限 (6)第二章背景与形势 (7)一、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7)二、上一轮规划实施效果 (10)三、土地整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0)第三章土地整治战略与目标 (13)一、土地整治战略 (13)二、规划目标与指标 (14)第四章土地整治任务安排 (15)一、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农用地整理 (15)二、城乡用地布局优化与建设用地整理 (17)三、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宜耕后备资源开发 (18)四、富硒资源保护 (19)五、土地整治基础设施体系构建 (21)第五章土地整治区域划定 (24)一、土地整治区域划定原则 (24)二、土地整治区域规模与布局 (24)第六章土地整治项目安排 (26)一、垦造耕地项目 (26)二、“旱地改水田”项目 (26)三、耕地质量提升项目 (26)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 (27)五、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 (27)六、标准农田补建项目 (27)第七章资金投入与效益分析 (28)一、资金投入 (28)二、资金筹措 (28)三、效益评价 (29)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1)一、健全政策体系 (31)二、营造良好氛围 (31)三、完善激励措施 (32)四、提高管理水平 (32)第一章前言一、规划目的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具体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关于土地整治的布局,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协调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关系,合理保障秀洲区“十三五”期间社会经济建设,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开展“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68号)、《浙江省土地整治条例》等文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划。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有效实现形式——基于对嘉兴市的实践与思考
经营管理 672020.11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如何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模式,如何在集体经济日趋壮大的背景下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如何保障好农民权益、增强获得感等,都是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课题。
1 对嘉兴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总体评价1.1 集体经济模式新近年来,嘉兴市推广总结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强村九法”,从资金、土地、税费、信贷等方面加强政策扶持。
特别是在全省首创“飞地抱团”发展模式。
通过“飞地抱团”发展,引导村级集体资本进入城市经济,规避风险的同时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资源互补、优势互补,多方共赢的局面。
1.2 集体资产管得牢一是规范农村集体产权交易。
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将农村集体资产的流转交易活动统一纳入平台,确保集体资产增值保值。
二是创新农村集体资金监管模式。
开展农村集体资金网上审批支付和“村务卡”使用,实施集体资金“非现金”结算,保障集体资金安全,促进集体资产阳光透明化管理。
三是探索推行代理会计驻村监督管理制度。
1.3 集体发展受益广一是实施低收入家庭扶持增收计划。
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低收入家庭扶持增收帮扶资金,投入至重大“飞地抱团”项目,帮助低收入家庭每年获得分红收益,实现稳步脱贫。
二是推进“村企结对”。
实施“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动员全市广大企业赴丽水开展村企结对,采取产业带动、项目帮扶、资金支持、就业扶贫、消费增收等多种方式,实现精准结对,村企共赢。
三是开展跨市“飞地抱团”。
与丽水达成合作协议,以指标换资金、以资金换物业、以物业换收益,采取包租固定收益与基金扶持的方式,确保丽水集体经济薄弱村稳步脱贫。
2 限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2.1 农村集体资产管控有待深化随着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事务越来越繁杂,客观上对如何管好用好集体成员的这笔共同财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股份分红推动难度大目前,虽然全市正在推动股份分红,但分红的比例还不高,2017年仅有13.9%的村社实施了分红,分红金额仅占可分配收益的6.45%。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村庄布点规划优化的思考和探索
应 用 布点规 划 优化 的思考 和探 索
王 峰 钱 彬 彬
( 1 、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规划管理处 , 浙江 嘉兴 3 1 4 0 3 1 2 、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新 区工业 园区规划建设局 , 浙江 嘉兴 3 1 4 0 3 1 )
一
摘
。
1我 区农 民建房基 本情况 2 万元 。同时 , 我区农 村户 均宅 基地 占地面 积较小 只有 1 亩左 右 , 而 2 0 0 5年开始, 农民建房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 农民建房从不需要 北片王江泾 、 油车港户均宅基地 占地只有 0 . 7 亩左右 , 导致节余一亩土 使用土地指标 , 变成需要 占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 我区开始停批农民建 地 的成本 在 5 0万元 以上 , 北部 王江泾 、 油 车港 的费 用更 高 , 有些 达至 I j 了 房。 2 0 0 6 年, 我区制定了《 秀洲区新农村规划编制导则》 , 明确居民点的 每亩 8 0万元以上, 节余的指标必须拍卖至每亩 1 0 0 万元以上才能实现 布局原 则上按 规划建设 区 、 整理 过渡 区和撤并控 制 区来 进行规 划 , 全 区 资金平衡 。 规划编制 1 0 1 个新农村 ,将原有的 1 8 6 8 个居民| 缩减为 5 5 6个居民 3解决 措施 点 。2 0 0 9年 , 在市 委 、 市政 府大 力推进 “ 两新 ” 工程 的要 求 下 , 我 区开展 今年 以来 , 根据 上级 和区委 、 区政府 的要求 , 由区分管 领导牵 头 , 研 了“ I + X ” 两新 社 区布点规 划 和建设 规划 的编 制 , 初 步形 成 了“ 2 8 + 1 8 ” 的 究制定农 民建房的政策思路 ,通过赴海盐学习农民建房经验和到基层 城 乡居 民点格 局 , 并 出台 了相 关的配套 政策 。 到 日前 为止 , 已启动 2 1 个 调研 , 并 以新塍 镇为试 点 , 逐步 理清 了农 民建 房思路 。 下一 步 , 主要 是按 新市 镇社 区和 1 0 个城 乡一体 新社 区 ,初步 建成 l O 个 新市镇 社 和 3 照 冈地 制亢 、 , 寸 = 事求 是的原 则 , 坚持集 约节约 、 适度集 聚 的发展方 向 , 根 个城 乡一体新 社 区 , 其中 4 个通 过市级 验收 。 但“ 两新” 工程 因规划 点过 据建设 新 型城 I 订 化 的要求 , 进一 步J 』 』 J 强 和规范 农村 宅基地 管理 , 逐 步破 少、 用 地指标 不足 、 资 金成本过 高等 多方 面因素 只搬迁 了少数农 户 解 当前 农 民建房难 问题 。同时 , 力争 利』 f j 3 - 5 年 的f f 1 f 川, 绯 次 个 农H 2 0 1 1 年, 针对“ I + X ” 规 划点建 设用 地空 间不 足 、 农 转 用指 标 紧张 、 无房户、 危房户等的建房问题。 面上分散 的危 旧房改造 难于安排 进点建 房等实 际问题 , 出台 了《 秀洲 区 3 . 1优 化布点规 划 农村危旧房改造实施意见 ( 试行 ) 》 、 《 秀洲区农村危旧房改造实施细则 全区农民建房规划点分为新市镇社 区、 新农村社区和美丽乡村点 ( 试行 ) 》 等政策文件, 主要解决农村土地整治外危 旧房的翻修问题 , 但 三类 。具 体设置 要求如 下 : 在实 际操作 过程 中 , 部 分镇 突破 了 该规 定 , 大多 翻修没 有按 照原 地 、 原 新市 镇社 区是位 于城镇 规 划区 内 , 主要 依托 已建 成 或在 建 的新 市 面积 、 原高度进行。因此 , 2 0 1 3 年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农村危 镇 社 区进 行设置 。 旧房改造管理的抄告单》 , 明确了农村危旧房改造计划由各镇上报区住 新农村 社 区是位 于城 镇规划 区外 , 在选 址上 结合 已建 或在 建 的原 建局 汇总复查 , 政府 审议 , 统筹确 定农村 危 旧房 改造年 度总量 目标 和 城乡一 体新 社 区 、 原撤 乡并镇 后 的小 集镇 、 已经 完成 下征 的土 地 、 以及 当次各镇 户数 指标 ,严格 控制 原地翻 建的规模 ,促进农 民向规划点 集 线型 工程拆 迁形成 的安置点 等进行设 置 。新 农村社 区可 以根据土 地下 农 民搬迁愿 意等 因素 , 结合 原有规 划 , 适 当增 加 布点数 量 , 并调 整完 聚。然而在 操作 中 , 农 户都要 求原地 翻建并 突破 面积 和高度 的规定 , 要 征 、 求 进集 聚点的几乎 没有 , 因此 一户也 没有批 过。2 0 1 2 年、 2 0 1 3 年, 通 过 善位 置和用 地规模 。 美 丽 乡村点 是位 于城镇 规划 区外 , 根 据实 际情 况可 以设 置适 宜数 对2 0 0 9年 、 2 0 1 0年立项 的 1 7 个农 村土地 整治 项 目的推进 ,搬迁集 聚 农户 4 0 0 0 多户 。 量 的美丽 乡村点 , 也 可 以不设 置美 丽乡村点 , 全 部进新 市镇 社 区和新农 2 0 1 3 年开 始 , 为解决 农 民建房需 求 压力 和原 先 “ 1 + x ” 规划 实施 难 村社 区。 的问题 , 决 定对原 有“ 1 + x ” 规划 进行优 化完善 。通过 突出 “ 1 ” 、 增加 “ x ” 、 美丽 乡村点 的设 置原则 是 : ( 1 ) 已经列 入或 申报全省农 房改 造建设 完善 “ N ' ' 、 保 留“ M ” 的方式 , 初步形成 了“ 2 8 + 1 8 + l 3 + 6 ” 规划 布局 。 示 范村 的 9 个 自然村 落 ; ( 2 ) 已经 列入 “ 美 丽 乡村 ” 创 建 的精 品 、 特 色村 2实际存 在问题 中的 1 0 个 自然村落; ( 3 ) 已经特色村落调查确定的4 1 个江南水 乡文化 2 . 1规 划难 以实 施 特 色村落 ; ( 4 ) 相 对集 中成点连 片 , 原则 上集 聚规模 达到 5 0 户 以上 的 自 2 0 0 9 年, 我 区编 制 的“ 1 + x ” 布点 规划 形 成 了“ 2 8 + 1 8 ” 的格 局 , 2 0 1 3 然村落 ; ( 5 ) 户 均宅基 地较小 , 占地面积 在 0 . 8 亩 以下 的 自然 村落 ; ( 6 ) 位 年 初步 调整 为“ 2 8 + 1 8 + 1 3 + 6 ” 共6 5 个规 划点 , 相对 于全 区 1 8 6 8 个农 村 于基本农 田保护区内, 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自然村落; ( 7 ) 其他符合要 居 民 而言 过于集 聚 、 安置点 数量偏少 。 目前亦 工亦农 家庭 还 比较 多 , 求情形 的 。 从 事家庭 丁业 的 还 比较 多 , 我 区原先 “ 2 8 + 1 8 ” 城 乡居 民 的布 局方 式 , 位 于布点规 划 以外 的现有农 村 自然村落 , 属 于撤并 控制 区 , 结合农 过 于强调集 聚 , 使农 户离原来 的生产 生活地较 远 。我 区联排 、 多层 的安 村土 地整治 等方式 , 引导农村 居 民有 序进入规 划点建 房 。 置模 式 , 与农 户 当前 的思想接 受程度 还有差距 , 大多数农 户还 是喜 欢原 3 . 2强化 用地保 障 地 和独栋 的安置模 式并可 以附带 生产用房 ,导致集 聚 困难 和农户 不愿 3 . 2 . 1落实“ 四个一批” , 破解规划空间。一是简化报批手续解决一 搬 迁 。同时 , 规 划点安 置 区大部分位 于城镇规 划 区域 , 部分被 征地农 民 批 , 符合农民建房规划的, 允许 4 0 0 平方米以下零星的农 民建房项 目, 不 愿意被 征迁或要 价不切 实际 , 从 而使安 置地 块长 时间无法 征掉 , 导致 暂借区级预留规划指标, 在建设用地报批时附清单实行台账管理 , 在年 原先 的“ I + X ” 布点规 划落地 难。 底 统一更 新入 库。 二 是各镇置 换解决 一批 , 对 建房地块 位于有条 件 建设 2 . 2土地难 以保 障 区的, 原则通过与本镇范围内允许建设区等面积置换来解决。 三是区级 土地 空间结 构不合 理 , 我 区二轮 土地规 划 中 , 5 个镇 2 1 0 0 0 亩空 间 预 留规划指标暂借一批 , 对建房地块位于限制建设区的, 允许暂借区级 指标 中 只安 排 了 1 0 %( 2 l 0 0 亩) 的指 标用 于农房 建设 。 而2 0 0 8 年 以来 , 规划预留指标进行安排。 四是规划修改保障一批 , 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 我 区开展 “ 两新 ” 工程建设 , 已 占用 了空间指 标 3 7 0 0 亩, 已严 重倒挂 。 原 划中期评估修改, 在各镇范围自求平衡的前提下, 优先调整安排 5 年内 先空间指标安排的不合理,导致了规划的集聚点规模不能满足农民集 农 民建房所需 规划空 间 。 聚需求。 同时 , 计划指标缺少, 我区近年来每年计划指标只有 1 0 0 0亩左 3 �
Get清风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加快新社区建设的实施细则试行
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加快新社区建设的实施细则(试行)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文件秀洲政发〔2021〕32号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加快新社区建设的实施细那么〔试行〕为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加快新市镇转型开展,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开展,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两分两换〞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加快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的意见?〔秀洲委〔2021〕19号〕精神,现就推进全区农房改造集聚加快新社区建设制定如下实施细那么。
一、规划建设要求〔一〕优化规划。
按照“1+X〞布局规划要求,以镇为主体,可打破行政村界限,重点引导农村人口和农民居住向各个新市镇镇区集聚,镇区要容纳镇域50%以上的人口,剩下的农户再集聚到配套的“X〞布点新社区。
〔二〕编制详规。
根据“1+X〞新社区布点规划,由镇、街道和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负责编制建设规划。
城市新社区住房以多层公寓为主,包括道路、场地户均占地面积控制在0.3亩以内;城镇新社区住房以公寓和联排为主,限制独立式住宅,包括道路、场地户均占地面积控制在0.4亩以内;城乡一体新社区住房以联排为主,视情况搭配适当比例的单体独栋式农房,包括道路、场地等户均占地面积控制在0.5亩以内。
〔三〕启动建设。
城市新社区和城镇新社区首期建设户数不少于300户,城乡一体新社区首期建设户数不少于50户,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地建设道路、给排水、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根底设施,同步建设社区配套设施。
〔四〕标准操作。
各类新社区住房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
城市新社区的建设主体为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城镇新社区的建设主体为各镇人民政府〔成立新市镇建设开发公司〕;城乡一体新社区的建设主体,一村一社区规划的原那么上为村经济合作社〔村民委员会〕,多村一社区规划的,由镇政府和涉及村联合组建建设主体。
各建设主体负责新社区土地征用及建设用地复垦、根底设施、物业用房、公寓房等建设。
关于嘉兴市实施“四百一千”村庄布点规划的思考
关于嘉兴市实施“四百一千”村庄布点规划的思考作者:倪竹君官新林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32期[摘要]自我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以来,市委、市政府对统筹城乡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同时在市十三五规划中重点提出要着力加快新型城镇化,依托“多规合一”更高层次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确保我市村庄建设能够稳步向前,实现美丽乡村升级发展目标。
本文通过梳理“四百一千”村庄布点规划实施前后我市农村建设的变化情况,分析问题、寻找原因、为村庄建设规划有效落地提出建议。
[关键词]“四百一千” 城乡统筹农房集聚中图分类号:TS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2-0339-041、导言“四百一千”农村村庄布点规划,是指在嘉兴全市域内规划布局400多个城乡一体新社区和1000多个传统自然村落。
该战略实施后,通过几年的持续推进,一部分村庄依靠政策渗透,镇村协调发展,在村庄建设和农房集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而部分村庄则在新形势下裹足不前,限于传统保守思想和现实政策落实的短板,以及部分村干部的畏难情绪等等,导致新市镇、新社区启动数量及开发力度不足,村民对农房集聚意愿不高,农居点外建房现象严重,如不及时管控,将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带来极大阻碍。
2、“四百一千”村庄布点规划及实施概况2.1 “四百一千”布点规划前实施概况(2009-2014)自2008年开展“两分两换”试点工作以来,各县(市、区)对村庄布局规划不断进行优化完善,市政府对各县市区下达农房集聚年度计划。
自2009年至2014年,全市共改造集聚农户162332户,其中各县市区的的农房集聚改造建设情况如表2-1:综上,截止至2014年底,以2009年村镇年报村庄户籍户数为基数进行分析,各县市区的农房集聚完成度如表2-2:2.2 “四百一千”布点规划主要内容(2014)2014年底,各县(市、区)新一轮的村庄布点规划的修编工作完成,并通过了市级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技术论证。
撤乡并镇后原集镇改造建设实践与探索
摘要:为加强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原有“撤乡并镇”中被撤并的乡镇政府的集镇集聚和辐射功能,提升集镇社区品位,笔者针对集镇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秀洲区11个集镇社区进行梳理和分析,并通过近三年来集镇社区提升工程中的实践探索,针对性地提出对集镇社区进行提升的策略与措施。
一、前言集镇社区是指前一轮“撤乡并镇”中被撤并的乡镇政府所在地,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基础,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介于中心镇和农村之间的区域。
实施集镇社区提升工程,增强集镇社区集聚和辐射功能,提升集镇社区品位,发挥集镇社区的扩散和极化效应,对逐步实现城市公共服务、现代文明向集镇社区、农村延伸,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推进城乡融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秀洲区在充分利用集镇社区原有基础和资源上,加大提升力度,切实改善集镇社区生产、生活环境,发挥集镇社区在推进城乡融合中的节点作用,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秀洲”。
作为区政府一号实事工程,自2007年以来秀洲区对全区11个集镇社区开展了以整治环境和完善设施为主的集镇提升工程。
通过近三年全区各级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秀洲区集镇社区建设的意义(一)集镇社区建设是秀洲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在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集镇社区处于“城市之末,农村之首”,是周边村落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和区域城乡体系的主要节点,承受小城镇发展活力的辐射,在不断发展自身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促进农村社会奔小康的重要阵地。
(二)集镇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集镇社区建设是推进秀洲区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集镇社区建设有利于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辐射带动周边村庄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嘉兴市秀洲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及依据 (2)一、规划背景 (2)二、规划范围 (2)三、规划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区位条件分析 .. (3)一、区位分析 (3)二、空间战略地位 (4)三、人文背景 (4)第三章现状概况及SWOT分析 (4)一、现状概况 (4)二、项目发展SWOT分析 (5)第四章规划定位及规划目标 (6)一、规划定位 (6)二、规划目标 (6)三、规划理念 (7)四、建设规模 (8)第五章土地利用布局规划 (8)一、用地结构 (8)二、用地布局 (9)第六章绿地及水系规划 (10)一、绿地系统规划 (10)二、水系规划 (11)第七章交通系统规划 (12)一、与上层次规划衔接 (12)二、规划思路 (12)三、规划原则 (12)四、设计策略 (13)五、城市交通系统规划 (13)第八章城市设计导引 (15)一、设计目标 (15)二、公共开放空间 (15)三、空间廊道 (15)四、空间界面——城市公共文化轴 (16)五、滨水界面——蓝色体系 (16)六、节点与地标 (16)七、建筑设计及天际轮廓线 (17)八、主要道路沿街建筑立面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土地利用及综合控制 (18)一、地块划分及编号 (18)二、控制指标体系 (18)三、土地兼容性 (18)四、开发强度控制 (18)五、建设高度控制 (18)第十章市政工程规划 (19)一、给水工程规划 (19)二、排水工程规划 (19)三、电力工程规划 (20)四、电信有线电视工程规划 (22)五、燃气工程规划 (21)六、热力工程规划 (21)七、管线综合规划 (22)第十一章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22)一、环境保护规划 (22)二、环卫设施规划目标 (22)第十二章城市防灾工程规划 (23)一、防洪排涝规划 (23)二、消防规划 (23)三、人民防空工程规划 (23)四、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23)五、抗震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4)第十三章工业区拆迁安置规划 (25)一、拆迁安置近期改造计划 (25)二、远期搬迁计划 (25)第十四章城市开发策略与开发时序 (26)一、开发原则 (26)二、实施策略 (26)三、土地开发策略 (26)四、开发时序 (27)五、初步建设资金计算 (27)第十五章城市“五线”控制 (27)一、红线 (27)二、蓝线 (28)三、绿线 (29)四、黄线 (30)五、紫线 (30)附表一用地汇总表 (34)附表二规划用地一览表 (34)第一章规划背景及依据一、规划背景嘉兴市秀洲区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20°32'~120°49',北纬30°35'~30°58'之间,北与江苏省吴江市相邻,西连桐乡市,南接海宁市、海盐县,东与嘉善县、嘉兴市区和南湖区毗邻,属长江三角洲沪、杭、苏“金三角”地带的中心。
秀水泱泱 梦里田园 何志强夏文才等一嘉兴市秀洲区探索全域土地综
秀水泱泱梦里田园何志强夏文才等一嘉兴市秀洲区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纪实作者:何志强夏文才杨丽华来源:《浙江国土资源》 2018年第10期前不久,来到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潘家浜村,笔者还以为步入了一个美丽的江南园林,竹林、绿树、花草、流水,典型的江南景致;小桥、曲径、亭阁、走廊,人造景观点缀其中,处处透出江南水乡的韵致。
难怪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梦里水乡潘家浜村。
美丽乡村,秀洲的一张“金名片”潘家浜村是传统的粮油加工基地。
全村总人口2045 人,分13 个村民小组、513 户,主要经济作物是果树,每亩收入在7000-8000 元左右。
“梦里水乡”是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之一,除了旖旎的田园风光,还拥有可资发展旅游业的宋代古井、唐代梓树、唐雪宿庙等古迹。
自去年以来,秀洲区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特别是与目前正在区里开展的省级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耕地质量有所提高,农民收入得以增加。
一个居住在潘家浜村的老婆婆告诉笔者,随着“梦里水乡”知名度的提高,村民陆续搞起了民宿经营,今年春节以来,外来客增多,她家的客房接待了好几拨客人,每天每套客房可以有120 元的收入。
浙江是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
多年来,通过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全省村容村貌和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农村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秀洲,“美丽乡村”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金名片”。
浙江全省范围内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于去年启动,今年全面铺开,其背景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
浙江省认为,国土资源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空间载体,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然涉及相应国土资源的优化整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则是优化城乡空间格局、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和抓手。
秀洲区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涉及王江泾镇、王店镇、新塍镇三镇16 个村,项目区面积约11.8 万多亩,其工作重心放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的空间置换上。
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探析
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探析嘉兴市秀洲区是位于浙江省北部的一个县级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作为嘉兴市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秀洲区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一直处于积极探索和开拓中。
美丽乡村建设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本文将围绕嘉兴市秀洲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深入探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和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通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增强农村吸引力和竞争力,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当前国家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大背景下,嘉兴市秀洲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嘉兴市秀洲区土地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发达,农村风光秀美,生态环境优良。
在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嘉兴市秀洲区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在生态环境方面,嘉兴市秀洲区加大了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提升了乡村整体环境品质。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嘉兴市秀洲区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了农村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方便了农民出行和生产生活。
再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嘉兴市秀洲区充分挖掘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积极开展了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
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嘉兴市秀洲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促进了农村产业升级和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的问题和挑战针对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提升乡村整体环境品质。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农村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探析
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探析【摘要】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是当下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探析了该主题。
在文章对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了介绍。
接着在分析了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内涵和特点,探讨了其实施路径和成功经验,同时也指出了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最后在提出了对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分析、内涵特点、实施路径、成功经验、挑战问题、建议、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嘉兴市秀洲区加大对乡村环境、产业结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改造和提升力度,积极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对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总结和分享成功经验,分析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更好地推动该区域的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如何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和村庄整体面貌。
通过研究,可以总结嘉兴市秀洲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的乡村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研究还旨在提出针对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和支持。
通过对研究目的的明确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研究的深入,为嘉兴市秀洲区乡村建设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3 研究意义研究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在于总结和借鉴成功经验,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地区的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美丽乡村在嘉兴的实践
美丽乡村在嘉兴的实践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浙江嘉兴,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成为了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之一。
本文将以嘉兴的实践为例,探讨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嘉兴位于浙江省东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水乡古镇。
美丽乡村建设在嘉兴早已展开,但真正加速推进的时间是2010年。
2010年,嘉兴市委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成立了“美丽嘉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发展目标,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
嘉兴在提升村庄整体形象和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通过改造农村道路、美化村庄环境、建设公共设施等措施,嘉兴的农村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嘉兴市南湖区沿江乡的陆家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被打造成了一个典型的“水乡画廊”,沿江修建了风景优美的步道和游园,改造了沿江的民宅,修建了独具特色的民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观光和度假。
嘉兴注重发展乡村产业,创造了丰富的农民增收途径。
嘉兴市委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推出了一系列的文化旅游扶持政策和项目。
嘉兴市南湖区推出了“故事乡村”旅游项目,将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民俗活动进行整合和开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带动了当地的农民增收。
嘉兴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嘉兴市委将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了对乡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嘉兴市南湖区新建了一批幼儿园、中小学和卫生院,改善了农民的教育和医疗条件;新建了一批便民超市和集中式供水点,方便了农民的生活。
嘉兴注重加强乡村治理,提升村级组织的服务水平。
嘉兴市委将乡村治理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村级组织改革,改善村级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
嘉兴市南湖区推动村民自治,通过选举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增强了村级组织的民主性和代表性,提高了村委会的决策能力和执行力,有效改善了农民的群众利益。
优化规划 强化保障 努力构建农村宅基地长效管理机制——嘉兴市秀洲区农民建房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26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宅基地事关广大农民切身利益,事关农村长久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好农民建房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嘉兴市秀洲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自2014年浙江省政府部署开展“规范宅基地管理破解农民建房难”专项行动以来,将该项工作列入全区十大民生实事工程首位,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破解农民建房难题。
该区相继出台《秀洲区农村居民住宅用地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居民建房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农户申请、村管审查、镇管审批、区管转用”的原则,明确部门职责、规范审批服务、加强监督管理,通过优化调整规划、落实空间指标等措施,积极保障农民建房用地需求。
一、主要做法(一)积极推进全域土地整治和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近年来,在土地资源要素日益紧缺,农民建房空间、用地指标有限的总体形势下,嘉兴市秀洲区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2018年,该区申报省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示范项目2个,分别为王江泾镇收藏村项目和新塍镇火炬村项目。
两个项目均列入全市“十大样板示范工程”,区域面积8130亩,目前已全部完成并通过省市验收。
2019年,该区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8个,其中6个项目经批准列入全省2019年试点项目,区域面积11186亩。
2020年,该区计划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5个,区域面积204977亩,目前所有项目已经全部启动。
(二)优化村庄规划,保障农民建房用地空间调整优化“1+X+Y ”村庄布点规划,全区共设置28个新市镇社区(1),72个城乡一体新社区(X ),225个美丽乡村保留点(Y )。
同时,落实“四个一批”保障农民建房用地空间:一是简化报批手续解决一批,允许400平方米以下零星的农民建房项目实行台账管理;二是各镇置换解决一批,对建房地块位于有条件建设区的,可以与本镇范围内的允许建设区等面积置换;三是区级预留规划指标安排一批,对建房地块位于限制建设区的,允许使用(借用)区级规划预留指标进行安排;四是规划修改保障一批,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修改,优先调整安排3年内农民建房所需规划空间。
秀洲区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成效与建议
新农村2017.9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2012年以来,嘉兴市秀洲区制定《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坚持创新推动与狠抓落实相结合、统筹谋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环境改造与文明培育相结合,有力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和农村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5年来,全区实现市级美丽乡村先进镇全覆盖,建成3条精品线路,省级历史文化村落4个,特色精品村10个。
2015年建林村入围“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试点。
2016年以来,油车港镇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建林村、洪合村、潘家浜村、古塘村入选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1.做法与成效(1)注重顶层设计,示范点规划科学布局美一是规划先行重引导。
立足基础“多规”融合,根据村庄布点规划、镇域发展规划,结合原有10个特色精品村和三条精品线的建设基础,统筹规划,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凸出秀洲特色,王店镇以建林村聚宝湾、梅里等民居+休闲观光为代表,洪合镇以洪合村等吴越历史文化为代表,新塍镇以潘家浜村等田园特色为代表,王江泾镇以古塘村等民居+水乡特色为代表,油车港镇以胜丰村等湿地水乡为代表。
二是四级联创强推进。
区级层面,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提升、民居风貌提升、农业产业提升、乡风文明提升五大提升行动。
镇级层面,成立以分管副书记为组长的镇级方案评审委员会,重点把握每个项目的村庄类别、功能定位、发展方向。
村级层面,继续做精做优精品村建设,各镇启动17个精品村建设,展现出亮丽的江南水乡特色。
农户层面,开展“优美庭院”建设,以“四美、五好、三宜”为标准,全区累计建成24个市级优美庭院示范村,先后培育500户的优美庭院示范农户。
三是资金保障促成效。
列入示范镇创建计划完成建设任务考核验收合格的镇,区财政按市补资金1∶1配套;未列入示范镇创建计划的镇,区财政按实际总投资60%以内给予补助;优美庭院创建示范村,经区级考核合格,给予最高每村15万元的奖励。
秀洲区土地整治规划
秀洲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说明(送审稿)秀洲区国土资源局二〇一六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规划编制背景 (1)一、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1)二、上一轮规划实施效果 (3)三、土地整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第二章规划编制的简要过程 (5)一、前期工作组织阶段 (5)二、前期调查研究阶段 (5)三、规划方案编制阶段 (5)四、成果完善阶段 (6)第三章整治潜力评价及目标确定 (7)一、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7)二、目标确定及分解依据和思路 (8)三、规划方法与思路 (9)第四章整治区域及项目确定 (12)一、整治区域划定 (12)二、统筹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原则 (12)第五章规划实施影响分析 (15)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5)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16)三、对社会公众的影响 (16)第六章规划协调与公众参与 (18)一、规划协调 (18)二、公众参与 (19)三、规划论证 (19)第七章其他问题说明 (20)一、关于基础数据的说明 (20)二、关于规划图件的说明 (20)说明附表 (21)第一章规划编制背景一、规划编制的必要性(一)是细化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需要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可以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和细化,使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加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同时,编制土地整治规划能够更加有效的指导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的开展,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耕地及基本农田的保护任务的完成,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能够更加顺利的实施。
(二)是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需求量增大,耕地在不断减少,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难以保持,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通过土地整治,可以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等级,促进全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通过土地整治,可实现耕地集中连片的规模化生产经营,更加有利于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运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有效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增加农田亩均产量,确保粮食安全,保障社会稳定。
秀洲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张图”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国土资源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LAND&RESOURCES30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解决“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而激活土地要素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支撑底盘。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致力于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全要素整合和激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引擎。
中央、自然资源部和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将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视为破解发展用地难题、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浙江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意见》,嘉兴市出台《嘉兴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四百工程”秀洲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张图”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秀洲分局 夏文才 张赛赛四、以激励促保护(一)强化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宁波市2014年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的通知》,2018年印发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落实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层层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对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主体责任,强化了耕地保护责任意识,落实各集体经济组织耕地保护的本体责任。
政府主要领导层层签订责任书,将耕地保护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换届考察等次的重要依据。
(二)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宁波市积极推进耕地保护从“要我保”到“我要保”的转变,2016年建成覆盖全域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并建立了耕地保护补偿转移支付机制,调整了新增费分成政策,重点对耕地保护任务重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重的地区进行补贴,切实调动地方政府和群众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积极性。
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探析
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探析
嘉兴市秀洲区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东部,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地区。
近年来,嘉兴市秀洲
区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嘉兴市秀洲区注重农村环境整治。
通过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农村污水治理、农村河道
整治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升了农村的环境质量。
嘉兴市秀洲区还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村生态修复,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
嘉兴市秀洲区着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通过发展农业、农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
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嘉兴市秀洲区积极挖掘乡村的特色资源,注重打造乡村品牌,推动乡
村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的融合。
嘉兴市秀洲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加大乡村公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
的改造和建设力度,提高农村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
嘉兴市秀洲区还注重发展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嘉兴市秀洲区注重乡风文明建设。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文
化素质和生活品质。
嘉兴市秀洲区还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农村居民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推动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
施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嘉兴市秀洲区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
速发展。
嘉兴市秀洲区的美丽乡村建设经验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今后,嘉兴
市秀洲区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不断探索创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探析
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探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面貌逐渐落后,农村经济发展困难,乡村人口流失严重
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嘉兴市秀洲区
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本文将从背景分析、目标设定、措施实施等方面对嘉兴市秀
洲区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探析。
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生活环境。
通过完
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提升村庄形象和居民生活水平,吸引农民回流乡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秀洲区还注重保护乡村文化和传统建筑,提
升乡村的历史文化魅力和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
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
修建道路、供水改造、电力升级等措施,改善农村交通、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
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整治乡村环境,提升农村面貌。
秀洲区对乡村环境进行整治,清理
生活垃圾,改善村庄卫生状况,提升村庄形象和居住环境。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秀洲区通
过扶持农民合作社、农村企业、农村旅游等发展产业,创造农民增收的途径。
注重保护乡
村文化和传统建筑。
秀洲区注重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和传统建筑,通过修缮老建筑、开展文
化活动等措施,提升乡村的历史文化魅力和特色。
美丽乡村在嘉兴的实践
美丽乡村在嘉兴的实践嘉兴市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近年来,嘉兴市积极响应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从嘉兴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出发,探讨嘉兴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和经验。
嘉兴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自古就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苏州之邻”的盐商城市。
嘉兴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嘉兴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利条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嘉兴市的农村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土地的规划和利用混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嘉兴市农村的发展,也影响了嘉兴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嘉兴市积极探索农村建设的新路径。
嘉兴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是多元的、多层次的,符合嘉兴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
具体来说,嘉兴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产业振兴。
嘉兴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强调产业振兴。
嘉兴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挖掘和发展农村的特色产业,比如茶叶、桑蚕、水稻等等。
通过振兴传统产业,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实现农村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2. 强调生态环境修复。
嘉兴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另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强调生态环境修复。
嘉兴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
3. 强调文化传承。
嘉兴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三个重要路径就是强调文化传承。
嘉兴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挖掘和传承农村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支持。
4. 强调农村治理。
嘉兴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后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强调农村治理。
嘉兴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加强对农村的治理,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提高农村的自治和自治能力。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嘉兴市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美丽乡村的建设已经成为嘉兴市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为嘉兴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探析
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探析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的日益扩大,乡村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理念为先,推进文化建设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以文化建设为主线,推动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护传统文化,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让乡村的历史、文化、生态等资源成为吸引人的亮点和特色。
二、绿化美化,全面改善环境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将绿化美化作为重中之重,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植树造林、道路硬化、护坡治理等方式,提升乡村环境品质,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加优美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三、实施产业振兴,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经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产业振兴工程”,发展休闲旅游、特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四、发展乡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能力提高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环节。
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将教育领域作为重点,加强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和改善,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能力水平。
建设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综上所述,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全面深入的工程,旨在通过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希望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让嘉兴市秀洲区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典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村庄布点规划优化的思考和探索
近年来,由于受土地、资金、政策、规划等的限制,群众要求建房的呼声很高,已成为当前影响农村发展稳定的重要问题之一。
虽然,秀洲区通过“两新”工程、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农村土地整治等工作,解决了一部分农户建房问题,但是农民建房难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破解。
标签:村庄布点;规划;优化
1 我区农民建房基本情况
2005年开始,农民建房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建房从不需要使用土地指标,变成需要占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我区开始停批农民建房。
2006年,我区制定了《秀洲区新农村规划编制导则》,明确居民点的布局原则上按规划建设区、整理过渡区和撤并控制区来进行规划,全区规划编制101个新农村,将原有的1868个居民点缩减为556个居民点。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两新”工程的要求下,我区开展了“1+X”两新社区布点规划和建设规划的编制,初步形成了“28+18”的城乡居民点格局,并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
到目前为止,已启动21个新市镇社区和10个城乡一体新社区,初步建成10个新市镇社区和3个城乡一体新社区,其中4个通过市级验收。
但“两新”工程因规划点过少、用地指标不足、资金成本过高等多方面因素只搬迁了少数农户。
2011年,针对“1+X”规划点建设用地空间不足、农转用指标紧张、面上分散的危旧房改造难于安排进点建房等实际问题,出台了《秀洲区农村危旧房改造实施意见(试行)》、《秀洲区农村危旧房改造实施细则(试行)》等政策文件,主要解决农村土地整治外危旧房的翻修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镇突破了该规定,大多翻修没有按照原地、原面积、原高度进行。
因此,2013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农村危旧房改造管理的抄告单》,明确了农村危旧房改造计划由各镇上报区住建局汇总复查,区政府审议,统筹确定农村危旧房改造年度总量目标和当次各镇户数指标,严格控制原地翻建的规模,促进农民向规划点集聚。
然而在操作中,农户都要求原地翻建并突破面积和高度的规定,要求进集聚点的几乎没有,因此一户也没有批过。
2012年、2013年,通过对2009年、2010年立项的17个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推进,搬迁集聚农户4000多户。
2013年开始,为解决农民建房需求压力和原先“1+X”规划实施难的問题,决定对原有“1+X”规划进行优化完善。
通过突出“1”、增加“X”、完善“N”、保留“M”的方式,初步形成了“28+18+13+6”规划布局。
2 实际存在问题
2.1 规划难以实施
2009年,我区编制的“1+X”布点规划形成了“28+18”的格局,2013年初步调
整为“28+18+13+6”共65个规划点,相对于全区1868个农村居民点而言过于集聚、安置点数量偏少。
目前亦工亦农家庭还比较多,从事家庭工业的还比较多,我区原先“28+18”城乡居民点的布局方式,过于强调集聚,使农户离原来的生产生活地较远。
我区联排、多层的安置模式,与农户当前的思想接受程度还有差距,大多数农户还是喜欢原地和独栋的安置模式并可以附带生产用房,导致集聚困难和农户不愿搬迁。
同时,规划点安置区大部分位于城镇规划区域,部分被征地农民不愿意被征迁或要价不切实际,从而使安置地块长时间无法征掉,导致原先的“1+X”布点规划落地难。
2.2 土地难以保障
土地空间结构不合理,我区二轮土地规划中,5个镇21000亩空间指标中只安排了10%(2100亩)的指标用于农房建设,而2008年以来,我区开展“两新”工程建设,已占用了空间指标3700亩,已严重倒挂。
原先空间指标安排的不合理,导致了规划的集聚点规模不能满足农民集聚需求。
同时,计划指标缺少,我区近年来每年计划指标只有1000亩左右,主要还是用于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用有限的计划指标来安排农民建房并不现实。
2.3 资金难以平衡
征地成本高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多,以目前区片综合价和参加养老保险的安置方式,每征用1亩土地的价格在20万元左右。
在安置区建设过程中,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平均每户就要达到7-10万元,而一般性对于进入安置小区的农户往往在基础设施费上面收取的费用在2-5万元。
同时,我区农村户均宅基地占地面积较小只有1亩左右,而北片王江泾、油车港户均宅基地占地只有0.7亩左右,导致节余一亩土地的成本在50万元以上,北部王江泾、油车港的费用更高,有些达到了每亩80万元以上,节余的指标必须拍卖至每亩100万元以上才能实现资金平衡。
3 解决措施
今年以来,根据上级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由区分管领导牵头,研究制定农民建房的政策思路,通过赴海盐学习农民建房经验和到基层调研,并以新塍镇为试点,逐步理清了农民建房思路。
下一步,主要是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集约节约、适度集聚的发展方向,根据建设新型城市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逐步破解当前农民建房难问题。
同时,力争利用3-5年的时间,解决全区农村无房户、危房户等的建房问题。
3.1 优化布点规划
全区农民建房规划点分为新市镇社区、新农村社区和美丽乡村点三类。
具体设置要求如下:
新市镇社区是位于城镇规划区内,主要依托已建成或在建的新市镇社区进行
设置。
新农村社区是位于城镇规划区外,在选址上结合已建或在建的原城乡一体新社区、原撤乡并镇后的小集镇、已经完成下征的土地、以及线型工程拆迁形成的安置点等进行设置。
新农村社区可以根据土地下征、农民搬迁愿意等因素,结合原有规划,适当增加布点数量,并调整完善位置和用地规模。
美丽乡村点是位于城镇规划区外,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适宜数量的美丽乡村点,也可以不设置美丽乡村点,全部进新市镇社区和新农村社区。
美丽乡村点的设置原则是:(1)已经列入或申报全省农房改造建设示范村的9个自然村落;(2)已经列入“美丽乡村”创建的精品、特色村中的10个自然村落;(3)已经特色村落调查确定的41个江南水乡文化特色村落;(4)相对集中成点连片,原则上集聚规模达到50户以上的自然村落;(5)户均宅基地较小,占地面积在0.8亩以下的自然村落;(6)位于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自然村落;(7)其他符合要求情形的。
位于布点规划以外的现有农村自然村落,属于撤并控制区,结合农村土地整治等方式,引导农村居民有序进入规划点建房。
3.2 强化用地保障
3.2.1 落实“四个一批”,破解规划空间。
一是简化报批手续解决一批,符合农民建房规划的,允许400平方米以下零星的农民建房项目,暂借区级预留规划指标,在建设用地报批时附清单实行台账管理,在年底统一更新入库。
二是各镇置换解决一批,对建房地块位于有条件建设区的,原则通过与本镇范围内允许建设区等面积置换来解决。
三是区级预留规划指标暂借一批,对建房地块位于限制建设区的,允许暂借区级规划预留指标进行安排。
四是规划修改保障一批,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修改,在各镇范围自求平衡的前提下,优先调整安排5年内农民建房所需规划空间。
3.2.2 统筹“三项指标”,落实用地指标。
一是省、市每年的农民建房单列计划指标,重点保障列入年度镇“无房户、危房户”用地。
二是存量用地指标,将优先用于农民建房用地。
三是增减挂钩指标,结合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增减挂钩指标将优先安排异地搬迁农民建房。
3.3 强化过程管理
下一步,在实施中,还将严格控制建房的面积,高度等,简化报手续,落实“四到场”制度等,确保农民建房有序实施。
同时,加强未批先建行为的打击,强化“两网化”监管,开展“一户多宅”专项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