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2019年行动计划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7.28•【字号】晋政办发〔2017〕86号•【施行日期】2017.07.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17〕8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7月28日山西省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7〕3号)精神,顺利完成《山西省“十三五”安全生产规划》(晋发改规划发〔2016〕599号,与国家规划统称《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有效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提升全省安全生产整体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工作原则(一)明确责任主体。
实施《规划》是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要责任。
要坚持正确履行职责,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推动和引导生产经营单位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对需要政府履职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对依靠市场主体行为实现的目标和任务不作分解。
(二)把握工作重点。
结合各地、各有关部门实际,统筹安排好事关安全生产长远发展的各项工作。
坚持以事故预防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为重要支撑,组织《规划》的实施工作。
在抓好全局工作的同时,着力在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和政府监管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突破,力争在规划期内,解决关键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健全保障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规划》实施工作机制,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推动和督促《规划》落实。
坚持以服务企业为宗旨扎实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引导企业转变发展理念助力企业转型出谋划策
是山西砖瓦企协调企业与政府之多年来,在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和山在山西广大墙山西墙材协会坚以协会为平台,与墙材企业新工艺,在企业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寻做了一些工作,取受到山西省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的尽管也竭尽全力努力距中国砖瓦工也还有山西墙材协会自身建设也亟待去完善到山关爱和最对此,我代表山西墙材协会和山西墙11个地市119个县市区,880家,民营15%,国有墙材企业集中在煤炭、发电、钢铁、矿山等行业,“十三五”期间,受环保压力影响和市场结构优化调整,运行的企业约有700~800家左右,全省产量约在300亿(折标块)左右,产品品种、水平、质量为全国中下游水平(国企大部份转包至民营运行)。
使用煤矸石制砖企业,用煤矸石热值作内燃和基本原料占到全部墙材生产企业的85%(利用粉煤灰制砖和加气砌块占到生产企业15%)。
2、墙材生产企业装备:烧结砖的关健装备是隧道窑,“十二五”期间,全省中大断面隧道窑,特别6.9米以上大断面隧道窑数量全国第一,整线成套国外进口设备全国第一(国外知名品牌山西基本都有),大产能制砖生产线全国第一,全机械式码坯机第一台在山西长治,全自动机电液(气)一体化码坯机应用最早在山西长治,墙材行业第一条引进机器人码坯生产线在山西大同。
3、墙材产品结构:烧结实心标准普通砖占主导,KP1多孔砖和大孔砌块比例较小。
加气混凝土砌块和加气板材占到全省墙材产量(折标)的四分之一左右,轻质墙板等其他产品占比例较小,自保温砌块、复合保温砌块以及绿色墙材的生产和使用,尤其在烧结墙材企业中发展缓慢且量较小。
4、转型发展与技术改造:近几年山西省北部、中部,烧结与非烧结墙材产能普遍过剩,价格较低,均在0.15-0.2元/块,(东南部稍高,均价在0.22-25元/块),国有规模墙材企业普遍亏损,民营小规模墙材企业微利在运行。
山西省建材工业墙体材料协会墙材企业在转型发展和技术改造方面,近几年来,一是注重了在原料处理、高产量挤出机、自动码坯机、机器人码坯机、半自动卸装打包以及环技改等方面发展较快,二是在绿色墙材、功能性产品、持色产品、前沿产品等方面,开发较好,己初见成效。
山西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重点产业发展
山西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重点产业发展作者:来源:《科学导报》2023年第71期科学导报讯记者武竹青 9月20日上午,记者从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一场发布会——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专场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山西聚力锻长补短,重点实施产业链培育行动,产业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山西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制造业振兴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大力实施“链长制”,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建强十大重点产业链,增強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能力,推动重点产业链扩规提质增效。
二是培育新增一批重点产业链,将新型储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碳基新材料等6条产业链纳入省级重点产业链进行重点培育。
三是打造产业链龙头产品,推动产业链企业提品质、创品牌,高牌号无取向硅钢、6英寸及8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等相关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五位。
四是做大做强“链主”“链核”企业,强化政策支撑,持续加大对“链主”“链核”企业支持力度。
五是推行“政府+园区+链主”招商模式,紧贴“链主”企业需求,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优势,精准开展补充式、填空式招商。
为使产业链工作见实效,今年3月27日,山西省工信厅、省财政厅联合发布了《重点产业链培育激励方案》,采用资金奖励等方式,从产业链企业培育壮大、关键环节招引、协作配套提升、公共平台服务4大领域10个方面对产业链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引导“链主”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激励产业链企业间紧密协同。
截至目前,产业链资金支持产业链企业和项目共计4.43亿元。
其中,产业链企业培育壮大领域奖励9675万元,协作配套提升领域奖励600万元,公共平台服务领域奖励750万元;支持137个重点产业链项目,总金额3.33亿元。
7月14日,山西省出台实施《山西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遴选及管理办法》,从企业规模实力、市场影响力、自主创新力、产业带动力等方面形成量化“链主”认定标准。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4.30•【字号】晋政发〔2021〕17号•【施行日期】2021.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通知晋政发〔2021〕1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现将《山西省“十四五”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2021年4月30日山西省“十四五”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目录一、“十三五”回顾 1(一)发展现状 1(二)存在问题 5二、面临形势7(一)发展机遇7(二)严峻挑战10三、总体要求11(一)指导思想11(二)基本原则12(三)发展目标13四、发展重点15(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15 (二)半导体产业16(三)大数据融合创新产业18(四)光电产业19(五)光伏产业20(六)碳基新材料产业21(七)特种金属材料产业22(八)生物基新材料产业24(九)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25 (十)煤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26(十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27 (十二)通用航空产业29(十三)现代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30(十四)节能环保产业32五、主要任务33(一)创新驱动引领工程33(二)企业主体培育工程35(三)产业链现代化工程36(四)产业集群壮大工程37(五)产业数字化工程39(六)品牌市场开拓工程40(七)人才引进培育工程41(八)开放合作深化工程43六、保障措施44(一)加强宏观统筹协调44(二)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45(三)加大投融资政策支持45(四)强化项目落地支撑47(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47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专篇54工业是实体经济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稳增长的重要依托,引导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做强做大新兴产业”,山西要“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2019年装备发展部国产替代文件
2019年装备发展部国产替代文件(原创实用版)目录1.2019 年装备发展部国产替代文件的背景2.文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3.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4.国产替代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5.我国在国产替代方面的成就和展望正文【2019 年装备发展部国产替代文件的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日益重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方面严重依赖进口,这给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隐患。
为了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推动国产替代工作。
【文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2019 年,我国装备发展部发布了一份国产替代文件,旨在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文件主要内容包括:1.制定和完善国产替代政策,加大对国产装备的扶持力度。
2.建立和完善国产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提高国产装备的市场竞争力。
3.加强国产装备的创新能力,提高国产装备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
4.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产装备走向国际市场。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方面,我国装备制造业仍然严重依赖进口,这给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隐患。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推动国产替代工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技术创新等手段,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国产替代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国产替代对于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国产替代策略,首先要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和完善国产替代政策,加大对国产装备的扶持力度。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国产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提高国产装备的市场竞争力。
再次,要加强国产装备的创新能力,提高国产装备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
山西综改十年,太原蹚出了哪些新路
1616家、65%,7827家——这三个数据,分别代表的是山西省太原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在全省所占有的比重,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
从2017年至2019年,仅仅3年,太原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就增长了24倍,在中部省会城市位列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16家,则意味着实现了158%的增长。
放眼更长的时间段,从2010年至今,太原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市经济总量从2010年1778亿元跃升至2019年的4028亿元,经济总量实现翻番,首位度提升到23.7%,GDP年均增长7.7%,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7258元增长到2019年的33563元;2019年太原城市存款排名全国第4,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阳曲、娄烦先后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8%,剩余贫困人口也已基本达到脱贫标准,将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社会……今日太原,正稳步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
让太原发生巨变的,是一条“金光大道”和一块“金字招牌”。
高位推动转型综改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山西指明的“金光大道”,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授予山西的“金字招牌”。
作为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坚持把转型发展作为经济工作和各项事业的纲,坚定实施工业强市、人才兴市、环境立市、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城市“双修”、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科学谋划部署,压实责任狠抓落实,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使得转型综改导向鲜明,综改合力凝聚,在全社会形成了支持和参与转型综改的浓厚氛围。
自2010年国家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太原市委就成立了转型综改试验工作领导组,2019年机构改革推进实施后,今日太原,正稳步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
山西文水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山西文水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9-2035)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稿)山西文水经济开发区联合泰泽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二〇二一年二月目录1 总则 (1)1.1任务由来 (1)1.2评价依据 (2)1.3评价目的与原则 (11)1.4评价范围 (12)1.5评价重点 (13)1.6评价标准 (14)1.7评价流程 (24)1.8评价方法 (25)1.9功能区划 (26)1.10环境保护目标 (28)2 规划概述与协调性分析 (39)2.1规划概述 (39)2.2规划协调性分析 (65)2.3规划不确定性分析 (114)2.4规划评价情景设置 (117)3 现状调查与评价 (119)3.1自然地理状况 (119)3.2社会环境概况 (134)3.3环境质量现状 (138)3.4生态状况及生态功能 (139)3.5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 (154)3.6园区开发利用现状 (159)3.7园区资源能源利用现状分析 (164)3.8园区污染物排放现状分析 (165)3.9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整改措施 (167)4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68)4.1环境影响识别 (168)4.2评价因子筛选 (170)4.3环境目标 (171)4.4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171)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3)5.1规划开发强度 (173)5.2影响预测与评价 (174)6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 (213)6.1规划方案综合论证 (213)6.2规划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调整建议 (221)7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 (222)7.1产业控制规划及宏观对策分析 (222)7.2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223)8 规划所包含建设项目环评要求 (242)8.1规划所包含建设项目环评的重点内容和基本要求 (242)8.2简化入园建设项目环评的建议 (242)9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计划 (245)9.1环境管理 (245)9.2监测计划 (249)9.3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258)10 公众参与和会商意见处理 (260)10.1公众参与的目的和作用 (260)10.2公众参与的时间、方式、内容、范围 (260)11 “三线一单”措施 (262)11.1生态保护红线 (262)11.2环境质量底线 (262)11.3资源利用上限 (264)11.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264)12 评价结论 (265)12.1规划概述 (265)12.2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265)12.3资源环境承载力 (267)12.4环境影响预测 (268)12.5规划综合论证及优化调整建议 (270)12.6总结论 (285)1 总则1.1任务由来1.1.1开发区设立背景山西文水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前身为吕梁百金堡科技化工工业园区,2002年初开始筹建,2003年5月经吕梁行署批准正式成立。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新材料规划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新材料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4.30•【字号】晋政发〔2021〕11号•【施行日期】2021.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新材料规划的通知晋政发〔2021〕1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现将《山西省“十四五”新材料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2021年4月30日山西省“十四五”新材料规划目录一、“十三五”回顾 1(一)发展现状 1(二)存在问题 5二、面临形势7三、总体要求9(一)指导思想9(二)基本原则9(三)发展目标11四、发展重点12(一)先进金属材料12(二)碳基新材料15(三)生物基新材料17(四)半导体材料18(五)纤维新材料20(六)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21(七)前沿新材料23五、主要任务25(一)实施新材料重大技术突破工程26 (二)实施新材料创新生态构建工程28 (三)实施新材料产业能力提升工程31 (四)实施新材料企业主体培育工程33 (五)实施新材料集聚集群发展工程35 (六)实施新材料重大项目建设工程37 (七)实施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工程39(八)实施新材料标准引领和服务支撑工程41六、保障措施42(一)加强组织保障42(二)加大财税支持43(三)加强金融创新43(四)做好规划评估44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专篇46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
为加快推动新材料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升新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把我省打造成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材料大省、强省,培育转型升级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编制本规划。
中共山西 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共山西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6.24•【字号】•【施行日期】2019.06.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县委,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 省委、省政府同意山西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2019年6月24日山西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为适应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中发〔2018〕4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围绕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服务大局与主动作为相结合、区别对待与公平竞争相结合、继承完善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坚决破除省际间和区际间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到2022年,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两山”与平川、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区域合作发展机制基本建立,产业联动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解决,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到2035年,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经济发展水平、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全面形成.与全国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二、落实区域战略统筹机制(一)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稳定开行中欧(亚)班列、至沿海港口铁海联运班列.开通和优化至北美、欧洲航线,推动太原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推动省内国际产业合作示范区和海外园区建设.加大外贸主体、国际自主品牌培育,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利用好国家及我省现有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国际友城平台,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将太原市、大同市打造成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节点城市.深入推进口岸建设,提升开放和服务水平.(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负责)落实国家支持山西与京津冀加强协作实现联动发展的意见,完善合作机制,增强协同创新能力,形成山西省与京津冀协同联动发展、互惠互利共赢新格局.(省发改委、省投资促进局负责)落实省政府与长江经济带地区相关省市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展会、论坛等,提升与长江经济带地区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水平.(省投资促进局负责)落实省政府与深圳市政府签署的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在政务、创新、重点产业等领域的合作,加快推进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省发改委、省投资促进局负责)落实国务院批复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及我省贯彻落实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协调晋城市、长治市、运城市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高效互联的基础设施网络,增强城际互联互通能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三个市的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省发改委负责)(二)加强与发达地区联动发展有计划地推进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干部双向挂职锻炼.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邀请发达地区选派合适干部人才到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等国家级开发区挂职.(省委组织部负责)依托发达地区知名高校的智库及学科优势资源,开展山西省重大战略政策研究.联合发达地区知名高校加快山西高校的学科建设,鼓励省内外专家学者联合申报国家级教科研项目、联合发表高级别论文、共建实验实训基地,促进山西高校的学科建设上位进阶.(省教育厅负责)与发达地区加强合作,提升山西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水平.加大承接发达地区技术转移力度,鼓励国内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在山西设立分支机构,完善山西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系统各项功能,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加强与省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推动山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省科技厅负责)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十二大制造业重点领域,引导各市以特色产业集群为依托,深化区域合作,提高产业转移承接力,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省工信厅负责)推动与发达地区人社部门核发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互认.(省人社厅负责)落实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参与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转、治、减、控、降”五管齐下,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完善高速公路路网结构,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待贯通路段、出省口和省内重要连接线建设.加快国省干线公路交通繁忙路段扩容改造和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推进以三大板块旅游公路为重点的“四好农村路”建设.争取中央资金支持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新交通投融资模式.(省交通厅负责)搭建合作交流平台,组织开发区根据主导产业,筛选确定与京津冀、东部地区合作的目标开发区,加强交流对接.(省商务厅负责)加强与发达地区的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积极参加文旅部组织的系列主题推广活动和知名文化旅游会展,打造跨区域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扩大山西文化旅游影响力.(省文旅厅负责)实施“136”兴医工程,引进京津冀地区高层次临床和科研专家,建设院士工作站、卓越医学团队及卓越医师工作站.与京津冀地区电子健康卡系统对接,推进区域内就医“一卡通”.引进前沿医疗技术,提供优质便民诊疗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医养结合机构与京津冀地区开展合作,发展连锁产业,共建具有康养一体化功能的医疗机构.(省卫健委负责)建立健全区域现代金融业体系,探索优化区域现代金融业服务,提升区域现代金融业开放水平,促进与发达地区在现代金融业领域的合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三、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三)促进城乡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建立健全相关推进机制,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消除歧视性、隐蔽性的区域市场准入限制.(省发改委负责)落实我省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意见,减少对微观经济的行政干预.按照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查处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及时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省市场监管局负责)以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为目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广太原市人才户口迁入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放宽落户政策,拓宽落户通道.(省公安厅负责) 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完善人才流动机制,畅通人才流动渠道.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实施更加开放的区域间人才交流合作.(省人社厅负责)深化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省自然资源厅负责) 做好修订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的有关工作,巩固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及运行机制;鼓励与其他部门和机构合作,拓展服务内容;建立交易和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完善服务功能和手段.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及时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实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组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开展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认定工作.加强省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团队等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和人才团队建设,认定一批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挥奖励引导作用,组织开展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省科技厅负责)(四)完善区域交易平台和制度建立完善水权改革配套制度,加快推进全省水权分配与交易平台建设.在全省范围内选取试点县,推进初始水权分配.逐步确定各行业用水水权,作为水权交易基础.(省水利厅负责)修订完善排污权交易管理办法,制定相关法规制度,全面开展排污权初始核定工作,完善排污权交易平台体系建设.(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开展山西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及监测计划制定工作.开展发电行业碳配额分配及对山西经济发展的影响课题研究,制定山西碳配额分配方案.开展山西发电行业参加全国碳排放配额模拟交易.完成山西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和核查信息平台验收工作及碳交易数据平台续建工作.(省生态环境厅负责) 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市场化配置、集体所有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政策制度,健全全省自然资源市场交易规则和交易平台,组织开展自然资源市场调控和动态监测.(省自然资源厅负责)根据国务院向我省下达的“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任务,向各市分解能源消费总量预算指标,监测预算执行进度,控制用能总量增长.(省能源局负责)加快推动符合山西省产业政策的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和新三板上市挂牌.推动上市公司跨区域并购重组,引导企业积极对接省外优质产业项目和优质资产.积极引进省外知名投资机构和基金公司.支持山西股权交易中心与省外其他区域股权市场的合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四、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五)推动区域合作互动引导、帮助异地山西商(协)会发展.推动省外驻晋商(协)会扩大企业再投资.搭建晋商回乡投资合作平台.创新商会工作服务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构筑平等对话平台,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省工商联、省投资促进局负责)鼓励企业组建跨地区跨行业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等合作平台.(省工信厅、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省国资委、省工商联负责)在编制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跨市级行政区重点区域规划工作中,明确城镇空间结构体系和城镇等级、职能,充分考虑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紧密合作,为推动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提供合理的自然资源空间结构和布局,助推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发改委负责)(六)加强省际交界地区合作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加快形成外联内畅、衔接紧密、便捷高效的公路、铁路、航空综合网络.实施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协调推进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向深层次、多领域、高水平、务实型一体化迈进.(省发改委、省投资促进局负责)(七)积极开展国际区域合作推动我省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鼓励企业以并购、新设、参股等多种形式开展跨国经营.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将优势产能向有市场需求的重点区域和国家转移,带动设备、技术、标准“走出去”.持续推进我省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开拓承包工程海外市场.推动晋非经贸合作区建设,引导企业赴合作区投资兴业.(省商务厅、省工信厅负责)五、优化区域互助机制(八)深入开展对口支援提高对口援疆工作质量,拓宽援助领域,深化援助层次,提升援助水平.按照山西省对口支援新疆项目管理办法山西省对口支援新疆建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推进援疆项目建设.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年度绩效综合评价工作,定期对援疆项目进行督促指导.(省发改委负责)(九)创新开展对口帮扶推进省内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干部交流,完善干部“育选管用”机制.继续推动省直机关、省属企业选派干部到对口帮扶贫困县参与脱贫攻坚工作.鼓励和支持贫困县选派干部到对口帮扶单位进行挂职锻炼.(省委组织部负责)加快建立和完善市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本市贫困地区的工作机制,深化“六个帮扶”责任制.(省扶贫办负责)六、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十)建立跨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协调机制积极与相邻省份开展沟通对话,在唐河、沙河流域推动建立跨省水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协调机制.(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水利厅负责) (十一)健全资源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利益补偿机制完善有利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有序放开除公益性以外的发售电价格,由市场形成交易电价.(省发改委负责)引导省属企业积极参与周边地区地下储气库等大型储气设施建设;支持省内管输企业与周边省市合作成立跨省管道输配公司.以现有 LNG 生产集群为基础,鼓励省内外投资主体在煤层气资源地加快应急储备和调峰基地建设.(省能源局负责)七、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十二)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能力加大省对市县基本财力保障、均衡性转移支付等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调整完善转移支付测算分配方案,对存在标准收支缺口的市县予以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着力加大对脱贫攻坚事业的扶持力度,2020年年底前,关于省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均衡性转移支付等财力性转移支付,要重点加大对贫困县特别是深度贫困县的倾斜力度,确保省财政对贫困县财力性转移支付增幅高于对县级平均增幅,省财政对深度贫困县财力性转移支付增幅高于对贫困县平均增幅.(省财政厅负责)(十三)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层次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做好中央调剂金的缴拨工作.完善山西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从2020年起,实行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省人社厅负责)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政策措施,逐步缩小统筹地区间的待遇差距,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省医保局负责)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扎实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省卫健委负责)推动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学校辐射,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重点从保障学位供给、配置教师资源、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四个方面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省教育厅负责)推动公共就业服务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城、便捷高效.拓宽就业服务渠道,规范服务流程.提高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落实简化就业失业登记手续有关政策.在全省实行就业创业证和社会保障卡“证卡合一”制度,全面推行就业创业证电子证书,推进网上自助服务平台建设.(省人社厅负责)(十四)推动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衔接加快建立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跨城乡跨区域流转衔接制度,研究完善跨制度跨统筹地区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具体办法,确保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顺畅接续.(省卫健委、省医保局负责)八、创新区域政策调控机制(十五)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统筹安排跨市域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的用地规模与布局,充分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年度用地计划对国定贫困县实行指标单列、应保尽保,对省级贫困县优先保障.对跨市域重点工程项目优先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省自然资源厅负责)依据各市生态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实施分市环境管控.(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出台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实施意见,支持他们到基层创新创业.鼓励各市制定出台符合当地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人才政策.(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负责)(十六)建立健全区域金融政策联动机制加强跨区域金融信息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间各类金融机构、分支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优势互补.综合制定融资方案,提供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的支持力度.稳妥处置非法集资风险等各类金融领域风险,做好重大跨省金融类案件查处工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九、健全区域发展保障机制(十七)规范区域规划编制管理完善区域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工作程序.根据国家及我省重大战略和重大布局需要,适时编制实施新的区域规划.(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负责)(十八)建立区域发展监测评估预警体系探索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照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年度目标任务,加强对各市经济运行的监测,按季度通报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省发改委、省统计局负责)十、切实加强组织实施(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领导,强化主体责任.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研究具体政策措施,对接国家部委,及时落实有关新机制新政策,协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二十)强化协调指导省发改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重大问题要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
厘清现状 把握机遇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第5期践行“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厘清现状把握机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阴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理论研究中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立国之本,是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依托。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提出的8点意见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位列首位。
我省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我省制造业规模及产业链完备性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与党中央赋予山西的重大任务相比,与实现“三大目标”的要求相比,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与兄弟省份横向比较也还有不小的差距。
在把握“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要求的基础上,探求山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是坚定不移将转型综改进行到底的重要内容。
一、山西省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与主要问题近年来,我省制造业新动能培育步伐加快,新产业新产品快速成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速度明显提高。
2019年,我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0%,帮助非煤工业实现增长6.5%,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2%,超过煤炭工业22.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较规上工业快1.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长18.6%,汽车制造业增长16.9%(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61.6%),高技术制造业和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增长5.9%、7.4%。
总体来看,我省制造业呈现稳中向好态势,结构持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明显加快。
按照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测算,预计到2022年底,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将达到41.8%以上,超过煤炭产业,实现工业结构性反转。
当前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但我省制造业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1、制造业在产业结构及工业部门内部比重过低。
2019年装备发展部国产替代文件
2019年装备发展部国产替代文件【原创版】目录1.2019 年装备发展部国产替代文件的背景和意义2.文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3.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4.国产替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5.我国在国产替代方面的政策措施和成果6.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正文【1】2019 年装备发展部国产替代文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
为了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2019 年装备发展部发布了一份国产替代文件,旨在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升国产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水平,减少对进口装备的依赖。
【2】文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该文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加强对国产装备的研发和创新,提高国产装备的性能和质量;二是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国际市场的对接,提升国产装备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国产装备的推广和应用;四是建立健全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文件的目标是到 2025 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进入全球前列,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产装备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达到 80% 以上,装备出口额翻一番。
【3】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装备制造国。
但在全球价值链中,我国装备制造业仍处于中低端水平,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品牌影响力较弱等挑战。
【4】国产替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国产替代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保障国家安全,减少对进口装备的依赖,防止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二是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三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国产替代的紧迫性主要表现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使得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全球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对国产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2024年行动计划》
附件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2024年行动计划按照《山西省重点产业链链长制2024年行动计划》部署,为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和我省新型工业化推进暨制造业振兴升级大会精神,凝心聚力实施“1231”制造业升级计划,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细化发展路径,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汇聚。
着力强化产业链协作,持续推动产业链质效提升,全方位推动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二、推进目标以轨道交通、智能煤机、工程机械等领域为主要发展方向,突破一批高端装备制造核心技术瓶颈,培养一批“专新特精,,“小巨人,,企业,提升全产业链科技创新能力,强化高端装备制造供应链稳定性和配套能力,到2024年底,力争全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950亿元,增速达到12%。
三、工作任务(一)持续提升产业链竞争水平。
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和引导作用,推动产业链企业管理提升、市场开拓、优化产品,轨道交通细分产业链推进重点企业开发新装备产品力度,帮扶企业拓展应用场景;智能煤机细分产业链紧抓国内省内煤矿智能化契机,大力促进煤机产品成套化、智能化发展;工程机械细分产业链紧抓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做大全省工程机械产业整机及配套规模;做优产业链重点产品,支持企业积极申报“山西精品”认证,提升产品质量和影响力;统筹推进补短板和锻长板,增强产业链韧性,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
责任单位:省工信厅,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完成时间:一季度摸底企业产品;二季度形成产品清单;三季度前利用多种渠道宣传产业链重点产品;四季度推荐重点产品申报“山西精品”,争取更多产业链产品纳入“山西精品”名单。
(二)推进产业链多层次协作配套。
强化“政府-企业・联盟”良性互动,促进省内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组织3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协作配套推进活动,达成8亿元以上项目签约,2项校企合作签约;协调解决产业链发展重大问题,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技术研发、项目互动、产品配套、采购订单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4.30•【字号】晋政发〔2021〕16号•【施行日期】2021.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晋政发〔2021〕1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现将《山西省“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2021年4月30日目录一、发展形势 1(一)未来产业成为国际竞争新焦点 1(二)未来产业孕育国内发展新机遇 2(三)未来产业构筑山西转型新动能 2二、发展思路 3(一)指导思想 3(二)基本原则 4(三)发展目标 5三、发展重点7(一)优中培精,9大主导性未来产业加速直道冲刺81.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82.大数据融合创新产业113.碳基新材料产业144.特种金属材料产业175.半导体产业196.先进功能材料产业227.新能源产业248.先进轨道交通产业279.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29(二)有中育新,7大先导性未来产业推进弯道超车321.云计算与工业互联网产业322.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353.核能产业374.氢能产业405.电子信息装备产业426.航空航天产业457.海洋装备产业48(三)新中求变,4大颠覆性未来产业助力换道领跑501.量子产业502.区块链产业533.碳基芯片产业554.高速飞车产业57(四)无中生有,5大前瞻性未来产业着力赛道竞赛591.人工智能产业602.数字孪生与虚拟现实产业623.下一代互联网产业654.生物产业675.智能传感及物联网产业70四、重点工程72(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72(二)人才队伍培育工程74(三)未来技术突破工程75(四)国际国内合作工程76(五)未来产业孵化工程78(六)金融资本扶持工程79(七)政府服务提升工程80五、推进措施81(一)加强组织领导81(二)做好规划评估81(三)强化舆论引导82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专篇83未来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生物技术等与工业技术交叉融合为驱动,代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方向,是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导性产业、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先导性产业、影响未来发展潜力的颠覆性产业、提升未来竞争能力的前瞻性产业,对生产生活影响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
山西省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产量、销量、政策(2021年)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月
2月
3月
4月
左:当月销量(台)
5月
6月
7月
右:同比增速(%)
40 20 0 -20 -40 -60 -80 -100 8月
均整体修复,山西省未公布 2020 年省内新能源汽车产量情况,但是从山西省统计局公布的全省经济运行情 况来看,新能源汽车作为山西省重点产业,山西省在 2020 年维持投资同比高增长,本年山西省前三季度新 能源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 55.2%。
图 8:山西省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情况 70,000
60,000
1
一、研究背景
汽车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经济实力、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从 1953 年长春 市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工开始,我国汽车产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2009 年至今,我国汽车销量连续 10 年 蝉联全球汽车销量第一,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产业层面来看,汽车中上游零部件多达 2 万多个,而零部件制造需要消耗多种资源,上游包括钢铁、 机械、石化、橡胶、电子、纺织等,下游主要涉及汽车销售、汽车金融、保险、维修、加油站等基础设施 建设等,自身单价高,生产消耗大,产业链条长。而汽车产业特征不仅导致汽车产业发展趋于技术密集 、 资金密集、集群化,还对国家经济具有较大的拉动效应。
4
2.2 产量:汽车产量下滑,新能源汽车产量显著提升
就汽车产量来看,纵向对比,根据山西省统计局公布的山西省汽车产量情况,2017-2019 年,山西省汽 车产量同比增速呈下降趋势,且在全国汽车产量中的占比仍低,山西省汽车年产量/全国汽车年产量均低于 0.5%。横向对比,山西省 2019 年汽车年销量为 64565 辆,同比下降 40.22%,无论是份额还是同比增速均 低于中部其他五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突出重点做好2019年贯彻落实国发42号文件工作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突出重点做好2019年贯彻落实国发42号文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3.26•【字号】晋政办发〔2019〕21号•【施行日期】2019.03.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突出重点做好2019年贯彻落实国发42号文件工作的通知晋政办发〔2019〕21号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2017年9月以来,我省围绕“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发展目标,坚持改革引领,聚焦产业转型,突出生态优先,加强协调联动,不断完善细化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全面推动《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42号,以下简称国发42号文)政策落实落地。
截至目前,我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意见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的74项任务、234条推进举措,已基本完成55项任务、206条推进举措,经济转型发展迈出扎实步伐。
为确保完成国发42号文提出的2020年主要目标,经省政府同意,现将2019年贯彻落实国发42号文和《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及要求通知如下:一、持之以恒,加快已出台改革方案落地见效国发42号文出台后,各市、各部门深刻领会文件精神,紧扣“六大任务”,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及时起草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先后出台了400多个体制性制度性文件,构建起推动转型发展体制政策的“四梁八柱”。
2019年要继续对已出台的改革文件下大力气狠抓落实,跟踪问效,全面推动实施,力争取得更多政策红利。
二、加大力度,推动未办结事项有序实施对《行动计划》未办结的19项任务、28条推进举措,在2019年要完成13项任务、20条推进举措(具体见附件1)。
1. 研究引导社会资本建立能源转型发展基金的设立和运营方案,2019年完成基金设立。
推进太原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进太原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作者:范富,王永红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4年第4期范富1,王永红2(1.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市情与发展研究室,山西太原 030012;2. 太原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山西太原 030084)摘要:太原市装备制造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电子、铁路、煤机成套、重型机械为主,兼有机床、锅炉、电机、工具和新能源装备为辅的产业体系。
但由于装备制造企业集群发展能力、配套能力、创新驱动力等制约因素的存在,影响了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为此,应着力打造重型机械、铁路、煤机、载重汽车及零部件、物联网等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通过规划引领、创新驱动、环境保障和金融支撑,促进装备制造产业的集群发展。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太原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4.04.018太原是我国知名的老工业基地。
近年来,太原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发展越来越引起决策界、企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一流省会城市的旗帜下,快速、健康地推进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发展,意义重大。
1 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太原市装备制造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以电子、铁路、煤机成套、重型机械为主,兼有机床、锅炉、电机、工具和新能源装备为辅的产业体系。
2012年,太原市装备制造业已跃居工业第一大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太原市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资料显示,2012年底,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126户,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3个,省级技术中心18个,部分装备制造行业在国内同行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从装备制造重点行业产值及占比来看,2012年,以太原富士康等企业为代表的电子装备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30亿元,占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业的45%;铁路装备实现工业总产值约80亿元,占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业的10.8%;煤机成套设备实现工业总产值80亿元,占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业的10.8%;重型装备实现工业总产值105亿元,占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业的14.3%。
2019年装备发展部国产替代文件
2019年装备发展部国产替代文件
【原创版】
目录
1.2019 年装备发展部国产替代文件的背景和意义
2.国产替代的原则和目标
3.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挑战
4.国产替代的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
5.国产替代的成效和未来展望
正文
【2019 年装备发展部国产替代文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国产替代已经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2019 年,装备发展部发布了国产替代文件,旨在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国产替代的原则和目标】
国产替代应遵循以下原则:坚持自主创新,强化技术研发,提升产品品质;坚持市场导向,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供给质量;坚持政策支持,加强协同创新,形成发展合力。
国产替代的目标是:到 2025 年,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国产替代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挑战】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但在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此外,我国装备制造业还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
不合理等挑战。
【国产替代的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
国产替代的重点领域包括:高端装备、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等。
为实现国产替代目标,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业政策、提高关税壁垒、加强国际合作等。
【国产替代的成效和未来展望】
自 2019 年国产替代文件发布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批国产替代产品成功推向市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2019年装备发展部国产替代文件
2019年装备发展部国产替代文件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2019年装备发展部国产替代文件的重要性2.文章目的:分析文件内容,提出国产替代的策略和措施二、国产替代现状分析1.国产替代取得的成果2.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三、国产替代策略1.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技术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突破关键技术3.产业链整合: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完整产业链4.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整体素质5.市场开拓: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四、具体措施1.提高研发投入,强化创新能力2.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产业协同发展3.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4.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企业发展5.推动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五、成功案例分析1.案例一:某国产替代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成功应用2.案例二:某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六、总结与展望1.总结文章主要观点2.展望未来国产替代的发展前景正文:随着2019年装备发展部国产替代文件的出台,我国国产替代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国产替代力度,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对文件内容进行解读,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一、国产替代现状分析1.国产替代取得的成果近年来,我国在国产替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高铁、5G通信、电力设备等领域,国产产品已经逐步替代了国外产品,不仅降低了国内企业的成本,还提升了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2.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取得了明显成果,但我国在国产替代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如部分领域核心技术仍依赖国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不完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等。
二、国产替代策略1.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例如,提高研发投入,强化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产业协同发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企业发展等。
2.技术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突破关键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2019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山西省“十三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山西省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推动我省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行业竞争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我省装备制造业以提质增效为导向,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夯实产业基础,突破重点领域,促进装备制造业向“集聚、智能、绿色、服务”方向转变,不断增强创新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为山西制造强省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2019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推动筹建1个产业技术联盟,培育5户以上装备制造行业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新增5户以上装备制造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二、重点任务
1.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以龙头企业为中心整合省内资源依托工业园区和集聚区建设新型产业示范基地,全力打造太原、大同、运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晋中、晋东、晋北三大煤机装备制造基地;太原重型机械制造基地;太原、大同、长治、运城汽车制造基地;晋中纺织机械和液压机械制造基地。
培育发展太原、晋城、长治、晋中、运城、
大同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太原、晋城煤层气装备制造基地;太原、长治电力装备制造基地;太原煤化工和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太原、吕梁、晋中通用航空装备制造基地。
构建太原、长治电子智能装备制造基地;晋城、临汾、吕梁、运城、长治铸造基地;太原、临汾、忻州锻造基地。
2. 培育龙头骨干企业
加快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培育大同电力机车、永济电机、太原机车、晋西车轴、太重轨道交通、智奇铁路设备等重点企业;煤矿机械重点培育太重煤机、山西煤机、平阳重工、金鼎煤机、阳煤华越、阳煤忻通等重点企业;重型机械重点培育太原重工、通泽重工、汾西重工、北方风雷、金瑞法兰、天宝法兰等重点企业;汽车工业重点培育大运汽车、山西新能源汽车、成功汽车、宇航汽车、比亚迪、江铃重汽、大同齿轮等重点企业;纺织机械重点培育经纬纺机、鸿基科技、贝斯特机械等重点企业;液压机械重点培育太重榆液、长治液压、方盛液压、高行液压、斯普瑞机械等重点企业。
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引导相关企业向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集聚,全面打造产业链,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
3.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突出项目抓手,2019年重点推动20个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项目。
重点推动华翔集团“互联网+”协同制造机加工智能化工厂升级项目、智奇铁路高铁轮轴生产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太原中车轨道交通城轨车辆造修基地项目、东杰物流新建智能装备及工
业机器人项目、大同齿轮发动机齿轮及变速箱智能制造技术改造项目。
健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完善配套支持措施,为项目顺利推进创造良好条件,推动项目早动工、早投产、早见效。
4. 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着力发展装备制造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传感器、电子专用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关键智能设备。
2019年新认定装备制造企业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5户以上,开展试点示范经验交流活动。
省级技术改造资金切块支持装备制造企业和高端装备产业集群项目,支持装备制造业围绕轨道交通、煤机装备、液压纺织、电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行业,采用流程型、离散型、网络协同、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五种智能制造模式进行智能化改造。
5. 促进装备绿色发展
大力推行绿色装备制造技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为发展宗旨,推进生产过程的节能降耗,推行循环经济、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
大力推动清洁能源装备、节能节材输变电设备、绿色环保节能汽车、高效燃煤锅炉等绿色装备产品,攻关装备绿色设计、基础工艺、绿色产品包装、废弃物资源化与再制造等全寿命周期绿色技术,实现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6. 发挥行业平台作用
依托轨道交通、智能制造、3D打印、汽车曲轴铸造等产业技
术联盟,加大细分领域分工合作,促进装备分行业共赢发展,推动筹建煤机装备、铸造、液压机械等产业技术联盟。
依托省装备制造业标委会和法兰锻造分标委会,建立统一权威的装备制造业省级标准工作机制,推动建设装备制造业标准化体系。
依托装备行业9户国家级和90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
依托法兰锻造、煤机装备、荣汇通铸造、3D数字化制造等4户行业技术中心,攻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促进产学研用深入合作。
依托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校等七十所高职院校组成的职教分会,培育行业优秀人才,打造“工匠精神”。
三、推进措施
1. 强化统筹协调力度。
要充分认识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发展活力的重要措施,增强任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统筹协调,省工信厅牵头负责推进工作,各地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分头推进,形成推动全省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2.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落实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免税和保险补偿机制等有关政策,深化装备制造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推进放管服效改革、健全法治保障体系、完善市场竞争和消费环境。
加快建立系统、完整、协调的装备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形成部门会商研讨、重要情况通报、重大项目跟踪、工作情况调度等常态化工作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 开展对标一流活动。
选择基础好的装备企业与国际先进、
国内一流企业开展对标活动,分重点、分专题做好企业赶超先进工作。
组织我省装备制造企业参加、参展国家、国际有影响力的专业性展会,利用推进“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积极参加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厦门工业博览会、山东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部博览会等大型展会,搭建省内装备制造企业与国内外厂商对接交流平台。
4. 强化运行监测分析。
围绕重点项目开展、重大技术突破、重点产品生产销售等情况,分行业召开座谈会,加强装备制造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提高对装备制造业经济走势的研判能力,完善装备制造业经济运行情况信息报送制度和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制度。
探索构建装备制造行业云平台和统计信息实时查询分析终端系统。
公开类型: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