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简介

合集下载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1.人们面临抉择的权衡原理:人们不得不在有限的资源中进行抉择,迫使他们在不同的选项之间做出权衡,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

2.成本的机会成本原理:做出决策时,人们需要思考所放弃的最佳选择,即机会成本。每个决策都有机会成本,因为做出某个选择就意味着失去了其他可能的选择。

3.边际思考原理:人们在做决策时通常会考虑边际效益,即目前的决策对于目标的增加情况。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行动所带来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4.扰动的均衡原理: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在价格波动中不断调整,从而形成市场的均衡。当供求关系受到扰动时,市场将通过价格调整重新达到均衡。

5.交易的互利原理:人们进行交易是出于互利的动机。交易可以使参与者都受益,因为他们可以通过交换获得他们更需要的东西,从而提高各自的福利。

6.价格的影响原理:价格是供求关系的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价格的变化。价格的变动会影响到人们的决策行为,从而影响市场的运作。

7.市场的效率原理:在理想的市场条件下,自由竞争将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能够自主调整供求关系,实现资源的最优

分配。

8.市场失灵原理:尽管市场是有效的资源分配机制,但在某些

情况下,市场可能会出现失灵。市场失灵可能是由于外部性、公共物品等因素导致的。

9.政府干预原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监管和干预的角色,以修正市场失灵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稳定。

10.经济增长原理:经济增长是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增加,

通过改进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等因素实现。经济增长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繁荣至关重要。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指由著名经济学家米尔科姆·曼昆(Milton Friedman)提出的经济学理论,他在他一生中发表了大量关于经济、政治和政策的文章和书籍。曼昆的经济学理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曼昆认为市场资源分配是最有效的,因此政府干预无助于改善经济。他认为,政府的干预可能会导致经济不稳定,阻碍经济的发展。他的理论主张,只有当市场上的资源分配受到外部扰动(如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时,政府才有必要介入,以确保市场得到稳定。

其次,曼昆认为,货币政策是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他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政府应该尽可能保持货币稳定,避免货币通货膨胀或缩水。他还认为,货币政策应该以可持续的方式来实施,即不应该采取过度紧缩的政策,也不应该采取过度宽松的政策,而要采取适当的政策,以确保经济的稳定性。

第三,曼昆认为,税收政策也是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他认为,税收政策应该具有公平性,不同人应该按其所得收取相应的税收,以促进社会公平,并提高经济效率。

最后,曼昆认为,政府的政策需要符合人们的需求,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来制定政策,使之更符合人们的利益。他认为,政府的政策不应该受到太多的限制,而要尊重市场的决定,以便使经济政策更加有效地实施。

综上所述,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指由著名经济学家米尔科姆·曼昆(Milton Friedman)提出的经济学理论,其主要包括:认为市场资源分配是最有效的,政府干预无助于改善经济;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货币政策应该以可持续的方式来实施;认为税收政策也是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具有公平性;以及政府的政策需要尊重市场的决定,以便使经济政策更加有效地实施。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选择

1.经济学并不是教人家如何赚钱的,但它可以教你如何选择,而正确的选择时让你赚到大钱的前提。

2.因为资源是稀缺的,人们对资源的用途必须做出选择。对于个人的时间资源而言,如果你选择了休闲,你就不

3.能获得工作带来的收入,从而消费一定量的商品。总之,人们为了得到一样东西,必须放弃另一样东西。

原理二: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可能收益——机会成本

1.机会成本: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即没有被选中的方案的价值。

2.一段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情,你必须为此做出你的选择。

3.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取鱼,那么对于鱼的价值而言,它实际上就等于个人为获得鱼而付出的成本,这种成

本可以用个人为获得鱼而放弃的熊掌来衡量。

原理三:理性的人考虑边际量——边际

1.边际是用来描述一个微小增量的术语,指处在边缘上的已经追加上的最后一个单位。

2.理性的人应该考虑选择点:追加的成本至少能被追加的收益所覆盖,即选择点为“边际收益 = 边际成本”时。

3.在现实生活中边际分析并不能成为我们所有决定的依据,因为理性人假设和效用的量化是很难实现的。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

1.人们做出选择时会考虑边际量处的成本和收益,那么这时如果成本和收益中有任何一个发生变动或者两者都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人们的选择行为会对这种变动做出反应,也就是说成本和收益的变动改变人们的激励,而同时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比较优势

1.贸易就是指自愿的商品或服务交换。

曼昆《经济学原理》整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整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整理

《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曼昆(N. Gregory Mankiw)的

经济学教材,这本教材包含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分册。在本文中,我将主要整理《经济学原理》的微观经济学分册。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是一本系统而经典的微观经济学

教材。教材中的内容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深入浅出,非常适合初学者学

习和理解。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决策者如何进行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

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和资源配置。

教材分为十章,每一章都涉及到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和原理。以下

是每章的主要内容概述:

第一章介绍了经济学和经济思维的基本概念。它解释了经济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一些重要的经济原理,如稀缺性和成本。

第二章介绍了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的基本概念。它解释了需求和供给

曲线的性质,以及市场均衡和价格调整的过程。

第三章讨论了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概念。它解释了价格弹性和收入

弹性如何衡量市场对价格和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第四章讨论了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和决策过程。它解释了消费者如何进

行最优消费决策,以及如何通过边际效用和限制性预算来衡量消费者福利。

第五章探讨了生产者行为的理论和决策过程。它解释了生产者如何进

行最优生产决策,并介绍了生产函数、边际产出和成本曲线的概念。

第六章介绍了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它讨论了市场外部性、公

共物品和不完全竞争的问题,以及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方面的角色。

第七章讨论了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概念。它解释了消费者剩余

和生产者剩余如何衡量买家和卖家对交易的满意程度。

第八章讨论了纳什均衡和博弈理论的概念。它解释了博弈理论如何帮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中英对照,轻松学会十大经济学原理。格里高利·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十大经济学原理,他们分别是:

十大经济学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人们为了获得一件东西,必须放弃另一件东西。决策需要对目标进行比较。

People Face Trade offs. To get one thing, you have to give up something else. Making decisions requires trading off one goal against another.

例子:这样的例子很多,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军事上所占的资源越多,可供民用消费和投资的资源就会越少。同样,政府用于生产公共品的资源越多,剩下的用于生产私人品的资源就越少;我们用来消费的食品越多,则用来消费的衣服就越少;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越多,那么用于休息的时间就越少。

十大经济学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决策者必须要考虑其行为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Decision-makers have to consider both the obvious and implicit costs of their actions.

例子:某公司决定在一个公园附近开采金矿的成本。开采者称由于公园的门票收入几乎不受影响,因此金矿开采的成本很低。但可以发现伴随着金矿开采带来的噪声、水和空气的污染、环境的恶化等,是否真的不会影响公园的风景价值尽管货币价值成本可能会很小,但是考虑到环境和自然生态价值会丧失,因此机会成本事实上可能很大。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举例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举例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举例

引言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来满足无限需求的学科。而曼昆经济

学十大原理是经济学家尤里·曼昆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总结的重要经济学原理。这些原理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现象,还为我们的经济决策提供了指导。本文将通过举例,解释和说明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问题

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需要进行权衡取舍。比如,我们每天只有24

小时,我们不可能同时做多件事情,因此我们需要决定如何合理分配我们的时间。在经济领域,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资源有限的现实,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在不同的选择之间进行取舍。例如,当我们有一定的收入时,我们可以选择将其全部用于购买奢侈品,或者将其部分用于储蓄,或者将其全部用于其他消费。这种取舍是我们在经济决策中经常面临的问题。

原理二: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我们放弃某种选择而必须承受的代价。设想你是一名大学学生,

你需要决定是否使用大部分时间来学习,或者将一些时间用于娱乐和社交活动。如果你选择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学习,那么你就放弃了娱乐和社交活动。而如果你选择娱乐和社交活动,那么你就无法充分利用大部分时间来学习。不论你做出了哪种选择,你都必须付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提醒我们必须考虑我们的选择所带来的代价。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收益

理性人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边际收益。边际收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资源所

带来的额外效益。例如,当你考虑购买一台冰箱时,你会比较不同品牌和型号冰箱的价格和性能,然后选择给你带来最大边际收益的冰箱。理性人会权衡决策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成本,然后作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

经济学原理曼昆pdf

经济学原理曼昆pdf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
解释国家间贸易的基础,探讨劳动生产率差异 如何影响贸易模式。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分析关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限制措施的实施 动机、经济效应及争议。
贸易自由化与政策协调
探讨多边贸易体制、自由贸易区等国际合作机制的运作及影响。
国际金融市场与汇率制度
外汇市场与汇率决定
解析外汇市场的运作机制,探讨汇率的决定 因素及波动原因。
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例如, 对于空气污染,可以采取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发展公共交 通、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对于水污染,可以加强污水处 理、保护水源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
贫富差距与社会公正
贫富差距现状
在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不断扩 大,富人越来越富,而穷人则陷 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这种不平等 现象不仅影响社会稳定,也阻碍 了经济发展。
国际经济关系分析
运用国际经济学理论,分析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 资等领域的经济问题,以及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和挑 战。
对未来经济学发展的展望
加强宏观经济学研究
更加关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等长期问题 ,以及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
策的协调与配合。
A 深化微观经济学研究
进一步探索消费者行为、企业策略 等领域的微观机制,以及市场失灵
经济发展
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质量的 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

经济学原理 曼昆

经济学原理 曼昆

经济学原理曼昆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分配的学科,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则是这一学科的经典教材之一。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各种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对于理解和分析现实经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学原理》中,曼昆首先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他强调了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的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配置和分配来解决这一矛盾。在这一基础上,曼昆介绍了供求关系、弹性、效用和边际分析等基本概念,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经济学的基本认识。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曼昆深入探讨了市场机制的运行原理,包括市场均衡、价

格调节、市场失灵等内容。他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数据分析,生动地展现了市场经济的优势和局限性,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此外,曼昆还介绍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包括政府干预的理论基础、政

府的税收和支出政策、市场失灵时的政府干预等内容。他指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保障公共利益、纠正市场失灵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同时也强调了政府干预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读者思考政府和市场的有效结合。

最后,曼昆还介绍了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和货币金融等内容,使读者对全球经

济运行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他强调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和货币金融的重要性,指出了全球经济互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系统地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深

入浅出地解释了各种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对于理解和分析现实经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这本书不仅适合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也适合对经济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济学入门读物。

经济学原理曼昆

经济学原理曼昆

经济学原理曼昆

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曼昆编写的大学本科经济学教科书。该教材首次出版于1998年,是经济学界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教材之一,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

该教材主要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板块。其中,微观经济学主要讨论个人、企业和市场等微观层面的经济活动,包括供求关系、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垄断和价格歧视等内容;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探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等宏观经济问题。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教材在学术上反映了现代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和应用。与其他经济学教材不同的是,曼昆的教材更强调经济学原理的实际应用和现实意义,并以有趣、易懂、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向学生阐明复杂的经济理论和模型。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局面。

人们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需求。由于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人们必须进行取舍,即

在不同的需求之间进行选择。这个原则称为权衡取舍原则。

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成本不仅仅是一个好东西的价格。它是为了得到这个好东西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东西的

价值。这个原则称为机会成本原则。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会考虑边际量,即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的某种东西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和额外成本。这个原则称为边际原则。

4. 人们会对刺激做出反应。

人们对经济激励做出反应。如果政府提高消费税,消费者可能会购买更少的商品。这

个原则称为激励原则。

5. 贸易会使所有人受益。

贸易可以使所有人都受益。通过特定领域的专业化,不同的人可以生产他们所擅长的

东西,然后交换这些东西。这个原则称为贸易原则。

6. 市场通常是有效的。

市场通常是有效的分配资源,因为价格可以反映买家和卖家之间的相对价值。而且,

价格也会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有关供给和需求的信号。这个原则称为市场效率原则。

7. 政府有时可以提高市场效率。

尽管市场通常是有效的,有时政府可以增加效率。这可能是因为市场存在某些外部性

或公共物品,这些通常被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这个原则称为政府干预原则。

8. 没有免费的午餐。

虽然经济学是有关稀缺资源分配的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免费的午餐。任何看似免

费的东西,实际上都有其成本,即某人必须为其支付代价。这个原则称为没有免费午餐原则。

9. 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下降。

当价格上涨时,需求通常会下降,因为较高的价格意味着数量需求的增加。这个原则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

1、消费者均衡原理:消费者在有限的资金下,根据价格和购买数量之间的关系,来决定如何把资金分配给不同商品,从而达到最大化满足感的境界;

2、市场竞争原理:当产品的供应者都是竞争对手时,他们会尽可能多的生产,从而使价格尽可能的低,这样消费者就可以得到最大的收益;

3、最小成本原理:每一个经济单位都会尽可能多的利用资源,以便在最小的成本下获得最大的产出;

4、微观经济学原理: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并且以最佳方式选择资源分配,以满足自己的最大化收益;

5、社会福利原理:社会福利不单指收入和消费水平,而且还包括政府调控市场的政策,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6、劳动力市场均衡原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状态是指劳动力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平衡,避免出现过度供给或过度需求的情况;

7、货币回流原理:指的是货币的回笼,即货币从市场流出后,又可以从市场回流,而不会永久流失;

8、贸易自由化原理:指的是贸易自由化,即贸易活动不受政府干预,没有贸易壁垒,以便促进贸易的发展;

9、政府干预原理:指的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以控制市场结构,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10、国际经济一体化原理:指的是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即加强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以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

曼昆经济学原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不仅介绍了经济学的基础 知识,还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数据来解释这些知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 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我相信,这本 书对于任何想要了解经济学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宝贵的资源。
目录分析
《曼昆经济学原理》是一本广泛被大家接受的经济学入门教材,全书共分为 五大部分。通过对其目录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结构和内容。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清晰明了。曼昆巧妙地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抽象 的经济学原理,使得我能更好地理解这些原理的实际应用。同时,我也被书中的 案例和数据所吸引,它们使得经济学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这本书还让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开始了解到,经济学并不仅仅 是关于财富和资源的分配,更是关于人类行为和社会运行规律的科学。通过学习 经济学,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复杂性,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 中的各种挑战。
这段话描述了囚徒困境的概念。在囚徒困境中,即使两个人都选择合作可以 带来更好的结果,但由于对对方的不信任和自私心理,最终可能会选择不合作。 这个原理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时的选择困境和难以实现合作的问题。
《曼昆经济学原理》是一本极具价值的经济学著作,通过简洁明了的解释和 案例分析,帮助读者理解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这些精彩摘录不仅展示了曼 昆的学术造诣和对经济学的深刻理解,还为读者提供了学习和思考经济问题的宝 贵资料。

曼昆经济学原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于1998年由美国德赖登(Dryden)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哈佛大学的一位青年经济学教授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

该书1998年在美国出版时创造了两项吉尼斯世界记录:一是这本书还没有完稿时,出版商就出价250万美元买下版权,从而创下经济学著作卖价的吉尼斯世界记录;二是这本书一出版便很快风行美国,当年销售量就达到了20万册。其畅销速度和畅销数量又创下吉尼斯世界记录。

《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人们是如何决策的。这其中包括四个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此原理典型的注释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某个你喜欢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个喜欢的东西,因此,作出决策要求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或者几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的重要,因为人们只有了解自己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二,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当作出任何一项决策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带来的机会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生活中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界称这些调整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作出更好的决策。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因此,在分析任何一项政策时,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激励发生作用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经济学原理曼昆7版

经济学原理曼昆7版

经济学原理曼昆7版

经济学原理曼昆7版是一本经济学教材,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学原理和理论。本书介绍了供求关系、市场机制、成本与效益分析、市场失灵等经济学基本概念和理论。以下是本书中一些重要的内容概述。

第一章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与稀缺资源分配的科学。

第二章探讨了机会成本和边际分析的概念。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机会的成本。

第三章讲解了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均衡。

第四章研究了消费者行为和边际效用。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通过边际效用来决策。

第五章介绍了生产成本和供应决策。生产过程中的不同要素和其边际成本对供应决策产生影响。

第六章分析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问题。市场失灵可能导致资源分配的效率低下,需要政府干预来修正。

第七章探讨了企业组织和市场结构。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市场表现和企业行为。

经济学原理曼昆7版通过讲解这些原理和理论,帮助读者理解经济活动和市场机制,培养经济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
监管机构制定规则以管理金融体系和市场行为。
财政政策
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总需求和经济增 长。
法律和法规
法律框架对企业行为和市场竞争产生重要影响。
货币和通货膨胀
货币对经济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
货币发行
央行控制
利率
影响投资和消费
经济增长
与物价水平相关
物价水平
货币购买力变动
通货膨胀预期
影响行为和决策
需求弹性
理解消费者对价格和需求变动的 敏感程度。
品牌忠诚度
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偏好和忠诚 度。
政府干预
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
1 市场失灵
2 纳税和财政政策
解决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 市场无法有效处理的问题。
政府通过税收和财政政策 来调节经济活动。
3 监管和管制
监督市场行为以保护消费 者利益和维护健康竞争。
国际贸易的益处
国际贸易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1
比较优势
国家通过专注和利用自身优势来增加经
扩大Baidu Nhomakorabea场
2
济福利。
进口和出口扩大市场规模和销售机会。
3
经济增长
国际贸易促进投资和创新,推动经济增 长。
政策制定者的影响
政策制定者对经济的影响和决策性作用。
货币政策
央行通过影响货币供应和利率来调节经济活动。

简述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简述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简述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分配稀缺资源的一门学科。在经济学家中,曼昆是享有

盛誉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经济行为和现象。下面将简要介绍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这是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人们在面对有限资源时,需要进行权衡和取舍。由于

资源的稀缺性,我们不得不做出抉择,牺牲一个目标以追求另一个目标。

原理二: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指的是为了获得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当我们做出决策时,需

要考虑放弃其他可能的选择所付出的代价。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边际量是指在某一活动中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数量。理性人会在做决策时考

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即额外产生的成本和收益。

原理四: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

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即人们倾向于在面临奖励时增加其行为,在面临惩罚时

减少其行为。激励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因素,能够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为。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受益

贸易的出现使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通过贸易,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

进行专业化生产,并通过交换来获得其他需要的物品或服务。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佳方式

在许多情况下,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有效和最有效的方式。市场通过供求

关系自动调节价格和数量,达到资源的高效分配。

原理七:政府的干预有时可能改善市场结果

尽管市场通常是最佳组织经济活动的方式,但有时政府干预是必要的。政府可

以通过税收、补贴和监管等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保护公共利益。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10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11
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11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12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12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13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14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14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14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15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15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15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6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17
结论 17




新闻学与传播学
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
波/
. 单/
在西方哲学史上, “ 客观( 体) 性(o bj ec ti vit y )
问题” 是与“ 主观( 体)( su bj ec tiv i ty) 问题” 紧密相连
的经典性问题。
这一问题“ 移居” 到新闻学领域
后, 就转变成了长期困惑人们的“ 新闻的客观性
问题” :
表面上, 客观性原则在西方新闻界保持着
“新闻专业理念” 的地位, 但把这个理念落实到新
闻的写作与呈现时, 却成了一种迷思—有人认
为新闻报道“不客观” , 有人认为新闻报道“ 不可
能客观” , 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新闻报道“ 不必客
观’ 1 J 1 959 年, 在美国《新闻学季刊》春季号上,
一位名叫肯· 麦克罗里(Ke n Mac ro ne ) 的美国学
者发表了一篇探讨客观性原理的文章, 那标题着
实令人吃惊
: O bj e e ti v i ty 决ad o r A 一i v e ? 直译即
《客观性原则是死是活》—这是一个何等典型
而又严峻的提问!新闻界尊为理念、
信条和规范的
东西都成了“ 问题” , 并且这一问题始终未得到真
正的解决

这似乎只能说明新闻学理论的贫乏
。时至今
日, 关于新闻的客观性原则的研究成果已是相当
丰厚, 但在理论上, 人们要么从政治
、经济

社会

心理、哲学等层面否定新闻的客观性, 要么仅仅
从理想化

规范化、报道方法等层面加以讨论


前一种探讨中, 新闻的客观性不复存在, 而在后
一种论说中, 新闻的客观性仅仅成了一种理想的
追求
、一种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
一种具体的操
作规范, 丝毫不关涉学理上的意义。
毫无疑问, 简单的否定无助于解释新闻的客
观性原则的客观存在, 无以说明交往中的人对客
观性的期待, 无法回答这样一种提问: 如果宣布
客观性原则死亡, 那么还有更能体现新闻传播特
2 8 现代传播双月刊
性的原则来代替它吗?
与此同时, 如果我们认为客观性原则还可以
作为新闻传播的理念、
信条和规则存在「去, 那
显然要从学理上重构新闻的客观性原理,
并使之
足以消除人们对客

观报道的迷思

一、
新闻客观性原则的人文基础
只要追溯客观性报道的源起, 一般学者就会
把目光投向19 世纪30 年代的美国新闻界, 当时
那里正处于由政党报纸向廉价报纸( 或称便士
报) 的转变时期。美国的大多数报刊开始摆脱对
政治团体的政治与经济依附, 将新闻作为普通人
的消费品推向市场, 按经济规律独立经营报业。
在这种情况下, 美国报业逐渐发展出一套以提高
地位和报酬为目的的新闻专业理念, 其中包括了
客观报道原则
。其发展逻辑是, 要赢利必须大量
发行,
而要大量发行, 报纸言论又必须超越党派,
在保持中立的状态下赢得广泛的读者, 由此客观
报道应运而生
。特别是18 4 8 年由《太阳报》等六
家报纸出资组建的“ 海港新闻社” ( 后改称“ 美联
社”) , 为使自己的新闻能被各种立场不同的报纸
所采用
,
从而降低成本, 不得不采取中立

平衡的
客观写作方式报道新闻。
那么, 我们能否据此断定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源于报纸的市场化运作呢? 不错, 新闻传播的客
观报道方式与人的物质活动发生着历史性的关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一定的精神生产与
一定的物质关系相适应

马克思在分析英国《泰
晤士报》所运用的客观、公正

平衡的报道原则
时, 也承认它是各种经济
、政治利益相互牵制和
1 9 9 9 年第l 期(总第, 6 期)
熊粼挑撰脚拼粉洲新闻学与传播学麟麟旅排琳瀚瀚轰毯
综合作用的结果, 是考虑报纸发行量和自身利益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基础上, 形成超主体的社
的结果, 认为有些以公正面目出现在报刊上的报会性道德意识网

从这一点上而言, 可以说新闻
道, 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矛盾冲突的结果, 并非当的客观性原则植根于人的精神交往需要和人的
事人真的出于公正
。按照这样一种分析, 似乎只社会性道德意识, 或者说, 它是体现人的社会本
有走向新闻的客观性原则的否定。
然而, 马克思性的一种表达方式.
因此, 我们很好理解, 早在
举未这样做, 相反, 他认为客观、
公正是所有报刊公元前5 世纪, “客观报道” 便出现在古希腊的体
应当共同遵守的原则, 是自由地报道新闻的前育竞技馆内所进行的口语新闻传播中.

只不
提, 是保障人的说话权利的一种姿态, 是更好地过当时的客观、
公正是自由人与自由人之间的客
适应人们接受信息时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方式
。尽观

公正, 而自由人与奴隶之间是没有客观公正
管他认为报纸的经济利益与党派利益对客观报可言的。到近代, 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和
道施加了握大的影响, 但他也承认存在着一些忠分工的高度发展

, 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得以建立
于自己职责的有产阶级的作家和报刊撰搞人, 他起来, “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
、真正
们真正地出以公心, 来全面地表达或反映客观事普遍的个人所代替” .

在这种情况下, 人的精
实的各个方面, 不论事实是令人愉快的还是令人神交往需要和人的社会性道德意识被突现出来,
不愉快的.
。“ 客观性” 也随之作为新闻伦理(e 面器of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思考结果呢? 显然, 马jo u m a li sm ) 而被新闻界所遵循, 成为维系传者与
克思并未采用我们想像中的物质决定精神的简受众关系的纽带
.
单思考方法, 而是站在物质与精神互动的层面上所以, 我们看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尽管
思考作为精神生产的新闻生产的一种方式— 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受到来自政治

社会
、个人心
客观报道
. 按照这一思考, 客观报道方式与自由理及表达技巧等层面的批评, 但它并未被摧毁,
主义经济的物质生产方式紧密相连; 另一方面, 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批评都只是对表面现象的批
人们又在物质生产之外构造着包括新闻传播在评, 而不能触及人的精神交往需要和人的社会性
内的各种精神交往的独立形式, 客观报道作为新道德意识, 即不能触及到客观报道的内在根基

闻传播这种独立的精神交往是一种特殊传播形关于“新闻不客观” 的种种批评很合乎现实的情
式, 是社会的精神需要和人自身的精神需要的一况, 但此批评本身正好从否定中肯定了‘ 客观性”
个方面的体现
. 这样, 在历史向度上, 我们可以作为人的精神交往需要和人的社会性道德意识
说客观报道是物质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阶的存在。
关于“ 新闻不可能客观” 的批评表现了
段的产物, 是体现自由主义经济的物质生产方式一部分人对客观性是否可能实现的怀疑, 然而,
特点的一种精神生产方式, 也就是说, 自由主义这一部分人仍就不能怀疑“客观性” 作为人的精
经济背景下的新闻业必然要实现市场化运作, 必神交往需要和人的社会性道德意识的存在, 既不
然要满足大部分人的信息需求, 适应大部分人接能怀疑人对“ 客观性” 的追求和期待。
而“ 新闻不
受信息时的心理状态, 因此必然要有客观报道的必客观” 的论调旨在说明“客观性立论基础, 不在
形式
. 然而, 只要我们回到人的精神交往活动本于人可以客观, 而是因为知晓到人不能够客观”
身, 就会发现客观报道超越历史的意义: 交往中. , 似乎要从人本身的弱点来彻底否定客观性。
的人们为了维持主体间的相互关系网, 必然要形但论者也不得不看到, 为了补救这一所谓的“ 弱
成一个使

交往各方联成一个共同体的道德准则点” , 人提出了客观性原则来限制记者的主观

纽带, 而客观、
公正
、平等

自由等, 即是这一道德这样一来, 仍然不能否定人对“ 客观性” 的追求和
准则纽带中的重要一环. 没有这样的道德准则期待
。可见, 所有的批评不仅不能摧毁“ 客观
纽带, 人的交往共同体一刻也不能成立
.
这一道性” , 反而从反面证明了“ 客观性” 深植于人的精
德准则纽带具有使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使原来在神交往需要和人的社会性道德意识网. 事实上,
道德意识结构方面各异的“ 个体” , 随着人的相互要从根本上否定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就得否定人
关系网的形成的发展, 各自在其个人道德意识发的精神交往需要和人的社会性道德意识网, 而否
现代传播双月刊19 9 9 年第1期(总第%期) 2 9
单波: 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
定了这些, 主体间的交往共同体

传者与受众的样无所不能, 而是有限的, 但人扩展发现真理的
联系就不存在了, 也就无所谓主体间的交往与传能力的追求是无限的
。就记者来说, 他总在认知
播了
.
事实

把握真相的过程中突破原有认识的有限范
不过, 仅仅说新闻的客观性植根于人的精神围

与此同时, 理性本身也不是孤绝的, 因为理性
交往需要和人的社会性道德意识是不够的, 毕竟主体不是抽象的思维主体, 而是有生命的
、有情
“需要” 和“ 道德, 不能代替人对事实的认知, 不能感的
、活的、
东西, 也就是说, 理性本身也不能完座
代替对事实的正确、真实与完整的报道, 相反, 必脱离人的情感
。显然, 把客观报道规定为科学的

须落实于人对事实的认知过程之中, 落实于人对精确的、
非人情的

不带个人意见的描写, 恰好是
事实的正确

真实与完整的报道过程中

因此, 新违反理性的

闻的客观性原则还植根于人的理性精神或求真其实, 真正的理性精神正在于承认
.
人的理性
意识. 能力的有限性并不断地超越这种有限性, 发展人
从一般的常识来看, 被人称之为合理的东的寻求真理的能力, 开发人的理性的机能, 同时
西, 即是合乎理性. 就新闻报道而言, 公正的立又不使理性孤绝化, 脱离人的人性
。而客观性原

、客观的态度等, 被认为是合理的, 也就是合则正植根于此种理性精神.
乎理性的
.
所以, 以常识来判断, 客观报道是合那么, 客观性原则既植根于人的道德意识,
乎理性的
。然而, 尽管常识往往是有道理的, 但又植根于人的理性精神, 这是否是矛盾的呢? 回
我们不能满足这种常识化的判断, 否则就只能答是否定的

因为从广义上讲, 理性精神所体现

理性作简单化的理解。然而, 在西方对客观报的人对真理的追求, 也是一种道德行为, 所表现
道要素的归纳中, 偏偏发生了这种对理性的简的求真意识, 也是一种道德意识.
其内在缘由在
单化理解, 如把客观报道归纳为: 平衡与公正地于, 求真意识与道德意识有着共同的性质, 即超
呈现一个议题中各方面看法; 呈现所有主要的越现实自我的限制。具体说, 前者在于超越原有
相关要点; 将事实与意见分开; 把记者本身的态认识的有限范围, 后者在于超越自我性格、

度、
意见或涉人的影响减低至最低; 避免偏颇、

、欲望等的限制。求真之为道德, 不在其得真
怨恨以及迁回的言论à

这些都只是在常识层一面, 而在于破除真相被遮蔽的一面, 在于不断
面上合乎理性, 因而很容易招来洁问: 客观报道超越原有认识的限制的一面
.
因此, 从根本上
难道仅仅是一种合理的姿态

技巧? 事实与真相说, 理性精神与道德意识并不矛盾, 而是互补
置于何处? 的
.
这种互补性使得两者共同构成了客观性原
从西方思想史来看, “人是理性的动物” 是一则的基础
.
个经典性的命题
. 在这个命题中, 所谓理性是人
.
瑞典籍学者魏斯特斯托(J . w es te rs ta hi ) 对
生而具有的一种能力, 换句话说, 理性是一种使客观性所作的事实性(阮tus l i ty ) 与公正性
我们了解真理的本领
, 这种能力或本领就是理性(i m p arti ali ty ) 的阐释à , 基本上可视为对上述论
.
。西方学者在对新闻的客观性的论述中表现出点的注释。事实性可表明客观性植根于人的理
了对理性的两种态度: 一是对人的理性能力的不性精神或求真意识, 公正性则说明客观性植根于
信任, 由此不信任并否定记者理性地把握事实真人的精神交往需要和人的社会性道德意识。就
相的能力( 如认为客观报道中理性受到情感
、欲前一点而论, 客观性不仅仅在于获得事实, 而在
望、
个人偏见等的限制); 一是把理性孤绝化, 使理于通过事实的描述达到“ 去蔽” , 从而使人超越对
性完全脱离人的情感, 从科学主义立场强调人的事物的肤浅认识, 借用李普曼俐al te r
理性只是被动地接受经验事物或自然事物( 如认Li p pm an ) 的话来说, 就是要让新闻报道像一只
为新闻写作的目标是将新闻转化为十分精确、不不断移动的手电筒, “ 使我们能够看到一片黑暗
带人情味的描写). 实质上, 这两种态度都不是理中的部分情景” á
.
就后一点而言, 客观性不是
性态度
.
只要我们进行理性的考察与分析, 就会指某种不偏不倚的状态或写作方式, 而是指对主
发现, 理性虽不像笛卡尔式建构主义所认为的那体间平等交往需要

的满足, 对记者自身的个性

30 现代传播双月刊1, 9 9 年第1 期(总第%期)
撰麟绷娜粉瀚撰笼
. …_

_ . …
新亘学与鱼姗学
二_ _ . 一“l塑丝奎夔邀丝鳌丝
习惯

欲望等的超越。这样, 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就成了贯穿新闻报道活动中心内在超越” 的依
据, 就如同迈克尔· 舒登声(M. sc h u dso n) 所论,
客观性可“视为信仰体系中确定无疑的那种知

” , 它“ 指明人们在道德上作出决定时应当采取
渝种思考方式· 。
在这种情况下, 新闻的客观
性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问题, 而是可以通过记者
当下的超越而达到的.
二、
在主客合一中审视新闻的容观性
新闻的客观性问题源出于西方哲学上的客
观性, 而西方哲学上的客观性又源于西方人的主
客观二分的传统思维模式
.
因此, 要弄清新闻的
客观性问鹿的实质与内涵, 还必须做一番哲学上
的考察
. }
一般说来, 古希腊哲学家在从事作为认识活
动的一种形式的哲学研究时, 就已具有了朴素的
主客体分离的意识, 并朴素地认为人所认识的客
体的本来面貌

浩来, 柏拉图提出, 人的感官所认
识的事物是相对的
、变化的, 因而是不真实的存
在, 相反, 只有通过理性所认识的概念才是绝对
的、
永恒的、
才是真实的存在. 这一观点表明, 柏
拉图已看到主客体的对立, 不相信感性认识所提
供的客体的真实性, 因而, 他要从理性主体出发
去追求真实的存在.
近代西方哲学在主客对立的思维模式中,
把视野从客体转向了主体, 笛卡尔的“ 我思故我
在” 的命题确立了认识主体的存在, 肯定了在认
识过程中主体的积极能动作用
.
根据他的观点,
人所认识到的客体, 包括被认识的世界的本体,
都离不开主体, 它们的存在都是相对于认识主
体而言的, 强调通过主体去建立主客体间的统
一性
.
到19 世纪, “ 客观性” 与“ 主观性” 一道, 成为
日常生活
、哲学与科学中最常用的术语, 但人们
对客观性的含义并不十分明晰, 同时人们在思考
问题时又离不开它。黑格尔曾列举过“ 客观性” 的
三个重要意义: 第一为外在事物的意义, 以示有
别于只是主观的
、意谓的或梦想的东西; 第二为
康德所确认的意义, 指普遍性与必然性, 以示有
别于属于我们感觉的偶然、
特殊和主观的东西;
第三即指他自己提出的思想所把握的事物自身,
现代传. 双月刊
以示有别于只是我们的思想, 与事物的实质或事
物自身有区别的主观思想.
由此可见, 康德和黑格尔明显承续着主客
二分的思维传统。
本来, 近代哲学发展的前提是
将主客体分离, 然后建立起两者之间的统一性,
但康德设立了一个人的主体认识不

可认识的客
观的“
物自体” , 这就扩大了主客体之间的矛盾。
而黑格尔把主客的统一建立在绝对精神内, 实
际上使主客体之间依然对峙. 但黑格尔对客观
性的描述从某种意义上给人以启示: 无论是外
在事物的意义、
康德所指涉的普遍性与必然性,
还是他自己提出的“思想所把握的事物自身” ,
都是与人的主体状态相关的, 不可能存在于人
们生活之外的世界

也就是说, 所谓的客观性,
只能是为人而存在
、为人而所有的客观性
. 如科
学研究就不只是单纯地反映对象的客观内容,
其中也有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内容
。所以, 当科
学把事物的本性转化为理性特有的普遍性的形
式时, 这就意味着使它超越了事物的客观存在,
凸显出事物对人而有的意义, 并在事物和事物、
事物和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可由人支配和运用的
联系。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 马克思在实践的层面
上建立了“ 主体’ 和“ 客体” 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认为“ 主体” 在本质上并非个体内在的抽象属性,
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 客体” 也不是非历史的自
然物, 而是被人的社会性活动改造了的世界的一
个部分
.
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 “ 从前
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 对事物

现实、感性, 只是从
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
作人的感性活动去理解.
所以, 结果竟是这样, 和
唯物主义相反, 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发展
了, 但只是抽象的发展了, 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
不知道真正现实的

感性的活动的. ” 归结为一
点, 就是必须从“ 主观( 主体广和“ 客观( 客体)’的
辩证关系上考察“ 客观性” , 而这种考察又必须纳
人人的实践活动中去
.
当现代西方哲学把目光投向人的时候, 主客
二分的思维模式被主客合一的思维模式取代了,
即认识的主客体之间从根本上说不是对立的, 而
是统一的, 主体离不开客体, 客体离不开主体, 彼
1 9 9 9 年第1 期(总第% 期) 3 1
单波: 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
此互相依赖。
主客体的统一是更加根本的状态,
其对立是在统一的基础上产生的

很明显, 新闻的客观性是主客二分思维模式
的产物, 在19 世纪, 它是在“主观性” 受到怀疑的
情况下而日渐抬头的, 并由此成为新闻报道乃至
新闻教育的理念

当然, 客观一词被赋予了一大
堆扩展了的含义: “ 不偏不倚” 、“ 不涉自我” 、“ 极
端意见矛盾的平衡” 、“ 事实真相” 、“ 正确” 、“ 广
博” 、“ 完备” 、“ 科学化” 、“ 物质性的不是心理性
的” 、“ 以物质的标准作衡量” 、“真

理” 等等0 , 同
时, 强调分辨事实与价值, 所谓“ 事实” , 乃是主张
世界应该追求独立

正确, 以避免为个人的好恶
所歪曲; 所谓价值, 则是指个人在意识或无意识
中, 对这个世界所采取的应当如何的喜恶态度,
但它的本源乃是主观的

因此, 当时的新闻工作
者所企求的只是相信事实
、怀疑价值判断 。然
而, 也正是因为缘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 从而
很快导致它在理论上受到质疑
。据麦克罗里的考
察, 对客观性的质疑在20 世纪便发展开来, “ 在某
种意义上差不多把这世界化为乌有, 或者化成它
反面的主观境界里去了
。”
不难发现, 新闻的客观性被赋予了两种意
义: 一是主观符合客观, 报道内容与报道对象的
相关性、
一致性; 二是平衡
、全面的认识形式。在
对现实的新闻实践活动的评价中, 人们已经习
惯于把这两点当作天经地义的评价标准。就前
一种意义而论, 表面上看, 它建立了主客之间的
统一性, 但这种统一性仅仅是单面的符合关系,
实际上, 它所体现的是受到马克思批判的直观
认识论的原则, 具体说来, 就是不把新闻当作人
的感性活动去理解,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
体方面去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在这里变成了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判
断新闻报道是否真实的标准, 而这无异于是在
说用客观事实来证明客观真实, 其背谬已是相
当明显。
就后一种意义而论, 所谓“平衡
、全面”
只不过是一种直观的形式, 并试图把这种形式
当作人类的神目(Go d’5 ey e s) , 以透视客观存在
的事实, 到头来新闻的客观性反而成了一种主
观的预设。
由此看来, 在我们认为最为合理的这
一新闻学理论观点中, 恰好存在着最不合理的
理论思维

3 2 现代传播双月刊
这里的问题出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 这种
思维模式首先设定: 客观性与主观性是绝然对


绝对排斥的, 并且真是客观性, 假是主观性,
所谓新闻真实论就变成只是教记者如何“ 一切从
客观出发, 不能从主观出发” 的理论。
然而, 在现,
实的新闻实践中
, 这种理论就显得很苍白了
。我
们所看到的是, 在新闻实践活动中, 客观性写主
观性总是纠葛在一起难解难分, 真与假也不是简
单的对立与排斥, 而往往是真中有假, 假中有真,
因为记者的主观感觉能感“ 实” , 亦能感“虚” ,

者的求真活动正是在虚实相生

真假格连的统觉
中进行的

与此同时
, 假相与真相一样, 常常也是
作为一种事实而存在的, 并且与真相混杂在一
起, 因此, 符合客观并不意味着得到了真实.

来, 现实生活以及现实的新闻实践是复杂的、


化的, 而我们却要用简单的符合论去解释它, 用
静止的观点去把握它, 这如何能使新闻理论成其
为理论呢? 我们天真地设想新闻传播的最高表现
是新闻事实在自然空间内的传送, 而实际上, 新
闻传播的真义正如美国传播学家詹姆士· 凯利
(J . w . 〔渔比y) 所言, 是通过符号的处理和创造,
参与传播的人们构筑和维持有序的、
有意义的

成为人的活动的制约和空间的文化世界 。
显然, 排斥主观性来谈客观性是不够的, 也
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原则的

新闻报道要
符合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仅仅是强调了主观对客
观本来就有的肯定性关系, 但这种肯定性关系并
不能说明新闻真实就是客观性、或者存在于客观
事实之中

只要我们理解了主客合一的真实结
构, 只要我们真正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原
则, 就不难发现, 新闻真实既不可能存在于人们
生活之外的世界里, 也不可能仅与客休相关而与
人的主体状态无关, 它只能属于人自身创造的实
现, 不可能仅仅是回到事物已有的预先规定


许有人会发出疑问: 如此说来, 是不是要给“ 浮夸
新闻” 、
合理想像之类的东西以某种合理的定位?
对此, 我们需要说明的是, 创造活动所表现的是
主客合一的关系, 而不是排斥了客体的主观想
像, 因此, 纯主观的、
脱离客观事实的新闻报道绝
不属于人自身创造本性的实现
。在新闻传播领
域, 所谓人自身创造本性的实现就是以人的方式
所建立的人与客观事实的更高的统一性—这
1 9 9 年第1 期(总第%期)
新闻学与传播学
也是人的理性的基本功能
。这似乎有点抽象的观
点, 其实在一般的新闻报道活动中都能得到很好
的理解, 比如有这样的报道:
美联社1 969 年7 月20 日电人今天登上了
月球, 日期是19 6 9 年7 月2 0 日, 星期天

\ 这是一个标准的陈述句, 尽管我们必须承认
先有感性呈现后有主体的判断, 但这种陈述已不
是对“ 人登上月球” 的感性呈现, 而是经过新闻传
播主体的历史意识的判断之后, 对判断本身的陈
述。
也就是说, 新闻传播主体并不仅仅是摹写了
“人登上月球” 的感性呈现, 而是在对人类文明史
和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自觉中, 超越了这种感性呈
现, 突出地呈现了登月的时间, 在新闻传播主体
和登月事件之间建立了以新闻传播主体为主导
的统一关系
.
正是这样一种统一关系, 使得新闻
的客观性不再仅仅是主体对客观事实的符合, 而
是指向主体间的理性互动。
在传统新闻理论那
里, 客观事实被假定为普遍的, 新闻传播主体则
被假定为统一的、无差别的人
。实际上, 事实是人
们对呈现在感观面前的

事物、现象所作出的一种
断定, 而感性呈现总是处于特定的时空中的, 因
此, 事实不可能是普遍的, 而总是特殊的

即使是
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感性呈现作出了同样的
判断, 那也只是说明, 不同的主体知觉到了同样
的事实, 而并不说明事实可以是普遍的 。
与此
同时, 主体间也并不是统一的、
无差异的, 而是千
差万别的, 所以, 对同一事实, 不同的主体往往会
“看” 到不同的东西
。如几年前武汉民办东湖大学
成立时, 一批记者前去采访, 《湖北日报》、《长江
日报》的记者“看” 到了“领导重视与支持” , 他们
以领导人的姓名、
讲话、贺信、贺电及会议的程序
组成了新闻报道; 而《光明日报》的记者“ 看” 到的
则是“ 民办

民助、
民爱” , 于是, 为学生腾房的古
稀老人, 自愿相帮的各行专家, 负岌远来、热汗滓
滓的女学生, 喜形于色

连声称赞的家长, 构成了
对东湖大学成立的报道。显然, 主体所“ 看” 到的,
已经不仅仅意味着新闻传播主体对客观事实的
符合, 而是意味着以新闻传播主体为主导而建立
的主客统一关系

由此, 新闻的客观性还指向新
闻传播主体的理性的互动
。这种理性的互动即是
一种摆脱主体对客观事实的单面的符合
、超越个
体理性能力的限制与片面而达于“综合的理性”
现代传播双月刊
的实践活动. 在这种层面上, 所谓新闻的客观性
就包含着动态地呈现客观事实的理性过程, 准确
地呈现客观事实的理性态度以及多向多面地呈
现客观事实的理性思维方法

于是, 新闻的客观
性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而是新闻传播主体
的理性活动的内容, 不再是被动地依照事实去检
验事实的分析理性, 而是贯穿着主体间的理性互
动和实践内容的综合的理性, 即除了准确、
公正

多面地报道之外, 还深人事实, 通过理性的解说
道出真相, 客观性与解释性处在有机的

动态的
统一之中。
三、
新闻客观性原则的价值
新闻的客观性遭遇着否定与肯定的双重命
运, 我们可以看到, 否定性的意见大多来自于某
种理论性的分析, 诸如作为人的记者总是带着先
在偏见报道事实, 不能排除价值判断的干扰, 因
此新闻不可能客观; 客观往往是肤浅
、轻率报道
的肇因, 其立论基础不在于人可以客观, 而是因
为知晓到人不能够客观, 为了补救人的这一天生
弱点, 人才提出客观报道原则来限制记者的主
观, 因此新闻不必客观。
而奇怪的是, 在新闻实践
中, 客观性原则被肯定下来, 在西方新闻界, 自19
世纪30 年代以来, 它一直通过新闻编辑室而得以
严格的执行, 从那时的《纽约先驱报》创

办人班内
特(J am es Go rd on Be n et) 的“ 不带任何冗词和华
丽辞藻地记录下事实真相” 的承诺, 到1 923 年美
国报纸编辑人协会把客观性原则作为新闻业的
道德规范写进“ 新闻界信条” , 再到英国广播公司
(B B Q 把“ 提供全面

准确、公正的新闻与信息服
务” 作为1 997 ~ 19 98 年度《对视听者的承诺》的
重要内容, 都说明了西方新闻实践所贯通的客观
报道的主线
.
就像一位加拿大学者所总结的, 西
方新闻界通过一套客观报道的方法, 使客观性成
了“一种有着独特技术准则及实践规范的‘文化
形式’ ”O 。
表面上, 这似乎是理论与实践的某种错位,
但只要我们稍作分析便不难发现, 在客观性原则
的价值判断上, 西方的新闻理论与实践是完全一
致的

尽管受到了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影响, 使
得一些西方新闻学家对新闻客观性持否定的理
论说明,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 即在价值取向
1 9 99 年第l 期(总第9 6 期) 3 3
单波: 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
上新闻的客观性得到了肯定, 或者说, 新闻的客新闻媒介的生存与发展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前
观性只是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那里被当作了提的, 它满足了人的需要, 就是实现了它的价
可望不可及的问题, 而在人的“ 应该抽意识中被不值, 没有满足人的需要或压制、损害了人的需
由自主地肯定了
。“ 新闻不可能客观” 的观点实要, 则没有价值或表现为负价值
. 然而, 现实中
质说的是“人不可能客观” , 如前所述, 这样的判的人总是有各自的需要, 并受着各种政治、经济
断不能否定人对客观性的追求和期待, 只是让我利益的制约, 现代新闻媒介如何能满足“ 复数
们感觉到它是作为否定性的环节蕴于对“ 人应该人” 的需要而实现其价值呢? 显然只有面对人的
客观” 的肯定之中的; “ 新闻不必客观” 的观点则普遍需要—公平的态度

公开的报道、
公正的
试图在所谓人有不够客观的先在弱点的人性论呈现,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精神交往的社会化, 推
基础之上立论, 而这样的立论基础显然也蕴涵着动着需要的扩大。
郊果在新闻报道中灌注人的
对“ 人应该客观” 的肯定

如此说来, 尽管新闻理偏见, 报道一部分事实而隐藏另一部分事实, 呈
论长期在哲学观上蔑视主客合一的客观存在, 由现一部分人的观点而抑制另一部分人的观点,
此导向对客观性的否定或把客观性绝对化, 但理那就不仅大大缩小了人的精神交往的空间,

论家们无法在理论上否定新闻客观性与主体需且会使人失去民主
、自由
、平等的理想, 失去理
要的价值关系。事实上, 这种价值关系是客观性精神, 失去精神

交往得以存在的社会性道德
存在的, 只是当理论家们孤立地看待新闻客观意识网, 那样, 新闻报道就表现为负价值

从某
性以至于不愿正视客观报道作为精神交往、
精种意义上而言, 新闻客观性的价值正在于通过
神实践活动的客观内容的时候, 它被忽略了, 而扫除偏见而扩大人的精神交往的空间, 通过公
这就根本无法去说明“ 客观新闻文化” 的现实发开的报道、公正的呈现而使人拥有民主、自由

展.
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平等的理想和探求真相的理性精神, 维持主体
揭示这种价值关系, 指明“ 客观新闻文化” 的发间的社会性道德意识网

展道路
.
当然, 在实践中, 客观报道有时也表现为负
在以往的探讨中, 编辑记者及学者们对客观价值

当记者为各种政治、
经济利益牵挂而以客
报道的价值作过多种多样的论述, 诸如新闻有助观报道作为逃避责任
、寻求平衡的手段时, 当记
于社会结构的稳定, 可以提供阅听人充分的消者只是表面地、被动地呈现事实的多面而不去揭
息, 可以避免党派性, 吸引更多的读者而为新闻示事实的真相时, 客观报道就依然没有真正面对
机构带来商业上的利益, 可以保护媒体使之免于大众的精神交往需要, 没有面对人的理性精神,
受到政客或其他社会势力的压力和报复, 可以使相反是用一种伪善欺编了大众, 站污了人的精神
记者保持中立
、转移言论责任, 等等 。然而, 这交往需要
.
这一客观报道的这种负价值同样是值
些只是客观报道满足主体需要时所产生的一种得我们关注的, 不过, 我们并不是要由此走向对
效应或效果, 它们是外在的

表面的
、多变的。我新闻客观性的否定, 而是充分认识新闻客观性与
们在理论上所要把握的主要不是客观报道已有人的价值关系的复杂性, 探讨实现新闻客观性的
的效应或效果, 而是产生这种效应或效果的新闻正价值有效途径.
客观性与主体需要的价值关系, 也就是说, 我们其实, 新闻客观性的重建不仅是对人的新闻
要从内在的精神交往的层次上去追问:
人何以需传播活动进行重新审视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对
要客观报道? 人的精神交往需要进行重新审视的过程。
我们
一般说来, 报纸、广播、电视等现代新闻媒的思维应该始终指向这样的问题: 客观报道如
介的运用, 其直接动因是一种社会需要, 即人的何提升人的精神交往的需要? 客观报道的正价值
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需要。
这种需要一旦社正是在以这种思维作导向的新闻实践中实现的。
会化, 就形成了对现代新闻媒介的实际需要; 反〔作者单位
: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邮编: 4 3 0 0

72]
过来, 现代新闻媒介的运用又大大促进了精神I 本文贵编: 朱光烈l
交往的社会化, 推动着需要的扩大。
因此, 现代
3 4 现代传播双月刊1 9 9 9 年第l 期(总第9 6 期)
新闻学与传播学
注释:
1 参见彭家发: 《新闻客观性原理》, 台湾三民书局1 9 94 年, 第3 一9 页.
o 参见陈力丹: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 93 年
,
第3 37 页.
. 参见彭家发: 《新闻客观性原理》, 第21 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 人民出版社1 9 7 2 年, 第40 页.
. 转引自彭家发: 《新闻客观性原理》, 第8 页.
à 参见彭家发: 《新闻客观性原理》, 第40 页.
. 参见林统生: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三联书店19 8 8 年, 第47 页
.
à 参见J . w es te rt a ll l : “o bj ec ti ve 陇w s 掩po rti ng ” , Co lnm 俪c ati on Re se 眼叹v ol . 10 , P . 4D 3 一4 2 4 .
á Li p P] m an : P ”b li e o p i垃叭Th e MaC m lli an Co . 19 6 1. P 13 7 .
转引自赫伯特· 阿特休尔: 《媒介的权力》, 华夏出版社19 8 9 年, 第14 8 页.
0 参见【美」肯
·
麦克罗里: 《客观存废论》,
曾虚白译, 载《报学》第二卷第五期.
[ 美] M. s e h 此o n : 以s e o v e ‘n g s oc ial 山e 陇w s : A 托s to 口o r Am e d e an 掩w s p o pe r . N . Y ‘ a as ic B o b .
同á
O [ 美] J . W. 〔泊民y : co m u o ic a t io n a s cu ztu r e : 公s a,’s o n 肠uia a n J 勘e ie 印. B o s to 氏MA : U 俐in Hy m 跳
p . 18 ~ 19 .
参见彭漪涟: 《事实论》,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 % 年版, 第5 页.
. 参见《我们的责任—B B C 对听众和观众的公开承诺》, 宋小卫译, 载《国际新闻界》19 98 年5 、6 合刊
.
。【加I R · 哈克特: 《客观性的演变: 从实证主义到消极性新闻》, 周雨译, 载《国际新闻界》19 9 8 年5 、6 合刊
0 参见彭家发二《新闻客观性原理》, 第61 一65 页.
网络组织的竞争优势
贾根良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 8 年第4
期分析网络组织时指出, 随着信息革命的快速发
展, 网络组织特别是分包制和战略性联盟相对于
企业科层协调的优势日益提高

在工业化时代,
标准化和大批量生产作为效率之根源, 使企业科
层组织在协调分工上具有替代市场之优势, 特别
是作为有限责任制的股份公司更好地容纳了这
种生产力的发展
.
但在信息时代, 经济组织面临
着超越股份公司实行多样制度安排的挑战, 这是
因为专业化分工远远超过了企业固有的边界, 企
业内及企业间专业化的多维性知识形态的多样
性, 使企业在动态市场环境中对知识

决窍和信
息等多方面的搜寻或学习过程是与其他企业交
互作用中集体做出的, 但企业间分工特别是创新
活动面临着不确定性、
不可分性和不可独占性所
产生

的收益与成本不对称等多方面的外部性问
现代传播双月刊
题, 网络组织对相关企业来说就是克服这种外部
性问题的有效手段, 它通过成员间交互优先的机
制提供了合作与风险分摊的框架. 在纯粹的市场
中, 当然没有任何优先权, 在纯粹的企业科层中
优先权是绝对的, 网络组织作为优先权的中间安
排, 它在企业间提供了一种信任手段, 交互优先
机制确保网络成员在专业化分工中的风险分摊,
有效地推动了企业间的合作, 从而使人力资本和
知识生产的过程更加社会化
。网络组织, 作为独
立行为者之间合作与风险分摊的交互结构, 日益
成为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有力工具, 网络创造在
信息时代是从企业到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根源
之所在.
例如, 70 年代中期以来, 美国发现它通
过垂直一体化所建立的企业集团已日益丧失其
组织优势, 但美国却在高科技产业中, 由于创新
活动的外部性问题形成了包括大学

政府和企业
之间在内交互作用的网络组织安排, 在将来的竞
争中可能处于优势地位
. 据此美国制造业把其生
产过程日益建立在分包制基础之上, 并与高科技
产业及组织之优势结合起来, 在90 年代重新获得
强有力的竞争地位.
19 9 年第1 期(总第%期) 3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