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牙村--芒筒芦笙的传承

合集下载

芦笙文化的发展现状

芦笙文化的发展现状

芦笙文化的发展现状芦笙文化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古代祭祀音乐,并持续发展至今。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音乐风格的多样化,芦笙文化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芦笙乐器的制作和技艺传承面临着困难。

芦笙是一种通过吹奏引气,由竹制成的乐器,制作工艺繁琐,需要经验丰富的匠人去制作。

然而,制作芦笙的技艺已经逐渐失传,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个行业。

同时,很多原本用于制作芦笙的竹林也面临着开垦和破坏的威胁,这也加剧了芦笙制作技艺的失传。

其次,芦笙音乐的传承和演奏面临着困难。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音乐偏好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少的人对传统音乐感兴趣。

很多年轻人更喜欢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对于芦笙音乐缺乏了解和兴趣。

这导致了芦笙演奏人才的匮乏,很多老一辈的芦笙艺术家渐渐离去,年轻一代却很少有人接替他们的位置。

此外,芦笙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面临一定的困难。

随着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网络、电视和手机等渠道获取信息和娱乐。

传统音乐在这些媒体中的曝光度较低,很少有人能够接触到芦笙音乐,也就难以进一步了解和传播芦笙文化。

然而,尽管面临着这些挑战,芦笙文化的发展也有一些积极的动态。

一些文化保护组织和音乐学院致力于芦笙制作技艺和演奏技巧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举办培训班和比赛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芦笙文化的保护力度,通过举办音乐节、演出和宣传活动等,提高了芦笙文化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在未来,芦笙文化的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大对芦笙文化的支持和保护力度,通过推广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芦笙音乐。

同时,芦笙制作技艺的传承也需要有更多的人加入,通过传授经验和技巧,确保芦笙制作工艺不会失传。

只有这样,芦笙文化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展和传承下去。

少数民族节日苗族芦笙节

少数民族节日苗族芦笙节

少数民族节日苗族芦笙节少数民族节日——苗族芦笙节芦笙,是苗族人民丰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苗族传统节日芦笙节的象征。

芦笙节是苗族人民近年来开展的一项重要传统文化活动,旨在保护和传承苗族民俗文化,弘扬苗族的独特魅力。

芦笙节通常于每年农历三月举行,节日期间,苗族人民会进行一系列庆祝活动。

首先,为了迎接节日的到来,整个苗族村寨会进行大扫除,迎接节日的祥和氛围。

同时,村寨的叔姑会扮演迎接芦笙节的仪式主持人,为整个庆典活动起到组织和统筹的作用。

在芦笙节的当天,苗族村寨会举行隆重的开幕仪式。

仪式既包含了独特的苗族习俗,也有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

开幕仪式由苗族长者领导,同时邀请地区政府官员和游客代表共同参与。

仪式开始时,醒笙队伍穿越整个村寨,吹奏着悠扬的芦笙曲调,为整个节日注入了浓厚的节庆气氛。

之后,苗族长者会进行祈福祭拜,祈求丰收和祥和。

随后,节目表演开始,有苗族歌舞表演、传统竹马表演、跳火狗等多种形式,每个节目都充满了苗族特色和魅力。

芦笙节期间,苗族村寨还会组织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活动。

比如,摆花台、杀年猪、建造苗房等,这些活动体现了苗族人民对丰收和繁荣的期盼。

此外,芦笙节期间还举办传统的比赛活动,如射箭比赛、摔跤比赛等,这不仅增强了村寨之间的交流合作,也为节日增添了一份独特而激烈的竞争氛围。

芦笙节最为特别的节目当属芦笙比赛。

芦笙在苗族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是“苗族的乐器之王”。

节日期间,来自各个村寨的芦笙手将展示他们的才艺和技术。

芦笙手们吹奏着各自熟练的曲调,竞争出最高的音阶和最快的速度,让整个节日充满激情和活力。

芦笙比赛还会评选出最佳表演团队和最佳芦笙手,为他们颁发奖杯和荣誉。

芦笙节不仅是苗族文化的传承,也是苗族人民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宣泄。

参与芦笙节的村寨,每个人都会全情投入到节日的准备和庆典中,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和热爱。

芦笙节的举办,更让苗族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学者前来探索和学习。

丹寨县苗族芒筒芦笙传承模式初探——以排牙村为例

丹寨县苗族芒筒芦笙传承模式初探——以排牙村为例

069商业故事BUSINESS STORY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摘要:“芒筒芦笙之乡”——排牙村做芒筒芦笙传承方面的全方位调查,并以排牙村为例来分析丹寨县苗族芒筒芦笙的传承模式。

关键词:芦笙;苗族;芒筒;传承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丹寨县苗族芒筒芦笙的传承模式发生重大的变革,从古老的“偷学”模式发展到师徒口传心授模式,然后再发展到当今社会普及教育,以至到高等教育传承模式。

丹寨县芒筒芦笙的繁荣发展,一方面是得益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所带来的文化繁荣,然而更重要的是芒筒芦笙正规教育模式逐渐完善。

丹寨县苗族芒筒芦笙的教育传承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即口传心授传承时期、社会普教传承时期和高等教育传承时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带来三种传承模式,也就是口传心授传承模式、社会普教传承模式以及高等教育传承模式。

为此,笔者对“芒筒芦笙之乡”——排牙村做了芒筒芦笙传承方面的全方位调查,并以排牙村为例来分析丹寨县苗族芒筒芦笙的传承模式。

一、口传心授传承模式据丹寨县排牙村演奏芒筒芦笙老一辈人讲述:芒筒芦笙吹奏学艺最初的方式是“偷学”。

那时没有所谓的芦笙老师,孩子们从小在祭祀或丧葬仪式上看到大人们边演奏芒筒芦笙边跳芒筒芦笙乐舞,然后将芒筒芦笙的基本旋律和舞步熟记于心,自己私自在下面练习。

在那个时候只有男孩才能加入芒筒芦笙的演奏中来,女孩子只能在一旁跟着跳芒筒芦笙舞。

随后出现了芒筒芦笙“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传承宗旨是“前传后教”。

笔者根据丹寨县有名的芒筒芦笙传承人——杨正周老师的讲述,整理出口传心授传承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在当地芒筒芦笙传承中,学徒跟随师傅学习的时间长短主要看其悟性,学会大部分主要的芒筒芦笙乐曲(大约100多首),需要几年时间,用这样的方式学艺出师才能称为芦笙能手,以致才能成为传承后代的芦笙尊师。

芒筒芦笙吹奏的传承方式主要是拜师学艺。

在当地苗族中能担任芒筒芦笙吹奏师长的人,必须是全面掌握不同场合不同时候所用芦笙曲及其含义的人,另外需要其演奏技巧高深,舞蹈步伐娴熟,并熟悉芦笙礼仪。

浅谈永善县苗族芦笙舞传承发展与保护

浅谈永善县苗族芦笙舞传承发展与保护

浅谈永善县苗族芦笙舞传承发展与保护永善县位于云南省昭通市西部,是一个以苗族为主要民族的县。

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音乐和舞蹈文化。

在永善县,苗族芦笙舞是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被誉为苗族的“国乐”。

苗族芦笙舞起源于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前代,是苗族祖先在春耕、秋收、丰年等重要场合的表现方式。

如今,苗族芦笙舞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舞蹈艺术,被广泛用于各级演出和文艺活动中。

苗族芦笙舞不仅独具风格,而且具有丰富的题材内涵,广泛涉及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历史传说、民族风俗等方面,是苗族文化的精髓体现。

苗族芦笙舞在永善县的传承历经曲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强,各种音乐和舞蹈文化前来挑战和碰撞,使得传统的苗族芦笙舞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除此之外,由于现代化生产方式的推广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传统习俗和文化逐渐被淡化,也导致苗族芦笙舞传承的压力越来越大。

如何保护和传承苗族芦笙舞,让其得以持续发展成为关注焦点。

目前,永善县政府及社会各方面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加强对苗族芦笙舞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首先,加强对传统舞蹈文化的研究和整理,收集、整理和传承大量的苗族芦笙舞曲、舞蹈、器乐等资料,确保其得以准确传承。

其次,开设苗族舞蹈培训班,传授苗族芦笙舞的舞蹈技巧,提高苗族舞蹈艺术家的水平,确保舞蹈表演质量。

此外,加强对苗族芦笙舞的宣传和推广,使不同年龄层次的民众了解并重视这一传统文化。

同时,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舞蹈表演者的收益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人加入到苗族芦笙舞的传承中来。

继承传统文化是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因此,更多的人应该开始认识和学习苗族芦笙舞,使它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传承和发扬苗族芦笙舞,可以加深人们对苗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实现民族团结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昭通苗族芦笙制作(昭通非物质文化遗产)

昭通苗族芦笙制作(昭通非物质文化遗产)

昭通——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发布时间:2012-02-28 浏览:189次一、简介中国大地上,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

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的称誉。

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

据文献记载,芦笙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远在唐代,宫廷就有了芦笙的演奏。

当时芦笙被称为"瓢笙"。

清人陆次云在《峒溪纤志》一书中,对芦笙的形制和苗族男女"跳月"时演奏芦笙的情景作了具体的描绘:"(男)执芦笙。

笙六管,作二尺。

……笙节参差,吹且歌,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睐转肢回,旋神荡矣。

初则欲接还离,少且酣飞扬舞,交驰迅速逐矣。

"由此可以看到清代时,苗族的芦笙吹奏技巧和芦笙舞蹈动作极其精彩,以及芦笙在古代苗族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芦笙制作技艺苗族芦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

笙斗又称气箱,多用杉木、松木或梧桐木制作,以杉木最佳,纹理顺直、质地松软、少疤节,外观呈纺槌形,长46厘米~56厘米、宽4厘米~9厘米、高3.5厘米~8厘米,细端再接一根长15厘米左右、外径1.8厘米左右的竹管为吹口。

制作时,将整块毛坯料从中破为两半,分别挖掏出内膛,待装入笙管后再用胶粘合,外部用细篾箍五至七圈而成。

笙斗呈淡黄色,外部涂饰桐油,木纹清晰,外表美观,故有"金芦笙"誉称。

在笙斗中,呈75°~90角°纵向插入两排笙管,多为六管,也有四管或八管者。

每管入斗处装有一个呈长方形、梯形、菱形或三角形的铜制簧片,每管近斗处开有一个圆形按音孔,笙管上端管口通透,下端管口堵塞不通。

笙管多用白竹制作,白竹的竹径细、竹节长、粗细匀、竹壁薄,通常在直径1.2厘米左右、每节长40厘米~50厘米,是制作笙管的良材,要选生长三年以上、冬至到立春前砍伐的为佳,这时的竹管竹质坚韧、表面光亮、不易虫蛀。

浅析苗族芦笙文化传承与保护

浅析苗族芦笙文化传承与保护

浅析苗族芦笙文化传承与保护作者:高幸来源:《大观》2016年第12期摘要:芦笙主要是苗族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乐器、法器以及神器。

在苗族文化,芦笙文化是其构成的重要部分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芦笙文化不仅渗透在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还涉及了苗族历史文化与宗教信仰。

由芦笙文化我们可以充分了解苗族人民的生活态度、民族性格、文化面貌、心理素质、伦理道德等。

本文主要对苗族芦笙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与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苗族芦笙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着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为后期的芦笙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苗族;芦笙;传承一、引言民间艺术大多是由民间人发明并传承的,它和宗教艺术、文人艺术还有很大的区别,它的主体是普通人,比如市民、农民等等。

民间艺术主要分为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美术等,具有地域性和朴实性的特点。

对于贵州苗族来说,它们典型的民间艺术就是芦笙文化,包括芦笙舞、芦笙制作、楼房建筑等。

本文主要对苗族的芦笙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作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其提出了相关意见或建议,为后期研究作进一步参考。

二、苗族芦笙文化的保护的重要意义(一)芦笙是苗族的象征和意义芦笙是一种民族乐器,在苗族音乐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一定的特色。

它是苗族的象征和标志,体现了苗族人民的生活、文化等民俗。

芦笙文化渗透在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家每户办喜事或者丧葬时,都离不开芦笙,芦笙的吹奏可以带动现场的气氛,它演奏时通常与舞蹈结合,充分的体现了苗族人民热爱生活的场景。

所以说,在苗族人的心中他们离不开芦笙,而芦笙的意义在苗族人的手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是苗族人赋予了芦笙独有的特色,在苗族的历史进程中,芦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一方面可以娱乐大众,另一方面还可以传承苗族的文化,并作为重要的媒介物。

(二)芦笙词是苗族的百科全书芦笙词主要包括丧葬、祭祀、即兴编创等几种形式,使用芦笙的主要场所还是丧葬和祭祀活动,从活动开始到活动结束要一直的吹奏芦笙,用来烘托当时的情景。

浅谈芦笙的发展历程与传承教学

浅谈芦笙的发展历程与传承教学

浅谈芦笙的发展历程与传承教学芦笙是一种传统的簧管乐器,在我国,有许多民族都喜爱芦笙。

生活在贵州的苗族人民对芦笙更是有着深厚的感情。

苗族的谚语说:芦笙不响,五谷不长,可见芦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该有多么重要。

我国的芦笙教育也比较少,但是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我国逐步对芦笙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

标签:芦笙发展教学1 芦笙的改革与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音乐工作者,特别是贵州、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工作者、民间艺人和北京、上海、苏州等地民族乐器厂的乐器制作师,针对传统芦笙存在的笙管少、音域窄和不能转调等缺陷,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改革。

先后试制成功十一管音、十五管音、十八管二十一音、二十管二十二音和二十二管四十一音芦笙。

这些改革芦笙,保持了传统芦笙的造型、音色特点和音位排列习惯,并配制了活动共鸣管和按键,使音域宽广、音响洪亮、转调方便、表现力强,成为我国民族民间气鸣乐器中的佼佼者。

1.1 苗族芦笙演奏家、改革家余富文一直调查、研究各地苗族民间6管芦笙和1管芒筒,并努力将其改革,已成功地把民间6管芦笙改革研制为18管、20管;将1管芒筒创制成22管。

使这一古老的苗族乐器的音域扩大了,表现力强了,且还能变调和控制音量。

改革成功的芦笙、芒筒保持了原来的音质、音色;演奏指法也方便,受到专业和业余芦笙演奏者的欢迎。

改革成功的芦笙、芒筒已投放舞台艺术长期使用。

改革成功的多管芦笙,后来在黔东南地区不断普及。

先后涌现出很多的农村芦笙制作师傅,如凯里舟溪镇新光村的潘炳文、潘炳先、潘炳录;雷山县丹江镇排卡村的莫厌学;丹寨县龙泉镇排牙村的杨国堂,排调镇麻鸟的余富泽、余贵周,羊先村的王国安、王方元;黎平县水口镇水口村的石国兴等等都在积极制作多管芦笙投放社会,进行普及。

改革成功的芦笙和芒筒,是由余富文设计、研制的,先后在北京民族乐器厂、苏州民族乐器厂制作,而今已走村入户制作,大面积的普及。

1.2 张子锐的系列芦笙。

1945年,张子锐在成都四川艺专上学时,曾在望江楼公园看到苗族跳芦笙舞,他被新奇的芦笙音响吸引了,并且凝成永久的印象。

苗侗族芦笙文化的发展概况

苗侗族芦笙文化的发展概况

贵州苗族传统文化“芦笙节”的概况——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为例黎回举苗族是贵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贵州最早定居的民族之一。

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芦笙是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苗族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文化认同、增强不同父系家族间社区组织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具有传承乡土知识、文化、文明、道德礼仪教化等社会功能。

凯里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经济旅游新兴城市,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

其苗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素有“百节之乡”、“苗岭明珠”的美誉。

在众多的民族传统节日中,“芦笙节”民族特色最为鲜明,已经成为凯里市的民族文化品牌。

从1999年至今已经连续成功举行了十二届,每届芦笙节都是盛况罕见,凯里及周边的数万苗族群众自发地欢聚舟溪甘囊香芦笙堂吹笙跳月、斗牛斗鸟、赛马赛歌等方式庆祝新年、祈福来年丰收,呈现出“百牛争霸”、“千对银角”、“万把芦笙”的缤纷壮观场面。

融民族文化、体育、饮食、工艺为一体,成为中外芦笙文化交流的盛会,同时也成为地方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大舞台。

丰富多彩的芦笙节活动,增强了芦笙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体现了芦笙的人文精神和多重价值。

凯里市的舟溪镇是芦笙的发祥地,“甘囊香芦笙会”,省内省外无所不知。

如今在政府的倡导、组织和领导下已更名为“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闻名中外。

凯里的民族旅游村寨特点鲜明、风格各异。

如凯里的新光村是有名的芦笙制作村,芦笙远销国内外;石青村的农民芦笙画朴实自然、远近闻名;青曼村是天然的苗族文化博物馆,这些地方特色浓缩了苗族五千年来的辉煌历史、灿烂文化和苗族芦笙文化遗产。

但由于苗族分布面广、方言土语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在不同地域里以芦笙文化为主题的节日活动仪式中呈现出“区域性板块”结构的特征。

笔者通过对贵州凯里苗族芦笙节活动,了解苗族芦笙节的概况、仪式的系统符号和文化象征意义。

通过简单的分析、研究,希望能从人类文化的视野中初步探索和揭示苗族芦笙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浅谈苗族芦笙制作的变迁——以台江县反排村为个案

浅谈苗族芦笙制作的变迁——以台江县反排村为个案

严寒期较短,年平均气温 13.9℃ --15℃,平均海
拔 1080 米,反排村有 2 个自然寨,共有 10 个村 民小组,413 户,1859 人 , 苗族人口占 100%[1]。
反排村先后被命名为“苗族木鼓舞之乡”、“中
国民间艺术之乡”、“贵州魅力民族村”、“中
国传统村落名录”等荣耀称号。民族文化有国家
334

发音管 , 使簧片在气箱里震动时不碰着四周。气
枓 10CM 处以前多用小竹管,当今多用小铁管,
用嘴吹时方便,而且容易咬断,便于更换。
五、共鸣管的制作
共鸣管 90 年代
当代
材质 竹筒 塑胶管
外表 竹皮 光滑
重量 重 轻
使用期限 短 长
运用共鸣管是苗族芦笙的一大特点。苗族 人民根据共鸣原理 , 在每个发音管上端装上一个 共鸣管 , 使音量明显扩大 , 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 果 [1]。90 年代 , 在共鸣管的选材上 , 兰竹比较丰 富 , 多用兰竹 , 竹壁较厚 , 结实 , 摔时不易碎 , 另 外 , 少有胶管的出现 , 而且成本较高 , 不宜选择 , 当今 , 竹子逐渐减少、笨重、易碎。塑胶管出现 繁多,结实、轻巧,方面移动或是存放。于是就 选择了塑胶管。共鸣管的大小或是长短都是依据 与芦笙音调的高低来决定的。共鸣管的长短随着 音高而变短和变小,随着音调变低而渐渐变长或 是变大。共鸣管的长度 : 中央 C ( d o) 约 30 厘米 ; 比之高一度时减少约 2~3CM; 比之低一度时增 长约 2~3CM。其它共鸣管的长度以此类推。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反排木鼓舞”、“苗
族多声部情歌”。
二、芦笙制作竹子选材的变迁
芦笙由竹管 ( 发音管 )、簧片、气枓、共鸣

黔东南苗族乐器研究

黔东南苗族乐器研究

黔东南苗族乐器研究作者:瞿小蕾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04期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对黔东南苗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实地考察,结合文献资料的分析发现,在苗族的文化生活中,乐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无论在民族节日或者是婚丧嫁娶等重要的日子里面,乐器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因此,对苗族乐器的分类、形制、乐器演奏组合以及乐器制作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整个苗族的历史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研究都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苗族;乐器;文化研究苗族在漫长历史发展和迁徙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

在众多的苗族支系中,黔东南的苗族保存了相对完整的古老文化,苗族人民热爱音乐,其中乐器是必不可少的配件,虽然乐器是一种物质,可它承载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和信仰。

现如今,苗族的诸多乐器依然存在于黔东南苗族地区,在每逢节庆、祭祀或者庆祝风活动中的时候,便拿出来演奏,这是苗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苗族民俗历史的重要方面。

1 苗族乐器的分类及其形制对某一民族乐器的考察,首先要弄清楚该民族乐器的分类以及形制。

乐器的分类法有许多种,笔者按照中国传统的分类方法,根据其演奏方式的不同,分成吹奏乐器、打击乐器以及弦乐器三类。

1.1 吹奏乐器(1)芦笙。

芦笙对于黔东南的苗族人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民族符号,是民族文化的象征。

芦笙的历史非常久远,关于其产生的年代,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据可考证的出土物以及有关芦笙的只言片语的史书记载中我们可以推断,芦笙应该产生于春秋时期。

芦笙分很多种,不同地方的芦笙其构造和演奏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黔东南的芦笙最常见的为六管六音芦笙,六管芦笙又可以分为弯管型和直管型,形制有小、中、大和特大等规格。

芦笙主要由吹嘴、送气管、簧片、气箱和声苗等部分组成,吹嘴是一根细竹子,紧紧插在送气管里面,与之连成一个整体;送气管一般由杉木或者椿枒木等做成,上面细下面粗呈一个圆柱形,表面纹理非常光滑清晰;气箱也是木制结构,里面挖空,一头粗一头细,粗的一头直径约为3.4厘米,细的一头留出孔,用来插送气管。

苗族芦笙的应用传承及其文化内涵

苗族芦笙的应用传承及其文化内涵

苗族芦笙的应用传承及其文化内涵【摘要】芦笙是苗族人民生活中最爱的古老乐器之一,可用于乐器、法器、神奇等方面。

而芦笙文化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着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历史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各个领域,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苗族文化的象征,体现着苗族人民的生活态度、文化精神面貌、心里素质以及伦理道德等等。

本文通过对芦笙的传承方式、文化内涵以及其在苗族人民生活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分析苗族芦笙文化在现代化语境中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苗族芦笙;应用传承;文化内涵引言芦笙是我国西南地区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最为常见的吹孔多簧气鸣乐器,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的簧片乐器的鼻祖。

芦笙不仅在民间娱乐方面的使用,跟木鼓、铜鼓一样,是一种圣器,在苗族人民看来,芦笙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甚至是他们的信仰,能够与神灵相沟通,与他们的先祖互相交流。

一、苗族芦笙的文化内涵芦笙与苗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在节日庆典、结婚、丧事,还是祭奠或者各种宗教仪式都有广泛的运用。

芦笙承载着苗族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的记忆,能够生动全面的展示苗族文化的传统观念,其文化的内涵更加的丰富。

1.怀念祖先,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在苗族人民的意念里,芦笙是由苗族的始祖母创造出来的,芦笙的声音是一种代表着欢乐。

芦笙作为苗族精神意识凝聚和弘扬文化的载体,只要芦笙一吹响,人们就会从四面八方赶来,互相争着吹奏芦笙,跳着欢快的芦笙舞蹈,在悠扬美妙的芦笙音乐中,大家互相寻找先祖的奋斗足迹,感受民族的智慧以及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因此,在起伏不定的芦笙曲调中,人们尽情的享受芦笙给大家带来的欢乐,忘掉以前的所有不悦与痛苦,使民族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1]。

2.培养民族意识,传承民族文化在苗族人们的社会传统生活中,文字是不存在的,平常的生活接触,都以声音来传达。

但是在民俗的规约中,从记事的儿童开始急要学会吹芦笙。

这不仅仅是为以后的祭奠、娱乐、婚嫁以及节庆的日子使用芦笙,主要是通过血吹芦笙来学会唱芦笙歌,牢记芦笙歌词,了解整个民族的历史,能够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信仰等等,能够强化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认知感,能够加深民族之间的感情,传承、弘扬民族文化。

屏边苗族芦笙文化

屏边苗族芦笙文化
推广策略
通过旅游宣传册、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推广,同时可以与旅游机构合作,开展屏边苗族芦笙文 化主题旅游活动。
旅游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促进经济发展
01
屏边苗族芦笙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
提升地方形象
02
通过屏边苗族芦笙文化旅游产业的推广,可以提升当地的知名
演奏技巧与表现形式
演奏技巧
屏边苗族芦笙的演奏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吹奏时需要控 制气息、调整口型等。
表现形式
芦笙音乐常以独奏、合奏或伴奏的形式出现,可以表达出不 同的情感和意境。
芦笙曲目的分类与特点
曲目分类
屏边苗族芦笙的曲目丰富多样,包括传统曲目和现代创作曲目。
曲目特点
传统曲目多以叙述历史事件、传说故事为主,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现代创作曲 目则更加注重表现现代生活和情感。
芦笙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文化认同
芦笙文化是屏边苗族的重要文化遗产,通过传承和弘扬芦笙文化 ,可以增强苗族人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旅游开发
芦笙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价值,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行 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学术研究
芦笙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信息,对于学术研究具有 重要的参考价值。
度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保护传统文化
03
屏边苗族芦笙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
传承,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
06
屏边苗族芦笙文化的保护与传 承
保护措施与政策支持
制定保护政策
制定屏边苗族芦笙文化的 保护政策,明确保护范围 、措施和责任主体。
设立专项资金

非物质文化遗产芦笙的起源与价值探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芦笙的起源与价值探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芦笙的起源与价值探析【摘要】芦笙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民间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从芦笙的起源、传承与发展、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芦笙起源于古代农耕文化,经过多代人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国民间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芦笙不仅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还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珍视。

在现代社会,芦笙不仅具有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还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促进了民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文化交流。

通过本文的探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芦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推动其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芦笙、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传承、发展、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意义、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芦笙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乐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芦笙被认为是天地间的声音,是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

它不仅在农耕文化和宗教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民间婚礼、丧葬等各种仪式的必备乐器。

随着时代的变迁,芦笙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但在不断的传承与发展中,它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通过对芦笙的起源、传承、文化与艺术价值以及社会意义的探讨,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传统乐器的重要性,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本文中,将对芦笙的起源与价值进行探析,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关注这一独具魅力的传统乐器。

2. 正文2.1 芦笙的起源芦笙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乐器,起源于古代苗、侗、瑶等民族。

据历史记载,芦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770年左右。

芦笙最初起源于农耕社会,被用于祭祀、婚丧嫁娶等民间活动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芦笙逐渐演变为一种重要的音乐器具,被广泛运用于宗教、礼仪、军事、节庆等方面。

芦笙的起源与发展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在苗、侗、瑶等少数民族地区,芦笙被视为神圣的乐器,具有祈福、驱邪的功能。

浅谈永善县苗族芦笙舞传承发展与保护

浅谈永善县苗族芦笙舞传承发展与保护

浅谈永善县苗族芦笙舞传承发展与保护永善县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部,是苗族聚居的地区之一,也是苗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苗族芦笙舞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传承,在永善县得到了广泛的保护和发展。

苗族芦笙舞起源于苗族的祭祀活动,具有浓厚的宗教和民俗色彩,是苗族人民表达情感和祈祷的一种方式。

苗族芦笙舞融合了音乐、舞蹈、服饰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芦笙是苗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它是一种吹奏乐器,具有悠扬动听的音色,被誉为“东方小号”。

在永善县,苗族芦笙舞的传承和发展得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保护。

当地政府加大对苗族文化的扶持力度,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包括苗族芦笙舞的演出、比赛、培训等。

学校和社区也建立了苗族文化传承的基地,为年轻一代传授苗族芦笙舞的技艺和知识。

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苗族芦笙舞的传承,也为当地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迁,苗族芦笙舞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一些困难。

年轻一代对苗族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许多年轻人更愿意接触和学习流行文化,苗族芦笙舞的传承面临着缺乏传人的问题。

苗族芦笙舞的演出场合和机会有限,很多苗族舞团和艺术家面临着演出困难和经济问题。

苗族芦笙舞的传统技艺和知识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很多老艺人的技艺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

加强对苗族芦笙舞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感和兴趣。

可以通过在学校和社区开展苗族文化教育活动,组织苗族芦笙舞的比赛和演出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

加大对苗族舞团和艺术家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演出机会和经济支持,保障他们的创作和生存环境。

建立苗族芦笙舞传统技艺的保护机构,培养更多的传统艺人和传承人,将他们的技艺和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和保存。

永善县的苗族芦笙舞传承发展与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支持舞团艺术家和保护技艺知识等措施,可以推动苗族芦笙舞的传承和发展,使苗族文化更好地为人们所了解和传承。

浅谈永善县苗族芦笙舞传承发展与保护

浅谈永善县苗族芦笙舞传承发展与保护

浅谈永善县苗族芦笙舞传承发展与保护永善县位于云南省的滇中腹地,这里风景秀丽,人杰地灵,而其特有的苗族文化更是让人向往。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习俗丰富的民族,而苗族芦笙舞更是其文化的一大亮点。

在永善县,苗族芦笙舞一直以来都是当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发展与保护也备受人们关注。

苗族芦笙舞是苗族人民用来祭祀神灵、祈求丰收和祈福的一种舞蹈形式。

这种舞蹈在表演形式上多样化,有的是男女对舞,有的是男子独舞,有的是女子独舞。

而在永善县,苗族芦笙舞被视为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其精湛的舞技和悠扬的乐曲常常吸引着游客前来观赏。

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和保护永善县苗族芦笙舞,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传统、历史和魅力,同时也要关注其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苗族芦笙舞的保护需要重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永善县的自然环境和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为了更好地保护苗族芦笙舞所需要的舞蹈场所和音乐资源,需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禁止乱砍滥伐和破坏自然生态,保护好永善县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苗族芦笙舞的传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苗族芦笙舞的传承发展需要关注对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

苗族芦笙舞的传承发展需要一支有着扎实技术和丰富经验的舞蹈团队,他们既是苗族芦笙舞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又是保护者和守护者。

需要积极开展苗族芦笙舞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培养一批有着专业水平和高素质的舞蹈人才,为苗族芦笙舞的传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还需要加大对苗族芦笙舞团队的扶持和引导,鼓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水平,为苗族芦笙舞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苗族芦笙舞是永善县传统文化的一大亮点,其传承发展与保护是当地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更好地传承、发展和保护苗族芦笙舞,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永善县的苗族芦笙舞能够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增添新的光彩。

苗族芦笙文化内涵与制作技艺传承路径探析

苗族芦笙文化内涵与制作技艺传承路径探析

苗族芦笙文化内涵与制作技艺传承路径探析摘要:芦笙是苗族人民特别喜爱的古老乐器之一,在苗族地区广泛流传。

芦笙承载着苗族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苗族文化的象征。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芦笙的需求越来越少,芦笙制作技艺濒临失传,亟待保护和传承。

对国内享有盛誉的芦笙制作村――雷山县丹江镇排卡村展开实地考察,研究芦笙的文化内涵和制作技艺,提出芦笙制作技艺保护和传承的可行路径,为有效地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制作工艺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文化内涵;制作技艺;传承中图分类号:G122.16;J632.1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0g)02-074-04在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民间传统工艺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传统工艺受到极大的冲击,并迅速衰退。

芦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是神圣的,珍贵的,家家离不开它。

然而近年来,吹奏芦笙的人越来越少,同时能熟练制作芦笙的艺人已越来越少,精湛技艺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保护。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作为手工技艺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于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贵州省雷山县的莫厌学和云南省大关县的王杰锋作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本文以传承人莫厌学的故乡――国内享有盛誉的芦笙制作村――雷山县丹江镇排卡村为研究个案,对芦笙的文化内涵和制作技艺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为有效地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制作工艺提供参考。

一、芦笙的濒危状况及原因贵州省雷山县苗族居住区村村有芦笙,是芦笙的重要产地。

其中,丹江镇的排卡村是国内享有盛誉的芦笙制作村,芦笙制作世代相传。

全寨80多户人家,有很多户人家会做芦笙。

昌盛时,制作芦笙的家庭作坊达30多户。

排卡芦笙因其规格齐全,做工精湛,形体光滑,玲珑精巧,颜色素雅,音质圆润,深受顾客的喜爱。

乐器排笙的简介

乐器排笙的简介

乐器排笙的简介排笙,又称芦笙,是苗、侗、水、瑶、仡佬等族单簧气鸣乐器。

古称卢沙,苗、侗、水语都称梗,苗语又称嘎斗、嘎杰、嘎东、嘎正等。

下面就让店铺给大家介绍一下乐器排笙的相关知识吧!乐器排笙的传说起源关于排笙的起源,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

在重峦叠翠的苗岭山下,在清澈碧绿的清水江畔,在山明水秀的苗家山寨,很早以前住着一对老夫妻,阿爹叫篙确,阿婆叫娓袅,他们40岁才生下一个姑娘,取名榜雀。

姑娘心灵手巧,长得比孔雀还美,比黄莺还会歌唱,苗家后生都很喜欢她,而榜雀暗地却爱上了青年猎手茂沙。

勇敢的茂沙武艺高强,曾杀猛虎为父报仇,射鹰精为民除害。

有一次,杀死白野鸡怪救了一位姑娘。

姑娘得救了,茂沙也走远了,这姑娘原来就是榜雀,父母见到爱女无比高兴,热泪盈眶。

榜雀因找不到茂沙而茶饭不香、容颜憔悴。

多才多艺的老阿爹,采金竹、削簧片,做出一支精巧的排笙,用它吹出优美的音调,篙确老爹又教寨子里的青年做排笙、吹排笙。

赛排笙那天,远近苗寨的青年都赶来参加,终于引来了头插白野鸡翎的茂沙,榜雀一眼就认出了他,篙确老爹请他到家里做客,榜雀精神焕发,与茂沙畅叙衷情,两人结为美满夫妻。

在锦绣的侗乡,传说排笙始于三国时代。

孔明出兵进犯侗家寨,以战鼓为号。

当时侗族首领孟获,则令人凿竹吹音,作为纠集人马、进攻或退却的信号,后来逐渐地演变为排笙。

在一些地区的侗歌中,还记述着制作排笙的详细过程,说是开始曾用木头削制簧片,吹不出声音来,继而改用竹子或牛角制作,虽发了音,但吹起来太费力,后来孟获的儿子从战甲上取下一些铜片,仿岩洞滴水声,将其锤得很薄,装在芦竹管上,才发出动听的声音来,从而相继制成了各种大小不同的排笙。

乐器排笙的形制特征排笙是我国少数民族中较罕见的和声乐器,是民间流行的一种较大型的传统芦笙。

它由笙斗、笙管、簧片和腰箍等部分组成。

笙斗和吹嘴用一块整木或大竹筒制成,木制者呈扁长的纺槌形,长17厘米、宽4.8厘米、高3.5厘米,中间掏空,一端设有圆形吹口。

湘西寻艺少不学芦笙,老没老婆疼

湘西寻艺少不学芦笙,老没老婆疼

湘西寻艺少不学芦笙,老没老婆疼▼▲摄影/阮传菊- 风物君语 -在我们“湘西寻艺”的道路上本没有芦笙这一项但一次不经意的发呆却让我们发现了这藏在大山深处的“鹊桥”▼那一晚,我在湘、黔、桂界山三省坡脚下一个名为上岩坪的侗寨,和芦笙艺人杨枝光促膝长谈。

那一晚,被他家的跳蚤叮得睡不着,只能起来看他制芦笙解闷。

1寻声而去芦笙偶遇芦笙本不在我们“湘西寻艺”的计划中。

我们坐着绿皮车在雪峰山诸峰中穿来钻去,终于来到湖南通道县牙屯堡镇。

本来,我们准备在牙屯堡镇下面的侗寨寻找会织侗锦的姑娘,但不巧,相邻的侗寨正在举办婚礼,于是这侗寨全寨出动到邻寨吃喜酒了。

侗寨和我们玩起了“空城计”。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摄影/尹忠无奈,我只能和摄影师坐在进侗寨的风雨桥上,看着桥上飘扬的侗锦发呆。

正当待得百无聊赖时,一声声雄浑而高远的声响沿河道逆流而上,轻易就俘获了我们的心。

此声为芦笙,制芦笙者,是湘、黔、桂边界三省坡山脚下上岩坪寨芦笙世家硕果仅存的老艺人杨枝光。

上岩坪寨不通公共汽车,据说每星期上岩坪寨的村长会开着自家的小面包车到牙屯堡镇一次。

30里山路,面包车颠簸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在天快黑时看到了上岩坪寨的风雨桥。

司机把车开进风雨桥后,在第一家居民楼前停下,向一位着侗装的大妈打听杨枝光。

我挥手示意让司机别问:“你听,芦笙的声音!”雄浑而高远的声音正从眼前的居民楼里传出。

“枝光,有人找!”侗族大妈往楼里一声吼,芦笙声停了,十几秒后,一位穿黄军装的老年人出来了,手上拿着一只水烟一般的竹筒——眼前的两位便是杨枝光夫妇,而杨枝光手上拿的便是芦笙。

2围炉夜话甘苦侗家杨枝光带领我们参观他家的“豪宅”。

一楼是他的工作室,两间宽敞的房间。

靠外的一间摆满了长短不一的芦笙,这是他已经完工等着买家取货的作品。

靠里的一间堆满了粗细不均的竹筒,那是做芦笙的原材料。

这些简陋的竹子,经过艺人之手后就变成了美妙的丝竹之声!二楼是和工作间一样宽敞的客厅。

客厅的最显眼的地方挂满了奖状,那是杨枝光多年来吹芦笙“吹”出来的名声。

非遗技能芦笙制作技艺

非遗技能芦笙制作技艺

非遗技能芦笙制作技艺
芦笙制作技艺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芦笙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族乐器,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深受民众喜爱。

芦笙制作技艺包括选材、制板、制管、装饰和调音等工艺过程。

选材:制作芦笙所使用的竹子要选用质地坚硬、纤维结构紧密的茶芽竹。

选材时要选择受到阳光照射时间长的竹杆,以保证竹的坚硬程度。

制板:将选好的竹杆切割成合适的长度,再将竹杆分切成四等分,将切割好的竹片用火给它进行熏黄,然后用刀片刮成薄片,注意保持竹木的纹理平整。

制管:将制好的竹片按照长度大小排序,然后一块块精细的切割、弯曲成特定的形状,并用刀片刮削出吹孔和掌孔。

装饰:芦笙的装饰是整个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在竹管上绘制各种图案、刻字等方式进行装饰。

常见的装饰方式有篆刻、彩绘等。

调音:芦笙的调音是最关键的一步,调音师会根据芦笙的音质和音高要求,逐渐调整不同位置的掌孔大小和位置,以使芦笙音准且具有富有韵味的音色。

芦笙制作技艺不仅要求艺人有扎实的竹材加工技巧,还需要有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传统的芦笙制作技艺经过几百年的
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