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与疫情控制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与防控
4
实验 室 诊 断
( 1 )采 取 病 猪 耳 静 脉 血 , 滴 于 载
玻 片 上 ,加 0 . 9 %生 理 盐 水 混 匀 。盖 上
消 毒 剂 喷 洒 。饲 料 要 根 据 不 同生 长 阶 段 选 用 优 质 全 价 配 合 饲 料 饲 喂 。 减 少
各 种 应 激 因 素 的 发 生 ,转 罔 时 最 好 同
淋 巴结 、肝 、脾 、肺 等 病 料 ,革 兰 氏 和 瑞 氏 染 色 ,显 微 镜 检 查 未 见 致 病 性
细菌 。
一 例猪附红细胞体病 的诊治与防控
2 临床 症 状
王
l : t 后 猪 只 现 死 亡 .死 亡 6头 。经 了
解 ,该 猪场 正 常 开 展 了常 规 免疫 。 断 奶 仔 猪 呈 急 性 发 作 ,病 猪 精 神
膜 苍 白 ,耳 尖 乃 至 全 身 发 紫 ,体 温 高 达 4 2 ℃ ,反 应 迟 钝 和 消 化 不 良 。 成 年
鳢
( 1 )白 ’ 先 用 伊 维 菌 素 制 剂 对 猪 群 普 遍 驱 除 体 内 外 寄 生 虫 , 切 断 本 病 的
传染媒介 。
猪 发 病 呈 慢 性 经 过 ,便 秘 和 拉 稀 交 替 m 现 ,症 状 似 猪 瘟 。 母 猪 呈 急 性 或 慢 性 经 过 。粘 膜 苍 白 及 黄 疸 , 常 f { J 现 受 胎 率 低 、不 发 情 、 流 产 、 产 弱 仔 等 繁 殖 障碍 。
主要 特 征 的 人 畜 共 患 传 染 病 。 本 病 在
猪 场 比 较 常 见 , 不 同 年 龄 和 品 种 的 猪 都 有 发 病 . 存 夏 季 多 发 。 近 年 来 由 于
猪附红细胞体疫病诊治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疫病的诊治措施猪附红细胞体病可发生于各龄猪,传播途径有直接传播:通过摄食血液或带血的物质,如舔食断尾的伤口、互相斗殴等可以直接传播。
间接传播:通过活的媒介如疥螨、虱子、吸血昆虫(如刺蝇、蚊子、蜱等)传播。
注射针头的传播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在注射治疗或免疫接种时,同窝的猪往往用一只针头注射,有可能造成附红细胞体人为传播。
附红细胞体可经交配传播,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
在所有的感染途径中,吸血昆虫的传播是最重要的。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疾病,仅仅通过感染一般不会使在正常管理条件下饲养的健康猪发生急性症状,应激是导致本病爆发的主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只发生于那些抵抗力下降的猪,分娩、过度拥挤、长途运输、恶劣的天气、饲养管理不良、更换圈舍或饲料及其它疾病感染时,猪群亦可能爆发此病。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饲养用具卫生,减少不良应激等是防止本病发生的关键。
夏秋季节要经常喷洒杀虫药物,防止昆虫叮咬猪群,切断传染源。
在实施诸如预防注射、断尾、打耳号、阉割等饲养管理程序时,均应更换器械、严格消毒。
购入猪只应进行血液检查,防止引入病猪或隐性感染猪。
本病流行季节给予预防用药,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或金霉素添加剂,或中药消红五加一800g/t或每公斤饲料添加90毫克阿散酸或45毫克洛沙砷,连续使用30天。
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虽有多种,但真正有特效的不多,每种药物对病程较长和症状严重的猪效果都不好。
由于猪附红细胞体病常伴有其他继发感染,因此对其治疗必须附以其他对症治疗才有较好的疗效。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药物:1. 血虫净(或三氮眯、贝尼尔) 每公斤体重用5mg-10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溶液,分点肌肉注射,1天1次,连用3天。
2. 咪唑苯脲每公斤体重用1mg-3mg,1天1次,连用2天-3天。
3. 四环素、土霉素(每公斤体重10mg和金霉素(每公斤体重15mg 口服或肌注或静注,连用7天-14天。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猪附红细胞体病(PRRS),又称猪传染性泛细胞贫血病,是由猪传染性泛细胞贫血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是当前世界上猪生产中最为重要和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产生不仅造成了猪的死亡和生产性能下降,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流行病学1. 发病情况: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病毒散发于感染猪的粪便、尿液、唾液、分泌物等分泌物中,在不洁饲养环境中易得到传播。
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以及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都易感染猪。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毒还可通过母猪感染后通过胎盘传给胎猪,因此胎猪也易受到感染。
2. 流行规律:猪附红细胞体病在全年均可发病,但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流行高峰,大部分地区春秋季节为主要流行季节。
3. 高发地区:由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主要流行在集约化大规模饲养的猪场比较多见。
在畜牧业发达的地区也容易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
二、临床症状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1. 急性型症状:急性型主要表现为高烧、厌食、多流泪,有时流涎,在起病后1~2天内,猪体温突然升高,到41℃以上,呼吸急促,体温下降后呈低烧,并有持续性浅咳。
来自患猪的粪便和泌尿液中可分离出共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等。
2. 慢性型症状:慢性型症状主要为猪体质量下降、生长缓慢、患猪的毛发干燥、皮肤粘膜出现皮下淤血、纤维素样变硬致接触性出血、腹泻等。
三、实验室诊断1. 血清学检测:检测猪附红细胞体病抗体,主要通过ELISA法检测猪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对PRRS抗体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通常采用ELISA法测定猪血清中猪传染性泛细胞贫血病毒特异性抗体。
2. 分子生物学检测:通过PCR技术检测PRRS病毒核酸,主要检测感染猪的血清等样本,对病毒的RNA进行放大扩增,以确诊是否感染PRRS病毒。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措施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由猪附红细胞体病毒(PRRS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本文将介绍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预防措施。
一、病因和流行病学特点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群体感染和母咪传播。
疾病的主要病原体是PRRSV,其主要通过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阳性的猪只传播给其他猪只。
疫情多发生在春季和秋季,且对生长发育中的猪只感染的危害更大。
二、临床症状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食欲下降、呼吸急促、咳嗽、便秘或腹泻、发绀等。
慢性感染猪只可能还会出现呼吸困难、流产和新生猪存活率低等表现。
三、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诊断:根据猪群中较高的发病率和上述临床症状,初期可以进行初步诊断。
2. 实验室检测:采集血液样本进行PRRSV的ELISA或PCR检测。
ELISA检测方法主要通过检测猪血清中的PRRSV抗体,而PCR检测方法则通过检测猪血液中的PRRSV核酸来诊断。
四、治疗和防治措施目前尚无特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
但以下预防措施可以帮助减少疫情的发生:1. 引进抗体阳性的猪只进入养殖场:通过引进已感染过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猪只,使得养殖场中的猪只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暴露于病毒,增强自身抗病能力。
2. 引进对疾病抵抗力较强的品种:选用对PRRSV抗体阳性反应较弱的猪种,以减少感染率和病死率。
3. 加强对动物的饲养管理:注意合理的饲养密度,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养殖场,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等。
4. 强化免疫措施:通过定期对猪只进行强化免疫,增加猪只的抵抗力和免疫防御能力。
-如果猪只感染了猪附红细胞体病,兽医建议采取以下措施:a. 隔离感染猪只:将感染PRRSV的猪只隔离,并与健康猪只分开,以防止病毒传播。
b. 加强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增强猪只的免疫力,并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
c.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兽医的建议,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控制并预防继发感染。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措施猪附红细胞体病(Porcine Parvovirus Infection)是由猪附红细胞体病毒(PP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
本文将介绍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
一、病原体特点猪附红细胞体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属于红病毒科。
病毒主要通过体液传播,如粪便、尿液、胎儿组织等。
猪附红细胞体病毒主要感染胎猪,导致胎死宫内、重型流产和滞产等症状,引起猪场的经济损失。
二、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胎儿死亡或畸形、母猪流产、滞产、后群猪怀孕率降低、猪仔死亡率增加等。
2. 病理学检查对猪胎儿进行解剖观察,发现病变主要表现为胎儿器官发育不全、瘙痒组织形成和胎盘浆膜囊腔积液等病理变化。
3. 实验室检查可以使用ELISA、PCR、补体结合试验等实验室检查方法,对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确诊。
三、防治措施1. 加强免疫猪场在保证卫生环境的基础上,使用合适的疫苗对猪群进行免疫,提高猪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抵抗力。
2. 妊娠检测与隔离针对新引进的母猪,应进行妊娠检测,并进行隔离观察。
对检测阳性的母猪,及时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
3. 强化卫生管理定期清洗和消毒猪舍设施,及时清理排泄物,控制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对于流产或滞产的猪群,要及时清除胎盘和死胎,避免再次感染。
4. 合理饲养与营养给予合理的饲养管理,加强猪场环境调理。
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合理配方,提高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5. 定期检测定期对猪群进行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检测,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病例,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病毒传播和扩散。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严重的猪群传染病,对猪场经济和养殖业有较大的影响。
通过加强免疫、隔离、卫生管理、合理饲养和定期检测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降低经济损失。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控
饲 料样 , 酸臭味, 个 别猪便 秘 。尿 液颜 色加 深 或呈
黄 色 。病 猪 四肢及 耳部 皮肤 发绀 , 呈 蓝紫 色 , 腹部 及 臀部 皮肤 有 紫红 色斑 块 。 个别 猪关 节肿 大 , 一侧
来 人员 、 车辆 的进 入 。 防止 猪 附 红 细胞 体 病 的传 人
和发生 。夏秋 季 节要 经 常喷洒 杀虫 药物 。 防止 昆虫 叮咬猪 群 , 切断传 染 源 。在实 施预 防 注射 、 断尾 、 打
液, 眼结 膜 出现 不 同 程度 的苍 白黄 染 , 病 畜 消瘦 。 病猪 颈 下 、 胸前 、 腹下、 四肢 内侧 等 部 位皮 肤 红 紫 , 指 压 不 褪 色 ,称 为 “ 红皮病” 。慢 性 型 猪 体 温 在
大便 干 如栗 状 , 表 面带 有黑 褐 色或 鲜 红 色 的血 液 。
生 长缓慢 . 出栏延 迟 。 3病理 变化
3 3一 今 日畜牧兽区 2 0 1 3 . 0 5
组 方 一 :注射 用 三 氮脒 ,每 千克 ~ 5天 。 临用 前 配 成 5 %~ 7 %的
路摇 摆 , 呼 吸 困难 , 皮肤 发 黄 、 发红 , 黏膜苍 白、 黄
加 强饲 养管 理 ,搞好 猪 舍 卫生 ,饲 养用 具 卫 生, 减少 不 良应激 等 是 防止本 病发 生 的关键 。 定 期 进行消毒 、 疫病监测 、 饲 养 员 的健 康 检 查 。 杜 绝 外
染, 耳肿胀 , 耳背青紫色 , 耳 郭 边 缘 由浅 红 色 至 暗 红色 , 被 毛无 光 泽 , 毛孑 L 有铁 锈样 出血 , 腹泻 , 排 浅 红色 尿 . 啃 咬现 象较 明显 , 舔 食 从 断尾 处 流 出 的血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措施猪附红细胞体病(PCV2)是一种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厌食、呕吐、腹泻等。
PCV2是造成全球猪只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最常见的病毒性感染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一、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1. 临床症状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厌食、呕吐、腹泻、体重下降、运动缺乏等。
在幼猪中,常见的症状还包括呼吸困难和黄疸。
严重感染的猪只可能表现出全身性水肿、肝脏和脾脏肿大等症状。
2. 病理学改变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理学改变主要包括淋巴组织萎缩、淋巴滤泡颗粒样变性、淋巴滤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内肿瘤性巨噬细胞的增多、肝脏弥漫性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等。
3. 实验室检测目前,用于诊断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主要实验室检测包括PCR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组化检测等。
PCR检测主要用于检测病毒的核酸,ELISA则用于检测病毒的抗体。
免疫组化检测主要用来检测病毒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1. 病毒灭活疫苗目前,病毒灭活疫苗是预防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病毒灭活疫苗能够诱导猪只产生一定的免疫应答,从而降低疾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
在养猪场中,定期接种病毒灭活疫苗是预防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 提高猪只的免疫力提高猪只的免疫力是预防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有效增强猪只的抵抗力。
定期对猪只进行免疫强化,可以有效降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4.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当出现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疫情时,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降低猪只的死亡率。
在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时,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
5.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饲养管理也是预防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养猪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猪只的适宜生长环境,避免过度密集饲养,保持猪只的合理运动,保证猪只的正常进食和饮水等。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于病原体附着在猪的红细胞外膜,导致红细胞膜受损甚至破裂,引起猪的溶血性贫血和其他病症,严重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简要介绍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一、症状
1.急性型:表现为猪突然出现全身发热、不适、食欲不振、呼吸急促、腹泻等症状,
伴随着溶血性贫血和黄疸等症状,死亡率较高。
2.亚急性型:表现为猪慢性发病,经过数天或数周后出现器官肿大、黄疸等症状,死
亡率较低。
二、诊断方法
1.血液学检查: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主要特征是红细胞内出现许多小圆点状或不规则形状,如宝石状体或粒状体等,这些病原体是通过特殊染色技术检测出来的。
2.病原学检测:采取血液、脾、肝等组织样本,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病原学检测。
三、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应加强猪舍卫生和消毒,维护合理的饲养环境,加强对饲料和饮水
的管理和消毒,增加营养供应,提高猪的抵抗力。
2.药物治疗:目前尚无专门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抗菌药物、输液、解热镇痛等方法
进行治疗。
3.疫苗预防:可采用灭活疫苗、弱毒疫苗等方法,对猪进行免疫,可以预防猪附红细
胞体病的发生。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病,对于畜牧业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防治中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防病意识,及时发现和处理病例,加强动物健康监
测和疫情防控,减少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和传播。
规模猪场猪附红细胞体病疫情的诊治
猪 圆环 病 毒 2型 与 猪 伪 狂 犬 病 分 别 有 3份 、 1 份 、 6份
和 1份 为 阳性 。
4
小 结 与讨 论
自2 0 0 1年 l l 1 2 l 以来 , 猪 附 红 细胞 体 感 染 比较 普 遍 ,
但 临床发病 不多l 引 , 近三年来 l 晦床 发 病 严 重 的 疫 情 逐 渐增 多 , 各养 殖场应 当高度重视 , 采 用药物进 行针对
性 的防 治 。
场 时 ,诸 头 注射 三 氮 眯 , 1 周 后再诸头 注射 1 次 三 氮
眯, 可 有 效 控 制 本 病 暴 发 。另外 用 长 效 土 霉 素 也 可 使
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 与 此 同时 配 合 使 用 含 铁 制 剂 与 维
生素 B 1 2等进 行 对 症 治疗 也 是 必 要 的 。 在 每 吨饲 料 中均 匀拌 入 “ 对 氨 基 苯胂 酸钠 ” 1 8 0 g , 连用 1周 后 , 半量再用 1 月, 也 是 可 以选 择 的 大 群 防治
饲 养 场地 应 做 好 消 毒工 作 . 消灭 病 原 , 防止 疾 病 的发生。每天应认真检查 , 栏 舍 内不 能 有 塑 料 、 木棍 、 铁 钉等 不 可 消 化 的异 物 , 发 现后 必 须 及 时 清除 。 4 . 3 尽 量减 少应 激反 应 场 地 周 围尽 可 能 有 比较 统 一 的 围栏 , 串笼前 给 鸵 鸟饮 用 镇 静 药 、 VC等 药 物 以减 少 或 缓 解应 激 反 应 。 4 . 4 诊 断和 治 疗 消 化 道 阻塞 诊 断 不 困难 ,根 据患 病 鸵 鸟 的 临床 症
免疫 、 消毒 、 隔离 等综 合措 施 , 才 能 确 保 养 猪 生 产 的
猪附红细胞体病及其防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及其防治引言:猪附红细胞体病,又称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类疾病,严重威胁着全球猪肉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并探讨预防和治疗该病的有效措施。
一、病因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毒属于病毒科,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病性。
猪是本病的唯一宿主,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猪都容易感染该病毒。
二、症状1. 高热:病猪体温急剧升高,可达41℃以上。
2. 消化道症状:病猪食欲减退,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3. 呼吸道症状:病猪出现咳嗽、打喷嚏、流涕等症状。
4. 皮肤症状:病猪出现皮肤发红、溃烂、水肿等症状。
5. 神经系统症状:病猪出现抽搐、瘫痪等症状。
三、传播途径1. 直接接触:病猪之间的亲密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如共同饮水、吃同一饲料等。
2. 空气传播:病猪呼吸道排出的病毒颗粒可通过空气传播给健康猪只。
3. 间接传播:通过污染的饲料、水源、器具、车辆等传播给健康猪只。
四、防治措施1. 加强养殖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养殖环境,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增强猪只的抵抗力。
2. 严格检疫隔离:对新引进的猪只要进行检疫隔离,在确保无病情的情况下方可投放到正常饲养场。
3. 饲料卫生控制:饲料是传播病毒的重要途径,应加强饲料消毒,使用高质量的饲料。
4. 疫苗预防:猪附红细胞体病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可以在猪只免疫期间提供保护。
5. 临床治疗:对发病猪只要进行及时的临床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支持疗法等,以减轻病情和提高生存率。
结论: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猪肉产业的传染病,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传播,养殖户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养殖管理、严格检疫隔离、控制饲料卫生、进行疫苗预防和及时的临床治疗。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保障猪肉产业的健康发展。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也称为猪蓝耳病。
该
病毒属于科学家所发现的轮状病毒属,主要引起新生猪出现呕吐、腹泻、呼吸急促、烦躁
等不良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
病因:猪附红细胞体病毒通过空气或者排泄物传播,主要由病毒污染的水、饲料、器
具等引起的。
临床表现:发病后1-7天,猪出现腹泻、呕吐、发烧、食欲不振、呼吸急促、烦躁、
精神萎靡等。
重症病例还会出现肝、心、肾等器官损伤,最终导致死亡。
诊断方法:通过病原学检查、阴道、口腔拭子作为病原学检查样本,常用的检测方法
包括RT-PCR 和ELISA。
防治措施:为了避免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农民可以根据以下方法进行预防和防控:
(1)加强对猪圈的环境卫生管理:对饮水设备、饲喂器具、通风设备等进行定期清
洗和消毒;
(2)采取严格的动物交通隔离措施:接收牛、羊、鸡等家畜的地方和猪舍应该在不
同的场所等房间进行有效隔离;
(3)注意猪的营养和饮水供给;
(4)采取补强饲料,增强猪体免疫力;
(5)使用有效的疫苗,定期为猪群接种,防止病毒进入猪群;
(6)加强对养殖猪专业知识的培训;
(7)对于出现疫情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治疗及消毒措施。
总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预防和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加强养殖猪的管理
和疫苗接种,提高养殖猪的免疫力,及时发现和处理病例,保证生猪生产的顺利进行。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防制措施
根据 流行病学 、 临床症状 、 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
验 , 确诊 。 可
可经交配传播 , 还可经胎盘垂直传播。在所有的感染
途径中 , 制
有 明显症状 的病猪必须 注射给药 ,常用药物三 氮脒 ,~ 毫克 / 57 千克体重深部肌肉注射 , 间隔 4 小 8 时重 复注射 1 次。本 品对慢性感染或症状特别严重 的病猪疗效不确实 。四环素类 , 如土霉素或 四环素 ,
涂 片 检 查 的 方 法 是 采 发 热 期 病 猪 耳 血 1滴 涂 片, 自然 干燥 , 甲醇 固定 后 用 姬姆 萨染 色 , 微 镜 下 显
胞体又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 。本病 以发热 、 贫血 和怀 孕母 猪 的流 产 为特征 。笔 者采 用下 列 方法 , 从 20-08 00 20 年共治疗 1 8 只患猪 , 2 9 5 治愈率 9 %, 5 效 果理 想 , 现介 绍 如下 。
2 ~ 0毫 克 / O3 千克 体 重肌 肉注射 ,4小 时 即可 见 临床 2
2 临床症 状
仔猪最早 出现的症状是发热 ,体温可达 4  ̄ 以 0( 3
上 , 抖 、 堆 ; 食 量 明显 下 降 ; 、 发 聚 采 胸 耳后 、 腹部 的皮 肤发 红 , 其 是 耳 尖部 出现 紫 红色 斑 块 ; 重 者 呼 吸 尤 严 困难 、 咳嗽 、 步态 不稳 。随着 病情 的发展 , 猪 可 能 出 病
兽 医 临 床
猪 附 红 细 胞 体 病 的 诊 断 及 防 制 措 施
裴 立峰 ( 黑龙江省绥化市畜牧局 125 ) 504
猪附红细胞体病 ( 黄疸性贫血病 、 红皮病等 ) 是
严重 影 响养 猪 生产 的烈性 传染 病 之 一 。同时 , 附红 细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病,病原体为一种病毒。
在猪场中,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非常重要,以下为综合防治措施:
1.严格管理和卫生措施:保持猪舍和猪场的干净卫生,及时清除
污物、粪便等杂物,加强猪舍消毒,防止病毒传播。
2.良好的饲养管理:合理饲喂及补充猪体内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精选适合猪的饲料,避免猪体内缺少抵抗力。
3.疫苗接种:及早接种猪附红细胞体病疫苗,定期进行疫苗加强。
4.及时隔离患病猪只:一旦发现猪附红细胞体病,应立即将患病
猪只隔离,避免病毒传播。
5.增强猪的抵抗力:可以饲喂猪养生食品和添加免疫强化剂等方式,增强猪的抵抗力,提高其抵御病毒的能力。
总之,预防和控制猪附红细胞体病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才能
确保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猪群的成年和幼崽。
本文将介绍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1. 诊断方法: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1.1 临床症状观察:病猪表现出烦躁、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症状。
1.2 病理学观察:在病猪的脾脏和其他淋巴组织中可以发现布氏杆菌感染的特点,如发生淋巴组织增生和出血。
1.3 细菌学检验:可以通过血液或淋巴组织的培养和鉴定,确认是否存在布氏杆菌。
1.4 血清学检验:通过血清学试验,检测猪的血清抗体,确定猪是否感染了布氏杆菌。
2. 防治措施:
为了防止和控制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以下措施可以采取:
2.1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建立隔离区、规范人员进出的流程和健康检查、增加猪舍的通风和消毒等。
2.2 临床治疗:对患病猪进行药物治疗是控制疾病扩散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2.3 疫苗接种:布氏杆菌的疫苗可以用于预防疾病的传播。
猪群在出生后进行疫苗接种,可以有效提高猪对该病毒的抵抗力。
2.4 加强清洁和消毒:对猪舍、水槽和饲料等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可以减少布氏杆菌的存在和传播。
2.5 移除感染源:对于已经感染的猪,应尽快将其分离,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总结: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会对养猪业产生严重的影响。
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观察、细菌学检验和血清学检验等,可以对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诊断。
为了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传播,需要采取强化生物安全措施、采取药物治疗、进行疫苗接种、加强清洁和消毒以及移除感染源等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措施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猪的牙龈和口腔黏膜。
病原细菌主要是细菌红细胞体病原体(Porphyromonas)和柳氏细菌(Leptospira)。
本文将介绍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一、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1. 牙龈发炎:患猪的牙龈出现红肿、溃疡和出血,进食困难。
2. 口腔溃疡:猪的口腔黏膜有溃疡,表面覆盖有黄白色或灰白色的假膜。
3. 体温升高:猪患附红细胞体病后体温可升高。
4. 食欲不振:患猪的食欲明显下降,甚至拒食。
5. 消瘦和衰弱:患猪由于进食不畅,体重下降,出现消瘦和衰弱。
1. 临床表现:通过观察患猪的牙龈和口腔黏膜的症状,能初步判断是否为附红细胞体病。
2. 病原学检查:可从患猪的口腔溃疡、牙龈、血液和尿液等样本中分离出疑似病原细菌,并进行相应的鉴定。
3. 血清学检查:检测患猪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可以确定是否感染了病原细菌。
4. 分子生物学检查:通过PCR技术检测患猪样本中的病原细菌DNA,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1. 疫苗预防:定期接种有效的猪附红细胞体病疫苗,提高猪群免疫力,减少感染率。
2. 卫生管理:加强猪舍的卫生管理,保持猪圈清洁、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和排泄物。
3. 防治细菌感染: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对患猪进行治疗,减少病原细菌的繁殖和感染。
4. 饲养管理:提供合理的饲料和饮水,保证猪的营养和免疫水平,增强对病原细菌的抵抗力。
5. 疫情监测:定期进行猪群的疫情监测,发现感染病例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病,对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正确诊断和科学防治是控制该病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综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并减少经济损失。
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及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化学药物治疗
使用四环素、土霉素等抗生素进 行治疗。
免疫疗法
使用特异性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提高猪只免疫力。
支持疗法
补充营养,改善环境,增强猪只 的抵抗力。
03
CATALOGUE
预防措施
管理和控制传染源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疾病,因此,有效管理和控制传染源 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
选择来自正规渠道、质量可靠 的疫苗,确保疫苗效价和安全
性。
疫苗使用方法
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进行 操作,确保接种剂量、接种途 径和接种频次等正确无误。
疫苗储存与运输
遵循疫苗储存和运输规范,确 保疫苗效价不受影响。
疫苗使用记录
建立疫苗使用记录制度,详细 记录疫苗名称、生产批号、接 种时间等信息,方便溯源和管
生物安全措施
01
02
03
04
强化饲养管理
保持猪舍清洁卫生,提供适宜 的饲养环境,减少应激因素。
定期消毒
定期对猪舍、饲料和水源等进 行消毒,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人员管理
严格控制人员出入,避免交叉 感染。
疫病监测与报告
建立健全疫病监测体系,及时 发现并报告疫情,防止疫情扩
散。
疫苗选择与使用
选择优质疫苗
02
CATALOGUE
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观察
观察患病猪只的精神状态、食欲 、体温等变化。
血液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液中是否存在附 红细胞体。
血清学检测
使用特异性抗体检测血液中的附红 细胞体抗原。
治疗策略
及时隔离
将患病猪只隔离,以防止 疾病传播。
猪的附红细胞体病诊治
[ 6 】 张新慧_ 猪链球 菌病 的诊断与控制[ J ] . 河南畜牧兽医 , 2 0 0 5 , 2 3
( 1 1 ) : 5 4 — 5 9 .
健康 宣传教育 , 畜牧兽 医部 门也要组 织力量 , 查清 动物疫情 范 围, 落实各项 防控措施 。 另外 , 生猪饲养 、 屠宰 和加工人员 , 要提高识别猪病和病 猪 肉的能力 , 做好 自身 防护 。 养猪户应 主动报告病猪疫情 , 严 禁宰杀病 、 死猪 , 死猪应就地深埋或焚烧 , 禁止抛入河 、 沟、 塘
附红细胞 体多为隐 『 生 感染, 当运输后饲养环境变等诱因
导致机体抵抗力下 降引发本病 , 因此 要加强饲养 管理 , 搞 好
环境卫生 消毒 , 对病猪及早隔离治疗 , 对病死猪要深埋处理 。 杜绝 到疫 区买猪 。
疗 及抗休克治疗 为主 , 同时依据病 情严重程度 、现场 临床 症状观察 、 病 理剖检 和
实验室诊断确诊 为猪 附红 细胞体病 。先 将诊断情 况介绍如
下。
淡染 , 在红细胞上有 大小不等 、 折光性很 强小体 , 呈 圆点状 、
戒指状 、 月牙状 , 侵袭率在 2 0 %一 6 0 %不等 。
1 发病情况及症状 辽宁省朝 阳市凌源市某养殖 户饲养 1 9 0头仔猪 , 其中7 0 头从 邻县引入 , 购入 时健 康状况 良好 , 人 栏后就进行 疫苗 防 疫, 第 4天就有 8头仔猪食欲减退或废绝 , 精神沉郁 , 体温升 高可达 4 1 — 4 2  ̄ C, 毛孔有 出血 点 , 病初便 秘 , 后期腹 泻 , 粪便 黑绿色或黄色粘液 , 有的病猪尿液呈浓茶色 , 可视粘 膜苍 白, 有 的伴有黄疸 , 部分病猪 消瘦 , 最后 四肢抽搐 , 呼气 困难 , 衰
猪附红细胞体病防治的技术
防疫程序不完善
没有制定科学的防疫程序或执行不严格,导 致疾病多发。
猪群健康状况不稳定
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猪群整体健康状况不稳 定,容易受到疾病侵袭。
THANKS
感谢观看
忽视预防
许多养殖户在猪附红细胞 体病的防治过程中,过度 依赖药物治疗,而忽视了 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药物选择不当
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养殖 户往往只考虑快速治愈, 而忽视了药物的副作用和 耐药性问题。
用药方式不当
一些养殖户在用药时,用 药方式不当,如用药时间 、剂量等不符合规定,导 致治疗效果不佳。
不重视饲养管理
染附红细胞体病。
不重视免疫接种
忽视免疫接种
一些养殖户认为免疫接种不重要,忽视了猪附红 细胞体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疫苗选择不当
在选择疫苗时,养殖户往往只考虑价格因素而忽 视了疫苗的质量和效果,导致免疫失败。
免疫程序不合理
一些养殖户在制定免疫程序时,程序不合理或不 科学,导致免疫效果不佳。
06
案例分析
饲养环境不良
一些养殖户不重视饲养环境的管 理,导致猪舍卫生条件差、湿度 大、通风不良等,为附红细胞体
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饲料管理不当
饲料营养不均衡或饲料储存不当 ,导致饲料中营养成分损失或被 污染,从而增加了猪感染附红细
胞体的风险。
防疫制度不健全
一些养殖户缺乏健全的防疫制度 ,猪的免疫接种不及时、不规范 ,导致猪的免疫力低下,容易感
辅助治疗
• 补液:附红细胞体病猪常因高烧而引起水分大量流失,因此需要补充水分以防 止脱水。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或静脉注射含糖盐水。- 解热镇痛:附红细胞体 病猪常伴有高烧和疼痛等症状,因此需要使用解热镇痛药进行对症治疗。可以 使用安乃近或氨基比林等解热镇痛药。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控
2021年第07期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病原为附红细胞体(简称附红体)。
我国对此病研究较晚,1981年首次在家兔体内发现兔附红细胞体。
近些年,此病的发生率较高,尤其猪附红细胞体病分布范围广,我国有20多个省市发生过此病,对养猪业的发展威胁很大,还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研究此病的发病特征、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非常重要。
1诱发病原附红体的形态多样,在不同的宿主体内以及宿主的不同生长阶段,其形态有很大的差异。
根据其寄生的不同动物种类,将其分为绵羊附红体、猪附红体、牛附红体及人附红体等。
游离于血浆中的附红体可以做摇摆、翻滚等运动,寄生于红细胞表面的不能运动。
附红体对干燥、消毒剂非常敏感,含氯、含碘的消毒剂很快可以将其杀死。
2传播途径附红细胞体病多数为隐性感染,当受到某些应激因素如饥饿、疲劳、饲养密度过大、饲料突变、长途运输、惊恐、慢性疾病等的刺激,就会导致宿主的抵抗力降低,携带附红细胞体的动物就会引起急性发病而出现急性症状。
此外,感染附红细胞体病的猪也很容易继发或者并发感染猪瘟、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副嗜血杆菌病等,使得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
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方式较多,主要有接触性、血源性、垂直和媒介传播四种方式。
附红细胞体病可以通过动物之间或者人与动物接触传播。
猪附红细胞体病可以通过舔食断尾的伤口、互相斗殴或喝被血污染的尿等而导致感染。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由于消毒不严,使用了被附红细胞体污染的注射器、针头等给猪注射,或用被污染的手术器具、阉割工具、断尾或打耳号器械、剪毛工具等引起病原感染,也可以通过输血、人工授精导致感染。
母猪感染此病后,会在妊娠期和分娩过程中,通过胎盘将病原传播给胎儿引起感染。
附红细胞体病多发生于夏秋雨水较多的季节,厩蝇、猪虱、蚊子等吸血节肢动物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3诊断经过问询和观察,发现发病猪精神不佳,没有食欲,逐渐消瘦,出现贫血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流行 情况
发病猪场有种公猪 3 O余头 , 种母猪 8 0 0 多头。 繁殖母猪均按 免疫程序 进行 过猪瘟 、 猪丹毒 、 猪肺 疫、 乙型脑炎、 细小病毒病 、 伪狂犬病 、 猪繁殖障碍综 合症等疫苗的免疫接种。从 6 月初开始至 7 月初共 计发生有上述临床特征 的病 猪 7 0多头 , 0 死亡 40 0
用抗菌药( 如青霉素 、 链霉素 、 庆大、 磺胺嘧啶等 ) 配 合一些退热药治疗 , 病猪可 出现暂时性体温下降 , 少 量采食 , 治疗 4 天病情仍不见 明显好转 , 但 ~5 停药 后体温又回升 , 病情加重 。 随着病程延长 , 病猪耳朵 、
鼻端 、 胸前 、 腹下 、 四肢等处皮肤 出现紫色斑块 , 指压 不退 ; 可视粘膜黄染或苍 白。 哺乳仔猪最早 3日 龄发病 , 一般 7 O ~1 龄发病 , 体 温升高 (05 1 5 ) 扎堆、 4 . ~4. , C 步态不稳 、 四肢抽
维普资讯
广西农业科学
20 年第 5期 02
・2 3・ 5
猪场 猪附红 细胞体 病的诊治 与疫情 控制
赵 国明 磨 龙春 黄 夏 何 贻坚 陆文俊
( 西区兽医防检 站 广 南宁 500 ) 30 1
附红细胞体病是 由附红细胞体 ( prtrzo ) E eyhoon 在动物血液里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而 引起 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 临床上以发热、 贫血或 黄疸为主要特征 。猪附红细胞体病在广西近年偶有 发生。 去年广西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后 , 在南宁 、 柳州、 桂林的一些规模养猪场开始出现以持续高温、 贫血、 黄疸及仔猪下痢为特征的疾病 , 今年入夏以来类似 的疾病在我区的一些大型猪场呈爆发趋势。 02 20 年 6 月桂林某种猪场的母猪 、 哺乳仔猪 、 断乳仔猪发生 此病 , 经采 取综 合性 防治 措施 使 疫情 得 到基 本控 制 。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
红细 胞感 染 为 7 ~ 8 。对 照组 正常 。 0/ 0/ 9 6 9 6
8 讨论 意见
8 1 猪附红细胞体病 在我区一些规模猪场呈爆发 . 趋势 , 了 自然气候变化、 除 环境 因素等客观因素外 , 与人们对寄生虫忽视 防治工作有很大关系。目前我 区的规模养猪场都高度重视病毒性传染病 、 细菌性 传染病的免疫和防治 , 制定有严格的免疫程序 , 但对 寄生虫病的防治绝大多数养殖场都没有制定有严格 的防治计划 。今后应 引起重视 。 8 2 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初期 , . 由于持续高温 、 抗 生素 治疗 无效 , 往被误认 为 隐性猪 瘟、 伪狂犬 往 猪
琼脂、 血液 琼脂 上均 无 细 菌 生长 。
春秋两季选择药物驱 除猪体 内外寄生虫 , 可预
防本病的发生 。
动物接种试验 : 用患病猪抗凝血接种家兔 , 接种 前检查动物血液无 附红细胞体 。家兔静脉接种 0 5 . 毫升/ , 只 接种 4 天后家兔 出现精神不振、 被毛松乱 、 不好动 , 天后血检 , 现红细胞表面有虫体 附着 , 5 发 其形态、 大小及运动 陛均与上述猪血片中所 见相同,
血 片染 色检查 : 用病 猪血 涂 片染 色检查 ,00 10 倍油镜下观查 , 姬姆 萨染色时 , 附红细胞体为红色 ; 瑞氏染色时附红细胞体为紫蓝色。 细菌学检查 : 患病猪血液接种培养基后 , 在营养
维普资讯
・
2 4・ 5
赵 国明等 : 猪场猪附红细胞体 病的诊 治与疫情控制
不 稳 、 应 迟 钝 、 音 嘶 哑 , 猪 明显 消瘦 , 毛 逆 反 声 病 被
立 。病后 1 ~ 1 O 5天死 亡 。
繁殖 母 猪 发病 , 要 症 状 为体 温 升 高 ( 1 主 4 ~ 4 , 2 C)食欲不振或不食 , 母猪流产、 死产 、 死胎、 不发 情或发情后屡配不孕 , 产后无乳 , 死亡率不高 。
多头 , 处理 了 30多 头 。 0 母猪 发 生流 产 1 头 , 产母 9 早
3 剖检变化
血液变化不很 明显 , 程长的病例 , 病 剖检可见皮 下水肿 , 有黄 白色胶 冻样 浸润 , 多数有胸水和腹水 , 心冠沟脂肪轻血点 , 脾脏肿大或正常呈暗红色 , 有突出的圆形出 血点, 肝脏正常或肿大 呈淡黄色 , 胆汁浓稠 ; 有的病 猪有 出血性肠炎 , 肺气肿 , 有明显出血斑 , 肺尖叶有 肉变 区。急性病例剖检实质器官无明显 肉眼可见变 化, 仅见肺部 出血、 肉样变 。
猪 1 头, O 产死胎 1 头 。哺乳仔猪发病率可达 6 9 O 8 , O 病猪死亡率可达 10/ 断乳仔猪发病 率可 09; 5 达 2 , O 病猪死亡率可达 9 以上。 O
~
2 临床症 状
患病猪均表现为体温升高到 4 ~4 ℃, 1 2 发病后
4 实验室检查
血悬滴检查 : 取病猪抗凝血一滴于载玻片上 , 加 等量的生理盐水混匀 , 加盖玻片。在 10 倍油镜下 00 均 可 见有 9 以 上 的红细 胞甚 至 1 0/ O 0 9的红细 胞表 5 面有球状、 点状、 短杆状小体附着 , 使红细胞呈星状 、
有的角弓反张。 治愈 的仔猪生长发育缓慢 , 有的形成
僵猪 。 断乳 仔猪 一 般 在转 入 保 育舍 后 的 3 5 发病 , ~ 天
4  ̄5 2 6日龄 为发病 主要 时期 , 拉稀是最 明显 的症 状, 体温升高 (0 5 1 5 有 的达到 4 ℃)最急 4 . ~4 . C, 2 ; 性病例死前无明显 的症状 , 突然死亡 , 一般为较肥大 的仔猪 ; 急性 的突然倒地不起 , 四肢发抖 , 划水姿势 ; 有 的前后 肢 僵硬 , 弓反 张 。慢性 的可 见背 拱 、 态 角 步
花环状 、 菠萝形等 , 附着虫体 的红细胞在血浆中震颤 或上下 、 左右摆动 。轻轻转动显微镜微调 , 可见虫体
折光 性很 强 。
搐、 发抖 、 不食 、 腹泻 , 拉深黄色或黄绿色粘稠稀粪、 腥臭 , 眼结膜始潮红后变淡红甚至苍 白, 个别弱小猪 很快死亡 , 大部分仔猪临死前前肢抽搐或四肢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