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实验报告
滴定分析操作 实验报告
滴定分析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滴定分析操作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滴定分析操作,掌握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学习
如何使用滴定管和指示剂进行准确的滴定分析。
实验原理:
滴定分析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向待测溶液中滴加已知浓度的滴定液,直
至滴加到等当点,从而确定待测溶液中的物质含量。
滴定液与待测溶液反应终
点的判断通常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
实验步骤:
1. 准备滴定管和滴定瓶,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并用所需滴定液预冲。
2. 用容量瓶准确量取待测溶液,并加入适量的指示剂。
3. 将待测溶液置于白色背景下,用滴定管滴加滴定液,同时轻轻摇晃容器。
4. 当出现指示剂颜色变化时,停止滴定,并记录所需滴定液的体积。
5. 重复实验,直至滴定结果一致。
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操作,记录下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滴定结果,包括滴定液的体积、滴
定终点的颜色变化等数据。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待测溶液中物质的含量,得到了滴定分析的准确结果。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了滴定法在
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使用滴定管和指示剂进行准确的滴定分析,为今后的实验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
滴定分析操作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滴定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在今后的实验中能够更加熟练地进行滴定分析操作。
操作系统实验二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实验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进程管理的相关概念和技术,包括进程的创建、执行、同步和通信。
通过实际编程和实验操作,提高对操作系统原理的认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编程环境为 Visual Studio 2019。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进程创建实验1、首先,创建一个新的 C++项目。
2、在项目中,使用 Windows API 函数`CreateProcess`来创建一个新的进程。
3、为新进程指定可执行文件的路径、命令行参数、进程属性等。
4、编写代码来等待新进程的结束,并获取其退出代码。
(二)进程同步实验1、设计一个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模型。
2、使用信号量来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进程之间的同步。
3、生产者进程不断生成数据并放入共享缓冲区,当缓冲区已满时等待。
4、消费者进程从共享缓冲区中取出数据进行处理,当缓冲区为空时等待。
(三)进程通信实验1、选择使用管道来实现进程之间的通信。
2、创建一个匿名管道,父进程和子进程分别读写管道的两端。
3、父进程向管道写入数据,子进程从管道读取数据并进行处理。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一)进程创建实验结果成功创建了新的进程,并能够获取到其退出代码。
通过观察进程的创建和执行过程,加深了对进程概念的理解。
(二)进程同步实验结果通过使用信号量,生产者和消费者进程能够正确地进行同步,避免了缓冲区的溢出和数据的丢失。
分析结果表明,信号量机制有效地解决了进程之间的资源竞争和协调问题。
(三)进程通信实验结果通过管道实现了父进程和子进程之间的数据通信。
数据能够准确地在进程之间传递,验证了管道通信的有效性。
五、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在进程创建实验中,遇到了参数设置不正确导致进程创建失败的问题。
通过仔细查阅文档和调试,最终正确设置了参数,成功创建了进程。
(二)在进程同步实验中,出现了信号量使用不当导致死锁的情况。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1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1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安全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一些常见的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和防护方法,提高对操作系统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10 和Linux(Ubuntu 2004),实验设备为个人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Windows 10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1、账户管理创建新用户账户,并设置不同的权限级别,如管理员、标准用户等。
更改账户密码策略,包括密码长度、复杂性要求、密码有效期等。
启用账户锁定策略,设置锁定阈值和锁定时间,以防止暴力破解密码。
2、防火墙配置打开 Windows 防火墙,并设置入站和出站规则。
允许或阻止特定的应用程序通过防火墙进行网络通信。
3、系统更新与补丁管理检查系统更新,安装最新的 Windows 安全补丁和功能更新。
配置自动更新选项,确保系统能够及时获取并安装更新。
4、恶意软件防护安装并启用 Windows Defender 防病毒软件。
进行全盘扫描,检测和清除可能存在的恶意软件。
(二)Linux(Ubuntu 2004)操作系统安全配置1、用户和组管理创建新用户和组,并设置相应的权限和归属。
修改用户密码策略,如密码强度要求等。
2、文件系统权限管理了解文件和目录的权限设置,如读、写、执行权限。
设置特定文件和目录的权限,限制普通用户的访问。
3、 SSH 服务安全配置安装和配置 SSH 服务。
更改 SSH 服务的默认端口号,增强安全性。
禁止 root 用户通过 SSH 登录。
4、防火墙配置(UFW)启用 UFW 防火墙。
添加允许或拒绝的规则,控制网络访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Windows 10 操作系统1、账户管理成功创建了具有不同权限的用户账户,并能够根据需求灵活调整权限设置。
严格的密码策略有效地增加了密码的安全性,减少了被破解的风险。
账户锁定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暴力破解攻击。
计算机操作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启动、关闭、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2.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
3. 培养计算机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二、实验内容1. 计算机基本操作(1)启动计算机① 开启电源,等待计算机自检。
② 进入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
(2)关闭计算机① 关闭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
② 点击“开始”按钮,选择“关机”。
③ 等待计算机完全关闭。
(3)使用鼠标① 按下鼠标左键,进行选中、拖动等操作。
② 按下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
③ 滚动鼠标滚轮,实现页面滚动。
(4)使用键盘① 按下字母键,输入文字。
② 使用功能键,如Ctrl、Alt、Shift等,实现特殊功能。
2. 计算机基本应用(1)文字处理① 打开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WPS等。
② 输入文字,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格式等。
③ 保存、打开、关闭文档。
(2)电子表格① 打开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WPS表格等。
② 输入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公式等。
③ 绘制图表,分析数据。
(3)演示文稿① 打开演示文稿软件,如PowerPoint、WPS演示等。
② 制作幻灯片,设置动画、切换效果等。
③ 播放演示文稿,进行演示。
三、实验步骤1. 计算机基本操作(1)启动计算机:打开电源,进入操作系统。
(2)使用鼠标:选中文件,拖动到指定位置。
(3)使用键盘:输入文字,设置字体格式。
(4)关闭计算机:关闭所有程序,点击“关机”。
2. 计算机基本应用(1)文字处理:打开Word,输入文字,设置格式。
(2)电子表格:打开Excel,输入数据,设置公式。
(3)演示文稿:打开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设置动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启动、关闭、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同时,我们还熟悉了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
2. 实验分析(1)计算机基本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启动和关闭计算机,以及如何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操作。
滴定操作练习实验报告
滴定操作练习实验报告滴定操作练习实验报告引言滴定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滴定剂与待测溶液中的反应,确定待测溶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滴定操作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探究滴定操作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实验目的1. 熟悉滴定操作的基本步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2. 掌握滴定操作中溶液配制和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3. 研究滴定操作中影响滴定结果的因素,如指示剂的选择和滴定剂的浓度。
实验原理滴定操作基于化学反应的定量原理,其中滴定剂与待测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反应,通过反应的终点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的终点。
滴定终点是指滴定剂与待测溶液中的物质完全反应的时刻。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洗滴定管、容量瓶等仪器,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2. 溶液配制:根据实验需求,准确称取所需质量的试剂,并溶解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3. 标定滴定剂:称取一定质量的标准溶液,并用滴定管逐滴加入待测溶液中,记录滴定剂的滴数;4. 滴定操作:将待测溶液放置于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指示剂,并用滴定管逐滴加入滴定剂,观察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直至终点出现;5. 计算结果:根据滴定剂的滴数和浓度,计算待测溶液中物质的含量。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硫酸与氢氧化钠的滴定反应作为示范。
通过标定滴定剂和滴定操作,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滴定实验,并获得了滴定剂的浓度和待测溶液中硫酸的含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指示剂的选择对滴定结果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指示剂对应不同的酸碱中间区域,当滴定剂接近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会发生明显变化。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指示剂,以确保滴定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滴定剂的浓度也是影响滴定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滴定剂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滴定结果的偏差。
因此,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根据滴定剂的浓度和待测溶液中物质的含量,进行适当的滴定剂的稀释或浓缩。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滴定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成功地完成了滴定实验。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调度算法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调度算法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操作系统中常用的调度算法,通过编写代码模拟不同的调度算法,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 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环境为Linux,并采用C语言进行编码。
3. 实验内容3.1 调度算法1:先来先服务(FCFS)FCFS调度算法是一种简单且常见的调度算法。
该算法按照进程到达的先后顺序进行调度。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C语言编写代码模拟FCFS算法的调度过程,并记录每个进程的等待时间、周转时间和响应时间。
3.2 调度算法2:最短作业优先(SJF)SJF调度算法是一种非抢占式的调度算法,根据进程的执行时间来选择下一个要执行的进程。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C语言编写代码模拟SJF算法的调度过程,并计算每个进程的等待时间、周转时间和响应时间。
3.3 调度算法3:轮转调度(Round Robin)Round Robin调度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时间片轮转算法,每个进程在给定的时间片内依次执行一定数量的时间。
如果进程的执行时间超过时间片,进程将被暂时挂起,等待下一次轮转。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C语言编写代码模拟Round Robin算法的调度过程,并计算每个进程的等待时间、周转时间和响应时间。
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不同调度算法的模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FCFS算法适用于任务到达的先后顺序不重要的场景,但对于执行时间较长的进程可能会导致下一个进程需要等待较久。
- SJF算法适用于任务的执行时间差异较大的场景,能够提高整体执行效率。
- Round Robin算法适用于时间片相对较小的情况,能够公平地为每个进程提供执行时间。
5.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模拟不同调度算法的实际执行过程,深入了解了各种调度算法的原理、特点和适用场景。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调度算法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更多操作系统相关的实验和算法。
学生实验报告(通用9篇)
学生实验报告(通用9篇)学生实验报告第1篇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学生实验报告第2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真正领会各种方法在反映经济业务至报出会计信息这一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科目设置、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简表)的能力,使之达到会计从业人员的水平,为会计从业资格做准备。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第一部分会计凭证的认识和填制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会计基础知识中的“七大”核算方法,期中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本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认识实物,在实验己身临其境的模拟环境对会计凭证的种类、格式及填制方法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并能够掌握具体操作,为后几部分的实验内容奠定基础。
原始凭证的认识和填制记账凭证的认识和填制第二部分会计账簿的认识和登记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登记会计账簿”也是会计基础的重要方法之一,本部分内容的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各种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种类,并能够理解其用途,熟练掌握几种主要账簿的登记方法,并了解“账簿”与“凭证”的关系。
日记账的认识和登记总分类账的认识和登记明细分类账的认识和登记第三部分会计业务的处理教学目的与要求:本部分实验是在运用会计凭证和账簿进行业务处理后,要求学生对以下内容进行会计实务的处理。
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凭证”、“账簿”与“业务处理”的关系,并熟练的按程序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
资金筹集业务采购业务生产销售业务损益计算业务第四部分会计报表的编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部分实验内容只对“三大”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得编制进行实务模拟,要求学生理解“凭证”、“账簿”、“业务处理”、“报表”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程序与方法。
命令操作实验报告
命令操作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命令操作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进行命令操作实验,掌握常用的命令操作技巧和命令行界面的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1. 登录操作系统首先,打开操作系统的终端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2.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文件夹使用ls命令可以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文件夹。
ls命令后面可以加上参数来指定不同的查看方式,例如使用-l参数可以以详细列表的方式查看,使用-a参数可以查看隐藏文件。
3. 切换目录使用cd命令可以切换当前工作目录。
cd命令后加上目标目录的路径即可切换到目标目录。
4. 创建新的文件或文件夹使用touch命令可以创建新的文件。
例如输入touch test.txt可以创建一个名为test.txt的文件。
使用mkdir命令可以创建新的文件夹。
例如输入mkdir test可以创建一个名为test的文件夹。
5. 复制、移动和删除文件或文件夹使用cp命令可以复制文件。
例如输入cp test.txt another.txt可以将test.txt 文件复制为another.txt文件。
使用mv命令可以移动文件或重命名文件。
例如输入mv test.txt/home/another.txt可以将test.txt文件移动到/home目录,并将其重命名为another.txt。
使用rm命令可以删除文件。
例如输入rm test.txt可以将test.txt文件删除。
使用rmdir命令可以删除空文件夹。
例如输入rmdir test可以删除名为test的空文件夹。
使用rm -r命令可以删除非空文件夹。
例如输入rm -r test可以删除名为test 的非空文件夹及其所有内容。
6. 查看文件内容使用cat命令可以查看文件的内容。
例如输入cat test.txt可以查看test.txt文件的内容。
使用more命令可以逐页显示文件的内容。
例如输入more test.txt可以逐页显示test.txt文件的内容。
实验报告总结15篇
实验报告总结实验报告总结15篇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验报告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验报告总结1实训一数控车床认识及基本操作实训一. 实训目的:了解数控车床掌握基本操作二. 实训内容:用数控车床车一零件三. 实训设备:数控车床四. 实训思考题1.简述数控车床的安全操作规程.答:1、学生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控机床操作。
2、禁止多人同时操作,强调机床单人操作。
3、学生必须在操作步骤完全清楚时进行操作,遇到问题立即向教师询问,禁止在不知道规程的情况下进行尝试性操作。
4、操作中如机床出现异常,必须立即向指导教师报告。
5、手动原点回归时,注意机床各轴位置要距离原点-100mm以上。
6、手工操作前,应先按下手动按钮后再进行操作。
7、学生编完程序或将程序输入机床后,要通过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试运行。
8、学生进行机床试运行及自动加工时必须在指导教师监督下进行。
9、程序运行注意事项:(1)刀具要距离工件200mm以上。
(2)光标要放在主程序头。
(3)检查机床各功能按键的位置是否正确(4)启动程序时一定要一只手按开始按钮,另一只手按停止按钮,程序在运行当中手不能离开停止按钮,如有紧急情况立即按下停止按钮。
10、机床在运行当中要将防护门关闭以免铁屑、润滑油飞出伤人。
11、在程序中有暂停测量工件尺寸时,要待机床完全停止、主轴停转后方可进行测量。
此时千万注意不要触及开始按钮,以免发生人身事故。
12、关机时,要等主轴停转3分钟后方可关机。
2.机床回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正确地在机床工作时建立机床坐标系3.机床的开启、运行、停止有那些注意事项?答:首先安全第一,关机前要先按急停按钮再切断系统电源开关、最后切断电源开关,开机时顺序相反,开机后刀架要进行回零,主轴要低速热运转几分钟才能进行正常加工,如果停机时间过长要多运转一会,而且刀架也要空运行几下再加工。
栈的操作(实验报告)
引言:栈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它具有特殊的操作规则,即先进后出(LIFO)。
本文将介绍栈的操作,并结合实验报告的方式详细阐述栈的概念、基本操作以及应用场景。
概述:栈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由相同类型的元素按照特定顺序排列而成。
在栈中,只能在栈顶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其他位置的元素无法直接访问。
栈具有两个基本操作:压栈(push)和弹栈(pop)。
其中,压栈将一个元素添加到栈顶,弹栈则是删除栈顶的元素。
除了基本操作外,栈还具有其他常见的操作,如获取栈顶元素(top)、判断栈是否为空(empty)等。
正文内容:一、栈的基本操作1.压栈(push)push操作的实现原理和步骤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场景和例子2.弹栈(pop)pop操作的实现原理和步骤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场景和例子3.获取栈顶元素(top)top操作的实现原理和步骤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场景和例子4.判断栈是否为空(empty)empty操作的实现原理和步骤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场景和例子5.栈的大小(size)size操作的实现原理和步骤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场景和例子二、栈的应用场景1.括号匹配使用栈实现括号匹配的原理和过程在编译器、计算表达式等领域中的应用2.浏览器的后退和前进功能使用栈来记录浏览器访问历史的原理和过程实现浏览器的后退和前进功能3.函数调用和递归使用栈来实现函数调用和递归的原理和过程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4.实现浏览器缓存使用栈来实现浏览器缓存的原理和过程提高用户浏览速度的实际应用案例5.撤销操作使用栈来实现撤销操作的原理和过程在编辑器、图形处理软件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栈的操作,包括基本操作(压栈、弹栈、获取栈顶元素、判断栈是否为空、栈的大小)和应用场景(括号匹配、浏览器的后退和前进功能、函数调用和递归、实现浏览器缓存、撤销操作)。
通过了解栈的操作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结构中的栈,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栈的特性。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报告(通用10篇)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报告(通用10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报告(通用10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报告篇1[实验目的]1、掌握常用量器的洗涤、使用及加热、溶解等操作。
2、掌握台秤、煤气灯、酒精喷灯的使用。
3、学会液体剂、固体试剂的取用。
[实验用品]仪器:仪器、烧杯、量筒、酒精灯、玻璃棒、胶头滴管、表面皿、蒸发皿、试管刷、试管夹、药匙、石棉网、托盘天平、酒精喷灯、煤气灯。
药品:硫酸铜晶体。
其他:火柴、去污粉、洗衣粉[实验步骤](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1、洗涤方法一般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试管刷刷洗。
若洗不干净,可用毛刷蘸少量去污粉或洗衣粉刷洗,若仍洗不干净可用重络酸加洗液浸泡处理(浸泡后将洗液小心倒回原瓶中供重复使用),然后依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淋洗。
2、干燥方法洗净后不急用的玻璃仪器倒置在实验柜内或仪器架上晾干。
急用仪器,可放在电烘箱内烘干,放进去之前应尽量把水倒尽。
烧杯和蒸发皿可放在石棉网上用小火烘干。
操作时,试管口向下,来回移动,烤到不见水珠时,使管口向上,以便赶尽水气。
也可用电吹风把仪器吹干。
带有刻度的计量仪器不能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干燥,以免影响仪器的精密度。
(二)试剂的取用1、液体试剂的取用(1)取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吸取。
(2)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可用量筒(或量杯)。
读取量筒液体体积数据时,量筒必须放在平稳,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保持水平。
(3)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应使用移液管。
使用前,依次用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洗涤至内壁不挂水珠为止,再用少量被量取的液体洗涤2-3次。
2、固体试剂的取用(1)取粉末状或小颗粒的药品,要用洁净的药匙。
往试管里粉末状药品时,为了避免药粉沾到试管口和试管壁上,可将装有试剂的药匙或纸槽平放入试管底部,然后竖直,取出药匙或纸槽。
双手操作分析实验报告
双手操作分析实验报告1. 引言双手操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为之一,也是人机交互中重要的方式之一。
然而,对于双手操作的运动控制与协调机制仍存在很多未知之处。
通过对双手操作进行系统的实验分析,可以揭示人类双手操作的特征与规律,为开发更为智能、高效的人机交互系统提供理论支持。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双手操作过程中手部运动的分析,研究双手操作的特征,探寻手部运动的协调机制与规律。
通过记录与分析参与者在进行双手操作任务时的手部运动数据,可以获得与双手操作有关的关键指标,进而揭示出双手操作的规律与特征。
2. 实验设计与方法2.1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单组设计,共招募了20位健康成年人作为参与者,他们都没有进行过类似的实验,且无手部运动障碍或慢性疾病。
在实验过程中,参与者需完成一系列双手操作任务,包括抓取、放置、旋转等动作。
实验过程中,使用光学运动捕捉系统以及压力传感器等设备记录与分析参与者的手部运动数据。
2.2 实验方法实验分为四个步骤:参与者指导、实验任务说明、实验过程记录与数据分析。
在参与者指导过程中,研究人员向参与者解释了实验的目的与流程,介绍了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明确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在实验任务说明过程中,研究人员向参与者详细说明了每个实验任务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动作的要求、时间限制等。
在实验过程记录中,研究人员使用光学运动捕捉系统跟踪记录参与者手部的运动轨迹,并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手部的压力变化。
同时,将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存档,并标注相应的任务与时间。
在数据分析部分,研究人员使用统计学方法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关键指标,如动作时间、压力变化等,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3.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了关于双手操作的一些重要结果。
首先,我们发现在不同的双手操作任务中,参与者对于手部运动的控制方式存在差异。
部分参与者更倾向于使用左手进行支撑,右手进行操作,而另一部分参与者则更倾向于双手协同操作。
实验仪器实验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仪器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仪器是科学实验中使用的各种设备和工具的总称,用于进行实验的操作和测量。
实验操作是指实验过程中将实验仪器运用到实验中的过程,包括实验前的仪器准备、实验中的仪器操作以及实验后的仪器清洁和存放。
实验报告是对实验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文件,需要回答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等问题。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使用某种实验仪器(如导管、显微镜等)进行一项特定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总结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二、实验原理:介绍使用的实验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以及该实验仪器在实验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三、实验操作:1. 实验前的仪器准备:介绍对实验仪器进行检查、校正和准备的操作步骤,确保仪器正常工作和符合实验要求。
2. 实验中的仪器操作:详细描述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操作顺序、参数设置、读数记录等。
3. 实验后的仪器清洁和存放:介绍对实验仪器的清洁和存放要求,包括对仪器外部的清洗和内部的保养措施,确保仪器长期有效和可靠。
四、实验结果:给出实验的定量或定性结果,并以数据表格、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
要准确、清晰地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得到的结果。
五、实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差异,讨论可能的误差来源和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六、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回答实验目的是否达到,讨论实验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提出对实验仪器的改进或优化建议。
总之,实验仪器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都是科学实验中重要的环节,需要仔细和准确地记录和分析实验过程和结果,以推动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通过实验仪器的有效使用和实验报告的详细叙述,可以提高实验的可重现性和可靠性,为科学研究和发现提供有力的支持。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3_1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3_1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进程管理的相关概念和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与互斥等关键机制,提高对操作系统内核工作原理的认知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装有 Windows 10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进行,使用了Visual Studio 2019 作为开发工具,编程语言为 C++。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进程创建1、编写一个简单的 C++程序,使用系统调用创建一个新的进程。
2、在父进程和子进程中分别输出不同的信息,以区分它们的执行逻辑。
```cppinclude <iostream>include <windowsh>int main(){DWORD pid;HANDLE hProcess = CreateProcess(NULL, "childexe", NULL, NULL, FALSE, 0, NULL, NULL, NULL, &pid);if (hProcess!= NULL) {std::cout <<"Parent process: Created child process with PID "<< pid << std::endl;WaitForSingleObject(hProcess, INFINITE);CloseHandle(hProcess);} else {std::cerr <<"Failed to create child process" << std::endl;return 1;}return 0;}```(二)进程调度1、设计一个多进程并发执行的程序,通过设置不同的优先级,观察操作系统对进程的调度情况。
2、记录每个进程的执行时间和等待时间,分析调度算法的效果。
```cppinclude <iostream>include <windowsh>DWORD WINAPI ProcessFunction(LPVOID lpParam) {int priority =(int)lpParam;DWORD start = GetTickCount();std::cout <<"Process with priority "<< priority <<"started" << std::endl;for (int i = 0; i < 100000000; i++){//执行一些计算操作}DWORD end = GetTickCount();DWORD executionTime = end start;std::cout <<"Process with priority "<< priority <<" ended Execution time: "<< executionTime <<" ms" << std::endl;return 0;}int main(){HANDLE hThread1, hThread2;int priority1 = 1, priority2 = 2;hThread1 = CreateThread(NULL, 0, ProcessFunction, &priority1, 0, NULL);hThread2 = CreateThread(NULL, 0, ProcessFunction, &priority2, 0, NULL);if (hThread1!= NULL && hThread2!= NULL) {SetThreadPriority(hThread1, THREAD_PRIORITY_LOWEST);SetThreadPriority(hThread2, THREAD_PRIORITY_NORMAL);WaitForSingleObject(hThread1, INFINITE);WaitForSingleObject(hThread2, INFINITE);CloseHandle(hThread1);CloseHandle(hThread2);} else {std::cerr <<"Failed to create threads" << std::endl;return 1;}return 0;}```(三)进程同步与互斥1、实现一个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程序,使用信号量来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与互斥。
基本操作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基本操作化学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规范。
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习惯。
二、实验原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化学理论,探究化学反应,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本实验主要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天平的使用、移液管的使用、滴定管的使用、试管的洗涤与干燥、加热、冷却、搅拌、过滤等。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天平、移液管、滴定管、试管、烧杯、漏斗、滤纸、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玻璃棒等。
2. 试剂:NaOH标准溶液、HCl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氯化钠、硫酸铜、硫酸铁等。
四、实验步骤1. 天平的使用(1)调零: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调整天平横梁至平衡状态。
(2)称量:将被称物品放在天平左盘,右盘加入砝码,调整砝码至天平平衡,记录物品质量。
2. 移液管的使用(1)清洗:用蒸馏水清洗移液管,然后用待移取的液体润洗移液管。
(2)移液:将移液管插入液体中,吸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轻轻摇匀,然后将液体移入锥形瓶中。
3. 滴定管的使用(1)清洗:用蒸馏水清洗滴定管,然后用待滴定的液体润洗滴定管。
(2)滴定:将滴定管插入锥形瓶中,缓慢滴加液体,直至达到滴定终点。
4. 试管的洗涤与干燥(1)洗涤:用试管刷刷洗试管,然后用蒸馏水冲洗。
(2)干燥:将试管倒置在试管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至干燥。
5. 加热、冷却、搅拌(1)加热:将试管放置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2)冷却:将加热后的试管放置在水中冷却。
(3)搅拌:用玻璃棒搅拌溶液。
6. 过滤(1)准备滤纸:将滤纸折叠成漏斗状,放入漏斗中。
(2)过滤:将混合物倒入漏斗中,待液体过滤完毕。
五、实验数据与处理1. 天平称量结果:物品质量为m g。
2. 移液管移液结果:液体体积为V mL。
3. 滴定结果:消耗标准溶液体积为V mL。
4. 过滤结果:滤液体积为V mL。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天平称量结果准确,说明天平使用规范。
护理技术操作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护理技术操作实验,掌握常用护理技术的基本操作步骤,提高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度,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三、实验地点护理实训室四、实验对象随机选取5名护理专业学生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内容包括: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协助患者翻身;鼻饲法;静脉输液;伤口换药等。
2. 实验步骤(1)测量体温、血压、脉搏①准备:测量体温、血压、脉搏所需物品。
②操作步骤:A. 测量体温:将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患者取舒适体位,将体温计水银端置于腋窝深处,嘱患者夹紧手臂,3分钟后读取体温。
B. 测量血压: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将袖带平整缠绕于上臂中部,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充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缓慢放气,观察血压计指针变化,当降至收缩压水平时,记录血压值。
C. 测量脉搏:患者取舒适体位,将手指轻放于患者腕部桡动脉搏动处,数30秒,乘以2,即为脉搏数。
(2)协助患者翻身①准备:准备翻身所需物品,如:翻身垫、毛巾、便器等。
②操作步骤:A. 患者取仰卧位,先将患者两臂放于体侧。
B. 护士站在患者一侧,一手托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臀部,协助患者缓慢转向侧卧位。
C. 患者侧卧后,护士将患者两臂放于胸前,必要时在患者两腿之间放置软枕。
(3)鼻饲法①准备:准备鼻饲所需物品,如:鼻饲包、液体石蜡、棉签、胶布、别针、夹子或橡皮圈、手电筒、听诊器、弯盘、鼻饲流食等。
②操作步骤:A. 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偏向一侧。
B. 护士站在患者头侧,用液体石蜡润滑胃管前端。
C. 将胃管从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至咽部,嘱患者做吞咽动作,使胃管顺利进入食管。
D. 护士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利于胃管通过食管。
E. 当胃管进入胃内时,听到“咕噜”声,表示胃管已进入胃内。
F. 护士将胃管末端连接注射器,注入少量温开水,确认胃管在胃内。
G. 将胃管末端连接鼻饲流食,缓慢注入。
窗口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窗口基本操作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学习和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包括打开新窗口、最小化、最大化和关闭窗口等,以便能够熟练地操作和管理窗口。
二、实验内容1. 打开新窗口在操作系统的桌面上,鼠标右键点击空白处,选择“新建”-> “窗口”来打开一个新的窗口。
也可以通过使用快捷键“Ctrl + N”来新建一个窗口。
2. 最小化和还原窗口点击窗口的右上角的“-”符号,即可将窗口最小化到任务栏中。
在任务栏中,点击对应的窗口图标,将窗口重新还原到屏幕上。
也可以通过使用快捷键“Windows键+ D”将窗口最小化或还原。
3. 最大化和还原窗口点击窗口的右上角的“口”符号,即可将窗口最大化,占据整个屏幕。
再次点击该符号,窗口将还原到原来的大小。
也可以通过使用快捷键“Windows键+ 上箭头”将窗口最大化,使用快捷键“Windows键+ 下箭头”将窗口还原。
4. 关闭窗口点击窗口的右上角的“X”符号,即可关闭当前窗口。
也可以通过使用快捷键“Alt + F4”来关闭窗口。
三、实验步骤1. 在桌面右键点击空白处,选择“新建”-> “窗口”打开一个新的窗口。
2. 点击窗口右上角的“-”符号,将窗口最小化到任务栏中。
3. 在任务栏中,点击对应的窗口图标,将窗口重新还原到屏幕上。
4. 点击窗口右上角的“口”符号,将窗口最大化。
再次点击该符号,窗口将还原到原来的大小。
5. 点击窗口右上角的“X”符号,关闭当前窗口。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地完成了窗口的基本操作。
我们可以发现,在操作系统中,窗口的打开、关闭、最小化和最大化等操作都非常简便和直观。
这些窗口的基本操作功能方便了我们在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时的操作和切换。
此外,通过实验我们也了解到了使用快捷键能够提高操作效率,特别是在关闭窗口时,使用快捷键“Alt + F4”比鼠标点击操作更加快捷和便捷。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和掌握了窗口的基本操作,还深刻意识到了操作系统的智能化和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
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基本操作实验报告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电路》的第三节《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3. 学生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桌、实验凳、电路实验装置、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开关等。
学具:学生实验报告册、剪刀、胶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电路连接的过程,使学生对电路连接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3.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按照电路实验装置的提示,连接电路,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学生实验报告册上。
4. 汇报交流:每组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1. 打开电路实验装置,将电源、开关、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等元件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2. 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学生实验报告册上。
3. 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将实验装置的电路连接图绘制在学生实验报告册上。
(1)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2)电路中的电压是多少?(3)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了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电脑文件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电脑文件操作实验目的:1. 熟悉电脑文件系统的基本操作。
2.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等基本操作。
3. 了解文件属性的设置和文件搜索方法。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器材:1. 电脑一台2. 实验指导书一份实验步骤:一、实验准备1. 打开电脑,进入操作系统界面。
2. 熟悉电脑桌面及基本操作。
二、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1. 创建文件和文件夹- 在桌面或文件夹内,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 -> “文本文档”或“文件夹”。
- 输入文件或文件夹名称,按回车键确认。
2. 复制文件和文件夹- 选中要复制的文件或文件夹,按住Ctrl键,拖动到目标位置。
- 或者选中文件或文件夹,右键点击选择“复制”,然后到目标位置粘贴。
3. 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选中要移动的文件或文件夹,按住Shift键,拖动到目标位置。
- 或者选中文件或文件夹,右键点击选择“剪切”,然后到目标位置粘贴。
4. 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选中要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按Delete键。
- 或者选中文件或文件夹,右键点击选择“删除”。
5. 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选中要重命名的文件或文件夹,右键点击选择“重命名”。
- 输入新的名称,按回车键确认。
三、文件属性的设置1. 选中要设置属性的文件或文件夹,右键点击选择“属性”。
2. 在“常规”选项卡中,可以设置文件的只读、隐藏等属性。
3. 在“安全”选项卡中,可以设置文件的访问权限。
四、文件搜索1. 打开“开始”菜单,输入要搜索的文件名或关键字。
2. 按回车键或点击搜索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实验结果1. 成功创建了文件和文件夹。
2. 成功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了文件和文件夹。
3. 成功设置了文件属性。
4. 成功搜索到所需文件。
二、实验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电脑文件的基本操作,提高了文件管理能力。
2. 熟悉了文件属性的设置方法,有助于保护文件不被误操作。
滴定分析操作 实验报告
滴定分析操作实验报告引言滴定分析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
通过滴定操作,可以确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
本实验旨在学习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步骤,并通过一个具体的实验案例来展示滴定分析的应用。
实验目的1.掌握滴定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了解滴定分析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3.学习如何计算和表达滴定结果。
实验器材•玻璃滴定管•称量瓶•酸碱指示剂•架子和夹子•烧杯•磁力搅拌器•手套与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确保实验台面整洁,并将所需器材准备齐全;–戴上手套和护目镜,确保安全操作。
2.样品制备–称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转移到干净的烧杯中。
3.滴定操作–取一定量的标准溶液,装入玻璃滴定管中;–添加几滴酸碱指示剂到待测溶液中;–将玻璃滴定管插入待测溶液中,将滴定管尖端放在烧杯中;–轻轻旋转滴定瓶的活塞,让标准溶液缓慢滴入待测溶液中,同时观察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当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变化时,停止滴定。
4.记录数据–记录标准溶液滴定前后的体积差,用于后续计算。
5.数据处理–根据滴定前后的体积差,计算出标准溶液的消耗量;–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摩尔比例关系,计算待测溶液中所含物质的摩尔量或质量;–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6.结果表达–将实验结果以适当的形式进行表达,如摩尔浓度、质量百分比等;–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结论的推断和总结。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手套和护目镜,避免化学品接触皮肤和眼睛。
2.滴定时,应缓慢滴定,并注意观察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3.实验前应检查滴定管和其他器材的清洁度,并避免交叉污染。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中所含物质的摩尔量或质量,并通过与标准值的比较,评估待测溶液的纯度、浓度等特性。
通过反复实验和数据处理,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步骤,并了解了滴定分析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日志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实验一:Linux常用命令实验日志指导教师刘锐实验时间:2009 年10 月13 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信息安全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室S308实验题目:Linux常用命令实验目的:●练习并掌握Linux的常用命令●使用命令方式对用户,用户组及文件使用进行管理●使用图形界面方式对用户,用户组及文件使用进行管理●编写一个简单的C语言程序,并在linux环境下调试并运行实验内容:1.在命令交互方式下完成添加一个用户AA和一个用户组AAteam,并在AA用户下建立一个名为test的文件,同时改变对该文件的访问权限。
2.在图形交互方式下添加一个用户BB和一个用户组BBteam,并建立一个名为test文件,同时设置它的访问权限。
3.用C语言编写一个最简单的hello world程序实验主要步骤:1.练习Linux初学者需要掌握的常用50条命令2.helloworld程序用vi或vim编辑器先编写源代码取名为hello.c1)退出源文件编辑状态到命令行模式,2)在命令行模式下输入gcc –o hello hello.c,其中hello是经编译过后生成的可执行文件3)用chmod命令修改hello文件的权限4)在命令行模式下输入./hello实验结果:心得体会:第一次实验课,我们开始接触Linux操作系统,很生疏和平时用的基本不一样。
更别说命令方式了。
这次实验用户组及文件使用进行管理,使用图形界面方式对用户,用户组及文件使用进行管理编写一个简单的C语言程序,并在linux环境下调试并运行。
通过这次试验,我们学习和实践了一些基本命令.这些命令对于linux来说是必须的。
-o选项表示我们要求输出的可执行文件名. -c表示只要求编译器输出目标代码,而不必要输出可执行文件. -g 表示要求编译器在编译的时候提供以后对程序进行调试的信息。
对于编辑和修改程序我们需要应该运用VI编辑器来修改,而VI编辑器给我们提供了关键字的颜色等等,这使我们能更便捷的找到错误。
我想这次实验告诉我如果对于一个陌生的操作系统,不仅要了解其基本理论,对于常用的基本操作也要了解。
实验二:shell编程实验日志指导教师刘锐实验时间:2009 年10 月20 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信息安全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室S308实验题目:shell编程实验目的:了解shell编程的特点,掌握shell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实验内容:1.在Linux环境下,编写一段shell程序,实现文件的备份和恢复。
2.windows下的用户喜欢在windows下编写shell脚本,程序编写好后需要用U盘拷贝到Linux环境中去运行。
我们来编写一个shell程序,使用一个菜单界面,方便Linux用户对U盘的加载,卸载操作。
程序应该实现一下5歌功能:1)加载U盘2)卸载U盘3)查看加载后的U盘的信息4)从Linux分区的硬盘中拷贝文件到U盘中5)从U盘中拷贝文件到Linux分区的硬盘指定位置上。
心得体会:在第二次实验课上,又是一个陌生的东西——shell编程,必须掌握shell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
这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尝试在Linux上使用U盘并且通过U盘安装软件。
听起来很简单就是安装一个软件,复制粘贴,最后安装就可以了。
但是在Linux上就变得有点复杂了,老师先教我们挂载U盘,通过一些列的操作终于成功了。
挂载成功以后U盘信息出现了,发现不对劲。
老师才解释说中文显示不出来。
不使用必须解除挂载。
在linux中安装软件确实不比windows简单。
这次实验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到了linux的一些特别性能。
实验三:Linux下的C语言编程实验日志指导教师刘锐实验时间:2009 年10 月27 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信息安全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室S308实验题目:Linux下的C语言编程实验目的:学习使用UNIX环境下C编程实验内容:1.fork 系统调用fork系统调用是UNIX操作系统创建新进程的唯一方法,我们称新创建的进程为子进程,而调用fork的进程称为父进程。
子进程有唯一的进程号来标识。
子进程的用户级环境是父进程用户级的一个拷贝。
其调用格式是:int fork()参数和功能说明:fork系统调用没有参数。
如果执行成功,则创建一子进程,子进程继承父进程的某些属性。
当从该系统调用返回时,系统中已有两个用户级环境完全相同的进程存在。
这两个进程从fork 调用中得到的返回值不同,其中子进程得到返回值为零,父进程得到的返回值为新创建的子进程的进程标识号。
fork系统调用非常特殊,用户有时很难理解,因为子进程好象是从天而降,在程序的中间突然开始执行。
下面以实例来说明fork的使用。
[例]该进程说明fork系统调用执行后,生成的子进程从程序中间开始执行,此外还将说明父子进程不同的返回值。
程序如下:main(){int pid;printf(“Start of fork testing\n”);pid=fork();printf(“Return of fork success:pid=%d\n”,pid);}运行结果如下:Start of fork testingReturm of fork success:pid=()Return of fork success:pid=3903该程序首先输出了一行信息,然后创建一个进程,当子进程成功创建后,子进程为就绪状态。
当父、子进程都从fork系统调用返回时,父、子进程都有可能被调用。
如果子进程先被调用,则运行结果与上述相同;如果父进程先被调用,则运行结果与上述就有些不同(自己观察比较)。
另外,子进程继承了父进程的执行环境,即父进程中变量、fork语句后面的代码等。
因此它输出了“R eturn of fork success:pid=0”。
假设如果子进程先被调用,子进程执行完毕后,父进程被调用就输出了“Return of fork success:pid=3903”(这时fork的返回值就是子进程的标识号)。
这就是为什么这条语句被执行了两次的原因。
从fork系统调用的返回值上可以区别哪个进程在执行。
例子中没有考虑到fork调用失败时的情况,如果严格编写,程序的模型应该是:if(pid=fork())= =0{fork成功,子进程执行的程序段}else if(pid= =-1){fork失败,父进程中的出错处理程序段}else{fork成功,父进程执行的程序段}2.exec系统调用fork系统调用只是将父进程的环境拷贝到子进程中,而没有用子进程来初始化创建的子进程,因此它并不能执行以新的目标程序,而这一点又是程序设计所必须的。
为此UNIX系统提供了通过exec系统调用,以便用指定目标程序更换进程的执行图象。
系统中的绝大多数命令都是通过exec来执行的。
不但shell进程所创建的子进程使用它来执行用户命令,shell进程本身和它的祖先进程也是用exec来启动执行的。
exec系统调用有多种不同的使用格式,不同之处在于有不同的名字和参数。
这里只讲其中的一种。
其格式为:int execl(path,arg0,arg1,…,argn,(char*)0)char *path,*arg0,*arg2,…,*argn;参数和功能说明:参数path指出一个可执行的目标文件的路径名;参数file指出可执行目标的文件名;arg0作为约定,与path相同;参数arg1到argn分别是该目标文件执行时所带的命令行参数;最后一个参数(char*)0表示参数串结束。
exec调用在程序中使子进程能执行自己的代码。
下面用实例来说明:main(){printf(“==system execl testing ==\n”);execl(“/bin/date”,“/bin/date”,0);printf(“execl failure!\n”);}其中一个执行结果如下:===system execl testing===Sun Jan 17 22:50:44 CST 1999如果将execl所在行写成execl(“date”,”date”,0),则会有如下的执行结果:===system execl testing===execl failure!程序的第一、第三行输出了判断信息,当execl调用成功时,因不执行程序中的语句,使第三行语句无法输出,该信息只当execl调用失败时才能输出。
因此执行该程序获得上述两个不同的结果。
第二次execl调用失败的原因是execl调用的第一个参数必须是目标文件的完整路径名,而不能只用文件名。
心得体会:这次实验是在UNIX下C编程,本来在windows下C编程就还不怎么熟练,这次换操作平台了完全没头绪。
老师先教会了我们调用fork系统和exec系统调用。
Fork系统调用是UNIX操作系统创建新进程的唯一方法,在新创建的进程为子进程,而调用fork的进程称为父进程。
通过exec系统调用讲父进程拷贝到子进程中,子进程不初始化创建的子进程是程序设计必须的。
经过这次实验,我发现对于操作系统的知识不能只限于书本,很多东西必须自己去学习。
实验五:Linux的内核编程实验日志指导教师刘锐实验时间:2009 年11 月10 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信息安全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室S308实验题目:Linux的内核编程心得体会:Linux内核编写,基本完全不懂,看看私房菜也只学了一点皮毛,最多就是熟悉地掌握Linux的常用命令。
如果没人帮助做个东西出来可能不会成功。
内核就是整个操作系统的核心,管理着全部驱动和各工具的提供等等。
实验八:Linux内存管理实验日志指导教师刘锐实验时间:2009 年1 月17 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信息安全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室S308实验题目:Linux内存管理实验目的: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合理地分配空间。
请求页式管理是一种常用的虚拟存储管理技术。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页面置换算法模拟设计,了解虚拟存储技术的技术特点,掌握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页面置换算法。
实验内容:计算并输出下述各种算法在不同内存容量下的命中率①先进先出的算法(FIFO);②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RR);③最佳淘汰算法(OPT)先淘汰最不常用的页地址;④最少访问页面算法(LFR);⑤最近最不经常使用算法(NUR)。
其中③和④为选择内容。
命中率=1-页面失效次数/页地址流长度在本实验中,页地址流长度为320,页面失效次数为每次访问相应指令时,该指令所对应的页不在内存的次数。
实验主要步骤:<程序设计〉本实验的程序设计基本上按照实验内容进行。
即首先用srand()和rand()函数定义和产生指令序列,然后将指令序列变换成相应的页地址流,并针对不同的算法计算出相应的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