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答题要点总结精要】10:工业区位(转载)
工业的区位知识点总结
工业的区位知识点总结工业区位知识点总结如下:一、地理位置1.1、交通条件交通条件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交通条件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运营成本,有利于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拓展。
交通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企业需要考虑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运输成本和运输方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交通条件。
1.2、资源条件资源条件是工业区位选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资源包括原材料、能源、水资源等,对于大多数工业企业来说,原材料的来源和价格、能源的供应和成本、水资源的利用和环保等都是关键因素。
因此,选择地理位置时需要考虑资源条件是否充足和可靠。
1.3、市场条件市场条件是工业区位选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市场包括消费市场和销售市场,企业需要考虑产品销售的便利程度和市场需求的广泛程度。
此外,地理位置还会影响企业对市场的认知和了解,有利于企业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形成。
1.4、劳动力条件劳动力条件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
适量的劳动力资源对于工业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需要考虑当地劳动力的素质和数量、工资及福利待遇、用工成本等因素,以便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
二、环境条件2.1、气候环境气候环境是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之一。
气候对于企业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原材料的生长和消耗、产品的运输和储存等都有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地理位置的气候条件是否适宜自己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2.2、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工业区位选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自然环境包括地质构造、地貌特征、水文地形、植被条件等,影响着企业的用地和土地利用、土地资源和环保等方面。
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地理位置的自然环境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和要求。
2.3、环保条件环保条件是工业区位选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环保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地理位置对于企业的环保要求和成本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地理位置的环保条件是否满足自己的生产和环保要求。
2.4、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工业区位选择的一个隐患。
【高考技巧】高中地理高频考点答题要点必读:工业区位
【高考技巧】高中地理高频考点答题要点必读:工业区位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一)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
(二)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三)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四)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
二、区位因素对工业的影响①资源——工业宜建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有什么原料,适宜发展什么工业。
②水源一一靠近水源地,以便提供充足的工业用水(还可获得廉价的水运)。
③地形——选择在较平坦开阔的地形区内,发展前景广阔。
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数,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
④交通——沿交通线分布,以便提供充足的燃料、原料,也便于产品的输出、职工的上下班。
⑤环境——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产生污水的企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地。
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⑥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应远离城区。
⑦土地租金一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⑧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工业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因此,在现实的区位选择中,要首先考虑其主导因素或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
注: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原因是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③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④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重要;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三、工业集聚的原因、影响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成本加强企业间交流协作联系实现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利:集聚加重环境污染)四、工业分散原因充分利用各地区优势资源(这里要细答:如发达国家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交通运输物流优势,发展中国家地区:廉价丰富劳动力资源能源市场地租低廉优势)扩大企业影响力,实现全球战略(如跨国公司)五、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㈠分析思路: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劳动力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9个大的方面。
高一地理工业区位知识点
高一地理工业区位知识点高一地理:工业区位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关注人类与大地之间关系的科学。
在高中地理学中,工业区位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工业区位的研究涉及到工业的发展规律、因素与影响等方面,对于理解工业地理分布以及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业区位的选择因素工业区位是指工业生产集聚的地理位置。
那么,为什么工业倾向于在某些地区集中发展呢?这一现象存在着择址的因素与选择。
1. 自然条件的因素自然条件是选择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水源、水力资源和原材料的丰富性是工业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
充足的水资源可用于生产、冷却和消耗,而充足的原材料供应可以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2. 交通运输的因素交通运输的便利与否对工业区位的选择也有重要影响。
便捷的交通网络可以快速、廉价地运输原材料和产品。
所以,交通干线和物流网络的发达程度对于工业区位的选择非常关键。
3. 劳动力和市场的因素工业化过程需要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
工业需求大量的劳动力,而稳定的市场需求可以刺激工业生产。
因此,劳动力条件和市场条件是工业区位选择的另外两个重要考虑因素。
二、工业区位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发展需求和因素,工业区位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下:1. 原料型工业区位原料型工业区位是以原材料资源丰富的地区为基础的,这些地区通常具有矿产资源或农业资源。
成熟的农业和矿业生产可以为工业提供稳定的原材料资源,同时也为劳动力的供给提供了基础。
例如,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家在铁矿石、煤炭等资源的开发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2. 劳动力型工业区位劳动力型工业区位是以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基础的。
这些地区通常是人口密集的城市,具有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丰富的就业机会。
劳动力集中的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经常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效率与竞争力。
例如,中国大陆的珠三角地区因为劳动力密集而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
3. 市场型工业区位市场型工业区位是以庞大的消费市场为基础的。
这些地区通常是商业与人口集中的大都市,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工业的区位选择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课标呈现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的变化(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2)科技进步的影响: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知识点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及其判断知识点3:工业联系与工业分散1.工业联系(1)生产上的联系: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①相对独立的零部件之间的联系;(2)空间利用上的关系:如开发区。
(3)信息联系:如计算机联网。
2.工业集聚原因3.工业分散的发生原因与工业类型4.工业地域(1)形成类型:①自发形成: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在地理上靠近,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
①规划建设形成:有的有投入产出联系,有的没有投入产出联系,只为共用基础设施。
(2)性质分类:①发育程度较低:一些轻工业工厂面积较小,对当地工业发展的潜力也小。
①发育程度较高:重工业(钢铁、机械、石化)工厂,生产过程复杂,相互联系工厂多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再加上为方便众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往往由于工业地域扩展为工业城市。
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如图)图中A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电能消耗,则其主导因素为动力;B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则其主导因素为劳动力;C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原材料数量,则其主导因素为原料。
为尽可能降低成本,工厂应选在上述主导因素丰富而价优的地区。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1)运输环节①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或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布局于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备考素材】高考地理关于工业和工业区位考点汇总
【备考热点】2020高考地理关于工业和工业区位考点汇总全面分析工业区位,构建高质量答题模式区位因素分析类问题,一般要先调用头脑中已构建的思维模式,然后到材料问题和区域微观图中去找区位信息,分析是有利因素还是不利因素,是主导因素还是次要因素,最终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建立高质量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全面掌握知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答题观念,有利于答题思路、视野更开阔。
(一)自然因素1、土地:有一定数量的、适合建筑的用地。
2、资源:矿产资源3、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地热能4、水源:有比较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5、环境:气候宜人,环境好,空气洁净说明:土地对于农业来说主要是土壤是否肥沃,而工业主要是厂房建设;资源能源具有社会属性,也可定为人文因素;水源因素是工业发展所必须的,工业冷却水一般使用淡水;环境因素一般对新兴工业如电子工业或某些特殊如航天工业有一定影响。
概括一下为:三源一土加环境。
(二)经济因素1、农业经济基础:好坏(如上海工业的发展就得益于长江三角洲强大的农业经济基础)2、距离问题:是否接近原料产地、燃料产地或消费市场(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3、交通条件:沿海、沿河(运河)、沿江、铁路、公路、高速公路、航空运输线4、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人价格或工资水平)和素质(知识和技术)5、科学技术:接近高等教育区6、信息:广告宣传、品牌效应说明:表述农业发展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工业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故采用综合表述,即经济基础好坏。
表述城市或人口发展条件时一般这样表述为工农业基础好(坏)。
(三)社会因素1、政策:支持、鼓励(如改革开放政策促使东部沿海地区迅猛发展)2、国防需要:巩固国防(如50年代我国的“三线”工程建设)3、解决就业:将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地方4、个人偏好:华侨对家乡的投资5、工业惯性: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
6、社会协作条件:社会服务条件(共用基础设施)和生产协作(工业集聚、群体效益)说明:工业惯性的原因可能有①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②政府的干预影响③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
高二地理工业区位知识点
高二地理工业区位知识点在地理学中,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选择设厂址点的决策过程和结果。
工业区位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工业发展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高二地理学习中,了解工业区位的知识点对于理解工业发展的规律以及地理学的应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工业区位的意义与要素工业区位的选择对于工业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工业区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在工业区位选择中,以下要素起着决定性作用:1.自然要素:地形地势、气候条件、水资源等是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基础。
例如,工业企业通常会选择可利用水力资源的地区,以确保供水和发电的便利。
2.交通要素:交通的便捷性对于工业企业的运输和物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否靠近港口、铁路、公路网等交通设施,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
3.市场要素:工业企业需要考虑产品销售的市场规模和潜力。
因此,选择工业区位时要考虑距离主要市场的远近以及市场需求的情况。
4.人力资源:工业企业需要合适的劳动力资源来保证生产和经营的顺利进行。
因此,人力资源的可得性和素质水平也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二、不同类型工业区位的特点根据工业企业的性质和类别的不同,工业区位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工业区位类型及其特点:1.原材料型工业区位:这类工业区位选择的重点是接近原材料的产地,以便降低物流成本和确保供应的稳定性。
例如,铁矿石工业区通常会选择在铁矿石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
2.市场型工业区位:这类工业区位选择的重点是接近销售市场,以便降低运输成本和满足市场需求。
例如,汽车工业通常会选择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地区建立生产基地。
3.劳动力型工业区位:这类工业区位选择的重点是人力资源的可得性和成本。
一些工业企业会选择在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建立生产基地。
4.科技型工业区位:这类工业区位选择的重点是科技创新和人才聚集。
一些高科技产业通常会选择在教育优势、科研机构集中的地区建立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
工业区位分析高考地理知识点
工业区位分析高考地理知识点工业区位指工业所在的地区和地理位置。
影响工业区位的成本因素较多,各项成本因素对不同行业的区位吸引力不同。
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工业区位分析高考地理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工业区位分析高考地理知识点一: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工业区位分析高考地理知识点二:京津唐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区位分析高考地理知识点三:沪宁杭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1)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工业区位知识点整理
工业区位知识点整理工业区位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确定适宜进行工业发展的地理位置。
合理的工业区位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对促进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关于工业区位的知识点整理:1.地理因素:地理因素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最基本因素之一、它包括地形、气候、土地利用、水资源等。
地形和地貌对于工业区位具有直接影响,如地势平坦的地区更有利于设立工厂和建设工业园区。
气候因素与工业发展密切相关,寒冷的气候环境适宜于一些高能耗型工业的发展。
水资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工业需要大量的水资源用于冷却、洗涤等生产过程。
2.市场因素:市场因素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工业企业在选择区位时,通常会考虑是否离主要消费市场近、物流成本低等。
一些工业企业会选择相对集中的市场区域,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更方便物流配送等。
3.交通因素:交通因素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发达的交通网络能够极大地促进物资和产品的流动,减少运输成本,提高交货准时率。
因此,工业企业通常会选择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如邻近铁路、高速公路、港口和机场等交通枢纽的地区。
4.资源因素:资源因素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供应。
因此,工业区位选址通常会考虑是否临近原材料产地、能源资源区、水资源等。
一些大型工业园区会选择建设在资源丰富的地区,以便更好地获取原材料和能源。
5.人力资源因素:人力资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在选择工业区位时,企业通常会考虑周边地区是否有足够的劳动力供应,并且人力资源是否符合企业的需求,如技能水平是否与企业技术要求匹配等。
6.法律环境因素:法律环境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通常会关注所在地的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等。
优惠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竞争力。
7.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企业在选择工业区位时,通常会考虑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环境因素。
2022届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的区位因素
工业的区位因素1、工业区位因素(1)土地: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2)水源: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考虑临河湖分布。
(3)原料: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很大。
(4)动力: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应考虑接近境源供应地。
(5)交通运输: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书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治江港口和铁路枢组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新型运输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工业集中于原料地或市场的状况。
(6)市场: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
(7)劳动力: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具备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民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机械化、自动化降低了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提高了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廉价劳动力吸引劳动密集型工业布局。
(8)政府服务: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9)集聚效应:集聚可以共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和协作。
(10)个人偏好:个人的兴趣、爱好、乡土情感等影响工业区位选择。
(11)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成为现代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12)其他:技术、信息等。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环境要求: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等。
(2)污染程度①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如服装厂、玩具厂等。
②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如汽车厂、机械厂、仓库等。
③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如钢铁厂、水泥厂等。
(3)污染类型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应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工厂宜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如水泥厂、酿造厂等。
高考地理复习 考点精析 工业区位因素
考点 工业区位因素baa地形河流空间资料a ba编号类别平地坡地编号类别河流图3属性资料1.图4是四幅“河流”资料的评估值图,其中正确的是1000100011001111111111111100000011111111111111000000001110011110①②③④图4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图3中的信息资料,结合材料中所列举的要满足的两个条件:地形平坦和距河流1km 范围内,综合判断图(2)是正确的评估值图。
2.根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图5中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1乙0011丙0甲1丁01111图5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丙【答案】A【解析】根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图5中的甲和乙是最适合要满足的两个条件。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课标版)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土厂停产。
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
据此完成1~2题。
3.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答案:B解析:该组题从日本地震的热点切入,考察工业分类与工业区位。
该题要结合题内题外知识解答。
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建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市场,其次是降低生产成本。
在中国建零部件厂发生在地震之前,A不正确。
中国的整车生产使用中国生产的配件,减少运费,成本降低,B正确。
汽车制造厂是资金与技术导向型工业,而不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C不正确。
中国生产的零部件主要是供应中国的整车生产,D不正确。
4.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答案:C解析:由于技术保密等原因,部分核心零部件与主要研发机构仍在日本,所以地震造成这些零部件厂停产,中国的整车生产自然被迫减产,C正确。
高考地理总复习-工业专题知识点讲义(精华例题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专题复习——工业专题(精华例题版)【知识体系】【考纲要求】1、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梳理】考点一.工业区位因素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主要影响自然因素土地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地形是否开阔水源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
需水量大的工业应接近河湖分布社会经济因素原料原料的种类、数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影响很大动力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应接近能源供应地布局交通运输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对工业具有很大吸引力劳动力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拥有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及其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1)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2)不同地域,由于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3)选址原则(经济利益方面):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二、工业的区位选择——主导因素决定1.工业区位选择的类型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但总有一个是最主要的,即主导因素。
根据主导因素把工业分为不同的导向类型: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共性与个性【重点突破】一、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主导因素决定了工业的区位选择,对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如图a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技术,则其主导因素是技术。
图b中甲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工资投入,则其主导因素是劳动力;乙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产品运费,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图c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市场,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工业区位分析高一地理知识点
工业区位分析高一地理知识点一、工业区位的概念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选择建厂或投资的地理位置。
工业区位分析是通过比较各种区位条件,确定最佳的工业区位。
工业区位的选择对于工业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区位条件会对生产成本、市场销售、物流运输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二、工业区位分析的要素1. 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交通运输、人口分布等方面。
自然环境对于工业区位的选择影响很大,例如,对于污染较大的工业,选择远离居民区的位置是必要的;而对于水资源依赖的工业,选择靠近水源的区位会更有优势。
交通运输也是重要的地理因素,便利的交通网络可以方便原材料的进出和产品的销售。
此外,人口分布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工业企业需要在人口较多的地方建厂,以便获取更多的劳动力资源。
2. 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劳动力成本、政策支持等方面。
工业企业需要选择处于市场需求旺盛的地区,以便更好地销售产品和实现盈利。
劳动力成本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工业企业通常会选择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也对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税收优惠、土地供应等政策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投资建厂。
3. 市场分析因素市场分析因素主要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市场稳定等方面。
工业企业需要选择处于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以便有足够的销售空间,并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市场竞争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工业企业需要选择处于市场竞争较小的区域,以降低竞争压力。
此外,市场的稳定性也对工业区位选择有重要的影响,选择市场稳定的地区可以减少经营风险。
三、工业区位分析的方法1. 量化分析法量化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各种区位因素进行定量评估和比较,确定最佳工业区位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会制定一套标准或模型,将各种区位因素进行加权计算,得出综合评分,从而确定最佳的工业区位。
2. 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方法,它可以处理一些难以量化的因素,例如市场竞争、政策支持等。
高三地理工业区位分析知识精讲
工业区位分析一、学习目标要求:工业区位分析由单一主导因素向综合针对实际问题方向发展。
要重视中外工业地域的比较和评价能力的训练。
二. 重点、难点:1. 工业生产的区位选择2. 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本考点在地理试题中出现较多,此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要加深理解。
答题时注意灵活运用地理基本原理、方法论知识来分析问题。
本题的知识点及逻辑关系可用图解法列出。
三. 学习内容:(一)工业生产活动1. 概念:在工厂里、劳动力利用动力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
2. 特点:灵活性、连续性3. 投入和产出。
工业的投入——产出(1)投入:①投入要素:土地、水源、原料、劳动力、资金、技术、能源。
②投入不同的工业类型。
a. 经济水平较低地区,宜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
如:采掘工业、纺织工业。
b. 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宜发展资金密集工业。
c. 科技发达地区宜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
(2)产出:①产品:a. 满足生产的需要。
如:钢材、机械、化肥……b. 满足生活的需要。
如:食品、服装……②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3. 工业的发展(1)工业的分布(空间):①就世界而言:工业集中分布在欧洲、北美、日本。
②就国家而言:集中在少数地区或少数城市。
(2)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时间):第一次技术革命:时间始于18世纪60年代,标志蒸气机,工业部门棉纺织、钢铁。
第二次技术革命:始于19世纪70年代,标志电气化,工业部门电力、化学、石油加工、汽车。
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50年代,标志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工业部门微电子工业,激光工业、航天工业(3)工业投入的变化:①原因: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原料变化:采用的原料种类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利用率及加工深度不断提高。
③劳动力变化:a. 对劳动力数量,体力投入越来越少。
b. 对劳动力知识,技术投入逐渐增加。
(4)工业产出的变化:①变化的原因:新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
高考地理复习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
高考地理复习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工业区位指工业所在的地区和地理位置,下面是要紧的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期望对考生有关心。
1.要紧的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水源、土地、原料(能源矿产资源)、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政策、交通运输、工人(劳动力)等。
2.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主导因素类型区位选择原则典型工业部门缘故原料原料导向型接近原料产地制糖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原料运输成本较高原料不便长途运输市场市场导向型接近市场(往往是指都市)啤酒、服装饮料工业、家具制造业、炼油业,印刷厂产品不便长途运输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动力?(电力)动力导向型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有色冶金如电解铝工业,重化工工业电能消耗量大劳动力(廉价)劳动力导向型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点一般服装工业、电子装配业、鞋帽加工业劳动力需求大技术技术导向型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飞机工业、集成电路工业、周密外表工业技术要求高3.区位选择原则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通常工业区位选择要紧考虑经济因素,而经济因素又要紧考虑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
假如某工业劳动力费用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专门大,则劳动力工资水平就成为该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该工厂在空间区位选择上就要接近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一样涉及的五种导向型工业可考虑为在爱护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即可连续进展)指导思想下的阐述。
现在是不是感受查字典地理网为大伙儿预备的2021高考地理复习要紧的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专门关键呢?欢迎大伙儿阅读与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专题答题要点总结精要前言:一个不规范的字词可能导致整个句子表达错误一句不规范的话语可能导致整段文字失去意义十、工业区位专题(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
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
工业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因此,在现实的区位选择中,要首先考虑其主导因素或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
注: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原因是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③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④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重要;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二)工业主导区位分类:原料指向型: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的成本较高——接近原料产地——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加工厂——原料影响在减弱市场指向型: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的成本较高——接近市场——饮料厂、家俱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市场影响在加强动力指向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有色冶金——动力影响在减弱廉价劳动力指向型:需投入大量劳动力——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纺织厂、电子装配厂、服装厂——劳动力数量影响在减弱,劳动力素质影响在加强。
技术指向型:对技术要求高——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集成电路,飞机制造、核电、精密仪器仪表厂人才和知识的影响力在加强。
(三)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㈠分析思路: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劳动力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9个大的方面。
注: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㈡举例:例1:分析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是:①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海运方便,有利于对外开放,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连接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②当地及邻近地区资源或原料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③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侨乡,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④四大基地中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例2:上海建立大型钢铁企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海南为何目前仍没有建立钢铁企业?上海无煤无铁,缺乏原料、燃料,它之所以能发展钢铁工业具有以下有利条件:①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居我国大陆南北沿海航运中点,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相接,是水陆交通枢纽。
可以利用便利海运、廉价的河运从内地和国外输入煤、铁,发展临海型钢铁工业。
②接近消费市场。
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又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各种工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钢铁,建立钢铁企业,可以就地消费,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
③工业用水方便。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大型现代化宝山钢铁联合企业就建立在长江之滨,工业用水极为方便。
④技术力量信雄厚。
上海工业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沿海地区老工业基地,知识技术密集,高等教育、科学技术都很发达,能为我国生产高、精、尖、新的产品,为全国钢铁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海南岛虽然蕴藏着丰富的富铁矿,但由于能源短缺,开发较晚,技术落后,市场狭小,目前还没有建立大型钢铁企业。
自从1986年成立海南省以来,它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海南的钢铁工业也会兴起的。
(四)工业集聚和分散工业集聚:①传统工业区:集聚原因:由于现代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很强,工业集中布置可产生集聚效应。
集聚有利意义: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不利意义:工业集聚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
②新兴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地区分布上常具有较为显著的地区集群特点的好处是:共用基础设施;加强信息联系和协作。
分散区位因素:产品“轻、薄、短、小”,便于航空运输;接近市场;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接近原料地;接近土地租金较低的地区;减少环境污染。
(美国工业向西部和南部迁移原因:西部和南部新兴工业发展快,就业机会多;环境优美,污染少。
)(五)传统工业区典型地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等区位分析:(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丰富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开发早;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农业资源支持;广阔的市场。
特点:煤铁资源丰富;以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整治措施:省略(鲁尔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五个工业区)区位条件:有利—-岛国,多优良港口;工业基础好;不利—-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
促进发展的原因:深刻的历史原因;重视科技;发展教育。
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原因:①本土资源匮乏,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②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要大量出口;③沿海为平原,利于建厂;④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原料与产品的进出口。
埃及的经济支柱: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新加坡的经济支柱:炼油、造船、电子电器、海上钻井平台制造.(六)新兴工业区1.意大利新兴工业基地和我国乡镇企业(浙江温州)区位分析:①大批廉价劳动力;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张价;③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④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⑤政府的大力支持。
特点:①以中小企业为主;②轻工业为主;③生产过程分散;④资本集中程度低;⑤分布在小城镇或农村。
相同点:(同上)不同点:①企业之间相互竞争;②没有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调整措施:①重视专业分工,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②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③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的需求信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④形成规模生产;⑤树立品牌意识;⑥加大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⑦与国外大企业进行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2.“硅谷”: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中部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
区位分析:自然因素: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社会经济因素:①科技发达(有高等院校);②便捷的交通(高速公路、航空港);③军事定货(美国硅谷)。
特点: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发展变化原因: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便宜的优势条件。
(七)我国重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带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3、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不足: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4、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地区。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市场经济发达。
不足:能源、资源不足5、东部沿海工业地带范围: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14个沿海开放城市(江苏:连云港、南通)、四个工业基地优势条件:有众多优良港口和通达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海运航线;便于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经济发达、技术雄厚、基础好。
发展:大秦铁路、神黄铁路;秦皇岛港煤炭输出港;秦山、大亚湾、田湾、岭澳核电站;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6、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范围:以沪宁杭为中心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钢铁、轻纺工业;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电力、金等工业发展;以攀枝花为中心钢铁工业;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湘赣地区多种有色金属工业等。
优势条件: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水利资源丰富;水运得天独厚;经济腹地广阔7、陇海-兰新铁路工业地带范围:连云港、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兰州、新疆乌鲁木齐优势条件:能源丰富、资源丰富;第二条欧亚大陆桥8、沿江大开发区位因素:工业制造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靠近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上海可获得资金、技术、人才的优势等。
意义:为提升江苏制造业水平提供新的发展平台;带动两岸经济尤其是苏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整个长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开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江苏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