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制度改革细则

合集下载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意见概述
意见概述
《实施意见》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 拔水平;加强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 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 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录取方式
问: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将有哪些变化?
答:高校招生录取方式的变化主要有:一、将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在招生章程中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 公布;二、在制定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充分发挥招生委员会作用;三、 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四、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 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五、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六、推 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七、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 批次改革试点。八、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高职院校
问: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如何进行?
答:根据改革方案,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将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 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 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 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二)基本原则。

北京中考制度改革方案2021

北京中考制度改革方案2021

北京中考制度改革方案2021一、考试形式2021年起,北京中考将采取“必考+选考”的形式进行。

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科,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六科中的三科。

选考科目实行“6选3”模式,考生可在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前选定参加高考的选考科目。

二、考试科目与分值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分值分别为100分、100分、100分。

选考科目分值为物理60分、化学40分、生物40分、历史40分、地理40分、道德与法治40分。

三、考试时长语文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和外语均为120分钟。

选考科目分值和时长由各区按照不同年级安排。

四、命题要求北京中考命题将遵循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中学教学实际和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应高中招生改革和高考改革需要,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素质教育导向。

五、成绩呈现北京中考成绩采用分数制呈现,总分为580分。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均为100分,体育40分,其他选考科目每科20分。

选考科目从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和生物6个科目中选3科参加考试,由学生从报考高校的院校专业目录中选定。

六、招生录取北京中考招生录取将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

录取时,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依次录取。

录取时,按照考生填报的高中志愿顺序依次检索,符合条件即被录取。

若考生填报的志愿均未被录取,则按照成绩从高到低进行调剂录取。

七、综合素质评价北京中考将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

评价结果将以等级形式呈现,分为A、B、C、D四个等级。

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学生升学的重要参考依据。

八、保障措施为确保北京中考制度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北京市政府将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完善中考工作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加强对中考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确保中考公平公正。

最新浙江高考考试说明细则,浙江高考考试大纲变化解读

最新浙江高考考试说明细则,浙江高考考试大纲变化解读

最新浙江高考考试说明细则,浙江高考考试大纲变化解读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23〕35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二)工作原则。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改革着力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强化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二、基本内容全面深化统一高考招生改革,进一步完善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改革,加快建立多类型、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

(一)统一高考招生。

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1.科目与分值。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

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

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2.考试。

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出能力立意。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学[1999]3号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学[1999]3号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正文:---------------------------------------------------------------------------------------------------------------------------------------------------- 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学〔199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高校招生委员会,广东省高教厅,部属各高等学校: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在改革中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善。

二十余年来,在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录取办法、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经历了较大的变化。

高考制度的改革为高等学校科学、合理、有效地选拔人才,为引导中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考生提供相对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方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

面对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新形势,面对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加大教育的贡献力度迫切要求,教育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相应地,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必须坚持改革,主动适应时代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素质能力结构的要求。

着力引导人才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使高考的作用进一步完善。

教育部学生司、基础教育司和考试中心在近一年联合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已经教育部党组讨论通过并报经中央领导同志原则同意。

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如下:一、高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在改革中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三项原则,把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深化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1、高考科目设置改革。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推行“3+X”科目设置方案。

国家考试规章制度文件

国家考试规章制度文件

国家考试规章制度文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考试的管理,保证公平公正,确保考试秩序稳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考试是指经国家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考试,包括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等。

第三条国家考试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保证考生的权利和利益。

第四条国家考试主要包括考试计划编制、考试招生、考试管理、考试监督等环节。

第五条国家考试的组织管理工作由国家教育部门负责统一领导。

第六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国家考试的管理和监督,做好考生的服务工作。

第七条国家考试委员会是国家考试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管理国家考试的工作。

第八条国家考试委员会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九条国家考试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国家考试制度,规范考试流程,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第十条国家考试委员会应当加强对考生的宣传教育,提高考试的质量和水平。

第二章考试计划编制第十一条国家考试委员会应当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和需求,制定考试计划。

第十二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考试计划,组织实施本地区的考试工作。

第十三条考试计划应当包括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考试地点、考试方式等内容。

第十四条考试计划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公众公布,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五条考试计划一经公布,不得擅自更改。

第十六条考试计划执行过程中如出现问题,应当及时报告国家考试委员会,进行调整。

第三章考试招生第十七条考试招生应当按照考试计划的要求进行。

第十八条考试招生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

第十九条考试招生应当根据考试成绩确定录取资格。

第二十条考试招生过程中不得违规招生,不得接受贿赂。

第二十一条考试招生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二条考试招生过程中如发现作弊、舞弊等行为,应当立即查处,并取消相关考生的资格。

第四章考试管理第二十三条考试管理包括考场管理、考试监督、考务安排等环节。

第二十四条考试管理应当严格遵循规定,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第二十五条考试管理应当对考生进行身份验证,保障考试的安全性。

《包头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细则》政策解读

《包头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细则》政策解读

《包头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细则》政策解读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教育局发布了《包头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细则》,旨在促进招生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等问题。

下面就该实施细则进行简要解读。

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1.考试时间及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两个模块,分别为学科知识与思维品质。

学科知识模块考试时间为6月中旬,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

思维品质模块考试时间为6月底至7月初,考试科目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2.考试范围及难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为初中三年级的教材范围,考试难度以中等偏上为主。

3.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将采用9分制评分,包括多项指标,如学科能力、素质品德、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其中,学科知识模块成绩对学生初中学业水平评价的权重为70%,思维品质模块成绩为30%。

4.成绩使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作为高中招生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辅助学校进行德育、智育、体育全方位评价,对于学生的升学及高中学习内容的学习还有一定促进作用。

二、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1.发布考试内容和时间表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考试内容和时间表应于招生前至少一年向社会公布,并在招生过程中及时公布补充信息。

2.科目不一,难度适宜根据不同选考科目的基础,设置高中阶段学校考试科目不一,考试难度适宜,旨在鼓励学生通过科目多样性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掘自己的优势,同时传达对全面人才的培养理念。

3. 招生机构变动在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中,将规定学校通过独立的组织机构或依托当地招生考试机构招生,消除学校和中介机构之间的关系,保证招生的公正性。

同时,学校可依据学生高考成绩,酌情决定是否补录。

总的来说,包头市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由考试内涵的设计和招生机构的设置两方面入手,旨在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课业水平考试和安全、公正的高中招生考试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个性。

中考制度改革方案

中考制度改革方案
第2篇
中考制度改革方案
一、引言
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优化人才选拔机制,提高教育质量,本方案针对我国中考制度进行系统改革,旨在构建更加公平、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
二、基本原则
1.公平性:确保中考制度对所有考生公平,消除地域、城乡、学校之间的差异。
2.科学性: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优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2.科学合理: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优化考试科目设置,增强考试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3.系统集成: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构建系统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4.减负增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改革措施
1.考试科目调整
(1)将语文、数学、英语作为必考科目,分值分别为120分、120分、100分。
(1)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道德品质、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纳入评价范围。
(2)自主招生:鼓励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开展自主招生,增加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双向选择。
(3)普职融通:合理调整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招生比例,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
4.教育教学管理
(1)课程改革: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提高课程质量,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
(2)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作为选考科目,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其中3门,每门科目分值为100分。
(3)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分值为60分,纳入中考总分。
2.考试内容与形式
(1)优化考试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素养。
(2)增加情境化、综合化题目,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监督检查: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中考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最新青海高考考试说明细则,青海高考考试大纲变化解读

最新青海高考考试说明细则,青海高考考试大纲变化解读

最新青海高考考试说明细则,青海高考考试大纲变化解读青海省日前公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青海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内容和实施时间表。

关于高考招生部分内容,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农村和贫困地区、农牧区招生计划数必须确保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高中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明确复读生和社会人员可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逐步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

普通高中在校生均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成绩合格方可获得毕业资格。

考试科目由全省统一命题、制卷、组织考试、评卷和发布成绩。

学业水平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进行,为有需要的学生逐步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

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可报名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三、高职院校招生与普通高校招生逐步分开,2023年是转折点高职院校招生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

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

实施高职分类招生,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23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23年成为主渠道。

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高等院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

四、高考科目由“3+综合”变为“3+3”,外语考两次。

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选考科目成绩组成。

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可选择其中较高一次考试成绩计入。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设合格性考试和选科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选科考试成绩以等第方式呈现。

考生在参加合格性考试基础上,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中自主选择3门科目参加选科考试,由等第成绩转换为相应分值后计入总成绩。

中职考试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中职考试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中职考试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中职考试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旨在全面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考试制度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性,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改革内容和措施1. 考试科目设置和内容调整(1)取消理论考试科目中不符合职业特点的内容,增加实践操作考试科目,突出实用性。

(2)鼓励中职学校根据地方产业发展和就业需求,设置相关专业技能考试科目,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2. 考试方式和形式变革(1)推行机考和网络考试,提高考试效率和准确性。

(2)适度减少笔试环节,加大实操考试比重,更加注重技能和能力的考核。

3. 评价方式和结果公示改进(1)引入多元化评价方式,除考试成绩外,还包括学业水平考核、实践实习评价等,综合考评标准更客观准确。

(2)优化成绩公示制度,加强对成绩发布的监管,确保公平公正。

4. 师资队伍建设(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

(2)建立教师考核制度,激励教师投入更多精力和热情培养学生。

5. 体制机制创新(1)推行“双师型”教师制度,引进外聘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2)建立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加强校企联动,促进教育和产业的深度融合。

三、推进措施和具体时间表1. 制定相关政策和文件,明确改革目标和改革具体内容。

时间表:2022年年底前完成。

2. 制定考试科目设置和内容调整方案,确保考试科目与职业特点相符。

时间表:2023年6月前完成。

3. 完善机考和网络考试系统,提高考试效率和准确性。

时间表:2024年底前完成。

4. 设计多元化评价方式和标准,确保考评结果客观准确。

时间表:2022年年底前完成。

5. 加强教师培训和考核制度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能力。

时间表:2023年底前完成。

6. 推行“双师型”教师制度,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时间表:2024年底前完成。

四、监测和评估机制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中职考试制度改革的进展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一、改革背景我国考试招生制度自恢复高考以来,经历了多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行制度在某些方面已不再适应社会需求。

一方面,高考压力巨大,学生负担过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部分地区学生难以享受到优质教育。

为此,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迫在眉睫。

二、改革目标1.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

2.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资源合理分配。

3.建立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机制,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4.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改革措施1.调整考试内容与形式(1)减少高考科目,增加综合素质评价权重。

(2)引入多元化考试形式,如面试、实践操作等。

(3)降低考试难度,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能力。

2.改进招生录取机制(1)实行“3+1+2”模式,即3门必考科目+1门选考科目+2门综合素质评价。

(2)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允许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需求进行招(3)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调整招生计划。

3.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1)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水平。

(2)实施教师轮岗制度,促进师资力量均衡配置。

(3)推广网络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4.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1)开设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2)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5.落实家长、社会监督责任(1)建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

(2)加强社会监督,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

四、改革实施步骤2.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推开。

3.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4.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五、预期效果1.学生负担减轻,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2.教育资源分配更加合理,教育公平得到实现。

3.人才选拔机制更加科学,选拔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4.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考务人员考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考务人员考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考务人员考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当前考务人员考评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提高考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需要进行改革。

本文旨在制定改革实施方案,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务人员考评制度,激励考务人员积极主动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2. 评估考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其个人发展和职业成长;3. 加强考务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4. 提高考务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二、参考范围本次考评制度改革的参考范围包括考务人员的选拔、培训、考核、晋升和奖惩等方面。

三、具体措施1. 选拔机制改革(1)建立岗位要求明确、评估标准科学的选拔机制,确保岗位与人员的匹配度;(2)注重选拔考务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引入优秀人才为考务人员提供帮扶和指导;(3)加强选拔流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确保选拔程序公正合规。

2. 培训机制改革(1)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和体系,结合考务人员的实际需求,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2)加强考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包括考场管理、安全保障、机密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确保考试工作的安全、稳定进行;(3)鼓励考务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和培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知识更新能力。

3. 考核机制改革(1)建立科学公正的考核指标体系,包括工作业绩、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评估;(2)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包括定期考核、日常考核、业绩考核等,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准确;(3)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并针对达不到要求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提升机会。

4. 晋升机制改革(1)建立晋升评审机制,根据考务人员的工作表现和综合素质,确定晋升的条件和程序;(2)加强晋升机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确保晋升程序公正合规;(3)鼓励优秀考务人员参与竞聘和晋升,为优秀人才提供发展机会和广阔的平台。

5. 奖惩机制改革(1)建立奖惩制度,明确奖惩的依据和标准;(2)加强对考务工作中的违纪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罚,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3)注重激励机制的建设,充分调动考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考试招生制度是指在学生升学过程中,选取学生的方式和标准。

近年来,由于政策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而此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考试招生制度,使其更加公平、科学、有效,更符合当今社会与学生的需求。

一、背景和意义考试招生制度是学生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选拔优秀学生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护学校教育质量和公平性的重要途径。

但是,过去多年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社会需求的提高,考试招生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考试内容不符合现实需求,考试难度不同,评卷失误等等。

所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考试招生制度的发展。

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就是要着眼于当前的现实和问题,以制度创新为主要手段,不断推进制度改革,让考试招生制度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二、改革内容和措施(一)考试招生制度全面优化在考试招生制度优化方面,我们将着力于改进考试内容与难度,增强考试综合性,使其更加符合国内外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真实水平。

此外,在评分标准、复核监督等方面,也将进行进一步改进,以确保评分过程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二)招生制度不断完善招生制度的完善,旨在使招生过程更加规范化、透明化、公正化。

我们将龙头项目招生这一招生模式的广泛推广,并加强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以确保学生的公平竞争和合理利用。

此外,加入义务教育、学科竞赛、选手证书、特长生、校外培训机构等,也将是打造公正、透明招生制度的一部分。

(三)考生评价体系升级现在的考生评价体系,主要是以单一的考试成绩为主。

但是,学生的能力和特长不是可以通过一次考试来确定的。

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开拓和完善学生评价渠道,加入学科竞赛、学生评判、学生文件、校外实习等多种评价手段,使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准确、科学。

(四)招生财政政策优化在招生财政政策方面,们将优化奖励和补贴政策,对于招收贫困生、农村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等弱势群体的院校设立专项补贴,吸引人才生源。

中心小学各学科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方案

中心小学各学科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方案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方案一、指导思想建立与课程改革相符合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前进的制度保障。

为了促进我校学生素质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实现我校办学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考试与评价制度,积极改革考试和评价的方法,做到评价的内容、方法,主体要多元化,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可操作性,方法科学,符合学校实际的评价体系。

二、评价中应妥善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关系。

定量评价往往忽略那些难以量化的品质与行为,忽视个性发展与多元标准。

定性评价更具有现代人本思想和发展性评价理念。

应在传统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定性评价,从表征性的分数机制向实质性内容机制转变。

2、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关系。

动态评价有两层含义,一是跨越每个时间观察、评价学生,从而了解学生的动态认知历程与认知能力变化的特点和潜能;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互动,强调评价与教学结合,实施个体化的诊断、评价与教学补救。

3、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关系。

过程评价是针对课程实施过程或学生学习过程所进行的评价,经常采用形成性测验评价和诊断性测验评价方法。

4、客观测验评价与主观测验评价的关系。

客观测验往往局限于对学科简单知识和原理的考查,而对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等高级心智技能及心理过程难以考查。

这些缺点正是主观测验的优点。

5、纸笔测验评价与表现性测验评价的关系。

纸笔测验多局限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不能关注情感、态度、动作技能、心理素质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表现性测验评价侧重于把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强调实做与表现。

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评价操作要点(一)让评价充满人文关怀。

1、注重评价的过程化。

由注重“总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的最重要的意义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2、注重评价的民主化。

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被评价者不仅是评价的客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的结论是主客双方共同的“心理建筑物”。

考试制度改革细则

考试制度改革细则
面反映改革效果。
数据采集和分析
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 了解改革在不同方面的表现,为 后续改进提供参考。
第三方评估
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提高评 估结果的可信度和客观性。
对不合适的地方进行改进
问题分析
对改革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深 入分析,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法

改进措施制定
根据问题分析结果,制定相应 的改进措施,包括完善政策、 优化流程和提升技术支持等。
改进措施实施
落实改进措施,并对实施过程 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改进效
果。
对改革成果进行巩固和深化
01
02
03
经验总结
总结改革经验,发现新的 改进点和突破口,为后续 深化改革提供依据。
成果分享
将改革成果进行分享,推 广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促 进教育领域的共同发展。
持续发展
建立持续发展机制,不断 优化改革方案,跟进时代 发展需求,推动考试制度 改革向更高水平迈进。
能力。
强调应用能力
加强对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引 导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实践和运用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促进全面发展
增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包括 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
统一考试标准
建立全国统一的考试标准和要 求,确保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 的教育机构的学生能够在公平
03
考试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措施
加强考前培训和指导
培训内容
包括考试性质、目的、内容、题型、难易程度等。
培训方式
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考生和考务人员参加培训。
培训周期
一般应提前2个月左右开始培训。
建立考试质量评估体系

考试制度改革细则

考试制度改革细则

考试制度改革细则2023-11-12CATALOGUE目录•引言•考试制度改革总体方案•考试制度具体改革措施•考试评价与反馈机制•保障措施与实施计划•结论与展望01引言目前的教育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现有的教育考试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注重记忆和应试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对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关注。

改革的必要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现有的考试制度进行改革,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背景介绍通过对现有的考试制度进行改革,旨在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目的考试制度改革对于推动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引导学校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

意义目的和意义02考试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概述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明确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如公平、公正、科学、实用等。

改革的时间和实施步骤说明改革的时间和具体的实施步骤,如试点、推广等。

考试制度改革的背景当前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必要性。

03考试科目与职业对接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衔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实用性。

考试科目设置01考试科目分类将考试科目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综合素质考核等。

02考试科目设置原则按照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合理设置考试科目,注重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核,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考察。

考试内容改革考试形式多样化综合素质评价除了传统的笔试,还可以采用面试、作品评定、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考核。

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

03考试内容与形式020103考试制度具体改革措施总结词适应不同学科特点,采用多种考试形式,更好地评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详细描述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要求,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答辩、论文、报告等多种形式,以更好地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学业考试制度改革方案

学校学业考试制度改革方案

学校学业考试制度改革方案近年来,学校学业考试制度改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化,传统的考试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综合素质的要求。

为了培养更全面发展的人才,各地纷纷提出了诸多改革方案。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学校学业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具体方案。

第一,改变“以分数论英雄”的单一评价观念。

传统的考试制度一直强调分数,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

然而,分数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之一是引入素质评价。

素质评价是一种基于学生综合发展的评价方式,通过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学校可以设置多样化的评价项目,如小组合作项目、社会实践等,以此来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改变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第二,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传统的考试制度往往是教师主导的,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

学校学业考试制度改革应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

其中一个方案就是引入项目制学习。

项目制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

通过项目制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学习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学习内容,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促进学科的综合发展。

传统的考试制度偏重于学科的分割,容易使学生陷入学科的“墨守成规”。

学校学业考试制度改革应该突破学科的界限,促进学科的综合发展。

一种可能的方案是跨学科考试。

跨学科考试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通过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来评价他们的学业水平。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单一学科的知识,还需要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

通过跨学科考试,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减轻学业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考试制度实施方案

考试制度实施方案

考试制度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考试制度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手段,也在不断完善和调整。

考试制度的改革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因此,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设定1. 提高考试公平性。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方案,确保每位学生在考试中都能有公平的竞争机会,避免因各种不公平现象导致的学生成绩差距。

2. 提升考试质量。

通过改革考试制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3. 减轻学生考试压力。

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和科目,减少学生的考试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措施1. 考试科目设置。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教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合理设置考试科目,确保考试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 考试方式改革。

除传统的笔试形式外,逐步推行开放式、实践性考试,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减少死记硬背的情况,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3. 考试时间安排。

合理安排考试时间,避免考试过度集中,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4. 考试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的考试监督机制,加强对考试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5. 考试成绩评定。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注重考试成绩,还要兼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情况,避免单一成绩导致的片面评价。

6. 考试成绩公布。

及时公布考试成绩,同时提供详细的成绩分析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四、实施保障1. 教育部门的指导。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和管理,确保考试制度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学校的配合。

学校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的考试改革政策,落实考试制度方案,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和公平公正。

3. 教师的支持。

教师要积极配合考试制度改革,积极参与考试内容的设计和监督,保障考试的质量和公平性。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对于招生制度的改革也成为了当前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考试招生制度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然而,也正是由于其存在一些弊端和问题,亟需进行改革与完善。

本文将探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方案,旨在促进公平、公正和科学的选拔机制。

一、多元化评价体系当前的考试招生制度主要以高考成绩为依据,但是这种单一的评价依据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力。

因此,多元化评价体系应该成为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除了高考成绩外,可以考虑引入学科竞赛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体育特长、技能能力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1. 学科竞赛成绩:学科竞赛可以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应当给予适当的权重。

2. 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学生的品德、思想素质、社会实践和团队合作等方面,它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体育特长和技能能力:学生的体育特长和技能能力也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之一,应该在招生制度中给予一定的权重。

二、弱化笔试和试题设计的改革传统的考试招生制度过于注重对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机械运算能力的考察,对于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察相对较少。

因此,在试题设计上应进行改革。

1. 弱化笔试:合理减少笔试的比重,适度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察,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试题设计改革:试题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以及对实际应用场景的理解和应用。

三、区域化招生制度当前的考试招生制度基本上以高考为依据,导致各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与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差距较大。

因此,引入区域化招生制度,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1. 区域化招生计划: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和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招生计划,更加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

2. 引入综合评价:在不同地区,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确定不同的录取标准,以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2024年全面完成驾考制度改革范本(二篇)

2024年全面完成驾考制度改革范本(二篇)

2024年全面完成驾考制度改革范本《2024年全面完成驾考制度改革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驾驶员培训质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范本。

第二条本范本适用于全国范围内驾考制度的改革工作。

第三条改革目标:全面优化驾考制度,提高驾驶技能和道德素质,减少交通事故发生,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第二章驾驶员培训管理第四条驾驶员培训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置,符合设定的条件和要求。

第五条驾驶员培训教材应及时修订,内容应涵盖交通法规、驾驶技巧、安全知识等,培训教练员应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考核。

第六条驾驶员培训学习者应完成规定的学习时间和培训课程,通过培训机构的学习考核后方可参加考试。

第三章考试内容和形式第七条考试科目应包括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试和道德素质考察。

第八条理论考试内容应包括交通法规、交通安全知识等相关内容,考试形式可采用笔试方式。

第九条技能操作考试内容应与实际驾驶操作相关,考试形式应包括路考和场考两个部分。

第十条道德素质考察应评估驾驶员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尊重意识、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等。

第四章驾驶证颁发与管理第十一条根据考试成绩和道德素质评估结果,对合格的考生颁发驾驶证,驾驶证的有效期限为10年。

第十二条驾驶证应采用电子化管理,以提高证件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第十三条驾驶证持有人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状况符合驾驶要求,体检结果作为继续驾驶的条件。

第五章执法监管和惩处措施第十四条驾驶员培训机构、考试机构和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联动,建立健全执法监管机制。

第十五条对违反本范本相关规定的驾驶员培训机构和考试机构,应按规定采取相应的惩处措施。

第十六条对违反交通法规和驾驶证管理规定的驾驶员,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六章其他规定第十七条各级政府应加大对驾驶员培训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投入,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第十八条各级政府应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提高驾驶员的道德素质和安全意识。

考试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考试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考试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考试制度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考试改革工作的实施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总体目标本次考试改革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具体措施1. 创新考试内容和形式通过拓宽考试内容和形式,逐步减少对死记硬背的依赖,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可以采用开放性题目、实践操作题等形式,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强化素质教育在考试中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力度,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创新创业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考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价、课外活动表现等多方面的考核内容,使评价更加客观全面,减少对学生的单一评价。

4. 推进信息化考试加强信息技术在考试中的应用,推进网络化考试、智能化评卷等技术手段,提高考试效率和质量,减少人为因素对考试的影响。

5. 加强考试监管健全考试监管体系,加强对考试作弊、泄题等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考试的公平公正。

6. 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对教师的考试改革理念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评价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新的考试要求。

四、保障措施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考试改革工作的政策支持,为改革提供资源保障和政策保障。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考试改革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社会对考试改革的理解和支持。

3. 健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考试改革监督机制,加强对考试改革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预期效果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预计可以有效推动考试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六、结语考试改革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补考重修的有关规定各系部、学工办、财务办: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严格教学管理,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按照多给学生机会,不降考核要求的指导思想,参照学生手册“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本科生学籍管理细则(试行)”和“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课程考核工作管理规定(试行)”相关条款,对我院学生的补考与重修特做以下修改规定。

1、教育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程(含指选课)综合评定成绩不及格学生,可仍按原规定于开课下一学期免费参加补考;补考成绩的记载按《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课程考核工作细则(试行)》执行,其补考综合成绩≥60分的,一律记为60分,且取得相应学分。

2、如果教育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程(含指选课)一次补考仍未通过或因其他原因(如缺考等)未取得学分的,学生对该课程可以不限次数申请选择重修或者跟班考试,但需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课程成绩按实际的考试成绩记载,不再记平时成绩;凡需申请跟班考试的学生按照《跟班考试实施细则与步骤》在课程考试周或者补考周之前的五个工作日之前完成网上申请,缴纳一定费用后参加跟班考试。

3、学生对已合格的必修课程或指定选修课程的考核成绩不满意,为更好地学习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技能,自愿重新修读者,可向课程所在系、学籍所在系提出申请,经系教学主任批准后,在每学期的第一、二周内,根据本学期的课表安排,到学生所在系办理重修手续,办理重修免费,其课程成绩将按最高成绩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4、学生选定的任意选修课程综合评定成绩不合格,各系将不组织补考考试,学生可重选、改选其他任意选修课程或弃选,直至修满专业教育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分数。

5、凡因成绩不及格申请重修的学生,应当在每学期的第一、二周内,根据本学期的课表安排,到学生学籍所在系申请,经系教学主任批准后办理重修手续,到财务
缴纳一定的重修费用,凭缴费单到学籍所在系确认重修,各系汇总重修学生名单后上报教务办,教务办汇总后备案并下发到课程所在系;对按规定重修学习的学生,其成绩记录同正常班学生;凡未办理重修手续的学生,不能参加重修课程的学习和考试,而且所取得的成绩不予承认。

6、学生办理重修手续后,必须将重修单在课程开出的两周时间内交到任课教师处,必须随班全程上课和完成课程要求的各教学环节;也可以根据课程时间安排情况向任课教师申请部分免听重修课程;学生不按规定进行重修学习或办理有关手续,任课教师有权取消该生重修资格。

7、跟班考试按每次50元收费,跟班重修按每学分60元收费,主要用于支付因重修或考试产生的额外教学工作量、出卷、制卷、阅卷及其它教学管理运行成本;费用划分比例参照学院相应财务规定。

8、学院仍保留学生在毕业前的清欠考试。

9、根据2010版学生手册中《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课程考核工作管理规定》第四节第二十九条的相关规定:对于因考试作弊受处理的学生不能参加跟班考试,但是根据该生对于所犯错误的认识可允许学生向系、教务办申请参加重修,经教学主任联系会议审核批准后办理。

教务办 2010-10-11
跟班考试实施细则与步骤
一、申请流程
1、网上申请
(1)学生以自己的帐号登录教务系统自愿申请报名跟班考试课程(具体操作见附件一)。

(2)学生所报跟班考试课程应是必修课,应与自己积欠的课程相同(课程名称、学分要相同),可以跨系跨专业,但是应优先选择跟本专业教学班考试。

(3)同一考试时间只允许参加一门课程考试(包括正常课程考试),学生网上申
请跟班考试时,应根据考试安排表(学生可从教务系统公告栏中下载查询)慎重选择跟班考试课程,避免考试时间冲突。

(4)网上申请应仔细认真,学生自己误报所造成的后果,由学生本人负责。

(5)逾期不再接受网上申请,未在网上申请或网上申请不成功的课程,该课程在这一学期的跟班考试无效。

2、班级向各系领取本班网上申请跟班考试打印名单(附件三)
(各系分班级打印跟班考试报名单的操作方法见附件二)
3、学生向班级确认报名
班级领取了网上申请跟班考试打印名单后,组织本班学生在名单上确认各自所报的跟班考试课程并在每条记录后面签名。

学生根据确认的报考课程门次,按每门课程50元向班级缴纳跟班考试报名费用。

所有学生确认后,班级负责人在名单最后填报汇总情况(报名人数,合计报考门次,合计报名费等)并签名。

4、班级凭报名单统一向财务缴纳本班跟班考试报名费
报名费缴纳后,由财务收费人在报名单上确认签字,加盖财务公章。

5、班级到本各系确认本班跟班考试课程
班级将经财务处缴费确认后的报名单交回本系,各系根据实际报名情况在教务系统进行最后确认
6、网上核实报名结果。

学生应登录教务系统查询自己跟班考试课程报名结果,核实所报跟班考试课程是否在选课列表中。

二、跟班考试安排及通知
1、成功申请跟班考试的学生应及时登录教务系统,查询学院本学期的所有考试安排,按时参加跟班考试。

2、各系应及时向学生填发跟班考试准考证,学生凭两证和跟班考试准考证参加考试。

三、跟班考试试卷的批改与成绩录入:
1、跟班考试学生的试卷由该班任课老师批改并录入成绩。

2、跟班考试学生的课程不计平时成绩,以通过了的考试成绩为最终认定成绩计入系统,
未通过的考试成绩不予录入。

江西理工大学应科院
教务办公室
2010-10-11
附件一:
学生网上申请跟班考试报名操作方法
1、以学生身份(初始化密码是学生学号为密码)登陆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的WEB端:
(图2-1)
2、点击“学生成绩”->“申请重修”,进入重修报名界面(如图一)。

3、点击“申请”按钮,出现“已受理”字样说明申请成功,若是选错可点击“取消”。

接下来到财务交费,评财务交费证明到各自所在系做确认申请重修。

(注:不到系里做确认重修报名,此申请无效)
4、点击“获准重修课程/环节,即可查看重修课程,如图二。

申请多门课程时,如同以上操作。

附件二:
各系按专业班级打印跟班考试报名名单的操作方法
教学秘书以各自的帐号登陆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的C端
5、选择:重修处理->登记学生重修交费(如图一)。

2、重修处理->查看学生重修交费情况(如图二)。

(注:勾选已交费按钮,按专业班级检索,数据出来后将数据导出即可)
附件三:
2010-2011学年第1学期班网上申请跟班考试打印名

共页第页
选课学号姓名选课课号课程名称学分课程性

是否已
缴费
学生签

共人报名,合计门次,共计报名费元。

班级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