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课教课设计教课内容:角的初步认识教课目标:1、联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一样的方法和资料来做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能经过直观察看比较出角的大小。

3、感觉到生活中到处都有角,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看法和形象思想,累积认识图形的经验,加强着手操作的能力。

教课要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课难点: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相关。

教课准备:三角尺一个,小棒 4 根,两根硬纸条,一张长方形的纸。

教课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今日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一个拼图形的游戏。

(1)取出四根小棒,你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2)拿走一根,你又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3)假如再拿走一根,剩下的 2 根小棒,又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呢?(4)发言:认真看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究1、感知角发言:小朋友,喜爱做手工吗?看,这两位小朋友正在做手工呢!(出示例 1 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的图形?指引:这些物体上不仅有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发言:这些物体中都有角,我们把角请下来,好吗?指引:三角尺中也有角,取出你的三角尺,指一指它的角(指生登台指,师指导角的指法),我们感觉一下,用手心摸摸尖尖的点有什么感觉,顺着点往这儿摸,再顺着点往这儿摸,谁来谈谈有什么感觉?此刻我们把这个角描下来好吗?发言:请同学们自学角的相关内容,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极点,这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为了说明这个角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平时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

发问:角有几个极点和几条边?边有什么特色?指名谈谈,集体说一说。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学会用正确符号表示角。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学会用正确符号表示角。

2.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概念,正确区分角和线。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剪刀、钟表、书等,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共同的特点。

-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品都含有角,从而引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2. 探究新知-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如三角板、硬纸片等,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制作角。

-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角的定义:由两条射线共同起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找出不同类型的角,如锐角、直角、钝角等,并让学生用正确符号表示这些角。

-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角的概念和分类。

3. 实践应用- 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含有角的事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 学生代表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总结延伸-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角的初步认识,总结所学内容。

-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或学校里的物品,找出不同类型的角,并用正确符号表示。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含义和分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角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角的概念和分类在“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中,角的概念和分类是基础,也是学生建立正确数学观念的关键。

因此,我们需要详细解释和深化这个概念,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应用。

角是由两条共同起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这个定义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示来解释。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理解角的概念。

2. 学会正确地画角,能够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顶点、射线、角的大小。

2. 角的分类:直角、锐角、钝角。

3. 画角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分类和画角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正确地画角。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找出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角,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存在。

2. 新课导入:介绍角的概念,讲解顶点、射线、角的大小等基本知识。

3. 演示与讲解:通过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方式,展示角的画法,讲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区别。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动手画角,互相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5. 练习与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交流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看法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实物、模型、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

3. 练习题、测试题等教学资料。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92页至第94页的相关章节。

内容包括角的定义、分类(锐角、直角、钝角)以及角的度量。

学生将学习如何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类型的角。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含义,掌握角的分类。

2. 培养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用量角器准确测量角的大小,区分锐角、直角和钝角。

2. 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定义,学会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量角器、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量角器、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各种角,如门窗角、桌椅角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

2. 提问:你们看到的角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不同?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角的定义和分类,讲解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特征。

2. 示范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引导学生掌握测量方法。

三、随堂练习(5分钟)1. 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教室内的角,并记录测量结果。

2. 互相交流测量结果,讨论角的特征。

四、例题讲解(10分钟)1. 出示例题:判断下列图形中的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讲解解题思路。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提问:你们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六、板书设计(课堂板书)1. 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角的分类: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直角:等于90°的角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3. 测量方法:使用量角器,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读取另一条边的刻度值。

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判断下列图形中的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用量角器测量教室内的角,并记录测量结果。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西师版二年级上册第32、3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通过观察、操作了解角的特征。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会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知道角有大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活动,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4、感受角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运用,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时钟面、三角板、折扇、剪刀等实物。

学具:三角板、蜡光纸、两根硬纸条,一颗图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21、折角(教师巡视指导,抽生展示折的角,并让学生指出他所折的角在哪里。

)2、认识顶点、边孩子们,现在拿起你折的角,指给老师看看它的顶点和边在哪里。

3、制作角老师给你两根硬纸条、一颗图钉,你会用它做一个角吗?请孩子制作,做好同学看看你做的角的边在哪里、顶点在哪里?展示你做的角(抽生展示)说说你做的角的顶点在哪里、边在哪里?在数学中学习的角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一个活动角)课件展示:将图钉、硬纸条隐去,出现几何图形角,抽生说顶点、边,课件闪烁顶点、边。

课件出示“练一练”,指出下面各角的顶点和边。

4、认识角有大小我们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呢?(课件出示思考题:在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大,在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小?)教师总结:我们发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课件出示总结语)5、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孩子们如果让你来做裁判,你说他们谁大谁小?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比较他们谁大谁小呢?(抽生说)课件演示两个角比较的过程。

师:孩子们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师总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充分认识,再次指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我们来比一比,老师请两位同学拿自己制作的角来比一比(比较角的方法:先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然后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哪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外面,哪个角就大。

2.1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2.1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2.1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和线段,这节课我们来初步认识一下角。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第2.1节《角的初步认识》。

我们将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角,并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的角。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学会用语言描述角,能够准确地表达不同类型的角。

3. 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的角,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角,并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的角。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的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圆规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角的模型,包括两个射线和一个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角,比如桌角、窗角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

2. 讲解与演示:我会使用教具进行讲解,让学生观察三角板上的角,然后用量角器量一量,用语言描述一下这些角。

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角的概念。

3. 讨论与交流: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角模型,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手中的角,并尝试比较一下不同角的大小。

4. 随堂练习:我会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下题目中的角,并比较一下大小。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角的初步认识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描述角:用语言准确地表达不同类型的角比较角:观察角的大小,注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用语言描述下面的角。

答案: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角的概念。

如果有可能,我还会组织一些拓展延伸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西师大版二年级小学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最新8篇

西师大版二年级小学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最新8篇

西师大版二年级小学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最新8篇《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剪刀,活动角,不规则纸,绳子。

教学过程一、联连看。

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

师语: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先猜圆形,再猜长方形)追问:“这次你们为什么不猜成是圆形?你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图形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设计意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猜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对对碰。

对碰一:联系实际,找角1、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

师: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比比看,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2、抽同学汇报,表扬发现角的孩子。

3、找生活中的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小组活动:找角)[设计意图:立足三维目标,让课堂和谐平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西师大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6页至38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角的定义、分类以及角的度量。

学生将通过学习,了解角的含义,能够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角,并掌握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角的定义,能够描述和识别各种类型的角;2. 学会使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角的定义和分类;2. 角的大小测量方法。

难点:1. 理解角的概念,能够准确识别各种类型的角;2. 熟练使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直尺;2. 量角器;3. 三角板;4. 幻灯片。

学具:1. 学生用书;2. 练习本;3. 直尺;4. 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开始,我拿出一个三角板,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回答:“三角板。

”我接着问:“你们能找出三角板上的角吗?”学生尝试找出三角板上的角。

2. 角的概念:我通过幻灯片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讲解角的定义和特点。

然后,我邀请学生在课堂上尝试画出一个角,并让大家观察和描述所画出的角。

3. 角的分类:我向学生介绍锐角、直角、钝角的定义,并通过幻灯片展示各种类型的角。

接着,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判断三角板上的角属于哪种类型。

4. 角的大小测量:我向学生讲解如何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进行示范。

然后,我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测量三角板上的角,并记录测量结果。

5.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他们独立完成练习题。

题目包括:识别和分类各种类型的角,以及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六、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1. 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

2. 分类: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直角:等于90°的角;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

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示角。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示角。

2.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含义,正确表示角。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物(如三角板、书本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角的形状,激发学生对角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角,然后教师给出角的定义: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让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并尝试用正确的方式表示角。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表示角的方法:用一个小圆点表示角的顶点,两条射线表示角的边。

(3)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判断两个角是否相等?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两个角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度数相等。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用三角板画出一个直角,并用正确的方式表示出来。

(2)让学生用三角板画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并用正确的方式表示出来。

(3)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判断一个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锐角的度数小于90度,直角的度数等于90度,钝角的度数大于90度。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角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判断角的大小。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角,并用正确的方式表示出来。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角,并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示角。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与纠正,确保学生对角的认知正确。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角的性质和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角的定义及表示方法在“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中,角的定义及表示方法是基础,也是学生建立正确角概念的关键。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角的定义和特点,能够正确识别和命名角。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角的共同特征。

3. 引导学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定义和特点2. 角的识别和命名3. 角的分类三、教学重点1. 角的定义和特点2. 角的识别和命名四、教学难点1. 角的定义和特点2. 角的分类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角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明确角的概念。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的角,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引导学生总结角的定义和特点。

4. 活动二:让学生识别和命名不同的角,巩固角的定义和特点。

5. 活动三:讲解角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角,并能正确分类。

6. 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角的定义和特点,以及角的分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对角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通过练习题,了解学生对角的识别和命名,以及角的分类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是否能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教师应注重课堂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应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八、教学资源1. 图片或实物:用于导入和讲解角的定义和特点。

2. 练习题:用于巩固角的识别和命名,以及角的分类。

3. 实践活动:用于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九、教学时间1课时十、教学延伸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发现,了解生活中的角的存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版本: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

2.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3. 角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度数或者使用量角器进行测量。

4. 角的度量: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了解度、分、秒的换算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角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各种类型的角。

2. 培养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角大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判断角的大小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角的大小比较和角的度量。

2. 教学重点:角的分类和角的度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量角器、直尺、三角板。

2. 学具:每人一套量角器、直尺、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角,如门窗角、桌椅角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

2. 角的概念:通过示例和讲解,介绍角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角的定义。

3. 角的分类: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角,如锐角、直角、钝角,并讲解它们的特征。

4. 角的大小比较:让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不同角的大小,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5. 角的度量:讲解度、分、秒的换算关系,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角的应用: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了解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角的概念: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

2.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3. 角的大小比较:观察度数或使用量角器测量。

4. 角的度量:度、分、秒的换算关系。

七、作业设计(1)一个90度的角;()度(2)一个120度的角;()度(3)一个30度的角;()度2. 答案:(1)一个90度的角;( 90 )度(2)一个120度的角;( 120 )度(3)一个30度的角;( 30 )度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角的初步认识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角的度量方面仍需加强练习。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3: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3: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3: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节的内容。

我们将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2. 让学生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示角。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角的概念,并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示角,并能够应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量角器、三角板、图片等。

2. 学具:学生尺子、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角,如门窗角、桌椅角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特点。

2. 认识角: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角的特点,学生能说出角是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和这两条射线的部分组成的。

3. 分类角: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用三角板比一比,引导学生发现直角、锐角、钝角的特点,并能正确分类。

4. 表示角:让学生用彩笔在纸上画一个角,然后用文字或符号表示出来,培养学生用适当的方式表示角。

六、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特点: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和这两条射线的部分组成。

2. 角的分类:直角、锐角、钝角。

3. 表示角:用文字或符号表示。

七、作业设计答案:(1)锐角;(2)直角;(3)钝角。

2. 题目:用彩笔在纸上画一个角,然后用文字或符号表示出来。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画出的角进行表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认识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角。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角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同时,可以让学生运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些关于角的应用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角的理解和应用。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西师大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年级:二年级教材版本: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该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理解角的大小,并能用语言描述不同类型的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

2. 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

难点:理解角的大小,并能用语言描述不同类型的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量角器、三角板、课件。

学具:每人一套三角板,量角器,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角,如黑板的角、桌子的角等,引导学生发现角无处不在。

2. 认识锐角:用课件展示锐角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锐角的特点,引导学生得出锐角的定义。

3. 认识直角:用课件展示直角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直角的特点,引导学生得出直角的定义。

4. 认识钝角:用课件展示钝角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钝角的特点,引导学生得出钝角的定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各种角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直角:等于90°的角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面各角是什么角,并说明理由。

(1)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这个角是什么角?(2)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5厘米和6厘米,这个角是什么角?2. 答案:(1)这个角是锐角,因为3厘米和4厘米的和小于7厘米,所以这个角的两边张开的角度小于90°。

(2)这个角是钝角,因为5厘米和6厘米的和大于10厘米,所以这个角的两边张开的角度大于90°。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西师大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年级:二年级教材: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

学生将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特征,学会用语言描述角,并能够分辨各种不同的角。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角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角。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特征,能够分辨各种不同的角。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角的模型、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角,如门窗角、桌椅角等,引导学生注意角的特征。

2. 请学生举例说明他们观察到的角,并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二、角的概念讲解(5分钟)1. 向学生讲解角的概念,解释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角的模型,了解角的特征,如尖角、钝角、直角等。

三、角的特点讲解(10分钟)1. 讲解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的开口大小有关。

2. 讲解角的分类,如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等。

四、角的语言描述练习(5分钟)1. 让学生观察图片,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角。

2. 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描述的角的特点。

五、课堂练习(5分钟)1. 让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巩固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2. 让学生互相检查,讨论答案,教师进行讲解。

六、角的游戏(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角的游戏,如找角、比角、画角等,增加学生对角的兴趣。

2. 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角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角的特征:尖角、钝角、直角等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的开口大小有关角的分类: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等作业设计:1. 请用语言描述下列图形中的角:a) 一个锐角b) 一个钝角c) 一个直角2. 判断下列图形中的角是什么类型的角,并说明理由:a)b)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概念和特点。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同学拿好自己做的活动角,听口令,变角的大小。边变边想,角的大小与什么
有关?
(1)学生按口令操作
(2)指名回答:角的大小与角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
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3)集体订正
(4)教师重点引导: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无关,因为边长是射线,可以无
限延长。
11.教师:我们做了这么多角,咱们怎样才能在本子上画出一个角呢?请同学
(1)学生自由分类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同时说出分类理由(有角的一类,没角的一类)
(4)集体订正
(5)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你们分类的理由很充分,值得赞扬!
2.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和长方形中连接两条相邻边的部分叫什
么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同学们,我们都喜欢课间活动,因为课间活动丰富多彩,既让我们心情愉快,又健
要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学习方法。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交流的能力。考虑到本
节课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较差,还是以
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所以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帮助学生理解
两条边,最后在两条边之间画出一条弧线,这就是一个角)
(3)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空手指角。
5.谁能上来指一指扇子上的角?钟面上的呢?
(1)指名课件前指角
(2)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让学生先找角,然后指角
的这样一个设计。学生对于角的指法,很多存在错误,教师这部分直接采用讲
授的方法,放学生通过模仿教师,学会了正确的指角方法,做到了教师是课堂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角的初步认识教材版本: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角的定义,知道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 使学生能够识别生活中常见的角,并能正确地命名。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

教学内容:1. 角的定义和特点2. 角的命名3. 生活中的角教学重点:角的定义和特点教学难点:角的命名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发现角的身影(如墙角、书本的角落等)。

2. 提问:你们在哪里还见过角?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导入1. 出示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角。

2. 讲解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3. 通过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等)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角的特点。

三、角的命名1. 讲解角的命名方法:以角的顶点为起点,分别写出两条射线的名称,中间加上“角”字。

2. 出示一些常见的角,让学生尝试命名,并给予指导。

四、生活中的角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找出其中的角,并尝试命名。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角,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角的定义和特点。

2. 强调角的命名方法,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其中的角,并尝试命名。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预习角的分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更多地从生活中发现角,感受角的存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气氛。

重点关注的细节:角的命名角的命名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学生掌握角的基本概念的关键。

二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西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西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特征。

2. 学会用尺子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 能在生活中找出各种角,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角的概念,学会用尺子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尺子、量角器、角的图片等。

2.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把尺子和一个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出示各种角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认识角: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特征。

3. 测量角:教师示范用尺子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掌握测量角的方法。

4. 练习巩固: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用尺子和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大小,教师巡回指导。

5. 生活中的角: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各种角,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6. 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了解角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角,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地认识角。

2. 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测量角的大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认识角的初步概念:通过实物和模型,引导学生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

2. 学习测量角的大小:教师示范用尺子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

3. 练习测量角的大小: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用尺子和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大小。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一、引入从复习导入新课么样的?生1:角尖尖的生2:角两边直直的设计意图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中引出角,并从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三、创造师: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角的模型,要选择哪些学具,试着做一下。

生从学具袋中选两根带孔的小棒做成一个角通过刚才做活动角,你发现,一个角由几部分组成?生1:我觉得有两部分组成,两根小棒就行了。

生2:我也觉得是两部分。

师:如果没有带孔的点连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生1:不能把两根小棒连起来。

生2:不能组成一个角。

生3:组成一个角,这个孔不能少。

师:是的,通过刚才做活动角,发现角是有三个部分组成的,我们把两根小棒叫做角的边,这两根小棒相交的地方就是有孔的位置叫做角的顶点。

说一说,你们做的活动角的顶点和边在哪?设计意图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而这节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做活动角,让学生自主去发现角的三部分。

四、探索师:同学们,你们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生1:我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
教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小精灵聪聪也非常喜欢,并且他还把我们的校园画成了一幅美的画儿,想不想欣赏一下?(出示校园主题图)
1、从这幅画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2、其实,有一位新的数学朋友也藏在画中,猜猜看,它是谁?
3、对了,就是角。

它藏在老师拿的三角板中,藏在老爷爷带的剪刀里,还藏在,又藏在,哎呀,到处都是它的足迹!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角。

(板书课题)二、放手学生,探究新知
(一)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1、老师先来了解一下,你们最想知道角的哪些知识?
2、同学们想知道的可真不少,我们先来研究其中的几个。

是啊,角住在哪儿?除了图画中,在我们的身上,面前的课桌上,课堂的周围有没有角的家呢?
3、老师也找到一些物品,上面有角吗?谁过来边指边说给大家听。

(二)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是否都是角呢?数学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接着研究好不好?(电脑演示,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
2、你认为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3、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4、谁来指出这个三角板的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5、举起你的三角板,给同位指出一个角的顶点和边。

摸一摸它的顶点,什么感觉?再摸一摸它的两条边,又有什么感觉?
6、现在,谁再说一下,角到底是什么样的?
(三)巩固练习。

1、现在你知道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了,对吗?谁来判断?(出示图一)
2、看来,数角时不漏数,也不要错数,考考你!(依次出示图一、二、三,让学生数角)
3、许多角合在一起,还可以组成美的图案,欣赏一下。

(电脑出示)国庆节快到了,你也可以帮着园林处的叔叔阿姨用角设计一幅摆花的最佳图案,把我们的高密城打扮得更加美丽,好吗?
(四)实践操作,丰富认识。

1、学习用尺子画角。

(1)要想设计,不会画角怎么行?那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呢?小组自己研究一下,看哪个小组想出的画角方法既快又好?(师巡视)
(2)哪个小组汇报一下?(生交流),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老师也来画一个。

你们能再画一个开口方向和这个不同的角吗?(找三生板演,余生在下面画,并相互欣赏)
(3)画得真好,能标上它的各部分名称吗?
2、做角。

(1)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做一个小巧手的游戏,好不好?你面前有许多材料,除了图形中原有的角,你还能做出其它的角吗?看谁做的角最巧妙,老师这儿还有奖品鼓励呢!
(2)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做出的角?(生纷纷出示用线绳拉出的角,用圆形纸片折出的角,以及用硬纸壳做成的活动角等等)
3、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看来角有大有小,老师这儿也做了两个角,猜一下,哪个大?为什么?能想个办法验证一下吗?
(2)这位同学说用重叠的方法验证一下,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电脑演示重合的过程)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3)老师还要告诉你一个秘密,角的两边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可以变化。

注意看(电脑演示角的两边变长和变短的过程),你又发现了什么?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4)对,科学家也发现了这个秘密,齐读一遍。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三、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1、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都解决了哪些问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还有的问题,比如:角有哪几种?等等,我们还没有及时解决,课余时间,查查资料,并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让老师也分享一下你的成功和快乐,好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