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
数学之王苏步青的励志故事
数学之王苏步青的励志故事苏步青,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
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数学之王苏步青的励志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故事一1972年12月7日,苏步青的学生、着名数学家张素诚,因《数学学报》复刊之需,拜访各地数学家,到上海理应拜访苏老师,没想到苏老所赐的《射影几何概论》(英文版)一书上,别开生面在扉页题了一首诗:三十年前在贵州,曾因奇异点生愁,如今老去申江日,喜见故人争上游。
这不仅打破常人的题词俗话,把师生之情和盘托出,又足可看出苏老诗艺的高超,文学功底的深厚了。
许多人都知道苏步青是数学大师,却不知道他还是位文学大师,写作大家和诗人。
他从小酷爱古诗文,13岁学写诗。
读初小时常骑在牛背上诵读《千家诗》等。
几十年来,他与诗为伴,与诗书同行,每次出差,提包里总放一二本诗集,如《杜甫诗选》等。
苏步青不仅读诗,更有作诗兴趣,几十年笔耕不辍,写了近千首诗作。
在他96岁高龄时,北京群言出版社出版了《苏步青业余诗词钞》,共收近体诗444首,词60首,由苏老手写影印,其中1931~1949年早期作品191首,内有词47首。
从中我们可以领略苏老60年间的学术生涯和诗书技艺折射的光芒,富有时代气息,给人以诸多的启迪。
1回想浙江大学内迁湄潭时期,他和数学大师钱宝琮等创设湄潭吟社,在生活极度困难下,自费出版了《湄潭吟社诗存第一辑》,内收各家诗词约100首。
在国难当头日子里,诗人们品茶吟诗,或切磋教义,或评论时局,其忧国思乡,愤世嫉俗之情常流露于笔端。
1944年,苏步青以“游七七亭”为诗题作一诗:单衣攀路径,一杖过灯汀。
护路双双树,临江七七亭。
客因远游老,山是故乡青。
北望能无泪,中原战血腥。
这是苏步表以物寄情,对家乡沦陷和祖国山河破碎的怀念和人民奋起抗战的歌颂,爱国忧世之情自心中汩汩流出。
苏步青的诗艺高超,令人叹为观止。
成功人士华罗庚的励志故事
成功人士华罗庚的励志故事华罗庚,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人士华罗庚的励志故事,欢迎阅读!成功人士华罗庚的励志故事1:“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1910年11月12日,江苏省金坛县一家小杂货店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
店主华老祥40岁得子,不禁欣喜万分。
他小心翼翼地将婴儿放进一只箩筐里,又将另一只箩筐盖在上面,说是“进箩筐避邪,同庚百岁”,并为儿子取名“罗庚”。
华罗庚读小学时,成绩不突出,数学只是勉强及格。
校长找他谈了一番话,并希望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校长的话使他决心奋起直追。
从此,华罗庚收起玩心,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
起初,别的同学用一小时就能解决的数学问题,华罗庚安排两小时去解决。
后来,情况就反过来了:别人要用一小时才能解决的问题,华罗庚只要半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解决了。
到初中毕业时,华罗庚的成绩已跃居全班第二名。
1925年,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力进入高中学习,只好到黄炎培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为的是能谋个会计之类的职业养家糊口。
不到一年,由于生活费用昂贵,华罗庚被迫中途辍学,回到金坛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
在单调的站柜台生活中,他开始自学数学。
他回家乡一面帮助父亲在“乾生泰”这个只有一间小门面的杂货店里干活、记账,一面继续钻研数学。
回忆当时他刻苦自学的情景,华罗庚的姐姐华莲青说:“尽管是冬天,罗庚依然在账台上看他的数学书。
鼻涕流下时,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边一甩,没有甩掉,就这样伸着,右手还在不停地写……”那时华罗庚站在柜台前,顾客来了就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顾客一走就又埋头看书演算起数学题来。
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结果当作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一跳。
因为经常发生类似的莫名其妙的事情,时间久了,街坊邻居都传为笑谈,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
名人经典励志故事【十篇】
【导语】并不是所有⼈都是天⽣聪明的,我们需要靠⾃⼰的勤奋去赢得属于⾃⼰的荣誉。
下⾯是整理分享的名⼈经典励志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篇⼀】 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法与众不同。
他拿到⼀本书,不是翻开从头⾄尾地读,⽽是对着书思考⼀会,然后闭⽬静思。
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猜想的⼀致,他就不再读了。
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已培养了⾃⼰的思维⼒和想象⼒,不⾄于使⾃⼰沦为书的奴⾪。
【篇⼆】 闻⼀多读书成瘾,⼀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张灯结彩,热闹⾮凡。
⼤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
急得⼤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找到了他。
他仍穿着旧袍,⼿⾥捧着⼀本书⼈了迷。
怪不得⼈家说他不能看书,⼀看就要“醉”。
【篇三】 桑德斯上校在退休后,靠着菲薄的退休⾦过着勤俭的⽣活。
有⼀天,他突发奇想,拿着⼀个精妙的炸鸡配⽅到每⼀家餐馆游说,希望合作把这⼀个配⽅开发出来,可是当他敲开每⼀家餐馆门时⼏乎所有的⼈都以嘲讽的⼝⽓告诉他:这么⼤的岁数了,还能有什么⼤的作为,更何况餐馆也不会陪他去冒险…… 但是,桑德斯上校并不⽓馁,就这样他的⾜迹基本遍及了⼩镇上的每⼀个餐馆,他逢⼈就说他的想法,终于在桑德斯上校向⼈们诉说了差不多⼀千次后,有⼈接受了他的想法,抱着试⼀试的态度和桑德斯上校合作开了⼀家炸鸡店,这就是现在遍布全球的肯德基炸鸡店,⽽桑德斯上校也成了⼤富翁。
【篇四】 相声语⾔⼤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平达到了炉⽕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专家。
有⼀次,他为了买到⾃⼰想买的⼀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
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
适值冬⽇,他顶着狂风,冒着⼤雪,⼀连⼗⼋天都跑到图书馆⾥去抄书,⼀部⼗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
【篇五】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为此他没少受先⽣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的谆谆教诲下,他决⼼改掉贪睡的坏⽑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肚⼦⽔,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园⽊头作了⼀个警枕,早上⼀翻⾝,头滑落在床板上,⾃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豪。
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3篇
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1. 赫尔曼·维尔斯赫尔曼·维尔斯(Hermann Weyl,1885-1955)是一位著名的德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曾经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教授。
他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建立现代几何学的基础。
他还致力于解决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维尔斯成了一位游走的演说家,穿梭于世界各地的大学和学术机构,向广大学生和研究者们传授他的知识和智慧。
有一次,当他访问了大约一周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后,一位学生来到了他的面前,向他询问一个问题:“教授,您认为数学的目标是什么?”听到这个问题,维尔斯沉思了一会儿,并回答说:“数学的目标是证明我们所相信的一切是错的。
”这句话让这位学生和旁听的学生们感到很惊讶,因为他们都被告知数学的目标是推理和证明正确性。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逐渐明白了维尔斯所说的意义:数学是一种有关证明真理或假设的学科,而证明真理或假设之前,我们必须先证明一切可能的思路和观点都是错误的,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理。
2. 加布里埃尔·克鲁克曼加布里埃尔·克鲁克曼(Gabriel Crone,1648-1730)是一位著名的荷兰数学家,他被誉为“经验主义数学”的开创者之一。
他的主要兴趣是实用的数学应用,例如测量、工程和天文学。
他还发展了新型积分方法,被称为“克鲁克曼法”。
在他的生命中,克鲁克曼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例如荷兰的“黄金世纪”,英国的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
尽管他在这些变革中保持了中立,但他的工作和成就在数学领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传说,有一次当克鲁克曼在路上行走时,他听到了两个青年在讨论数学问题。
他决定加入他们的讨论,但他不告诉他们他是谁。
两个青年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你如何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克鲁克曼冷静地思考了几分钟,然后回答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如果你想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你需要说明它的三条边相等。
数学学习的启发性故事了解伟大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学习的启发性故事了解伟大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学习的启发性故事——了解伟大数学家的故事在数学领域,有许多伟大的数学家为人们带来了革命性的发现和深刻的洞察力。
他们的故事不仅激励着后来的学者,也给我们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宝贵的启发。
本文将介绍几位伟大数学家的故事,帮助我们了解他们的成就和学习过程,进一步激发我们对数学的好奇心与热爱。
1.阿基米德:发现数学的乐趣阿基米德(Archimedes)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他对几何学和物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传说,在他洗澡的时候,他发现了物体浸没于水中的原理,从而提出了“阿基米德定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的启发可能来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发现数学的乐趣,而不仅仅把它当成一堆枯燥的公式和问题。
2.蔡勒:数学解密的奇妙蔡勒(Catherine J. Cai)是一位中国美籍数学家,被誉为“数学解密女王”。
她在数论和密码学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她曾经在数学竞赛中取得过巨大的成功,但她的真正爱好是破解密码。
在她的启发下,我们意识到数学可以被应用于各个领域,甚至解密信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它也是解密复杂问题的有力工具。
我们应该学会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寻找问题解决的新方法。
3.爱因斯坦:理论的追求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作为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没有直接从事数学研究,但他的理论中融入了大量的数学概念。
他的相对论不仅在物理学上引起了革命,同时也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爱因斯坦的故事告诉我们,数学是实现理论追求的重要工具。
无论我们学习的是哪个领域,数学都是我们必备的工具之一。
通过学习数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
4.黎曼:背后的研究过程黎曼(Bernhard Riemann)是19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
他在数学分析和几何学领域的贡献至今仍然影响着数学研究。
然而,黎曼的数学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
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数学家,是一种神秘而又充满智慧的职业。
他们用逻辑和推理,解决了许多人类难以解决的问题。
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普通人不同,他们能够看到数学的美妙之处,也能够发现数学中的错误和漏洞。
下面,我将讲述一些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神秘的职业。
故事一:费马大定理费马大定理是数学史上最著名的问题之一,它的内容是:对于任何大于2的整数n,不存在三个整数a、b、c,使得a^n+b^n=c^n 成立。
这个问题被数学家费马提出,但他并没有给出证明。
这个问题困扰了数学家们几百年,直到1994年,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才证明了这个定理。
他用了8年的时间,才找到了证明这个定理的方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需要耐心和毅力,才能够解决一些困难的问题。
故事二:高斯的天才高斯是数学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在数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他的天才之处在于,他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
有一次,他的老师给他布置了一道数学题,要求他在一小时内解决。
高斯只用了一分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还发现了一种通用的方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需要有天赋和才华,才能够在数学领域取得成功。
故事三:图灵的机器图灵是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这是一种理论上的计算模型。
他认为,任何计算机都可以用图灵机来模拟。
他的这个理论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图灵的生命却很短暂,他在40岁时因为自杀而离开了人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需要有创新和勇气,才能够推动数学领域的发展。
故事四:纳什的疯狂纳什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他也有着疯狂的一面。
他患有精神分裂症,曾经在医院里接受过治疗。
但是,他的疯狂并没有影响他在数学领域的成就。
他在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对他在博弈论领域的贡献的认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弱点和缺陷。
关于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5个
关于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5个来到清华工作,是华罗庚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他的数学生涯也真正从这儿开始。
从初中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教师,华罗庚只花了六年半时间。
他后来对友人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
”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在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自修了英、法、德语。
25岁时他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
华罗庚迅速由助理提升为助教、教员,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
华罗庚从不迷信天才,认为:“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他提出“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的名言,作为对自己的告诫。
直到他逝世前不久,还这样写道:“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十九岁那年,染上了极其可怕的伤寒病。
这场大病,几乎毁了他的一生。
从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他足足病了半年,从此因病左腿残疾,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
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经过了几年的自学,华罗庚开始在杂志上投稿。
一开始,他的稿件不断被拒绝。
原因是他写的问题已被国外一些专家给证明过了。
这反而使华罗庚增添了信心,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自己钻研出来的,并没有看过别人的解题方法。
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让熊庆来惊奇不已,迅即作出决定:“这个年轻人应该请他到清华来!”这时华罗庚只有21岁,他终于离开了杂货店的“暗室”,来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
华罗庚喜欢对对子。
有一次和钱三强,赵九章等人出行,华出上联:“三强韩赵魏”,众人为难,因为“三强”暗指钱三强。
之后,华自己答出下联:“九章勾股弦”,众人称赞。
数学家的励志故事
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 从古⾄今,有许多著名的数学家,有关于他们的故事⼤家知道多少呢?下⾯是⼩编整理的数学家的励志故事,⼀起来看看吧。
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1 苏步青1902年9⽉出⽣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个⼭村⾥。
虽然家境清贫,可他⽗母省吃俭⽤,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
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学就懂。
可是,后来的⼀堂数学课影响了他⼀⽣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中来了⼀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师。
第⼀堂课杨⽼师没有讲数学,⽽是讲故事。
他说:“当今世界,弱⾁强⾷,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分中国。
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有责任。
”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作⽤。
这堂课的最后⼀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
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苏步青⼀⽣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堂课使他终⾝难忘。
杨⽼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了新的。
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困境,⽽是要拯救中国⼴⼤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找出路,⽽是为中华民族求新⽣。
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在杨⽼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
⼀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
现在温州⼀中(即当时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本⼏何练习薄,⽤⽑笔书写,⼯⼯整整。
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留学,并以第⼀名的成绩考取东京⾼等⼯业学校,在那⾥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
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在微分⼏何⽅⾯取得令⼈瞩⽬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学位。
数学名人励志故事_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
数学名人励志故事_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想必有很多小伙伴都会时不时地找一些数学名人励志故事来看,那么数学名人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名人励志故事篇1:陈景润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
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
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
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 5+23,100=11+89。
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
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
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
……”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
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
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老师,我没有胡闹”数学名人励志故事篇2:数学家的墓志铭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
)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华罗庚事迹的励志故事优秀10篇
华罗庚事迹的励志故事优秀10篇华罗庚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呢?今天,这次白话文为您整理了华罗庚事迹的励志故事优秀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篇一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
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
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
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华罗庚十分注意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
他经常深入工厂进行指导,进行数学应用普及工作,并编写了科普读物。
华罗庚也为青年树立了自学成才的光辉榜样,他是一位自学成才、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
他说:“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华还是一位数学教育家,培养了、陈景润、陆启铿、杨乐、等一大批杰出的数学家。
为了培养年轻一代,他为中学生编写了一些课外读物。
华罗庚事迹的励志故事篇二从文明之火第一次燃起的那一刻起,数学就一直伴随着人类。
芝加哥科技博物馆列出了古今88位大数学家,华是其中之一。
初露锋芒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
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十位数学名人故事
十位数学名人故事十位数学名人故事导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
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些名人故事,欢迎查阅,供参考。
1、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
)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2、伽罗华生于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小城镇,父亲是学校校长,还当过多年市长。
家庭的影响使伽罗华一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1823年,12岁的伽罗华离开双亲到巴黎求学,他不满足呆板的课堂灌输,自己去找最难的数学原著研究,一些老师也给他很大帮助。
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只宜在数学的尖端领域里工作”。
3、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岛南端西西里岛的叙拉古。
父亲是位数学家兼天文学家。
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11岁就被送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的亚历山大城去学习。
在这座号称"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阅群书,汲取了许多的知识,并且做了欧几里得学生埃拉托塞和卡农的门生,钻研《几何原本》。
4、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
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5、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的冯·诺依曼。
众所周知,1946年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进步。
鉴于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
名人经典励志故事【十篇】
名人经典励志故事【十篇】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
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
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假如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
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约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篇二】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喧闹非凡。
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寻不到新郎。
急得大家东寻西寻,结果在书房里寻到了他。
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
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篇三】桑德斯上校在退休后,靠着菲薄的退休金过着勤俭的生活。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拿着一个精妙的炸鸡配方到每一家餐馆游说,希望合作把这一个配方开发出来,可是当他敲开每一家餐馆门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以嘲讽的口气告诉他:这么大的岁数了,还能有什么大的作为,更何况餐馆也不会陪他去冒险……但是,桑德斯上校并不气馁,就这样他的足迹基本遍及了小镇上的每一个餐馆,他逢人就说他的想法,终于在桑德斯上校向人们诉说了差不多一千次后,有人接受了他的想法,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和桑德斯上校合作开了一家炸鸡店,这就是现在遍布全球的肯德基炸鸡店,而桑德斯上校也成了大富翁。
【篇四】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因为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准,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
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
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
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篇五】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数学家励志小故事
徐瑞云为将来能在分析、函数论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废寝忘食,广撷博采,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图书馆里。1940年底,徐瑞云获得博士学位,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数学博士。她的博士论文“关于勒贝格分解中奇异函数的傅里叶展开”,1941年发表在德国《数学时报》上。
完成学业的徐瑞云夫妇,随即离德回国,于1941年4月回到母校,双双被聘为副教授,正式登上在战火硝烟的大后方培养人才的讲台。在艰苦的条件下,陈建功和苏步青没有中断在杭州时共创的函数论和微分几何两个数学讨论班,这是一种教学相长、遴选英彦的科研形式,徐瑞云也参与其间。1944年11月,英国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李约瑟参观了浙大数学系和理学院,连声称赞道:“你们这里是东方的剑桥!”这更加激励了徐瑞云的勤奋工作。她这时教的学生曹锡华、叶彦谦、金福临、赵民义、孙以丰、杨宗道等,后来都成了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1946年,31岁的徐瑞云提升为正教授。
17世纪初叶,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一种算筹计算法,明末介绍到我国,也称为“筹算”。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戴震称其为“策算”。王贞仪也从事研究由西洋传入我国的这种筹算,并且写了三卷书向国人介绍西洋筹算。她在著作中对西洋筹算进行增补讲解,使之简易明了。王贞仪介绍的纳皮尔算筹乘除法,当时的读者认为容易了解,但与当时我国的乘除法筹算的方法相比,显得较繁杂,因此,数学家们没有使用西洋筹算,一直使用中国筹算法。今天的读者把中外筹算乘除法视为老古董,采用的是由外国传入的笔算四则运算,这种笔算于1903年才开始被使用,故我国与世界接轨使用笔算的历史只有100年。
当时苏步青才30岁,看上去十分年轻,因此徐瑞云的同学中有人认为苏步青是助教,可是听完一堂课后就不住地赞叹说:“想不到助教竟能讲得这么好。”这件事引起知情者的哄笑。徐瑞云在陈建功和苏步青的教导下,勤奋学习,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她的考试成绩经常是满分。1936年7月,徐瑞云以优异成绩毕业了,被浙大数学系留校任助教。1937年2月,26岁的徐瑞云与28岁的生物系助教江希明喜结伉俪。新婚三个月后,徐瑞云夫妇获得亨伯特留学德国的奖学金,双双乘船漂洋赴德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
(完整版)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大全【三篇】
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大全【三篇】了解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史,很有好处.学生通过感人、有趣的数学家的历史事例,以及一些数学的重大事件,有助于了解数学的发生和发展。
下面是无忧考网整理分享的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大全,欢迎阅读与借鉴。
【欧姆与欧姆定律】乔治·西蒙·欧姆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
父亲自学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并教给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
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缀学,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学业。
欧姆是一个很有天才和科学抱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
欧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
他从傅立叶发现的热传导规律受到启发,导热杆中两点间的热流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温度差。
因而欧姆认为,电流现象与此相似,猜想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许正比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驱动力,即现在所称的电动势。
欧姆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方面进行研究。
开始他用伏打电堆作电源,但是因为电流不稳定,效果不好。
后来他接受别人的建议改用温差电池作电源,从而保证了电流的稳定性。
但是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这在当时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
开始,欧姆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用热胀冷缩的方法来测量电流,但这种方法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
后来他把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库仑扭秤结合起来,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电流扭秤,用一根扭丝悬挂一磁针,让通电导线和磁针都沿子午线方向平行放置;再用铋和铜温差电池,一端浸在沸水中,另一端浸在碎冰中,并用两个水银槽作电极,与铜线相连。
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磁针的偏转角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
他将实验结果于1826年发表。
1827年欧姆又在《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把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如下公式:S=γE。
式中S表示电流;E表示电动力,即导线两端的电势差,γ为导线对电流的传导率,其倒数即为电阻。
数学学习的启迪之光名人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学习的启迪之光名人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学习的启迪之光——名人数学家的故事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拥有着悠久而光辉的历史。
无数杰出的数学家通过他们的智慧和努力,为人类揭示了数学的奥秘,开辟了数学的新领域。
他们的故事不仅鼓舞着无数学子,也向我们展示了数学学习的无尽魅力。
一、欧几里得——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得是古希腊的一位著名数学家,被誉为几何学之父。
他的代表作《几何原本》对几何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欧几里得通过系统的公理化方法,建立了几何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后世的数学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二、阿基米德——数学的巨星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一位伟大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是数学分析和测量学的杰出代表。
阿基米德的许多突破性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科学领域。
他的代表作《浮体测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了浮力和浮体测量的难题。
阿基米德的故事告诉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逻辑思维是数学学习的关键。
三、高斯——数学天才高斯被公认为是近代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他被誉为数学天才。
高斯在数论、代数、几何等领域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
他的代表作《数论研究》深入研究了质数的性质,提出了很多重要的结论。
高斯的例子告诉我们,数学需要深入思考和创造力,只有不断探索和推进,才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四、牛顿与莱布尼茨——微积分的奠基人牛顿和莱布尼茨是近代微积分理论的奠基人,他们几乎同时发现了微积分的基本原理。
他们的成就不仅对数学本身具有重大意义,也对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牛顿和莱布尼茨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数学学习中,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五、费马——数学之谜费马是17世纪的一位法国数学家,他的名字常与费马大定理联系在一起。
费马大定理被誉为数学史上的“未解之谜”,一度困扰着无数数学家。
直到多年后,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才给出了完整的证明。
费马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数学学习中,不怕困难和挑战是很重要的品质,只有勇于面对困难,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关于目光长远的名人故事
关于目光长远的名人故事1、爱米·偌德――德国著名数学家。
从小。
她就很喜欢数学,所以她励志成为一名数学家。
为了实现她的梦想,她总是很努力的学习数学。
后来,凭借着她的刻苦努力,她考上了一所著名大学。
心想,在大学里她终于可以更加潜心的研究数学了。
可不幸的是由于当时的大学很歧视女性,所以她不幸地被退学。
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依然坚持为自己的梦努力。
后来又有点小起色,又赶上世界大战,梦又一次破灭。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很多人或许早就放弃了,可她没有。
她把她的目光放的更长远些了,她认为她能成功,正是由于她没有被当前的困难压倒,而把目光放远,才使得她成为当今著名的“代数学之母”。
2、庄子,我国著名的思想家,他并不同于其他人。
很多人很多人都很向往官场生活,也很满足官场生活,他们认为那些权利、名势能带给他们很多的愉快感与满足感。
可是,庄子却不这么认为,那些该有的名利权势他都有,可他并不满足于这些。
他更向往悠然的田园生活。
所以他并没有把自己的目光拘泥于官场之上,他把目光放的更远了。
固他离开了官场,拥向田园生活。
田园生活并不容易,他经常吃了上餐没下餐,有时甚至还要找朋友借钱买米。
后来他以卖豆子为生,可生意也并不好。
但他并不抱怨,他很满足,因为他收获了快乐。
我想,正是他把目光放长远了,他才收获了那些快乐。
3、霍金,他的一生很坎坷,在他年轻的时候,他不幸的患了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
无疑,这深深的刺痛了他的心。
本来准备放弃生命了,可后来自己又悟出:放弃生命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勇敢面对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他并没有把自己的目光停留在疾病上,他把目光放的长远些了,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于是,他选择了勇敢面对困难,积极面对生活。
我想,正是由于他把目光放的长远些了,才帮助他熬过了不幸,迎接更好的生活。
数学名人励志故事大全
数学名⼈励志故事⼤全 有时候多看些关于数学名⼈的故事也是有助于我们学习数学的哦。
下⾯是店铺给⼤家整理的数学名⼈励志故事,供⼤家参阅! 数学名⼈励志故事:概率论起源的故事 数学之所以有⽣命⼒,就在于有趣。
数学之所以有趣,就在于它对思维的启迪。
以下就是⼀则概率论起源的故事。
更早些时候,法国有两个⼤数学家,⼀个叫做巴斯卡尔,⼀个叫做费⻢。
巴斯卡尔认识两个赌徒,这两个赌徒向他提出了⼀个问题。
他们说,他俩下赌⾦之后,约定谁先赢满5局,谁就获得全部赌⾦。
赌了半天,A赢了4局,B赢了3局,时间很晚了,他们都不想再赌下去了。
那么,这个钱应该怎么分? 是不是把钱分成7份,赢了4局的就拿4份,赢了3局的就拿3份呢?或者,因为最早说的是满5局,⽽谁也没达到,所以就⼀⼈分⼀半呢? 这两种分法都不对。
正确的答案是:赢了4局的拿这个钱的3/4,赢了3局的拿这个钱的1/4。
为什么呢?假定他们俩再赌⼀局,或者A赢,或者B赢。
若是A赢满了5局,钱应该全归他;A如果输了,即A、B各赢4局,这个钱应该对半分。
现在,A赢、输的可能性都是1/2,所以,他拿的钱应该是1/2×1+1/2×1/2=3/4,当然,B就应该得1/4。
通过这次讨论,开始形成了概率论当中⼀个重要的概念—————数学期望。
在上述问题中,数学期望是⼀个平均值,就是对将来不确定的钱今天应该怎么算,这就要⽤A赢输的概率1/2去乘上他可能得到的钱,再把它们加起来。
概率论从此就发展起来,今天已经成为应⽤⾮常⼲泛的⼀⻔学科。
数学名⼈励志故事:阿基⽶德揭开⺩冠的秘密 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德(公元前287—前212年)的浴室⾥,阿基⽶德在洗澡。
浴盆⾥放了⼤半盆热⽓腾腾的⽔,阿基⽶德⼀屁股坐了下去,忽然觉得浑⾝轻⾶⾶的,⾝⼦浮动着,那热⽔哗哗地直从盆⾥溢出来。
“⽔放得⼤多了。
”他下意识地站了起来。
盆⾥的⽔落了下去,他孩⼦⽓地⼜重重地坐下去,⽔⼜往上升起,没过盆沿溢了出来。
数学家的励志小故事
数学家的励志小故事数学家也是有很多励志的小故事的哦,一起来看看吧。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数学家的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数学家的励志小故事:宋元第三杰杨辉学算学在南宋度宗年间,古城钱塘(今杭州)有一位少年,聪明好学,尤其喜爱数学。
但由于当时数学书籍很少,这个少年只能零碎地收集一些民间流传着的算题,并反复研究,从中增长知识。
一天,这个少年无意中听说100多里的郊外有位老秀才,不仅精通算学,而且还珍藏了许多《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古代数学名著,非常高兴,急忙赶去。
老秀才问明来意后,望了望这位少年,不屑地说:“小子不去读圣书,要学什么算学?!”但少年仍苦苦哀求,不肯走。
老秀才无奈,于是说:“好吧,听着!‘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只云阔不及长十二步,问长阔共几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长方形面积等于864平方步已知它的宽比长少12步;问长和宽的和是多少步?)你回去慢慢算吧,什么时候算出来,什么时候再来”。
说完便往椅子上一靠,闭目养起神来,心里却暗暗发笑:“小子一定犯难了,这道题老朽才刚刚理出点头绪(此题的解法一般要用到二次方程),即使他懂得算学,那一年半载也是算不出来的。
”谁料,正当老秀才闭目思量时,少年说话了:“老先生,学生算出来了,长阔共60步。
”“什么?!”老秀才一听,惊奇地从椅子上跳起来,一把夺过少年演算出来的草稿纸瞪大了眼睛看起来:“啊,这小子是从哪里学来的?居然用这么简单的方法就算出来了。
妙哉!老朽不如。
”老秀才转过脸来,对少年夸奖道:“神算,神算,怠慢了,请问高姓大名?”“学生杨辉,字谦光。
”少年恭敬地回答。
后来的事,同学们都能想象出来了,在老秀才的指导下,杨辉通读了许多古典数学文献,数学知识得到全面、系统地发展。
经过不懈的努力,杨辉终于成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并享有数学“宋元第三杰”之誉。
数学家的励志小故事:毕达哥拉斯的故事公元前570年左右,毕达哥拉斯出生在米里都附近的萨摩斯岛(今希腊东部的小岛),他最先概括“数学”和“哲学”两门学问和推算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定理。
3篇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分享
院领导回答道:“你是数学家,党组织尊重你个人的意见,你可以自己给他回信。”
陈景润经过慎重考虑,最后决定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他在答复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信中写到:“第一,我们国家历来是重视跟世界各国发展学术交流与友好关系的,我个人非常感谢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邀请。第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能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目前台湾占据着国际数学家联合会我国的席位,所以我不能出席。第三,如果中国只有一个代表的话,我是可以考虑参加这次会议的。”为了维护祖国母亲的尊严,陈景润牺牲了个人的利益。
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三【失明的数学家欧拉】
欧拉的惊人成就并不是偶然的。他可以在任何不良的环境中工作,经常抱着孩子在膝上完成论文,也不顾较大的孩子在旁边喧哗。欧拉在28岁时,不幸一支眼睛失明,过了30年以后,他的另一只眼睛也失明了。在他双目失明以后,也没有停止过数学研究。他以惊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继续工作着,在他双目失明至逝世的十七年间,还口述著作了几本书和400篇左右的论文。由于欧拉的著作甚多,出版欧拉全集是十分困难的事情,1909年瑞士自然科学会就开始整理出版,直到现在还没有出完,计划是72卷。
1979年,陈景润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邀请,去美国作短期的研究访问工作。普林斯顿研究所的条件非常好,陈景润为了充分利用这样好的条件,挤出一切可以节省的时间,拼命工作,连中午饭也不回住处去吃。有时候外出参加会议,旅馆里比较嘈杂,他便躲进卫生间里,继续进行研究工作。正因为他的刻苦努力,在美国短短的五个月里,除了开会、讲学之外,他完成了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一下子把最小素数从原来的80推进到16。这一研究成果,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1930 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
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
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
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
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
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
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
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
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
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
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
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
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
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
华罗庚没有拿到博士学位。
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 20 篇论文。
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
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
他抛弃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钱、名利、地位。
最终,他的事业成功了。
华罗庚把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华罗庚把数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数学家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岛南端西西里岛的叙拉古。
父亲是位数学家兼天文学家。
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11岁就被送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的亚历山大城去学习。
在这座号称"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阅群书,汲取了许多的知识,并且做了欧几里得学生埃拉托塞和卡农的门生,钻研《几何原本》。
后来阿基米德成为兼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
其原
因在于他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杠杆原理,又用几何演泽方法推出许多杠杆命题,给出严格
的证明。
其中就有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他在数学上也有着极为光辉灿烂的成就。
尽管
阿基米德流传至今的著作共只有十来部,但多数是几何著作,这对于推动数学的发展,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
《砂粒计算》,是专讲计算方法和计算理论的一本著作。
阿基米德要计算充满宇宙大
球体内的砂粒数量,他运用了很奇特的想象,建立了新的量级计数法,确定了新单位,提
出了表示任何大数量的模式,这与对数运算是密切相关的。
《圆的度量》,利用圆的外切与内接96边形,求得圆周率π为:22/7 <π<223/71 ,这是数学史上最早的,明确指出误差限度的π值。
他还证明了圆面积等于以圆周长为底、半径为高的正三角形的面积;使用的是穷举法。
《球与圆柱》,熟练地运用穷竭法证明了球的表面积等于球大圆面积的四倍;球的体
积是一个圆锥体积的四倍,这个圆锥的底等于球的大圆,高等于球的半径。
阿基米德还指出,如果等边圆柱中有一个内切球,则圆柱的全面积和它的体积,分别为球表面积和体积的。
在这部著作中,他还提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公理"。
《抛物线求积法》,研究了曲线图形求积的问题,并用穷竭法建立了这样的结论:"
任何由直线和直角圆锥体的截面所包围的弓形即抛物线,其面积都是其同底同高的三角形
面积的三分之四。
"他还用力学权重方法再次验证这个结论,使数学与力学成功地结合起来。
《论螺线》,是阿基米德对数学的出色贡献。
他明确了螺线的定义,以及对螺线的面
积的计算方法。
在同一著作中,阿基米德还导出几何级数和算术级数求和的几何方法。
《平面的平衡》,是关于力学的最早的科学论著,讲的是确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
重心问题。
《浮体》,是流体静力学的第一部专著,阿基米德把数学推理成功地运用于分析浮体
的平衡上,并用数学公式表示浮体平衡的规律。
《论锥型体与球型体》,讲的是确定由抛物线和双曲线其轴旋转而成的锥型体体积,
以及椭圆绕其长轴和短轴旋转而成的球型体体积。
丹麦数学史家海伯格,于1906年发现了阿基米德给厄拉托塞的信及阿基米德其它一
些著作的传抄本。
通过研究发现,这些信件和传抄本中,蕴含着微积分的思想,他所缺的
是没有极限概念,但其思想实质却伸展到17世纪趋于成熟的无穷小分析领域里去,预告
了微积分的诞生。
正因为他的杰出贡献,美国的E.T.贝尔在《数学人物》上是这样评价阿基米德的:任何一张开列有史以来三个最伟大的数学家的名单之中,必定会包括阿基米德,而另外两们
通常是牛顿和高斯。
不过以他们的宏伟业绩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来比较,或拿他们影响当代
和后世的深邃久远来比较,还应首推阿基米德。
数学家的墓志铭
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
的圆”。
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
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
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
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
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
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
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
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
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
的双关语
笛卡儿,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
他认
为数学是其他一切科学的理论和模型,提出了数学为基础,以演绎为核心的方法论,对后
世的哲学。
数学和自然科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笛卡儿分析了几何学和代数学的优缺点,表示要寻求一种包含这两门科学的优点而没
有它们的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解析几何,《几何学》确定了笛卡儿在数学史上的地位,《几何学》提出了解析几何学的主要思想和方法,标志
着解析几何学的诞生,思格斯把它称为数学的转折点,以后人类进入变量数学阶段。
笛卡儿还改进了韦达的符号记法,他用a、b、c……等表示已知数,用x、y、z……
等表示未知数,创造了“=”,“”等符号,延用至今。
笛卡儿在物理学,生理学和天文学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