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概论_胜任力素质(PPT59页)
合集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_胜任力素质
政府、协会等社会机构对素质的界定
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在研究公务员录用的评 估方法时发现,在人的“看得见”与“看不见” 的部分的交界,有一种能够被明确定义、观察并 测量的能力,它往往体现在那些能够持续取得高 业绩的人的行为特征中,它包括人的思维方式、 行为特征、对工作的态度以及沟通能力等。
美国Hay顾问公司提出,素质是在既定的工作、 任务、组织或文化中区分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 素质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或者很好地 完成某项任务。素质是驱使一个产生优秀表现的 个人特征。每一个素质都与坚定基础特征的“行 为表现”相联系。
【开篇案例】人力资源经理的困惑
结论:显而易见的是,能力已经无法单方面成就组 织中员工的高绩效,或者说,高绩效的产生已经不 完全取决于人的能力,那么究竟什么因素影响着员 工的绩效水平呢?
【开篇案例】人力资源经理的困惑
结论: “高能力+?=高绩效?”,基于此企业未来在选人、 用人、育人、留人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要发 生什么样的变化? 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在开展与审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 有效性方面应该着重关注些什么? 他们的管理风格与思维模式将面临什么样的改变?
知识/技能
▪促进团队 ▪ 交流 ▪ 影响 ▪ 战略领导 ▪ 网络 ▪ 演讲 ▪ 资源管理 ▪ 专业 ▪ 增进创造力
和知识
素质构成要素的特点
通过培训、工作轮换、调配晋升等多种人力资 源管理手段与措施,使员工个体具备或提高知 识与技能水平是相对比较容易且富有成效的。
相对于知识、技能而言,素质要素中的潜能部 分则较难于评价和培养,花费的成本较高,且 往往效果不佳。潜能的形成与人的大脑的生成 过程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人脑的内在结构在经 历了先天的塑造与后天的培养之后,到了一定 年龄将不易改变,因此这些潜在的动机、内驱 力、个性、自我形象、价值观、社会角色等在 一定程度上也是持久不变且与众不同的。
胜任素质模型 课件《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4.数据处理分析
5.建立初步 胜任素质模型
6.验证胜任素质模型
10
第四节 胜任素质模型
五、胜任素质常见的两种基本模型
胜任素质的冰山模型(见图3-1)是斯 潘塞夫妇在1993年提出的,这是对胜任素 质的一种比较直观的解释。斯潘塞夫妇认 为,胜任素质一共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即 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知、个性 特征以及动机,这6个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一 个有机的层次体系。
12
第四节 胜任素质模型
五、胜任素质常见的两种基本模型
胜任素质的洋葱模型(见图3-2)是由 理查德·博亚特兹在1982年提出的,在洋葱 模型中,胜任素质的构成要素与冰山模型 基本类似,包括知识、技能、自我形象、 态度、价值观,以及个性特征和动机。
(二)洋葱模型
13
第三章
职位 分析
技能 自我形象
个性特征 动机
14
谢谢!
15
(一)冰山模型
11
第三章
职位 分析
知识 技能 社冰山模型
第四节 胜任素质模型
五、胜任素质常见的两种基本模型
第三章
职位 分析
(一)冰山模型
在这6类胜任素质中,知识和技能被称为基本胜任素质,即任职的基本要求。 而社会角色、自我认知、个性特征和动机则是比较深层的内容,不容易被观察到。 其中,社会角色和自我认知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或成长性经历可以有所改变,但个 性特征和动机的改变难度都非常大,所以,它们被称为区分性胜任素质,即能够 区分绩效优秀者和绩效一般者的胜任素质。
职位任职者的成功实践总结归纳 出的胜任素质模型
(4) 组织胜任素质模型高于其他 层次的胜任素质模型,是从组织 发展的愿景和目标出发,与组织 的核心紧密结合,为满足组织总 体战略的发展需要而确立起来的 胜任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胜任素质能力模型应用课件
PPT学习交流
39
能力素质模型简介-模型架构
• 行业知识 • 专业知识
-管理知识 -业务知识
• 领导能力 • 团队合作 • 沟通能力 • 逻辑思维能力 • 业务发展能力 • ……
•正直诚实 •认真负责 •… …
PPT学习交流
40
能力素质模型简介-构成要素
核心能力素质与专业能力素质 ➢针对组织中所有员工的,基础且重要的要求,称为 ________素质; ➢依据员工所在的岗位群,或是部门类别有所不同能力素 质,称为________素质。
未来职务
实际成绩 要求成绩 现有才能 要求才能 新的才能
差距:审核成 绩以确定目标
差距:审核才 能以确定目标
主管的附 加要求
个人需求
组织需求
在职培训
组织培训计划 考核
脱产培训
PPT学习交流
7
五大领域和能力素质模型的关系
招人
用人
评人
育人
留人
PPT学习交流
8
如何做到适人适任
• 进行________ • 定义________ • 确定岗位职责、任务 • 完成工作的最低________ • ________ • 无适合人员时,考虑招聘或培训 • 需要工作分析、岗位职责任务说明书、作业指导
了解会计实务一般流程和会计处理一般原则以及如何运用erp系统进行会计实务操作能在一定的指导下按规定办理营运资金调拔外汇结算等业务o熟悉会计档案管理规定能按规定办理会计档案的收集交接归档及查询等工作63ppt学习交流财务管理中级熟悉运用会计实务操作流程能有效地提炼会计凭证及其他重要会计信息遵照国家财税政策及公司规定及时正确地进行帐务处理编制相应的会计报表了解资金运作一般规律能及时对公司资金状况如应收应付以及现金使用等提出报告并能对公司资金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熟悉并掌握国家会计档案管理政策熟练运用档案分类原理归集管理会计档案及时周到地提供会计文档信息及资料查阅64ppt学习交流财务管理高级能指导并监督他人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工作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地反映公司实际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较好地理解国家不同会计政策对财务数据的影响能对新发生经济业务提出具体会计处理意见熟悉公司各项业务收入流程能协助业务部门对公司收入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熟悉国内资本和资金市场的规则和状况对资金的筹措和运用方式有深入的认识能够根据公司的经营特点和财务状况制定切实的资产管理政策对执行中出现的重大偏差进行分析和整改65ppt学习交流财务管理专家级精通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能全面考虑企业的长短期战略目标以准确充分的公司历史财务数据为基础配合和确保公司预算的编制能指导财务人员建立财务管理报告系统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出有效支持公司管理及战略发展的财务分析报告深入了解国内外同行业的会计标准与财务政策特征能代表公司参加社会或企业界对财务政策的研讨66ppt学习交流下一步根据各部门的确定各部门的能力素质确定专业能力素质的定义及各级别的行为表将能力素质模型落实到确定不同部门岗位的能力素质构成和确定各项能力素质的层级编制部门的岗位能力素质模型表67ppt学习交流bscblancedscorecard68ppt学习交流平衡计分卡基本理论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情落后的结果因素但无法评估组织前瞻性的投资领先的驱动因素组织必须通过在客户供应商员工组织流程技术和革新等方面的投资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从学习与成长业务流程顾客财务四个角度审视自身业绩69ppt学习交流平衡计分卡框架要在财务方面取要在财务方面取得成功要向股得成功要向股东展示什么东展示什么要实现我们的愿要实现我们的愿景要向客户展景要向客户展示什么示什么为满足客户与股东为满足客户与股东的要求我们要在的要求我们要在哪些领域领
胜任力素质模型PPT课件
正如某公司一位人事经理所
说:“你也许能够教会一只火 鸡去爬树,但还是找一只松鼠 来得容易一点儿。”
????
15 15
三、胜任力如何有效驱动绩效的实现
动机、个性、自我形象、价值观、社会角色、态度以及知识与技 能等都决定并作用于人的行为,以至最终驱动绩效的产生 。
素质 1- 知识技能 2- 我形象 3- 个性 4- 动机
11 11
二、胜任力构成要素的特点
特点一:
相对于知识、技能,胜任力素质要素中的潜能部分难 于通过后天培养,花费较高,且效果不佳。 因为潜能形成与大脑生成过程关系密切。人脑的内在
结构(所谓神经联结部分“触突”)在经历先天塑造与
后天培养后,到一定年龄将不易改变,因此一个人潜在 的动机、个性、自我形象、价值观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
建立素质模型的目的
找出保证企业各类员工出色胜任工作或取得较好工作 业绩的素质。 为企业人员招聘、选拔和员工培训提供指导和参照。
20
20
胜任素质的分类
21
胜任素质的分类
(1)基础素质是完成工作所需的最低标准,但不足以区别与解释 普通员工与绩优员工的差异, 即门槛素质。
(2)特殊素质是那些能够区别普通员工与绩优员工的素质。
30
一、建立胜任力质模型的流程
1、基于归纳法的胜任力模型建立流程
31
31
1、基于归纳法的胜任力模型建立流程
(1)确定绩效标准:界定所研究工作的杰出绩效与一般绩效。绩效标准一 般采用工作分析和专家小组讨论的方法来确定。 (2)建立校标样本:从事该岗位工作的员工中,分别从绩效优秀和绩效普 通的员工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员工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3)收集信息数据: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专家小组法、问卷调查法、全 方位评价法、专家系统数据库和观察法等获取效标样本胜任力的数据。 一般以行为事件访谈法为主。 (4)建立模型:通过行为访谈报告提炼胜任力,对行为事件访谈报告 进行 内容分析,记录各种胜任力在报告中出现的频次,然后对优秀组和普通组 的要素指标发生频次及相关的程度统计指标进行比较,找出两组的共性与 差异特征。 (5)验证胜任力模型:有效性一般采用预测效度和同时效度进行检验。
胜任力模型PPT课件
持续开发有助于自己业务 的专业知识和技巧,由此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主导变化
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
•授课:XXX
2nd Solution
3rd Solution •17
培训课程三明治体系设计
决策者与领导者课程 中、高级经理者培训
初级经理人培训
销市客人财生技行物 售场户力务产术政流 管营服资管作开管管 理销务源理业发理理 系系系系系管系系系 列列列列列理列列列
根据能力模型,组织 培训和职业发展设计 ,从而加强企业的核 心竞争力
素质模型
培训与发展
招聘与任用
重点考察候选人的素
质和行为表现,确保 其符合企业要求
员工的薪酬以及升
职应基于个人能力 评估结果
薪酬与晋升
•授课:XXX
考核与评估
评估员工是否达到素 质模型设定的行为表 现“目标”
•12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
通过360度反馈评价等鉴定个体素质和目标工作胜 任特征要求的差距(Gap) 选择需要且适合于培训的胜任特征(培训需求) 选择培训方式、课程和教师 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过程 认知-了解-自我评估-练习和反馈-设定应用目标 -后续支持 评估培训效果(胜任特征鉴定)
D 企业 胜任力模型
专业胜任力
A 胜任
企 力模 业型
胜任力词典
胜B 任企 力业 模
型
胜任力模型 C 企业
胜任力词典与企业胜任力模型的 关系
可迁移胜任力 通用胜任力
领导力胜任力、管理者胜任力 通用素质
通用胜任力:是核心价值观、文化 等的反映,为全体员工共有
•授课:XXX
A企业胜任力模型
•11
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技能——Spencer
主导变化
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
•授课:XXX
2nd Solution
3rd Solution •17
培训课程三明治体系设计
决策者与领导者课程 中、高级经理者培训
初级经理人培训
销市客人财生技行物 售场户力务产术政流 管营服资管作开管管 理销务源理业发理理 系系系系系管系系系 列列列列列理列列列
根据能力模型,组织 培训和职业发展设计 ,从而加强企业的核 心竞争力
素质模型
培训与发展
招聘与任用
重点考察候选人的素
质和行为表现,确保 其符合企业要求
员工的薪酬以及升
职应基于个人能力 评估结果
薪酬与晋升
•授课:XXX
考核与评估
评估员工是否达到素 质模型设定的行为表 现“目标”
•12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
通过360度反馈评价等鉴定个体素质和目标工作胜 任特征要求的差距(Gap) 选择需要且适合于培训的胜任特征(培训需求) 选择培训方式、课程和教师 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过程 认知-了解-自我评估-练习和反馈-设定应用目标 -后续支持 评估培训效果(胜任特征鉴定)
D 企业 胜任力模型
专业胜任力
A 胜任
企 力模 业型
胜任力词典
胜B 任企 力业 模
型
胜任力模型 C 企业
胜任力词典与企业胜任力模型的 关系
可迁移胜任力 通用胜任力
领导力胜任力、管理者胜任力 通用素质
通用胜任力:是核心价值观、文化 等的反映,为全体员工共有
•授课:XXX
A企业胜任力模型
•11
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技能——Spencer
人力资源管理ppt课件(完整版)
绩效考核的方法与技巧
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 目标管理法(MBO)。
关键绩效指标法(KPI)。
绩效考核的方法与技巧
360度反馈法。 平衡计分卡(BSC)。 绩效考核的技巧
绩效考核的方法与技巧
01
02
03
04
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主 观偏见。
关注员工的实际表现,而非个 人喜好或关系。
结合定量和定性评估,全面反 映员工的工作表现。
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
培训效果反馈
反应评估、学习评估、行为评估、结 果评估。
将评估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为下一轮培训提供参考和改进建议。
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
员工满意度、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提 升程度、工作绩效改善程度等。
2023
PART 05
绩效管理
REPORTING
绩效管理的概念与目的
01
确定分析目标、收集相关信息、分析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
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
02
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法、小组讨论等。
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
03
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
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培训计划的制定
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法、制定培训时间表、确定培训资源。
培训计划的实施
组织培训活动、管理培训过程、确保培训质量。
目的
确保组织在适当的时间和不同的岗位上获得适当的人选(包括数量、质量、层次和结构等),实现人 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潜力,使组织和员工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预测方法
定性预测法(经验预测法、描述法、德尔菲法等)和定量预 测法(转换比率法、人员比率法、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 、经济计量模型法、灰色预测模型法、生产模型法、马尔可 夫分析法等)。
基于胜任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PPT课件
PPT典藏
开发素质模型所关注的信息
关注的话题有所 不同
思维方式及技能有所不同
其他特征有所不同 (气质、个性等)
待人接物方式有所不同 情绪控制能力有所不同
关注行为的结果 有所不同
绩优人员与P一PT般典藏人员的差异
不同系列岗位能力结构
财务人员
计划能力 管理能力 组织他人工作的能力 原则性 协调能力 细致能力
2 技能
技能结构 1- 人际关系技能
2- 解决问题的能力(A) 3- 协作能力(A)
4- 信息管理能力
5- 学习能力(A)
6- 其他特殊技能 4
行 为 行为模块
行为要项
行为标准是完成某一业务领 域内工作活动的成功行为的总 和。
胜任力素质模型定义:
能将某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 和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体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
求,为员工及时提供支持
员工忠诚感
变革的 推动者
参与变革与创新,组织变革(并购与 重组、组织裁员、业务流程再造等)
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PPT典藏
提高员工对组织变革的适 应能力,妥善处理组织变 革过程中的各种人力资源 问题,推动组织变革进程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理
1、投资增值原理 2、合力互补原理 3、激励强化原理 4、动态适应原理 5、个体差异原理
认识他人—为他人负责 认识自己—为自己负责
PPT典藏
培训内容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二.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三.什么样的人会伸出援手
PPT典藏
职位分析
–职位描述内容
职位识别信息 职位工作综述 职位工作联系 职位工作职责 职位工作权限 职位工作利益 职位工作条件与环境
开发素质模型所关注的信息
关注的话题有所 不同
思维方式及技能有所不同
其他特征有所不同 (气质、个性等)
待人接物方式有所不同 情绪控制能力有所不同
关注行为的结果 有所不同
绩优人员与P一PT般典藏人员的差异
不同系列岗位能力结构
财务人员
计划能力 管理能力 组织他人工作的能力 原则性 协调能力 细致能力
2 技能
技能结构 1- 人际关系技能
2- 解决问题的能力(A) 3- 协作能力(A)
4- 信息管理能力
5- 学习能力(A)
6- 其他特殊技能 4
行 为 行为模块
行为要项
行为标准是完成某一业务领 域内工作活动的成功行为的总 和。
胜任力素质模型定义:
能将某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 和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体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
求,为员工及时提供支持
员工忠诚感
变革的 推动者
参与变革与创新,组织变革(并购与 重组、组织裁员、业务流程再造等)
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PPT典藏
提高员工对组织变革的适 应能力,妥善处理组织变 革过程中的各种人力资源 问题,推动组织变革进程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理
1、投资增值原理 2、合力互补原理 3、激励强化原理 4、动态适应原理 5、个体差异原理
认识他人—为他人负责 认识自己—为自己负责
PPT典藏
培训内容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二.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三.什么样的人会伸出援手
PPT典藏
职位分析
–职位描述内容
职位识别信息 职位工作综述 职位工作联系 职位工作职责 职位工作权限 职位工作利益 职位工作条件与环境
《素质胜任力模型》课件
概念
它强调个体在特定工作情境下表现出 的胜任力,包括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 为、技能和知识。
模型的重要性与应用领域
重要性
素质胜任力模型为企业和组织提 供了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 具,帮助识别和培养员工的胜任 力,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招聘选拔、培训发展 、绩效管理、职业规划等领域。
模型的演变与发展
通过对目标岗位的职责、任务和要求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该岗位所需具备的胜 任力。
参考行业标准
参考行业内的胜任力模型和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目标岗位的核心胜 任力。
收集与分析相关数据
数据来源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胜任力数据。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分析,识别出不同员工在胜任力方面的差 异和特点。
《素质胜任力模型》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素质胜任力模型概述 •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优化与更新 •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成功案例
01
素质胜任力模型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素质胜任力模型是一种描述个体为完 成某项工作或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应 具备的一系列知识、技能、能力和其 他个人特征的框架。
05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某知名企业的素质胜任力模型应用
总结词
全面实施、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该知名企业通过全面实施素质胜任力模型,有效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绩效和整体业绩。通过明确各岗位的素质要求 ,员工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提升空间,进而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案例二:某政府部门的人才选拔与培养项目
它强调个体在特定工作情境下表现出 的胜任力,包括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 为、技能和知识。
模型的重要性与应用领域
重要性
素质胜任力模型为企业和组织提 供了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 具,帮助识别和培养员工的胜任 力,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招聘选拔、培训发展 、绩效管理、职业规划等领域。
模型的演变与发展
通过对目标岗位的职责、任务和要求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该岗位所需具备的胜 任力。
参考行业标准
参考行业内的胜任力模型和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目标岗位的核心胜 任力。
收集与分析相关数据
数据来源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胜任力数据。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分析,识别出不同员工在胜任力方面的差 异和特点。
《素质胜任力模型》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素质胜任力模型概述 •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优化与更新 •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成功案例
01
素质胜任力模型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素质胜任力模型是一种描述个体为完 成某项工作或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应 具备的一系列知识、技能、能力和其 他个人特征的框架。
05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某知名企业的素质胜任力模型应用
总结词
全面实施、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该知名企业通过全面实施素质胜任力模型,有效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绩效和整体业绩。通过明确各岗位的素质要求 ,员工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提升空间,进而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案例二:某政府部门的人才选拔与培养项目
人力资源管理课件04胜任素质.ppt
主管、财务主管、销售主管等功能性模型的概括 (4)组织型胜任素质模型 从组织愿景、目标出发,为满足整体战略而确立起来的胜任素质模型。
第二节 胜任素质模型概述
一、胜任素质模型的概念、特点和要素 (二)胜任素质模型的特点
1、独特性 具有行业独特性和组织独特性 2、阶段性 与组织经营相关联 3、适应性 与组织战略相适应
2、胜任素质与任务情境相联系,而且具有动态性 胜任素质会随着年龄段、职位层级、所处环境的不同 而不同。 3、胜任素质与是可以衡量与习得的
三、胜任素质的结构与类型
(一)胜任素质的结构 1、麦克利兰的素质冰山模型
Skill Knowledge
Social Role Self-Image
Trait Motive
三、胜任素质的结构与类型
(一)胜任素质的结构 2、斯宾塞的洋葱模型
知识
社会角色
特质 动机
自我概念
技能
社会角色 自我认知
特质 动机
三、胜任素质的结构与类型
(二)胜任素质的类型
1、通用胜任素质:组织核心价值观、文化的反映,全员
所共有
2、可迁移胜任素质:某些职位的通用胜任素质,如管理
者胜任素质
社会角色
继任计划
人力资源规划
• 职位实例 • 访谈问题
招聘
领导能力 • 领导胜任素 培养
质模型
• 以胜任素质 为基础的培 训发展活动
培训
领导力 模型 专业序列胜任素质模型
全员核心胜任素质模型
• 胜任素质与 绩效管理 目标结合
职业发展
薪资
• 以胜任素质为基 础的工资提升
•以胜任素质为基础 的职业发展阶段
二、胜任素质模型与HRM各基础板块的有机衔接
第二节 胜任素质模型概述
一、胜任素质模型的概念、特点和要素 (二)胜任素质模型的特点
1、独特性 具有行业独特性和组织独特性 2、阶段性 与组织经营相关联 3、适应性 与组织战略相适应
2、胜任素质与任务情境相联系,而且具有动态性 胜任素质会随着年龄段、职位层级、所处环境的不同 而不同。 3、胜任素质与是可以衡量与习得的
三、胜任素质的结构与类型
(一)胜任素质的结构 1、麦克利兰的素质冰山模型
Skill Knowledge
Social Role Self-Image
Trait Motive
三、胜任素质的结构与类型
(一)胜任素质的结构 2、斯宾塞的洋葱模型
知识
社会角色
特质 动机
自我概念
技能
社会角色 自我认知
特质 动机
三、胜任素质的结构与类型
(二)胜任素质的类型
1、通用胜任素质:组织核心价值观、文化的反映,全员
所共有
2、可迁移胜任素质:某些职位的通用胜任素质,如管理
者胜任素质
社会角色
继任计划
人力资源规划
• 职位实例 • 访谈问题
招聘
领导能力 • 领导胜任素 培养
质模型
• 以胜任素质 为基础的培 训发展活动
培训
领导力 模型 专业序列胜任素质模型
全员核心胜任素质模型
• 胜任素质与 绩效管理 目标结合
职业发展
薪资
• 以胜任素质为基 础的工资提升
•以胜任素质为基础 的职业发展阶段
二、胜任素质模型与HRM各基础板块的有机衔接
人力专员胜任力模型-PPT精选文档
有一定的书面及口头沟通能力,能建 立部门内有效的工作人际关系,取得 支持,完成工作任务。
8-10
B
4-7
B
1-3
3、正直可靠(亲和)—3
概念:为人诚实诚恳、公平正派,处理人际关系方法得当,具有 亲和力,能有效赢得他人的认同及支持 行为级别 素质解读 分值
A
正直公允,为人诚信,能取得公司领导及 8-10 员工广泛认同及支持,协调调动各种因素, 促进工作高效完成。
正直公允,为人诚信,能取得大部分领导 或员工的认同及支持,能协调两个部门因 素来促进工作有效完成。 正直公允,为人诚信,善于让人接受,愿 意聆听,能取得部门领导及同事的认同及 支持。 4-7
B
C
1-3
4、团队契合—4
• 概念:认同企业文化,认同企业组织及员工行为规范,能适应部门 管理要求,与同时建立良好的人际认同关系评价标准:1.专业知 Nhomakorabea技能—5
概念: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各个模块、工作标 准、流程、规范要求,至少从事人事工作1~2年,具备解决具体 问题的专业技能。 行为级别 素质解读 分值 (满分10分)
A
3年以上专业工作经验,专业学历或职业资格 三级以上或具备指定模块工作方案并推进工作 开展的能力,持续改善工作。
胜任力素质
胜任力素质是在特定企业环境中,在具体工 作岗位上,做出优秀业绩需要的行为特征。
企经发 业营展 文理目 化念标 组 织 结 构 工 作 岗 位 工 作 任 务 工 作 行 为 工 作 业 绩 赢实完 得现成 发价目 展值标
胜任力素质
行业特性
企业特性
岗位特性 岗位特性
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就是基于以上的认识设计的,它 是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要求的 一系列不同素质/胜任力要素的组合。包括不同的 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 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
8-10
B
4-7
B
1-3
3、正直可靠(亲和)—3
概念:为人诚实诚恳、公平正派,处理人际关系方法得当,具有 亲和力,能有效赢得他人的认同及支持 行为级别 素质解读 分值
A
正直公允,为人诚信,能取得公司领导及 8-10 员工广泛认同及支持,协调调动各种因素, 促进工作高效完成。
正直公允,为人诚信,能取得大部分领导 或员工的认同及支持,能协调两个部门因 素来促进工作有效完成。 正直公允,为人诚信,善于让人接受,愿 意聆听,能取得部门领导及同事的认同及 支持。 4-7
B
C
1-3
4、团队契合—4
• 概念:认同企业文化,认同企业组织及员工行为规范,能适应部门 管理要求,与同时建立良好的人际认同关系评价标准:1.专业知 Nhomakorabea技能—5
概念: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各个模块、工作标 准、流程、规范要求,至少从事人事工作1~2年,具备解决具体 问题的专业技能。 行为级别 素质解读 分值 (满分10分)
A
3年以上专业工作经验,专业学历或职业资格 三级以上或具备指定模块工作方案并推进工作 开展的能力,持续改善工作。
胜任力素质
胜任力素质是在特定企业环境中,在具体工 作岗位上,做出优秀业绩需要的行为特征。
企经发 业营展 文理目 化念标 组 织 结 构 工 作 岗 位 工 作 任 务 工 作 行 为 工 作 业 绩 赢实完 得现成 发价目 展值标
胜任力素质
行业特性
企业特性
岗位特性 岗位特性
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就是基于以上的认识设计的,它 是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要求的 一系列不同素质/胜任力要素的组合。包括不同的 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 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学者约翰·弗莱纳根(John Flanagan)最早研究了1941年至 1946年间美国空军飞行员的绩效问题,于1954年创造了关键事件 技术,并就此成为素质研究领域核心方法的应用先导。
素 质 研 究 之 父 — — 美 国 著 名 心 理 学 家 大 卫 ·C· 麦 克 莱 兰 德 (DAVID C. McClelland)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他于 1973年在发表的文章《Testing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 中提出,传统的性向测验和知识测验并不能预测职位候选人在工 作中一定会取得成功。麦克莱兰德也因此倡导用素质模型设计取 代智力测验作为预测未来工作绩效的方法,在学术界掀起了关于 素质研究的高潮。
人力资源管理 概论
主要内容
第一章 企业核心能力与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章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 第四章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第五章 员工素质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第六章 人力资源的获取与再配置 第七章 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第八章 薪酬设计与薪酬管理 第九章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系统 第十章 人力资源外包
【开篇案例】人力资源经理的困惑
问题:高能力≠高绩效
又到公司年终一年一度的绩效考核期了,两名被寄予厚 望的清华大学高材生的考核结果却相差较大。主管经理 的评价是这样的:李某的创新能力与逻辑思维力强,工 作积极主动,专业功底毋庸置疑,评价结果为A;张某 的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善于与同事打成一片,利用 集体力量完成工作,但工作稍欠积极主动,评价结果为 B。对此,王某十分不解,同样是一等一的人才,为什 么考核结果却不同呢?难道是公司的激励措施没有到位?
【开篇案例】人力资源经理的困惑
结论:显而易见的是,能力已经无法单方面成就组 织中员工的高绩效,或者说,高绩效的产生已经不 完全取决于人的能力,那么究竟什么因素影响着员 工的绩效水平呢?
【开篇案例】人力资源经理的困惑
结论: “高能力+?=高绩效?”,基于此企业未来在选人、 用人、育人、留人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要发 生什么样的变化? 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在开展与审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 有效性方面应该着重关注些什么? 他们的管理风格与思维模式将面临什么样的改变?
第五章 员工素质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本章提要】
本章提出了素质的概念,阐述了构建员工素质 模型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变革性意义, 同时系统介绍了作为员工高绩效源泉的素质模 型建立的流程、技术与方法,特别是行为事件 访谈法的具体操作与实践,并通过对素质模型 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业务板块之间内在联系的 描述,为企业开展基于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指 明方向。
这些问题在本章中都会有相应的解答。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素质及相关概念释义 第二节 员工素质模型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节 员工素质模型建立的流程、技术与方法 第四节 员工素质模型的应用
第一节 素质及相关概念释义
学者对素质的定义
从字面理解,素质一词来源于英语“competency”,其意思是能力、 技能。在学者的研究与企业的管理实践领域,“素质”又被称作 为“能力”、“资质”、“才干”等,常常与英语中的 “competence”、“skill”、“ability”、“talent”等同时使用。
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和塞尼·M·斯潘塞在所著的 《工作素质:高绩效模型》一书中指出,素质是 在工作或情境中,产生高效率或高绩效所必需的 人的潜在特征,同时只有当这种特征能够在现实 中带来可衡量的成果时,才能称作为素质 (Spencer & Spencer,1993)。基于此,斯潘塞 提出了素质的冰山模型。
课程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掌握: 1.素质及其相关概念释义 2.员工素质模型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3.员工素质模型建立的流程、技术与方法 4.员工素质模型的应用
【开篇案例】人力资源经理的困惑
背景:从招聘谈起 A公司是国内某著名通信设备供应商,王某是该公司 的人力资源经理。在最近一次公司的招聘活动中, 王某为公司物色到了两名清华大学毕业的硕士生, 由于这两人在清华大学就读之前都有过5年以上相关 行业的工作经验,并且在校期间成绩都十分优异, 因此能够在目前国内通信行业人才争夺如此激烈的 情况下,将此二人收归门下,王某心里喜不自胜, 在推荐给技术部门时也对二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学者对素质的定义
美国学者理查德·博亚特兹(Richard Boyatzis) 是第一个写成素质模型开发相关书籍的人。博亚 特兹在其《有效管理者:高绩效素质模型》 (Boyatzis,1982)中,通过将工作要求、组织 环境、个人素质三个对绩效有影响的因素联系起 来,扩展了素质模型设计的观点。他还认为,素 质是通过对行为的引导而最终影响绩效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者对素质的定义
理查德·J·马洛比利(Mira bile, Richard J.) 认为,素质是与工作的高绩效相联系的知识、 技能、能力或特性。例如,解决问题、分析思 维、领导等。
【开篇案例】人力资源经理的困惑
解决办法:都是能力惹的祸
事实上,经过考核王某发现公司内与李某、张某境况相同 的还大有人在,这个问题已经日益突显成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的棘手问题。于是王某组织人力资源部以及各相关部门的主管 召开了针对此问题的公开意见征集会,大家就公司在招聘、选 拔、任免以及激励员工的方式方法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 主管称过去的学历背景并不能代表什么,事实证明,所谓高学 历代表的“高能力”并不能带来令人满意的“高绩效”;有的 主管提出,部门先后组织了无数次针对性培训,但是员工时常 反映培训与实践根本不是一码事,所学的技能到现场大多不好 用,“培训水土不服”的现象已经使部门不堪负累;有的主管 还发现部门员工的工作热情不够高,对所从事的专业并不热衷 等问题......总之最后在总结中,大家一致认为人力资源部需 要重新审视公司的用人标准,以往纯粹的“能力标准”已然遭 到了广泛的质疑。
素 质 研 究 之 父 — — 美 国 著 名 心 理 学 家 大 卫 ·C· 麦 克 莱 兰 德 (DAVID C. McClelland)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他于 1973年在发表的文章《Testing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 中提出,传统的性向测验和知识测验并不能预测职位候选人在工 作中一定会取得成功。麦克莱兰德也因此倡导用素质模型设计取 代智力测验作为预测未来工作绩效的方法,在学术界掀起了关于 素质研究的高潮。
人力资源管理 概论
主要内容
第一章 企业核心能力与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章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 第四章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第五章 员工素质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第六章 人力资源的获取与再配置 第七章 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第八章 薪酬设计与薪酬管理 第九章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系统 第十章 人力资源外包
【开篇案例】人力资源经理的困惑
问题:高能力≠高绩效
又到公司年终一年一度的绩效考核期了,两名被寄予厚 望的清华大学高材生的考核结果却相差较大。主管经理 的评价是这样的:李某的创新能力与逻辑思维力强,工 作积极主动,专业功底毋庸置疑,评价结果为A;张某 的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善于与同事打成一片,利用 集体力量完成工作,但工作稍欠积极主动,评价结果为 B。对此,王某十分不解,同样是一等一的人才,为什 么考核结果却不同呢?难道是公司的激励措施没有到位?
【开篇案例】人力资源经理的困惑
结论:显而易见的是,能力已经无法单方面成就组 织中员工的高绩效,或者说,高绩效的产生已经不 完全取决于人的能力,那么究竟什么因素影响着员 工的绩效水平呢?
【开篇案例】人力资源经理的困惑
结论: “高能力+?=高绩效?”,基于此企业未来在选人、 用人、育人、留人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要发 生什么样的变化? 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在开展与审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 有效性方面应该着重关注些什么? 他们的管理风格与思维模式将面临什么样的改变?
第五章 员工素质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本章提要】
本章提出了素质的概念,阐述了构建员工素质 模型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变革性意义, 同时系统介绍了作为员工高绩效源泉的素质模 型建立的流程、技术与方法,特别是行为事件 访谈法的具体操作与实践,并通过对素质模型 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业务板块之间内在联系的 描述,为企业开展基于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指 明方向。
这些问题在本章中都会有相应的解答。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素质及相关概念释义 第二节 员工素质模型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节 员工素质模型建立的流程、技术与方法 第四节 员工素质模型的应用
第一节 素质及相关概念释义
学者对素质的定义
从字面理解,素质一词来源于英语“competency”,其意思是能力、 技能。在学者的研究与企业的管理实践领域,“素质”又被称作 为“能力”、“资质”、“才干”等,常常与英语中的 “competence”、“skill”、“ability”、“talent”等同时使用。
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和塞尼·M·斯潘塞在所著的 《工作素质:高绩效模型》一书中指出,素质是 在工作或情境中,产生高效率或高绩效所必需的 人的潜在特征,同时只有当这种特征能够在现实 中带来可衡量的成果时,才能称作为素质 (Spencer & Spencer,1993)。基于此,斯潘塞 提出了素质的冰山模型。
课程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掌握: 1.素质及其相关概念释义 2.员工素质模型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3.员工素质模型建立的流程、技术与方法 4.员工素质模型的应用
【开篇案例】人力资源经理的困惑
背景:从招聘谈起 A公司是国内某著名通信设备供应商,王某是该公司 的人力资源经理。在最近一次公司的招聘活动中, 王某为公司物色到了两名清华大学毕业的硕士生, 由于这两人在清华大学就读之前都有过5年以上相关 行业的工作经验,并且在校期间成绩都十分优异, 因此能够在目前国内通信行业人才争夺如此激烈的 情况下,将此二人收归门下,王某心里喜不自胜, 在推荐给技术部门时也对二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学者对素质的定义
美国学者理查德·博亚特兹(Richard Boyatzis) 是第一个写成素质模型开发相关书籍的人。博亚 特兹在其《有效管理者:高绩效素质模型》 (Boyatzis,1982)中,通过将工作要求、组织 环境、个人素质三个对绩效有影响的因素联系起 来,扩展了素质模型设计的观点。他还认为,素 质是通过对行为的引导而最终影响绩效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者对素质的定义
理查德·J·马洛比利(Mira bile, Richard J.) 认为,素质是与工作的高绩效相联系的知识、 技能、能力或特性。例如,解决问题、分析思 维、领导等。
【开篇案例】人力资源经理的困惑
解决办法:都是能力惹的祸
事实上,经过考核王某发现公司内与李某、张某境况相同 的还大有人在,这个问题已经日益突显成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的棘手问题。于是王某组织人力资源部以及各相关部门的主管 召开了针对此问题的公开意见征集会,大家就公司在招聘、选 拔、任免以及激励员工的方式方法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 主管称过去的学历背景并不能代表什么,事实证明,所谓高学 历代表的“高能力”并不能带来令人满意的“高绩效”;有的 主管提出,部门先后组织了无数次针对性培训,但是员工时常 反映培训与实践根本不是一码事,所学的技能到现场大多不好 用,“培训水土不服”的现象已经使部门不堪负累;有的主管 还发现部门员工的工作热情不够高,对所从事的专业并不热衷 等问题......总之最后在总结中,大家一致认为人力资源部需 要重新审视公司的用人标准,以往纯粹的“能力标准”已然遭 到了广泛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