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肺小结节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肺小结节的影像学诊断与临床治疗

肺小结节的影像学诊断与临床治疗

肺小结节的影像学诊断与临床治疗肺结节概述与实性肺结节的影像评估1、在强化特点的评估中,强化()提示恶性病灶D2、肺内边缘清晰的直径/长径()的类圆形密度增高病灶,叫做肺结节A3、在强化特点的评估中,强化()提示良性病灶B4、关于肺结节增强扫描的技术要求中,扫描层厚()B5、下列关于肺结节的评估与测量说法错误的是()C非实性肺结节的影像评估及随访策略1、关于肺癌筛查需要注意的问题中,说法错误的是()D2、AIS的定义为:肿瘤直径不超过(),肿瘤细胞仅局限于肺泡壁结构(贴壁生长),无间质、血管或胸膜的侵润,无乳头或微乳头生长类型,亦无凸入肺泡腔内生长类型B3、AAH的影像学表现:直径()的纯GGN,部分直径>10mm;复查持续存在密度低于AIS,支气管及血管边缘清晰A4、MIA的定义为:直径()的孤立性腺癌,通常表现为LPA,伴小灶状(小于5mm)肌纤维母细胞基质受侵,多数为非粘液性腺癌;无淋巴系统、血管和胸膜侵润,无肿瘤内坏死D5、下列关于NCCN的人群分层说法错误的是()CCT引导下肺小结节穿刺及定位技术1、下列有关VATS术前CT引导下肺小结节医用胶定位的说法错误的是()B2、关于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B3、MRI对于肺癌诊断的优势中,说法错误的是()D4、下列关于肺小结节VATS术前定位术说法错误的是()C5、()不属于医用胶定位的优势A肺孤立结节影像评价的进展1、下述病变类型表现为亚实性肺孤立结节的是()A2、一般认为肺部空洞壁厚大于(),恶性病变的几率即可高达92%C3、错构瘤CT下可表现为实性肺孤立结节,其结节类型属于()B4、Fleischner协会对于单发结节小于4mm且为低危险因素患者的随访建议为()D5、对于评价肺孤立结节良恶性的有意义的CT征象是()C。

管电压对胸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管电压对胸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管电压对胸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袁颖;卢东生;钟朝辉【摘要】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tube voltages on radiation dose and image quality with an 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 (ATCM) system on CT scanning of chest. Methods The chest phantom was scanned on GE Optima CT 680 scanner. Images were obtained at varying tube voltage (80, 100, and 120 kVp) and varying noise index (10, 15, 20, 25 and 30) with an ATCM system. Volumetric CT dose index (CTDIvol) and dose-length product (DLP) was recorded in the CT scanner. The objective noise of images were measured. Two experienced radiologists blinded to the CT parameters were invited to assess the identification of ground glass nodules (GGN).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bjective noise at the same NI level besides NI of 10. The DLP of scanning at tube voltage of 80 kVp increased by 21.96, 16.25, 9.18, 6.37 mGy·cm compared with that of 120 kVp at the NI of 15, 20, 25 and 30. The DLP increased by 14.05,8.50, 5.17 and 3.65 mGy·cm respectively at tube voltage of 100 kVp compared with that of 120 kVp at the NI of 15, 20, 25 and 30.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ssessment of GGN among the varying tube voltage settings at the same NI level. Kappa value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GGNs was substantial or almost perfect. Conclusion The image quality i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different tube voltages based on ATCM system. The radiation dose of patients i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tube voltage.%目的本文探讨了应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utomatic Tube Medical University,ATCM)行胸部CT扫描时,管电压的变化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GE Optima CT680 CT机采用ATCM技术对胸部仿真模体行CT扫描.共进行3组扫描,其中A组管电压为80 kVp,B组管电压为100 kVp,C组管电压为120 kVp,各组分别预设5个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级别(10、15、20、25和30)扫描体模.记录每组图像的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tric CT Dose Index, 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测量并比较图像的客观噪声(Standard Deviation,SD),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采用双盲法对磨玻璃密度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s,GGN)进行主观评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除NI为10以外,在其他相同NI时,图像客观噪声无统计学差异.NI在15、20、25和30时,A组与C组比较时, DLP分别增加21.96,16.25、9.18和6.37 mGy·cm.B组与C组比较时,DLP分别增加14.05、8.50、5.17和3.65 mGy·cm.相同预设NI时不同管电压下对GGN主观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两名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中等或良好.结论应用ATCM技术,相同预设NI下管电压的变化对图像质量不会产生明显影响.患者的辐射剂量随着扫描管电压的增高而降低.【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8(033)002【总页数】4页(P69-72)【关键词】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管电压;辐射剂量;图像质量;体层摄影术【作者】袁颖;卢东生;钟朝辉【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学工程部,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2引言随着CT设备的广泛应用,其辐射剂量引起的危害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1],胸部CT检查在肺癌、肺结核等疾病的检出和对高危人群的普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对于肺癌筛查,其检出率约为X线胸片的6倍,而辐射剂量却是X线胸片的几十甚至上百倍[4]。

不同成像参数对胸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不同成像参数对胸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CNR)与信噪比(SNR)O CT1 =心脏中心层面CT
1.2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具有吸烟史;戒烟 值,ROI占心脏大小2/3,约30 cm2; CT2 =心脏测
时间短于15年;既往存在恶性肿瘤病史;职业性致 癌物质所致肺癌;激素替代治疗史;签署知情同意
量相应水平椎体CT值,ROI占椎体大小2/3,约 17.5 cm2,同时获取SD值(噪声指数)。CNR =
术(AIDR 3D)迭代重建技术对图像进行多平面、最 大密度投影、曲面及容积成像,记录CT扫描参数后
验,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P< 0.05表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得到ED表。 1.3.2图像分析(1)主观评价:由选取我院2位
2结果 2.1不同管电压与管电流图像CNR.SNR水平
工作5年以上主治医师使用盲选法对图像质量进行 评分。评分标准:肺血管、气管束、组织结构清晰度 清晰,噪声小,三级分支肺纹理清晰,完全满足诊断
[关键词]胸部CT;图像质量;ED;管电压;管电流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4-0951(2021)06-0674-03
Effects of Different Imaging Parameters on Image Quality and Radiation Dose of Chest CT
0.6 mm x 2 mm,层厚 0.6 mm,球管转速 0.5s/ros,
的计量资料采用(乏± 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
螺距0.976,重建层厚1.5 mm,重建间隔0.5 mm, 自肺尖扫描至肝脏顶部。采用自适应迭代降剂量技
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 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 - t检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腹部多层螺旋CT扫描中的应用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腹部多层螺旋CT扫描中的应用

w r e he Td s idx T I , oe l g rd c (L ) de et emii p r scns(A )ocm ae m e w i t C oe n e( DW) ds-e t p u tD Pa f cv la ee eod m S t o p r i — e g d C nh o n i lm
a e n ie c a a trs c n h e al s o e u t.R I h x e me t r u n o t l go p n t e i g g o s h r ce t s a d t e d ti h w r s l i i s s 棚 I T e e p r na go p a d c n r r u s i h ma e k i l o
低 受检 者 所 受 辐 射 剂 量 。
【 关键 词 】 自动 管 电流 调 制 ; 多层 螺 旋 C ; T 剂量 ; 部 腹 【 中图 分 类 号] R 4 45 [ 献标 志 码 】 A 文 [ 章 编 号】 10 - 8 8 20 )4 0 7 - 2 文 0 3 86 (0 9 0 — 0 2 0
腹 部 多层 螺 旋 C T检 查 1 0例 , 机 分 为 实验 组 与 对 照 组 各 6 2 随 0例 , 别 采 用 自动 管 电流 调 制 技 术 和 固定 管 电 流技 分 术进行腹部 C T检 查 . 别 统 计 C 分 T剂 量 权 重 指 数 ( T I 、 量 长度 乘 积 ( L 及 有 效 管 电 量 ( A )并 对 图像 噪 C D W) 剂 D P) m s, 声 特性 、 节 显 示 结 果 进 行 比较 。 果 : 细 结 实验 组 与 对 照 组 在 图像 噪 声 特 性 、 节 显 示 程 度 、 变特 征 显 示及 C 细 病 T值 差 异 不 具 显 著 性 ( > .5 , 实验 组 有 效 管 电 量 为 ( 9 .4 1 . ) A ,较 对 照组 的 3 0m s降 低 了 约 1 . ( < P 00 ) 2 67 + 9 1 m s 5 5 A 54 P %

不同管电流技术对胸部CT健康体检图像质量的影响及辐射剂量的优化

不同管电流技术对胸部CT健康体检图像质量的影响及辐射剂量的优化

不同管电流技术对胸部CT健康体检图像质量的影响及辐射剂量的优化吴振东;李杰;孙宗琼;岳建国【摘要】目的探讨胸部CT健康体检达到诊断要求且辐射剂量最低的管电流.方法将50例健康体检者随机分5组,每组10例:试验组设立管电流梯度分别为20 mA、30 mA、50 mA,自动mA的四个组;对照组为220mA.分别对上述5组的纵隔窗及肺窗进行质量评定.对试验组及对照组进行t检验,试验组间采用方差分析.找出符合诊断要求及辐射剂量最低的管电流.结果试验组4个管电流梯度的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值(Dlp),有效吸收剂量(ED)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以20 mA组的Ctdivol、Dlp、ED最低.试验组4个剂量梯度(20 mA、30 mA、50 mA、自动mA组)的纵隔窗及肺窗的质量评分分别为:1.99±0.31/2.88±0.62,2.49±0.52/3.21±0.54,3.55±0.65/4.04±0.63,4.97±0.1 2/4.97±0.12.当纵隔窗及肺窗大于3时定义为可以达到诊断要求,因此管电流30 mA时被认为是可以作为胸部低剂量CT体检的最佳管电流.结论管电流30 mA时可以作为胸部低剂量CT体检的最低剂量值.【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年(卷),期】2018(035)002【总页数】3页(P119-121)【关键词】低剂量;管电流;胸部;螺旋CT【作者】吴振东;李杰;孙宗琼;岳建国【作者单位】214062 江苏无锡,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影像科;214062 江苏无锡,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影像科;214062 江苏无锡,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影像科;214062 江苏无锡,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影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6.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定期体检作为了解自身健康的主要路径,体检也随之从被动转为主动。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副鼻窦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研究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副鼻窦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研究
wi t h MS CT p a r a n a s a l s i n u s w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4 g r o u p s ,wi t h 2 5 c a s e s i n e a c h g r o u p . Th e AT CM s c a n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电 流技 术 扫描 , 管 电流 为 2 0 0 mA; B、 C、 D组 为 研究 组 , 应用 A T C M 技 术 扫描 , 分别 预设 噪声 指 数 ( N I ) 值 4 、 7 、 1 0,
管 电流 设 定 范 围 1 0 ~ 2 5 0 m A, 其余 扫描 参 数 一 致 。记 录每 次 扫描 的平 均 管 电流 ( m A) 、 C T容 积 剂量 指 数 ( C T D I .
2 0 1 3 年 6 月 第 1 0 卷 第 1 7 期
・影像 与介入 ・
自动管 电流 调制 技术 在 副鼻窦低 剂量 C T扫描 中的应用研究
晏 飞虎 包江 萍 杨 武 袁 武 杨井岗 凌群 恩
江 西省 宜 春市 人 民 医 院放 射 科 , 江西 宜春
3 3 6 0 0 0
v o 1 ) 、 剂量 长度 值 ( DL P ) , 并计 算 有效 剂 量 ( E D) ; 测定 并 记 录特定 感 兴趣 区的 噪声标 准 差 ( S D) ; 由 2名 高 年资 C T 诊 断 医师分 别 评价 图像 质 量及 主 观 噪声 。并 进 行 统计 学 分 析 。 结 果 B、 C、 D组 的平 均 E D分 别 为 ( 0 . 8 0 + - 0 . 0 5 ) 、 ( 0 . 2 6 + _ 0 . 0 3 ) 、 ( 0 . 1 4 + _ 0 . 0 2 ) mG y , 较 A组 的平均 E D [ ( 1 . 0 3 + _ 0 . 0 0 ) mG y 1 分别下降 2 2 . 3 3 %、 7 4 . 7 6 %及 8 6 _ 4 1 %; A组 与 B 组的 S D 比较 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 义 ( t =1 . 1 0, P>0 . 0 5 ) , A组 与 C组 、 A组 与 D组 的 S D差异 则 均有 统计 学 意 义 ( t = 2 0 . 1 7 、 4 3 . 3 1 , 均 P<0 . 0 5 ) , 而 图像 质 量和 主 观噪 声均 在 可接 受 范 围 内。在 图像 质量 和 主 观 噪声 的评 定 上 2名 医 师评 价结 果 取得 了满 意的 一致 性 ( K a p p a值= 0 . 8 0 5 、 0 . 7 8 3 ) 。 结 论 副 鼻 窦低 剂 量 C T扫 描 应用 A T C M 技术 , 在大 幅 降低辐 射 剂量 的同 时可 以获 得满 足 诊 断需求 的图像 质 量 , 具 有重 要 的 临床应 用 价值 。 f 关 键 词】自动 管 电流调 制技 术 ; 体层 摄 影术 ; x 线 计算 机 ; 副鼻 窦 ; 低 剂量 ; 图像 质 量 【 中图 分类 号】 R7 6 5 . 2 [ 文献 标识 码] B [ 文章 编 号】 1 6 7 3 — 7 2 1 0 ( 2 0 1 3 ) 0 6 ( b ) 一 0 1 0 7 — 0 4

CT影像组学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研究进展

CT影像组学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研究进展

CT影像组学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CT影像组学在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孤立性肺结节(isolated pulmonary nodule,简称IPN)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问题,它是指直径小于3cm,位于肺内,周围没有附着结构的肺实质结节。

IPN的鉴别性诊断对于肺癌、良性结节和转移性肿瘤等的鉴别非常重要,对于早期发现和及早治疗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CT影像组学是通过对CT影像进行计算机分析和处理,发现潜在的影像特征和模式,以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目前,CT影像组学在IPN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影像分割影像分割是CT影像组学研究中的基础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将CT影像中的结节区域与周围组织进行分离。

常用的分割方法有基于阈值的分割、边缘检测法、区域生长法等。

影像分割对于理解结节形态、大小、位置等特征非常重要,为后续的特征提取和分析打下了基础。

2.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CT影像组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从海量的影像数据中提取出有效的特征,以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有形状特征提取、纹理特征提取、密度特征提取等。

通过对结节的形态、纹理和密度等特征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鉴别肺癌、良性结节和转移性肿瘤等。

3. 分类模型分类模型是CT影像组学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将经过特征提取的结节进行分类。

常用的分类模型有支持向量机(SVM)、人工神经网络(ANN)、随机森林等。

通过训练和优化分类模型,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型结节的自动化识别和分类。

4.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CT影像组学方法在IPN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深度学习可以自动地学习和提取高级特征,对于结节的特征提取和分析具有独特的优势。

常用的深度学习模型有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可以提高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和分类精度。

深度学习迭代算法与FBP在胸部ct中的应用与比较

深度学习迭代算法与FBP在胸部ct中的应用与比较

深度学习迭代算法与FBP在胸部ct中的应用与比较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进步。

随着现在经济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身体的体检。

CT体检对于病变尤其是对早期病变的筛查体现的尤为重要。

身体康健的人群的体检相比于门诊患者的检查,他们更注重检出的阳性病变,并且体检人群的检查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大幅度的剂量辐射很容易给身体带来无法逆转的损伤。

近年来随着螺旋CT检查的普及和其对于微小病灶检出的敏感性,螺旋CT在胸部疾病的检查中越来越广泛,可是由于CT的辐射剂量相较于普通X线摄影要高出很多,在检查出微小病变的同时,较高的放射剂量也成为了诱发人体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于是,在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放射剂量已经成为当下热门的研究热点。

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有很多如降低管电压、减低管电流、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增加螺距等等,但都会出现图像噪声大的特点。

关键词:深度学习迭代算法;FBP;胸部ct;应用与比较引言CT增强检查作为胸部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这也使CT成为医源性辐射的主要来源。

现在常用的CT后处理算法中,迭代重建算法可以通过调整扫描权重在降低对比剂剂量及辐射剂量的同时,得到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图像。

如何选择最优的扫描权重目前仍无统一标准。

本文主要对胸部CT低剂量扫描联合不同迭代重建的发展过程、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以期为合理减少CT扫描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辐射剂量提供参考。

1CT重建算法的发展临床中常用的CT图像重建算法主要有两类:解析算法和迭代算法。

在AR中,滤波反投影(filteredbackprojection,FBP)是最有代表性且商业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具有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等优点,因此FPB的重建图像也常被用来当做衡量其他重建技术的标准。

但FBP因对各种参数理想化的假定造成了其发展的局限,而重建过程如果要求真实的CT数据采集过程,就必须考虑实际的成像空间,迭代重建将系统光学特性理想化,将数据根据比例进行加权融合,弥补了这种在使用FBP重建时,图像的噪音和伪影会随着管电压的降低而增加所导致图像质量的下降的现象。

胸部低剂量螺旋CT在体检者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胸部低剂量螺旋CT在体检者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胸部低剂量螺旋CT在体检者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一、胸部低剂量螺旋CT技术简介胸部低剂量螺旋CT技术(Low-dose spiral CT,LDCT)是一种通过螺旋扫描技术获取肺部影像,并使用较低剂量的射线进行成像的检查手段。

与传统X光拍片相比,LDCT具有辐射剂量低、成像清晰等优势,尤其适用于肺部组织的筛查。

LDCT还可以对肺部结节、肿块等病变进行高分辨率的影像显示,有利于早期病变的发现和诊断。

二、LDCT在体检者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1. 早期筛查LDCT技术能够对肺部进行立体成像,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呼吸运动和血流对图像的干扰,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发现早期的肺部病变。

在体检者中进行LDCT筛查,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肺癌病变,有利于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2. 高分辨率成像LDCT技术在成像清晰度方面有明显优势,能够将肺部结节、肿块等病变显示得更加清晰,有利于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LDCT还可以通过立体成像对病变进行定位和分析,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3. 辐射剂量低相对于传统的CT检查,LDCT的辐射剂量要低得多,降低了对体检者的辐射损害风险。

特别是在长期随访体检者时,LDCT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接受辐射的频次和受到的辐射剂量,从而保护体检者的健康。

4. 体检费用适中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LDCT在体检中的应用成本也在逐渐降低。

相比于其他高端的成像技术,LDCT的体检费用相对较低,更加适合大众化的体检需求。

5. 结果可视化LDCT成像结果可以直观地在屏幕上显示,医生和患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肺部影像和病变部位,这有利于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提高了患者对体检结果的理解和接受度。

三、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胸部低剂量螺旋CT技术在体检者肺癌筛查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随着LDCT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将更加准确地发现早期肺癌病变,并对肺癌的分期和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随着LDCT技术的推广,成本的不断降低,将更加适合大众化的体检需求。

ASiR算法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中的应用研究

ASiR算法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中的应用研究
co r n
2 4例 ,平均 年龄 5 2岁 ; B组 为 低剂 量组 , 2 男 3例 , 女2 7例 ,平 均年 龄 5 5岁 ;扫描 前 测量 记 录每位 受
5 8
医学 影 像 学 杂志 2 1 0 2年 第 2 2卷第 1期 JMe maigVo. 2No 12 1 dI gn 12 . 0 2
医 学影 像 学 杂 志 2 1 0 2年第 2 2卷 第 1 期 JMe ma igVo. 2N . 0 dI gn 12 o 12 1 2
A i SR算 法结 合 自动管 电流调 制技 术 在胸 部低 剂 量 C 中 的应 用 研究 T
杨 尚文 , 何 健 , 献峰 , 科峰 , 杨 周 朱 斌
tn so i 0 1 0 ) C d s n e o u s( i g fAS R( ~ 0 . T o e i d x v l me CTDIv 1 ,d s e g h p o u t( o ) o e ln t r d c DLP we e r c r e ) r e o d d.a d e f c ie n fe t v d s ED) wa a c lt d Th ma i g q aiy wa v l a e y t r e r d oo i t b i d y a d i d p n e ty wi 一 o e( s c l u ae . e i g n u l s e a u t d b h e a i l g s s l l n n e e d n l t a 5 t n h
( 京 大 学 医学 院 附 属鼓 楼 医院 放 射 科 江苏 南 京 20 0 ) 南 10 8
【 摘
要 】 目的 : 究 自适 应 性 统 计 迭 代 重 建 ( i ) 法 结 合 自动 管 电 流 调 制 技 术 在 MS T( E D so eyC 研 ASR 算 c G lso R a a i os an b i fc n l e r a e w ih i ge qu lt a n a n d sn a t ie nt . ncu in: diton d e c e sgniia ty d c e s d t ma a iy m i t i e u ig u omatc t b i u e

眼部CT扫描应用器官剂量调制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眼部CT扫描应用器官剂量调制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Study o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 dose modulation technique of CT scanning for the eye/Wang Xiaoqing, Jiang Rong, Lin Siyuan, Wang NingDepartment of Radiology,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26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Abstract] Objective: T o study the feasibility and value of applying organ dose modulation technique i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ning on eyes. Methods: A total of 330 patients who admitted to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August 2021 to August 2023 and underwent CT examination on eyes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modulation group, conventional group and low-dose group based on the control methods of tube current in scanning. The modulation group used organ dose modulation technique with intelligent automatic tube current of 70-150 mA, and the conventional dose group used a fixed tube current of 100 mA, and the low-dose group used a fixed tube current of 70 mA. The differences in radiation dose and CT imaging quality among 3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ose length product (DLP), volume CT dose index (CTDI vol ) and effective dose (ED) of cross-sectional scan of the modul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62.37, 12.83 and 0.143 mSv,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115.23, 18.93 and 0.265mSv of conventional dose group, respectivel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 =2544.944, 6009.596, 2544.944, P <0.05). The DLP , CTDI vol and ED of coronary scan of the modulation group were 68.19, 13.15 and 0.156,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122.41, 19.20 and 0.282 mSv of the conventional dose group, respectivel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 =1232.413, 3813.940, 1232.413, P <0.05). The excellent rates of cross-sectional scans among the modulation group, conventional group and lower-dose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98.83%, 86.15% and 47.69%, and the difference among thre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x 2=53.908, P <0.05). The excellent rates of image qualities of the modulation group, conventional group and low-dose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96.61%, 80.70% and 48.28%, and the difference among thre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x 2=20.992, P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 dose modulation technique in CT scanning on eye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radiation dose on patient under ensures imaging quality can meet diagnostic needs when undergoes cross-sectional and coronal scans, which has higher clinical feasibility and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Computed tomography (CT) on eye; Organ dose modulation; Radiation dose[摘要] 目的:研究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在眼部CT扫描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价值。

人工智能CT定量分析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研究

人工智能CT定量分析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研究

人工智能CT定量分析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研究1. 背景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是指CT影像上呈现为磨玻璃状密度的结节影,通常由肺泡内的炎症、水肿或肿瘤等多种病理情况引起。

对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进行定量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病变的性质和进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2. 人工智能在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定量分析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精度识别:人工智能算法可以通过学习大量的医学影像数据,准确识别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的位置、形状和密度。

相比传统的人工判断,人工智能在识别病变时更加精准和可靠。

(2)快速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分析大量的CT影像数据,实现对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定量评估。

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病变,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及时的支持。

3. 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医院都在开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定量分析的研究工作。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像数据建库:建立大规模的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CT影像数据库,为人工智能算法的训练和优化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

(2)人工智能算法开发:针对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的特点,开发高效、准确的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病变的快速识别和定量分析。

(3)临床验证与应用:通过临床验证,验证人工智能算法在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定量分析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1)辅助诊断: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辅助医生对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进行更准确的识别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支持。

(2)病情评估:通过对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定量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病变的性质和进展,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3)个性化治疗: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个性化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定量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实现个性化精准诊疗。

(4)学科交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医学影像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深度融合,为医学影像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器官剂量调制技术降低肺结核病人胸部CT平扫辐射剂量分析

器官剂量调制技术降低肺结核病人胸部CT平扫辐射剂量分析

器官剂量调制技术降低肺结核病人胸部CT平扫辐射剂量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器官剂量调制技术降低肺结核病人胸部CT平扫辐射剂量。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病人6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胸部CT平扫,而研究组则加以实施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对比两组肺结核病人的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

结果:对于两组肺结核病人的图像质量方面,研究组的图像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于两组肺结核病人的辐射剂量方面,研究组的CTDIvol、DLP、ED、SSDE等辐射剂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肺结核病人胸部CT平扫时合理进行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可有效改善以及降低胸部CT平扫时的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提升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器官剂量调制;肺结核;胸部CT平扫;辐射剂量甲状腺作为放射线高度敏感的特殊器官之一,不仅应用于颈部CT扫描,也在胸部CT平扫中产生了一定的辐射剂量。

对于64排螺旋CT扫描中辐射剂量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如何对辐射剂量进行系统性优化,关键还在于敏感器官的特殊屏蔽防护[1]。

因此,本研究将通过器官剂量调制技术是否可降低肺结核病人胸部CT平扫辐射剂量进行进一步探讨,现报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入标准:①接受CT诊断前未进行过肺结核治疗;②病人所有相关影像学检测和检测资料都保存完整;③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且积极配合。

排除标准:①病人存在合并性恶性肿瘤;②病人患有病毒性感染以及化脓性感染史;③病人属于严重脏器功能衰竭;④病人为先天性胸部畸形;⑤病人属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⑥病人存在精神病史。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病人6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35~60岁,平均(48.2±1.3)岁,住院时间2~4天,平均住院时间(2.3±0.8)天;研究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36~59岁,平均(47.1±1.3)岁,住院时间2~5天,平均住院时间(2.6±0.9)天。

低管电压联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下肢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低管电压联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下肢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低管电压联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下肢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李妮娜;钟正;喻奇志;周明;林明霞【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ensuring image quality while decreasing the radiation dose with low tube voltage setting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 (ATCM) in the detection of lower limb CT angiography.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lower limb ischemia, who admitted to the First Hospital of Changsha from March 2015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120 kV group, 100 kV group and 80 kV group according to tube voltage setting, with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For the three groups, other scan parameters and contrast injection protocol were similar. The image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reconstructed, measured and graded, and effective radiation dose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The volume CT dose index (CTDIvol) and effective radiation dose of the 120 kV group, 100 kV group and 80 kV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8.2 ± 0.9) mGy, (6.7 ± 1.0) mGy, (5.9±1.1) mGy and (5.2±0.7) mSv, (3.9±0.8) mSv, (3.5±0.7) mSv.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TDIvol and ED among 3 groups (P<0.01). Compare with the 120 kV group, the effective radiation dose of the 100 kV group decreased for 25.0%, and compared with the 100 kV group, the effective radiation dose of the 80 kV group decreased for 10.3%.The image quality scores for 1-4 points were respectively 0, 0, 9, 21 patients in the 120 kV group, 0, 0, 11, 19 patients in 100 kV group, and 0, 2, 15, 13patients in 80 kV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mage quality score be-tween 120 kVgroup and 100 kV group (P>0.05). Conclusion 100 kV low tube voltage setting combined with ATCM technology can reduce the radiation dose as far as possible, i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clinical diagnosis.%目的探讨在下肢血管成像(CTA)检查中,联合应用低管电压及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保证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间,因下肢血管疾病在长沙市第一医院进行下肢CTA的患者共90例,按照管电压不同将其分为120 kV组、100 kV 组、80 kV组,每组30例,其余扫描条件及比较剂注射方案完全一致.对三组患者的图像进行重建、测量和图像质量评分,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结果 120 kV组、100 kV组和8 kV组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分别为(8.2±0.9)m Gy、(6.7±1.0)mGy和(5.9±1.1)mGy,有效剂量(ED)分别为(5.2±0.7)mSv、(3.9±0.8)mSv和(3.5±0.7)mSv,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120 kV组相比,100 kV组患者的ED下降25.0%,80 kV组与100 kV比较,ED下降10.3%.120 kV组图像评分1~4分的分别为0例、0例、9例、21例,100 kV 组分别为0例、0例、11例、19例,80 kV组分别为0例、2例、15例、13例.120 kV组与100 kV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0 kV低管电压联合ATCM技术能在保证临床诊断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辐射剂量.【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7(028)013【总页数】3页(P2146-2148)【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辐射剂量【作者】李妮娜;钟正;喻奇志;周明;林明霞【作者单位】长沙市第一医院放射科,湖南长沙 410000;长沙市第一医院放射科,湖南长沙 410000;长沙市第一医院放射科,湖南长沙 410000;长沙市第一医院放射科,湖南长沙 410000;长沙市第一医院放射科,湖南长沙 4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外周血管病,多因动脉狭窄和或闭塞引起;临床常表现为患侧肢体疼痛、跛行,严重者可因组织缺血而发生溃疡、坏疽,甚至不得不截肢[1]。

Fleischner协会关于CT影像上肺结节测量方法的指南解读

Fleischner协会关于CT影像上肺结节测量方法的指南解读

Fleischner协会关于CT影像上肺结节测量方法的指南解读吕文晖【摘要】Given that all available guidelines for pulmonary nodule management are generally based on nodule size or changes,the standardization of nodule size measurements at CT is of great concern.The Fleischner Society put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for measuring pulmonary nodules at CT at 2017,which introduced practical questions about nodule measurement that commonly arise in routine chnical practice and corresponding answers.The recommendations focused on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ccurate nodule measurement,directions on how to accurately measure the size of nodules at the workstation,and how to report nodule size and changes in size.Finally,the areas of uncertainty were discussed,and topics needing future research were also highlighted.%目前大多数肺结节管理指南均基于肺结节大小或者大小改变,因此规范CT影像上肺结节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2017年Fleischner协会推出了CT影像上肺结节测量方法的专家共识,围绕临床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包括精准测量结节的技术要求、精准测量及报告结节大小和改变等提供了实用性建议,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期刊名称】《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7(040)006【总页数】6页(P699-704)【关键词】肺结节;定量分析;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纹理分析【作者】吕文晖【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南京2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R445.3肺结节的恶性风险除与既往肺癌病史、胸腔外恶性肿瘤史等危险因素有关外,还与结节大小和生长速度密切相关。

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不同探测器宽度对胸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不同探测器宽度对胸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不同探测器宽度对胸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袁颖; 吴天棋; 钟朝辉【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装备》》【年(卷),期】2019(016)011【总页数】4页(P19-22)【关键词】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 探测器宽度;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客观噪声【作者】袁颖; 吴天棋; 钟朝辉【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医学工程处北京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6.4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胸部CT检查已成为肺部病变诊断及肺癌筛查的主要方法[1]。

美国国家肺癌筛查实验(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ail,NLST)2011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与胸片相比,使用CT对肺癌高危人群筛查可使肺癌病死率降低20%[2]。

然而,辐射剂量却是胸片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降低CT扫描辐射剂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自动管电流调制(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ATCM)技术是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能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3-4]。

近年来,多排螺旋CT探测器宽度有了大幅的提升,宽体探测器使用ATCM技术对胸部CT的图像质量和肺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s,GGN)的检出影响尚未有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探测器宽度对ATCM技术的影响,为临床优化胸部CT扫描方案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胸部模型采用Shimadzu PH-1型胸部仿真模体,大小为43 cm×48 cm,胸围94 cm,重量为18 kg,模体主要成分为聚氨酯树脂SZ-50以及人工骨骼,模体内部肺纹理与人体无显著差别。

模体内放置9个GGN,其直径分别为5 mm、8 mm和12 mm,共3种,将其随机置于体模的上、中、下肺野及内、中、外带[5](见图1)。

图1 Shimadzu PH-1胸部仿真模体注:图中a为胸部仿真模体外观;b为模体内部结构和放置的GGN1.2 仪器设备与扫描方法(1)仪器设备。

常规胸部CT与肺结节靶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现状及方法

常规胸部CT与肺结节靶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现状及方法

常规胸部CT与肺结节靶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现状及方法摘要:探讨常规胸部CT与肺结节靶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以期对肺结节病变的检出及定性诊断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通过对肺结节靶扫描的应用提高了对肺结节病变的诊出率。

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对其实行CT常规扫描、肺结节靶扫描,严格遵循胸部CT扫描流程进行扫描,并且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分析讨论其扫描结果。

关键词:螺旋CT 普通扫描肺结节病变1 研究现状1.1 国外研究现状Yi Li等[5](2022)指出:通过研究回顾性收集了286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孤立性实性肺结节患者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和临床资料,包括155例外周腺癌和131例良性结节。

基于临床放射学、结节内和结节周围影像组学特征的列线图显示最佳预测性能,优于其他独立模型。

基于临床放射学,结节内和结节周围影像组学特征的列线图有助于提高预测良性和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能力。

Ding Yu[2](2022)指出:通过构建诊断效率高、无创、测量简便的肺结节诊断新模型。

得出列线图在区分肺结节(尤其是直径≤2 cm的肺结节)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性能。

诊断模型在区分恶性和良性肺结节方面具有良好的诊断性能,特别是对于小于2厘米的结节。

诊断模型可辅助肺结节的临床决策,具有诊断效率高、无创、测量简单等优点。

Yan Gaowu[4](2022)指出:通过探讨非增强CT(NECT)、造影剂增强CT (CECT)、CT灌注成像(CTPI)和双能CT(DECT)用于区分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价值。

得出多模态CT成像评估SPN有助于提高良恶性SPN的诊断准确性。

NECT有助于定位和评估SPN的形态特征。

CECT有助于评估SPN的血管性。

CTPI使用通透性表面参数和DECT使用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参数均有助于提高诊断性能。

1.2 国内研究现状张书会(2022)指出:通过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102例疑似肺结节患者,均行X线检查、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

西门子flash锐影双源螺旋CT在检查肺血管CTA中采用低剂量造影剂联合生理盐水的应用分析

西门子flash锐影双源螺旋CT在检查肺血管CTA中采用低剂量造影剂联合生理盐水的应用分析

西门子flash锐影双源螺旋CT在检查肺血管CTA中采用低剂量造影剂联合生理盐水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关于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检查标准体重患者在flash锐影双源螺旋CT肺动脉CTA的可行性。

方法:40例标准体重(体重指数18.5—24.0kg/m2)患者行CT肺动脉血管成像,根据对比剂使用剂量将患者分成两组:低剂量组:35ml对比剂+50ml生理盐水;对照组:50ml对比剂+30ml生理盐水。

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独立对图像质量进行分析。

结果:两名医师对两组肺动脉评分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双肺下叶后基底段肺动脉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腔静脉的伪影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两组肺动脉主干与左心房、双肺下叶后基底段肺动脉与静脉CT值的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标准体重患者在flash锐影双源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采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可获得良好的图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

关键词:肺动脉血管成像;对比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近年来CT设备快速发展,CT肺动脉血管成像已逐渐成为诊断肺血管性疾病的临床“金标准”[1],其主要特点在于能够多平面观察、任意斜位,3D显示肺动脉的解剖结构,有利于临床更直观的明确血管性疾病,如肺栓塞等。

目前有关CTPA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降低管电压和优化管电流-时间来降低扫描剂量,本研究旨在探讨更低剂量对比剂在标准体重患者使用西门子flash锐影双源螺旋CT行肺动脉CTA检查的有关应用。

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影像科行肺动脉CTA检查且18.5kg/m2≤BMI≤24.0kg/m2的4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

男32例,女8例,年龄45~76岁,平均60.5岁。

1.2检查设备与方法采用西门子flash锐影双源螺旋CT,管电压100KV,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扫描,旋转时间0.33s,螺距3.0,扫描方向从头至足,扫描范围覆盖整个肺动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肺小结节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CT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肺小结节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方法回顾本院70例肺小结节患者,使用常规CT检查及采用CT管电流调制技术的检查结果。

结果常规CT检查与低剂量CT检查相比,前者检出率及判断准确率略高,但两者无明显差异。

结论CT管电流调制技对肺小结节检出率较高,在肺小结节评价中的应用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CT管;肺小结节;肺肿瘤;低剂量
传统X线胸片对早期肺癌发现有局限性,CT对肺小结节检出率较高,但由于常规CT放射剂量大,因此不能用于大规模肺癌筛查。

CT电流调制技术即指降低CT扫描剂量。

本研究就常规CT检查与低剂量CT检查效果做出观察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间在本院进行诊断及治疗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共70例,其中男46例,女24例。

年龄28~86岁,平均年龄为47.8±5.6岁。

通过手术或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60例病例中,原发性肺癌48例,其中腺癌21例,鳞癌1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2例。

良性肺结节22例,其中肺结核13例,肺炎性假瘤6例,错构瘤3例。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表1 确诊病例的疾病分布情况
1.2 扫描方法所有病例均行常规剂量及低剂量肺结节扫描。

低剂量扫描参数为:120kV,25mA,Pitch 1.0,层厚5mm;常规剂量扫描参数为:120kV,200mA,Pitch 1.0,层厚10mm。

CT扫描范围为:从胸廓入口至肋膈角。

常规剂量扫描发现结节者加扫1次低剂量。

1.3结果判定CT管扫描图像在Philips CT图像工作站显示器上读取。

显示器上纵隔窗观察窗位40Hu,窗宽350Hu,肺窗窗位-520Hu,窗宽1450Hu。

均有2名以上经验丰富资历高深的主治医师及以上会同诊断。

若图像能够明确确定边界、密度高于附近肺组织的局灶性病变【1】,则可判定为结节。

记录结节数量、大小、密度、边缘征象、内部征象、胸膜凹陷征等。

2结果本组70例患者,在不同条件下发现的肺小结节数目如表2所示,不同条件下肺结节征象如表3所示。

表2 不同条件下肺结节数目比较
上表所示数据可表明,不同条件下肺结节数目比较均P>0.05.
表3 不同条件下肺结节征象
上表所示数据可表明,不同条件下各种肺结节征象比较均P>0.05.
3讨论
肺癌是一般人群中最常见的肺癌致死原因,其早期在影像学上仅表现为肺内孤立小结节【2】。

早期手术切除肿瘤5年生存率为60%-80%,不进行手术切除者5年生存率仅为10%。

因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延缓患者生命具有重大意义。

而肺小结节定性诊断对肺癌的防治更是有重要意义。

X线胸片往往漏诊小于20mm的肺结节,而CT是发现小于肺小结节的主要手段。

它的阳性检出率明显有提高,但常规剂量CT扫描一次辐射剂量是胸片的100倍,扫描放射剂量大,长期多次检查对人体有一定损害,不符合大规模长期筛查要求。

低剂量CT概念在1990年提出,能够明显的减少人体的照射剂量,同时也能很好检出肺结节性疾病。

常用降低CT扫描剂量的方法是降低管电流(mA)。

Karasbulut等研究发现使用200mA扫描发现肺结节533个,50mA扫描发现肺结节518个,降低扫描剂量后对发现肺结节的能力没有明显影响。

本研究中,降低CT扫描计量后,发现肺结节的能力没有明显影响,发现肺结节的数目及肺结节互相比较,P均小于0.05,无明显差异。

可见,降低CT管电流能达到降低剂量又不降低CT影像质量,也不影响肺部小结节的诊断。

由于空气与肺癌病变有较高的对比,降低放射剂量仍可获得良好的肺部CT图像,因此CT管电流调制技对肺小结节检出率较高,在肺小结节评价中的应用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江一峰,叶剑定,陈群慧,沈艳.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筛查及定性诊断肺小结节的临床应用.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9(2):141-145.
[2]黄平波.螺旋CT重建技术在肺内小结节定性中的诊断价值.当代医学,2009,15(25):88-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