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对高中生物教学内容进行美学鉴赏论文
浅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美育的实施方法
浅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美育的实施方法美育对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改善青少年的精神风貌,促进人的智力发展,调剂人的精神,提高人的健康水平等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高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蕴含着无比丰富而又无比生动的审美素材。
人类不断的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包含着大量的审美因素。
生物学教学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发挥其美育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性情,丰富想象,受到审美熏陶,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把握住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根据每部分内容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恰当的、灵活的组织教学进程,以取得良好的美育效果。
下面就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美育方法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一、直观法直观法是指在生物学教学中通过运用动植物标本,模型挂图、幻灯片、录像机和多媒体等直观手段,向学生再现美的情境,使教材内容的美以有声、有色、有形的具体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引起审美感受,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美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来感染人,车尔尼雪夫斯基明确指出“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中,而不是在抽象的思维中。
因此人们欣赏各种美的事物而产生美感的时候,总是从直观的形象开始的。
只有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它的内在本质,从而得到情感的愉快”。
可以说,没有生物体直观形象,就没有对生命的审美感受。
所以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充分采用直观手段展现生命美的形象,就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直观法示例——《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片段【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生物适应的普遍性。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彰显学科美论文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彰显学科美摘要: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教学中应体现美育教学理念及设计。
本文结合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实践,就发挥生物学科独特的资源优势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一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科美学;审美情感;培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事实上,有“爱美之心”并不等于有美学修养,因为认识美、鉴赏美要有相应的人文底蕴、美的体验和感受。
真正能发现美、感悟美的人才能去创造美,人的审美能力是人的全面素质的凝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适者生存,美者优存”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类生产、生活中无不充满着美学因素,所以,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一部分。
1.姿态万千、妖娆多变的自然美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感性形式,形态多样,美不胜收。
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山川湖海充满着对称美和统一美。
大自然绚丽多彩的美貌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人们在感叹自然界奇妙多彩的同时,无不惊叹自然的巧夺天工。
自然物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个体在感受自然美时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这取决于人与自然接触的广度与深度和个体的心境及其人生的感悟。
只有当自然美的潜在形态和人的审美情感重合时,自然的美感才会在人的心中油然而生,所以,结合生物教学我们应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审美情感和技巧。
2.内敛理性、逻辑思辨的科技美科学技术美从不主动“显山露水”,而是蕴藏在科学现象中,需要通过科学探究去挖掘、体会和发现。
科学的理性是对自然本质和规律的抽象概括,其美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其“内在”“理智”“逻辑”在与人心理上的相互渗透、融合而带来的愉悦,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美学追求和感悟。
科学研究本质是将繁杂化为简单,自然现象向来好似杂乱无章、万象丛生,但在众现象中终能梳理出有序、简洁、统一的“主线”。
科学研究都首先从现象引发深入思考,进而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充满缜密的思维、推理过程,最后归纳总结,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科学论断。
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美育”艺术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美育”艺术生物课堂不是静止的知识传授,生物科学是真的,知识,智慧,创造,发明,福祉;生物课堂是美的,自然美,语言美,人性美,灵魂美,生命美。
生物课堂教学就是以自己的方式传达美育的意义,提升生命的价值。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而生物又是自然界中美的主体,生物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活动与美育有着密切而潜在的联系,这在传授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潜移默化地塑造美的灵魂,揭示美的本质,丰富美的内涵,实现美的超越。
一、以语文等文科的方式开始——塑造美的灵魂柏拉图说:“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
”教育的意义很多,但是真正的教育首要的就是塑造学生美的灵魂。
在生物课堂上,我们要有意识的用语文的方式,以美好的食物滋养孩子向善的心愿。
例如:华佗不愿出任做官,却乐意在民间行医;李时珍27年如一日点滴收集药材直至《本草纲目》的问世;“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创造的高产杂交稻,从此解决了我国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达尔文从一个虔诚的神学院学生转变成推翻“特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进化论的伟大创始人,在科学上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这些都体现出科学家“不患位之不尊,只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的高尚美德,同时启示学生只有具备崇高的情操和优秀的品德,才能获得成功。
二、以诗词的方式引导——创造美的意境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导美、创造美的过程,它将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美与大自然绚丽多彩之美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更能欣赏自然美,更加热爱自然、珍爱生命。
在讲“生物的呼吸作用”时,先以“盈盈荷辨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为谜面,请学生猜猜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何种水果被扔掉时的情景,学生回答“荔枝”之后,师生共同说出白居易描写荔枝的词句:“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接着将话峰一转,说荔枝不耐贮藏“一日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美育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首先要求教师自己要有高品位的审美修养,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引导学生感受美,形成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其次要善于运用美学观点把生物学教材中有蕴涵美的知识进行解构,并通过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再次通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与欣赏,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的能力。
一、发掘教材内容,让学生感受美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万紫千红、五光十色的植物世界;生机勃勃、变化万千的动物世界;生物与环境之间无不体现着生物的形态美、结构美、生理美、生态美。
教师应发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唤醒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感受生物界的自然美。
1.生物的形态美自然界有生物200多万种,在教学中可通过展示教学图片和播放录像,展现生物的多种形态美。
青青的小草,嫩绿的树叶,漂亮的花朵,悠闲的牛羊,让人感受到自然和谐的形态美;猛虎长啸森林,骏马驰骋草原,雁群列队南飞,松鼠跳跃林间等等又体现了生物的形态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展示出生生不息的生命美;向日葵从早到晚追逐太阳转,蜜蜂寻找花蜜时,优美圆形舞或“8”字摆尾等显现了生物的行为美。
当这些大自然中美的景象展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发出“如在画中”的感慨。
2.生物的结构美不同的生物有其独特的形态结构,显现出结构美。
比如鱼有鳍可以在水中游泳,马有四肢在陆地上奔跑,鸟有翅膀可以在天空中飞翔,它们广泛分布在水中、陆地和空中,点缀着大自然。
让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再加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它的碱基互补配对的形态,也能给人对称的美感。
动物中,各种精巧的蛋壳、贝壳、龟壳,以及人的头盖骨,都是曲度均匀、质地轻巧的“薄壳结构”,同样给人以良好的美感。
受生物结构美的启示,科学家模拟玉莲的叶脉结构而设计了许多宽敞明亮的大型建筑,受车前子花瓣排列次序的启示而建造了新颖别致的螺旋状楼房,直接造福于人类。
3.生物的生理美如仅由一个细胞组成的草履虫,就能完成一般动物所应具有的一切生理活动;更多是不同的生物具有与其功能相统一的特殊结构。
生物教学过程中美学教育论文
谈生物教学过程中的美学教育摘要: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动物对后代的关爱、照顾等是一种本能,而人类的教育活动不仅仅是教育后代适应环境,更重要的是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活动。
今天的教育不在只是一味地注重知识的教育,而更应该注重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完美人格的优秀学生,这就离不开美学教育。
关键词:生物教学;美学教育;教学实施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255-01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个意义深远的美学命题。
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
”教学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具有高度技艺的活动,是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特定的教学对象所进行的艺术创造。
因此,教学过程本身就具有审美教育的性质。
本文就生物教学过程中的美学教育的必要性和实际操作性做了初步的探究。
一、美学教育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必要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动物对后代的关爱、照顾等是一种本能,而人类的教育活动不仅仅是教育后代适应环境,更重要的是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活动。
今天的教育不在只是一味地注重知识的教育,而更应该注重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完美人格的优秀学生,这就离不开美学教育。
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是要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
因而,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培育学生的人格和心灵。
无疑这是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重要方面。
王国维认为:“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
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
教育之事亦分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
”所以,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 关键词 ] 高 中生物
1 生物教 学中实施美育 的可 能性
知识 的 同时 , 培 养学生 正 确 的审 美观 , 引导 学生 去发现 美 、 欣
1 . 1 生命之 美。生物学是研 究生命现象和 生命活动 规律 的一 赏美 、 创造 美 , 把 美育资源充分 利用到教学实践 中去 。 门自然科 学 , 生命性 是生物科 学 的本质 特征 , 也 是生物 学 区别 3 . 1 在教学 中培养学生发 现美 、 欣赏美 、 创造美 。在 《 生 物》 教
2 美育在生物 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会使 学生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3 . 2 在教学 中培 养学生形象 美 、 心灵 美 、 外 在美 。中学生对 形
很 大程度表现在 对外表形态 的看 法上 。在生物 教 生物教 学 中有着 丰富 的美育 内容 , 把 美育 寓于生 物学教 象美 的理 解 , 学 中, 不仅可 以培养 学生正确 的审美观 和鉴赏 美 、 创造 美的能 学活 动和 日 常生 活 中 , 教 师不仅 要用 自己的言行 向学生展 现 力, 而且可 以促进生物 学教学 , 使 美育和生 物学教 学起 到相辅 美 , 给 学生 以 美的享受 , 以言传 身教 的方 式 , 使 学生 在潜 移 默 相成的作用 , 形 成一 个有机 的整体 。 化 中受 到美好形 象的感染 , 更应该结 合学生 实际 , 充 分开发 教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美育孝义八中郭月仙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首先要求教师自己要有高品位的审美修养,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引导学生感受美,形成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其次要善于运用美学观点把生物学教材中有蕴涵美的知识进行解构,并通过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再次通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与欣赏,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的能力。
一、发掘教材内容,让学生感受美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万紫千红、五光十色的植物世界;生机勃勃、变化万千的动物世界;生物与环境之间无不体现着生物的形态美、结构美、生理美、生态美。
教师应发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唤醒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感受生物界的自然美。
1.生物的形态美自然界有生物200多万种,在教学中可通过展示教学图片和播放录像,展现生物的多种形态美。
青青的小草,嫩绿的树叶,漂亮的花朵,悠闲的牛羊,让人感受到自然和谐的形态美;猛虎长啸森林,骏马驰骋草原,雁群列队南飞,松鼠跳跃林间等等又体现了生物的形态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展示出生生不息的生命美;向日葵从早到晚追逐太阳转,蜜蜂寻找花蜜时,优美圆形舞或“8”字摆尾等显现了生物的行为美。
当这些大自然中美的景象展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发出“如在画中”的感慨。
2.生物的结构美不同的生物有其独特的形态结构,显现出结构美。
比如鱼有鳍可以在水中游泳,马有四肢在陆地上奔跑,鸟有翅膀可以在天空中飞翔,它们广泛分布在水中、陆地和空中,点缀着大自然。
让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再加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它的碱基互补配对的形态,也能给人对称的美感。
动物中,各种精巧的蛋壳、贝壳、龟壳,以及人的头盖骨,都是曲度均匀、质地轻巧的“薄壳结构”,同样给人以良好的美感。
受生物结构美的启示,科学家模拟玉莲的叶脉结构而设计了许多宽敞明亮的大型建筑,受车前子花瓣排列次序的启示而建造了新颖别致的螺旋状楼房,直接造福于人类。
3.生物的生理美如仅由一个细胞组成的草履虫,就能完成一般动物所应具有的一切生理活动;更多是不同的生物具有与其功能相统一的特殊结构。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五篇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五篇第一篇:高中生物教学论文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从古至今,受儒家思想和封建统治的影响,“金榜题名”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
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这种思想在人们中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而且愈演愈烈。
在人们的心目中,孩子考上大学,是能者,是光宗耀祖的头等大事;谁家的孩子,考试成绩好,高考成绩好,谁家的孩子就是优秀的。
国家推行新的课程改革,人们的“金榜题名”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新的教学改革带来很大的阻力。
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国家新进行新的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学校,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推行者和推进者。
素质教育离开了教师,那也谈不上如何推行素质教育。
如果教师改变不了思想,素质教育的推行,也只能是空谈。
脱离实际的推进素质教育也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
在当前的国情下,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就摆在我们大家的面前。
本人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和高考的实际,浅谈一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学观念(一)提高业务理论水平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
因为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完成所规定的任务。
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
在这里面,学生需要的知识和达到的技能,并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的。
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探究知识不再是教师单纯的传授和学生机械的记忆。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来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和技巧,来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原由。
高中生物的《课标》在能力方面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能够正确地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第二,能够运用多媒体搜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第三,发展探究能力,……。
在第一项能力要求里面,教师必须要熟练、正确的使用实验器具,知道如何采集和处理试验材料的方法,实验操作的步骤明了,熟练正确的绘图。
一曲新音醉春烟,莺歌燕舞天上来--浅议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美学价值
实践表明 ,仅仅停 留在对事物 的感知上所得到 的生物美是 肤浅 的 ,真正 的鉴赏享受生物美应是在 情感的参与下完成 的。 通过对各种生物美 的鉴赏 、 体 验, 在感知生物美的过程中产生深层 的情感体验 , 从 而达到享受生物美 的 目的。例如通过生物与环境 的 学习 , 学生在学习教材 内容 的同时 , 弄清 了地球是人 类 美好 的家 园, 多姿多彩的生物是人类亲密的伙 伴。 带上这样 的感情体验 ,翻开教材 ,如与友人促膝长 谈, 合上书本 , 魂牵梦绕祖 国的万里海疆 。 “ 落 霞与孤 鹜齐飞 , 秋水共长天一 色。” 这是一 幅怎样壮美 的画 卷, 这是一处 如此美奂 的旖旎风光 1
一
在 生 物 课 堂 教 学 中应 注 意 从 生 物学 知 识 中发 掘 和提炼美学 因素 , 把它们上升 为美 的形态 , 从而创造 美的意境 ,让学生耳濡 目染 ,感受 真实 的生物学之 美。 例如生物漫长的演变和进化 , 使 人们感受 到生命 延 续 的艰 辛 和 生 物 多 样 性 的珍 贵 ;生 态 系统 中生 物 与它们生存 的环境相互依存 、 相互制约 , 俨然是一 幅 绚丽 的艺术画卷 。 新教材《 细胞》 一节课 , 引导学生建 立细胞膜 、 各 种细胞器 、 细胞核相互关 系的网络 图。 这样 , 学 生除了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间的联系外 , 还 能真切地感受生物学知识 的结构美 、动态美 、微观 美; 另外 , 在生物学 问题 的解决过程 中, 教师要 善于 运用实验 、 图解 、 标本 、 模型等因素 , 展示生物学知识 所特有的美 , 把学生带进生物学美 的意境 , 使 学生更 加全面地感知生物学美 的形象 。
一曲新音醉春烟莺歌燕舞天上来一幅画让人赏心悦目一首诗让人激情四溢一处美景让人流连往返??生活之美无处不在她在田间地头她在房前屋后她在美丽的校园她在鲜活的生物课堂??四十五分钟演绎了美的殿堂千变万化的生物现象旖旎多姿的自然风光美轮美奂的生物知识神奇奥妙的前沿科技无一不彰显其丰富的美学价值她给学生带去美的享受让他们醉意人生让他们健康欢快地成长
尝试对高中生物教学内容进行美学鉴赏
尝试对高中生物教学内容进行美学鉴赏作者:付晶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16期摘要:自然生物美既包括自然事物无比丰富的表象美,还包括自然界运动的内在规律美;既包括了自然事物现实存在的美,也包括了在自然界的运动演化的历史和未来的形态美;既包括了自然界呈示于人的感官的感性的美,也包括需经人的想象、推理或演算才能发现的统一法则的美。
同时生命美又独有生命性、和谐性、创造性的特征。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生命美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十几年一直从事着高中的生物教学,随着对生物知识的领悟我越来越感受到生物教学中处处充满了美学的知识,我对我领悟到的美作了如下阐述:1.生命美的形式1.1.生物个体独特的形式美。
生态系统中具有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美的形象。
无论是色彩纷呈的植物和神态各异的动物,以及雄伟秀丽的名山大川与五颜六色的花鸟鱼虫相配合,令人赏心悦目。
在生态美中既有蝴蝶、孔雀、牡丹等生物所表现出的优美,同时还有狮吼虎啸、青松翠柏的壮美。
植物叶子的排列是不仅建立在能够充分进行光合作用,而且许多叶子优美地按照黄金分割盘旋而生。
生物的形态往往是由线条、形体、色彩、声音、运动等美学因素,按照一定的美学法则构成的,并由此形成一种自然的整体美。
如同种生物的形态结构都基本相同,体现了整体一律的美学法则;一些植物的叶子和哺乳动物的四肢、眼、耳等都表现为左右均衡对称的美学法则;生物体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在质量和数量、时间及空间等方面可以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如动物的警戒色、大树与小草、红花与绿叶,给人以振奋、醒目和显豁的感觉,动物的保护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生物体的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又体现了比例的美学法则给人以融和协调的感觉。
1.2.生物群体和谐平衡美:生物群体的和谐平衡美是生态系统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动态平衡美,生物圈的稳态美。
高中生物教学与学生美育的刍议
浪花,这就是语文的方式。
教 学幽默更是一种学 问,对 于理论性抽象性 很强的生物知识更 是如 此。 例如:在 “ 组 成生物体 的化合物 ” 中, 讲到水在生物体中的含量最高时 ,
在生物课堂 上,我们要有意识 的用语文的方式 ,以美好的食物滋养 老 师 感 叹 道 : “ 难怪 《 红楼 梦 》 里 的 贾 宝 玉 说 女 人 是 水 做 的 , 其 实 我们
解 “ 生态 系统 的稳 定性”一节 时,先 请学生回忆有 哪些古代 民歌 是描写 内蒙古大草原的 ?学生回答: “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 穹庐 ,笼盖四野 , 天 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 牛羊。”因学生学 过这首词 ,让 学生在脑 海 中想象一下它 所描写 的景象 ,再 配 以音 乐和优 美的 图片作 背景,他们 既丰富 了学生的 昆虫学知识 ,又是让他们实现 了美 的再创造 ; ( 3 )补充 课外实验 :利 用生物兴趣 小组,教师可 以设计一些补充实验 ,例 如高 中 生物讲 到营养生殖 时,指 导学生对红花 月季进行嫁接 实验 ,让红花月季 上长 出白色、黄色,或粉色 的蓓蕾 ,使学 生不 仅体验到劳动 的艰辛 ,还
有人说:教 育是 艺术,意味着创 新。生物学 的研 究对象是 生物 ,而生物 智慧之美 ,丰富美的内涵。 又是 自然 界中美的主体 ,生物 教学的教学 内容和 教学实 践活动 与美育有 地塑造 美的灵魂,揭 示美 的本质 ,丰富美 的内涵 ,实现美的超 越。
一
着密切而潜在 的联系,这在传授 生物学知识和 技能的 同时,能潜 移默化 活 ,幽默 使生物课堂教 学语 言具有表现 力和感染力 。例 如:在减数分裂
这是世上最 完善的美 。”教 育的意义很多 ,但 是真正 的教 育首要的就是 叶绿素 a 失去 电子,心理不平衡 ,变成 了强盗 ( 强氧化剂 ) ,然后从水分 塑造学生美 的灵魂 。毫无 疑问一名优秀 的老师,在他 的思想中,最好 的 子身上夺得 电子 ,使水分子妻 ( 氢 )离子 ( 氧 )散 。”
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生态美学教育的探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生态美学教育的探究摘要:随着素质化教育工作的开展,高中生物课堂更加需要进行生态美学教育工作的渗透,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
生态美学的融入不仅能够实现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一定的培养,还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
本文首先针对高中生物生态美学教育实施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分析高中生物生态美学教育实施策略,包括挖掘生物教材美学元素、注重生物学习情感体验以及鼓励学生参与审美实践。
旨在能够对高中生物教学进行改革,从而能够实现生态美学的融入,促进对高中生的生物教育。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态美学;美学元素引言生态美学主要是在马克思哲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是一种生态为中心的原则,从而能够将人类与自然之间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考虑,从而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人类属于自然中组成部分之一,但是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类具有比较高的智慧,能够动手改造自然。
若是人类肆无忌惮进行大自然的改造,那么就会违背正常的自然规律,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到自然规律,这样才能够实现自然环境的平衡发展。
因此,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需要进行生态美学的融入,从而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教育。
那么如何才能够有效进行生态美学的课堂渗透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探究和分析。
一、高中生物生态美学教育实施的重要性(一)有效考虑到学生的情感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进行生态美学的教育实施,能够有效考虑到学生的情感。
美感是情感中的一部分,通过人类对美的感受能够有效促进对学生的美育工作开展。
生态美能够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生态美进行全面了解,能够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自我审视。
学生也可以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对自然之美具有正确的认知,让学生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能够享受生态之美,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有效促进对高中生的生态美学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有助于形成正确价值观生态美学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价值的认识,让学生具有正确的追求。
高中生物教学效果范文
高中生物教学效果范文作为一名高三生物教师,我深知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面对高考的压力和学生的期待,我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在此,我将对过去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深入反思,以期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首先,我认识到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需进一步平衡。
在高三阶段,生物学科的知识点已经相当密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概念,我有时过于注重细节而忽视了整体的连贯性。
例如,在讲解基因工程时,我详细介绍了基因操作的具体步骤,但未能充分强调其在整个生物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
这导致部分学生在面对综合题目时,难以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
针对这一问题,我决定调整教学方式。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加强章节之间的联系,强调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同时,我将增加主题性的教学内容,以核心概念为出发点,逐渐延伸至细节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
其次,我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发现,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较为生疏。
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课堂上过于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实验课上,我主要指导学生完成预定实验,而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探索机会。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创新能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决定调整教学策略。
我会设计更多开放性的实验任务,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我将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相信,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锻炼,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我也意识到自己在评价方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过于依赖传统的考试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忽视了其他评价方式的运用。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但却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发展。
为了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我计划引入多种评价方式。
除了传统的考试外,我还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活动。
此外,我会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来评价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
生物学的美学价值及美育探讨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学科,它不仅涉及生命的生理机制,还关注生命的美学价值。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探讨生物学的美学价值及美育方面的内容。
首先,生物学的美学价值是指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美感。
生物体的美感可以通过形态、色彩、规律、对比、对称等方面体现出来。
例如,鸟类的美丽的羽毛、花卉的色彩缤纷、海洋生物的复杂的形态等都是生物学的美学价值的体现。
其次,生物学的美育作用是指通过观察和了解生物体,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
这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
此外,生物学还能为人们带来心理上的舒适感和平静。
观察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可以使人们摆脱城市生活中的压力,并且能够帮助人们获得内心的平静。
最后,生物学的美学价值和美育作用也为人类的文化创造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古以来,人类就把生物体作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例如,古埃及人将蛇、狮子、鹰等动物作为雕塑的主题,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呈现出生物学的美学价值。
同时,生物学的美学价值和美育作用也为人类的文学创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许多著名的作品,如《茶花女》、《蝴蝶夫人》、《阿拉伯的劳伦斯》等,都将生物体作为创作的灵感来源,并在作品中体现出生物学的美学价值和美育作用。
总的来说,生物学的美学价值和美育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观察和了解生物体,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并且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心理舒适感。
同时,生物学的美学价值和美育作用也为人类的文化创造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生物学的美学价值和美育作用,并加以保护和发扬。
生物教案反思作文语文高中
生物教案反思作文语文高中
这节生物课上,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理解生物知识。
在反思这节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觉得我在布置实验任务的时候可能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
有些学生在实验过
程中遇到了困难,但由于时间的限制我并没有及时给予他们帮助。
下次我应该在布置实验
任务之前更加仔细地考虑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提前给予他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我在课堂讨论环节可能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有些学生在讨论时显得有
些被动,没有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
下次我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
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讨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
最后,我觉得我在总结课程内容的时候可能没有做到简明扼要。
有些学生可能对于这节课
的核心知识点没有很好地理解,所以我的总结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下次我会更加注重
课程内容的梳理和归纳,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所学知识。
通过这次反思,我意识到了自己在生物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也明白了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
应该如何改进和完善。
希望能够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
和学习生物知识。
中学生物学审美教育初探论文欣赏
中学生物学审美教育初探论文欣赏" 审美教育即美育,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开展,对增强现代人的根本素质和人格的塑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讲,美育是通向人格完美的必经途径。
学校的审美教育应贯穿于包括生物学在内的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在到达认识、技能领域里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美育目标。
由于种种原因,生物学审美教育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着抛砖引玉的目的,本文拟对生物学审美教育内容、审美教育目标及其实施等问题作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以期引起同行们的关注与讨论。
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内容,这是实施审美教育的前提。
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美学因素不仅存在于其研究对象生物之中,还渗透于其理论体系的构思与表达之中。
因此,生物学审美教育内容即生物学美,至少应包括自然美、科学美和人格美等。
自然美指的是生物的形态往往是由线条、形体、色彩、声音、运动等美学因素,按照一定的美学法那么构成的,并由此形成一种自然的整体美。
如同种生物的形态构造都根本相同,表达了整体一律的美学法那么;植物的叶子和哺乳动物的四肢、眼、耳等都表现为左右均衡对称的美学法那么;生物体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在质量和数量、时间及空间等方面可以形成鲜明、强烈的比照,如动物的戒备色、大树与小草、红花与绿叶,给人以振奋、醒目和显豁的感觉,而这些美学因素也可形成调和,如动物的保护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给人以融和协调的感觉,这那么是比照与调和的美学法那么的表达;生物体的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又表达了比例的美学法那么;心跳、呼吸运动、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以及动植物随着季节转换而发生的变化等生命现象那么表达了美学的节律性法那么;生物的各种器官和系统在功能上的彼此配合与相互协调、形态各异的脊椎动物有着惊人相似的骨胳系统、绿色植物的输导组织与高等动物的循环系统在构造与功能上存在着微妙的相似、形形色色的生物与各自的生活环境之间有着奇妙的适应,这一切那么都是多样性统一与和谐的美学法那么的表达。
教育叙事之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作为生物老师,我们还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和教法,精心设计教学实践活动,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生物美,开掘心灵美,提高创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
审美教育亦称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完美心理素质的人。
学校中的美育不能仅仅理解为对美术课音乐课的学习,而应贯彻到一切教育活动中。
过去在学科教学中很少涉及审美教育,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审美教学。
一、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增强审美意识一般说来,人类的心理结构是由智力结构、伦理结构和审美结构组成的。
教材内容是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认识成果,蕴含着真善美。
生物学中的科学理论,规律、公式、图像、图表;生物学各种实验;生物学挂图、模型,各种直观教具,生物学电化声像教育手段,微电脑教学软件等,均形成和储存多种审美信息。
这些审美信息为学生感官所接收,不断产生美感效应,就会丰富学生情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美的直观表现首先是色彩和形态,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能揭示色彩美和形态美的本质,充实美的内涵。
生物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们能欣赏婀娜多姿的花木,优雅的天鹅,威武的雄狮和奔腾的骏马,却不愿接受黑色的乌鸦和皮肤裸露的蟾蜍,其实这种审美角度较版面,老师可以依据生物的形态生理学原理和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对学生作这样的解释:生物的形态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是长期自然选择而进化的结果,一切生物都能体现出自然美而就的行为美、整体美、协调美和适应美,进而使生物界呈出现多样美,相互依存的生物生生不息、世代交替的现象,更使大千世界呈现出生命的活力。
这样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客观的审美心态,在欣赏生物的美丽色彩和优美形态的同时,还能感受到色彩美和形态美更深层次的自然美。
例如乌鸦的黑羽毛不美,但它却有孝顺亲鸟的行为美;一片看似平凡的绿地或树林,实际上是一个井然有序的生态系统,绿色植物(生产者)、动物和人(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和无机环境之间保持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生态平衡,构成了生物和环境的协调美。
高中生物的美学教育的探讨
高中生物的美学教育的探讨一、引言美学教育就是指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1];美育也是完整人格的教育,是通过各种美的事物来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审美评价力和审美创造力,同时有助于培养良好人格品质和启迪智慧的一种教育活动[2]。
生物是一门充满自然美、和谐美的科学。
教师挖掘其中的美学元素,并将其运用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植物在生物群落中的垂直结构"为例,采用“享受美—接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方式尝试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进行美学教育,希望能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一种课例参考。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1. 设计理念在建构主义中,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感知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3];每个阶段是下个阶段发生的前提及必要条件,每个阶段之间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是正是体现了思维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而美育的宗旨的也是将人从简单的获取知识到利用知识提升自己素养,最终实现完美人格的过程,这与皮亚杰提出的量变到质变是相符合的。
2.设计思路三、“植物在群落中的垂直结构”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上为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下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种群的特征、增长方式,本节内容建立在种群特征和数量关系的基础上,阐释了比种群更高层次的群落内部的结构,明白了群落的结构,才能继续研究群落的演替,并且为生态系统各组分相关知识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因此本课时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 学情分析学生对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已经了然于胸,但对群落的概念以及群落中各种群的相互关系仍然停留在感性猜想的阶段,不过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正向着辩证思维的方向发展,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性明显加强,自学和探究能力也明显增强[4]。
重视生物教学中的美育教育———高中生物教学探索与研究
重视生物教学中的美育教育———高中生物教学探索与研究摘要〕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沿着教育方针前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中生物教学实施美育教育,主要应围绕几个方面:挖掘教材美育因素,培养美的发现;挖掘教材,培养美的高尚情操;挖掘教材,培养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加强学法指导,培养美的科学学习技巧。
〔关键词〕高中生物美育发现情操精神1 挖掘教材,引导学生在生物世界中发现美生物世界大自然就是生物学科探索与研究的对象。
高大广阔的大草原,起伏连绵的群山,茂密的森林,清彻见底的湖水,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沙漠,处处都可以体现出大自然之美。
大自然之美,无处不在,关键要引导学生以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美。
我们可以在生物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去发现。
1.1 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形态美。
千姿百媚的大自然,万物生机勃勃,每一种生物无不充满它生命的形态美。
就拿一片树叶来说吧,有翠绿色,有深红色,色彩无限,形态万千的树叶往往形成和谐匀称的形廓,多色多姿。
在生物学习中,学生发现,树叶中的形成与其生命过程之中的光合作用紧紧相互联系。
1.2 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中的统一性之美。
大自然的万千生物,生长多么和谐,和谐即为统一性之美。
比如,大自然中呈现类结构现象,那些树木枝叉和血流循环系统的相似结构,人的胚胎发生过程与生命进化的两性多么地相似重演律,简直体现了大自然和谐之美。
1.3 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中的合理性与完整性。
大自然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在大自然中经过长期的进化,那些适应于自然的被保留了下来,不适应的就被淘汰了。
大自然世界中无论是植物,也还是动物,与大自然多么和谐相容相处,无不体现大自然中生存的动植物存在的合理性与完整性。
2 在挖掘生物教材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人类为了探索大自然,人类为了生命的存在进行长期艰苦的探索。
比如,中国明代著名的药物学家,著名的医学专家李世珍为了解曼陀罗花能起到麻醉镇痛之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其用药量,李世珍用自己的身体来作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尝试对高中生物教学内容进行美学鉴赏
摘要:自然生物美既包括自然事物无比丰富的表象美,还包括自然界运动的内在规律美;既包括了自然事物现实存在的美,也包括了在自然界的运动演化的历史和未来的形态美;既包括了自然界呈示于人的感官的感性的美,也包括需经人的想象、推理或演算才能发现的统一法则的美。
同时生命美又独有生命性、和谐性、创造性的特征。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生命美
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十几年一直从事着高中的生物教学,随着对生物知识的领悟我越来越感受到生物教学中处处充满了美学
的知识,我对我领悟到的美作了如下阐述:
1.生命美的形式
1.1.生物个体独特的形式美。
生态系统中具有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美的形象。
无论是色彩纷呈的植物和神态各异的动物,以及雄伟秀丽的名山大川与五颜六色的花鸟鱼虫相配合,令人赏心悦目。
在生态美中既有蝴蝶、孔雀、牡丹等生物所表现出的优美,同时还有狮吼虎啸、青松翠柏的壮美。
植物叶子的排列是不仅建立在能够充分进行光合作用,而且许多叶子优美地按照黄金分割盘旋而生。
生物的形态往往是由线条、形体、色彩、声音、运动等美学因素,按照一定的美学法则构成的,并由此形成一种自然的整体美。
如同种生物的形态结构都基本相同,体现了整体一律的美学法则;一些
植物的叶子和哺乳动物的四肢、眼、耳等都表现为左右均衡对称的美学法则;生物体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在质量和数量、时间及空间等方面可以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如动物的警戒色、大树与小草、红花与绿叶,给人以振奋、醒目和显豁的感觉,动物的保护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生物体的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又体现了比例的美学法则给人以融和协调的感觉。
1.2.生物群体和谐平衡美:生物群体的和谐平衡美是生态系统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动态平衡美,生物圈的稳态美。
生态美的来源和本质在于自然生态世界的和谐的运动、循环和演化。
蝴蝶和鲜花以及蜜蜂之间的配合都使我们注意到美的特征,“空气、水、植物在生命维持的循环中相互协同,这本身就是美的,并创造着美。
人对生态美的体验,是在主体的参与和主体对生态环境的依存中取得的,它体现了人的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的统一。
也就是说,生态美只有内在于生态系统才能感受到,也只有人通过自身生态过程才能感受到。
“生态平衡“产生了“生机”,生机盎然的环境,产生了“美感”。
由此推断,“生态美”的本质是“生态平衡”。
美学理论昭示我们:美,必须是真实的、真诚的,可以被感知的。
虚假、虚伪、不为人知的东西不美。
但真实的东西,也只有当它是合理的、有生命力、有生气的、合乎广义的善的,即于人有用、有益、无害的东西才是美的。
1.3.生命科学理论的理性美:理性美是生物学教学中最具魅力但又最具隐蔽性的审美因素,需要教师和学生认真体会和发掘。
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生态观点,例如生物个体内各种生理作用都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和作用,同时,生物的生理作用也制约和影响着环境。
生物从无到有,不断变化发展的进化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
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表现为个体发育中的各种生理变化,在群体的水平上,就表现为物种的演变和进化。
通过对这些基本观点的诠释与剖析,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驼走大漠,雁排长空,鱼游浅底,百花争艳,这都是大自然和谐的美。
事物遵循一定的规律发展,不管是兴还是衰,它都是美丽的。
即便如一现的昙花,它开的时候是那么令人惊赞,然而它凋谢时也是那么地轰轰烈烈,令人敬佩。
大自然自身的美,就是一种魅力无限的美.
2.生命美的特征
2.1.生命充满蓬勃旺盛、永恒不息的生命力。
生命美是生命物质的光辉和韵律。
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维持自己的生命,并养育所有的动物这一过程,贯注着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各级消费者(包括人类)都靠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生活在地球上。
甚至动植物死亡后被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同样生动地体现了微观世界的无穷生命力。
虽然活物质的重量只占地球生物圈的亿万分之一,但在生物圈的历史中,经过活物质的分解合成的物质总量
已经超过了无机地壳重量的一倍。
通过生命过程,生命物质成了地球化学循环的积极环节,参与了改造大气、水体的活动,促进了土壤的生成,影响了地球岩屡的形成和分布的地质过程,更新了一代又一代的地球生物圈景观。
不仅如此,生命物质对无机的非生命物质的改造、吸收和交换,还使得非生命的生态因子一太阳辐射、大气、水、气候、温度等也卷入了生命循环之流的过程中,仿佛这些无机的生态因子也具有了生命气息、使得整个地球洋溢着盎然生机。
影响了地球岩层的形成和分布的地质过程,更新了一代又一代的地球生物圈景观。
不仅如此,生命物质对无机的非生命物质的改造、吸收和交换,还使得非生命的生态因子一太阳辐射、大气、水、气候、温度等也卷入了生命循环之流的过程中,仿佛这些无机的生态因子也具有了生命气息、使得整个地球洋溢着盎然生机。
2.2.生命美中普遍存在的和谐性。
和谐是生命之间相互支持、互惠共生以及与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来的美的特征。
生命美的和谐性是通过一定空间中的生态景观来表现的。
由于地球上不同的地理分布和各种生态因子作用的差异,造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在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中,与这些环境一起演化着的不同生物有机体,往往都存在着通过竞争来求得生存的关系,但是这种竞争是发生在广泛的合作背景之下的,因此,物种之间的竞争通常导致的是多样性而不是灭绝。
在植物中,并不是单一的优势物种取得生存权,高大的乔木下也
生长着矮小的灌木或更低的草类植物,它们和谐到共处,充分地利用着环境提供的生存条件。
在动物中,不同物种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互利关生的,甚至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关系也有互利的一面、与环境也是和谐的。
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众多的物种常常以合作的方式去适应和改造自己所处的环境,如果环境中资源匮乏,则互利性的进化就会增加。
正是众多的生命之间的相互合作及其与环境的协调,造就了生态系统的和谐美。
总之,生命美是一个叱人类社会美、生活美更加恒久和廓远的范畴,通过生命中美的发掘使我们今天意识到,人类仅仅只是整个生态环境中的一个生态因子。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的片面的极端的发展,将毁灭整个生态环境,最终也外将毁灭膨胀的自身。
生命美是由众多生态因子参与的和谐的运动循环,有其自组织和自进化的规律。
这一规律是无数生态因子运动形态的综合。
人类不仅应当发现生命的美,理解生命的美,而且应成为生命美的保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