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三数学总复习5-4向量的应用及向量与其他知识的综合问题 79张(人教A版)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由(2)知 F2(1,0),n:y=k(x-1). y=kx-1, 2 2 由联立方程x y 消去 y 得, 4 + 3 =1, (3+4k2)x2-8k2x+4k2-12=0. 设 M(x1,y1),N(x2,y2), 8k2 则 x1+x2= 2,y1+y2=k(x1+x2-2), 3+4k
∴y=2x.① → → → → 又∵BC与AC共线,BC=(x+3,y-4),AC=(x-2,y), ∴(x+3)· y-(x-2)· (y-4)=0, ∴4x+5y-8=0.② 4 x=7, 由①,②联立解之得 y=8. 7
4 8 点的坐标为7,7.
∴C
(理)已知点 C 的坐标为(0,1), B 是抛物线 y=x2 上不同 A、 → → 于原点 O 的相异的两个动点,且OA· =0. OB → → (1)求证:AC∥AB; → → → → (2)若AM=λMB(λ∈R),且OM· =0,试求点 M 的轨迹 AB 方程.
若 a=(x1,y1)、b=(x2,y2),则 cosα= (2)用向量法处理垂直
x1x2+y1y2 x2+y2× x2+y2 1 1 2 2

→ → 要证两线段 AB⊥CD,只需证AB· =0. CD
(3)用向量法处理平行 → 要证两线段 AB∥CD, 只需证存在实数 λ≠0, 使等式AB= → λCD成立. (4)用向量法处理距离 →2 → 2 → → 要证线段 AB=CD,可转化为证明AB =CD 或|AB|=|CD |.
4.向量与三角结合命题是主要命题方向,解决这类问题 时,运用向量共线、垂直、夹角等条件去掉其向量外衣后, 就是一个纯三角函数问题. 不论平面向量与哪种知识整合,向量大多都作为一种工 具.提供某种条件,其解题思路一般都是利用向量平行与垂 直的充要条件或数量积的性质、公式和运算律转化为代数问 题.
考点典例讲练
→ → ∴|PA|=|EF|,∴PA=EF.
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例 2]
2 2
(文)(2012· 银川一中二模)如图所示, P 在圆 O: 点
→ → x +y =4 上, PD⊥x 轴, M 在射线 DP 上, 点 且满足DM=λDP (λ≠0).
(1)当点 P 在圆 O 上运动时,求点 M 的轨迹 C 的方程, 并根据 λ 取值说明轨迹 C 的形状. (2)设轨迹 C 与 x 轴正半轴交于点 A,与 y 轴正半轴交于 点 B,直线 2x-3y=0 与轨迹 C 交于点 E、F,点 G 在直线 → → EF 上,满足EG=6GF,求实数 λ 的值.
c 1 1 1 3 (2)由(1)知 = ,得 c= a,于是 F2( a,0),Q(- a,0), a 2 2 2 2 1 1 △AQF2 的外接圆圆心为 F1(-2a,0),半径 r=2|F2Q|=a, 1 |-2a-3| 由此外接圆与直线 l 相切,得 =a,解得 a=2, 2 ∴c=1,b= 3, x2 y2 故所求椭圆 C 的方程为 4 + 3 =1.
1 ∴0<m< . 4 1 故存在满足题意的点 P,且 m 的取值范围是(0,4).
(文)如图所示, 在△AOB 中, A, 两点坐标分别为(2,0), 若 B (-3,4),点 C 在 AB 上,且平分∠BOA,求点 C 的坐标.
解析:设点 C 坐标为(x,y) 由于 cos∠AOC=cos∠BOC,且 → → → → OA· OC OB· OC cos∠AOC= ,cos∠BOC= , → → → → |OA|· | |OC |OB|· | |OC → → → → OA· OC OB· OC ∴ → = → , |OA| |OB| 2,0· x,y -3,4· x,y ∴ = , 2 5
一般研究夹角问题总是从数量积入手,研究长度则从模 的运算性质入手,而研究共线、共点问题则多从向量的加减 运算及实数与向量的积着手. 2.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步骤 (1)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 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 (3)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3.向量与解析几何 向量的坐标表示,使向量成为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有力 工具,在证明垂直、求夹角、写直线方程时显示出了它的优 越性,在处理解析几何问题时,需要将向量用点的坐标表示, 利用向量的有关法则、性质列出方程,从而使问题解决.
疑难误区
点拨警示
1.用向量法证明平行时,应注意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因为向量平行与直线平行是有区别的. 2.力和“向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力有作用点.
思想方法技巧
1.向量具有数的特性,常与函数、三角、数列、不等式 等许多重要内容结合命题,而且我们也可通过构造向量来处 理许多代数问题. 平面向量与几何问题的综合及应用通常涉及到长度、角 度、平行、垂直、共线、共点等问题的处理,目标是将几何 问题符号化、数量化、坐标化,从而将推理转化为运算.向 量的代数形式的运算与其几何意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明 确了几何意义使向量的代数形式的运算得以实施,而运算的 结果则可以肯定或否定几何结论.
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正方形的边 长为 1,DP=λ(0<λ< 2),
2 2 2 2 则 A(0,1),P( λ, λ),E(1, λ),F( λ,0), 2 2 2 2 2 2 2 2 → → ∴PA=(- 2 λ,1- 2 λ),EF=( 2 λ-1,- 2 λ), → ∴|PA|= → |EF|= 2 2 2 2 - λ +1- λ = λ2- 2λ+1, 2 2 2 2 2 2 2 λ-1 +- 2 λ = λ2- 2λ+1,
x2 x2 1 1 又点 E 在轨迹 C 上,则有 + 2=1 4 9λ 6λ ⇒x1=- , 2 9λ +4 5 → → ∵EG=6GF,即 x0-x1=6(-x1-x0)⇒x0=- x1, 7 6λ 5 6λ 1 8 ∴ =7· 2 (λ>0)⇒λ=2或9. 3λ+2 9λ +4
x2 y2 (理)设椭圆 C: 2+ 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 a b F2,上顶点为 A,过点 A 与 AF2 垂直的直线交 x 轴负半轴于点 → → Q,且 2F1F2+F2Q=0.
夯实基础 稳固根基 一、向量的应用 1.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用向量法证明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将问题中有关的 线段表示为向量,然后根据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应用向量的 运算性质、法则,推出所要求证的结论.要注意挖掘题目中, 特别是几何图形中的隐含条件.
(1)用向量法求角
a· b |b| 设向量 a 与 b 的夹角为 α,则 cosα= |a|· .
(1)求椭圆 C 的离心率; (2)若过 A、Q、F2 三点的圆恰好与直线 l:x- 3y-3=0 相切,求椭圆 C 的方程; (3)在(2)的条件下,过右焦点 F2 作斜率为 k 的直线 n 与 椭圆 C 交于 M、N 两点,在 x 轴上是否存在点 P(m,0),使得 以 PM,PN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如果存在,求出 m 的取值范围;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二、平面向量与其他数学知识的交汇 平面向量的代数与几何双重身份必然成为知识的交汇 点. 平面向量作为一种运算工具,经常与函数、不等式、三 角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等知识结合,当平面向量给出的形 式中含有未知数时,由向量平行或垂直的充要条件可以得到 关于该未知数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可以求解有关函数、 不等式、三角函数、数列的综合问题.
(2)由题设知 A(2,0),B(0,2λ),且 λ>0,E,F 关于原点对 称, 2 2 2 所以设 E(x1, x1),F(-x1,- x1),G(x0, x0), 3 3 3 不妨设 x1>0, x y 直线 AB 的方程为: + =1, 2 2λ 6λ 把点 G 坐标代入得 x0= , 3λ+2
第五章
wenku.baidu.com
平面向量
第五章
第四节 向量的应用及 向量与其他知识的综合问题
基础梳理导学
3
考点典例讲练
思想方法技巧
4
课堂巩固训练
5
课后强化作业
基础梳理导学
重点难点
引领方向
重点: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 度和垂直的问题. 难点: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 2.向量与其他知识的综合问题.
→ 解析:(1)设 Q(x0,0),∵F2(c,0),A(0,b),∴F2A=(-c, → b),AQ=(x0,-b). b2 → → ∵F2A⊥AQ,∴-cx0-b2=0,∴x0=- . c → → ∵2F1F2+F2Q=0,即 F1 为 F2Q 的中点, b2 ∴- +c=-2c, c ∴b2=3c2=a2-c2,即 a2=4c2, 1 ∴椭圆 C 的离心率 e=2.
→ → 解析:(1)设 M(x,y)、P(x0,y0),由于DM=λDP和 PD⊥
x=x , 0 轴,所以 y=λy0.
x
x0=x, x2 y2 ⇒ 代入圆方程得: + 2=1. y 4 4λ y0=λ.
当-1<λ<1 时,轨迹 C 表示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当 λ= 1 时轨迹 C 就是圆 O, 当 λ>1 时轨迹 C 表示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
→ → PM+PN=(x1-m,y1)+(x2-m,y2)=(x1+x2-2m,y1+ → → → y2).由于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则(PM+PN)· =0, MN ∴k(y1+y2)+x1+x2-2m=0, ∴k2(x1+x2-2)+x1+x2-2m=0, 8k2 8k2 ∴k2( 2-2)+ 2-2m=0, 3+4k 3+4k k2 1 由已知条件知 k∈R 且 k≠0,∴m= = , 3+4k2 3 +4 k2
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用向量法处理物理问题,首先要把物理问题用向量模型 加以表达,然后通过求解向量模型解释相关物理现象. (1)由于物理学中的力、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它们的分 解与合成与向量的加法与减法相似,可以用向量的知识来解 决. (2)物理学中的功是一个标量,这是力 F 与位移 s 的数量 积.即 W=F· s=|F||s|cosθ(θ 为 F 与 s 的夹角).
→ → → 1 → → 2→ → 2 1→ → 解析: · =(AC+ CB)· + AB)=-|AC| + CB· AD CE (CA CA 2 3 2 2→ → 1→ → +3AB· +3AB· AC CB 1 → → 2 2 → 2 2 → = - |AC| + | CB || CA |cos90° + |AC | cos45° + |AC 2 3 3
2
→2 →2 | cos45° =-|AC| +|AC| =0,
2
→ → ∴AD⊥CE,即 AD⊥CE.
(文)(2011· 北京西城模拟)如图所示,在平面四边形 ABCD → → → → 中,若 AC=3,BD=2,则(AB+DC)· +BD)=________. (AC
→ → → → → → 解析:由于AB=AC+CB,DC=DB+BC, → → → → → → → → 所以AB+DC=AC+CB+DB+BC=AC-BD. → → → → → → → → (AB+DC)· +BD)=(AC-BD)· +BD) (AC (AC →2 →2 =|AC| -|BD| =9-4=5.
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例 1]
如图,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中, ∠ACB=90° ,
CA=CB,D 为 BC 的中点,E 是 AB 上的一点,且 AE=2EB. 求证:AD⊥CE.
分析:由于 AC⊥CB,故以 AC 与 CB 所在直线为轴建立 → → → → 坐标系,用向量的坐标表示来证明AD⊥CE或以AC与CB为基 → → 向量,用向量的线性运算与数量积来证明AD⊥CE.
答案:5
(理)如图所示,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P 是对角线 DB 上的一点(不包括端点),E,F 分别在边 BC,DC 上,且四边 形 PFCE 是矩形,试用向量法证明:PA=EF.
分析:可利用正方形中的垂直关系,建立平面直角坐标 → → 系,求出所求线段对应的向量,证明|PA|=|E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