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佛教对隋唐美术发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说佛教对隋唐美术发展的影响
作者本人上传
【内容摘要】隋唐时期,佛教盛极一时。佛教的盛行,对这个时期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极大地促进了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特别是壁画等美术形式的发展,使得隋唐美术处于一个新鲜活泼、灿烂辉煌的时代,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佛教绘画壁画书法工艺美术
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宗教和美术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宗教强烈支配人间生活的古代至中世纪,美术作品几乎全部由宗教中产生,美术成为宗教的贡物,以至成为宗教美术。宗教美术史是一个庞杂繁紊的系统,其中佛教的影响,更为显著。可以说在我国,历史最长,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是佛教美术。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起源于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中原,先是依附于我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后与魏晋玄学合流,并由此走向南北朝时的独立发展道路和隋唐时期的鼎盛时期。据《历代名画记》记载,东汉明帝曾梦见金色神人在殿前飞行。次日他询问朝臣得知神人乃金色佛陀。为了搜索佛的下落,明帝派遣使者西去天竺、大月氏。使者们带回两位西域高僧,并以白马驮着佛教经典和画像圆满归来。明帝大悦,在洛阳建造了一座白马寺,置藏梵文佛经、佛像。又命宫中画家在白马寺墙壁上绘制《千骑万乘绕塔三匝图》,佛教绘画从此传入中国。
世界上的宗教,无不注重利用艺术形式,尤其是美术来宣传教化众生。佛教作为在我国影响最广的宗教,更是深谙此道。佛教在传播过程中,特别擅长以艺术的形式讲解枯燥抽象的经文。首先在图像上予以突破,以大量的雕塑、绘画、书法、特别是壁画等形式促进了佛教的发展与壮大。与此同时,在佛教的传入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隋唐时期,佛教对美术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佛教美术也得以繁荣,逐渐成长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支奇葩。
一、佛教对隋唐时期绘画的影响
在我国古代美术中,不论是建筑、雕刻,还是绘画,凡是具有高度代表性的
艺术作品,无不与佛教渊源深厚。其中,尤其是佛教绘画在我国绘画史上更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唐朝绘画空前繁荣,凡从事绘画的艺术家几乎都能创作佛画,佛画已然成了绘画的中心,历代艺术评论家对吴道子、张孝师、杨庭光、王维等一大批杰出的美术大师推崇备至。他们创作了数以千万计的作品,遍布于大唐帝国的都市、胜刹,乡村、梵宇。其中,吴道子的作品大都以佛教故事为主题,由于笔法强劲,气势壮阔,以笔奋扫,衣裾飞舞飘动,世人称为“吴带当风”。《唐画断》评论吴道子的作品“地狱变”时写道:“都人咸观之,皆惧罪修善,两市屠沽鱼肉不售。”吴道子是民间成长起来的画家。自幼父母双亡,生活贫寒,依靠自己的刻苦努力和艺术感悟成为玄宗时代的宫廷画师。他擅画道释人物,远师张僧繇,近法张孝师,能于书法、剑舞和绘画之间融会贯通,有着精熟的技巧。他画人物或从头起,或从臂起、足起,皆生动逼真。他还是盛唐画坛极富创造力和改革精神的画家,他改变了佛教绘画中的西域样式,脱离了“张家样”、“曹家样”注重人体曲线和衣褶描绘的西域画风,将重点放在人物衣冠上,用快慢疾徐、粗细轻重,极富变化富于节奏的“莼寀条”似的线形(兰叶描)刻意描绘迎风飘举的宽衣博带,造成“天衣飞扬,满壁风动”豪迈奔放的艺术气氛。吴道子以“兰叶描”、“吴装”、“吴带当风”全面展示了中华民族佛教绘画的新式样,“吴家样”代表了中国自己的佛教美术,它几乎贯穿了宋、元、明、清整个佛教绘画的创作,故民间画工奉他为“画祖”,画家共推他为“画圣”。苏轼曾高度赞扬吴道子的艺术成就:“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唐朝年间,由于佛画在我国的巨大发展,肖像画也受到了佛画的影响。初唐时期的阎立德、阎立本兄弟,承袭梁朝张僧繇受佛画影响而开创德“没骨法”画法,至今仍为人称道。在衣纹的“骨法”表现上,唐代有“吴家样”、“周家样”,加上南北朝时期的“张家样”、“曹家样”,即为后世所谓的“四家样”。
对于士大夫而言,随着禅宗的兴起,由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开创的文人写意画,历宋元明清迄于现代,名家辈出,长盛不衰。特别是其中的山水画,无不洋溢着禅意禅趣。王维,字摩诘,他的名字与字均来源于佛经《维摩诘所说经》中居士维摩诘的名号,带有浓郁的佛教气息。他是自由地在诗、画两个领域驰骋的文人,他的诗中带有形象的画意,“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漠漠水田飞白
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画山水喜画雪景,平而高远,画面透出淡淡的玄思和诗意,给人以无限遐思和心灵的慰籍。因此,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二、佛教对隋唐时期书法的影响
佛教不仅对隋唐时期的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还与书法艺术有着不解之缘。佛教最初传到我国时,由于印刷术尚未完善,佛经的宏布流通只能靠纸墨抄缮。于是,出于写经、抄经的目的,佛教与中国书法找到了结合点。尤其是对佛家弟子而言,书法抄经不但是自我修行之道,同时具有助扬佛教之功。隋唐时期的寺院中不乏有僧侣大书法家。于是,寺院僧侣以书法为媒介,接引不少士大夫、文人皈依佛教,而文人也以书法抄经等形式助扬佛法。所以,隋唐时期的书法名家,几乎无不曾写过有关佛教的经典或碑文书帖。这些人写经、书碑的目的虽然不一,但是抄写经典的普遍化,使得佛教与书法因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于佛教的传播和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正面的影响。
比之书法对于助扬佛教之功,佛教对于书法的贡献和影响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方面,佛教传播过程中大量的写经、抄经、甚至刻经活动,积累并保留下了无数有关书法文化方面的宝贵遗产。另一方面,佛教与书法结合,自然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书法创作的题材。而当书者在写经,书碑、铭、题记的同时,佛教的思想亦必无形之中渗透到书者的意识当中,进而影响书法的意境。历代书法家受佛教影响,又学有所成、受推崇者,不胜枚举。唐代的怀素禅师,是我国僧侣中对书法艺术影响最大者。他擅长草书,生性豪放,不拘细节,高僧传中形容他:“时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所以时人称他为“醉僧”。由于怀素禅师的不断揣摩,领悟出字内字外的运笔方法,而成为一代草书宗师。出自他手中的《自叙帖》、《苦帖》,至今仍是书法艺术中的瑰宝。
三、佛教对隋唐时期壁画的影响
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壁画得以迅速发展。我国是世界上佛教壁画艺术最为发达的国家,其持续时间之长、分布之广、数量之多,超过任何受到佛教影响的国家,甚至包括佛教及佛教美术的故乡--印度。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壁画空前兴盛,到了隋唐时期则形成了壁画的高峰期,一般厅堂、宫殿的内部都以壁画作为装饰。寺庙几乎全以壁画作为壁饰。壁画一时成为绘画艺术中的主流。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