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一)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二)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二)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二)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分享经济,又名共享经济,指的是通过人人参与,借助互联网平台,把各类过剩的消费资源、尤其是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倡导人人分享,实现体验式消费,进而促使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创造新的生产红利和消费红利。

②美国著名的Zipcar租车公司,就是把各种闲置车辆及其信息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Zipcar的会员用车时通过网站或电话搜寻,即可发现距离会员最近的车辆情况和使用价格,然后会员可自主选择并预约用车,用完之后在约定时间内将车开回原处。

再比如,大家熟悉的淘宝网,其实也是成千上万大中小企业、成千上万用户借助互联网平台,让成千上万的产品和商品价格、产品数量、广告、厂商、消费者甚至信用等各类信息透明化,通过人人参与,平台分享,公平竞争,大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交易效率,同时也扩大消费需求。

③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应,原因就在于分享经济强调分享式消费和消费式分享,即消费既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为他人消费提供供给和创造创新的过程;同时,分享经济的背后也提出了一个今天我们如何更好解决过剩的问题。

当今时代,高速工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生产高速增长,实际上带来了‚全球性过剩‛,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大量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处在闲置和过剩状态,因此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把大量的‚闲置‛重新配置,加以利用。

这显然顺应了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④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说,分享经济也意味着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

工业化甚至更早时代,经济增长更加强调生产、强调效率、强调产出率,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办法就是实现分工,通过分工产生效率,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达到产出最大化的目标。

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在带来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剩;强调分工促进增长的同时,也由于生产环节细化、甚至全球化分工,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并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和经济增长效率。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三)答题卡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三)答题卡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不做)
第Ⅱ卷
20.(6 分)
表达题(80 分)
[ D ] [ D ] [ D ]
① ② ③ 二(一)文言文翻译(10 分) 13.(1) (5 分) 21.(5 分) ②
一(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4.(3 分) [ A ] [ B ] [ C ] [ D ] 5.(5 分年寒窗百日苦练何人健步登金榜?
西乡二中 2018 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三)
6.(6 分)
一腔热血万丈豪情吾辈英才夺桂冠。
二(二)古诗文阅读(11 分) 14.(5 分) [ A ] [ B ] [ C ] [ D ] [ E ]
语文试卷答题卡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 0.5mm 黑色 签字 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2、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 无 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15.(6 分)
第Ⅰ卷
班级:
阅读题(70 分)
一(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7.(3 分) [ A ] 8.(5 分) [ A ] [ B ] [ B ] [ C ] [ C ] [ D ] [ D ] [ E ] 16.(5 分) (1) (2) [ D ] [ D ] [ D ] 9.(4 分) (3)
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1.(3 分)[ A ] [ B ] [ C ] [ D ] 2.(3 分)[ A ] [ B ] [ C ] [ D ] 3.(3 分)[ A ] [ B ] [ C ] [ D ] 二(一)文言文阅读(9 分) 10.(3 分)[ A ] [ B ] [ C ] 11.(3 分)[ A ] [ B ] [ C ] 12.(3 分)[ A ] [ B ] [ C ] 三、语言文字运用(9 分) 17.(3 分)[ A ] [ B ] [ C ] 18.(3 分)[ A ] [ B ] [ C ] 19.(3 分)[ A ] [ B ] [ C ]

2018届高三(下)补差提分综合考练(六)参考答案

2018届高三(下)补差提分综合考练(六)参考答案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下)补差提分综合考练(六)参考答案1.B(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A项,缩小范围,原文为“百余年来”;C项,“票房、收视率成为戏剧作品唯一的衡量标准”曲解原文,原文为“票房、收视率成为作品效果唯一的衡量标准”;D项,说法绝对化,原文为“很大程度上”。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之间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2.D(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

设题的误区如下:概括不当、论据分析不当、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D项,“正反对比地分析问题”分析错误,应是“逐层深入地分析问题”。

)3.A(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B 项,不为因果,“导致忽视内涵和本质”错;C项,因果倒置,原文为“创作者如果仍处于就事论事或者堆积材料的阶段,作品就会在整体上缺少创意和思想的火花”;D项,“只要……就”属于的充分条件,表述绝对,原文为“只有……才”是必要条件。

)4.A【解析】从全文作者所推崇的简单生活态度上看,我们身边引出的牵绊是要去除的东西,“缺了它们日子便不完整”作者用了反语。

5.①作者认为“你”自己本身就拥有“花”,只是因为比作者“复杂”,心灵对美丽生活视而不见。

②对于羡慕大西洋岛屿的“你”,假如不带着简单的心灵,即使来到这里也见不到你想要的。

【解析】理解这个句子关键在“花”的含义上,从文章第三四五段可以看出“花”是我们身边美好的东西、简单的东西。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三)(参考答案)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三)(参考答案)

为理想今日埋头遨游书海甘寂寞,酬壮志明朝昂首驰骋碧宵展宏图。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三)参考答案1.C(A.‚一辈子也读不完‛太绝对,原文中有‚大有一种‛一词。

另外,将中国历史时空的复杂性简单归因于读不完二十四史也过于简单。

B.‚前一百多年‛少了一个‚后‛字。

D. 把孔子、司马迁、司马光三者并列错。

)2.D(A.‚相同的‛错。

B.‚固有的迷宫‛错,这个迷宫是人为造成的,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有相关表达。

C.结论过于简单绝对)3.B(B.原文中没有‚谨严细微‛一说。

)4. B (B项,小说中的‚姑妈‛不是线索人物。

)5. ①从妻子调侃他‚没有带图的‛可知,他平时可能只看一些图画书或书中的插图;②科利亚拿着诗集回忆了半天也就记得以前上学时学过的一些零碎的片段;③他家中添了很多家具,却没有地方放一个书柜。

6. ①本文反映了社会上的一些人不爱读书、排斥读书、没有文化的现象。

(2分)②科利亚家中添置了不少家具,却没有地方放置书柜,最终把继承的书全部卖掉,可见在他们的心中,书是没有价值的东西。

(2分)③在当今社会中,很多人是浮躁的,他们静不下心来读书,他们认为读书不能带来经济效益,轻视读书。

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现象。

要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要做有文化的人,就应该爱惜书籍,静下心来多读书。

(2分)7.D(‚能看到‛,过于绝对,‚有希望看到‛)8.B、D(B在卡尔·齐姆勒斯看来,这是量子力学中‚最著名却神秘莫测‛的方面;D ‚之后‛为‚同时‛)9.(4分)①对最终能够构建完整的空地一体广域量子通信网络体系有巨大意义;②开启了全球化量子通信、空间量子物理学和量子引力实验检验的大门,为我国在国际上抢占了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成为了国际同行的标杆,实现了‚领跑者‛的转变。

③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成果是‚令人钦佩的成就‛和‚本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并称‚毫无疑问将引起量子信息、空间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家和普通大众的高度兴趣,并导致公众媒体极为广泛的报道‛。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一)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一)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一)语文试题第Ⅰ卷 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农耕文明时代留下的思想遗产中,具有深远价值的一种是上遵天道、下循地理的观念。

先秦哲人谈及此点,多半是论证伦理、政治问题的借喻,农学家则是正面探讨这一问题。

②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总结中国传统农业经验时,概括出传统农畜产业的循环生产模式(如图所示):③因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此类经验概括还是浅层次的,但所包蕴的意义却很深远,与当下正在觉醒的‚绿色意识‛在理念上相通。

‚绿色意识‛主张人类应仿效绿色植物,取之自然,又回报自然,以利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协调。

④从‚绿色意识‛中还可引申出‚绿色消费‛的观念,即适度消费意识。

当下发达国家的高消费已经造成资源的巨量损耗;而发展中国家消费观念更新的速度,大大快于科技与经济发展速度,形成一种浮躁、超前的消费取向。

值此之际,倡导天人协调的绿色意识及其表现——绿色消费,可以改变高耗的生产、生活方式,达到主体与客体协调互济。

⑤人类对自身和外在自然界相互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主客浑然一体阶段‛‚主客体两分对立阶段‛‚主客体辩证统一阶段‛。

东亚的思维方式未能充分展开主体与客体的分离,总体而言,天人合一观念占优势,天人相分观念没有获得充分发育。

这一倾向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特别艰难曲折互为因果。

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对于当下正在形成之中的‚主客体辩证统一‛思维方式富于启迪。

这正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东西方哲人注目于东亚智慧的原因所在。

⑥东亚智慧没有也不可能树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资仿效的完备样板,它所提供的只是闪耀着真理之光的某些启示,但它阐扬的人与自然一体观,对于祛除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二元对立导致的种种弊病,无疑具有精神疗治作用。

⑦印度思想中也有此类资源,泰戈尔说:印度人强调人和 宇宙和谐。

最新-2018届高考复习语文调研考试 精品

最新-2018届高考复习语文调研考试 精品

18届高考复习语文调研考试语文第一卷(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模.(mó)特亵.(xiè)渎悚.(sǒng)然涸.(hé)辙B、眼睑.(jiǎn) 裨.(bì)益枕藉.(.jiè) 帐簿.(bù)C、寒伧.(chen) 睿.(ruì)智迂讷.(nè) 补偿.(chàng)D、忌惮.(dàn) 水榭(xiè) 忖度.(duó) 饿殍.(piǎo)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是A、伸张挖墙角不胫而走不落窠臼B、光彩老俩口甘拜下风不肖子孙C、松弛亲和力不假思索返璞归真D、谚语座右铭走投无路不厌其烦3、下列加点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南京首场古董挂表拍卖会结果差强人意....,美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项明华收藏的23款古董挂表昨天仅仅拍出了一块——华生1918年产的银壳钻挂表以底价1300元拍出。

B、姚明本赛季不仅能内线强打得分,而且也能外线投篮命中,表现近乎完美。

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并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与他过去几个赛季的努力分不开的。

C、以前的学者讲《论语》多讲其政治意义,但于丹教授另辟蹊径....,提出“半部《论语》修自身”,用经典给今人做“心理按摩”。

D、许多高中生对骑自行车带人之类的事情是不以为然....的,他们认为,这样方便了自己,也没有妨碍别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走进宜宾蜀南竹海,如同进入仙境,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貌把我陶醉了。

B、这些外国哲学著作和科技著作内容博大精深,要求翻译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专业水平和广博的知识才能胜任。

C、一珍贵恐龙蛋窝化石的流失令我国科学家十分痛心,他们呼吁国家采取措施干涉,设法追回流失的化石,并阻止这类事件不在发生。

D、第二届香港武术大奖赛落下帷幕,首次参加国际武术赛事的峨眉山市武术队在127个代表队中脱颖而出,以优秀的成绩排名奖牌第9位。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一)(参考答案)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一)(参考答案)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选D。

(原文‚可以改变高耗的生产、生活方式,达到主体与客体协调互济‛,选项‚它能够有效抑制资源的过度损耗‛无中生有。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

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此题D项无中生有。

)2. 选D。

(原文:这种‚克服‛绝不是否定现代文明,重回古代的‚主客不分‛,选项‚回归到‘浑然一体’‛错误。

)3.选 B。

(‚东亚智慧对现代社会弊病具有精神疗治的作用‛和‚它得到了具有现代意识的东西方哲人的关注‛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I.4. 选C。

(‚对世人的冷漠无情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愤怒‛理解不当,作者的感情是悲愤,是对战争的控诉,对日寇暴行的声讨。

)5. 过去少女向往外边的世界而不可得(2分),而今她离开了囚笼,却是在已经成为尸体的情况下,是日寇永远毁掉了她的青春和希望(3分)。

6. 花是美好的象征,作者由花自然地联想到少女,花成为全文抒情的线索(2分);花和废墟形成强烈对比,烘托出浓厚的悲剧色彩(2分);花仍在盛开,少女已惨死,抒发了作者哀伤愤懑的情感(2分)。

II.4.选D。

(作品中对禄兴死亡的场景是作具体描绘,而非简笔勾勒。

)5.答:①将雨后坟头的衰败景象与农人唱歌进行对比,表现春雨后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2分)②推动情节发展,农人顺利地赶着牛、唱着歌,而禄兴借来的牛却不与之合作,彼此构成对比,禄兴由此而变得焦躁,进而引发悲剧。

(3分)6.答:观点一:小说的结尾深化了悲凉的主题。

①通过景物的凄清悲凉之色,体现禄兴娘子在丈夫死后的悲凉心境;(2分)②将景物的不变和人事的变对照,让人更能体味出禄兴娘子命运的悲苦;(2分)③暗示了禄兴娘子今后人生的凄惨。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四)参考答案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四)参考答案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四)参考答案1.D(“比常用字价值更大”并非原文的意思)(3分)2.C(A项表述缺少“在汉字听写比赛中”的限制,不合逻辑;B项“因为……所以……”的逻辑关系不成立;D项“只要……便能……”评分标准:本题4分,选对一项给2分。

(3分)3.C(C项不属于对旧有文化新的认识,即不符合“淘汰的旧文化有时会在某些境遇中又重新露头,成为文化焕发活力的新因素”)(3分)4.A(“本文开头写当地人的狡黠”错,那个老实人只是语言不通,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而已,看不出“狡黠”的意思。

)5.示例:①这句话表面意思是说,随着天气变暖,雪兔身上果真长出灰黄色的毛。

(2分)②实际意思则是,雪兔在逆境中,平静从容,坚毅顽强,憧憬自然,渴望自由,感受生命的喜悦。

这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人类反思和学习。

(3分,大意如此,言之成理即可)6.示例(1):不能删。

理由如下:①这段话是补叙,交代雪兔失踪一个月的真实原因,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②这段话又能丰富雪兔的形象,突出其勇敢顽强的精神品质;③这段话还能丰富文章内容,彰显作品主题,给读者带来震撼与深思。

示例(2):可以删。

理由如下:①这段话属于“蛇足”,前面已经把故事讲完了,读者也能猜到雪兔在失踪一个月的时间里发生的大致事情,删去这段话能使行文更加简洁;②文章对雪兔形象的塑造已经比较完善了③删掉这段话,对作品主题的呈现非但没有妨碍,反而能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

(言之成理即可。

每点理由2分,共6分。

)7.(3分)A(原文有“基本”,原文是“快速铁路网”。

)8.(5分)AC(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9.(4分)机遇:“一带一路”给我国高铁提供了与国际产能合作的机会,中国高铁已具备深度输出能力。

挑战:传统高铁强国都有意插足亚洲高铁建设,日本长期对中国高铁输出持竞争立场;我国高铁仍需加强自主创新。

(机遇、挑战各2分,意思对即可)10.B(正确标点为:唯陛下正后妾,抑女宠,去佚游,躬节俭,亲万事,致晨昏之定省。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四)(生用)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四)(生用)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四)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僻字的文化意义①在“汉字听写”比赛中,那些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字和词,并不受青睐,比赛的意义就是看那些学生选手能否写出高难度的字和词。

所谓高难度,就是在现代汉语中用不到或者难得一见的字和词:比如“捍蔽”“溪刻”“唼喋”等等。

这些远离日常生活的词,现在露出了芳容。

它们躺在某些古代的典籍和文献中,或者在文学作品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如果没有这类竞技节目,我们可能一辈子不会光顾,它们可能也没有机会光临。

②人们有理由质疑出题人的意图:那些古怪冷僻的字词除了难倒选手们,在最后关头起到淘汰一部分比赛者的作用,还有什么其他意义吗?即除了比赛上的意义,它们还有深刻一点的文化意义吗?③所谓冷僻的字和词,是因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不常用而逐渐退出人们视野的,有点自然淘汰的意味。

孤立地说,那些僻字对今人有意义,对现代汉语的发展有特别的功用,那是无稽之谈。

因为脱离了日常生活特定的语境,文字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的,也难说今后会派上什么用场;但是,所有的文字都记载了先人的生活历程和开拓精神,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创造能力。

那些得以留存的生僻字词,记录了我们古人的各种探索和尝试,也表明人类文化演进的复杂性和彼此的不可替代性。

④我想,随着汉字听写比赛的深入,古奥冷僻的词语或许也会不甘寂寞,纷纷登场。

作为一档竞技节目,我认可这样的说法,即听写那些相对常用的而又容易读写错误或互相混淆的词语,对于规范我们的语言更有帮助。

毕竟僻字不是为了竞技节目而存在的。

“汉字听写”比赛也许只会时兴一阵,而僻字作为人类文化的化石,会长久流传下去。

⑤没有进入日常生活用语的僻字,像是古董。

除了供摆设、观赏,古董大多数时候是压在库房的,僻字的情形也相似,压在古文献和辞书中,难见天日。

不过有些也许还能重新融入我们的语言交流系统之中。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五)参考答案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五)参考答案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五)参考答案1.D(A项,曲解文意,‚直接引发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产生‛错,原文说的是‚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

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

B项,扩大范围,‚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华传统文化主导地位‛错,原文说的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长期‛不等于‚一直‛。

C 项,张冠李戴,‚它们讲仁爱,师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错,原文指出‚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2.B(颠倒顺序,‚文章依次介绍了儒、佛、道各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态‛表述有误,原文论述时,是先讲儒家,再讲道家,最后讲佛家,其书序并非‚儒、佛、道‛)3.B(说法绝对,原文的相关表述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从孔子开始,儒家就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

‛)⑴4.B(A项,原文‚我忙着读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虽‚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但并不意味是‚为了了解习俗‛;C项,‚在遵循这些仪式的过程中,人就能体会庄重,懂得敬畏‛过于绝对;作者认为‚仪式‛很重要,应该郑重其事地举行,仅仅有仪式是不够的。

D项,‚作者渴望回到艰难的过去‛无中生有。

)5.(5分)①面对生命的到来或逝去,持有最基本的肃穆、郑重之情;②面对艰苦的生活、坎坷的命运,依然保持感恩之心;③面对天地间的诸多人事,保持敬畏之心;④对于已逝的英灵,要永远铭记与崇敬。

(一点1分,四点5分)6.(6分)朱熹提出‚敬‛的重要性,作者以此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庄重的高级表现是一种敬畏之心。

(2分)引朱熹的话,既是对上文‚庄重‛表现的总结深化,(2分)也引出下文——即对当代人缺乏敬畏之心、世界越来越娱乐化的反思与批判。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三)(生用)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三)(生用)

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三)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的历史时空,说复杂很复杂,厚厚叠叠的二十四史,大有一种让人读一辈子都读不完的望史兴叹。

说简单又很简单,从商周之交到二十世纪前后一百多年的激变,不过是翻了一页而已。

换句话说,假如历史的时间向度可以转换为空间存在的话,那么商周之交和一百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乃是处在同一个历史空间里。

就好比一个圆周的起点和终点一样,两者正好相交。

②由于在时间上的漫长,在书写上的重重叠叠,中国历史不像美国历史那么简单明了,而像一座由冗长的唠唠叨叨编织成的言语迷宫。

无论是本国的阅读者还是来自西方的研究者,迷失在这座迷宫里的人物之众多,与厚厚叠叠的二十四史相得益彰。

对于本国的史家来说,孔子像一堵墙。

司马迁也罢,司马光也罢,史家们大都被孔子的史见和孔子删定的经典挡在历史真相之墙外。

③有关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个最大盲点,在于把专制读成中国历史的传统,把孔子读成中国文化的首席代表。

好像中国是个天然的专制国家,仿佛中国文化与生俱来就是从孔子开始的。

当人们强调所谓中国的国情时,其言下之意,无非就是专制在中国是天经地义。

而所谓的新儒家的理直气壮,又在于标榜只有孔儒才是中国文化的正宗传承。

哪怕新儒家承认专制的政治制度需要变革,也要坚持与专制政治相应的专制伦理却是亘古不变的。

君不见,就连在美国的中国城里,所竖立的象征性雕像,都是孔夫子而不是老子或者其它圣贤。

④总而言之,在中国历史的专制迷宫里流连忘返,已经成了一种古怪的学术乐趣和奇特的心理情结。

以致于有人只好把中国文化比作一个大染缸,掉进去就变色。

换句话说,一走进中国历史,一头扎进中国文化,就会在人为的迷宫里迷失。

⑤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忒修斯是依靠了阿里阿德涅公主给的线团,走出了迷宫。

走出中国历史或者中国文化的迷宫,也有一根阿里阿德涅之线。

2018年陕西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陕西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试卷类型:A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道不从君‛这句千古以来曾激励过无数文人士子抱持独立个性与品格的口号,出自《荀子·臣道》。

作为口号,这句话挑战君主政治,倡导体制外独立人格。

其精神,是对充溢着民本主义思想元素的古老政治教条的承传和发挥。

但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口号和精神既非荀子的发明,也不是荀子的本意。

生活在战国末的荀子一方面接过了孟子暴君放伐论的旗帜,明确宣称:‚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但另一方面又严格界定了君与民的主从身份及地位。

他比喻道:‚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

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此之谓也。

‛可见荀子秉承的民本主义主张安政惠民,是以君主对民众的绝对统治为前提和基础的。

民众不过是水,是马,而君主则是凌驾其上的舟舆。

水和马是工具或手段,而舟、舆才是主体,才是目的。

荀子说:‚君者,民之原也。

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

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已死,不可得也。

‛这最后一句,才是点题:所谓重民爱民,无非是‚求其为己用,为己死‛。

这与西周以来作为统治智慧结晶的敬德保民思想一脉相承。

理解‚从道不从君‛,关键在一‚道‛字。

春秋以来,道在道路、道理含义基础上升华为一个颇具哲学意义且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甚至被称为中国思想传统中最崇高的概念。

然而,先秦诸子的‚道‛具有主观性的终极价值,含摄的乃是最高的政治秩序以及行为与道德的最高原则。

这仅限于政术或治道层面,而没有达到政理或政道的境界。

有人将道与真理等量齐观,但我们知道,首先,‚道‛是主观建构之‚路‛,其本质是‚人道‛;而‚真理‛是客观发现之‚真‛,具有绝对性和先验性。

2017-2018学年陕西省汉中市汉台中学、西乡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陕西省汉中市汉台中学、西乡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共9页。

2、答选择题前考生务必在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黑色中性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清楚填写。

3、非选择题用黑色中性笔答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上,否则视为无效。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清楚。

第Ⅰ卷阅读题(共75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新、创造、创作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公众提供独特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内居民的消费观念逐渐由过去吃、穿、住、用、行向学、健、游、安转变,文化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国内的文化创意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在当今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性地位会更加凸显,文化创意产业将面临新的战略机遇。

近年来,我国经济整体稳中有进,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经济环境,文化创意产业本身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产业集聚区的规划与建设,项目推介活动的开展,信息沟通平台的搭建,高端人才的引进,金融创新的深入,文化创意产业的服务环境明显得到优化,保障体系也日渐完善。

目前,国内较为成熟的文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大多遵循产业资源文化型升级模式,即以传统产业为出发点,将创新意识、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和品牌中,实现文化创意与传统产业融合,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这种传统的由下而上的发展模式主要适用于国内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

一些文化资源禀赋丰富但经济实力较弱的中小城市,由于缺乏坚实的产业基础,无法照搬传统的产业文化的发展模式。

他们应将独有的文化资源、创意、想法商品化、市场化,运用产业手段完成文化资源的商业增值,开辟一种文化资源产业型发展的新模式。

2018年陕西省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陕西省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陕西省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空前的社会普及必然牵动上层文化界,上层文化界可以隔岸观火,也可以偶尔涉足,这就只能使社会普及停留在原生态的阶段;如果上层文化界终于按捺不住,浩荡介入,而且慷慨地把自身的文化优势投注其间,那么就会产生惊天动地的文化现象了。

昆曲,是世俗艺术中吸纳上层文化最多的一个门类。

在昆曲之前,北杂剧也达到过很高的文化品味,也出现过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这样的文化大师,但是如果北杂剧的创作队伍与昆曲的创作队伍作一个整体比较就会发现,昆曲创作队伍里高文化等级的人要多得多。

上层文化人排除了自己与昆曲之间的心理障碍,不仅理直气壮地观赏、创作,甚至有的人还亲自扮演,粉墨登场,久而久之,昆曲就成为他们直抒胸臆的最佳方式,他们的生命与昆曲之间沟通得十分畅达,因此他们也就有意无意地把自身的文化感悟传递给了昆曲。

《清忠谱》所表现的取义成仁的牺牲精神,《长生殿》所表现的历史沧桑感和对已逝情爱的幽怨缅怀,尤其是汤显祖的《牡丹亭》从人本立场出发对至情、生死的试炼和感叹,都是上层知识界内心的真诚吐露,我们如果把这几个方面组合在一起,完全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几根支柱。

这几部传奇作品与《红楼梦》等几部小说加在一起,构成了明清两代一切文化良知都很难逃逸在外的精神感应圈。

高层文化人在给昆曲输入精神浓度的同时也给它带来相应的审美格调。

众所周知,昆曲从文词的典雅生动、意境的营造到心理气氛的渲染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有不少唱词段落在文学价值上完全可以与历代著名诗词并驾齐驱。

更难能可贵的是,多数昆曲作品在编剧技法上也十分高超,使得典雅深邃的文词能借助于戏剧性的舟筏通达当时无数世俗观众的接受水平,引起全社会的欣赏和迷醉。

在唱腔上,音乐格局的婉转变化,演唱节奏顿挫疾徐的控制,配器的齐全都达到空前的水平而取得了柔丽妩媚、一唱三叹的效果。

在表演上角色行当的细密分工,写意舞姿和抒情舞姿的丰富,念白的生动幽默,也成了一门需要多年学习才能把握的复杂技艺。

2025届陕西省西乡二中语文高三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2025届陕西省西乡二中语文高三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2025届陕西省西乡二中语文高三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根据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 8 月 22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初以来,巴西境内森林着火点达75336 处,较去年同期增加 85%,逾半数着火点位于亚马逊雨林。

B.实名认证、时间限制、一键禁玩等措施,并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网络直播乱象;限制 14 岁以下儿童开直播、发视频,才真正具有釜底抽薪的作用。

C.姜先生以陶渊明的“樊笼”和欧阳修的“金笼”为例,称它们虽有人处其中志不得伸的意味,但其重心并不在困境本身,而在冲出困境以实现退隐的夙愿。

D.翦伯赞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自称始皇帝”,而辛德勇认为“始皇帝”是谥号,那么“始皇帝”到底是自称还是谥号?最新的研究充分证明了这种说法。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的哲学如一条▲ 的大河,汹涌而曲折地奔流着。

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就涌现出一大批独具个性的哲学家,他们不仅提出人类的所有哲学命题,而且用简洁有力的文字、诗一般的语言进行极具个性的艺术化▲ ,至今都让人▲ 。

A.波澜壮阔解释拍案叫绝B.波涛汹涌解释叹为观止C.波澜壮阔诠释叹为观止D.波涛汹涌诠释拍案叫绝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二中2025届语文高三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二中2025届语文高三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二中2025届语文高三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霍布斯关于自由的观点把自由与无拘无束等同起来,与那些把自由与某种形式的积极的自治或自我控制等同起来的理论相比,他所认为的自由常被称为“消极的”自由。

对这一区分最有权威性的论述是伯林1957年出版的《自由的两种概念》。

有关自由的消极的理论可被简单地描述为:我的自由不过是一系列我可以做别人无法阻止或惩罚我的事情。

而积极的自由的理论则可以被同样地简化为:当我可以掌握自己命运时,我是自由的。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材料二斯宾诺莎认为,人类行动在因果关系上被人性的两种因素之一——激情或理性——所决定。

当人被他的激情所支配时,他处于“奴役之中,因为一个受其控制的人不是他自己的主人,而是被掌控在命运的力量之中,以至于他常常被迫陷入更坏的境遇。

而当人被他的理性所支配时,由于他践行了自己而非别人的意愿,并只是做了那些他所明白的对生命最为重要的事情”,因此他是自由的。

“在激情影响下行事的人,按照不适当的理念在错误和无知的阴影之中行动;而当理性主导时,人依据真理和适当的知识行动。

”陈嘉映等译《西方大观念》材料三自发活动为什么是自由问题的答案?我们曾说过,自身否定的或消极的自由造成了个人的孤立,因而个人与世界的关系是疏远的、多疑的,他的自我是脆弱的,不断遭到威胁。

自发活动作为一种方式可以使人克服孤独的恐怖感,同时又不至于牺牲自我的完整与尊严,因为在自发的自我实现过程中,人将再度使自己与世界——他人、自然、自我——统一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西乡二中2018届高三(上)培优补差综合考练(一)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耕文明时代留下的思想遗产中,具有深远价值的一种是上遵天道、下循地理的观念。

先秦哲人谈及此点,多半是论证伦理、政治问题的借喻,农学家则是正面探讨这一问题。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总结中国传统农业经验时,概括出传统农畜产业的循环生产模式(如图所示):因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此类经验概括还是浅层次的,但所包蕴的意义却很深远,与当下正在觉醒的“绿色意识”在理念上相通。

“绿色意识”主张人类应仿效绿色植物,取之自然,又回报自然,以利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协调。

从“绿色意识”中还可引申出“绿色消费”的观念,即适度消费意识。

当下发达国家的高消费已经造成资源的巨量损耗,而发展中国家消费观念更新的速度,大大快于科技与经济发展速度,形成一种浮躁、超前的消费取向。

值此之际,倡导天人协调的绿色意识及其表现———绿色消费,可以改变高耗的生产、生活方式,达到主体与客体协调互济。

人类对自身和外在自然界相互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主客浑然一体阶段”“主客体两分对立阶段”“主客体辩证统一阶段”。

东亚的思维方式未能充分展开主体与客体的分离,总体而言,天人合一观念占优势,天人相分观念没有获得充分发育。

这一倾向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特别艰难曲折互为因果。

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对于当下正在形成之中的“主客体辩证统一”思维方式富于启迪。

这正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东西方哲人注目于东亚智慧的原因所在。

东亚智慧没有也不可能树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资仿效的完备样板,它所提供的只是闪耀着真理之光的某些启示,但它阐扬的人与自然一体观,对于祛除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二元对立导致的种种弊病,无疑具有精神疗治作用。

印度思想中也有此类资源,泰戈尔说:印度人强调人和宇宙和谐。

这种思想与中国先秦哲人“人与天调”的理念是相通的,它们对现代人克服主体与客体截然对立造成的生态危机富于启示性。

当然,这种“克服”绝不是否定现代文明,重回古代的“主客不分”,而是利用现代科技,将现代生产力引导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绿色运作轨道上。

现代西方一些思想家,开始超越人与自然两分对立观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奥尔多·利奥波德指出:“一个事物,只有在它有助于保持生物共同体的双向互助式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才是正确的。

”这种认识与中国一千年前的哲学家张载提出的“民胞物与”的命题一脉相通。

(选编自冯天瑜《古典生态智慧与可持续发展之道》,有删改)【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哲人和农学家对上遵天道、下循地理这一观念的探讨,观点虽有分歧,但都具有深远的价值。

B.传统农畜产业的循环生产模式,蕴含了有机循环、生生不息的思想,在理念上与当下“绿色意识”是相通的。

C.贾思勰总结概括出来的农畜产业循环生产模式,它尽管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对后世的积极影响却是深远的。

D.“绿色消费”是一种适度消费,它能够有效抑制资源的过度损耗,有利于缓解主客体对立失调。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会影响社会发展,在中国,天人相分的观念没有获得充分发育,因此现代化进程特别艰难曲折。

B.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属于人类对自身和自然界相互关系认识的第一阶段,它对第三阶段思维方式的形成富有启示。

C.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问题上,无视东亚智慧是不明智的,而想从中找到可仿效的完备样本也是不切合实际的。

D.只有完成主客体从“两分对立”到“辩证统一”的转化,回归到“浑然一体”,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消费和超前消费都背离绿色意识,不利于自然的生态平衡,也不利于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和谐发展。

B.东亚智慧之所以对现代社会弊病具有精神疗治的作用,是因为它得到了具有现代意识的东西方哲人的关注。

C.利用现代科技化解人与自然对立所导致的生态危机,把现代生产力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是现代人面临的课题。

D.文章援引并梳理了古今中外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许多看法,旨在阐明“绿色意识”应成为人类当下的共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废园外巴金(1)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2)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

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

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3)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

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

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4)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

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

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

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八月十四日的惨剧。

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5)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

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

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

”我回头看,没有人。

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6)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上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

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

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年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

”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7)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

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

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地痛起来。

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

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

(8)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

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

(9)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

这我却是看见了的。

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10)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

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

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

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

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11)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

我仰头看,落雨了。

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了。

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

1941年8月16日在昆明【小题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看到园中美好的景象时,借花树之景,想象园中的人在日寇轰炸前的美好生活,从而为后文写美好的毁灭奠定基础。

B.废园中有很多人惨死,但作者集中笔墨写了一位年轻的女子,因为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女被窒息的悲剧更能触动人的悲悯之心。

C.面对惨景,作者有着深重的悲哀,可惜无人理解,无人倾听,内心十分寂寞,因此对世人的冷漠无情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愤怒。

D.末段写雨,有明显的象征意味,“冷雨”将作者拉回现实,凸显作者内心的悲凉;“到处漏雨”,则含蓄的控诉了日寇的罪恶。

【小题2】联系上下文,写出对划线句“这样地逃出囚笼”的理解。

【小题3】本文用了不少文字描绘花,你认为作者的意图是什么?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牛张爱玲禄兴衔着旱烟管,叉着腰站在门口。

雨才停,屋顶上的湿茅草亮晶晶地在滴水。

地下,高高低低的黄泥潭子,汪着绿水。

水心里疏疏几根狗尾草,随着水涡,轻轻摇着浅栗色的穗子。

迎面吹来的风,仍然是冰凉地从鼻尖擦过,不过似乎比冬天多了一点青草香。

禄兴在板门上磕了磕烟灰,紧了一紧束腰的带子,向牛栏走去。

在那边,初晴的稀薄的太阳穿过栅栏,在泥地上匀铺着长方形的影和光,两只瘦怯怯的小黄鸡抖着粘湿的翅膀,走来走去啄食吃,牛栏里面,积灰尘的空水槽寂寞地躺着,上面铺了一层纸,晒着干菜。

角落里,干草屑还存在。

栅栏有一面磨擦得发白,那是从前牛吃饱了草颈项发痒时磨的。

禄兴轻轻地把手放在磨坏的栅栏上,抚摸着粗糙的木头,鼻梁上一缕辛酸味慢慢向上爬,堵住了咽喉,泪水泛满了眼睛。

他吃了一惊——听见背后粗重的呼吸声,当他回头去看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禄兴娘子已经立在他身后,一样也在直瞪瞪望着空的牛栏,头发被风吹得稀乱,下巴颏微微发抖,泪珠在眼里乱转。

他不响,她也不响,然而他们各人心里的话大家看得雪亮。

瘦怯怯的小鸡在狗尾草窝里簌簌踏过,四下里静得很。

太阳晒到干菜上,随风飘出一种温和的臭味。

后天的早上,鸡没有叫,禄兴娘子就起身把灶上点了火,禄兴跟着也起身,吃了一顿热气蓬蓬的煨南瓜,把红布缚了两只鸡的脚,倒提在手里,兴兴头头向蒋家走去。

黎明的天上才漏出美丽的雨过天青色,树枝才喷绿芽,露珠亮晶晶地,一碰洒人一身。

树丛中露出一个个圆圆的土馒头,牵牛花缠绕着坟尖,把它那粉紫色的小喇叭直伸进暴露在黄泥外的破烂棺材里去。

一个个牵了牛扛了锄头的人唱着歌经过它们。

蒋家的牛是一只雄伟漂亮的黑水牛,温柔的大眼睛在两只壮健的牛角的阴影下斜瞟着陌生的禄兴,在禄兴的眼里,它是一个极尊贵的王子,值得牺牲十只鸡的,虽然它颈项上的皮被轭圈磨得稀烂。

他俨然感到自己是王子的护卫统领,一种新的喜悦和骄傲充塞了他的心,使他一路上高声吹着口哨。

到了目的地的时候,放牛的孩子负着主人的使命再三叮咛他,又立在一边监视他为牛架上犁耙,然后离开了他们。

他开始赶牛了。

然而,牛似乎有意开玩笑,才走了三步便身子一沉,伏在地上不肯起来,任凭他用尽了种种手段,它只在那粗牛角的阴影下狡猾地斜睨着他。

太阳光热热地照在他棉袄上,使他浑身都出了汗。

远处的田埂上,农人顺利地赶着牛,唱着歌,在他的焦躁的心头掠过时,都带有一种讥嘲的滋味。

“杂种畜牲!欺负你老子,单单欺负你老子!”他焦躁地骂,刷地抽了它一鞭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