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字母含义总结

合集下载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笔记(第3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笔记(第3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3章资本的积累过程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1.物质资料的再生产(1)再生产的含义再生产是指从经常的联系和不断更新来看的社会生产过程。

(2)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含义物质资料再生产是指为了不断地进行生产,总要不断地以它的年产品的一部分再转化为生产资料或新生产的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原料和辅助材料等,从而在实物形态上去替换一年里所消费掉的生产资料,并将其并入新的生产过程。

(3)资本主义的物质资料再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手段。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只表现为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

其目的是把预付价值作为资本,即当作自行增殖的价值来再生产。

再生产的条件也是采取资本的形式。

生产的客观条件(生产资料)采取不变资本的形式;生产的主观条件(劳动力)采取可变资本的形式。

(4)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含义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是指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生产只是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资本主义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且是资本价值的再生产,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2.资本价值的再生产(1)从再生产的过程看,可变资本是由工人自己生产出来的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必须用可变资本来购买劳动力。

这就造成一种假象,好象可变资本是资本家预付的。

但是,只要从再生产来考察,这个假象马上就会消失。

资本家这个生产过程购买劳动力所付的工资,是用工人上个生产过程的劳动产品转化的货币来支付的,是工人自己养活自己并且养活资本家,而绝不是资本家养活工人。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笔记(第1章--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笔记(第1章--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一篇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第1章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商品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1)使用价值的概念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由于不同的物品的物理的、化学的、几何学的等等属性不同,因而使用价值也各不相同。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

政治经济学中之所以要涉及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因为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即社会使用价值,而且它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从而是交换手段。

(2)交换价值的含义交换价值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3)价值的概念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两种商品之所以在量上可以互相比较,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质的东西,这种共同的质的东西就是价值,这是决定两种商品互相交换的比例的基础。

(4)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5)商品的概念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一物之为商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它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的物品,如原始森林,不是商品;二是它必须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不用于交换的产品,如农民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粮食,不是商品。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6)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①其统一性表现在: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a.价值必须以使用价值为物质承担者,无用之物不能成为商品,即使人们在其上面花费了大量的劳动,也是没有价值的;b.使用价值必须具有价值,无价值之物也不会成为商品,因为既然人们在其上面并未花费劳动,也就不存在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必要了。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资本主义部分)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资本主义部分)

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物品的有用性或它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便是物品的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人们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或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货币:从商品中脱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通货膨胀:纸币贬值使同样商品的价值表现为更多的纸币数量,出现商品价值的普遍上涨,这一现象叫通货膨胀资本: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劳动力: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价值,可以创造出剩余价值,叫做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是工人受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一定的情况下,用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办法来增加剩余价值量。

工资:工资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外延扩大再生产与内涵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

资本的简单再生产: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过程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经济学中字母含义

经济学中字母含义

在经济学中,常见的字母及其含义如下:1.GDP: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2.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3.NDP:国内生产净值,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生产资本的消耗,得到的国内生产净值。

4.NNP:国民生产净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社会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超过同期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的差额。

5.NI: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价值。

6.PI:个人收入,是指一个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和工资总额。

7.DPI: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后,可以用来消费或储蓄的那部分收入。

8.C:(消费)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支出。

9.I:(投资)企业投资,是指企业用于购买固定资产(如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或无形资产(如专利、版权等)的支出。

10.G:(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支出,是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11.T:(税收)政府税收,是指政府通过各种途径从居民和企业取得的收入。

12.TR: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某些社会政策目标,如扶贫在经济学中常见的字母还有:13.P: 价格Q: 数量D: 需求S: 供给E: 均衡或期望e: 弹性ed: 需求的价格弹性es: 供给的价格弹性exy: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U: 效用TU: 总效用MU: 边际效用CS: 消费者剩余。

此外,还有诸如AC: 平均总成本;AFC: 平均不变成本;AP: 平均产量;AR: 平均收益;AVC: 平均可变成本;C: 成本;CS: 消费者剩余;D: 需求;E: 弹性;ED: 需求的价格弹性;ES: 供给的价格弹性;EXY: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E: 均衡(或期望);K: 资本;L: 劳动力;LAC: 长期平均成本;LMC: 长期边际成本;LTC: 长期总成本等字母也常在经济学中使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它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规律性的科学。

1.2、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

1.3、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1.4、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1.5、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1.6、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1.7、生产力: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1.8、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又称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1.9、生产关系体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当中所建立的生产、分派、交换、消费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1.10、社会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1.1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1.12、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是人们在占据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1.13、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14、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2.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2.2、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2.3、商品交换:是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买卖。

2.4、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2.5、社会分工:是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

2.6、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8、有效竞争: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9、过度竞争:由于进入企业过多,已经使得许多企业甚是全行业处于低利润,甚至是负利润的状态,但是生产要素和企业仍无法从这个行业中退出,使全行业的低利润甚至是负利润状态长期的持续下去的市场结构。
10、银行资本:是银行资本所有者为经营银行获得利润所投入的自由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资本货币。
4、简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
(1)特点:资本的增殖性
资本的运动性
资本的返还型
资本的风险性
(2)形态:货币资本形态
一、名词解释
1、产权: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人们在生产资料上形成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处分、转让、收益等关系。受到成文或非成文的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在法权方面就分别
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分权、转让权和收益权。
2、资本积累: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把利益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得以扩大的过程。
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生产地位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有制和产品的分配方式,属于本质关系层次。
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属于经济运行关系层次,其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一定改变经济制度的属性。
答: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经济系数是衡量社会财富分配的重要指标。在洛伦兹曲线中,它是指绝对平等线和实际洛伦兹曲线围成的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比例。经济系数在0和1之间变动。
越接近于1,表示社会财富分配不平等。越接近于0,表示社会财富平等。
4.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区别:(1)含义不同: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笔记(第2章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笔记(第2章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2章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1.资本流通总公式(1)资本流通公式G(货币)——W(商品)——G (更多货币)。

这个公式表明,资本家先用货币购买一定的商品,再将商品出卖,换回更多的货币。

(2)商品流通公式W(商品)——G(货币)——W(商品)。

这个公式表明,商品生产者先出卖自己的商品,取得货币,然后再用货币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

(3)资本流通公式与商品流通公式的异同①资本流通公式与商品流通公式的相同点两种流通都有卖和买两阶段,都是买和卖两阶段的统一,都有卖者、买者和既卖又买三种当事人。

②资本流通公式与商品流通公式的不同点a.交换目的不同在商品流通中,商品生产者出卖自己的商品,是为了换回自己需要的另一种商品,即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

在资本流通中,资本流通的两极都是货币,货币在质上没有区别。

但是,在资本流通中最初付出的货币和经过流通收回的货币,是两个不同的量,收回的货币在量上大于付出的货币,资本流通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

b.交换内容不同在商品流通中,它的内容是不同的商品即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

在资本流通中,资本流通的两极都是货币。

c.运动的界限不同商品流通是先卖后买,资本流通是先买后卖;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前者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后者都是货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的,前者是货币,后者是商品。

d.体现的生产关系不同作为货币的货币是充当商品流通媒介的一般等价物;而货币变成资本就是一般等价物充当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手段,表现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政 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政 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科的总名称,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以下是对政治经济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商品与货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其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来生产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后果包括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以及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剧。

三、资本循环与周转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从某种职能形式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资本周转是指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包括资本周转时间和生产资本的构成。

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

四、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Ⅰ(v + m)=Ⅱc ;Ⅰ(c + v + m)=Ⅰc +Ⅱc ;Ⅱ(c + v + m)=Ⅰ(v + m)+Ⅱ(v+ m)。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期末复习重点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期末复习重点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导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包括三个最基本要素:(1)劳动者劳动;(2)劳动资料;(3)劳动对象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科学抽象法:科学抽象法包括两种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方法,即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

科学抽象法就是运用人们思维的抽象力,从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抽去外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找出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形成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

科学抽象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

运用科学抽象法能够深刻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阐明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

政治经济学离开科学抽象法将陷于现象形态的肤浅研究,无法揭示支配经济现象和发展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律。

第一章:商品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商品价值量: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

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所以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的。

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来衡量的,所以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劳动时间的多少决定的。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是由形成价值的实体抽象劳动的性质所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实际消耗的劳动时间。

形成商品的个别价值。

相对价值形式:是在商品交换中使自己的价值得到相对表现的形式。

等价形式: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

第二章:货币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货币的五种职能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他们共同的体现着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所谓“一般等价物”,就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前者是表现商品价值,后者是实现商品价值。

201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符号及公式

201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符号及公式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符号及公式1、c——不变资本2、v——可变资本3、m——剩余价值4、w——商品5、G——货币6、Pm——生产资料7、A——劳动力8、C / V——资本有机构成9、G`=G+△G(增殖额即剩余价值)10、P——利润11、P ̄——平均利润12、P ̄’——平均利润率13、p`——利润率14、w`——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15、K——成本=C+V16、生产价格=K+ P ̄17、商品价值=C+V+M 其中C是旧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V+M 是新创造的价值。

平均利润=企业利润+利息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额;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剩余价值率=m/v利润率=m/c+v(1)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数量 X 物价水平)/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当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到其支付总额-延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支付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2)率剩余价值率:衡量资本剥削劳动的程度揭示资本家的剥削m’= m/v =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利润率:衡量资本增值程度掩盖资本家的剥削p’= m/(c+v)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利润率与c/v(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比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利润率与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成正比年剩余价值率:衡量一年中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程度M’=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m’v n/v=m’n 年利润率:衡量一年中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p’=M/(c+v)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衡量借贷资本的增值程度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自有资本衡量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增值程度平均利润率:取决于各部门利润率社会预付资本在各部门中所占比例(3)剩余价值形式公式:超额剩余价值 = 商品社会价值 - 商品个别价值超额利润 = 商品社会价格 - 商品个别价格生产价格 = 生产成本 + 平均利润股票价格 = 股息 / 利率土地价格 = 地租 / 利率(4)地租级差地租 = 劣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 - 优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绝对地租 = 农产品价值 - 社会生产价格(5)资本理论资本周转次数n = 1年 / 周转一次花费时间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值 / 使用年限折旧率 =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值预付资本总周转(平均周转)= (1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总价值+1年中流动资本周转的总价值)/全部预付资本(6)社会资本再生产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基本条件: I(v + m) = II c具体实现条件: I(c + v + m) = I c + II cII(c + v + m) = II(v + m) + I(v + m)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首先追加生产资料 I(v + m)>II c I(c + v + m)>I c + II c 追加消费资料 II(c + m – m / x)>I(v + m / x)II(c + v + m)>II(v + m / x) + I(v + m / x)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基本条件: I(v + v + m / x) = II(c + c)具体实现条件:I(c + v + m) = I(c + c) + II(c + c)基本原则:a.总量不变,II(c + v + m) = I(v + v + m / x) + I(v + v + m / x)b. m m / xc. 遇到c加 c;遇到v加 v。

政治经济学讲义(资本主义部分)(人大内部教材)

政治经济学讲义(资本主义部分)(人大内部教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一章导论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于19世纪中叶,其产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所固有的矛盾的激化,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充分条件。

2.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及其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呼唤着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诞生。

3.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或理论来源。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开放、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从它产生至今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实际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理论和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列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据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以垄断为突出特征的一系列新变化、新特点,提出了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的著名论断,深刻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创立了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理论。

同时,他还提出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新结论。

另外,列宁还对现实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实质和经济运行问题作了开创性研究。

斯大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也作了新的探索。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理论。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则在深刻分析和把握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大社会形态发展的新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作为研究生产关系 的科学,任务是揭示经济过程的本质联系及其 运动的客观必然性,也就是揭示客观的经济规 律。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 的、客观的必然联系即经济规律。 政治经济学有广义经济学和狭义经济学之 分。前者试图研究一切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 规律,后者则是研究特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 济规律。
经济学分析中的所有权不仅指生产资料的 所有权,而且包括生产要素的所有权。 在市场经济中,从生产要素所有权中也会 派生出一系列权利,除了归属权外,其中最主 要的是生产要素的使用权、支配权。这些权利 构成生产要素产权。它是人们在生产要素上达 成的有关所有、使用、支配等权利安排和结构。 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支配权的分离, 是现代市场经济下生产要素权能结构的典型特 征。
四、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哲学方 法,一种是数学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采用的基本分析方 法是哲学方法,尽管它也常常用到数学方法。
五、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首先,对现代资本主义的科学认识。 其次,对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 第三,寻求指导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经济 理论。
三、生产要素所有权及其实现 人类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须投入各种 生产要素。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些生产 要素的范围不断拓宽,形式也日益多样化。 在现代市场化经济中,这些生产要素的具 体形式或派生形式,如企业家和技术要素在生 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对于要素的 所有者来说,这些要素构成其财产的重要组成 部分。换句话说,经济学分析中的所有权不仅 指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且包括生产要素的所 有权。 在市场经济中,从生产要素所有权中也会 派生出一系列权利,除了归属权外,其中最主 要的是生产要素的使用权、支配权。这些权利 构成生产要素产权。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概述 P43
一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二 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
一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力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化生产
体现形式
普遍化商品 经济
基本经济关系
资本主义 私有制
一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的占有
对生产资料 “一无所有”
无偿占有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二 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规模在原有基础上 的再生产。
根据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分为c、v、m,社会生产按社会总产 品的实物构成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
假定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是4000,可变资本为1000,剩余价值 率是100%,剩余价值为1000;
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是2000,可变资本是500,剩余价值率为 100%,剩余价值是500。
全年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可以用下列图式表示:
Ⅰ: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
Ⅱ:2000c+500v+500m=3000(消费资料)
为使第二年能够按原来规模进行再生产,两大部类的 全部产品必须经过交换,才能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32 1
第一,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 第Ⅰ部类的4000c,这部分产品的实物形态是生产资料 。在年初开始生产的时候,第Ⅰ部类预付价值4000c的 生产资料,这些生产资料到年末结束生产时,全部被消 耗掉,变成社会的现实产品。在下年初社会生产再开始 时,必须用本部类内部的产品(即4000c)进行补偿, 具体办法是:4000c中的一小部分产品直接进入本企业 的再生产过程,作为生产资料补偿消耗掉的那些同种不 变资本要素。另一部分产品则要通过第Ⅰ部类内部各企 业的资本家之间的交换来实现补偿。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5章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经典习题及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名词解释1.成本价格答:成本价格是指生产商品所耗费掉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总和。

成本价格的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因为当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归为成本价格这一范畴时,剩余价值就被看作是商品价值在成本以上的增加额,即资本家所费资本的产物。

不仅如此,对资本家来说,剩余价值还是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

因为预付资本虽然只有一部分加入成本价格,但在物质形态上却全部参与商品的生产过程。

因此,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成本价格不仅是资本家账簿上的项目,它对现实的商品生产也会产生实际的影响:(1)成本价格的补偿是资本家实现再生产的必要条件;(2)成本价格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在市场竞争中胜败的关键;(3)成本价格决定着资本家的盈亏。

2.利润答:利润是指资本在运行中带来的,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产物的价值增加额。

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来源于产业部门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发挥作用,而且没有消耗的不变资本部分即全部预付资本都在发挥作用。

这样剩余价值就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便取得了利润的转化形式。

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而利润则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这种形式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字母含义的总结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字母含义的总结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字母含义的总结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字母含义总结:
m剩余价值
m′剩余价值率
c不变资本
v可变资本
c+v总资本
c/v资本有机构成
W商品价值
v+m新价值
K成本价格(或生产成本)
p利润
p′利润率
Pˉ平均利润
P′ˉ平均利润率
G商品
C预付资本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公式总结:
1. m′=m/v
2. 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3.劳动价值率=产品量/劳动时间
4.利润率=利润额/预付资本*100﹪
5.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必要劳动价值*100﹪
6.n=U/u(p81,n周转次数,U“年”,u一定量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
7.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
8.积累率=(m+m/x)/m(m/x代表资本家消费的那一部分,此公式出现于计算各部类积累的题型中,老师讲题时未用此公式)
9.W=v+c+m(p153,马克思的算法)同时W=K+m(资本家的算法)
10. p′=m/C
11.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12.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M)/社会总资本(P155)
13.生产价格=K+p
14.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产业资本总额+商业资本总额)。

经济学里的那些字母都代表什么意思

经济学里的那些字母都代表什么意思

经济学⾥的那些字母都代表什么意思
经济学⾥的那些字母都代表什么意思
P:价格Q:数量D:需求S: 供给E:均衡(或期望)e:弹性ed:需求的价格弹性es:供给的价格弹性exy: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U:效⽤TU:总效⽤MU:边际效⽤CS:消费者剩余
MRS:商品的边际替代率L:劳动⼒K:资本TP:总产量AP:平均产量MP:边际产量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C:成本STC:短期总成本
TFC:总不变成本TVC:总可变成本TC:总成本AFC:平均不变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
AC:平均总成本MC:边际成本LTC:长期总成本LAC:长期平均成本SAC:短期平均成本
LMC:长期边际成本SMC:短期边际成本TR:总收益AR:平均收益MR:边际收益PS:⽣产者剩余MP:边际产品VMP:边际产品价值W:劳动价格MRP:边际收益产品MFC:边际要素成本r:利率PEP:价格扩展线
微观所有的公式只有两个,那就是效⽤论的d(U)/d(X)=0
和⽣产论的dπ/dl=0(求k的时候就是dk),所有⼀切的共识全都是从这两个式⼦加上不同的条件推导出来的
u效⽤,x产品(x1,x2.。

xn),π利润,l劳动,k资本
D--需求,S--供给,Q--产量,P--价格,E--均衡,U--效⽤,M--边际,R--替代,A--平均,T--总的
TFC:固定总成本TVC:可变总成本TC:总成本
AC:平均成本AFC:平均固定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
MC:边际成本TP:总产量AP:平均产量
MP:边际产量MR:边际收益AR:平均收益
TR:总收益MC:边际成本AC:平均成本。

资本有机构成名词解释政治经济学

资本有机构成名词解释政治经济学

资本有机构成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的内在组成关系。

资本有机构成是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不同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比例。

这一概念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作机理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家通过购物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来进行生产活动。

其中,资本家用来购物生产资料的资本部分被称为“固定资本”,用来购物劳动力的资本部分被称为“可变资本”。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之一就是固定资本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便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核心概念。

资本有机构成通常用公式C/V来表示,其中C代表固定资本,V代表可变资本。

资本有机构成高意味着相对固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较多,而相对可变资本的投入较少;资本有机构成低则相反。

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会影响生产过程中生产力的提高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社会结构变迁。

资本有机构成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当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时,说明相对固定资本投入增加,这可能意味着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减少,生产率的提高与技术进步可能会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有机构也可能随之提高。

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相对可变资本的比例减少,说明资本家对雇佣的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从而可能导致就业问题,可能引发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方式的变革。

资本有机构成对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乃至不同时期的经济结构影响不尽相同。

在发达国家,资本有机构成普遍较高,技术进步、自动化生产的发展程度较高。

而在发展我国家,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普遍存在。

不同行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也有所不同,在高科技、服务业等行业,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高;而在传统制造业等行业,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对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互动影响愈发显著。

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差异导致了全球经济结构的巨大变迁。

如何在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中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成为摆在各国政府、企业和学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马克思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1.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力的含义: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2.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②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考点延伸】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关系,而实质上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2.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2.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考点延伸】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

劳动力商品具有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价值的特点,因此,资本家才购买劳动力来进行资本主义生产。

3. 所有制和所有权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根源: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2.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区别:①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

②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

所有制关系上升到法律关系的高度,所有制的现实经济形态就具有了法律形态,即所有权范畴。

3.所有制和所有权的联系:①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决定所有权;②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字母含义总结:
m剩余价值m′剩余价值率 c不变资本 v可变资本 c+v总资本 c/v资本有机构成W商品价值 v+m新价值 K成本价格(或生产成本) p利润 p′利润率
Pˉ平均利润 P′ˉ平均利润率 G商品 C预付资本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公式总结:
1. m′=m/v(p141)
2. 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3.劳动价值率=产品量/劳动时间(p41)
4.利润率=利润额/预付资本*100﹪(p72)
5.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必要劳动价值*100﹪
6.n=U/u(p81,n周转次数,U“年”,u 一定量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
7.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p83)
8.积累率=(m+m/x)/m(m/x代表资本家消费的那一部分,此公式出现于计算各部类积累的题型中,老师讲题时未用此公式)
9.W=v+c+m(p153,马克思的算法)同时W=K+m(资本家的算法)
10. p′=m/C(p154)11.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p155)
12.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M)/社会总资本(P155)
13.生产价格=K+p(p156)
14.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产业资本总额+商业资本总额)(p158)
以第二题开头的计算题纸:
2.a.v=100*0.4=400 c=1000*(19.2+2.4)=21600 m=(12*2-0.4-19.2-2.4)*1000=2000
W=v+c+m=24000
b.劳动力价值=0.4(因为马克思认为,工资付给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p148-149)
新价值=v+m=0.4+2=2.4
c.必要劳动时间=(0.4/0.4+2)*12=2小时(因为必要劳动时间创造出的必要劳动价值,剩余劳动时间创造出的是剩余价值,时间和价值具有正比关系)
d.m′=m/v=2/0.4*100%=500%
e.当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时,v不变,c=21600*2=43200 W=24*1000*2=48000
m=48000-43200-400=4400 4400-2000=2400
3.a.m=W-v-c=30*(1.88*22.65-1.88*1
4.9) =437.1
b.m′=m/v=437.1/32.4=1351.5%
4.W=160 c=100*1+10=110 v=10 m=W-c-v=40 新价值=v+m=50 m′=m/v=400%
剩余劳动时间=【40/(10+40)】*10=8小时
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时,W=320 v=10 c=220 m=90 m后-m前=90-40=50
5.a.c=60000/(5*12)+16000=17000 v=50*80=4000 m= m′*v=4000 W=c+v+m=25000
每千克面纱的社会价值=25000/10000=2.5
b.c=60000/(5*12)+16000*1.5=25000 v=4000 m=W-c-v=15000*2.5-25000-4000=8500
m后-m前=4500
m′=m/v=8500/4000=212.5%
6.a.v=5 v+m=12 c=60+5=65 W=v+c+m=65+12=77
b. m′=m/v=7/5=140%
c.v=5 v+m=24 m=24-5=19 m后-m前=19-7=12
1.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3000/20+40/10+1000/5+2000*6)/(8000+2000)=1.275次
2.a.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30/30+40/10+15/5+15*4)/100=0.68次
b.p′=m/C=m′*v/C=150%*5*4/100=30%
c.W=4w=4*(v+m+c)=4*(7.5+10/4+4/4+3/4+15)=107 (流动资本包括可变资本和原材料)
3.a.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150/15+50*3)/200=0.8次
b.m′=m/v=(220-200)/10=200%
c.p′=m/C=20/200=100%
4.设流动资本为x,则固定资本为2x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2x/10+x*4)/3x=1.4次
5.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90000/15+30000/15+60000/6+
(30000+15000+10000+200*50*3)
*4]/(90000+30000+60000+30000+15000+10000+200*50*3)= 1.35次
6.a.m′
=m/v=(W-c-v)/v=(180000*50/4-2000000/(10*4)-1000000)/100*1000*3=400% b.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200/10+100*4)/(200+100)=1.4次
c.M′=M/v =(180000*50-2000000/10-1000000*4)/100*1000*12=480万/30万=1600%
7.a.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10/10+5*4)/15=1.4次
b.m′=m/v=60000*5-50000*4-10000/100*50*12=150%
c.p′=m/C=60000*5-50000*4-10000/150000=60%
8.a.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40/8+10*3)/50=0.7次
b.W=v+c+m=40+10+2*1.5*3=59万
c.p′=m/C=2*1.5*3/5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