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相关链接的作用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探究与分享”栏目的作用分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

高中政治“探究与分享”栏目的作用分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

高中政治“探究与分享”栏目的作用分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为加强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的发展,《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重新修订后正式颁布。

新课标中重点强调活动型学建设和实施的意义,让活动设计既是教学设计的载体也学科知识内容的载体,着力点在于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3月18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点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推动了思政课理论改革创新提出“八个相统一”原则。

2019年,在我国山东、辽宁等共有六个省市首先作为新版高中思政教材试点投入了使用,其它省市自治区根据新高考和当地具体实际情况陆续推进。

一是为了满足高效提高教学实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等目的;二是最新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探究与分享”作为辅助文,目前在学术研究与探索方面仍有待进一步丰富;三是将“探究与分享”栏目的运用作为研究对象可以通过一线教师对栏目运用不断对教材编写、修订和改进提出实践性较强的建议。

“探究与分享”栏目是贯穿于教材始终的一种辅助文,对于栏目在一线教学实践中能否高效利用,关系到课堂效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对此,教师要对栏目相关概念的进行全面透彻的理解。

首先要明确“探究与分享”栏目是教材中正文知识内容的扩充和教师教学辅助栏目,贯穿于每一课中,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辅助工具。

“探究与分享”栏目的编排是符合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探究”是“分享”的前提,学生通过教材中所给材料达到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探究、表达、质疑,建构起对问题的见解,在分享环节,教师对学生有意义的引导,通过这一过程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索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探究”与“分享”这两个过程是相互联系的。

因此,“探究与分享”栏目的内涵释为:在高中思政课程中,教育者依据学科教学目标、有意义的对探究问题设定,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教学交流的活动。

高中政治课导入新课的十种方法

高中政治课导入新课的十种方法

高中政治课导入新课的十种方法1.热点导入法热点导入法就是把要学内容与当前受关注程度高的热点联系起来,巧妙而大胆地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启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

2.漫画导入法漫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极富趣味性和幽默感。

它以特殊的方式针砭时弊,扬美抑丑。

运用漫画这些特点,恰当地把漫画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不仅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还会使学生倍感亲切,身临其境。

3.音乐导入法美好的生活需要音乐,思想政治课也需要音乐。

如果,把政治课与音乐结合起来,用音乐导课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讲“一国两制”时,先让学生欣赏一下《东方之珠>》,在由学生的问答中引出正文。

4.图片导入法图片往往具趣味性、启发性、警示性于一体,有机地拓宽了教材的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创造一定的教学情景,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例如在讲“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一节时,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下戚火贵的公仆形象和论为阶下囚的照片,通过给学生讲述他前后的变化对比,让学生自己得出引出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的内容。

5.寓言故事导入法运用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等方面的素材导入新课。

这种方法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讲“主观符合客观”这一节时就可以讲述“画家画牛”的典故,通过典故反映出的道理引出将学的内容。

6.多媒体导入法巴浦洛夫说过:“科学随着方法学获得的成就而不断跃进,方法学每进一步,我们仿佛上了一个台阶,于是我们有了更广阔的视野,看到从未看到的事物。

”多媒体用于教学活动,为常规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用多媒体导课,有利于把学生引入教师设置的情境之中,起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使可以现用多媒体放一段环境污染的录像。

就能先声夺人,把学生注意力牢牢把握住,开启学生积极思维的闸门,使学生感到政治课就在生活中。

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教学使用策略

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教学使用策略

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以下简称“统编教材”)各课设置了“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专家点评”“名词点击”“名人名言”等栏目(其中必修四以“阅读与思考”替代“探究与分享”栏目),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活泼多样,更好地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

其中,“探究与分享”是各课各框必备的重点栏目,每框题平均达到4个以上,是各课的“重头戏”。

能否用好“探究与分享”栏目,直接关系到教材的使用成效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优化教学策略,把握设置意图,定位教学目标,分类处理运用,调整整合创新,适时评价保障,解决好为什么探究、探究什么、如何探究等问题,充分发挥这一栏目的教学价值,增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明确设置意图,发挥栏目功能统编教材必修四册共有64个框题,268个“探究与分享”,每个框题都设有这一栏目。

花费大量笔墨设置这个栏目,旨在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领或任务驱动,为学生搭建独立思考及合作探究的活动平台,引导学生进入新知学习、完善认知结构、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首先,统编教材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是从“探究与分享”栏目开始的,也就是说,该栏目在教材各框题教学中起到“起始”作用,具有导入功能。

这提示教师要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领或任务驱动,帮助学生开启新的学习旅程。

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利用该栏目提供的材料创设情境,衔接新旧知识,营造新课教学氛围,实施情境教学。

另一方面,教师可巧用栏目中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来回顾、调动旧知;运用问题与任务设置悬念,促进学生探索新知;利用问题解决与任务完成的需要,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构建。

恰当发挥该栏目的导入功能,可更好地实现不同课时和不同课堂环节的顺畅过渡与衔接,保证教学的整体性和逻辑性。

其次,“探究与分享”栏目中的探究和分享,既是对情境问题和学科任务所涉及的学科知识的探究与分享,具有导向学习内容的意义,同时又是基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教学使用策略文/刘文川[摘要]“的栏目,是活动型排思路和师生实际整合创新和强化优化教学策略,充促进课程目标的实[关键词][作者简介]师,特级教师于学生思维活动和课堂互动的探究与分享,具有指向活动方式的价值意蕴。

高中政治教学课例《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政治教学课例《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法论要求。
2、理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和方法论意义,
系统优化的特征。
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
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引领学生培养自主创新精
神与实践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
养集体主义的意识与观念。
素养目标:
1、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个
人与集体或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把自己融入
老师出题:请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谈谈你对国
务院给予部分真抓失效、取得明显成效的地区督查激励
这一措施的认识。
学生合作探究
(四)课堂小结(3 分钟):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区
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具
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
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化目标;同时
集体,融入社会。
2、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树
立集体主义观念,是这一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终
落脚点。
本框题作为第一框题的方法论,是第一框题的延
伸。学生通过对第一框题的学习,了解了联系的含义和
学生学习能 特点,为学好本框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框题与生活
不成其为部分。 (2)相互影响 师:每位同学的表现对高一(9)班比赛结果有影
响吗?负责投篮的李绍福若发挥失常,对高一(9)班 比赛结果影响大吗?
生: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 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师:高一(9)班的比赛结果对每位同学有影响吗? 生:(9)班比赛取的好成绩,则每位同学乐得屁 颠屁颠的;(9)班比赛惨败,则每位同学“蓝瘦香菇”。 师:那这就说明,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 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 3.方法论要求 教师: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给我们什么启示,怎么利 用整体和部分? 生: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②重视部分的作 用,搞好局部。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教师总结,学生记忆。 5.趁热打铁,小试牛刀。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法治社会》教学设计【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3(部编版)】

《法治社会》教学设计【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3(部编版)】

《法治社会》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中的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第三框的内容。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法治社会的内涵”。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法治社会的内涵,分析了法治社会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第二目“建设法治社会”。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建设法治社会的具体要求,说明了建设法治社会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阐述了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深刻领会法治社会是法治建设的基础,建设法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在把握法治社会内涵的基础上,经过全方位、长期性努力才能建成。

2.科学精神:知道法治社会的内涵,了解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懂得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

3.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认识到每个公民都是法治社会建设的主体,从内心信仰和尊崇宪法法律。

4.公共参与:把法律精神、法律原则、法律规范内化为日常的行为习惯,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法治社会的内涵;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建设法治社会的具体要求四、教学过程课程导入:结合课前预习查找的资料,学生分析我国从排污费到环境保护税的变化历程体现的依法治国进程,结合前面两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内容,说明个人、企业、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并进一步说明无论在社会治理的哪个领域,人们都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才能为法治中国建设打牢基础。

❖1979年9月,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律《环境保护法(试行) 》颁布,确立了排污收费制度。

征收的费用相当一部分返还到污染企业,作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治理污染的资金。

从1979年到2003年,排污收费制度历经几次改革,各地通过排污费安排的治理项目有36万余个。

为了弥补环保部门作为新部门存在的经费不足等问题,国家允许基层环保部门从收取的排污费中切出一些用于能力建设。

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我所在的学校地处城乡交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而我所带的两个班的整体平均成绩有较大差距,这给我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高中时期,本是一个人成长和学习的关键时期,由于教学模式的单一、学习内容的单一、学习生活的单一等等,都让学生的学习之路充满障碍。

没有了课堂学习的兴趣,没有了汲取知识的动力,导致了教学的被动、教育效果的不甚理想。

不仅如此,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道德伦理教育的匮乏,都深深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抛开这些外在的因素,作为教师,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引导学生走入书香浸润的心灵教育是一种力量,我们反思,我们困惑,我们痛并快乐着。

很多人认为政治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它不像数学思维缜密,也不像语文句段优美,其实政治课学生爱不爱学,和老师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如何让抽象的政治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愿学、好学、乐学呢?要培养学习兴趣,学生本身是关键,如何激发并调动这股力量呢我觉得信仰对于学生尤为重要,它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学习中的指路明灯。

积极向上的信仰,使学习中的学生变得平静、幸福和强大,而高中是学生树立崇高信仰的关键时期。

但是一个人的崇高信仰,“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优良的教育中学来的,是从爱的熏陶中萌发的,是在适合环境中培养出来的”。

所以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高中教师的重任。

而德育的培养,融入教学的每一分钟并潜移默化着孩子们的心灵。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把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兴趣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思想活跃,能够把学生外在压力变成自觉追求的内在动力。

教师要想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材中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例如在学习《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潜移默化影响时,我引入对网络语言的探讨。

从学生耳熟能详并备受宠爱的网络语言讲起,成为吸引他们注意力和兴趣的一种手段。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8课第一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优质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8课第一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优质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8课第一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8课第一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第三单元讲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其中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正确认识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如何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正确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八课分三框题,本框是第一框,主要讲解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方面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3.2 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

”二、教材分析本框主要讲述了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本框以“阅读与思考”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而引起学生对文化的民族性体现、文化多样性等问题步步深入地思考。

包括“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具有多样性”两目内容。

教材还辅以相关链接,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掌握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民族文化的核心及体现方面。

2.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明白我们如何做。

(二)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相信学习本课关于文化的民族性、多样性的知识,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科学精神】探究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公共参与】努力学习、借签世界各国有益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文化发展。

链接时政热点 激活哲学教学

链接时政热点 激活哲学教学

链接时政热点激活哲学教学摘要:从导入引用激发兴趣、比较引用明辨事理、时政设题提升能力三个方面,结合时政热点,激活哲学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恰当地选用时政热点服务政治教学,要坚持三个原则:德育智育并重原则、有效选择原则、辩证采用负面时政原则。

关键词:引用时政;政治教学;提升能力“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承担未来社会发展的领军人物——当代中学生必须关注社会,紧跟时代的步伐,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参与能力、民主意识、表现欲望越来越突出,他们对于社会现实、时政热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需要我们提供合理的空间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学校作为教育重地必须满足学生这种主动的需求,正确引导学生评价时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与参与社会的公民意识。

政治课堂教学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渠道。

现行的高中政治教材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基本观点,知识体系严谨、科学,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

与此同时,它又会使学生与社会现实产生“距离感”,且教材中不少辅助材料相对滞后,不能及时更新,跟不上时代的节拍,’显得“陈旧”,这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

所以,政治教师必须把鲜活的时政引用到教学中来,通过展现时政魅力,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达到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实践的有机统一,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结合时政。

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1.导入引用,激发兴趣在新授课前,恰当地选取时政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情景与知识悬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学好新课打下伏笔,做好铺垫。

比如:讲《生活与哲学》第五课“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时,可选用”姚明退役”这一热点新闻,很快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

特别是篮球爱好者兴奋不已。

趁机我抛出这样几个问题:①姚明为什么在事业巅峰状态时选择退役?②不退役会怎么样?③把姚明与教材第40页探究活动中张斌的父亲的做法进行比较,得到什么启示?这样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总结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2020高考政治主观题热点材料与教材语言链接必考归纳(必修一至四)

2020高考政治主观题热点材料与教材语言链接必考归纳(必修一至四)

高中政治大题材料与教材语言链接(必修一至四)必修一经济生活1.第三产业/服务业/农业等的发展,或者某个新行业的出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产为结构升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产品品种的调整/农产品品种的调整功能——产品结构优化,提高产品质量2.政府(国家)增加财政支出,去刺激生产或需求——通过财政政策调节,促使经济平稳运行(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宏观调控;资源合理配置3.财政投入民生领域——促进公平,改善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4政府在市场投入不足的领域投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生产要素有效使用,5.加强市场监管,完善规章制度,打击违法企业——规范市场秩序,市场监管力度;诚信经营;市场准入规则、竞争规则、交易规则;制定规范市场的法律法规;企业要依法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社会影响力。

6.政府做xx——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7.发展高科技——自主创新/创新驱动,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如产业、产品结构);8.政企分开,理顺政府和市场间的关系;政府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在价格上,减少政府定价,开放市场定价;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9.高科技、消费、服务对经济的贡献增加环境好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创新驱动,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刺激消费,拉动经济,10.扶持中小型、小微型企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等。

11.关注农村,支持农村——城乡一体化,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乡村振兴等12.重视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劳动者是劳动过程中的主导力量;增强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优化劳动力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等13.重枧消费者消费观转变——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14.发展落后地区、中西部等——新发展理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挖掘消费与投资潜力;扩大内需/促进共同富裕,促进全面小康等15.国企(央企)改革——将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16.发展面临新环境(如一带一路、自贸区、国家政策调整)——(企业)制定正确经营/发展战略/;走出去,綜合利用两种资源、国内国外两种市场,优化资配置17.结构性减税或税收优惠——减轻负担,释放经济活力,提高积极性;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公平;降低制度性成本,加入研发投入,促进资金合理使用18.在科技、环保、第三产业等领域中引进外资等——新发展理念,创新驱动,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利用外资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9.重视产品的质量品牌建设技术升级等——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助推供给侧机构性改革,产品结构升级和优化,供给体系质量提升;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高消费水平(生活质量)促进消费升级,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等。

政治相关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政治相关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政治相关论文题目一、最新政治相关论文选题参考1、伊斯兰教、君主专制与发展——沙特阿拉伯宗教与政治发展的相关分析2、我国公民政治心理与政治稳定相关性分析3、社交媒体的政治性应用——国外相关研究述评4、企业上市公司政治联系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分析5、政治信仰:概念与相关问题6、民初政治风云与相关社会称谓研究7、浅论发展中国家政治与政治稳定的相关性8、政治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9、大学生政治认同与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关性分析10、关于政治沟通相关概念的分析11、关于如何加强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相关思考12、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相关探讨1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及相关问题研究述评14、关于初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参与问题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15、中国的政治稳定状况:基于相关典型指标的分析16、反对政治分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相关思考17、瑞典政治合作与政治稳定相关性探析18、企业政治的相关问题研究19、政治稳定与文化的相关性分析20、高校[思政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相关性探析二、政治相关论文题目大全1、志愿者活动与提高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相关作用的研究与探索2、关于墙上政治标语的相关分析3、医院文化与思想政治的相关性论析4、政治稳定与政治文化的相关性分析5、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政治背景相关研究及建议6、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相关分析7、对于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程教学的相关思考8、浅谈职业教育类书稿中出现的相关政治内容提法规范9、关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政治教育工作相关问题的思考10、高中政治教学中情感教学的相关思考11、新时期企业员工思想政治现状以及相关对策分析12、课程行政及其事务研究——基于政治学相关原理的探索13、西方知识分子政治热情的特点及相关性分析14、从“内容相关语法”到“政治语法”15、初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的相关问题初探16、走进农村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活动的相关思考17、关于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相关探讨18、民众政治冷淡情绪的相关分析19、我国政治制度解读及相关问题探讨20、“政治”相关概念的厘清及运用三、热门政治相关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开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另一扇门--政治教材“相关链接”的创造性使用2、思想政治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对策研究3、十八大及相关时事在政治复习中的应用4、强化煤炭企业政治宣传工作的相关策略5、政治决策冲突的相关因素分析6、中学政治教学的相关问题探讨7、从“内容相关语法”到“政治语法”——德国语言学研究的社会批评传统8、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几个相关问题的再思考9、初中政治教育中相关问题及对策10、《政治生活》几个相关概念之探讨11、舆论监督与社会政治生态环境相关性分析12、浅析政治工作常见问题及相关对策13、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相关性分析14、有关中村政治课及其相关问题的探析15、浅谈高中政治教学衔接的相关问题16、在差异中求统一——谈谈对思想政治必修2与选修3相关内容的处理17、普通高中政治教师阅读状况及相关问题研究18、破解职高政治教学中的相关难题19、技术官僚的“谱系”、“派系”与“部系”——对西方“中国高层政治研究”相关文献的批判性重建20、初三与高三《思想政治》相关知识的比较研究及教学四、关于政治相关毕业论文题目1、医疗如何与政治相关——杨念群《再造“病人”》述评2、政治资源配置与政治建设——达尔政治资源配置与政治相关性分析的启示3、论恐怖犯罪的政治相关性4、精神信仰的逻辑图式及政治相关性分析5、日本反核示威运动中的Twitter参与及其政治相关性考察6、学好政治相关研究与策略7、高中政治相关曲线题解法探究8、利普塞特经济发展与政治相关性理论分析9、政治稳定的相关因素研究10、认同与承认——基于西方相关政治理论的思考11、现代化与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12、论知识与政治权力的相关性13、政治和政治稳态的相关分析14、舆论场与政党内部意见交流——以国内外政治中相关事件为例15、教学相关通俗读物辅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16、财政体制的政治属性及相关问题研究17、政治诠释学:义界、特征与相关性18、制度政治学研究中的相关问题19、企业员工组织政治技巧结构及相关研究20、高校文化资源与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相关性分析——基于河北五所高校的调查五、比较好写的政治相关论文题目1、反对政治分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相关思考2、试论增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的相关策略3、对中职学生政治素质养成问题的相关思考4、政治联系与企业税负相关性分析5、《政治常识》中与“国家性质”相关的七对关系6、河北省农民职业分化与政治分化相关度研究7、与民族相关的3个政治考点8、论政治先进的具体性历史性--兼谈财产多寡与政治先进和落后的相关性9、初三政治教材中的相关概念之分析比较10、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政治常识及新课标政治生活相关表述指瑕11、是总统制还是议会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体制相关问题辨析12、着力完善相关制度坚定维护政治纪律13、第五届政治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14、讲政治必须处理好与之相关的“五个关系”15、李普塞特经济发展与政治相关性理论的历史考察16、学校政治工作与其它工作的相关性17、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相关要求18、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相关要求19、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相关要求20、公司政治行为:西方相关研究的综述与评价。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相关链接”部分的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相关链接”部分的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相关链接”部分的分析作者:张佳佳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14期摘;要: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正文和辅助文两部分构成,正文是师生教与学生学的主体内容,辅助文是对正文的补充、拓展和延伸,有助于师生加深对主体内容的理解。

辅助文包括三个部分: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关键。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相关链接”部分为例,分析其内容涵盖类型及其作用,最终将“相关链接”灵活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正确引导学生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链接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20.14.077“相关链接”在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出现次数较多,共有48处,是对相关历史事实、事件意义的阐释,是对正文部分的有效补充。

设计“相关链接”的目的之一就是支撑正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正文内容;目的之二是通过延伸内容增加知识的趣味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目的之三是促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更好的把握,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类型1.1;历史事件、史实教科书第9页“相关链接”关于经济危机的举例,正文部分讲“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在下文的“相关链接”直接举例英国工业革命后的发生的多次经济危机。

以历史事实来佐证经济危机的危害,以及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以起到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

如第48页“相关链接”关于中国梦造福世界的历史事实的举例,以此来印证上文中“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的内容。

1.2;引文和名人评述教科书第6页“相关链接”引用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第10页引用马克思的《资本论》,第21页“相关链接”引用马克思和邓小平对近代中国的处境的评述,以起到丰富正文内容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全册全套详细教案教学设计附课堂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全册全套详细教案教学设计附课堂练习题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综合解说【地位作用】本单元作为全书的起始,在全书中起着开篇立论和探究导引的作用,后面各单元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并进行深入探究的,学好本单元,你就会明确学习本书的意义和方向,从而为本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有重要影响,通过感受文化,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利用文化塑造人生,增强人的精神内涵和精神力量;进一步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主要内容】本单元阐述了文化与生活的关系,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一起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统阐述了文化的产生和作用。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本单元分为两课: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二课—一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课又分两个框题.一是体味文化;二是文化与经济、政治。

主要内容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成果,文化对社会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积极的文化生活,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社会,文化与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二课也分为两个框题,一是感受文化的影响;二是文化塑造人生。

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对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文化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对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辉煌人生的作用。

二、知识结构:三、课程标准:1.1 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1.2 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1.3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单元导语:走进社会,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需求日益强烈,文化活动日益丰富。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全册教材“相关链接”知识汇总分析(附分析)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全册教材“相关链接”知识汇总分析(附分析)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全册教材“相关链接”知识汇总分析(附分析)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追求智慧的学问(一)哲学的起源◆◆◆相关链接1“哲学”的英语单词philosophy 源于希腊语philosophia(希腊语的拉丁字母拼法)。

它由philo(爱、追求)和sophia(智慧)构成,意思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最早使用这一概念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相关链接2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因此,哲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

面对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哲学家可以反映它的这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它的那一方面;可能正确或比较正确地反映,也可能不那么正确乃至歪曲、错误地反映。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哲学是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

真正的哲学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相关链接3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例如,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是怎样的?世界以何种状态存在和发展?发展的动力、方向和道路是什么?人究竟能不能认识世界,如何认识世界?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什么?其发展有没有一般规律可循?如果有,它的规律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属于世界观的范围,都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相关链接4 在不同的哲学传统中,哲学基本问题有不同的理论表达。

链接时政热点激活哲学教学

链接时政热点激活哲学教学

链接时政热点 激活哲学教学摘要:从导入引用激发兴趣、比较引用明辨事理、时政设题提升能力三个方面,结合时政热点,激活哲学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恰当地选用时政热点服务政治教学,要坚持三个原则:德育智育并重原则、有效选择原则、辩证采用负面时政原则。

关键词:引用时政;政治教学;提升能力“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承担未来社会发展的领军人物——当代中学生必须关注社会,紧跟时代的步伐,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参与能力、民主意识、表现欲望越来越突出,他们对于社会现实、时政热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需要我们提供合理的空间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学校作为教育重地必须满足学生这种主动的需求,正确引导学生评价时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与参与社会的公民意识。

政治课堂教学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渠道。

现行的高中政治教材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基本观点,知识体系严谨、科学,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

与此同时,它又会使学生与社会现实产生“距离感”,且教材中不少辅助材料相对滞后,不能及时更新,跟不上时代的节拍,’显得“陈旧”,这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

所以,政治教师必须把鲜活的时政引用到教学中来,通过展现时政魅力,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达到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实践的有机统一,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结合时政。

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1.导入引用,激发兴趣在新授课前,恰当地选取时政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情景与知识悬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学好新课打下伏笔,做好铺垫。

比如:讲《生活与哲学》第五课“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时,可选用”姚明退役”这一热点新闻,很快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

特别是篮球爱好者兴奋不已。

趁机我抛出这样几个问题:①姚明为什么在事业巅峰状态时选择退役?②不退役会怎么样?③把姚明与教材第40页探究活动中张斌的父亲的做法进行比较,得到什么启示?这样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总结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2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2
⑥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追问: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是科学的宏观调控。那什么是宏观调控呢?从书本找出这几个知识点
4.再现农民的情景对话:
农民:现在种田不仅不用交税,还有农业补贴,另外央行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银行的贷款利率也不高,我就向银行借了10万,回村里承包了几亩地,希望能为实现“禾下乘凉梦”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3)医疗从“看病难”到医改,社保从无到有
2.总结知识点:
①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②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作用
3.引导学生回归课本P23,找到政府经济职能相对应的作用;
①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②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③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
④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⑤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本特征
树立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
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离不开“看不见的手”,也离不开“看得见的手”,学会运用“两点论”的观点看待问题。
法治意识
自觉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去。
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政府的经济职能
教学难点
1.宏观调控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第二目“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名词点击等内容,介绍了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并对科学的宏观调控这一主要经济职能做了重点讲解,说明了宏观调控的目标、任务和手段;总结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教材的主要特点资料

教材的主要特点资料

教材的主要特点一)教材的编排结构1.本教材的结构分为专题、框和目三个层次(1)专题。

每个专题下都有各自的序言,简要地概括本专题所讨论的主要问题,说明学习本专题的目的和意义。

⑵框。

这是专题下的层次。

每个专题由3〜4框组成,考虑到教材的学习进程,每一框的内容大体可安排一个课时讲授。

(3)目。

这是框下面的层次。

目构成了教材的基本单位,展现了教材的具体内容。

2.本教材设有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程正文的一些辅助性内(1)相关链接。

这是对与正文内容相关的事例、资料、数据等的引证和表述。

(2)专家点评。

这是对疑难问题的解析和拓展性说明。

(3)教材提供了一些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经典语录和名人名言。

3.以活动导入教材各框的内容设置,一般以案例、情景、问题等导入正文。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通过案例、情景、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思考和探究的课题,带着问题去学习教材内容。

二是这些案例、景、问题等导入性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正文之前,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观点论争,有利于学生结合自己积累的相关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并拓宽探究的思路。

4.专题活动建议的设计每一专题之后,设有本专题的活动建议。

专题活动建议中所设计的活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学生可根据活动建议,结合本专题所学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进步的讨论和探究。

专题活动建议突出开放性和自主性,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

科学地安排和组织实施专题活动建议,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本专题内容的深入理解,巩固本专题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的创新与突破1.教材内容体系的突破本教材内容,没有沿用伦理学的学科体系模式,而是采用“专题”的呈现方式。

专题一、二讲授“公民道德” ,以党的七大报告、《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专题三、四、五讲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凸现的经济、科技和环境伦理问题,这三个专题(经济伦理、科技伦理和环境伦理)属于新兴的“应用伦理学” 的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4册教材辅助文的使用初探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4册教材辅助文的使用初探

作者: 陈煊
作者机构: 福州第四十中学
出版物刊名: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页码: 32-33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期
主题词:�思想政治》 普通高中 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用书 文化名人 实验教科书 必修课程
摘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课程新教材包括正文和辅助文。

正文是教学主要内容,辅助文相对于正文而言,地位较次。

根据《思想政治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学用书》)的说明,辅助文包括"专家点评"、"相关链接"、"文化名人"、"名人名言"、"名词点击"等栏目。

虽然辅助文处于"参考"地位和作用,处于"辅"的地位,但毕竟有其"助"的作用,是思想政治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辅助文运用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辅助文运用

通过辅助文运用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策略
选择合适的辅助文素材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文素材, 确保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教师需要利用辅助文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 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组织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等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的交 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
辅助文材料单一
辅助文中提供的材料较为简单,缺乏多样性,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 学习需求。
辅助文问题设置简单
辅助文后的问题设置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无法激发学生的思考 和兴趣。
提高辅助文运用的对策和建议
1 2 3
加强辅助文与教材内容的联系
在选择辅助文材料时,应注重其与教材正文的关 联度,确保其对教材内容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
辅助文穿插在课文中,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 容。
集中安排在课文后
辅助文集中在课文后面, 方便学生查阅和参考。
分散在各个章节中
辅助文分散在各个章节中 ,与相关内容紧密相连。
辅助文运用的效果和评价
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01
辅助文的运用可以使教材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辅助文运用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辅助文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 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
等,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辅助文运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 究学习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
辅助文运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思 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
02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联系的多样性(因果联系)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联系的多样性(因果联系)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联系的多样性(因果联系)原因含义: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

结果含义: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具有多样性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原因结果区别含义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时间顺序在前在后地位作用主动被动联系互相依赖,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这一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

联系的基本特征: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表现①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具有多样性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因果联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①含义:原因: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

结果: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②特点:先行后续的关系;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本质特征)③方法论: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相关高中政治知识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1伟大的改革开放 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1伟大的改革开放 教案

《伟大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内容分析1.本课地位。

本节课内容是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的第一框题。

教材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从第二课开始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本课承接前一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继而讲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为后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自然过渡作用。

因此,本课在全书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框题“伟大的改革开放”的学习,引领学生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知识上要掌握改革开放的背景、历史进程以及重大意义等知识点,情感上要坚定认同改革开放这一正确道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落实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行动上要自觉践行、主动参与。

2.本课内容。

本框主要阐述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意义以及坚持改革开放,下设两目:第一目“改革开放的进程”,教材以时间为轴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在“相关链接”部分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党的历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和中心议题,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和中国共产党在改革进程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目“改革开放的意义”,这一部分内容是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基础上的情感价值分析,简要表述了改革开放对我国面貌的重大改变、改革开放的深远意义以及坚持改革开放,从理论理解上升到意识形态上的认同。

学情分析:1.认识层面:新高考,新教材,新学生。

高一学生对于家乡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此刻需要学习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进程,认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巨大历史意义。

本节课主要从家乡变化入手,树立制度自信。

2.情感层面:高一学生目前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感知到党、政府发挥的作用,辩证的看待改革开放的成就,深化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深化对党的坚强领导、人民群众的勤劳和智慧的认识。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作为新的社会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从而增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心,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教学中相关链接的作用
高中政治课文包含两大部分:正文与辅助文。

正文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辅助文顾名思义主要辅助作用。

从这几年全国高考的内容来看,辅助文也是高考中常引用的背景材料甚至是题目设问的直接内容。

由此可见,辅助文在高中政治教学的作用应得到重视。

高中政治教材中的辅助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专家点评、名词点击、相关链接及经典语录。

今天我就浅谈一下相关链接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相关链接是对事例、资料、数据的引证和表述。

对有效信息的提炼是考试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学生失分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课文中的这些数据、资料、事例的合理运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这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个基本途径。

如: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中,针对如何实现社会公平这部分,穿插了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这能够帮助学生在解题时更好地运用初次分配中提高“两个合理比重”的具体措施。

学生在分析相对应的题目时,能够得心应手。

现今高考中,从小切大是考试的一个方向,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多方面的调动知识。

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落实到每一堂课中,而课文中的相关链接是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

如:国家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中,引入了扩张性
政策和紧缩性政策,学生在运用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把难理解的经济学名词通过辅助事例,把握住了问题的实质。

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引导,让学生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总而言之,正文与辅助文是密切相关、相互呼应、浑然一体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好相关链接的独特的作用,帮助学生体验、理解重点和难点问题,以此来推动教学,让教学更具有效率和效果。

高中政治教研组:王艺霞
2015年8月2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