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稳定性验算

合集下载

规范中关于剪力墙墙体稳定性的应用与探讨

规范中关于剪力墙墙体稳定性的应用与探讨

规范中关于剪力墙墙体稳定性的应用与探讨作者:曾伟健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9期摘要:剪力墙作为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十分普遍。

在实际工程中,常常需要按《高规》附录D验算剪力墙墙肢的稳定性。

文章以规范提出的方法,对剪力墙的稳定性计算方法及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侧力构件;剪力墙;稳定性中图分类号: TU973+.16 文献标识码:A剪力墙具有较大的刚度,在结构中往往承受水平力的大部分,成为一种有效的抗侧力结构。

在地震设防地区,设置剪力墙可以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在实际工程中,对于设置剪力墙的高层建筑,剪力墙不仅作为水平力抗侧构件,同时也是竖向受力构件。

在对剪力墙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错层或越层剪力墙,又或者塔楼周边剪力墙存在楼梯间等PKPM不能按实际层高设计的情况,通常都需要手动对剪力墙的稳定性进行验算。

《高规》附录D提供了具体的公式对剪力墙的稳定性进行验算:D.0.1剪力墙墙肢应满足下式的稳定要求:(D.0.1)式中:q——作用于墙顶组合的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Ec——剪力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t ——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l0——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应按本附录第D.0.2条确定。

D.0.2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应按下式采用:l0=βh(D.0.2)式中:β——墙肢计算长度系数,应按本附录第D.0.3条确定;h——墙肢所在楼层的层高。

由公式D.0.1可知,影响剪力墙墙体稳定性的因素包括:1).剪力墙墙顶荷载;剪力墙平面外稳定性与该层墙体顶部所受的轴向压力的大小密切相关。

竖向荷载越大,墙肢越容易失稳。

2).混凝土弹性模量;即与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取有关。

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越大。

3).剪力墙截面的厚度;为保证剪力墙平面外的刚度和稳定性,《高规》7.2.1条强调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应满足剪力墙截面的最小厚度规定。

墙体截面越大,剪力墙平面外稳定性越好。

墙体稳定性验算

墙体稳定性验算

墙体稳定计算在此偏于安全的选取底部加强层上一步存在大开洞楼层进行墙体稳定性验算,具体过程如下:1.1 基本资料1.1.1 工程名称:工程一1.1.2 墙肢的支承条件:T形剪力墙的翼缘墙肢(三边支承)层高 h =5600mm 剪力墙截面高度 bf = 600mm 剪力墙截面厚度 t = 200mm1.1.3 按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部位:其他部位1.1.4 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c =19.11N/mm混凝土弹性模量 Ec = 32600N/mm1.1.5 墙顶轴压比 N/(fcA)= 0.54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 q = 0.54*19.11*200 = 2063.7kN/m1.2 剪力墙截面最小厚度根据高规第 7.2.2 条第 2 款,按三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截面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 1/25,且不应小于 160mm。

tmin = Max{224, 20, 160} = 224mm,取 tmin = 230mm 剪力墙截面厚度 t <剪力墙截面最小厚度 tmin,应进行墙体稳定计算。

1.3 墙体稳定计算1.3.1 T形剪力墙的翼缘墙肢(三边支承)的计算长度系数ββ= 1 / [1 + (h / 3 / bf) ^ 2] = 1/[1+(5600/3/600)^2] = 0.09 < 0.25,取β= 0.251.3.2 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 LoLo =β * h = 0.25*5600 = 1400mm1.3.3 剪力墙墙肢应满足下式的稳定要求:q ≤ Ec * t ^ 3 / (10 * Lo ^ 2) (高规式 D.0.1) Ec * t ^ 3 / (10 * Lo ^ 2)= 32600*200^3/(10*1400^2)= 13306.1kN/m ≥ q = 2063.7kN/m,满足要求。

jgj_t 380-2015 钢板剪力墙技术规程 概述说明

jgj_t 380-2015 钢板剪力墙技术规程    概述说明

jgj_t 380-2015 钢板剪力墙技术规程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篇文章旨在介绍和解读jgj_t 380-2015钢板剪力墙技术规程。

该规程是国家标准化组织对于钢板剪力墙技术和应用的指导性文件,它对于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建筑领域中,钢板剪力墙作为一种高效的结构形式广泛被采用。

它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刚度和稳定性,并在提高结构整体抗震能力、增加建筑可用面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准则,相关领域存在一些问题,如设计方法不统一、节点连接方式缺乏明确规定等。

因此,本文将系统地介绍jgj_t 380-2015钢板剪力墙技术规程及其主要内容,以期为工程师、研究人员、设计师等提供指导和参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正文、章节三、章节四和结论。

其中引言部分将简要概述文章内容和目的;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jgj_t 380-2015钢板剪力墙技术规程的重要要求和内容,并阐述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应用;章节三和章节四将探讨该技术规程的实际应用案例和相关问题;结论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系统介绍并深入解读jgj_t 380-2015钢板剪力墙技术规程,以促进在工程领域中钢板剪力墙技术的规范应用。

通过对该技术规程的解读,我们希望能够增加人们对于钢板剪力墙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理解,提高大家对于相关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认识。

此外,本文还旨在通过总结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宝贵参考意见,并推动我国钢板剪力墙技术水平及其相关标准制定不断提升。

以上为“1. 引言”部分内容概述,接下来会详细展开阐述。

2. 正文: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jgj_t 380-2015 钢板剪力墙技术规程的相关内容。

钢板剪力墙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节将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钢板剪力墙技术规程进行阐述。

结构薄弱层的验算和控制

结构薄弱层的验算和控制

结构薄弱层的验算和控制结构薄弱层是指建筑结构中一些部位或材料的强度、刚度等特性相对较弱,容易发生断裂、塌陷等情况。

为了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结构薄弱层进行验算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验算和控制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一、验算1.强度验算:对结构薄弱层的强度进行验算是确保其能够承受设计荷载的重要手段。

验算时需根据设计荷载和相关规范计算并比较所选材料或构件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如果发现强度不符合要求,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增加钢筋数量、更换更强的材料等。

2.刚度验算:刚度验算主要是针对结构薄弱层的变形和位移进行计算,确保其在受力过程中不发生过大的变形,使结构整体保持稳定。

验算时需考虑结构的整体刚度、受力情况以及不同部位的刚度差异等因素。

如果发现刚度差异过大,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刚性连接件、增加支撑等来平衡刚度差异。

3.稳定性验算:对结构薄弱层的稳定性进行验算是确保其在受力过程中不会发生失稳的重要手段。

验算时需考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性和承载力等因素。

根据相关规范和经验判断,对结构进行稳定性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如增加剪力墙、设置撑杆等。

二、控制1.设计控制:在结构设计阶段,应根据相关规范和经验对结构薄弱层进行合理的设计控制。

例如,在构造柱时应避免过长的柱子,以增加其稳定性和抗震能力;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其强度和刚度等因素,以保证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2.施工控制:在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对结构薄弱层进行专门的施工控制。

例如,在混凝土浇筑时应严格控制浇筑质量,避免悬挑部位出现空鼓、裂缝等问题;在安装钢结构时应确保连接牢固、无松动现象等。

3.日常维护控制:结构薄弱层的维护对于其长期稳定运行非常重要。

应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定期检查和维护结构薄弱层,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例如,定期检查结构的裂缝、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综上所述,对结构薄弱层进行验算和控制是确保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一级剪力墙施工缝验算计算书

一级剪力墙施工缝验算计算书

剪力墙水平施工缝抗滑移验算
1.计算依据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7.2.12条规定,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水平施工缝的抗滑移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
—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处剪力设计值;
As—水平施工缝处剪力墙腹板内竖向分布钢筋和边缘构件中竖向钢筋总面积(不包括两侧翼墙),以及在墙体中有足够锚固长度的附加竖向插筋
面积;
fy—竖向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N—水平施工缝处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水平施工缝处的轴向力设计值,压力取正值,拉力取负值。

2.水平施工缝的抗滑移验算
取2-4/2-5交2-C轴处剪力墙(一层)进行验算。

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可知:
该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处剪力设计值=1448kN;
轴向力设计值N=-3477kN(拉力);
腹板和边缘构件中竖向钢筋总面积As1=3628+12740=16368mm2;
假设应附加竖向插筋面积为As2,则有

即所需附加竖向插筋面积为,实配8C25(),满足要求。

某工程无楼板支承的楼梯间剪力墙稳定性分析

某工程无楼板支承的楼梯间剪力墙稳定性分析
$ '$%1 <$C'% $1& P1C 9$ 式中#'$%1 为对应于基础状态的刚度矩阵!包含有 预加载荷 +% 的影响%'% $1 为对应于递增载荷 (% 的微 分 初 始 应 力 和 载 荷 刚 度 矩 阵% $C为 特 征 值% P1C 为屈曲模态形状$ 特征向量& %1 和 %为涉及 整个模型的自由度%C为第 C屈曲模态"
针对线性特征值屈曲分析!特征值求解器一 般自带两种特征值求解方法#卢卡斯$ B-0,j64& 和 子空间$ (+W4V-,3& 迭代"
当一个多自由度系统需要求解许多特征模态 时!B-0,j64方法通常比较快!但当少于 #$ 个特征 模态需要求解时!(+W4V-,3方法更快"
整体稳定承载力的目的" 使用弧长法!能够建立
./(0&%-0' 9 4)-2*,-436I-M21MY*243*342P30,324.6,-)3P 60 )M36+)42P3! -0P )M34M3-*>-..6+)42P3)M3 4)-2*,-43M-4064+VV6*)4I*6< )M3I.66*790 -0-.T)2,-.46.+)260 <3)M6P 6I3.-4)2,2)T!W+,_.201-0-.T424<3)M6P -0P 060Y.203-*W+,_.201-0-.T424<3)M6P >3*3+43P )6,-.,+.-)3)M3W+,_.2014)*301)M7C),-0 W34330 )M-)>M30 )M34)-W2.2)T6I)M34M3-*>-..24,-.,+.-)3P!4)-2*,-43V.-)3,-0 W3*31-*P3P -4)M34+VV6*)201V620)6I)M3>-..7 RM*6+1M )M33.-4)6YV.-4)2,060.203-*4)-W2.2)T-0-.T424! 2),-0 W34330 )M-),60,*3)3,*+4M 6,,+*4I2*4)! -0P 204)-W2.2)T6I)M3>-..P63406)M-VV307RM3-=2-.I6*,324<+,M .-*13*)M-0 )M34)-0P-*P 4)-W2.2)T.2<2)7 6,78"&1('4)-W2.2)T6I4M3-*>-..! 32130S-.+3W+,_.201! 060.203-*W+,_.201! *2_4<3)M6P

一级剪力墙施工缝验算计算书

一级剪力墙施工缝验算计算书

一级剪力墙施工缝验算计算书在建筑结构工程中,剪力墙作为重要的竖向承载和抗侧力构件,其施工质量和性能对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为了确保施工缝处的剪力墙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结构安全性,需要进行详细的验算计算。

本文将针对一级剪力墙施工缝的验算计算进行详细阐述。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具体工程名称,位于具体地理位置。

建筑物总高度为具体高度,地上具体层数层,地下具体层数层。

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为具体度数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具体加速度值,设计地震分组为具体分组组,场地类别为具体类别。

二、施工缝设置位置及形式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缝设置在具体楼层位置,施工缝形式为具体形式,如水平施工缝或竖向施工缝。

三、验算依据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 年版)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 年版)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4、本工程的结构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四、验算内容1、施工缝处混凝土抗剪承载力验算2、施工缝处钢筋抗剪承载力验算五、施工缝处混凝土抗剪承载力验算1、混凝土抗剪强度设计值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 年版),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_{t}$可按下式计算:$f_{t}=088\times0395f_{cu,k}^{055}$其中,$f_{cu,k}$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对于本工程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具体等级,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_{cu,k}$为具体数值MPa,则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_{t}$为:$f_{t}=088\times0395\times具体数值^{055}=计算结果 MPa$2、施工缝处混凝土抗剪承载力计算施工缝处混凝土抗剪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V_{c}=07f_{t}b_{w}h_{0}$其中,$V_{c}$为混凝土抗剪承载力;$f_{t}$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b_{w}$为剪力墙腹板宽度;$h_{0}$为剪力墙有效高度。

剪力墙模板验算

剪力墙模板验算

墙模板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GB 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GB 50017-2003、工程属性、荷载组合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 min[0.22 丫点0 p i p2v1/2,丫c H]= min[0.22 X24 X4 X1 X1.15 X21/2, 24 X8.03] = min[34.35 , 192.72]= 34.35kN/m 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5承=0.9max[1.2G 4k+1.4Q 3k, 1.35G 4k+1.4 X0.7Q3k] = 0.9max[1.2 X34.35+1.4 X2 , 1.35 X34.35+1.4 X0.7 X2]= 0.9max[44.02 , 48.332] = 0.9 X48.332 = 43.499kN/m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 G4k = 34.35 kN/m 2三、面板布置模板设计立面图四、面板验算墙截面宽度可取任意宽度,为便于验算主梁,取 b = 0.45m , W = bh 2/6 = 450 X/6 = 16875mm 3, I = bh3/12 = 450 X/12 = 126562.5mm 4i、强度验算q = bS承=0.45 X43.499 =19.575kN/m面板弯矩图(kN m)M max —0.124kN m(T—M max/W — 0.124 X106/16875 — 7.341N/mm 2<[f] — 15N/mm 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q — bS 正—0.45 X34.35=15.458kN/m面板变形图(mm) v=0.677mm < [ V = 1/250 = 225/250 = 0.900mm 满足要求!五、小梁验算1、强度验算q = bS承=0.225 X43.499 = 9.787kN/mD.248*0^'f 0 !4301 01E40.16&0.1G50.1650 16S016B0.165C. 1650.16501650.1650.16601620.178m-_ 肉嬲啣01®即暑杯誥 牡d 戏心叮电匕口irp £1 A_Ju. LJf ■*O_ w iu i "-"kJ-.Rj d*4・n. L>a " -*RJ . VII '■ *z. u ii "L R -'LJ B "B " U . U P ■"-"RJ . ua0.[TSO£7jO.O^O.O^O.q7A0.07i0.07Jj0.07Sa07iO.[J7S0.07t0.07i0.08;(nnr?iR J Q^IC Of\lO OJ^I 0.呱 n.O|^lO.nj0\lO. OJ^IO 0|^l0.呱10. OJO^IO0](J t i0 q 片肛 OC\fO 001 H i *-i>-UL-_/U . U # Z.小梁弯矩图(kN m)2弟出]』221192.19922032-2i022.20222D222022.20222022.2a2Z2022199Z2122.1GS2.336 ITo.adi . I i1 R% 1 1严% 1 R 啷 i MM R F H “ CLH Qi0.41 H0.8 0.^4V0.4I4i ■?0.81 n opi n ci0.44X0.4 O' ij 0.152 1020禹:近谶胳制j 金曲i …叩…r 匸.1 二J 口 ■ 2•匸〕了匚]TC-_1 7C-.1 7C .1 7T? .H TT? .1 TTD ll 7£-.1 3C<!_1 7CJf H T 匚* q^.202'1 -3^-22E^.18^2.20^.20i-2.2[L-220^2.20^2.20^.20^2.20L-Z20,-220r2.2Cli^.lS ;-2.23l^068小梁剪力图(kN)M max = 0.248kN m(r=M max /W = 0.248 X10 6/54000 = 4.588N/mm 2<[f] = 15.444N/mm 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q = bS 正=0.225 X34.35=7.729kN/m小梁变形图(mm)v=0.214mm <[ V = 1/400 = 450/400 = 1.125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R i =3.812kN , R 2=...R 38=4.574kN , R 39=3.812kN六、主梁验算主梁类型 双钢管 主梁材料规格(mm) ①48 X3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205 主梁弹性模量E(N/mm 2)206000主梁截面抵抗矩W(cm 3)8.98 主梁截面惯性矩l(cm 4)21.561、强度验算\ i\八八八i\ f\1W3.E4.E4.E4E4.E4.E4E4.E4E4E4E4?4.E4E4E4E4E4E4E4E4E4E4E4.E4E4E4J4E4E4E4E4.E4E4E4.E4WE4E3ei2kN0?260.23C a 252[J.25E0 25EQ 25712570 2570 25?0 2570 2570L25皿⑸0 25E0 E5EU26门"2乍位主梁弯矩图(kN m)M max —0.351kN mcMM max/W = 0.351 X1O6/898O = 39.139N/mm 2<[f] = 205N/mm 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0.081主梁变形图(mm)v=0.081mm <[ V = 1/400 = 450/400 = 1.125mm满足要求!七、对拉螺栓验算对拉螺栓横向验算间距m = max[450 , 450/2+75] = 450mm对拉螺栓竖向验算间距n = max[450 , 450/2+225] = 450mmN = 0.95mnS 承=0.95 X0.45 X0.45 X43.499 = 8.368kN <N t b= 17.8kN 满足要求!。

剪力墙墙体稳定计算(新规范)

剪力墙墙体稳定计算(新规范)

墙体稳定验算(墙肢局部稳定)
单片独立墙肢
作用于墙顶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 (N/mm或KN/m)738.7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L (mm)剪力墙砼弹性模量E(N/mm^2)30000Et^3/(10L^2) (N/mm或KN/m)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t(mm)200验算结果:
墙肢所在楼层层高h(mm)
墙肢计算长度系数β
T型,工型剪力墙翼缘墙肢
作用于墙顶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 (N/mm或KN/m)1000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L (mm)剪力墙砼弹性模量E (N/mm^2)30000Et^3/(10L^2) (N/mm或KN/m)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t (mm)200验算结果:
墙肢所在楼层层高h (mm)
墙肢计算长度系数β
单侧翼缘截面高度bf (mm)
1/(1+(h/2bf)^2)^0.5
T型剪力墙腹板墙肢
作用于墙顶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 (N/mm或KN/m)1000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L
剪力墙砼弹性模量E (N/mm^2)30000Et^3/(10L^2)
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t (mm)200验算结果:
墙肢所在楼层层高h (mm)
墙肢计算长度系数β
腹板截面高度bw (mm)
1/(1+(h/2bw)^2)^0.5
工型剪力墙腹板墙肢
作用于墙顶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 (N/mm或KN/m)1000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L
剪力墙砼弹性模量E (N/mm^2)30000Et^3/(10L^2)
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t (mm)200验算结果:
墙肢所在楼层层高h (mm)
墙肢计算长度系数β
腹板截面高度bw (mm)
1/(1+(3h/2bw)^2)^0.5。

必看剪力墙设计步骤

必看剪力墙设计步骤

必看剪力墙设计步骤剪力墙是建筑物中用于抵抗水平力的墙体,其主要作用是在地震或其他水平力作用下,承受并分散建筑物的剪力,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剪力墙设计的详细步骤:1. 确定设计参数在开始剪力墙设计之前,需要了解并确定以下参数:•建筑物的用途、高度和层数;•地震烈度、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剪力墙的布置要求和相关规范。

2. 选择墙体材料根据设计参数和建筑物用途,选择合适的墙体材料,如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等。

同时,需要考虑墙体的耐久性、防火性和保温性等性能。

3. 确定墙体尺寸根据相关规范和计算结果,确定剪力墙的厚度、高度和长度。

剪力墙的厚度一般不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10。

同时,需要满足最小配筋率和最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

4. 布置钢筋剪力墙的钢筋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墙体纵向钢筋应均匀布置,且间距不大于200mm;•墙体横向钢筋应沿墙体高度每隔500mm布置一道;•墙体转角处和洞口处应加强钢筋布置;•钢筋应采用HRB400、HRB500级钢筋,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5. 计算剪力墙承载力根据相关规范和计算公式,计算剪力墙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

计算内容包括墙体受剪承载力、受弯承载力和轴心受压承载力等。

6. 验算墙体稳定性验算剪力墙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包括墙体的抗倾覆稳定性和抗滑移稳定性。

稳定性验算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7. 确定连接节点剪力墙与梁、柱等构件的连接节点应满足以下要求:•节点处钢筋应可靠连接,且满足锚固长度要求;•节点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高于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节点处应采取措施防止剪力墙与梁、柱等构件间的错位。

8. 设计墙体构造细节根据相关规范和建筑物的具体要求,设计剪力墙的构造细节,如墙体开洞、穿墙管道处理、墙体与地面连接等。

9. 计算墙体抗震性能根据相关规范和计算方法,计算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包括墙体的弹性、塑性和极限状态。

框剪结构经验总结

框剪结构经验总结

框剪结构1.两个方向刚度宜相近。

答:《高规》8.1.7.7,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结构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

2.剪力墙占的地震倾覆力矩比。

答:《高规》8.1.3,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应根据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确定相应的设计方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时,按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其中框架部分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框架进行设计。

2.当框架部分承受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但不大于50%时,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

3.当框架部分承受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但不大于80%时,,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其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限值宜按框架结构规定采用。

4.当框架部分承受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80%时,按框架-剪力墙进行设计,但其最大适用高度宜按框架结构采用,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限值应按框架结构规定采用。

当结构的层间位移角不满足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规定时,可按本规程第3.11节的有关规定进行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和论证。

3.剪力墙布置的间距要求。

答:《高规》8.1.8,长矩形平面或平面有一部分较长的建筑中,其剪力墙布置尚宜符合下列规定:楼盖形式非抗震设计(取较小值)抗震设防烈度(取较小值)6度、7度8度9度现浇 5.0B、60m 4.0B、50m 3.0B、40m 2.0B、30m 装配整体 3.5B、50m 3.0B、40m 2.5B、30m —注:表中的B为剪力墙之间的楼盖宽度。

4.7度0.15g。

8度0.3g,三类土抗震构造措施提一级。

答:《高规》3.9.2,当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墙体稳定性验算说明

墙体稳定性验算说明

关于剪力墙稳定计算的问题[复制链接]aub0314∙组别高级会员∙生日∙帖子47∙积分532∙性别男∙注册时间2011-04-071#字体大小: t T发表于 2011-05-07 14:46 显示全部把带“满足截面要求的端柱”的剪力墙当作一字墙计算,是不合理的。

“满足截面要求的端柱”如何定义关于这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附录D“剪力墙稳定计算”中并没有作规定,软件自然也无法对带端柱的剪力墙按非一字墙来验算稳定了。

其实,《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于T形、工字形剪力墙取墙肢计算长度系数的规定本来就不是太科学。

试想一下,一个200厚的T字形剪力墙,翼缘宽度每边仅200mm,能否将它作为三边支承来计算它的计算长度系数呢?所以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X征求意见稿(修订第三稿)附录D.0.4中提出:当T 形、槽形剪力墙翼缘的截面高度小于截面厚度的2 倍和500mm 时,还应用折算厚度按单片独立墙肢进行稳定验算(按照惯性矩换算折算厚度)。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X送审稿附录D.0.4中提出:当T 形、L 形、槽形和工字形剪力墙的截面高度h 或宽度b(取图D.0.4 中b1和b2 的较大值)小于1000mm 时,还应用折算厚度按单片独立墙肢进行稳定验算(按照惯性矩换算折算厚度)。

规范这样修改之后,就显得更加科学了,也就是说翼缘必须满足一定的长度要求,否则得按一字墙来计算剪力墙稳定。

回到楼主的问题,端柱的宽度满足多大时,端柱才能算作墙肢的翼缘,规范并没有作出规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7.2.16条第2款注3中指出:端柱截面小于墙厚2倍时视为无端柱,这一规定仅仅是为计算约束边缘构件的lc,并非计算墙体稳定)。

朱炳寅在《建筑结构设计问答及分析》P185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对于有端柱的剪力墙,可直接按面积等效换算成单片剪力墙折算厚度,以考虑端柱截面对墙肢稳定的有利影响。

一级剪力墙施工缝验算计算书

一级剪力墙施工缝验算计算书

剪力墙水平施工缝抗滑移验算
1.计算依据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7.2.12条规定,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水平施工缝的抗滑移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
—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处剪力设计值;
As—水平施工缝处剪力墙腹板内竖向分布钢筋和边缘构件中竖向钢筋总面积(不包括两侧翼墙),以及在墙体中有足够锚固长度的附加竖向插筋
面积;
fy—竖向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N—水平施工缝处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水平施工缝处的轴向力设计值,压力取正值,拉力取负值。

2.水平施工缝的抗滑移验算
取2-4/2-5交2-C轴处剪力墙(一层)进行验算。

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可知:
该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处剪力设计值=1448kN;
轴向力设计值N=-3477kN(拉力);
腹板和边缘构件中竖向钢筋总面积As1=3628+12740=16368mm2;
假设应附加竖向插筋面积为As2,则有

即所需附加竖向插筋面积为,实配8C25(),满足要求。

剪力墙偏心受拉验算

剪力墙偏心受拉验算

剪力墙偏心受拉验算剪力墙偏心受拉验算是结构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了墙体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在进行剪力墙偏心受拉验算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墙体尺寸、受力情况、材料特性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剪力墙偏心受拉验算的相关内容,以及一些实际设计中应注意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剪力墙偏心受拉。

在结构设计中,剪力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承受来自地震和风力等外部荷载的作用力,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而偏心受拉指的是墙体上部和下部受力不对称,导致墙体受到的拉力存在一个偏心距。

这种情况下,墙体的受力行为将会发生变化,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验算,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剪力墙偏心受拉验算的步骤。

首先,需要确定墙体的尺寸和材料特性。

墙体的尺寸包括高度、宽度和厚度等参数,而材料特性则包括强度和刚度等指标。

基于这些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出墙体的截面特性,如抗拉强度和挠度等。

其次,需要确定墙体的受力情况,即偏心距和受拉力的大小。

根据受力情况,我们可以计算出墙体的受力分析结果,包括受力轴的位置、剪力和弯矩等。

最后,将墙体的受力分析结果与约束条件进行对比,以确定结构的安全性。

在进行剪力墙偏心受拉验算时,有一些指导意义的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首先,要保证墙体的设计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

一些常见的规范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设计师应该对这些规范进行熟悉,并按照规范进行设计。

其次,要进行充分的材料试验和结构分析,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要合理选择墙体的布置位置和尺寸。

根据实际受力情况和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位置和尺寸,以提高墙体的受力性能和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第四,要考虑墙体与周围结构的协同工作。

墙体在受力过程中,需要与周围的柱子和楼板等其他结构进行协同工作,所以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这些相互作用的影响。

综上所述,剪力墙偏心受拉验算是结构工程中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

在进行验算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墙体的尺寸、受力情况和材料特性等因素,并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

一级剪力墙施工缝验算计算书

一级剪力墙施工缝验算计算书

一级剪力墙施工缝验算计算书一级剪力墙施工缝验算计算书1.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1.2. 项目地点:1.3. 施工单位:1.4. 立面类别:1.5. 层数:1.6. 设计单位:2. 施工方案概述2.1. 施工方法:2.2. 施工材料:2.3. 工程量清单:3. 剪力墙设计参数3.1. 墙体尺寸:3.2. 墙体布置:3.3. 强度等级:3.4. 钢筋等级:4. 剪力墙施工缝设计4.1. 缝宽计算:4.2. 缝型选择:4.3. 缝材料:4.4. 缝施工方法:5. 缝验算计算5.1. 剪力墙面积计算:5.2. 剪力墙抗震设计参数: 5.3. 缝长度计算:5.4. 缝强度计算:5.5. 缝变形计算:6. 结果分析与结论7. 参考文献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施工单位:指负责具体施工作业的企业或个人。

2. 立面类别:指建筑物外立面的设计风格,如现代简约、古典欧式等。

3. 层数:指建筑物的层数,即建筑物的垂直高度分为几部分。

4. 设计单位:指负责建筑结构设计的企业或个人。

一级剪力墙施工缝验算计算书1. 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1.2. 项目地点:1.3. 施工单位:1.4. 立面类别:1.5. 层数:1.6. 设计单位:2. 施工方案描述2.1. 施工方法:2.2. 施工材料:2.3. 工程量清单:3. 剪力墙设计参数3.1. 墙体尺寸:3.2. 墙体布置:3.3. 强度等级:3.4. 钢筋等级:4. 剪力墙施工缝设计4.1. 缝宽计算:4.2. 缝型选择:4.3. 缝材料:4.4. 缝施工方法:5. 缝验算计算5.1. 剪力墙面积计算:5.2. 剪力墙抗震设计参数: 5.3. 缝长度计算:5.4. 缝强度计算:5.5. 缝变形计算:6. 结果与分析7. 参考文献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施工单位:指独立承担施工并负责具体施工作业的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者和其他经济组织。

2. 立面类别:指建筑物外立面的设计风格,如现代风格、传统风格等。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完美版)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完美版)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完美版)【剪力墙稳定性验算(完美版)】
1. 引言
1.1 目的
1.2 背景
1.3 适用范围
2. 定义和术语
2.1 剪力墙
2.2 稳定性验算
2.3 力学参数定义
3. 剪力墙设计原理
3.1 剪力墙的作用与功能
3.2 剪力墙的结构形式
3.3 剪力墙的材料选择
3.4 剪力墙的布置要求
4.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方法
4.1 简介
4.2 水平力计算方法
4.3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方法
4.3.1 剪力墙的水平力
4.3.2 剪力墙的刚度
4.3.3 剪力墙的滞回性能
5. 弯矩对剪力墙的影响
5.1 弯矩产生的原因
5.2 弯矩对剪力墙的影响
5.3 弯矩的验算方法
6. 剪力墙的施工与监控
6.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6.2 施工技术要点
6.3 监控指标及方法
7. 剪力墙的设计示例
7.1 示例1:住宅剪力墙设计
7.2 示例2:商业建筑剪力墙设计
7.3 示例3:高层建筑剪力墙设计
【附件】:
附件1:剪力墙设计软件使用手册.pdf
附件2:剪力墙结构图纸.dwg
附件3:相关验算表格.xlsx
【法律名词及注释】:
1. 建筑法:指国家建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总称。

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法规。

最完整 剪力墙稳定验算

最完整 剪力墙稳定验算

引言概述:剪力墙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承受水平荷载和提供建筑物的稳定性。

剪力墙的稳定验算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剪力墙的稳定验算,包括验算步骤、验算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剪力墙的稳定性。

正文内容:1.剪力墙的稳定性概述1.1剪力墙的定义和作用1.2剪力墙的稳定性重要性1.3剪力墙的荷载传递路径2.剪力墙稳定验算的基本步骤2.1剪力墙结构的建模2.2确定剪力墙面积和位置2.3荷载计算2.4剪力墙设计参数的选择2.5剪力墙稳定性验算3.剪力墙稳定性验算方法3.1弹性验算方法3.1.1弹性验算的基本原理3.1.2弹性验算的适用范围3.2非线性验算方法3.2.1非线性验算的基本原理3.2.2非线性验算的适用范围3.3静力弹塑性验算方法3.3.1静力弹塑性验算的基本原理3.3.2静力弹塑性验算的适用范围4.剪力墙稳定验算的注意事项4.1剪力墙布置要求4.1.1剪力墙的间距和布置密度4.1.2剪力墙与其他结构构件的连接4.2剪力墙混凝土强度要求4.3剪力墙构造细部设计要点4.3.1剪力墙的墙体厚度4.3.2剪力墙的开洞和开口处理4.4剪力墙位移控制4.5剪力墙的抗震设防等级5.剪力墙稳定性验算实例分析5.1剪力墙结构的建模和参数设定5.2荷载计算和求解5.3弹性验算和非线性验算结果比较5.4结果分析和讨论总结:剪力墙的稳定验算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步骤,本文通过介绍剪力墙的稳定性概述,剪力墙稳定验算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及剪力墙稳定验算的注意事项和实例分析,为读者提供了全面和专业的剪力墙稳定验算知识。

在进行剪力墙的稳定验算时,建筑师和工程师需要综合考虑剪力墙的结构布置、荷载计算、验算方法和设计要求,以确保剪力墙的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并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剪力墙倾斜验算

剪力墙倾斜验算

剪力墙倾斜验算1. 引言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一种承载构件,用于抵抗地震力和风荷载等外部荷载作用下的水平力。

而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剪力墙可能会发生倾斜,这就需要进行剪力墙倾斜验算。

本文将介绍剪力墙倾斜验算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步骤,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2. 剪力墙倾斜验算方法剪力墙倾斜验算主要采用弹性分析和塑性分析两种方法。

2.1 弹性分析法弹性分析法是基于假设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仍然处于弹性状态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

其具体步骤如下:1.建立模型:根据实际情况,将剪力墙及其周围的结构元素建立为一个三维有限元模型。

2.施加荷载:根据设计要求,给模型施加相应的地震力或风荷载。

3.求解位移:使用有限元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位移响应。

4.判断倾斜:根据位移响应结果,判断剪力墙是否发生倾斜。

5.验算:对发生倾斜的剪力墙进行验算,判断其安全性。

2.2 塑性分析法塑性分析法是基于假设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可能发生塑性变形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

其具体步骤如下:1.建立模型:根据实际情况,将剪力墙及其周围的结构元素建立为一个三维有限元模型。

2.施加荷载:根据设计要求,给模型施加相应的地震力或风荷载。

3.求解位移:使用有限元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位移响应。

4.判断塑性变形:根据位移响应结果,判断剪力墙是否发生塑性变形。

5.验算:对发生塑性变形的剪力墙进行验算,判断其安全性。

3. 剪力墙倾斜验算步骤无论采用弹性分析法还是塑性分析法,剪力墙倾斜验算的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设计参数:包括剪力墙的几何尺寸、材料性质、荷载情况等。

2.建立有限元模型: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剪力墙及其周围的结构元素的三维模型。

3.施加荷载:根据设计要求,给模型施加相应的地震力或风荷载。

4.求解位移响应:使用有限元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剪力墙和结构其他部分的位移响应。

5.判断倾斜或塑性变形:根据位移响应结果,判断剪力墙是否发生倾斜或塑性变形。

四级剪力墙轴压比限值

四级剪力墙轴压比限值

四级剪力墙轴压比限值一、引言剪力墙是一种常用的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和刚度特性。

在剪力墙设计中,轴压比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受力性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四级剪力墙轴压比限值的相关内容。

二、剪力墙的轴压比剪力墙的轴压比定义为剪力墙柱子轴力与其承载力的比值。

轴压比越大,代表剪力墙柱子所承受的轴向压力相对承载力较大,结构的稳定性较差。

轴压比的计算公式如下:轴压比 = 剪力墙轴力 / 剪力墙承载力其中,剪力墙轴力通常通过结构分析计算得出,剪力墙承载力则根据设计规范和验算方法得到。

三、轴压比的影响因素剪力墙的轴压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常见的几个影响因素:1. 剪力墙尺寸和布置剪力墙的高度、宽度、厚度等尺寸参数都会影响轴压比。

较小的剪力墙尺寸会导致轴压比增大,增加结构的不稳定性。

而合理的剪力墙布置可以减小轴压比,提高结构的受力性能。

2. 材料性能剪力墙所采用的材料的强度、刚度等性能参数也会对轴压比产生影响。

高强度材料可以提高剪力墙的承载力,降低轴压比。

3. 水平荷载剪力墙受到的水平荷载也会对轴压比有所影响。

较大的水平荷载会导致剪力墙受压能力不足,轴压比增大。

4. 建筑高度建筑的高度也是影响轴压比的重要因素。

较高的建筑会增大剪力墙的轴压比,需要采取相应的结构设计措施来保证其稳定性。

四、四级剪力墙轴压比限值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剪力墙设计中需要对轴压比进行限制。

国家相关规范中通常给出了针对不同工况和结构类型的轴压比限值。

以下是常见的四级剪力墙轴压比限值的示例(仅供参考):1.一般住宅建筑的四级剪力墙轴压比限值为0.6;2.商业办公建筑的四级剪力墙轴压比限值为0.7;3.高层建筑的四级剪力墙轴压比限值为0.8;4.特殊结构和重要设施的四级剪力墙轴压比限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限值仅作为设计参考,具体的轴压比限制还需要根据结构的特点和设计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剪力墙倾斜验算

剪力墙倾斜验算

剪力墙倾斜验算(最新版)目录1.剪力墙倾斜验算的概述2.剪力墙倾斜验算的步骤3.剪力墙倾斜验算的注意事项4.剪力墙倾斜验算的实际应用正文【剪力墙倾斜验算的概述】剪力墙倾斜验算,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主要是通过对剪力墙的倾斜程度进行验算,以确保建筑在遇到外力作用时,能够保持稳定,不会发生倾斜或倒塌现象。

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构件,承担着建筑的稳定性和承载力的重要任务。

因此,剪力墙倾斜验算对于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剪力墙倾斜验算的步骤】剪力墙倾斜验算的主要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验算模型: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验算模型,如简化模型、复杂模型等。

2.确定验算方法:根据剪力墙的材料、截面形状、边界条件等,选择合适的验算方法,如弹性稳定性验算、塑性稳定性验算等。

3.计算剪力墙的倾斜程度:根据所选模型和方法,计算剪力墙在各种工况下的倾斜程度。

4.比较倾斜程度与允许值:将计算得到的剪力墙倾斜程度与规范或设计要求中的允许值进行比较,判断剪力墙是否满足稳定性要求。

【剪力墙倾斜验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剪力墙倾斜验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模型的准确性:所选模型应尽可能接近实际结构,以确保验算结果的准确性。

2.考虑各种工况:在验算过程中,应考虑建筑可能遇到的各种工况,如风荷载、地震作用等。

3.遵循规范和设计要求:在判断剪力墙是否满足稳定性要求时,应遵循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

【剪力墙倾斜验算的实际应用】剪力墙倾斜验算在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剪力墙倾斜验算,可以确保建筑在遇到外力作用时能够保持稳定,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体楼层号 楼层层高 剪力墙体长度 剪力墙体厚度 剪力墙轴力 剪力墙惯性矩 轴力和 h= hw= t= Nw= Iw=
4 3900 2710 200 6795
墙体编号N-WC 混凝土 Ec =
8 33500 400 800 4549 4.3E+09 I=Iw+Ic 6E+09 16051.8 满足
fc 30 35 40 45 50 55 60
fc 30 35 40 45 50 55 60
Ec 30000 31500 32500 33500 34500 35500 36000
端柱宽(墙宽方向)bb= 端柱高(墙长方向)hb= 柱轴力 Nc=
1.8E+09 端柱惯性矩 Ic= 10877 1.2ECI/h2 N < 1.2ECI/h2
N=Nw+Nc
fc 30 35 40 45 50 55 60
Ec 30000 31500 32500 33500 34500 35500 36000
端柱宽(墙宽方向)bb= 端柱高(墙长方向)hb= 柱轴力 Nc=
1.8E+09 端柱惯性矩 Ic= 11049 1.2ECI/h2 N > 1.2ECI/h2
N=Nw+Nc
fc 30 35 40 45 50 55 60
Ec 30000 31500 32500 33500 34500 35500 36000
端柱宽(墙宽方向)bb= 端柱高(墙长方向)hb= 柱轴力 Nc=
1.1E+09 端柱惯性矩 Ic= 4838 N < 1.2ECI/h2 1.2ECI/h2
N=Nw+Nc
Ec 30000 31500 32500 33500 34500 35500 36000
端柱宽(墙宽方向)bb= 端柱高(墙长方向)hb= 柱轴力 Nc=
1.8E+09 端柱惯性矩 Ic= 11344 1.2ECI/h2 N < 1.2ECI/h2
N=Nw+Nc
墙体楼层号
5
墙体编号N-WC
13
fc
Ec
带端柱剪力墙稳定性验算
楼层层高 剪力墙体长度 剪力墙体厚度 剪力墙轴力 剪力墙惯性矩 轴力和 h= hw= t= Nw= Iw= 5000 1300 200 2073 混凝土 Ec = 33500 500 500 1642 5.2E+09 I=Iw+Ic 6E+09 9768.6 满足 30 35 40 45 50 55 60 30000 31500 32500 33500 34500 35500 36000 端柱宽(墙宽方向)bb= 端柱高(墙长方向)hb= 柱轴力 Nc=
墙体楼层号 楼层层高 剪力墙体长度 剪力墙体厚度 剪力墙轴力 剪力墙惯性矩 轴力和 h= hw= t= Nw= Iw=
5 5000 2710 200 6186
墙体编号N-WC 混凝土 Ec =
12 33500 400 800 4863 4.3E+09 I=Iw+Ic 6E+09 9765.92 不满足
墙体楼层号 楼层层高 剪力墙体长度 剪力墙体厚度 剪力墙轴力 剪力墙惯性矩 轴力和 h= hw= t= Nw= Iw=
4 3900 2710 200 6006
墙体编号N-WC 混凝土 Ec =
13 33500 400 800 4871 4.3E+09 I=Iw+Ic 6E+09 16051.8 满足
8.7E+08 端柱惯性矩 Ic= 3715 N < 1.2ECI/h2 1.2ECI/h2
N=Nw+Nc
墙体楼层号 楼层层高 剪力墙体长度 剪力墙体厚度 剪力墙轴力 剪力墙惯性矩 轴力和 h= hw= t= Nw= Iw=
5 5000 1700 200 3215
墙体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WC 混凝土 Ec =
17 33500 400 400 1623 2.1E+09 I=Iw+Ic 3E+09 5252.8 满足
9.3E+08 端柱惯性矩 Ic= 4755 N < 1.2ECI/h2 1.2ECI/h2
N=Nw+Nc
墙体楼层号 楼层层高 剪力墙体长度 剪力墙体厚度 剪力墙轴力 剪力墙惯性矩 轴力和 h= hw= t= Nw= Iw=
5 5000 1300 200 2149
墙体编号N-WC 混凝土 Ec =
8 32500 500 500 2581 5.2E+09 I=Iw+Ic 6E+09 9477 满足
端柱宽(墙宽方向)bb= 端柱高(墙长方向)hb= 柱轴力 Nc=
1.8E+09 端柱惯性矩 Ic= 8233 N < 1.2ECI/h2 1.2ECI/h2
N=Nw+Nc
墙体楼层号 楼层层高 剪力墙体长度 剪力墙体厚度 剪力墙轴力 剪力墙惯性矩 轴力和 h= hw= t= Nw= Iw=
5 5000 1400 200 2245
墙体编号N-WC 混凝土 Ec =
6 32500 500 500 2510 5.2E+09 I=Iw+Ic 6E+09 9581 满足
fc 30 35 40 45 50 55 60
Ec 30000 31500 32500 33500 34500 35500 36000
端柱宽(墙宽方向)bb= 端柱高(墙长方向)hb= 柱轴力 Nc=
带端柱剪力墙稳定性验算
工程名称: 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D.0.4条 墙体楼层号 楼层层高 剪力墙体长度 剪力墙体厚度 剪力墙轴力 剪力墙惯性矩 轴力和 h= hw= t= Nw= Iw= 5 3500 2690 200 6478 墙体编号N-WC 混凝土 Ec = N≤1.2ECI/h2 13 33500 400 400 1755 2.1E+09 I=Iw+Ic 4E+09 12885.9 满足 fc 30 35 40 45 50 55 60 Ec 30000 31500 32500 33500 34500 35500 36000
fc 30 35 40 45 50 55 60
Ec 30000 31500 32500 33500 34500 35500 36000
端柱宽(墙宽方向)bb= 端柱高(墙长方向)hb= 柱轴力 Nc=
8.7E+08 端柱惯性矩 Ic= 4730 N < 1.2ECI/h
2
N=Nw+Nc
1.2ECI/h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