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火种观后感1500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火种观后感1500字
《大火种》此片根据铁流、徐锦庚荣获度 ___“五个一工程奖”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是为迎接中国 ___建党95周年重点打造的献礼影片,由著名导演苗月执导,著名演员陈瑾等主演。

《大火种》 ___值得我们观看,下面应届毕业生为大家揭晓!
6月27日,大型历史故事片《大火种》上映。

该片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发生在90年前的真实而悲壮的 ___故事:1926年冬,山东广饶地区的 ___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 ___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

当《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拨通影片导演苗月的 ___时,她正在四川成都拍摄新农村建设题材喜剧电影《我的村民我的村》。

她说她正坐在一片橘子树下接受采访,自己的这两部作品,一北一南、一悲一喜、一旧一新,“它们相当于让我见证了中国农村近百年的‘前世今生’,这或许是命运的安排。


“电影里有一个情节——农民找地主要工钱。

这里我用了一个长焦特写镜头——一只只特别苍老的手伸过去,接过一点点的钱。

画面的张力让人心痛,当卑微者生命的尊严被剥夺时, ___必然会发生,他们不 ___谁 ___?”
对于一年前拍摄的《大火种》,苗月有一句直抒胸臆的评价:《大火种》主题是关于土地,关于卑微者的生命尊严,关于 ___是如何发生的。

久远的历史,该回头看看。

作为建党95周年的献礼影片,《大火种》根据铁流、徐锦庚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

《国家记忆》从宏观层面记录了上世纪 20年代山东 ___的过程,有着非常庞大的架构。

而《大火种》只选取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用小人物与《 ___宣言》之间的故事来折射山东 ___的面貌。

只不过,一边是外国人写的、理论性极强甚至晦涩难懂的 ___纲领性文件,一边是偏远山村目不识丁的贫苦农民。

这两个貌似不沾边的物、人是怎么发生化学反应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的?
xx年春节,当大家都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气氛中时,正重写《大火种》剧本的苗月却在家里“苦哈哈”地咬着牙钻研《 ___宣言》。

“这本书读起来比较费劲, ___理论性很强,不好看懂。

”读了一遍又一遍后,苗月终于觉得“找到了支点”——《 ___宣言》和村民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化学反应,就在于这本书能够满足他们对生命最本能的诉求。

影片一开始,苗月用一群饥饿的孩子抓住了观众的心,也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最深层的“种子”。

“孩子挨饿是最让大人心疼的,底层人民最伟大的爱就是对下一代的`呵护。

所以,当《 ___宣言》这本书流落到乡村后,虽然村民们没上过学,不识字,但是通过给他们讲这里面的道理,告诉他们要怎么样做才能有馍吃,有地种,有尊严,更重要的是能让下一代过上好日子,他们就会 ___,自觉自发地跟着《 ___宣言》走,跟着 ___闹 ___。

”苗月说,《大火种》的总投资只有1500万元,不可能拍成《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那样宏伟磅礴的全景式电影,所以必须紧紧扣住小人物的命运讲故事,将 ___理念融在小故事里。

其实,在苗月亲自打磨《大火种》剧本之前,有人曾经提交过剧本,不过,她看完之后并不满意。

“里面有很多情节,是为了商业上的讨巧而专门设置的,比如 ___是怎么追查这本书的下落之类的。

可是我觉得这些情节并不合适,会矮化影片的 ___。


在苗月看来,为了商业讨巧却不能依靠瞎编乱造去博眼球。

“现在的观众什么没看过?惊险的、 ___的、离奇的,观众都看过。

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真诚的表达去获得观众的认可,把一段看似寻常、大家都知道的历史讲好,这也是我作为一个导演,希望与观众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我让剧组工作人员去周边所有村庄找寻‘ ___脸孔’,他们找了1000多个人,拍了1000多张照片,我一张张看,最终选定了100多个人参与演出。

这部片子里除了主演之外,全是群众演员,他们是山东农民最真实的面孔。


细细看下来,苗月的电影有着她一贯的风格。

从她最为人所熟知、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的《天上的菊美》,到《无蝉的夏天》《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热干面的味道》等文艺电影,都有着浓浓的“诗意的现实主义”个人风格。

此次《大火种》也不例外。

苗月坦言,她喜欢唯美的空镜头,以及用来表达情怀的大景。

在山东东营,黄河湿地的景色让她流连,也成为《大火种》影片中最美丽的风景。

而在生活小景方面,她对真实质感的追求也是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影片中,为了还原北方农村家门上贴着的真实感,她让剧组用刷子一遍又一遍地刷,将对联的历史感、古旧感刷出来;她严格要求服装、化妆、道具都要尽量复原历史,剧组工作人员将从网上下载的历史 ___贴了满墙,存了满 ___,每天揣摩细节;发现村里还有小脚老太太,她激动万分,让这些“活历史”在影片中多次出现……
做到极致的,是对于《 ___宣言》这本书的 ___。

苗月介绍,原版《 ___宣言》现存于广饶县博物馆,需要3名工作人员用3把钥
匙分别开启才能取出来。

为了在影片中重视这本书,剧组一位“90后”的美术师对着原件一页一页拍照,之后再一页一页制作,把书的原貌包括破损折痕等全部还原了。

“最后审片的时候, ___跟我说‘你真厉害,这本书都能借出来拍摄’,我回答他‘这是我们
___的’。

”苗月对此非常骄傲,她还特意在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中,借由一个小孩的视角,一页页地翻读这本书。

苗月说,这部戏“拍得太艰难”。

故事的原发生地在大王镇刘集村,但他们到了如今的刘集村后,“那里已经很现代化了,与故事差别较大。

”经过采访、采景、复查、设组、筹备,剧组找遍了广饶的村落,最终选定在陈官镇张家村还原那段历史。

“那个村子快要拆迁了,我们找到两堵快要崩塌的土墙,绕着这两堵墙搭建了两个老院子,一个戏台,还做了一棵假的大树。

院子前还有一口水塘,当时里面全是垃圾,我们花了整整一周才清理干净,然后还在水塘里放了两艘小船,尽量让影片有历史感,有诗意。


剧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深深地感动了苗月。

在采访中,她一再表示感谢的,除了山东各级宣传部门和电影主管部门,就是与她一起并肩走过的“小伙伴们”。

她说不论遇到什么困难,这些“小伙伴们”都没有离开,一直跟着她守着她。

6月21日,苗月在 ___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回想当时的拍摄过程,种种艰辛,小伙伴们都坚持下来了,谢谢你们,想念你们,为自己点赞吧,无愧!”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