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下法在温病中的应用_韩振杰

合集下载

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治温病的异同(二

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治温病的异同(二

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治温病的异同(二(4)通下法通下法,即一般所说的下法,温病中常用此法泄下郁热、通导积滞、通瘀破积,是温病的重要治法之一。

运用伤寒法者,治疗阳明温病,常用大、小调胃承气汤;治疗热结膀胱的蓄血证,用桃仁承气汤。

运用温病法者,除采用伤寒下法者外,又补充和发展了下法的内容。

如对于邪正俱实之证,出现阳明里结并见邪陷心包,补充了牛黄承气汤;兼见肺热咳喘,补充了宣白承气汤;对于邪盛正虚、津液枯竭,肠燥便秘者,补充了增液汤;正虚邪实,病情危笃,补充了新加黄龙汤;对于湿热积滞肠道,补充了枳实导滞丸。

(5)清营法清法是清热凉营、泄热养阴的治法。

运用于邪热入营、神昏谵语、舌质红绛等症,其中舌质红绛是邪入营分的主要依据,对于温病邪热入营,因伤寒学派医家未能掌握温病舌诊在辨证上的重要意义,故还没有认识到这类病变的本质。

他们把神昏谵语统统作为阳明实热论治。

犀角、玄参之类的清热凉营药,早载于《神农本草经》,本书的成书年代比《伤寒论》还早,但遗憾的是仲景未曾使用,以致后世伤寒学派的医家也基本不用这类药物治疗温病,这当然是其中不足。

温病学家认识到了邪入营分病变的本质,采取清热凉营治法,拟制了透营转气的清营汤,以及气营两清的化斑汤、清瘟败毒饮等。

清热凉营这种治法是伤寒学派所没有的,是温病学派的创造和发展,由于这种治法的运用,提高了中医治疗温病的效果。

(6)凉血法具有清解血分邪热、凉血散血的作用。

用于治疗温病邪入血分、热邪炽盛、耗血动血、出现斑疹吐衄等。

对于热盛耗血动血之证,仲景对其临床表现有细致观察,在《伤寒论》反复提到“阳盛则衄”、“到经不解,必清血”、“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阳明病,下血谵语,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然汗出者愈。

”仲景的这些描述,现在看来,属于热入血分引起的耗血动血、神昏谵语的证候。

重要的武器:下法(一)

重要的武器:下法(一)

重要的武器:下法(一)Paul Klee重要的武器:下法(一)▲曾骞(散人)《儒门事亲》里有句很酷的话,叫“凡在下者皆可下”。

可谓知其要者,一言而中。

这个“下者”,系统上可以是指横膈以下的整个体腔以及体腔内的器官组织,其中最大的通道就是胃肠;也是攻下的意思,在指由中至下,即中下路线出于后窍解病的排病趋势形态。

但是现在要仔细讲的一个观念是,所谓下法,通常容易误读为只是泻,这肯定是狭隘的。

讲到所谓的补和泻,不论是针是药,都只有一个关键所在,那就是通之则补,则泻。

也就是说,从观念上讲,通道顺畅了,人体自己的机能恢复起来,该怎么动怎么动,自然就是无为而为下的补与泻。

懂了这个道理,就不容易执迷于所谓的补药,或是所谓的那些花里胡哨的补气针刺手法。

抓能量大象,抓通道循环,抓瘀堵所在,最终实现循环无端。

什么补什么泻就都有了。

回到下法。

所谓的下法,直白地讲,就是一种清洁法,逐之所陈,去其所害,气血自生。

针对的是里实证。

治病必求于本,客垢去,真地存。

所以,如果你说下法,也是补法,也是对的,你说它是泻法也是对的,你说是以攻为补也是对的,你对人体现象进行很多的附加解释,只要不离其本,都是对的,但有时也甚至是多余的,关键只要明白其运作原理。

人体本身就设置了几个大的排病出路,一个在皮肤,一个在口,一个在大小便。

因此有了汗吐下。

客邪出路在表,则发越汗出排病;在中脘以上,胸膈之间的停痰、宿食、毒物、瘀滞,也就是“其高者,因而越之”,即催吐;而同样的,在下者,则可下之。

汗吐下,其实无非都是遵循一个古老的原则,就近解病。

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留下有大概三十多个关于下法的方剂。

为什么想写关于下法,因为在今天而言太实用了。

现在的人吃得太多,吃得太好,吃得太猖獗,胃肠负担很大。

除了吃,无形的思想负担也重,消耗掉的正气太多,又加上抗生素滥用,寒凉与强酸剂的侵袭,人的水液运化能力大多非常糟糕。

长期便秘的人要注意,只要是长期便秘,不管你去医院做过什么健康体检,上面显示你是健康的话,都是骗人。

浅谈通下法在温病中的应用

浅谈通下法在温病中的应用
数有力 。 此 系 热 入 阳 明 , 灼 胃津 , 肠 中宿 滞 内结 为 燥 劫 与
2 扶 正 攻 下 法
主用 于热结腑 实 兼 津液 不 足 , 兼气 液 两 亏 的虚 或
实夹 杂证 。
2 1 腑 实兼 阴液 亏虚 证 身 热腑 满 便 秘 , . 口燥 咽于 , 舌 红 而干 , 焦燥 , 苔 脉沉 细有力 。 此 系热结 液亏 , 半虚半 实之 证 。治 宜增 液攻下 , 方 用《 温病 条辨 》 的增液 承气 汤 ( 玄参 、 地 、 冬 、 黄 、 生 麦 大
通下 法是攻 导 里 实 、 逐邪 下 泄 的一 种 方 法 。具 有
此 系二肠 同病 , 燥热 内结 大肠 , 兼小 肠 热 盛 , 又 下 灼膀 胱 。治宜 攻 下 热结 , 泻火 腑 , 用 《 病 条 辨》 清 方 温 的导 赤 承 气 汤 ( 地 黄 、 芍 、 黄 、 连 、 柏 、 生 赤 大 黄 黄 芒
2 2 兼气 液两 亏证 身热 腹 满 便秘 , . 口燥 咽 干 , 唇裂 齿焦, 倦怠 少气 , 精神 萎靡 , 干 红 , 苔或 黑 而 焦燥 , 舌 舌 脉沉 细无力 或沉 涩 。 此腑 实 未去 , 液 大伤 之证 , 由腑实 失 下 , 延 气 常 迁 而成 。治宜 攻 下腑 实 , 大补 气 液 , 用 《 病 条 辨》的 方 温 新 加 黄龙 汤 ( 黄 、 硝 、 草 、 地 、 参 、 冬 、 大 芒 甘 生 玄 麦 人 参、 海参 、 当归 、 汁 ) 姜 。
光 明 中医 2 1 0 0年 4月 第 2 5卷 第 4期
C G M A r 0 0 V l 5 4 J MC pi2 1 . o 2 . l
・ 9 ・ 6 9
浅谈 通 下 法 在 温病 中的应用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26)韩学杰博士主讲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26)韩学杰博士主讲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26)韩学杰博士主讲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26)韩学杰博士主讲五.通腹首方承气汤类承气汤类出自东汉《伤寒论》,以消痞的枳实,除满的厚朴,润燥的芒硝,功实的大黄4味组成,是通腹的首方。

“大承气汤”,主治阳明腑实证,因痞、满、燥、实俱全,故四味全用,为寒下剂的代表方;“小承气汤”,主治痞满燥实俱而末燥结的阳明热结轻证,故不用芒硝,且减枳朴用量,为清热泻火,宽中行气剂;“调胃承气汤”主治胃肠积热而无痞满之证,故不用枳朴,加甘草缓中,成为缓下之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中以小承气汤重用厚朴,名“厚朴三物汤”增强行气除满之力,专治腹满便秘证;再合桂枝汤去芍药,名“厚朴七物汤”专治太阳表邪未解而见阳明腑证的表里双解方;清《温病条辨》以增液汤加大黄、芒硝,名“增液承气汤”,一面增液行舟,一面通便泄热,专治阴亏热结的便秘证;以增液汤加芒硝、大黄、甘草、人参、当归、湿海参,名“新加黄龙汤”,专治气阴两虚的腑实便秘证;以硝黄加生地、赤芍、黄柏、黄连名“导赤承气汤”,清心泻火,专治大小肠燥实热壅证;明《伤寒六书》以大承气汤加人参、当归、桔梗、姜枣草,名“黄龙汤”,专治正虚腑实证成为扶正泻下剂;清《通俗伤寒论》以白虎汤合调胃承气汤,名“白虎承气汤”,专治胃热肠实证。

六.清气主方白虎汤类白虎汤出自东汉《伤寒论》。

由石膏、知母、炙草、粳米4味组成。

清热生津,专治阳明经热的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证。

成为清气分大热的主方。

《伤寒论》加人参,名“人参白虎汤”,增大补益气阴之力,可治四大证而见烦渴不止的气津两伤证;《金匮要略》加桂枝,名“桂枝白虎汤”,可治白虎汤证而兼营卫不和;宋《类证活人书》加苍术,名“苍术白虎汤”,可治白虎汤证兼湿困的湿温证、风湿热证;清《通俗伤寒论》以白虎汤加柴芩、花粉、鲜荷叶,名“柴胡白虎汤”,治寒热往来,寒轻热重证。

七.温通要方桂枝汤类桂枝汤出自东汉《伤寒论》,由桂枝、芍药、姜枣草5味组成。

中医经典与临床-1679-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中医经典与临床-1679-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679-中医经典与临床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温病下法在杂病中的应用浅谈
1、最早提出“轻法频下”的是()
A、何秀山
B、柳宝诒
C、吴鞠通
D、章虚谷[正确答案]
E、叶天士
2、关于北方湿热证治特点叙述有误的是()
A、湿浊易化热,且多挟有秽浊、热毒等
B、湿热易化燥且伤津
C、治疗上主张小量慢治[正确答案]
D、湿热病久而入络者,加用活血通络药,可仿三甲散类
E、复杂病机,胶结难分者,选择大方复制法,见效尤快
3、关于温病下法之治法叙述有误的是()
A、温病下法是运用具有泻下作用或滋阴增液的药物组成方剂
B、温病下法最大的特点就是针对性较强,主要针对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
C、温病下法主要运用寒下法,治疗温热之邪及湿热之邪,犯及阳明造成阳明腑实或湿热积滞等症
D、湿温宜用下法[正确答案]
E、下法,尤其是寒下法,固然是截断病势、逐邪泄热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用之得当,可收立竿见影之效,但毕竟大黄、芒硝等易损伤人体津气,运用不当可导致阴液耗伤
4、“中满者,泻之于内。

”出自于()
A、《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正确答案]
B、《素问·热论》
C、《素问·至真要大论》
D、《温热论》。

通下法在温热病证中的应用

通下法在温热病证中的应用

11 下 法理 论 防 于 《 . 内经 》 奠 基 于 《 寒 论 》: , 伤 通 下 法又称 下 法 、 下 法 、 法 , 清 代 医 家 程 钟 龄 攻 泻 属 所 慨括 的 “ 法 ” 一 。其 发 端 于 《 八 之 内经 》 奠 基 于 , 《 寒论 》 拓 展 于金 元 刘 完 素 、 从 正 , 完 善 于 伤 , 张 而
病 学 家不 但 创 立 了 多 首加 减 承 气 汤 , 以适 应 温 热 病 证 易 于 化 燥 伤 阴 的病 机 特 点 , 且 在 下 法 应 用 理 论 上 提 出 了“ 为 本 , 而 邪 热
为标 , 粪又其标也”, 结 下法“ 非专为结粪而设” “ , 勿拘 下不厌迟 ” “ , 邪未尽 可频下” 等观点 , 为攻 下法的推 广应用奠定 了理 论 基础。其 目的在 于逐 邪热 , 下燥 粪, 保津液 , 祛瘀 结 , 具有 “ 邪存正 ” 祛 的意义。 由于通 下法作 用强烈 , 收效迅 速 , 运 用得 当 如 常 可收到扭转病势之效果 , 但具 体应用时又应严格掌握其 临床指征和 注意事项。
与典 范 。
论》 相关 内容 更 加 全 面 系 统 。清 代 , 、 、 、 叶 薛 吴 王
等集 其 大成 , 为完 整地 总结 了温 热病证 基础 理论 较 和 临床证 治 , 映出祖 国医学 治疗 外感疾 病 的长足 反 发展 与进 步 。 《 伤寒 论 》 中下 法 治 疗 范 围较 为 局 限 , 药也 方
山 西 中 医 21 年 1 0 1 月第 2 7卷第 1期

S A X FT M a.2 1 o.7N . H N I O C Jn 0 1V 12 o 1 J
・1・
学术探讨 ・

下法在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下法在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牡丹 汤 等 。
下法 治疗 口臭 、 腹痛 、 腹胀 、 厌食 等症 , 效果 甚佳 。如 患
者王 某 , 女 , 2 0岁 。2 0 1 0年 6月 1 0日初诊 。患者 口臭
2年余 , 时 有腹 胀痛 , 平 时食 欲不 振 , 出气难 闻 , 大 便 秘
结, 3~5天 一 次 , 曾服 过多 种药物 治疗 , 效果 不佳 。
光明中医 2 0 1 5年 3月 第 3 0卷 第 3期
C J GMC M Ma r c h 2 0 1 5 . V o l 3 0 . 3
・581・
下 法 在 内科 临 床 中 的应 用 体 会
杨 红 涛
摘要: 下法为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八法之一, 是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的一种方法, 具有攻下积热、 泻下瘀血和推陈致新的作用。
视 下法 , 认为“ 邪 为本 , 热 为标 , 结 粪 又 其 标 也 能 早 去
其 邪 … …” 。吴 鞠 通受 “ 急下 存 阴” 的启 发 , 除在 《 温病
条 辨》 中 引用 大 承 气 汤 和 调 胃承 气 汤 , 特 别 创 立 了增
肺 主气 , 司呼 吸 , 为 人 体 内外 气 体 交 换 的重 要 通
道, 肺 脏娇 嫩 , 不耐 寒 热 , 易被邪侵, 使 肺气 受 阻 , 气 道 不通 , 宣降失职。《 灵枢 ・ 本输篇 》 : “ 肺合大肠 , 大 肠
者, 传 导 之府 。 ” 肺 卫之 邪 常 内传 肠 腑 , 使 肺气 受 阻 , 上
液汤 , 认 为阴 虚不 能 用 承气 汤 之 时 , 当寓 泻 于 补 , 依 据
气不 通 , 燥 热上 迫 于 肺 , 咽痛 、 咳嗽 发作 。如 患者 李 某, 男, 3 6岁 , 2 0 1 1 年 4月 8日初 诊 。患 者 发热 1周 ,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13)韩学杰博士主讲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13)韩学杰博士主讲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13)韩学杰博士主讲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13)韩学杰博士主讲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13)韩学杰博士主讲论治巧配(三)(二十七)补肾固摄法。

肾虚之外,再加上四个症状,就是遗精、早泄、遗尿和多汗,这就成了肾精不摄。

主要的方子是秘精丸方子组成:菟丝子、牡蛎、韭子、龙骨、五味子、白茯苓、桑螵蛸、白石脂。

方子出自《济生方》。

里面主药是,菟丝子、补骨脂、生牡蛎、芡实这几个药为主。

当然一定要加五味子、五倍子。

假如遗尿的病人还要加利尿药,通因通用。

里面利尿的药最主要的就是白花蛇舌草和泽兰。

(二十八)补肾纳气法。

用于肾不纳气,肾阳不足,再加上喘息。

它用的方子就是人身胡桃汤。

方子组成:人参、胡桃、生姜。

方子出自《济生方》。

里面人参、补骨脂、胡桃三个主药。

必须要加上肉苁蓉和巴戟肉,加上紫苑和川牛膝。

川牛膝要用15g。

这个方子平喘,当然没有痰的喘,用这个方子。

尤其中老年人咳喘不止,没有痰,你完全可以用这个方子。

还有一个办法,用蛤蚧给他磨粉,装在胶囊里面,一天要吞服3g,用补骨脂和肉苁蓉煮水送这个蛤蚧的胶囊,这方子也非常有效。

(二十九)补益肺肾法。

肺和肾补益,也就是气虚定位在肺,定位在肾。

它用的方子就是都气丸,或叫七味都气丸。

方子组成: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五味子。

方子出自《医宗己任编》。

它里面主要的药就生地、黄精、泽泻、和五味子。

当然还有加百合、芦根。

百合润肺,气虚和阴虚互根有关系,补肺气以外,还要加百合润肺,还有加黄芩,肺气不足,一般有火,有肺火。

(三十)温运脾阳法。

那就用于脾阳不振,脾阳虚的病人。

定位在脾。

方子就是理中汤。

方子组成: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

方子出自《伤寒论》。

理中汤中,甘草不用,干姜用量要小,用5g。

里面要加两个要,一个就是白扁豆,一个就是乌药。

(三十一)温补脾肾法。

那就用于脾肾阳虚。

用附子理中汤。

方子组成:炮附子、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

方子出自《和剂局方》。

浅析中医“透邪法”在温病治疗中的应用

浅析中医“透邪法”在温病治疗中的应用

浅析中医“透邪法”在温病治疗中的应用友情提示:各大应用商店搜索下载“中医智库” App,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

国医大师路志正认为,发热主要是气机郁遏、阳气内郁所致,务必注意发散。

邪气外束,肌表闭塞,阳郁发热,治当发表散火。

国医大师张学文认为,外感高热是邪热内郁,或郁于卫阳,或郁于气分,不可过于寒凉和妄用冷敷,寒凉过甚和冷敷易使汗孔闭塞而闭门留寇,邪气内入,导致发热更甚,变生它病。

临证常以薄荷、荆芥各30克,煎水乘热擦洗皮肤,以宣发透邪,冀汗出热解。

清代医家叶天士总结前人治疗温病的经验,立足祛邪,提出透邪法,后经吴鞠通等发挥,成为治疗温病的重要法则。

透邪法贵在汗和泄汗法和泄法是给邪以出路,使邪气由表而出、由里达外、由深出浅而排出。

对于治法而言,透、泄法是使邪气不郁滞,发散透出。

《素问》云:“从外之内者,治其外。

”温病是外感温热毒邪所致,故治当祛邪于外,《黄帝内经》提出了汗、泄法。

《素问·热论》指出:“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已矣。

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已满三日者,可泄而已⋯⋯其实者,散而泻之。

”“通藏脉”是活动气血、解除瘀滞,所谓“结者散之”。

“可汗而已”是指开泄肌腠、发汗祛邪;“可泄而已”是指邪气入里后,当宣畅气机、排泄邪气。

叶天士把祛邪作为治疗温病的第一要务,着眼于透、泄,提出透邪法,《温热论》指出:“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在卫汗之可也⋯⋯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若其邪始终在气分,可冀其战汗透邪”;入血而发斑疹,“急急透斑为要”。

吴鞠通继承此说,在《温病条辨》中强调:“温病亦喜汗解”,“妙在导邪外出”。

渗湿于热下是泄法,使邪从下而出。

可见,透邪法包括了汗法和泄法,是给邪以出路,通过开泄腠理、宣畅气机、疏通孔窍,使邪气由表而出、由里达外、由深出浅而排出。

透邪多用味辛质轻气薄之品透邪宜多用质轻气薄势浮之品,以宣布正气,扬散郁滞,透热外出,所谓“轻可去实”。

4女科治疗-实证的治疗韩学杰

4女科治疗-实证的治疗韩学杰

4女科治疗-实证的治疗韩学杰女科治疗(一)适合于各种各样的女科疾病,叫温胆汤化裁:竹茹10g、枳壳10g、云苓10g、陈皮10g、祛痰利湿健脾和胃(气分)香附10g、鸡血藤40g、丹参30g、菟丝子10g、泽兰15g车前草30g、草决明30g、生薏苡仁10g、。

第一,病人来了都是朋友,我态度特别好。

干急诊干了六七年,没人告过我,态度好啊。

病人来了热情招待,赶紧呀,该查的查,该处理的去处理,病人什么时间找我,家属什么时间找我,我就给病人看,家属要交待病情,你看这个病很重吧,这个治疗非常有困难非常有危险,如果你觉得我们这治的不好,你转别的医院都没有问题,你如果在我们这,你有问题,你随时叫我,病人听了很舒服。

大家都知道,急诊死人可不在少数,这病人死了,我就会说:“尽力了吧,你们也尽力了吧?”没办法,治不了,现代医学也就这样。

反正进医院了,钱也花了,大夫也尽力了,没有办法,节哀顺便吧!劝劝病人家属。

所以在门诊我也说了:“你看,你本来这个病呀应该早点看,你看你看得太晚了,你给我们给大夫出难题,能不能看好我心里没准,我给你好好看看,但是你给我配合,我只能占一半,你回去老生气,那我说的话你老记不住,好不了啊!”所以他好了之后,哎呀,大夫真好,你看,别人治不好,他给我治好了。

你看到了吗,我给你说的要掌握病人的心理。

你本来在帮助别人,但是你态度不好,说话语气很强硬,你有功劳都没功劳。

你虽然水平差点,但是你话说得非常好,病人有点欠缺他也不找你。

所以在医生不是在门诊在病房,管急救,医生是要注意的,这是我给大家强调的。

处方中第一个强调的是什么?(1)不用有毒之品,还记住了吗?有毒包括副作用大,我给你们点了几个副作用很大效果很好的中药不要用。

99个治好了,一个没治好,他赖你。

(2)处方中要有调理脾胃的药,是不是这样?所以温胆汤本身就是祛痰利湿健脾和胃的药。

因为现在50%都是吃出来的喝出来的毛病,病从口入。

所以你把口管不住,大小便不通畅,胃口食欲不调好,他的病一半就调不好。

浅述《温疫论》下法的应用

浅述《温疫论》下法的应用

浅述《温疫论》下法的应用摘要: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了瘟疫的感染、传播途径,并对前人的不足之处给予了指出,批评了时医的缺点,总结了瘟疫的传变、治疗和用药情况。

其中对于下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本文对《瘟疫论》中的下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温疫论》;下法;应用《温疫论》成书于明朝崇祯年间,大约1642年前后。

时值吴县连年疫病流行“一巷百余家,无一家幸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幸存。

”《温疫论》原序中也写有“崇祯辛巳,疫气流行,感者多,于五六月益甚,或合门传染……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古册之遗忘也。

”[1]的记载。

1997年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变迁(1580—1644)》中将吴又可《温疫论》中的大疫定为鼠疫。

基于多年的临床经验,吴又可在《温疫论》中创造性的提出了“戾气”的概念,提出了瘟疫的感染、传播途径,指出了前人的不足,批评了时医的缺点,总结了瘟疫的传变、治疗和用药。

其中对下法的论述发人深省,本文试粗浅论述《温疫论》中下法的应用。

1为何重视下法《温疫论》中之所以重视下法,多用承气汤,是因为瘟疫的特点。

从发病和传变的角度看,“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

”戾气从口鼻进入人体,定居在膜原。

“然不溃则不能传,不传邪不能出,邪不出而疾不瘳。

”[2]邪气不溃散,便不会传变,不传变则邪不能排除,邪不能排除,则疾病不会痊愈。

然由于膜原的位置在半表半里之间,传变无外乎向外向内两个方向。

《温疫论·统论疫有九传治法》中有详尽的论述:传变“有先表而后里者,有先里而后表者,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里偏胜者,有表里分传者”,此后还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而又分传者”。

九传中除但表而不里者、表而再表者、表盛于里者,均需使用下法。

感邪之初,邪在膜原,半表半里之间,用达原饮,“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

透法在温病中的应用

透法在温病中的应用

透法在温病中的应用李得钦[提要]:透法作为温病的治疗纲领~体现了中医治疗温病的优势。

温病治疗过程中适时恰当地运用透法~对各类温病的病程、转归及预后都有积极的意义。

笔者受张诏老师的启发及对“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二版温病学课本对温病治疗的总结~对透法在温病中的应用作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透法温病透邪外出透热转气入络搜邪芳香透络温病的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及历代各医家的努力,至明清时期,其理论体系臻于完善。

其临床特点起病急,传变快,发热为主,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易内陷生变等。

由于温病发病的特殊性,其临床治疗方法亦当有别于他病。

温病治疗过程中所用之法甚多,然尤以透法在温病治疗过程中的意义为深远。

温病治疗应用透法,可透达邪热,通闭开郁,宣畅气机,使尚未入里之邪及时表散在里之邪由里出表,向外透达。

根据温病临床各阶段不同特点,可将透法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解表透邪法;宣郁透邪法;辛寒透泄法;芳香透络法;凉血散血,养阴清热法等。

因邪在卫表时用辛温或辛凉解表之剂透邪外出为一切表证之法,在此不再详细论述,仅对以下诸法加以介绍。

1.宣郁透邪法宣郁透表法适用于邪尚未完全入于气分,而在半表半里之膜原,或邪郁体内不得宣散,或余邪未净,郁而不出。

治当以宣郁泄热,透邪外出。

如春温病气分郁热证,为邪郁于少阳胆腑气分,治疗当苦寒清热,宣郁透表,方选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以黄芩苦寒泻火,玄参养阴清热托邪,淡豆豉宣发郁热,透邪外达。

再如春温病热灼胸膈证以凉膈散通腑泄热,宣郁透表;湿温病邪阻膜原以达原饮疏利透达膜原湿热;湿温病余邪未净证以轻清透热之品配合芳香化湿之药以宣郁透邪;秋燥病燥干清窍证以辛凉宣透之剂透邪外出等。

2.辛寒透泄法此法适用于邪热壅于气分为主,治疗以辛寒之剂清泄气热,达热出表,即“到气才可清气”,代表药物如石膏,张锡纯论石膏为阴中阳药,其寒泄之中寓以辛散,能清泄气热,达热出表。

如风温病邪热壅肺证以麻杏甘石汤清热宣肺,透邪外出;春温热炽阳明证以白虎汤清热保津。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44)韩学杰博士主讲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44)韩学杰博士主讲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44)韩学杰博士主讲冠心病的治疗(3)治疗呢,这个处方好,温胆汤。

我估计好多人都知道了,知道了我还的说。

竹茹10g、枳壳10、云苓10g、陈皮10g,这是改良后的温胆汤。

还要加石菖蒲、郁金。

所以经过我和沈老师讲课,把温胆汤可记住了。

为什么?因为这个方子非常好,而且非常好用,在临床上你的使用频率在70--80%。

丹参30g、莱菔子10--30g、水蛭3--6g,而且水蛭这个药有活血化瘀、有通经络、有溶栓的作用,非常好。

那么温胆汤是清热化痰调理脾胃,那么我给你讲的,因为现在在临床上,舌苔腻的占70--80%,所以你这个方子要用到70--80%,效果非常好。

那么我们这个痰瘀互结呢,等于给你写了祛痰的基础法,活血的加了两个药,水蛭、川芎和丹参,等于加了三个药,这是这个处方。

那么下面的讲气阴两虚的,气阴两虚证。

那么我再问大家一下:那么将什么是虚证?我讲的,什么是虚证?记住了吗?我刚才说了,我说了半天了,知道吗?舌苔薄就虚。

书上说的那么多都不要去记,完全的把思维搬过来,所以下次问你们,没准还得问。

我下次问你们:舌苔腻的是什么?是实证;舌苔薄的是什么?虚证。

你看就这么简单,简单不?简单的让你脱口就能说出来。

多了我要给你们说十个证候,你一个也记不住。

你看,我给你说一个,肯定记下来。

啊!这虚实可必须得弄明白,所以咱们在这里讲虚证。

虚证呢,在心血管疾病呢气阴两虚证见得比较多,那么在这儿,表现病人舌红少苔,脉沉细或者结代,胸部隐痛,气短乏力;兼症是,眩晕、耳鸣、纳差或惊悸。

所以你看病人呢,冠心病好长时间了,他病人又告诉你,我气短呀、乏力呀、我什么的,你先看一下舌苔,舌苔薄的就是虚症,是哪个虚,再去定位。

那么用方药的话要益气养阴,用生脉饮或者归脾汤。

那么这个参类,我在这要说一下参类,参类在临床上我们分为了三类,我先从低级的往高级的讲。

这个人参实际上是个高级的,一般的是在急诊或前边两个用完治疗无效的时候才会用人参。

《温病条辨》中“下法”应用初探

《温病条辨》中“下法”应用初探

《温病条辨》中“下法”应用初探段妍君【摘要】仲景于《伤寒论》中创承气汤三方,以苦寒攻下之剂治疗阳明腑实之证,开下法治病之先河.后世医家于此法应用方面多有发挥,如清代医家吴鞠通于《温病条辨》中又随证斟酌,或兼扶正,或兼养阴,或用导法,法活而机圆,实堪效法.今略做探讨,以期能明下法之纲目.【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2(027)010【总页数】2页(P1955-1956)【关键词】《温病条辨》;下法【作者】段妍君【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65【正文语种】中文仲景于《伤寒论》中创承气汤三方,以苦寒攻下之剂治疗阳明腑实之证,开下法治病之先河。

后世医家于此法应用方面多有发挥,如清代医家吴鞠通于《温病条辨》中即列急下证、当下证和缓下证数十条,急下证如舌干,舌强,舌卷,苔刺,苔黑,齿燥,鼻煤,胸腹满痛,狂,沉昏,身冷,发热,汗多,呃逆等;当下证如舌赤,苔黄,多言,善忘,头胀痛,烦躁,渴饮,便秘,胁热下利,热结旁流等;缓下证如舌苔淡黄,小便短赤,潮热等。

又随证斟酌,或兼扶正,或兼养阴,或用导法,法活而机圆,实堪效法。

今略做探讨,以期能明下法之纲目。

1 急下存阴法《温病条辨·中焦篇》第一条言:“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

[1]”吴鞠通自注云:“若沉小有力,病纯在里,非下夺不可矣。

”吴又可《温疫论》亦云:“伤寒重在误下,温病重在误汗,即误下不似伤寒之逆之甚。

究竟承气非可轻尝之品,故云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脉体沉实,的系燥结痞满,方可用之。

[2]”然此只示人以规矩,亦不可强调等待痞满燥实坚诸症俱备而坐失良机。

仲景有急下六法,可以为鉴。

临证当以潮热,手足濈然汗出,心烦或谵语,腹胀满痛,喘冒不得卧,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为辨证要点。

至若《温病条辨·中焦篇》第三条“阳明温病,诸证悉有而微,脉不浮者,小承气汤微和之。

浅谈《温病条辨》对下法的运用及临床体会

浅谈《温病条辨》对下法的运用及临床体会

浅谈《温病条辨》对下法的运用及临床体会李静【摘要】@@ 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使停留在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水饮等从下窍而出,以驱邪除病的治疗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即是下法的理论依据.仲景<伤寒论>承气类方立下法之主方,开下法之先河,至清代温病学派流行,吴鞠通所作<温病条辨>[1]对此法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吴氏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为更好的指导临床,现将<温病条辨>中下法的应用特点及其在危重病应用方面的临床体会归纳如下.【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1(006)003【总页数】3页(P253-255)【关键词】下法/《温病条辨》【作者】李静【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市海淀区西苑操场1号,100091【正文语种】中文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使停留在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水饮等从下窍而出,以驱邪除病的治疗方法。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即是下法的理论依据。

仲景《伤寒论》承气类方立下法之主方,开下法之先河,至清代温病学派流行,吴鞠通所作《温病条辨》[1]对此法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吴氏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

为更好的指导临床,现将《温病条辨》中下法的应用特点及其在危重病应用方面的临床体会归纳如下。

1 慎用下法1.1 下不厌迟,察其可下之症方可下之吴氏认为下法应用必有可下之症,其在《温病条辨》中焦篇阳明温病中论述颇多。

吴氏指出阳明温病存在邪之表里的不同,脉象的差别为辨病之关键,唯有邪之在里者方可下之,否则病邪不除,反伤人之正气。

故临证要辨病邪之深浅,“随其所在,就近而逐之”,如阳明温病见“脉浮洪躁甚者”,为邪气近表,故邪出表为顺,乃白虎汤之主证,若“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为病纯在里,乃大承气之所主。

温病中的清、下、补法(上)

温病中的清、下、补法(上)
温病(wēn bìnɡ)中的清、下、补法 (上)
1
第一页,共125页。
温病(wēn bìnɡ)中的清、下、补法
引言(yǐnyán)
2
第二页,共125页。
引言(yǐnyán)
温病是以感受温邪而引起(yǐnqǐ)的发热病,具有 热象偏重与易化燥伤阴的特点,因此在治则 上,重点是“清热保津”,考虑到祛邪与扶正 两方面的关係。
25
第二十五页,共125页。
气分
气分证变化多端,如气分生风,引动肝风则见烦 躁,可用羚角钩藤汤;邪郁少阳,用黄芩加豆豉 玄参方;肠热下利,用葛根芩连汤;气分发疹, 用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 参方等等。
另外,气分有偏于卫气或偏于气营之别,治法则 有清热(qīnɡ rè)透邪、清热(qīnɡ rè)凉营之异。若见气分邪 热在肠,则气分清法多与下法结合运用,内容后 议。
右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 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 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 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盖肺位最高,药过重则过重则 过病所,少用又有病重药轻之患,故从普济消毒饮时时轻 扬法。今人亦间有用(yǒu yònɡ)辛凉法者,多不见效,盖病大 药轻之故,一不见效,遂改弦易辙,转去转远,即不更张 ,缓缓延至数日后,必成中下焦证矣。
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23
第二十三页,共125页。
气分
气分证中,气分湿热是在各种气分病中最为缠 绵难愈的。如叶天士说:“且吾吴湿邪害人最 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 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 寒凉(hán liánɡ),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 ,阳亦衰微也。”

温病学中的通下法

温病学中的通下法

温病学中的通下法
魏大燕
【期刊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26)3
【摘要】温病学派临床通下之法甚多,有苦寒通下、凉膈散热、增液润下、邪正合治、破瘀散结及轻重缓急之别等.对于通下法运用,注意正气的强弱和津液的盈亏.强调里结阳明,必用下法,邪热为本、结粪为标,脉证合参,贵乎察舌,急证宜急攻,湿邪宜轻下及切忌妄下等.
【总页数】2页(P462-463)
【作者】魏大燕
【作者单位】隆昌县中医院,四川,隆昌,6421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
【相关文献】
1.清上调中通下法论治寻常痤疮 [J], 徐凡;张宇
2.温阳通下法在大肠癌术后相关性便秘中的应用价值 [J], 王红艳; 葛群; 胡丽萍; 王冉
3.《温病学》开窍法及通下法之适应证剖析 [J], 沈强;陈孝银
4.浅析温病学说的通下法 [J], 杨金鸽;和丽花
5.温阳通下法在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治疗中的应用 [J], 马永剑;姜玥;侯莉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里攻下法的历史演进

通里攻下法的历史演进

通里攻下法的历史演进通里攻下法的历史演进范仁忠安徽中医学院通里攻下法是运用通便下积,荡热除实,或泻水逐饮类方药,促使停留于体内的宿食燥屎、瘀血、水饮从下窍而出,达到里气和通、邪实外泄的一种治疗大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指出:“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说明里热内结、腑实腹满者当用攻下之法,尽管《内经》未论及具体方治,但这对后世掌握通里泻下治法的运用原则,显然具有指导意义。

汉末张仲景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匠心独运,组制承气汤泻实,大陷胸汤、丸逐水,十枣汤涤饮,抵当汤泄瘀,开泻下法用治阳明腑实、瘀结、水饮诸变之先河。

这些方剂巧思效宏,药应证情,丝丝入扣,无疑值得后人进一步探幽索微,借鉴效法。

宋金时期刘完素论治外感病颇多创见,提出“表证未解,可攻里”的理论,自制防风通圣散主治风淫外袭,邪郁不解,化热成实,形成表里俱实,风火壅盛之候,疗验卓著。

张从正尤以攻下法名震于世,临床疗疾推崇下法,认为“积聚陈垄于中,留结寒热在内”均应尽逐,宜用下法。

泻下能使“陈垄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营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焉”。

所著《儒门事亲》进一步扩充下法具有磨积、逐水、通经、降气及催生、下乳等多方面效应,诸如浊水停积、壅结不去、疮肿锨痛、打仆闪挫、汤沃火烧、车碾犬伤等俱可投用泻下之法。

时至明清,随着温病学的兴起、昌盛,本法日趋发展完善。

明代吴有性鸣高立异,灼见粲然,吴氏《温疫论》首倡“温病下不厌早”,“客邪贵乎早逐”。

强调“邪不去则病不瘳,延缠日久,愈沉愈伏”,务“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为要”。

认为通里泻下不仅是通便泻实,且乃荡热清燥,属治本之举。

指出“温疫可下者,约三十余症”,总结出一套攻下宜忌理论,立说精当,示人规范。

陶华鉴于燥实内结,气血已衰之邪实正虚病证,泻下则元气不支,补正则邪实益壅,遂组制黄龙汤等,藉以攻补兼施,正邪并顾,临床运用颇广。

应用攻逐法治疗水肿杂病,明代名医张介宾独具心法。

通下逐邪法

通下逐邪法

典型病例
李某,女, 38 岁,工人。患者入院时体检: 肝上界在第6肋间, 肋下2. 5 cm,剑突下3 cm,质软,轻压痛,脾未及。肝功能:黄疸指 数30U,总胆红素2. 5mg,谷丙转氨酶400U,体温37. 6℃,诊断为 急性传染性黄疸性肝炎。证见肤目黄染,色如金橘,身热不扬, 汗少烦闷,脘痞欲呕,厌食油腻,右胁隐痛,腹胀满不适,大便秘结, 4日未解,小溲短少黄浑,脉象弦滑,舌红苔黄腻。脉证合参,显 系邪不入阳明,里结较轻,湿热蕴蒸,胆汁外泄所使,治宜通腑导 滞,清利湿热:生大黄(后下) 9 g,芒硝(冲服) 9 g, 茵陈30 g, 黄柏9 g, 栀子9 g,赤茯苓15 g, 车前子(包煎) 15 g, 白茅根30 g, 薏苡仁 30 g, 垂盆草30 g, 木通9 g, 甘草3 g。服3剂,身热尽退,黄疸大减。 继原方去木通,加冬瓜皮30 g、茯苓15 g, 计服20剂诸症消失,肝 功能复查正常,于同年7月19日出院。
通下逐邪法
通下逐邪法是温病重要治 法之一。所谓通下逐邪法,就 是用具有清热泻下解毒等作用的 药物,通导、攻邪、泻下温病 有形实邪内结病证的治法。
பைடு நூலகம்
典型病例
张某,男, 48 岁,农民。患者素体壮实,偶感时邪,寒热互作, 旋即但热不寒,经当地医院肌注青霉素、链霉素,口服土霉素1 周无效。证见: 患者赤膊赤足仰卧床上,面赤气粗,肌肤灼烫,午 后体温40℃,喃喃自语,惊惕不安,手足汗出,腹满痛拒按,大便秘 结, 5日未解,小溲短赤,脉象沉实有力,舌绛苔焦黑,辨证为邪入 阳明,燥屎内结,治宜通腑泄热:生大黄(后下) 12 g, 山楂15 g, 槟 榔12 g, 甘草6 g,莱菔子15 g,瓜蒌仁15 g。服1剂,大便即下,解球 粪数枚,色黑而硬,腹痛锐减,体温降至38 ℃,服2剂后,转球粪为 条粪,潮热消失,病告痊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通下法在温病中的应用
韩振杰陕西省榆林市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总医院(榆林719315)
摘要:本文就通下法在温病中的应用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即苦寒攻下法、扶正攻下法、通瘀破结法、导滞通下法。

关键词:通下法;温病学;医话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0.04.095文章编号:1003-8914(2010)-04-0699-02
通下法是攻导里实、逐邪下泄的一种方法。

具有通便荡积、泻下实邪、通瘀破结等作用。

温病中凡是有形实邪内结,如燥屎、积滞、瘀血等证皆可运用。

临床按其作用可分为苦寒攻下、扶正攻下、通瘀破结、导滞通下四种,尤其以苦寒攻下法运用机会最多。

柳宝诒所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位居中土,最善容纳,邪热入胃,则不复它传,故温热病热结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就是指此而言。

但也需根据病情的兼挟变化,与其他方法配合运用。

现就各法适应病证分述如下:
1苦寒攻下法
主要用于温病热结腑实或兼它径实热的纯实证。

1.1热结腑实证身热恶热,日哺潮热,烦躁昏谵,汗出大渴,小便短赤,腹满痛拒按,大便密结,或下利稀水、恶臭难闻,舌苔黄厚焦燥,甚至焦黄起刺,脉沉实滑数有力。

此系热入阳明,劫灼胃津,与肠中宿滞内结为燥屎,治宜苦寒攻下,可根据痞、满、燥、实的轻重分别用三承气汤(温病引用《伤寒论》三承气汤已减枳、朴之量,且以调胃承气汤为多用,因为温热病热结腑实证,津气损伤较伤寒腑实更重更速的缘故)。

1.2热结腑实兼它结实热证
兼痰疾热壅肺证:潮热便秘,咳喘胸闷,痰涎壅盛,苔黄厚腻而干,脉沉滑数,右寸实大。

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升降相关。

痰热壅肺,肺气不降,热结大肠,腑实不通,二者互为因果,故出现上述证候。

此属脏腑同病,治宜肺与大肠同治,以清痰热,宣肺气,通腑实为法,即苦寒攻下合宣肺化痰,方用《温病条辨》的宣白承气汤(石膏、大黄、杏仁、瓜蒌皮)。

此系燥热结于大肠,痰热结于胸脘所致,治宜攻下腑实,化痰开结,方用《温病条辨》的承气合小陷胸汤(瓜蒌、黄连、半夏、枳实、厚朴、大黄)。

实际上用俞根初陷胸承气汤更佳(瓜蒌、黄连、半夏、枳实、芒硝、大黄)。

1.3兼小肠热盛证身热烦渴,腹满便秘,小便涓滴,赤涩热痛,苔黄燥,脉沉数,左尺弦劲。

此系二肠同病,燥热内结大肠,又兼小肠热盛,下灼膀胱。

治宜攻下热结,清泻火腑,方用《温病条辨》的导赤承气汤(生地黄、赤芍、大黄、黄连、黄柏、芒硝)。

1.4兼热闭心包证身热肢厥,神昏谵语,舌謇语涩,腹满便秘,饮不解渴,舌降苔黄燥,脉沉滑数。

此系气营同病,多由腑实失下,邪热内陷,顺传心包而成。

此时虽以热闭心包为急,但腑实不去,热无从泄,必将内闭外脱。

故宜开窍醒神与攻下腑实并用,方用《温病条辨》的牛黄承气汤(安宫牛黄丸送服生大黄末)。

2扶正攻下法
主用于热结腑实兼津液不足,或兼气液两亏的虚实夹杂证。

2.1腑实兼阴液亏虚证身热腑满便秘,口燥咽干,舌红而干,苔焦燥,脉沉细有力。

此系热结液亏,半虚半实之证。

治宜增液攻下,方用《温病条辨》的增液承气汤(玄参、生地、麦冬、大黄、黄硝)。

2.2兼气液两亏证身热腹满便秘,口燥咽干,唇裂齿焦,倦怠少气,精神萎靡,舌干红,舌苔或黑而焦燥,脉沉细无力或沉涩。

此腑实未去,气液大伤之证,常由腑实失下,迁延而成。

治宜攻下腑实,大补气液,方用《温病条辨》的新加黄龙汤(大黄、芒硝、甘草、生地、玄参、麦冬、人参、海参、当归、姜汁)。

3通瘀破结法
主要用于热与血结的血热蓄结证。

以身热夜甚,少腹急结或硬满疼痛,神志如狂或发狂,舌质紫降而暗,脉沉实或沉涩为主要表现。

此系热入血分,与瘀血结于下焦之证。

治宜通瘀破结,方用《温病条辨》的桃仁承气汤或抵当汤。

4导滞通下法
主要用于湿热挟滞的湿温里结证,或湿滞大肠证。

4.1湿热挟滞,里结胃肠证胸腹灼热,脘痞呕恶,腹胀作痛,大便溏臭不爽,粘垢如酱,或色黑如漆,苔黄垢
·
996
·
光明中医2010年4月第25卷第4期CJGMCM April2010.Vol25.4
腻,脉濡数。

此系湿热郁蒸,与积滞相搏,里结阳阴,热重湿轻之证。

治宜清热化滞,导滞通下,方用枳实导滞汤(枳实、大黄、山楂、槟榔、厚朴、黄连、神曲、连翘、紫草、木通、甘草)。

4.2湿滞大肠,传导失职证少腹胀满而硬,大便不通,头晕胀如裹,神识昏蒙,脘痞呕恶,苔白垢腻,脉濡缓。

此系湿阻下焦,大肠气痹,传导失职,湿重热轻之证,洛宜宣气化湿,导浊通滞,方用《温病条辨》的宣清导浊汤(晚蚕砂、寒水石、猪苓、茯苓、皂荚子)。

(本文校对:王素红收稿日期:2009-09-13)
芒硝和硼砂组方治疗泌尿系结石98例王倩山东省莱芜市雪野旅游区上游卫生院(莱芜271117)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石淋;芒硝;硼砂;中医药疗法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0.04.096文章编号:1003-8914(2010)-04-0700-01
笔者自2005年6月以来治疗泌尿系结石时,在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芒硝和硼砂两味中药治疗9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介绍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98例均为门诊患者,男61例,女37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1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1个月。

其中肾结石42例,输尿管结石39例,膀胱结石17例。

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发作时腰腹绞痛,痛及前阴,尿频,尿痛,尿急,尿涩而余沥不尽,肉眼可见血尿,或小便有砂石排出,腹部彩超检查有定位结石。

1.2治疗方法自拟排石汤:海金沙30g,鸡内金15g,金钱草30g,茯苓15g,竹叶6g,滑石15g,萹蓄15g,瞿麦15g,泽泻15g,川牛膝15g,大黄10g,王不留行15g,三棱15g,莪术15g,甘草6g,石韦15g,车前子10g,路路通10g,杜仲10g,硼砂6g,芒硝6 10g,其中芒硝用量根据病情、年龄及体质灵活加减。

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2结果
2.1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彩超检查结石消失,随访半年未再复发;显效:症状消失,彩超检查结石直径缩小或向排尿端明显移动;有效:症状明显改善,彩超检查结石直径缩小不明显;无效:症状及彩超检查均无改善。

2.2治疗结果98例中,治愈56例,显效31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

3典型病例
许维明,女,76岁,因“阵发性右腰腹绞痛半年,加重两天”于2006年3月初诊。

曾行彩超检查提示右肾结石,经西医治疗疗效不佳。

来诊时,右侧腰腹部疼痛呈阵发性,伴尿痛、尿频、尿急,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有力。

彩超检查提示右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条状结石2.7cmˑ0.8cm,右肾大量积水。

诊断为石淋,辨证属下焦湿热,治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基本方中芒硝用至10g,服3剂后芒硝改为6g,连续服用15剂后,彩超复查结石消失,右肾少量积水。

中药上方去大黄,继服5剂,随访1年未再复发。

4讨论
本病属中医“石淋”,“血淋”,“腰痛”范畴,发病率较高。

究其原因,大多由于现代人多食肥甘酒热,以致湿热蕴积于下焦,复与尿中沉浊物互结,日积月累,逐渐结聚成块,小者为砂,大者为石。

或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大,恼怒伤肝,气滞不宣,气郁化火,气火郁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郁结成石。

治疗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行气活血为法。

自拟排石汤在此基础上运用了芒硝和硼砂两味药,芒硝性味咸寒,功能泻下、软坚、散结,故能溶石排石。

硼砂性味甘咸凉,《本草纲目》曰此药“其性柔五金而去垢腻,故治噎嗝积聚,骨哽痰核。

恶肉阴癀用之者,取其柔物也;治痰热眼目障翳用之者,取其去垢也”。

《本草经疏》曰此药“其性柔五金去垢腻,克削为用,消散为能”。

故运用硼砂治疗结石能将结石大者化小,小者化了,起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本文校对:王新府收稿日期:2009-09-20
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

今之医者,或记醜而不精于审脉,或审脉而不善于处方,或泥古而不化,或师心而自用,或临证不多,或狃于偏见,不能已疾而转以益疾,又乌可以言医哉。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嵇序》
·
007
·光明中医2010年4月第25卷第4期CJGMCM April2010.Vol2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