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专题一地球的运动2课时
1.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01】
观察:归纳昼夜长短的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
3·21
春分 昼夜平分
6·22 夏至 昼最长
夜最长 冬至 12·22
昼夜平分 秋分
9·23
南半球呢?
观察:归纳昼夜长短的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 夏至北半球各地昼
夏
0˚
半 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 长达一年最大,极
年 近出现极昼。南半球反之。 昼范围也达最大
无太阳直射
一次太阳直射
两次太阳直射 一次太阳直射
无太阳直射
夏至
春分
秋分
冬至
冬至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任务3 结合生活体验,归纳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及变化。
讨论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下列问题。 (1)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2)一年中什么季节白昼时间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什么
6.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再变长
D.先变长再变短
7.若同学观察到正午时刻竹竿的影子长度为0,则穿过当地的纬线是(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回归线
数九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 图的习俗,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过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下图为二十四节气 示意和九九消寒图。读图,完成8~10题。 8.数九第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的状况最接近( )
0˚
春 秋
全球昼夜等长
分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 冬至北半球各地夜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备课标】(一)课程内容标准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公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公转(二)课标具体目标1、通过观看地球公转动画视频、学生正确演示地球的公转,正确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旋转中心。
2、通过用事实举例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备重点、难点】(一)教材的重难点:重点:地球公转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难点: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二)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重点目标:1、通过观看地球公转动画视频、学生正确演示地球的公转,正确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旋转中心。
2、通过用事实举例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难点目标:通过用事实举例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备学情分析】(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1、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和旋转中心:95%学生能够掌握2、地球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85%学生能够掌握3、用事实举例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60%学生能够掌握(二)普遍性问题:用事实举例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备教学目标】1、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地理观测的能力。
2、通过用解释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透过地理表象,分析归纳地理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利用地球上的五带分布图说出五带划分的界限,并能够举例说明各带的特点。
4、通过说明地球公转与季节更替等地理现象的关系,让学生获得学习地理的成就感,并且深切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
【备教学过程】【构建动场】在我们这个地区,我们每一年都会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我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是在世界上有的地方却没有四季的变化,有的是终年严寒,有的是终年炎热。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揭示这些现象的奥秘。
【新课】活动一:通过观看地球公转动画视频、用地球仪演示和阅读课文说出地球公转的特点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活动程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归纳提升1、自主学习通过观看地球公转动画视频,请学生认真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公转的中心是什么?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3)阅读课文,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2、小组合作请学生上台正确演示地球的公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合作演示:小组内一人当太阳,一人当地球。
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导学案1.地球的自转(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4)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的更替。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一半。
因此被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
(昼与夜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是与太阳光垂直的大圆圈)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
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方的时刻早。
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来计算,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2.地球的公转(1)定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
(4)特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5)产生地理现象: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地球绕日公转的姿势很独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倾斜度是不变的,而且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公转及其这一特点,是形成太阳光热在不同纬度地带分布和地球上存在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
由于地轴相对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为66.5°,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最北界线是23.5°N,当太阳直射在这一纬线上时,正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夏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就返回向南移动。
所以北纬23.5°这条纬线,这条纬线被称为北回归线。
当太阳向北再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是春分日(第二年的3月21日前后)。
如此往复,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在北纬66.5°以北和南纬66.5°以南的地区,会出现一天中太阳不升(极夜)或不落(极昼)的现象,所以,把这条纬线分别称为北极圈和南极圈。
南半球季节变化与北半球相反,3、4、5月是南半球秋季,6、7、8三个月是南半球的冬季,9、10、11三个月是南半球春季,12、1、2三个月是南半球的夏季。
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规律: 南半球左偏
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转,你能说出地球上的地理现象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区时
意义 4、对地球的形状产生影响 思考昼半球、夜半球及晨昏线上昼夜状态如何表达?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晨昏线 北极
南极 晨昏线
昼夜交替
假地1设球.为地本什球身么本不会身发有发光昼光,夜。不 假透 不交设明 停替地, 的现球又 运象透由动?明于,。地所球以在有 假昼设夜地交球替不现运象动产。生。
运动方向 偏转方向
地球自转偏向力的方向
规律:
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赤道上不偏
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意义:
由于地球自转使地球上的大气运动(气旋和反 气旋)、海水运动都产生偏向,对地球表面的 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想一想?
看图示思考,为什么长江北岸与江心沙洲连在一 起形成长江下游三角洲平原?
昼夜状态如何表达? 太 讨 思任阳 论 考一昼高 一 昼瞬半度天半球间,中球即上,太、:太地太阳夜阳阳球高半高高度球各度度的及地角大变晨的于所化昏0简处。,线称的另 上.指昼一 昼夜 的 天 夜状是中 状态晨太何 态可昏阳时如线以光太何上用线阳表:太太对高达阳阳当度?高地最高度地大度等平?于来面0表。的示倾。角。
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转,你能说出地球上的地理现象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昼夜交替的周期有多长,有何重要
隔经度15º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 晨线是一个半圆,昏线是另一个半圆。
第一,地球上与太阳光线相垂直的线就是晨昏线。
时区。 5º个经度,区时相同,但日期不同(日界限东侧的时间比西侧迟一天)。
讨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另一天中何时太阳高度最大? 由于地球自转,在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始终保持惯性的方向前进,而地球上通常使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4、对地球的形状产生影响 任一瞬间,地球各地所处的昼夜状态可以用太阳高度来表示。
1.2 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观念、方向和周期;了解公转运动的特征、公转中二分二至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2)通过演示地球运动和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动手、读图分析能力;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解释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2)五带的名称和界限(3)公转的特征、二分二至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4)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难点:(1)自转产生的地方时差。
(2)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3)四季的形成(4)五带的特征教学准备:(1)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小地球仪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导入:同学们,我们上堂课学习了地球的一种运动形式——自转,那么地球还有没有另外一种运动的形式呢?(不知道)演示:拿着地球仪(当作地球)不停地绕着一个点(当作太阳)运动,同时将地球仪不断自我转动。
讲述:大家看看,地球除了围绕地轴不停转动之外,还怎样转?(围绕着太阳不停转动)那么,围绕太阳的转动叫什么呢?(叫公转)公转是地球运动的另外一种形式。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一)公转的规律1、概念2、方向3、周期4、特征教师说明:和自转一样,我们首先来学习公转的规律。
我们首先请一位同学来演示地球的公转。
学生演示:有问题及时纠正(如方向)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公转中有什么现象?(1)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
(2)地球总是一圈一圈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3)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并指向同一个方向。
(4)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和自转相同。
讲述: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时间正好是一年,也就是说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通过人们观测发现,它在宇宙空间中的指向是保持不变的。
板书:(二)公转的地理意义1、形成了四季演示说明:同学们想象桌上的灯光中心正好在桌子面上,我们选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桌上用红笔画出四个大箭头,当作太阳直射点,地球仪绕灯光(太阳光)慢慢转动。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
安徽定远英华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地理导学案编制:朱婷婷审核:黄煜审批: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2.知道五带的界限及各自的特点。
【重难点】1.四季的交替五带的形成。
2.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的引导,认真阅读教材并用红色笔进行勾画(包括文字与任何图片),完成课本相关活动,并独立完成导学案。
2.将预习时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色笔标记并随时记录在导学案【我的疑问】区,准备课上讨论质疑;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并按要求积极互动,积极思考,展示规范,点评到位,大胆质疑。
一、预习案(独立完成)1.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这一天称为。
2.春分日前后的3、4、5月是北半球的,南半球的。
3.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半球这一天称为。
4.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和。
5.每年的和(节气)太阳光直射赤道。
6.太阳直射的最北界限是,它是带和带的分界线。
北寒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我的疑问——二、探究案(合作展示)1、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2、、试画出地球公转示意图,并标明二分二至及四个节气的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昼夜长短和公转方向时间:________ 班级:姓名:小组:评价:3. 画出五带示意图,并标出五带的名称、范围。
三、训练案(当堂检测)1. 下列节日中北京白昼时间最短的是()A、元旦B、教师节C、国庆节D、国际儿童节2.地球上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的地区是()A、热带和温带地区B、南北回归线之间,但不包括南北回归线C、南极圈和北极圈以外的地区D、赤道3. 2012年11月8日—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十八大会议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的()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②、十八大会议期间,北京昼夜长短的情况是()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昼夜等长D、出现极昼4. 读五带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______________图中的字母是__________。
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1、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2、四季的形成。
步骤
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习导入
前面一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地球的自转及其意义,在上新课之前先来复习有关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方向
周期
绕转中心
现象
自转
公转
(不填)
分组自主学习、展示
利用地球运行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在演示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思考问题
问题一
1、假设地球直立着(地轴不倾斜)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
2、假设地球直立着公转,南北半球在一年中获得的太阳热量会有变化吗?会不会有季节的变化?
问题二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探究以下问题
1、以北半球为例,解释四季的变化
主备人赵雪玲复备人审核人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并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和各自的特点。
三、情感目标
节气
太阳直射点
日期
月份
北半球季节
2、南半球的四季与北半球的四季有何不同?
问题三
我们北半球一年中昼夜时间是否等长?如不等长,那么四个节气时昼夜长短有什么特点?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北半球昼夜长短
北半球有无
极昼(夜)
问题四
1、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分成了哪五带?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2课时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自转的概念及特点;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过程与方法:利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自转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法制渗透):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中,领悟到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对地球运动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球所在的环境,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三、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启发式学法:讨论法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五、教学策略:提供大量图表,阅读材料,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演示,观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地球自转规律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我们都生活在地球的表面。
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为什么会不断地经历白天、黑夜,春、夏、秋、冬呢?这一切都是缘于地球的运动所形成的?讨论后发言,教室引导引发学生兴趣讲授新课找一个学生到讲台前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其他学生注意观察和讨论。
教师演示地球的自转,让学生注意观察自转的方向,然后将地球仪北极、南极对着学生演示地球自转让学生判断。
模拟实验,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照射在地球仪上,看看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交替现象。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下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被太阳着凉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着凉的半球是黑夜,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地球表明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总结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
集体备课课时教案及二次备课记录学科地理年级初一周课时数 2 备课组集中研讨时间主备人二次备课教师教案使用时间课题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计划课时3课时本节课为第 2 课时一、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
(2)使学生知道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使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
2、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识记理解运用1、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
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地球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三、教学难点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四、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新授课图表记忆法、比较记忆法、谈话法等五、自主预习自主预习内容预习要求怎样进行预习反馈课本第十一页图文。
课堂15分钟看图做学练案上考点梳理题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及组间点评等形式六、教学程序设计集体备课研讨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怎么讲”?学生在课堂上“练什么”?“写什么”?请在教师讲述程序前注明,在学生练习和书写程序前注明。
主备人设计的教学流程上课教师二次备课导入新课:(复习导入)1.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什么?(教师活动)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点。
1、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
2、地球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完成学案。
(教师强调学生注意观察图,简单示意图讲解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结合家乡讲解)教师对自主学习环节进行点评和进一步拓展。
(学生活动)分小组进行合作交流探究(同学先小组交流,上黑板展示,推荐发言人点评)1.学练案上考点训练第5题。
加深拓展,如果地轴不倾斜,会不会产生四节变化?2.学练案上考点训练第6题。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学生活动)完成反馈练习(考点训练)。
(通过上面的反馈练习,强化了对公转的方向、公转的特点和产生地理现象的认识,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教师活动)纠错点评。
教学设计1:1.2.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
《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课标要求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公转。
■教学目标1.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公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公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低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3.在实验演示、观察思考、总结归纳等探究过程中,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公转。
■教学重点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低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景法、实验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情景感受法、实验体会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用日影变化的生活图片创景导入,根据课前预习成果,小组成员讨论现象成因,引入地球公转运动知识的学习。
实验探究,观察发现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用地球仪以及灯泡、手电筒或蜡烛等光源,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观察讨论地球公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
用手电筒作为光源,模拟太阳光的照射,观察光亮点(直射点)与地球仪上三条标志性纬线(赤道、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小组成员共同思考下列问题: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3.下面两种情况中,太阳分别直射地球的什么地方?4.观察家乡所在的地区居民楼的主卧室和阳台,通常朝哪个方向?为什么?5.为使底层住户也能全年见到阳光,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为什么?6.家乡所在的地区哪个季节傍晚放学的时间最早和最晚?为什么?家乡四季的景观有哪些变化?我国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哪个带,这对我国有哪些好处?小组长协调大家的观察讨论结果,记录员做好相关结论的记录工作。
学案9:1.2.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学习目标】1.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等特征,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演示地球公转。
2.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形成四季;记住公转中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3.生活体验,归纳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及变化,以及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4.知道地球公转产生五带;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学习过程】一、地球的公转1.定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
4.特点:地球公转时,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二、地球公转的意义1.四季(1)产生: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
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
(2)划分:春季: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夏季: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秋季: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冬季:冬至日前后的12及次年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南半球季节相反。
(3)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平分;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
(4)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和移动规律2.五带(1)产生: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异。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力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2)划分界线:回归线(23.5°)和极圈(66.5°)。
(3)五带的名称、范围、特点【易错提醒】1.区分寒、温、热带与低、中、高纬度带的范围(1)低纬度的范围是南、北纬0°~30°,中纬度的范围是南、北纬30°~60°,高纬度的范围是南、北纬60°~90°。
教学设计16:1.2.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 1.学会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以及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知道昼夜更替、时差和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等基础地理知识;2.通过头脑构建地理运动图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3.由地理现象反过来分析起本质,学会分析、推理的方法和技能。
过程和方法:动画演示与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兴趣,并联系生活实际总结地球运动与生活的关系。
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现象背后都有其客观的规律,懂得只有人们掌握规律才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然、与自然和平共处的道理。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探索大自然的不懈努力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述法、演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引入: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那么,地球的这些运动有什么规律吗?人们可以通过哪些自然现象来认识和把握地球的这些运动呢?这节课,我们先来看看地球的自转有哪些规律吧。
教师:(提问)生活中,你们知道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哪些自然现象吗?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指出昼夜更替现象和时差就是地球自转的两个重要现象,提问:那么,地球的自转是如何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呢?1.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教师:(问)假设地球不运动,地球上有没有昼夜之分呢?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地球上产生昼夜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太阳照射地球;第二,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的产生与地球是否运动没有关系,但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就没有昼夜的更替现象。
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叫昼半球;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叫夜半球。
教师:(问)你怎样理解教材相关文字中“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句话的含义?(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演示)用灯泡做光源,在黑暗的区域照射地球仪,并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及昼夜更替现象。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地球的物质组成
地球的物质包括岩石、土壤、水、大气等
岩石是构成地球地壳的主要物质,其种类包括花岗岩、砂岩、石灰岩等。土壤是指一些细微的土壤颗粒和矿物 质,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流体,包括海洋水、河水、湖水等。
地球物质的作用
岩石、土壤和水都是组成地球地壳的重要物质,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多样的自然景观。大气圈包围着地球 表面,是地球的气体层,对地球的气候有着重要影响。地球表面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变化,包括山地、高 原、盆地、平原、河流和湖泊等自然景观。
02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1 2
定义
地球沿着一个近似椭圆形的轨道绕太阳旋转, 同时自转。
自转周期
一天,约24小时
方向
3
自西向东
地球的公转
01
定义:地球沿着一个近似椭圆形的轨道绕太阳旋转,同时自转 。
02
公转周期:一年
方向:自西向东
03
日月星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东升西落
与地球自转的关系:由于地球 自转,我们看到的太阳、星星 和月亮似乎都在移动。
1.2.2地球的运动
目录
• 地球和地图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气候 • 自然环境的演变
01
地球和地图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近似球体的形状,半径约为 6371千米。
2
地球的大小是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 约为6357千米,因此赤道略鼓,两极稍扁。
3
地球的表面有山脉、河流、湖泊、洋底等自然 景观,构成了多样地形地貌。
04
地球的气候
气候的形成
1
地球的气候受太阳辐射、地球运动、地形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题思路】第(1)题“某投资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 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卖出欧元”是问题的核心,“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 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是限定条件。解此题的方法有二:一是根据法兰克 福开市(东经8.5°,上午9时)后12小时(即当地时间21时),世界上属于上午9时 到下午5时的经度范围(西经171.5°~西经51.5°),直接得出选择纽约(西经 74°在西经171.5°~西经51.5°之间)市场卖出。二是依据法兰克福开市后12 小时(即东经8.5°所在时区的区时为21时),逐一计算出四大金融中心的区时(东 京为次日5时,香港为次日4时,伦敦为同日20时,纽约为同日15时),最后选定 纽约。当然,如果有考生按地方时计算,也可以,方法同二。
【例3】(2002年文科综合)2002年1月1日,作为欧洲联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 流通,这将对世界金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回答(1)~(2)题。 (1)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如果某投资 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东经8.5°)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 想尽快卖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 ) A 东京(东经139.5°) B 香港(东经114°) C 伦敦 D 纽约(西经74°) (2)在上述假定的营业时间内(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下列各组金融中心 能保证24小时作业的是( ) A 法兰克福、新加坡(东经104°)、伦敦 B 伦敦、香港、旧金山(西经122.5°) C 伦敦、东京、纽约 D 东京、洛杉矶(西经118°)、纽约
【解题回顾】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即为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 夜平分,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晨昏线与经线成23°26′夹角 时即为冬、夏至日,北半球阴影多为冬至,阴影少为夏至。
【迁移·变式】上图的甲、乙、丙,是下图中甲′、乙′、丙′的部 分
【例2】关于太阳直射点的判断 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图:太阳直射点正向北运动,此时:(阴影部 分为黑夜)( )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6
A 日期大约是11月底至12月初 B 地球公转速度比较快 C 北京正值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D 巴西高原正值草木枯黄
【解题思路】首先应明确此图为南半球图,南极圈大部分发生极昼, 又因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故确定直射点在南半球,靠近南回归 线,且属冬至到春分段。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则要抓住直射点 最大,由此点向两极递减,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 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值。 【答案】B 【迁移·变式】(1)可把上图转给为下图,使学生对此知识点融会贯 通,灵活应用,形成能力。 (2)如果把上图,地球公转的箭头,变为逆时针,本题答案又该是 什么?请学生思考。
专题一地球的运动2课时
太阳直射点回归移动规律可用上图表示:利用该图可判断任意一天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 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 (1)判断某日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方法:据日期确定直射
直射点
点的纬度位置,再套上“正午太阳高度从 (用直射点纬度代替) 向南北
两方逐渐减小的规律”即可。如北半球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 的变化规律是: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减少。
第(2)题判断、推理的核心是“下列各组金融中心能保证24小时作 业”,即24小时的每时每刻三个金融中心总有一个在营业。要符合 上述条件,这三个金融中心之间的经度应该依次相差120°左右, 如0°~120°E~120°E~0。据题中的选项分析,A选项法兰克 福(东经8.5)、新加坡(东经104°)、伦敦(0°经度)不符合题意, C选项伦敦(0°经度)、东京(东经139.5°)、纽约(西经74°)不
符合题意,D选项东京(东经139.5°)、洛杉矶(西经118°)、纽约 (西经74°)也不符合题意,只有B选项伦敦(0°经度)、香港(东经 114°)、旧金山(西经122.5°)最接近题目的要求。 【答案】(1)D(2)B
【迁移·变式】欧盟总部——(布鲁塞尔),欧盟中不使用欧元的国家 有英国、瑞典、丹麦,欧盟现在再次东扩,到2004年接受哪10个 新成员国?(塞浦路斯、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立陶宛、拉托维 亚、马耳他、波兰、斯洛文尼亚。)
【解题思路】(1)晨昏圈(线)是某一瞬间太阳光线与地球表面切点 的集合,由两个半圆弧组成,若是从黑夜过渡到白昼的界线,则为 晨线,反之为昏线。 (2)晨昏圈(线)上太阳高度为零,晨昏圈(线)与太阳光线垂直。 (3)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晨昏圈(线)不断地在地球表面移动, 其规律受地球自转方向的影响,与地球自转方向是相反的,即从东 向西。 (4)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一年之中晨昏圈(线)不是永远同经线重 合,而是在0°~23°26′之间变化。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 变化,春秋分日时为0°,冬夏至日为23°26′。 (5)晨昏线的变化意味着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 【答案】(1)甲 重合 相交成23°26′的夹角(2)丙 18(3)向北由 慢到快再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