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李清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家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李清照的文学常识,体会词人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进而感悟词作主旨;结合内容阅读赏析。

3.品味本词豪放的艺术风格,感受词人对自由的渴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及背景,体会词人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结合内容阅读赏析词作,感悟词作主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设计

在中国文化史上,宋代是一个特别的朝代,因为它不强调武力和战争,而是积极地去建设文化。提到宋代的文化,人们一定会想到宋词,“词苑千载,群芳竞艳,盛开着一朵女儿花。”这朵女儿花就是李清照。在三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中,女子是长期缺席的,但是李清照的词却明耀古今。她的词到底有怎样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李清照的《渔家傲》,去轻嗅这枝女儿花的芳香。

2.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派代表,号易安,有“千古第一才女”“一代词宗”之称。李清照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是文章名流李格非,母亲王氏相传是宰相之女。家境殷实,书香门第。李清照从小便受到文学的熏陶,文化修养不俗。十七岁,李清照遇到了赵明诚,二人结为连理,婚后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与赵明诚在一起的

日子是李清照一生最安宁、幸福的时光。可是好景不长,靖康二年,北宋被金所灭,李清照开始南渡。也许是情深不寿,情深天妒,丈夫赵明诚在劳顿交加之下,身染疟疾,病逝。李清照痛不欲生,可是斯人已逝,生者还要活着。国破家亡的李清照带着收集的文物字画独自辗转,颠沛流离。此时的她多么渴望有个人能来关心她呵护她,而就在这时她的第二任丈夫张汝舟出现了。张汝舟只是觊觎于李清照收藏的字画,并非真心,所以不久便漏出了丑陋的嘴脸。对李清照恶语相待,甚至大打出手,李清照提出离婚,可在当时女子是不能与丈夫离婚的,惹来牢狱之灾。后来被弟弟救出。晚年的李清照过着清简的生活。这首词就写于南渡之后。

3.走进文本,诵读体悟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过程中注意正音正字。

2.学生自由朗读,并且思考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通过你的课前预习,你认为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描述了梦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5.文本赏析

这首词在《花庵词选》中题为“记梦”。既然是记梦,梦中一定会出现很多场景。作者为我们描绘了那些场景,请你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场景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场景。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渡千帆舞。

早晨,漫天的云涛汹涌翻滚,雾气弥漫漂移,海面上刮起了大风,无数舟船破浪前进,我坐在颠簸的船上,仰望天空,只觉得,银河就要旋转起来了。

(1)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场景?描写好在哪里?

这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这些景物原本是孤立的。作者运用两个动词“连”“接”,将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画面。

这种海天相接的感觉让我想到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两句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的潮水是平静的,而李清照笔下的江面却是波涛汹涌的。

接下来下句同样用两个动词“渡”“舞”,足见风浪之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在风浪之中的感受,使人身临其境。杜甫在《阁夜》中“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这幅场景给你留下的感受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让我们体会到这种感受的?(写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辽阔,壮美,瑰丽雄伟,意境开阔

总结:这两句既有梦境的虚幻性,同时又使人身临其境,富于生活的真实感。虚虚实实,为全词奠定了奇情壮采的基调。怒涛行舟图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迷迷糊糊之中,仿佛我的梦魂来到了天帝住的地方。听到天帝在说话,恳切地问我要回何方?

(1)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场景?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天帝形象?

“仿佛梦魂”说明作者在梦境之中。“殷勤”是“恳切”“关切”的意思。这句当中词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众的天帝形象。这两句虽然语言简洁,但是却包含着深厚的感情。李清照在南渡过程中,独自漂泊,十分渴望有人关心她。在梦境中她竟然得到了天帝的眷顾,我想这也是她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求。

(2)渴望得到天帝眷顾的只有李清照吗?这句还暗含着怎样的情绪?

这种渴求应该不只是为了孤苦无依的自己,更是为了战火中流离失所的百姓。北宋朝廷软弱无能,百姓在战火中失去家园。所以这三句就与现实中的北宋朝廷,社会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表现了李清照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判态度。天帝问归图

3.面对天帝的提问,李清照是如何回答的呢?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上阕是天帝问归,下阕一个“报”字的回答,自然地将上片和下片衔接起来。

(1)这一句“嗟”是核心,作者慨叹的是什么呢?

“路长”“日暮”化用典故,出自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长是指人生的道路还很漫长,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可是我已经日暮,人生已经进入暮年。这一句其中充满了彷徨和无奈,已至暮年,可是人生的很多理想还没有实现。(理想未实现的

忧伤)

(2)下句核心是“漫”,这个字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漫”白白的,徒劳的。我虽然能写出惊人的句子,但是是毫无用处的。为什么毫无用处?因为无人欣赏,这一句中蕴含着怀才不遇之感。

总结:人生的路还很漫长,可是已至暮年,空有一身学问却没有知己。面对这种惨淡的现实,李清照是如何选择的?她到底要归向何处呢?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上去。

再次化用典故,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鹏,是传说中的一种大鸟,由鲲变化而来。所以我们常听说鲲鹏。鹏有多大呢?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当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时,一煽动翅膀,激起的水花,就能达到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而起,飞往九万里的高空。鹏之所以能够飞往九万里高空是因为凭借着风势。李清照也希望能够凭借着风势,像大鹏一样,飞往九万里的高空,而且希望风不要停,把我吹到三山去。李白也有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与此相似。

飞往三山,三上是什么地方?

曹雪芹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那么李清照想去哪里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