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5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
第32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纲明细] 生态系统的结构(Ⅰ)课前自主检测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生态系统类型众多,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P88—小字)(√)2.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全部的动物和植物也是一个系统。
(P88—旁栏思考)(×)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太阳能变成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
(P90—正文)(√) 4.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P90—正文)(×)5.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通过食物链由一个营养级向下一个营养级传递,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是固定不变的。
(P91—正文)(×)6.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P91—正文)(√)7.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P91—小字)(√)8.一般来说,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这个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与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越强。
(P92—练习)(√)9.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P92—正文)(√)(2016·海南高考)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 )A.田螺 B.小球藻 C.大肠杆菌 D.草鱼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生产者。
田螺、草鱼是消费者,A、D错误;小球藻是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B正确;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大肠杆菌是消费者,C错误。
知识自主梳理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1.生态系统的概念02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由□01生物群落与它的□03生物圈。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0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1.组成成分:□解者。
2.各生物成分比较[特别提醒]1.三类“不一定”(1)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如蓝藻、硝化细菌),植物不一定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名师一号】2015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
体验·双基考题(时间:10分钟)建体系练能力速效提升建网络练考题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B.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C.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化学元素的相关知识。
细胞中每种元素的作用各不相同;脱氧核苷酸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细胞中的微量元素虽含量极少,但其作用和大量元素同等重要。
故A、B和D项都不正确。
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C项正确。
答案 C2.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解析本题考查几种有机化合物的鉴定、组成单位及其功能的基本知识。
列表中编号①所述内容中脂肪的组成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故A项不正确;②所述内容中糖原是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故B项不正确;③中各项内容均正确;④所述内容中核酸分为DNA和RNA,甲基绿染液只能用来鉴定DNA,故D项不正确。
答案 C3.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A.纤维素和尿素B.脂肪酸和磷脂C.腺苷三磷酸和核糖核酸D.胆固醇和血红蛋白解析本题考查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比较能力。
纤维素的组成元素为C、H、O,而尿素为C、H、O、N;脂肪酸的组成元素为C、H、O,而磷脂中含有P;腺苷三磷酸和核糖核酸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胆固醇的组成元素为C、H、O,而血红蛋白是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H、O、N等。
答案 C4.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
请回答:(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_______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_和________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_和________溶液。
【名师一号】2015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选修1植物的组织培养和酶的研究与应用
体验·双基考题(时间:10分钟)建体系练能力速效提升建网络1.植物的组织培养2.酶的应用练考题1.(2013·江苏)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为尽快推广种植,可应用多种技术获得大量优质苗,下列技术中不能选用的是()A.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B.采用花粉粒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苗C.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D.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解析A、C、D三项均属于无性繁殖,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而利用花粉粒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苗的染色体数目减半,故不能采用。
答案 B2.(2013·重庆理综)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α-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必须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细胞壁,愈伤组织细胞有细胞壁,加入诱导剂,细胞也不能融合,不能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B项错误。
答案 B3.(2014·南京模拟)如图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的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花药中未成熟的花粉――→①愈伤组织――→②丛芽――→③完整植株A.过程①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③表示再分化B.过程①②需要照光C.过程①②③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D.通过过程③获得的完整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解析本题考查花药离体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A错误,过程①表示脱分化,过程②表示再分化。
B错误,通常幼小植株形成后才需要照光。
C正确,通过过程①②③,花粉细胞形成了完整的植株,体现了花粉细胞的全能性。
名师一号2015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教学课件:选修1专题2微生物的讲义培养与应用
理教材 巧思维 夯基固本
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3页
返回导航
选修1 专题二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生物
读透教材 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1.培养基:
(1)培养基即人们按照 □1 _微__生__物__对__营__养__物__质__的__不__同__需__求___,
3.筛选流程
土壤取样— □36 选__择__培__养__→ □37 梯__度__稀__释__→将样品涂布到 □38 鉴 ___别__纤__维__素__分__解__菌__的培养基上→挑选□39 __产__生__透__明__圈__的菌落。
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13页
返回导航
选修1 专题二
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14页
返回导航
选修1 专题二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生物
(5)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应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
(√)
(6)统计样品中的活菌一般用平板划线法。(×)
(7)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
剂变蓝,则说明筛选到分解尿素的细菌。(×)
□5 _p__H_、__特__殊__营__养__物__质__及__氧__气_____的需求。
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5页
返回导航
选修1 专题二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生物
2.消毒和灭菌
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6页
返回导航
选修1 专题二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生物
思考辨析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根据物理状态的不同,培养基只有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 基两种类型。(×) (2)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四种成分。 (√) (3)在配制培养基时,除满足营养需求外,还应考虑pH、O2 及特殊营养物质的需求。(√) (4)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
【名师一号】2015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17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体验·双基考题(时间:10分钟)建体系练能力速效提升建网络练考题1.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 r的配子占1/2C. 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 r X 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
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双亲均为长翅,F1代中有残翅,则双亲基因型为Bb和Bb,F1代中长翅:残翅=3:1,已知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因为残翅占1/4,可推知白眼占1/2,得出亲本雌蝇为红眼长翅果蝇,基因型是BbX R X r,亲本雄蝇基因型为BbX r Y。
亲本雌蝇的卵细胞中X r占1/2,亲本雄蝇的精子中X r占1/2,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 r的配子占1/2,A项和B项正确;F1代出现长翅的概率为3/4,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4×1/2=3/8,C项错误;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其初级卵母细胞基因型为bbbbX r X r X r X r,经减Ⅰ后,次级卵母细胞基因型为bbX r X r,减Ⅱ后,产生bX r的卵细胞,D项正确。
答案 C2.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色盲基因,故A项错;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染色体的遗传而遗传,故B项对;生殖细胞既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有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们都选择性地表达,故C项错;在减Ⅰ时X和Y染色体分离,次级精母细胞中有的只含X染色体,有的只含Y染色体,故D项错。
【名师一号】2015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体验·双基考题(时间:10分钟)建体系练能力速效提升建网络练考题1.(2014·安庆四校联考)现在有一个婴儿在出生后医院为他保留了脐带血,在以后他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某种难治疗的疾病,就可以通过血液中的干细胞来为其治病,关于这个实例说法正确的是()A.用干细胞培育出人体需要的器官用来移植治病,需要激发细胞的所有全能性B.用脐带血中的干细胞能够治疗这个孩子所有的疾病C.如果要移植用他的干细胞培育出的器官,需要用到细胞培养技术D.如果要移植用他的干细胞培育出的器官,应该长期给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解析用干细胞培育出人体需要的器官用来移植治病,不需要激发细胞的所有全能性。
用脐带血中的干细胞只能培育出人体的许多器官,用来移植,但不是所有疾病都能治疗,如流行性疾病。
如果要移植用他的干细胞培育出的器官,需要用细胞培养技术;如果要移植用他的干细胞培育出的器官,由于是自身的细胞培育成的,没有免疫排斥反应,所以不用长期给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答案 C2.(多选)(2014·江苏盐城调研)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从怀孕妇女胎盘的羊水中提取了干细胞,并在实验室培养后生成了多种人体组织和器官,如骨骼、肌肉、肝脏等。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研究说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B.这些干细胞与由其生成的肌肉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相同C.这些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上将有较好的医学用途D.这些骨骼、肌肉等的形成与细胞分裂和分化有关而与细胞凋亡无关解析由细胞培养得到了各种组织和器官体现了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是胚胎干细胞分裂与分化的结果,但是细胞分化没有改变遗传物质,各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还是一样的。
胚胎干细胞能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可用于器官的移植。
组织和器官的形成与细胞分裂和分化及细胞凋亡都有关。
答案ABC3.毛角蛋白Ⅱ型中间丝(KIF Ⅱ)基因与绒山羊的羊绒质量密切相关。
获得转KIF Ⅱ基因的高绒质绒山羊的简单流程如图。
【名师一号】2015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选修1 专题4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体验·双基考题(时间:10分钟)建体系练能力速效提升建网络练考题1.(2013·江苏)(多选)小鼠杂交瘤细胞表达的单克隆抗体用于人体试验时易引起过敏反应,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可选择性扩增抗体的可变区基因(目的基因)后再重组表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不必考虑表达载体的序列B.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C.PCR体系中一定要添加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DNA聚合酶D.一定要根据目的基因编码产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受体细胞解析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引物的作用是与目的基因的单链首端结合,然后开始复制,因此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必须考虑表达载体的序列,A项错误;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因此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B项正确;PCR技术中需要的是热稳定的DNA聚合酶(Taq酶),C项错误;要获得不易引起过敏反应的单克隆抗体,需选择既能产生抗体,又能大量增殖的杂交瘤细胞为受体细胞,D项正确。
答案BD2.(2013·北京理综)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A.噬菌体须在活菌中增殖培养是因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B.提取组织DNA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C.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D.PCR呈指数扩增DNA片段是因为上一轮反应的产物可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解析噬菌体是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细菌病毒,因为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必须寄生在细菌细胞中才能生存;提取组织中的DNA是利用组织中的各种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提取;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PCR呈指数扩增DNA片段是因为上一轮反应的产物可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
答案 C3.从玫瑰花中提取出的玫瑰精油称为“液体黄金”,是世界香料工业不可取代的原料。
【名师一号】2015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6讲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体验·双基考题(时间:10分钟)建体系练能力速效提升建网络练考题1.(2013·山东理综)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
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A.神经细胞的树突B.线粒体的嵴C.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D.叶绿体的基粒解析神经细胞形成的树突,增大其膜面积有利于与多个神经元建立联系,便于神经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
其他三项增大膜面积的目的都是利于增加酶的附着位点,以提高代谢效率。
答案 A2.(2013·安徽理综)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B.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C.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D.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相关知识。
RNA合成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并在细胞核内完成剪接、修饰等加工过程,A项正确;核糖体是肽链合成的场所,内质网、高尔基体是分泌蛋白加工的场所,B项错误;线粒体将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C项错误;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项错误。
答案 A3.(2013·广东理综)(双选)下表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选项细胞细胞壁光合作用染色质细胞全能性A 蓝藻细胞有有有无B 洋葱根尖细胞有无有有C 兔成熟红细胞无无有有D 蛙受精卵无无有有解析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无染色质;洋葱根尖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有细胞壁和染色质,具有细胞全能性;兔是哺乳动物,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因此,其成熟的红细胞无染色质,也无细胞全能性;蛙受精卵是动物细胞,无细胞壁,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染色质,具有细胞全能性。
答案BD4.(2013·江苏)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名师一号】2015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体验·双基考题(时间:10分钟)建体系练能力速效提升建网络练考题1.(2013·江苏)将江苏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20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下图。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多选)()A.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D.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解析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土壤微生物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由题图可知,土埋后秸秆残留量最少,A项正确;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B项正确。
如果处理时间提前30天,处理时间段内温度高,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速度快,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下降趋势,C项错误。
从图中看出,堆放处理的比水泡处理的秸秆残留量多。
说明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低于厌氧性微生物,D项错误。
答案AB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解析甲能固定太阳能,是生产者。
乙以甲为食,是消费者。
该生态系统有能量输出到其他系统中,故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太阳能必须经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转化成化学能才能进入生态系统并开始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可以电能、热能、化学能的形式输出。
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答案 D3.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其中代表分解者的是()A.① B.②C.③D.⑤解析根据①与③之间的双向箭头判断:①是生产者,③是大气中的CO 2;根据①②④的碳都流向⑤,可进一步判断:②是初级消费者,④是次级消费者,⑤是分解者。
【名师一号】2015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31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体验·双基考题(时间:10分钟)建体系练能力速效提升建网络练考题1.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结构的相关知识。
乔木层的疏密程度通过影响阳光透过的程度,进而影响生活在乔木下的草本层的水平结构,选项D错误。
群落中不同植物因需要的光照强度不同而出现垂直分层现象;受食物、栖息场所等影响,群落中的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即植物的垂直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选项A、B、C正确。
答案 D2.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爆发性虫害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解析此题综合考查考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由图可知,三种茶园中纯茶园物种数最少,营养结构最简单,抵抗力稳定性最差,易产生爆发性虫害,A项错误;题图只表明10月份杉茶间作园物种数最多,但无法得知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大小,B项错误;图中显示梨茶间作园在6月份时物种数最多,此时营养结构最复杂,C项正确;人类的生产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项错误。
答案 C3.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鼠妇、跳虫、甲螨和线虫等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
图示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B.②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如蝗虫、蚯蚓、线虫等的采集C.①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解析②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的采集,故对蝗虫、蚯蚓不适合;①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记名计算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名师一号】2015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9讲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细胞的能量
体验·双基考题(时间:10分钟)建体系练能力速效提升建网络练考题1.(2013·四川理综)下列实验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解析A项中涉及果胶酶,B项中涉及过氧化氢酶,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C项中的FeCl3是无机催化剂。
酶和FeCl3的作用原理均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中无催化反应的发生,故选D项。
答案 D2.(2013·课标全国理综Ⅱ)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解析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如呼吸酶可以存在于各种细胞中;低温能降低酶活性是因为分子运动能力降低,但并没有破坏酶的空间结构;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酶是催化剂,但酶也可以是另一反应的底物,如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可被蛋白酶水解。
答案 B3.(2013·江苏)(多选)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④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C.实验③D.实验④解析过氧化氢不稳定,在高温下会分解成水和氧气,不能用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材料,A项不合理;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从而反映酶的活性,淀粉酶的活性越高,淀粉水解越快,淀粉遇碘变蓝色,可根据蓝色褪去的时间来判断酶的活性,B项合理;酶具有专一性,蔗糖酶只能催化蔗糖水解,而对淀粉不起作用,C项不合理;溶液的酸碱性会影响斐林试剂的正常鉴定,D项不合理。
答案ACD4.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O”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解析①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为腺嘌呤,③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④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①和④相同。
【名师一号】2015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1讲 生物的变异类型
体验·双基考题(时间:10分钟)建体系练能力速效提升建网络练考题1.(2013·四川理综)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同时发生的是()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B.光能的吸收与转化C.ATP的合成与分解D.基因的突变与重组解析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有细胞的增殖及分化,A项正确;幼苗会进行光合作用,体内会发生光能的吸收及转化,B项正确;在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会发生ATP的水解及合成,C项正确;在脱分化及再分化的过程中均无减数分裂过程,没有基因重组发生,D项错误。
答案 D2.(2013·福建理综)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
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解析据题干及图示,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不属于基因重组,如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最好选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由于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因此当14号染色体与异常染色体分离时,21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则形成的配子类型有14号+21号、异常染色体、14号、异常染色体+21号四种类型配子,当21号染色体与异常染色体分离时,14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形成的配子类型有:14号+21号、异常染色体、21号、异常染色体+14号四种配子,因此共有6种类型的配子。
由于该男子产生的配子中有正常配子,也有异常配子,与正常女性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答案 D3.(2014·连云港三调)作物育种技术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关于作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C.培育无子西瓜可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三倍体西瓜雌蕊柱头D.把两个小麦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常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解析A项错,杂交水稻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名师一号2015高考生物一轮课后限时练: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后限时练(三十二)生态系统的结构(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下列有关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解析图示中包括了无机环境(光、CO2等)、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蝉等)和分解者(细菌),它们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蝉是消费者,细菌是分解者,两者之间不构成竞争关系。
蛇属于四级消费者。
答案 A2.2010年夏,四川某地区福寿螺再现稻田。
由于福寿螺属于外来物种,并能通过各种渠道蔓延扩散,它们啮食水稻等植物,造成粮食大幅减产,其生存环境的营养结构如图。
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福寿螺属于第二营养级,它急剧增多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天敌B.外来入侵物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C.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占2个营养级的生物只有蛇和青蛙D.图中若每只幼螺从5克长到150克,则至少要消耗水稻725克解析福寿螺以水稻为食物,属植食性动物,是第二营养级生物;根据图中的食物网可知,福寿螺急剧增多的原因是食物(水稻)充足、没有天敌、空间条件充裕等。
根据能量传递效率,至少要消耗水稻(150-5)÷20%=725(克),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占2个营养级的生物是蛇(第三、第四营养级)。
答案 C3.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①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②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③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④若D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A.有一种说法错误B.有两种说法错误C.有三种说法错误D.以上说法都错误解析生物群落是所有生物的集合,该图含有阳光、空气、水,未体现出分解者,不能表示生物群落。
B、C、F一共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名师一号】2015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10讲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体验·双基考题 (时间:10分钟)建体系 练能力 速效提升 建 网 络C 6H 12O 6+6O 2+6H 2O ――→酶6CO 2+12H 2O +能量练考题1.(2013·重庆理综)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D.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解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马铃薯块茎细胞中含有蛋白质,A 项正确;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可用光学显微镜,B项正确;酵母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产生CO2,故根据是否产生CO2不能判断其呼吸方式,C项错误;无水Na2CO3可除去95%的乙醇中的水分,得到无水乙醇,提高色素的溶解度,D项正确。
答案 C2.(2013·课标全国理综Ⅱ)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解析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具有进行有氧呼吸的酶,所以能进行有氧呼吸;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在核糖体中合成;有氧时,酵母菌的呼吸产物是CO2和H2O,无氧时,酵母菌的呼吸产物是CO2和酒精;破伤风芽孢杆菌属于厌氧微生物,在有氧的环境中不能生活。
答案 C3.(2013·江苏)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B.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解析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需要提供氧气,应打开阀a,A 项正确;从管口3取样可检测酒精的产生情况,不能检测CO2的产生情况,B项错误;实验开始前应对改装后整个装臵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不漏气,以防O2进入影响发酵,C项正确;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既可检测CO2产生的情况,又可防止O2进入装臵内,D项正确。
【名师一号】2015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3讲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体验·双基考题(时间:10分钟)建体系练能力速效提升建网络练考题1.(2013·江苏)下面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解析蛋白质分子的不同是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不同空间结构引起的,但氨基酸之间经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方式是相同的,A、B、C三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D2.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该蛋白质中含有两条肽链,52个肽键②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③从图2可推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4个羧基④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mRNA中至少含有51个密码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及相关计算。
该蛋白质中含有两条肽链,其中一条由21个氨基酸组成,另一条由30个氨基酸组成,即共有51个氨基酸,故该蛋白质中应有51-2=49个肽键。
图2中,①是氨基,②④⑥⑧是R 基,③⑤⑦是肽键。
每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羧基,再加上图2中的⑥⑧上的羧基,故该蛋白质至少含有4个羧基。
每个氨基酸都是由mRNA上的一个密码子决定的,控制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合成的mRNA中至少含有51个密码子。
答案 A3.(2013·全国信息卷)下图表示胰岛素分子中的一条多肽链,其中有三个甘氨酸分别位于第8、20、23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多肽链至少含有一个羧基(位于第1位)和一个氨基(位于第30位) B.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三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比原多肽链多五个氧原子C.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三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四条多肽D.该多肽释放到细胞外需要经过两种细胞器的加工解析一条多肽链至少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但不能确定哪一端是氨基,哪一端是羧基;每除去一个甘氨酸会破坏两个肽键,共破坏六个肽键,产物中将增加六个氧原子;第20位和第23位间形成的产物是二肽,因此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该链中的三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三条多肽和一个二肽;该多肽释放到细胞外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这两种细胞器的加工。
【名师一号】2015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34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
体验·双基考题(时间:10分钟)建体系练能力速效提升建网络练考题1.(2013·四川理综)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解析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项正确;防治稻田害虫,能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但不能改变能量传递效率,B项错误;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相比,因人为因素作用,演替速度及方向会有差异,C项正确;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卷叶螟的数量下降,就会有更多的褐飞虱被拟水狼蛛捕食,D项正确。
答案 B2.某研究小组连续10年调查某生态系统,发现该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越来越低B.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C.10年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将不存在分层现象D.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围湖造田或过度放牧解析由图知,该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降低,但不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的变化也不同,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降低,甚至消失,A项错误;物种丰富度降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会变得简单,因而抵抗力稳定性降低、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增大,B项错误;无论物种丰富度如何变化,生物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因此存在分层现象,C项错误;造成物种丰富度降低的原因可能有毁林造田、毁草造田、围湖造田、过度放牧等,D项正确。
答案 D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小生态瓶,要想较长时间保持稳态,一定要做到的是()①要有稳定的能量来源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数量要搭配合理③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满足动物对氧气和养料的需要④动物产生的CO2能够满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⑤瓶底应放一些鹅卵石A.①③④ 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解析瓶底放一些鹅卵石不是维持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
【名师一号】2015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2讲 人类遗传病
体验·双基考题(时间:10分钟)建体系练能力速效提升建网络练考题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的叙述,正确的是()A.患苯丙酮尿症的妇女与正常男性生育的后代适宜选择生女孩B.羊水检测是产前诊断的唯一手段C.产前诊断能有效地检测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D.遗传咨询的第一步就是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解析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与性别无关;产前诊断除了羊水检测外,还有B超检查、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手段;遗传咨询的第一步是了解家族遗传病史;产前诊断能有效地检测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答案 C2.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为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的方法是()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②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③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某种病的发病率的计算公式是:(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应该是在人群中随机抽样组成的。
要判断遗传方式必须在其家族中进行调查,绘制家族遗传系谱图,然后才能分析出该病属于什么基因控制(显性还是隐性),该基因位于什么染色体上。
答案 D3.(2014·洛阳统考)双亲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的儿子且不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A.1/8 B.1/4C.1/3 D.3/4解析由双亲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的女儿,可推导出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双亲均为杂合子。
假设该遗传病由基因A、a控制,则不携带该致病基因的个体的基因型为AA,基因型均为Aa的双亲生出基因型为AA的男孩的概率为1/4×1/2=1/8,故A项正确。
答案 A4.(2013·重庆理综)某一单基因遗传病家庭,女儿患病,其父母和弟弟的表现型均正常。
【名师一号】2015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30讲 种群的特征及其数量变化
体验·双基考题(时间:10分钟)建体系练能力速效提升建网络练考题1.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随机取样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相关知识。
用样方法取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随机取样,这样可避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A项正确。
②各个生长期的个体都要统计。
B项错误。
③要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D项正确。
根据取样方法获得的数据可以对该植物种群的种群密度进行估算。
答案 B2.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1为“J”型增长,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始终不变B.图2为“S”型增长,G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解析图1曲线的斜率代表种群的增长速率(即单位时间内种群个体的增加数目),由题图曲线特征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间点,曲线的斜率不同,即种群的增长速率不同,故A项错误。
图2中G点时种群的数目不再变化,增长速率为0,故B项错误。
防治蝗灾应该在D点之前进行,超过D点,蝗虫增长速度加快,灭虫效果差,故C项错误。
渔业捕捞应该在超过K/2时进行,且每次捕捞后的剩余量应保持在E点左右,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故D项正确。
答案 D3.如图是沿海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年龄金字塔,造成该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出现一对“翅膀”的原因是()A.大量老人和少年儿童迁往外地B.有大量外来劳动力涌入该地就业C.年轻夫妇多不愿生孩子D.中年人多外出打工解析人口金字塔的一对“翅膀”是25~29岁、20~24岁和15~19岁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大造成的,根据人口自然增长规律,在某一年龄段人口急剧增加,尤其是该图集中在青壮年段,一定是人口大量迁入造成的。
【名师一号】2015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3讲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体验·双基考题(时间:10分钟)建体系练能力速效提升建网络练考题1.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
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
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A.♂无芒×♀有芒(♂AA×♀aa)B.♂无芒×♀有芒(♂Aa×♀aa)C.♂无芒×♀无芒(♂Aa×♀Aa)D.♂无芒×♀无芒(♂AA×♀Aa)解析本题考查育种原理及其应用的知识。
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中♀、♂个体均为纯合子,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组合,其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即显性性状,若♂无芒个体中A突变为a,则杂交后代将会出现有芒和无芒,A选项适合;而B、C选项中,其亲本♀、♂个体,均有杂合子,故通过杂交实验无法检测♂无芒个体中的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而D项也可,但突变后出现新性状的机率小于A。
答案 A2.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经BclⅠ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①,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
图②为某家庭该病的遗传系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Ⅰ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B.Ⅱ-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 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C.Ⅱ-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 bp、99 bp和43 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 H X hD.Ⅱ-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 bp片段的概率为1/2解析图①显示:这个过程的基因突变是改变了H基因的特定序列,使BclⅠ酶切位点消失。
因此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Ⅱ-1的父亲与母亲都正常,所以Ⅱ-1的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其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X H Y、X H X h,Ⅱ-2表现为正常女性,出现了142 bp、99 bp、43 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应为X H X h,Ⅱ-3的基因型为X H X H或X H X h,丈夫表现正常,基因型为X H Y,所生儿子基因型为X h Y的概率为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双基考题(时间:10分钟)建体系练能力速效提升建网络练考题1.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①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②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③分解者,腐生生物④消费者,自养生物⑤草食动物,异养生物⑥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⑦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⑤⑥ D.①⑥⑦解析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是异养生物;第三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是异养生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
答案 C2.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
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
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相关知识。
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与按蚊之间也是寄生关系。
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孑孓和鱼类是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鱼类以藻类为食,二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鱼类与藻类生活在同一空间会因争夺生存空间、氧气等有限的生存条件而产生竞争。
答案 B3.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两条食物链,若大量捕杀青蛙,则短期内对其他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的影响正确的是()A.水稻上升 B.田鼠下降C.稻螟虫下降D.蛇上升解析青蛙数量减少,稻螟虫数量上升,稻螟虫捕食水稻使其数量下降;田鼠被蛇大量捕食而数量下降,蛇缺少食物,数量也下降。
答案 B4.如图所示为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B.图中初级消费者只有植食性鸟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只体现了2种成分解析分析图可知,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组成;植食性鸟和食草昆虫都是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三营养级的有鹰、食虫鸟、蜘蛛和青蛙4种生物;该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答案 D5.(2014·滨州测试)下面是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如图表示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间的相互关系。
图中各类均生活在退潮后暴露出的岩石上,其中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于岩石表面,海星、石鳖和石槭则在岩石表面来回爬动找寻食物。
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
(1)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
两者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是________。
(2)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该处生物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________成为优势种,而石鳖和石槭数量大为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海藻和浮游植物处于第一营养级,按照食物链的箭头所指方向,可以找出海星、荔枝螺、海葵处于第三营养级。
海星和荔枝螺都以藤壶、贻贝为食,两者构成竞争关系;同时海星也以荔枝螺为食,两者构成捕食关系。
(2)海星主要以藤壶为食(占64%),除去全部海星后,藤壶大量繁殖,占据了岩石表面,使海藻不能生长,石鳖和石槭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减少。
答案(1)海星、荔枝螺、海葵海星和荔枝螺(2)藤壶藤壶大量繁殖,占据了岩石表面,使海藻不能生长,石鳖和石槭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减少精品题库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自养生物,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解析并不是所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如蚯蚓、秃鹫等属于分解者;细菌有自养型的,如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有异养型的,如根瘤菌属于消费者;有的生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占据不同的生物成分,如猪吃草,猪属于消费者,而当猪以其他家禽粪便为食时,便充当分解者。
答案 C2.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由于某种原因蚱蜢大量减少,则蜘蛛数量的变化是()A.增加B.减少C.基本不变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解析在该食物网中,由于蚱蜢大量减少,必然导致蜥蜴和蛇的食物来源短缺,从而使其数量减少。
鹰作为该食物网中的最高级消费者,由于失去了原先占有的一个营养来源,于是鹰将增加对兔和相思鸟的捕食,这样就会导致蜘蛛的天敌(相思鸟)数量减少,进而使蜘蛛的数量增加。
答案 A3.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D.a与c为竞争关系解析由图中a、b、c之间的增减关系可以推理出存在捕食关系。
由a增加、b减少知道a不是生产者;b的增加引起a的增加、c的减少,因此二者不属于竞争关系。
答案 C4.一组学生将叶捣碎成叶汁后混入一些池泥并放在黑暗中保存。
在10 d 中他们每天取些样品以确定叶汁中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面的哪一个结论是错误的()A.生物Ⅰ可能是生产者B.生物Ⅱ可能以生物Ⅰ为食C.生物Ⅱ紧随生物Ⅰ的出现而出现D.生物Ⅳ可能是捕食者解析叶汁在黑暗中供给微生物营养,生物Ⅰ应该是初级消费者。
答案 A5.下列一组数据是几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植物地下部分重量(R)和地上部分重量(S)的比值:①R/S=1.0②R/S=11③R/S=3④R/S=0.213;下列根据数字分析回答正确的是()A.对贫瘠恶劣环境适应能力最强的是④类型生态系统的植物B.对太阳能利用率最高的是④类型生态系统的植物C.若③为高产农作物,则③作物收获的可能是它的地上部分D.若④为高产农作物,则④作物收获的可能是它的地下部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应用生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植物的地上部分主要有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其中叶是利用太阳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的器官;地下部分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地下部分越发达,越有利于植物生活在贫瘠的土壤中;有的如块根、块茎还有贮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答案 B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沼泽地、红树林、泥炭地都属于湿地,能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B.森林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其抵抗力稳定性强于农田C.草原上的动物大多能挖洞或快速奔跑,植被面貌主要取决于光照强度D.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支配作用,但分解者的功能较强解析草原生态系统中,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很不均匀,导致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
因此,植被面貌主要取决于降雨量。
答案 C7.海洋生态系统根据水深的程度可分为沿岸区与远洋区。
远洋区通常指远离岸边深度超过200 m以上的整个海域(如图)。
试问生活在远洋区海面上的主要生产者是()A.大型水生植物B.海带C.硝化细菌等D.绿藻等藻类解析深度超过200米以上的海域生产者主要是一些浮游的藻类。
答案 D8.土壤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它们绝大部分是重要的分解者。
在全国推广的秸秆还田技术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地块在还田后却出现了作物长势差的现象,翌年翻耕土壤时发现粉碎的秸秆并没有完全腐烂,为此农技人员要求在还田时配合施入一些氮肥,有效地改变了以上情况,获得了高产。
对此有人认为是配合施氮肥后调整了土壤氮元素比例,有利于微生物生命活动,从而加速了秸秆的腐烂。
另一些人认为是氮肥有腐蚀秸秆的作用,加速了腐烂。
对此你的看法认为哪一种正确?请利用所给的土壤取样器,及相关的灭菌及培养箱等设备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假设。
(1)步骤一:用土壤取样器在相同地块同一土层取样多份,平均分为三组编号为A、B、C。
(2)步骤二:A组:加入适量的粉碎秸秆混合均匀。
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三:将A、B、C三组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
(4)预期可能的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中除了考虑土壤微生物这一变量之外,还应考虑________(至少两项)等无关变量。
(6)“在同一地块同一土层取样多份平均分为三组”这句话体现了哪些设计原则________(三项)。
解析该题为补充完善型实验,充分体现了一些变量思想及平衡处理措施,答题时充分考虑结果及结论的不确定性。
土壤中耕作层微生物较多,取样时要注意在耕作层进行。
答案(2)B组:灭菌处理后加入等量的粉碎秸秆和适量氮肥混合均匀C组:同A组处理后,再加入适量氮肥混合均匀(4)比较三组秸秆腐烂程度:如果C>A>B,说明氮肥不能加速秸秆分解,是微生物活动旺盛所致如果C>B>A,说明氮肥能加速秸秆分解,不是微生物活动旺盛所致如果C>A=B,说明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加速分解(5)温度、湿度、氧气(6)等量原则、对照原则、平衡重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