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_11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关系研究进展
骨缺损修复生物材料诱导骨微环境中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3 年第 39 卷骨缺损修复生物材料诱导骨微环境中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进展①刘潇 李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53)中图分类号 R39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4X (2023)11-2456-05[摘要] 骨缺损修复治疗是临床面临的难点问题,生物材料植入体内后引起局部骨微环境中免疫应答的变化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
然而当前生物材料普遍存在免疫调控缺陷问题,无法很好地诱导利于骨缺损修复的免疫微环境成为制约生物材料发展的瓶颈,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因此,深入探索生物材料诱导骨微环境中的免疫应答机制十分必要。
本文就主要参与骨修复生物材料介导免疫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骨缺损;生物材料;微环境;免疫应答Research progress in mechanism of immune response induced by bone defect repair biomaterials in osteoimmune microenvironmentLIU Xiao , LI Mi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 the Fourth Medical Center of the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Orthopedics Sports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 Beijing 100853, China[Abstract ]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s remains a complicated clinical problem. Changes of immune response in local bonemicroenvironment following biomaterial implantation is key factor that determines success or not. However , there are many defects in immune regulation of biomaterials at present , failure to induce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that is conducive to bone defect repair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biomaterials and limiting their widespread use. Therefore , it is necessary to deeply explore the changes of immune response induced by biomaterials in bone micro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of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immune cells and cytokines that are mainly involved in immune response mediated by bone repair biomaterials in the microenvironment.[Key words ] Bone defect ;Biomaterials ;Microenvironment ;Immune respone骨缺损是骨科医师面临的临床棘手难题,随着近年来骨组织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材料植入成为骨缺损修复最具潜力的治疗手段[1]。
浅谈IL-1、IL-6、IL-10 在类风湿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25期投稿邮箱:zuixinyixue@49·综述·浅谈IL-1、IL-6、IL-10在类风湿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曹爽,张成义(通讯作者)(北华大学,吉林 吉林 132000)0 引言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是因多关节滑膜慢性症,从而导致滑膜纤维母细胞增生,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出现浸润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是一种有很高致残率的常见多发病。
近年来,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上研究发现的细胞因子,如IL-1、IL-6、IL-10等为RA 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同时也为为应用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治疗RA 提供了新思路。
因此,本文对白介素类细胞因子IL-1、IL-6、IL-10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IL-1与RA 病机制的关系IL-1是一种由单核细胞或巨核细胞分泌产生的小分子多肽,IL-1 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是2种主要的促炎细胞因子 ,它们在类风湿血管翳的形成中共同起到“中心犯罪”的作用。
RA 发病过程中,IL-1和TNF-α刺激滑膜成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产生并分泌如MMP 在内的炎性介质,从而降低关节内包括蛋白多糖、胶原在内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IL-1和TNF-α还可以协同刺激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使中性粒细胞在滑膜腔内聚集,促进白细胞由血聚集到关节腔内;此外,IL-1 和 TNF-α还可共刺激滑膜巨噬细胞的分化,促进破骨细胞形成,从而导致RA 滑膜、软骨的破坏[1-4]。
IL-1β是IL-1家族中的亚型之一,在RA 病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IL-1β是一种分泌型兴奋因子,它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影响炎症过程,进而抑制骨和软骨的修复[5-8]。
2 IL-6与RA 发病机制的关系RA 的发病与免疫复合物形成,滑膜血管出现增生以及炎性细胞的浸润有关,这些炎性细胞刺激释放IL-6等促炎介质,继而导致关节内结构破坏。
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
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骨缺损(尤其是大型骨缺损)的治疗,由局部伤情简单和缺乏抱负的修复材料,始终是困扰临床医生和基础医学工的一大难题,而查找一种尽可能达到或接近自体骨移植效果的抱负的骨替代材料更是很多学者热切探究、孜孜以求的目标。
近年来日趋活跃的骨组织工程(bone tissue engineering)技术为这一课题的讨论带来了新的亮点和盼望。
目前动物试验已能从骨膜、骨髓等定向性骨祖细胞(determined osteogenic precursor cells, DOPC)密集处分别培育出成骨细胞,经体外扩增并与载体结合,回植体内骨缺损处取得骨缺损修复的胜利[1]。
与此同时,基于对患者易接受性、可操作性和更简洁易行性等方面的考虑,讨论者又开头把目光投向诱导性骨祖细胞(inducible osteogenic precursor cells, IOPC)。
其中,在体内分布广泛、数量巨大、部位表浅、取材便利、培育传代易行、分裂增殖快速的成纤维细胞首先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由于目前很多相关讨论尚处于试验阶段,为此,本文着重就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成骨作用等作一综述。
1成纤维细胞的来源及其生物学特性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是结缔组织中最常见的细胞,由胚胎时期的间充质细胞(mesenchymal cell)分化而来。
在结缔组织中,成纤维细胞还以其成熟状态—纤维细胞(fibrocyte)的形式存在,二者在肯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
不同类型的结缔组织含成纤维细胞的数量不同。
通常,疏松结缔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数量比同样体积的致密结缔组织中所含成纤维细胞的数量要少,故分别培育成纤维细胞多以真皮等致密结缔组织为取材部位[2,3]。
成纤维细胞形态多样,常见的有梭形、大多角形和扁平星形等,其形态尚可依细胞的功能变化及其附着处的物理性状不同而发生转变。
成纤维细胞胞体较大,胞质弱嗜碱性,胞核较大呈椭圆形,染色质疏松着色浅,核仁明显。
肿瘤骨转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肿瘤骨转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刘福英【摘要】骨转移是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肺癌等肿瘤的常见并发症,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骨转移动物模型是研究骨转移发生机制及评价治疗策略的重要工具.现对骨转移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20)007【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肿瘤;骨转移;模型,动物【作者】刘福英【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省实验动物重点实验室,石家庄,0500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骨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见于乳腺癌、肺癌及前列腺癌,发生率在70%左右。
骨转移发生后一般会引起溶骨性病变,即造成骨丢失、骨痛、高钙血症、骨折、神经压迫及运动丧失等症状[1]。
有关骨转移发生的机制还不确切;另外,骨转移发生后一般是不能治愈的,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研制骨转移动物模型对于深入研究肿瘤骨转移发生机制及新的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
建立的骨转移动物模型应具备如下两个特点:(1)与人类肿瘤骨转移过程相似;(2)模型易于建立、具有可重复性,成瘤时间一致,且成瘤后存活时间较长。
由于自发肿瘤的骨转移发生率较低,肿瘤骨转移的转基因动物制备方法还不成熟,因此,肿瘤骨转移模型一般采用肿瘤移植的方法,即将来源于自发性或诱导性动物或人类肿瘤细胞株,通过原位或异位移植,制备动物模型。
该模型的优点是成本低、周期短、成瘤时间一致。
骨特殊的解剖结构和分子特征是肿瘤发生骨转移的重要原因。
骨的干骺端拥有丰富的窦状结构,且血流流动缓慢,为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及肿瘤细胞在骨髓中集落形成提供了保证[2]。
更为重要的是,骨髓中的造血祖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表达VEGF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整合素配体及纤维结合蛋白的受体,这些分子的表达为肿瘤细胞的迁徙提供了合适的环境[3,4]。
此外,各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如内皮素、TGF-β、IL-1、IL-6及IL-8通过旁分泌的方式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
转移性骨病的生物学和治疗进展
第一代:依替膦酸钠(etidronate,1977); 第二代:骨膦(氯膦酸二钠clodronate,1986); pamidronate(帕米膦酸二钠,1989); risedronate(利塞膦酸盐);alendronate(阿伦膦酸钠,1993); 第三代双磷酸盐药效是第二代的100倍: Ibandonate(伊拜膦酸盐,艾本,1996); Zoledronate(唑来膦酸,2001) ; 如Zoledronate 0.02mg/Kg的剂量可使高钙血症得到纠正,有效率达89%,而帕米磷酸二钠是70%,并且能在几分钟内有效。有研究显示帕米磷酸二钠90mg与Zoledronate 2-4mg对预防骨相关事件有相同效果,后者镇痛、抑制骨吸收效力更强。 Ibandonate(伊拜膦酸盐)已在欧洲批准治疗高钙血症、转移性骨病的治疗与预防,骨质疏松的治疗也有临床应用价值。动物实验证明,它的效价是risedronate(利塞膦酸盐)、alendronate(阿伦膦酸钠)、pamidronate (帕米膦酸钠)的2、10、15倍。静脉给药是口服给药的100倍。
是控制疼痛; 是减少病理性骨折的危险。
放射治疗用于骨转移治疗
放射治疗后,照射部位局部止痛有效率约88%,其中疼痛完全缓解率59%,部分缓解及轻度缓解率29%。 脊椎、股骨等负重部分骨转移并发病理性、压缩性骨折的危险约30%,脊椎骨转移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脊髓压迫及截瘫,病人一旦出现该并发病,其生存质量明显降低,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及时负重部位骨转移灶进行姑息性放射治疗,可减低病理性骨折的危险。 大多数骨转移病人,即使是晚期癌症病人,都可能耐受局部姑息性放射治疗。
成骨性转移
在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病人中常见。 具体机制不详。 可能与TGF-β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3)、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骨形成蛋白(BMP3)、PTH-rP、内皮素-1有关。
PPARγ及其激动剂对破骨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
275(19):14388—14393
12 Hounokl H,SIlgiyama E,Mohamed SG
et
a1.Activation of
peroxlsome proliferu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inhibits
TNF——alpha—・mediated osteoclest peripheral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s)属于
(TZDs)药物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均已广泛应用于
核受体超家族成员,由配体激活后参与机体的代谢
和炎症反应,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以J。 PPARy是PPARs的亚型之一。近年来随着对 PPAR^r及其配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亚型 PPARl:是调控脂肪分化的主要因子,对骨髓间充 质干细胞的分化方向起关键的调控作用。在骨髓微 环境中PPAR-/:由配体激活,在介导骨髓间充质干 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同时可抑制其向成骨细胞的
巨处匿堂:查生匡堂筮避!Q螋生2县筮≥Q查筮§朗
--——225--——
PPAR一、/及其激动剂对破骨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科(230001)
祝捷综述
邢学农审校
摘要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具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Ot、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IS和过氧 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帕种亚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y是脂肪组织的调控因子,也对骨髓干细胞的分化方 向起调控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1表达增高可能减少骨髓腔中成骨细胞生成,增加脂肪细胞数量,这种作用 会导致骨形成的减少。另一方面,也有报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被配体激活后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化, 但具体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关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1及其激动剂对破骨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尚需深人进行。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ly激动剂;破骨细胞
rhIL-11 2018共识--20180403
使用rhIL-11和(或)rhTPO
密切观察血小板及出血情况
注:
1、化疗后6-24小时即可以应用,rhIL-11推荐剂量为50μg/kg,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7-14 天 2、停药指征:血小板≥100×109/L 或至血小板较用药前升高50×109/L,在下一个周期化疗开始前2 天及化疗中不 得用药 3、对于因血小板减少而非血小板功能缺陷发生显著出血的患者,为获得持续的升血小板效应,可以考虑在血小板 输注的同时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
指南及共识推荐
其他权威推荐: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卫生部血液内科临床路径等。
付蓉.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7, 38(1):15.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 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14, 36(11):876-879.
CIT与的危险因素
年龄 体能评分(ECOG) 骨髓转移 既往化疗周期
既往接受过放疗,特别是长骨、扁骨
治疗方案(否含铂类、吉西他滨、阿糖胞苷、蒽环等化疗药)
Y.Hashiguchi, T.Fukuda, T.Ichimura,et al.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and clinical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 malignancy.EJGO. 2014, 168-173
SaitohM, et al.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 improved carboplat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without affecting antitumor activeties in mice bearing. Lewis lung carcinoma cells.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2002, 49: 161- l66.
破骨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破骨 细胞前 体 Βιβλιοθήκη 胞分 化 为成熟 破骨 细胞 过程受
到一 系列 特殊 因子 的调 节 , 细 胞 内这 些 特 殊 因子通
严重损害时可导致残疾和畸形 , 其主要特 征是关节 滑膜 的炎 症 和软 骨 、 骨 进 行 性 破 坏 … 。骨 质破 坏 及
由此 产 生 的功 能 障 碍 是 R A致残的主要原 因, 多 种 细胞 参 与该 过程 j , 其 中破 骨 细 胞 在 R A骨 破 坏 中 发挥 关键 性 的作 用 J , 其作用过程 主要包括 : 破 骨 前体 细胞 的迁移 、 分 化 和破 骨 细胞 的骨 吸收 。研 究
2 破 骨细胞 前 体细 胞 的分化
超家 族 的成员 , 在成 骨细 胞 和基 质 细胞 中均有 表达 ,
通过激素 以及 1 , 2 5 ( O H) 维生素 D , 、 甲状旁腺素 、 I L 一 1 1 3 和T N F . 仅等诱导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增生和分 化 。R A N K L结 合破 骨 细 胞 前体 细胞 上 的 R A N K受
迁移 到 骨表 面 , 进而 被骨吸收 , 逐 渐 分 化 成 成 骨 细
子, 引导 抗凋 亡 B细胞 白血 病淋 巴瘤 相关 基 因 2, 使 破 骨细 胞 前 体 存 活 J 。在 破 骨 细 胞 前 体 细 胞 向成 骨 细胞分 化 的过 程 中 , 细胞表面的 R A N K配 体 发挥 关键 作 用 , M. C S F 能 够 上 调 破 骨 细 胞 前 体 细 胞
中 图分 类 号 : R 5 9 3 . 2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2 6 6 X( 2 0 1 3 ) 3 5 - 0 0 9 9 - 0 3
大豆苷元通过雌激素样作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现状
大豆苷元通过雌激素样作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现状Δ叶盛航*,张煜薇,孟晓伟,陈丽华,朱卫丰,管咏梅 #(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04)中图分类号 R285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3)20-2556-05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20.20摘要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全身性骨病,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大豆异黄酮中的大豆苷元可以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模拟雌激素样作用防治骨质疏松症,其作用机制包括: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来促进成骨细胞形成和分化,提高骨密度,改善骨组织健康;通过降低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骨保护素比例,下调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表达来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减缓骨吸收;协同抗氧化和调节免疫,以达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此外,不同剂量的大豆苷元对骨密度和骨质疏松会产生不同的效应,这可能与研究设计、样本选择和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大豆苷元;骨质疏松症;雌激素样作用;作用机制Mechanism research status of daidzein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through estrogen-like effectYE Shenghang,ZHANG Yuwei,MENG Xiaowei,CHEN Lihua,ZHU Weifeng,GUAN Yongmei(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Prepa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inistry of Education,Ji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04, China)ABSTRACT Osteoporosis,as a systemic bone disease with high incidence rate and high disability rate,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recent years. The daidzein in soybean isoflavones can bind with estrogen receptors,simulating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with estrogen-like effect.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includes promoting osteoblast form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by activating the Wnt signaling pathway,increasing bone density,and improving bone tissue health;inhibiting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slowing down bone resorption by reducing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s κB ligand/ osteoprotegerin ratio,down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M-CSF);collaborating antioxidant and immune regulation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osteoporosis. In addition,different doses of daidzein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bone density and osteoporosis,which may be related to factors such as study design,sample selection,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KEYWORDS daidzein; osteoporosis; estrogen-like effect; mechanism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骨量低下和骨微结构受到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
锂盐对骨代谢的影响及其促进成骨研究现状_谭振
·综 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Vol. 22,No. 12 Jun. 2014
锂盐对骨代谢的影响及其促进成骨研究现状△
谭 振,谢小伟,邓立庆,康鹏德*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成都 610041)
摘 要: [目的] 锂盐作为精神科用药应用于临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长期用药过程中显示其安全性,同时
Abstract: [Objective]As a psychiatry drug,lithium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more than fifty years,which is proven to be safe in clinical practice. Meanwhile,lithium increases bone mass,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reduces fracture risk by promoting bone metabolism and inhibiting osteoclast metabolism. Effects of lithium on bone metabolism into a major impact on bone metabolism,bone metabolism has been the focus of the femoral head necrosis,osteoporosis,bone defects,fracture healing therapy research. This review is intended to shedding light on its influence on bone metabolism and its improvement effects on osteogenesis.
糖尿病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糖尿病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骨质疏松病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
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机制极其复杂,糖尿病引发的葡萄糖浓度升高,胰岛素缺乏,降糖药物的应用以及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深入研究。
有助于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对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以及有效的治疗。
标签:糖尿病;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骨质疏松病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其特点为骨吸收增多,骨形成减少。
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的关系复杂,本文将糖代谢影响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作以综述。
1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研究调查显示,1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病率为48~72%,绝经前1型糖尿病女性患者的骨折发生率也较年龄校正对照组人群明显增高(37%对24%),并伴有足跟、前臂骨密度显著下降(49%对31%,DR=3.0)[1]。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较差者骨折风险较非糖尿病患者及血糖控制良好者增高47~62%[2]。
由此可见,与正常人群相比,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与其带来的危险均明显升高。
国外研究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中骨转换生物标志物均可见显著变化,l型糖尿病患者骨钙素水平下降近4倍,且与HbA1c呈负相关,血糖控制较差的1型糖尿病患者较血糖控制理想者骨脆性更明显.提示高血糖对骨形成存在损伤作用[3]。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观察到骨钙素[4]与硬化素[5]显著下降,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异常提示,不论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均处于低骨转换率状态,从而导致骨矿物质丢失。
2糖尿病引起骨质疏松的可能发病机制2.1高血糖浓度与骨质疏松高血糖对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均造成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浓度葡萄糖(12mmol/L甚至24mmol/L)能够改变成骨细胞的生物矿化进程并增强矿化作用,增加RANKL、骨涎蛋白以及转录受体Runx2mRNA 表达,降低OPG mRNA表达,从而降低矿物质量[6]。
骨保护素在骨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骨保护素在骨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又称护骨素,是一种新发现的由成骨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属于缺乏跨膜结构域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TNF receptor)成员,主要通过与核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结合竞争性抑制核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RANK)与RANKL 的结合,抑制破骨细胞基因的转录、分化、活化成熟及诱导破骨细胞的凋亡,从而促进骨的形成,抑制骨的吸收,对骨组织损伤的修复有重要作用。
本综述就骨保护素在骨修复过程中的应用做一阐述。
标签:骨保护素;骨修复;破骨细胞1 骨保护素的概况Simont SW等[1]于1997年发现一种能调控骨吸收的糖蛋白,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
在转基因小鼠的体内研究表明:肝脏分泌的护骨素(OPG)与骨硬化和破骨细胞的分化有关。
Tan,HL等[2]进行体外研究后发现重组OPG可抑制前体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而且OPG还可以抑制小鼠卵巢切除后的骨丧失。
这些研究表明,对OPG的合理利用可以治疗由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引起的骨质疏松等骨修复性疾病。
Morinaga等[3]于1998年发现破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osteoclastogenesis inhibitory factor,OCIF),经cDNA 测序和氨基酸分析表明,OCIF与从不同细胞系中得到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样分子-1(the receptor of tumo r necrosis factor-1,TNFR-1)和滤泡树突状细胞受体-1为同一组基因编码的同一蛋白质分子。
美国骨矿研究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ASBMR)于2000年[4]将这种分子统一命名为骨保护素(OPG)。
IL-6家族各因子研究概述
IL-6家族各因子研究进展概述细胞因子是一类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以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的形式在信号转导中起作用。
许多的细胞因子具有四个螺旋类结构。
此外,细胞因子还根据其受体复合物的结构和特异性被分成不同的家族。
四螺旋细胞因子类别主要由白介素(IL-1至IL-38)和其它的因子(如干扰素和集落刺激因子)。
白介素IL-6家族也属于这一类细胞因子。
白介素IL-6家族主要的分类依据是这些细胞因子的受体基本含有信号传导受体亚基gp130糖蛋白。
目前,已经克隆的细胞因子有8种符合这一标准,分别是IL-6,IL-11,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制瘤素(OSM),心肌营养因子1(CTF-1),心肌营养蛋白样细胞因子(CLCF1)和心肌营养蛋白2(CTF2P)。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IL-6家族细胞因子的成员可能还会增加。
白介素IL-6家族因子可以由多种细胞产生,比如先天免疫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母细胞)。
B细胞和活化的T细胞液可以分泌IL-6家族的细胞因子。
还有研究证明许多非造血细胞也会产生IL-6家族因子,比如星形胶质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等。
白介素IL-6家族因子相应的受体,除了普遍表达存在的gp130亚基外,还有一些特异的受体,如IL-6Rα、IL-11Rα、LIFRβ和OSMRβ。
这些特异受体的表达受到严格限制和调控,进而限制了IL-6家族某个细胞因子的功能。
白介素IL-6家族因子功能多样,且有部分重叠。
IL-6家族因子涉及肝细胞急性期反应的调节、刺激B细胞、调节细胞因子与细胞之间的平衡、调节代谢功能以及对其它功能的调节。
(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文末的附图)白介素IL-6是IL-6家族研究比较深入的一个细胞因子。
IL-6由212个氨基酸编码,N 末端被切割,分子量大小在23-32kd之间。
IL-6在RA滑膜组织中发现,由T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
IL-6诱导B细胞和T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巨噬细胞、破骨细胞和巨核细胞的分化。
骨性关节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骨性关节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任敏;魏垒【摘要】As a kind of multifactor diseases especially in the olds, osteoarthritis (OA) is characterized by major symptom of joint pain, joint deformity and joint degeneration during its progression. Although age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s one influencing factor, which mean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bone, its pathogenesis is still unclear, which leads to skimble-scamble standard in early diagnosis and limited ways including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replacement only in early treatment. This paper holds that,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the disease, and the study of body's reaction to drugs to find out an extreme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marker from blood, joint synovial fluid and urine by reviewing related literatures in past few years. Therefore a review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OA biomarkers is done.%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类好发于中老年患者的多病因疾病,随着病程进展,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畸形、关节功能的退化。
白细胞介素4参与调控骨改建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4参与调控骨改建的研究进展唐榕1,2,31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骨代谢研究室山东省口腔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济南250012;2 山东大学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研究中心;3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基础医学教研所摘要:骨骼系统的稳定依赖骨改建的动态平衡,其受到体内复杂微环境的调控,免疫系统也参与其中。
异常的免疫微环境会打破机体内骨改建的平衡,进而诱发多种骨相关疾病。
白细胞介素4(IL-4)作为一种经典的适应性免疫调节细胞因子,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参与骨改建的调控,在很多骨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IL-4可通过信号通路直接影响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还可通过影响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间接调控骨改建,且参与骨相关疾病(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牙周炎、骨移植不良反应)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骨相关疾病;白细胞介素4;骨改建;免疫调节细胞因子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31.024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31-0097-05骨改建是指旧骨不断吸收,新骨不断形成的过程,是骨骼系统经历的有序且耦合的动态连续过程。
骨改建可分为3个阶段,即破骨细胞介导骨吸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来源的成骨细胞被募集到骨吸收的部位、成骨细胞介导骨形成[1]。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共同参与骨改建过程,它们构成的动态平衡决定体内骨骼系统的稳定。
同时,骨改建的过程受多种病理因素的影响,包括雌激素缺乏、衰老、疾病、药物和免疫系统紊乱。
免疫细胞分泌的各种可溶性介质会影响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性,包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1]。
其中白细胞介素(IL)是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能够激活和调节免疫细胞,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IL-4作为一种经典的适应性免疫调节细胞因子,不仅参与免疫功能的调节,还在皮炎、过敏、哮喘、肿瘤等疾病中发挥作用。
口腔生物学第五章练习题
选择题1. 成骨细胞来源于下列那种细胞(B)A. 骨细胞B. 间充质干细胞C. 骨衬里细胞D. 造血干细胞2. 下列那种基质蛋白不是成骨细胞所合成的( D )A. 骨桥蛋白B. 骨涎蛋白 C . 骨钙素 D. 降钙素目前发现的行使骨吸收功能的唯一细胞是:BA. 成骨细胞B. 破骨细胞C.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骨髓位于较大骨骼的髓腔中,占人体体重的:AA.4~6%B.9~12%C. 14~18%D. 1~2%E. 2~2.5%1下列关于破骨细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A.是骨组织中行使骨吸收功能的细胞B.来源于骨膜以及骨髓中具有多分化潜能的间充质细胞C.无固定形状,多核D.胞质嗜酸2.下列关于上颌窦底提升术的组织学变化,错误的是:(B)A.上颌窦提升2周后——形成编织骨,成骨活跃;B.上颌窦提升4周后——大部分有新形成的编织骨,成骨细胞数量最多;C.上颌窦提升8周后——薄层皮质骨在上颌窦侧壁和上颌窦底膜侧形成;D.上颌窦提升8周后——转变为板层骨,骨组织结构趋于成熟。
1.破骨细胞来源于(A)。
A造血系统的单核细胞 B间充质干细胞 C破骨干细胞 D造血干细胞2.组成骨组织的四种细胞中(A)被包埋在钙化的骨基质中。
A骨细胞 B成骨细胞 C破骨细胞 D骨衬里细胞1. 骨组织由哪些细胞构成:(E)A.成骨细胞B.破骨细胞C.骨衬里细胞D.骨细胞E.以上全是2牙槽骨的生物特征70%为矿化物质,22%为蛋白质,8%为水分。
有机基质中95%为____胶原,另外5%由蛋白糖原和多种非胶原蛋白构成。
:(A)A.Ⅰ型B.Ⅱ型C.Ⅲ型D.Ⅳ型E.Ⅴ型E牙周膜中的重要细胞成分E:A.成纤维细胞B.未分化干细胞C.成骨细胞D.破骨细胞E.A 和BE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的阶段有哪些E:A. 前成骨细胞B. 成骨细胞C. 骨细胞D. 骨衬里细胞E. 以上都是1、下列那种细胞是来源于血液中单核巨噬细胞(C)A 骨细胞B 成骨细胞C 破骨细胞D 骨衬里细胞2、以下关于机械力引起骨改建的说法那一项是错误的(C)A 应力过低,骨吸收会超过骨沉积导致骨量的丢失。
骨代谢研究进展
an anti-osteogenic factor OR an anabolic agent for bone formation ??
1.瘦素抑制骨形成的生物学效应
由瘦素信号系统异常导致的垂体功能异常 常合并性腺机能减退。从传统意义上讲, 性腺机能减退通常可导致骨量丢失。然而, 人们却惊奇地发现,瘦素基因缺陷的小鼠 (ob/ob)和瘦素受体基因缺陷的小鼠(db/db) 均有高出野生型小鼠2~3倍的骨总量;而 且随着年龄增加,骨量改变日趋明显。
其一是成骨细胞,负责生成新骨(骨形成); 其二是破骨细胞,负责破坏旧骨(骨吸收)。
Osteoblasts
Osteoclasts
Bone Remodelling来自Osteoporosis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存在紧密联系。 成骨细胞系通过合成、分泌某些物质,继 而启动和调控破骨细胞分化。
破骨细胞细胞分泌HGF、Sclerostin、
骨代谢研究进展
前
言
骨组织时刻处于骨重建的动态变化之
中,即不间断的骨形成、骨吸收贯穿生命
的始终。骨重建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每
10 年成人骨骼完全再生一次。对于健康青 年人,骨形成量与骨吸收量保持动态平衡。 随着年龄增长,骨吸收日益占据优势,由 此可导致骨质疏松等衰老性疾病的发生。
骨重建的过程有赖于两大类细胞的活性:
迄今为止,ob/ob小鼠和db/db小鼠是唯一已知
的既有性腺机能低下又有骨总量增加的动物模型。
这两种动物模型对于研究骨重建的分子基础具有极
高的价值。这些突变小鼠的骨量改变与瘦素信号系
统缺陷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无关,杂合体小鼠没有 高胰岛素血症但仍有骨总量增加。
2. 瘦 素 抑 制 骨 形 成 的 作 用 机 理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相互作用对骨重塑的调节
ste m cells f or treat m ent of therapy-resistant graft-versus -host disease1Trans p lantati on,2006;81(10):1390–139719 Bocelli-Tyndall C,B racci L,Spagnoli G et al1Bone mar2 r ow mesenchy mal str omal cells(BM-MSCs)fr om healthy donors and aut o-i m mune disease patients reduce the p r o2 liferati on of aut ol ogousand all ogeneic-sti m ulated ly mpho2 cytes in vitr o1Rheu mat ol ogy,2007;46(3):403–408 20 Gerdoni E,Gall o B,Casazza S et al1Mesenchy mal ste m cells effectively modulate pathogenic i m mune res ponse in experi m ental aut oi m mune encephal omyelitis1Ann Neur ol, 2007;61(3):219–22721 Augell o A,Tass o R,Negrini S M et al1Cell therapy using all ogeneic bone marr ow mesenchy mal ste m cells t o p reventtissue da mage in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1A rthritis Rheu m,2007;56(4):1175–118622 English A,Jones E A,Corscadden D et al1A comparative assess ment of cartilage and j oint fat pad as a potential s ource of cells f or aut ol ogous therapy devel opment in knee osteoarthritis1Rheumat ol ogy,2007;46(11),1676–168323 Pisati F,Boss olasco P,MeregalliM et al1I nducti on of neu2 r otr ophin exp ressi on via hu man adult mesenchy mal ste m cells:i m p licati on f or cell therapy in neur odegenerative dis2 eases1Cell Trans p lant,2007;16(1):41–55(2009-04-14收稿)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相互作用对骨重塑的调节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15041) 陈 斌综述 李学东 杜世新审校摘 要 骨骼是一个动态活性组织,它通过持续的重塑来维持其矿化平衡及自身的结构完整。
染料木素抗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染料木素抗骨质疏松研究进展赖文秀;杨亚军;崔燎【摘要】染料木素作为一种“植物雌激素”,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骨形成功能,也能够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过程,存在多种抗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
该文综述染料木素抗骨质疏松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为研究与开发抗骨质疏松新药提供依据。
%Genistein, as one kind of phytoestrogens, can stimu-late osteoblastic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on and mineralization, and can also inhibit bone resorption activity of osteoclast. The effect of genistein on bone metabolism lies in various molecular mechanism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an-ti-osteoporotic action of genistein and its mechanism, which may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agents to treat osteoporosis.【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年(卷),期】2016(032)010【总页数】4页(P1345-1347,1348)【关键词】染料木素;骨质疏松;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植物雌激素;机制【作者】赖文秀;杨亚军;崔燎【作者单位】广东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湛江 524023;广东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湛江 524023;广东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湛江 524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5;R329.24;R336;R681.022;R977.1染料木素(Genistein)又称5,7,4-三羟基异黄酮、染料木黄酮、金雀异黄素等,是主要从大豆、三叶草、葛根、槐花、染料木(金雀花)和广豆根等豆科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活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