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读《堂吉诃德》_课文分析
名著导读《堂吉诃德》说课稿及反思
名著导读《堂吉诃德》说课稿及反思一.说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说教材:《堂吉诃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的名著导读部分,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塞万提斯及作品《堂吉诃德》的游侠经历。
(2)学习通过小说三要素来反映生活现实的方法,提高小说的鉴赏能力、语言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1)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手段,自读与导读相结合,揣摩文本语言,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2)通过个性化的解读,培养学生审辨式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和领悟正确的理想价值观,明确堂吉诃德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四.说教学重难点:通过个性化的解读,培养学生审辨式思维的能力。
五.说教学策略及设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阅读鉴赏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培养个性化的阅读,注重合作学习,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因此,本课我以教师主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作品赏析,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培养其审辨式思维能力。
由于作品内容庞杂,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不喜欢本书,只看到其荒诞可笑的行为及情节,忽略或者未能领略作者的创作意图及作品的现实意义,再加上只有一课时的时间来进行导读。
因此,我考虑设计两个环节:一个是从学生喜欢的人物堂吉诃德入手,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拨赏析人物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会赏析方法,进而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即作者的创作意图。
第二个环节是思考交流作品的现实意义。
通过别林斯基的评价,由滑稽和崇高入手,让学生思考作品人物身上体现的矛盾性,进而进行个性化解读,培养其审辨式思维能力。
读书心得——《堂吉诃德》主人公形象的多重解读
读书心得——《堂吉诃德》主人公形象的多重解读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出现了一位大师——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是著名的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
他创作的《堂吉诃德》被评论家称为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问世后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众多读者的青睐和评论家的关注。
对唐吉诃德的多重分析始终是一个令人关切的问题。
唐吉诃德的多重身份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体现了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矛盾。
本文在此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唐吉诃德这一人物,然后对堂吉诃德的形象进行了分析。
一、堂吉诃德人物的概括唐吉诃德是一个老式乡绅,总是沉浸在骑士小说中。
唐吉诃德经济上比较穷困,但他总是梦想成为一个勇敢的骑士,梦想穿越世界的边缘过上游侠的生活,希望以骑士的身份帮助弱小,惩罚邪恶。
他深信骑士小说那故事是真是存在的,并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勇敢的骑士。
因此,他决定采取行动使自己的理想成为现实。
在唐吉诃德的三次旅行中,第一次,他独自一人,仅仅过了两天就宣告失败了。
但他没有放弃,两周后,他开始了第二次旅行。
第二次旅行开始时,他带着一个小胖子邻居桑乔,这是一个聪明而乐观的人。
第二次旅行结束时,堂吉诃德被绑在牛车上,并被护送回家。
但他没有气馁,一个月后,他开始了第三次旅行,结果也失败了。
堂吉诃德在第三次外出时,挥舞长矛,做了无数荒谬的事:他把妓女当成公主,把犯人当成贵族,旅店当成城堡。
堂吉诃德像骑士一样他救了一个被殴打的男孩,他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他很自豪,但他不知道这个男孩在他离开后被又一次被殴打。
他挥着长剑把修士当作魔鬼,吓得修士纷纷逃跑。
他在途中碰到了一群杨维斯人,与他们进行了一场恶战,结果大吃苦头,盔甲也被砍去了半边。
他模仿骑士小说里情节,把自想象成一个情的骑士,为了爱情而甘愿进行苦修。
全身赤裸的走到深山老林中,每天吃野菜度日,进行自我折磨……简言之,在唐吉诃德的历险中,唐吉诃德的这些行为不仅伤害了其他人,而且还使自己遍体鳞伤。
外国文学-《堂吉诃德》赏析
整体赏析
1、主要人物 堂吉诃德 — 乡绅 (游侠骑士) 桑丘· 潘沙 — 侍从 2、故事内容 上卷叙述了堂吉诃德两次游侠的经历。 第一次:单枪匹马,受伤而归。 第二次:装备齐全,莽撞行侠。 下卷叙述堂吉诃德和桑丘的第三次出游。 第三次:行侠受阻,幡然醒悟。
可笑: A、情节可笑:堂吉诃德耽于幻想、,一切从 主观出发。现实中的一切到了他的脑中都失 去了原来的真实面目,风车成巨人,羊群变 军队,闹了一系列有名的笑话。 B、人物可笑:堂吉诃德虽然惹人发笑,他自 己却非常严肃。他执着于自己的理想,满腔 热忱,尽管在现实里不断的碰壁,但从不知 吸取教训。他的严肃增加了他的可笑,同时 也赢得了更深的同情和尊敬
外国文学作 品鉴赏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西班
牙小说家,戏剧家,诗人。因撰写讽 刺人类荒唐之举的《堂· 吉诃德》 (1605年和1615年,共两卷)而闻名 于世。他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世界里 最伟大的作家,被称为“现代小说之 父”,评论家们称他的小说《堂· 吉诃 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 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2007 年5月22日,西班牙Antena 3评选 ““历史上最重要的西班牙人”,结 果他名列第2位。
人 物 分 析
可悲: 堂吉诃德行为荒唐、鲁莽,因看骑士小说入 迷,自命为游侠骑士,要遍游世界去锄强扶 弱,维护正义和公道,实行他所崇信的骑士 道。他单枪匹马,出门冒险,但受尽挫折, 一事无成,最后郁郁而死(“……据大夫诊 断,忧郁是他致命的病源” — 《堂吉诃 德· 下》)。 。
可敬: 堂吉诃德奉行崇高的道德原则,锄强扶弱, 伸张正义,表现出一种为实现理想奋不顾身 的斗争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在他,人生只 是手段,不是目的。他所以珍重自己的性 命,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坚信一 个主义,一片热情地为这个主义尽忠” (《堂吉诃德》译者序· 杨绛)。
《堂吉诃德》鉴赏
《堂吉诃德》鉴赏作者:罗静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1年第45期综合评价《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在序言中申明:“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目的在于推翻骑士小说胡编滥造的那套虚幻的东西。
”但实际上,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超过了作者的主观意图。
首先,从小说语言的风格来看,它本身就已经达到了作者在序言里的要求和标准。
“要直截了当,言之有物,用词得体,写出的句子动人诙谐,尽可能地表现出你的意图,有条不紊、文从字顺地陈述你的观点。
”小说没有什么文学性的语言和华丽的辞藻,自始至终都是以幽默的口语贯串始终,这固然和小说中的人物身份相契合,更重要的是作者希望这样能够让各个文化层次的人都能够从小说中读出自己的意图。
其次,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对比鲜明的两个人物让读者过目不忘。
朱光潜先生在评价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时说:“一个是满脑子虚幻理想、持长矛来和风车搏斗,以显出骑士威风的堂吉诃德本人,另一个是要从美酒佳肴和高官厚禄中享受人生滋味的桑丘·潘沙。
他们一个是可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可笑的实用主义者。
但是堂吉诃德属于过去,桑丘·潘沙却属于未来。
”理想主义者在自我意识中往往会构筑完美的社会和生活,并且会在现实生活中按照这一设想去实施,所以等待堂吉诃德的是屡屡碰壁;实用主义者在生活中一切以“实用”为主要衡量标准,正因为如此,带着对美酒佳肴和高官厚禄的憧憬,目不识丁的桑丘·潘沙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追随饱读骑士诗书的、曾经的贵族堂吉诃德的旅程。
难怪雨果也说“主角与桑丘,骑着各自的牲口,浑然一体,可笑又可悲,感人至极……”最后,主题明朗,直指麻痹人思想的骑士文学。
两个对比度如此强的人物在一起,作者所要折射的主题也容易见分晓:作为理想主义的骑士文学必将灭亡。
精彩片段1.他要做个游侠骑士,带着他的甲胄和马走遍世界,八方征险,实施他在小说里看到的游侠骑士所做的一切,赴汤蹈火,报尽天下仇,而后流芳千古……想到这些,他心中陶然,而且从中体验到了一种奇特的快感,于是他立即将愿望付诸行动。
高中语文之名著阅读:《堂吉诃德》
名著阅读:《堂吉诃德》本讲目标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赏析骑士小说1 “独臂人”塞万提斯(1547年9月29日——1616年4月23日)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在马德里逝世。
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
07年,西班牙评选“历史上最重要的西班牙人”,位列第二。
塞万提斯的坎坷一生祖父弃家,家境贫穷左手残废,被虏5年典型西班牙人的冒险生涯(伤残军人&潦倒文人)写作为生,潦倒一生文学成就2 《堂吉诃德》(从小说三要素说起)简介: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全名是《拉曼却的机敏堂·吉诃德传》,共两部,第一部出版于1605年,第二部出版于1615年。
文学评论家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
创作背景骑士文学庸俗化下的产物2.1 主要人物堂吉诃德(主人公)喜好读骑士小说,整日耽于幻想,立志恢复古代的骑士道。
他一心要匡正这个社会,却一厢情愿地把骑士小说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
他无视已经发生变化的时代,企图以游侠行为来复活过时的骑士制度,把打抱不平当作主持正义、改造社会的途径,成了一个“最讲道德、最有理性的疯子”。
一番荒诞的“证险”后,他返回故里,临终时幡然醒悟。
桑丘·潘沙堂吉诃德的侍从。
桑丘形象是个典型的农民,他身上既有劳动者纯朴、善良、光明磊落的美德,也有在小生产者狭隘自私、目光短浅的弱点。
是一个处处与堂吉诃德相对的清醒、精明的现实主义者。
朱光潜:“一个是满脑子虚幻理想、持长矛来和风车搏斗,以显出骑士威风的唐·吉诃德本人,另一个是要从美酒佳肴和高官厚禄中享受人生滋味的桑丘·潘沙。
他们一个是可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可笑的实用主义者。
但是堂·吉诃德属于过去,桑丘·潘沙却属于未来。
随着资产阶级势力的日渐上升,理想的人就不是堂·吉诃德,而是桑丘·潘沙了。
”2.2 情节2.2.1 故事梗概一个没落贵族因迷恋骑士小说,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堂·吉诃德·德·拉曼恰”,带着侍从桑丘·潘沙“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的。
读《堂吉诃德》(语文版九年级必修)
读《堂吉诃德》(语文版九年级必修)10、读《堂吉诃德》基础知识归纳1、生字注音组词秾丽nóng 憔悴qiáo cuì 啜泣chuò长髯rán 坐骑jì 蹩脚bié阴霾mái 稚嫩zhì 攀附fù2、多音字坐骑jì 说教shuō骑马qí 说服shuì3、辨形啜泣秾丽蹩脚辍学浓重憋闷点缀侬家老鳖拾掇4、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
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
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
5、解说标题一看“读《……》”就能断定该文属于读后感。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本文就是诗人海涅在反复阅读过《唐吉珂德》之后写的一篇感受。
正文既概述了《唐吉珂德》原文有关的内容,也引出了读者自己的思想变化。
6、课前背诵[原作]李白墓唐白居易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注释】:①荒垅:荒坟。
②穷泉:黄泉、九泉。
③李白墓:在安徽省当涂县采石江边。
相传李白在采石江边,因酒狂投江捉月落水而死。
过往诗人到此多有吟咏。
【赏析】七言古诗《李白墓》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白居易二十八岁。
可怜那躺在荒野黄泉下的寒骨,当他活在人世的时候,曾经写出过惊天动地的诗文。
“可怜”、“曾有”的词语,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悲愤之情。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读堂吉诃德课文全解语文版
10.读《堂吉诃德》作者通过儿童时期读《堂吉诃德》的感受,告诉我们不要轻易地批评和放弃自己阅读作品的最初印象和感受,它也许是弥足珍贵的东西,会影响你的一辈子。
一、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红字注音秾丽(nóng)静穆(mù)娱乐(yú)啜泣(chuò)长髯(rán)呵斥(hē)蹩脚(bié)阴霾(mái)憔悴(qiáo)奄奄(yǎn)沉甸甸(diān)稚嫩(zhì)歧路(qí)2、形近字┏拨(bō)拨款┏稚(zhì)稚气┏侍(shì)侍从┏搀(chān)搀扶┃┃┃┣馋(chán)馋猫┗拔(bá)拔剑┗雅(yǎ)文雅┗待(dài)对待┗谗(chán)谗言3、多音字┏(chàn)颤抖┏(lù)绿林┏(sì)似乎┏(ái)挨打颤┫绿┫似┫挨┫┗(zhàn)寒颤┗(lǜ)绿色┗(shì)似的┗(āi)挨家挨户4、词语解释【秾丽】繁盛艳丽。
【静穆】安静庄严。
【笑柄】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
【啜泣】抽抽搭搭的哭。
【呵斥】大声斥责。
【蹩脚】质量不好,本领不强。
【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云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稚嫩】幼稚不成熟。
【攀附】附着东西往上爬。
【歧路】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
5、文学常识真空(1)《堂吉诃德》的作者是___(国家)伟大的___家、____家、诗人____(名字),本文作者___是__诗人,代表作有____、____。
(2)作者认为自己_____阶段,读《堂吉诃德》的影响最大。
(3)夜莺的颂歌唱得____,_____的热烈,最____的花苞就此开放,____和___的阳光就___更忙,花木就都一片____,____起来。
【参考答案】(1)西班牙小说戏剧塞万提斯亨利希.海涅德《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2)童年(3)温存似的软和醉心融骨似含羞交情芳草披着薄雾吻欢欣颤动二、课文学习1、作者简介【明确】亨利希·海涅 (Heinrich Heine, 1797-1856),德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
堂吉诃德的形象分析及意义
堂吉诃德的形象分析及意义一、本文概述《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作品通过讽刺和幽默的手法,深入剖析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堂吉诃德这一形象,以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了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经典。
本文旨在通过对堂吉诃德形象的细致分析,探讨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堂吉诃德》的创作背景、作品的主要内容以及堂吉诃德这一形象在小说中的核心地位。
我们还将概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以及分析堂吉诃德形象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对堂吉诃德形象的深入剖析,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节,还能够从中领略到塞万提斯对于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堂吉诃德形象分析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创作的小说《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他以其独特的性格和复杂的形象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之一。
堂吉诃德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角色,他既是一个可笑的小丑,又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他的形象分析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
堂吉诃德是一个深受骑士精神影响的理想主义者。
他坚信骑士道的精神,并以之为自己的生活准则。
然而,他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这导致他的行为往往显得荒诞不经,甚至滑稽可笑。
他试图用骑士的方式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不仅未能解决问题,反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使得堂吉诃德的形象具有了深刻的讽刺意味。
堂吉诃德是一个充满勇气和正义感的人。
他敢于挑战权威,坚持自己的信念,并愿意为了维护正义而牺牲自己。
尽管他的行为常常显得不切实际,但他的勇气和正义感却让人肃然起敬。
他的形象展示了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正义。
堂吉诃德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的性格中既有高尚的一面,也有荒谬的一面。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导语】:《堂吉诃德》外国文学作品简析作者:[西班牙]塞万提斯类型:小说背景搜索本书成书于1605年1615年。
《读《堂吉诃德》》剖析
骑(qí):1.两腿跨坐。如:骑马。2.骑的马,泛 指人乘坐的动物。如:坐骑。3.兼跨两边。如: 骑缝。4.骑兵,也泛指骑马的人。
蹩(bié):脚腕子或手腕子扭伤。
霾(mái):空气中因悬浮大量的烟云等微粒而形成 的混浊现象。通称阴霾。
憔(qiáo)悴(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秾丽:繁盛艳丽。 蹩脚:质量不好,本领不强。 飘忽:(1)(风、云等)轻快地移动。(2)摇摆 浮动。如情绪飘忽不定。 倾倒:(1)由于歪斜而倒下。(2)十分佩服或爱 慕。本文取此义。 稚嫩:(1)幼小而娇嫩。(2)幼稚;不成熟。
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3)描述自己童年时期阅读《堂 吉诃德》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4):用事实证明了儿童时代读 《堂吉诃德》给自己的深刻印象和影响。
┏ 同情仰慕,真实感受
┃ 读《堂吉诃德》┫
┃ ┗ 勇士英雄,伴我人生
童年初读 成年回味
┏ 春光美好,娱乐心灵 ┫ 战败猴子,可敬可佩
第三次是堂吉诃德听说萨拉果萨城要举 行比武,就不顾家人劝阻,再次踏上征程。 这次他们除了做尽没有结果的傻事外,也做 了一些惩治恶霸成全有情人的好事。途中他 们遇到了拿他们寻开心的公爵夫妇,公爵把 桑丘派到自己属下一个小镇当“海岛”总督, 尽管桑丘把小镇“海岛”治理得井井有条, 他们二人还是受尽公爵的残酷捉弄几乎丧命。
┗ 英雄失败,心都要碎
┏ 描摹细腻,印象深刻 ┫ 震惊倾倒,影响深远
┗ 关键时刻,. 作 者 在 不 同 的 年 龄 段 读 《 堂 吉 诃 德》,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作者更珍视哪 个时期的感受?
作者在童年时代读《堂吉诃德》,感受到堂吉 诃德是一个勇士、英雄,为之钦佩、仰慕;“发育 得是个青年的时候”“觉得《堂吉诃德》扫兴乏 味”;“快成人,跟这位拥护杜尔辛妮亚的倒霉战 士稍稍相安无事,而且嘲笑他起来了”。作者更珍 视童年时期读书的感受。
堂吉诃德读书笔记高中赏析
The so-called fate actually depends on oneself.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堂吉诃德读书笔记高中赏析堂吉诃德读书笔记高中赏析一堂吉诃德,一位拉·曼却地区无名的绅士;堂吉诃德,一位对骑士道走火入魔的疯子;堂吉诃德,一位被人耻笑,一生荒唐的怪人。
这就是堂吉诃德·台·拉·曼却。
在塞万提斯的笔下,他将风车当作巨人,将客店当成堡垒,将砑布机当作妖魔。
他放囚犯,助贫农,与骑士决斗。
他只为了心中的理想:能够铲除世间不平等,匡扶正义。
但塞万提斯描述他的离奇经历的本初却是为了讽刺骑士小说。
这无疑一开始就是悲剧。
鲁迅先生说:“堂吉诃德是立志打不平,是不能说他错误的;不自量力,也并非错误。
错误是在他的打法。
因为糊涂的思想,引出了错误的打法。
而且是‘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的。
”鲁迅先生的评价,我实在不敢苟同,堂吉诃德的思想境界就比其余那些浑浑噩噩混日子之人要高出一层。
他的做法虽然有点欠缺,可他的初衷,他的行为是无比高尚而可爱的。
不是“并非错误”而是至高无上!不是“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而是“醒世警人,功德无量。
”堂吉诃德的傻又可爱的无畏行动,也深深地惊醒了我,让我体会到这当好男儿就不能浑浑噩噩,以至于让我想起在学校里混日子,上课捣乱的日子就不禁后悔万分。
而堂吉诃德的行为被人唾弃与嘲笑也让我认识到,做任何一件事,无论你的初衷是多么的高尚,你也要讲究做事的方法,做事后的影响,否则不但一事无成,而且还会损人损己。
这也让我明白为什么我的好心好意对同学进行管制,同学们反倒大怒不堪。
我敬仰堂吉诃德,但绝不做堂吉诃德。
我要当一位无论主客观都清醒处事的智者,让生活变得如堂吉诃德所期望的那样美丽。
雨果曾说过:“塞万提斯的创作是如此地巧妙,可谓天衣无缝;主角与桑丘,骑着各自的牲口,浑然一体,可笑又可悲,感人至极……”《堂吉诃德》不愧为一部经典之作。
堂吉诃德读书笔记高中赏析二《堂吉诃德》是一本有意思的书,它由西班牙天才作家塞万提斯创作,这本书深深地打动了我。
唐吉诃德读后感
唐吉诃德读后感
《唐吉诃德》是西班牙文学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善良并且有着疯狂幻想的贵族唐吉诃德追求理想的故事。
在阅读完《唐吉诃德》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作品中所蕴含的讽刺和讽刺精神。
唐吉诃德身上的梦想和追求,看似荒谬,却又令人感动。
他追求高尚的理想,为了正义和真理而勇敢的奋斗。
但是,在现实中,他所遭受到的是无数的挫折和失败,最终以悲剧的结局收场。
这让我对理想主义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另外,书中的形式创新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故事采用了双层结构,既有唐吉诃德身处奇幻冒险的故事,又有作者自我反思的插叙,展现了作者对现实与理想、梦幻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这种双层结构的叙事方式,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文学形式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总的来说,读完《唐吉诃德》让我对人生和理想有了新的思考,也使我对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书中的幽默和悲剧使我对人性、追求、理想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让我在阅读后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浅析唐吉诃德
浅析《堂吉诃德》摘要:西方外国文学的优秀作品汗牛充栋,犹如璀璨的明星,耀眼夺目,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人文主义的作品。
本文浅谈了故事梗概,分析了堂吉诃德,桑乔·潘萨,参孙·卡拉斯科的人物形象,并与鲁迅笔下的阿Q比较发现了相似之处,概括了其悲剧与喜剧相交融、陌生化、“精神胜利法”、语言夸张、人物变形等艺术特色,从而体会到引人厌弃骑士小说、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等深刻意蕴。
关键词:堂吉诃德;桑乔·潘萨;悲剧与喜剧;现实与理想;人文主义一、内容梗概塞万提斯一生艰辛,经历奇特,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堂吉诃德》孕育而生。
堂吉诃德深受骑士小说的毒害,一心想要走出村落,进行行侠仗义,惩奸除恶。
他曾三次离开他的村子,前两次出游的情景是小说的第一部,第三次出游的情景则出现在小说的第二部。
小说以描写主人公堂吉诃德的生活习惯和秉性开篇。
他居住在拉曼却地区某一个村镇,以乡绅的身份过着舒适的生活。
吃的是牛肉杂烩、葱头拌肉末、炖羊蹄羊骨……他快50岁了,骨架结实,身材精瘦,面目清瘦,习惯早起,喜欢打猎。
有人叫他吉哈诺,但也有人叫他克萨达。
一有空他就埋头读骑士小说,如痴如狂,爱不释手。
他尤其喜爱献媚讨好的情书和哀怨凄切的绝交信。
他从太阳落山读到太阳升起,从曙色蒙蒙读到星光灿灿,无休止地苦读终于使他脑汁枯竭,丧失理智。
脑子里装满了荒诞故事,什么妖术、格斗、厮杀比武、男欢女爱等等。
终于,他冒出了一个任何人都无法理解的荒唐念头:觉着为了报效祖国,扬名四方,他应该当游侠骑士,披坚执锐,跨马闯天下。
而家中祖上留下来的长矛,盾牌和一匹他每日照料的瘦马,成为他的装备,开始了让人忍俊不禁的游侠生活。
第一次出游,堂吉诃德在7月间的一个炎热的清晨,全身披挂,手持长矛和盾牌,骑上瘦削的罗西南特,走出庭院,来到原野上。
他说着从骑士小说那里学来的荒唐言语,信步来到一家客店,便径直走向那里。
堂吉柯德赏析
堂吉柯德赏析《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作者塞万提斯。
主要描写和讽刺了当时西班牙社会上十分流行的骑士小说,并揭示出教会的专横,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
《堂吉诃德》问世以来,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堂吉诃德的名字在不同历史年代,不同国家都流传着。
别林斯基曾说,堂吉诃德是一个“永远前进的形象”。
堂吉诃德的名字已经变成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名词,成了脱离实际、热忱幻想,主观主义,迂腐顽固,落后于历史进程的同义语。
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著作里不止一次地提到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的形象在今天仍保持它的意义。
作者在序言中申明:“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地盘完全摧毁”。
但实际上,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超过了作者的主观意图。
在这将近一百万字的作品中,出现了西班牙在16世纪和17世纪初的整个社会,公爵、公爵夫人、封建地主、僧侣、牧师、兵士、手艺工人、牧羊人、农民,不同阶级的男男女女约七百个人物,尖锐地、全面地批判了这一时期封建西班牙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学、艺术以及私有财产制度,使它成为一部“行将灭亡的骑士阶级的史诗”,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名著。
作品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不朽的典型人物。
书中写道,这个瘦削的、面带愁容的小贵族,由于爱读骑士文学,入了迷,竟然骑上一匹瘦弱的老马“驽骍难得”,找到了一柄生了锈的长矛,戴着破了洞的头盔,要去当游侠,锄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
他雇了附近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侍从,骑了驴儿跟在后面。
堂吉诃德又把邻村的一个挤奶姑娘想像为他的女主人,给她取了名字叫杜尔西娜雅。
于是他以一个未受正式封号的骑士身份出去找寻冒险事业,他完全失掉对现实的感觉而沉入了漫无边际的幻想中,唯心地对待一切,处理一切,因此一路闯了许多祸,吃了许多亏,闹了许多笑话,然而一直执迷不悟。
他把乡村客店当做城堡,把老板当做城堡的主人,硬要老板封他为骑士。
店老板乐得捉弄他一番,拿记马料账的本子当《圣经》,用堂吉诃德的刀背在他肩膀上着实打了两下,然后叫一个补鞋匠的女儿替他挂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读《堂吉诃德》
这篇序文的作者是德国诗人亨利希·海涅,中文译者是著名学者、文学家钱钟书先生。
正因为如此,序文的语言才是这般的俏丽而有韵味。
其实,海涅的序是较长的,译成中文有一万多字,课文节选的只是记述作者童年时读《堂吉诃德》真实感受的一部分。
而序文的主要部分则从主题、人物和艺术处理等方面分析评价了《堂吉诃德》这部欧洲最早的优秀现实主义小说,肯定了小说作者塞万提斯的卓越贡献。
那么,教材编者为什么仅节选这一小部分呢?主要是适合初中学生阅读,并由此使学生初步接触《堂吉诃德》和塞万提斯,接触海涅和钱钟书;也使他们认识到,少年时代读书的直接感受虽然不比学者、理论家的客观分析,但也非常重要,也会对读者本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节选部分有四段:第一段描述自己童年时期第一次读《堂吉诃德》的情景和感受;第二段紧承第一段,复述书中银月骑士打败了堂吉诃德的情节,表述了对英雄失败的同情;第三段补充第二段内容,指出银月骑士并非骑士,而是一个剃头匠(实则是一位大学生);第四段写对初次读《堂吉诃德》的回味,以及后来对《堂吉诃德》的态度。
在童年的海涅心目中,堂吉诃德是一个勇士,一个英雄。
这在第一段有充分的描述。
“我孩子气,心眼老实,什么都信以为真。
这位可怜的英雄给命运拨弄得成了笑柄,可是我以为这是理所当然,遭人嘲笑,跟身体受伤一样,都是英雄的本分;他遭人嘲笑害得我很难受,正像他受了伤叫我心里不忍。
”这是童年的海涅读《堂吉诃德》的直接而真实的感受。
他认定堂吉诃德是一个英雄。
他是以儿童纯真、朴实的心来认识书中的人物的。
而且,在他的心目中,英雄固然应该武艺高强,行侠仗义,为民除害,然而,即使是“身体受伤”,“遭人嘲笑”,也是“英雄的本分”。
这些感受和认识是儿童时代的海涅仰慕英雄、同情英雄的体现,是少年儿童读者在不受外界任何影响阅读文学作品的直接、真实的感受和认识。
这些感受和认识,虽然和成人的认识和评论(包括成年的海涅)大相径庭,却仍然是有意义的,它至少记录了人的成长的某一阶段,反映了童年时代的某种幻想和感情倾向。
所以,我们不能责备儿童时代的海涅不懂讽刺艺术,而要尊重
和爱护孩子们的这份真实的感情。
作为少儿读者,更不要轻视自己初读作品的感受,而要珍惜它,作为美好的记忆。
海涅在回忆童年阅读《堂吉诃德》的感受时,还回忆描写了当时读书的环境。
这些描写也写出了真实的感受,融入了孩童的情感。
“五月里一个明媚的日子,秾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献媚的夜莺向它颂赞。
夜莺的颂歌唱得温存似的软和,醉心融骨似的热烈,最含羞的花苞就此开放,多情芳草和披着薄雾的阳光就吻得更忙,花木就都一片欢欣、颤动起来。
”这是儿童心目中的春天,是诗化了和人格化了的环境描写。
从这些情景交融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当时的海涅心境是多么好。
在这种环境和心情中读《堂吉诃德》,“把这位勇士经历的大事情来娱乐我的小心灵”是多么惬意的事,因而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记忆,“许多年以后还回忆得很清楚”。
文章还在“我”为“骑士”的遭遇流泪时,穿插了景物描写,写“花鸟林泉……‘陪着我哭’”,“衰老不材的橡树微微啜泣”,写“瀑布的白色长髯飘扬得越发厉害”;又在读“骑士”的一场失败的比武时,穿插了景物描写:“那是个阴霾的日子,灰暗的天空里一阵阵都是气色凶恶的云,黄叶儿凄凄凉凉从树上落下来、憔悴的晚花奄奄待尽,头也抬不起,花上压着沉甸甸的泪珠,夜莺儿早已不知下落,望出去是一片衰盛无常的景象。
”这两处描写和开始读《堂吉诃德》时的描写正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那里春光是多么明媚、欢欣,这里景色是如此的悲哀、憔悴和灰暗。
读一部书,随着情节的发展、感受的变化,写景也有所不同,这很难用巧合来解释,是否可以说是情景相应、情景交融呢?
总之,儿童时代阅读作品,往往会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甚至一生也难以忘怀。
所以,这时应该大量阅读中外名著,以此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陶冶我们的性情。
文章的最后一段,用事实证明了儿童时代读《堂吉诃德》给自己深刻的印象和影响。
文中提到的“游记”第四部应该是《哈尔茨山游记》第四部,出版时间是1828年。
童年时代读作品的情景,到了三十一岁仍能描摹得如此细腻,这印象是多么深刻!“又过了八年”,虽然慨叹“时光真是飘忽”,然而,“我在屠赛尔道夫地方皇家花园的叹息小径里把这部书看完,还仿佛是昨天的事呢。
这位伟大骑士的所作所受,依然叫我震惊倾倒”。
这影响又是多么深远。
是的,正像文中所叙,这其间他是“绕了个巧妙的圈子”,“每隔五年看一遍《堂吉诃德》,印象
每次不同……可是,说也奇怪,在人生的程途里,尤其是徘徊歧路的时候,那瘦骑士和那胖侍从总追踪在我后面。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几十年来,也许是受了其他读者的影响,也许是对讽刺艺术有所了解,也许是年岁大了兴趣有了转移……对待《堂吉诃德》的态度有了一些变化,但最终未能消除童年时代读此书所给予他的印象和影响,堂吉诃德总是作为一个“勇士”、“英雄”、“好汉骑士”的形象在影响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