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

1、地理环境对于中国文化形成的影响?

答: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舞台,人类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生活活动,还是政治活动、军事活动都必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得以进行的保证。人类的生活资料来自自然,人类劳动对象也是自然。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生存和发展都要受自然法则的约束。

a.由于土地、气温、雨水等条件较好,所以较早形成农业社会,使文化发展较早、较快。

b.尽管也有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的冲突和融会,但由于农业人口始终占有数量上的多数和文化上的优势,所以农业文化始终占主导地位。

c.由于疆域辽阔,跨纬度大,所以局部自然环境的变动,并不能影响总体的农业生产,使文化的延续有了稳固的物质基础。

d.由于受周围的地理障碍的保护,文化得以独立发展,长期延续。

中国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合发展农业。正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传统的中国文化才得以形成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1)古代的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实际上许多都是农业生产工具。就是漆器、礼器也是与农业生产工具紧密相关的。

(2)最早的货币是牲畜、铜器、粮食,后来贝币成了单一货币,与钱有关的汉字,几乎都用“贝”字旁。秦始皇统一货币之前,布币是铲子形状。刀币是刀削形状。实际上布币、刀币的形状都是农业工具的形状。(3)中国的历法、年节也都是与农历(阴历)紧密相关的。二十四节气简直就是农耕日期表。

(4)中国古代的各门艺术、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中国古代的科技、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中国古代的婚丧风俗、古代的节目等等都与农业生产、农业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有人甚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农耕文化。

(5)中国古代在东亚地区是传统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文明程度最高的地区。在西方文明传入之前,中国的农耕文化曾经征服了周围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印度支那半岛和东南亚各地。中国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辉煌的农耕文化。

(6)中国传统文化,或者叫中国农耕文化,既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又是我们沉重的包袱。比如,依照中国传统,过春节是中国人的习俗,也是一年当中最大的节日。但这种节日是农业区、农耕经济下的产物。在现代高度工业化的城市愈来愈多的人感到春节是个负担。驱鬼、祭祖、吃年饭、守岁等传统活动已经在现代春节中显得极不和谐。

第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1)我国的地理环境有强烈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人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2)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也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2、宋代有那些著名书院?书院有哪些功能和特点?

答: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江苏江宁的茅山书院等。

书院的功能:藏书教育、学术研究、

书院的特点:宋代书院将藏书教育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成为著名学者授徒讲学培养人才的地方。书院的教学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书院强调启发式教学和注重自学。书院鼓励学生提出疑难,书院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要求学生不只是注意读书,也要重视行为习惯的培养。

(1)私学更是不计其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将书院的功能扩大了,书院在前代都是藏书或隐居之地,宋代书院将藏书教育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成为著名学者授徒讲学培养人才的地方。

(2)值得一提的是民办学校“书院”。书院名称的出现始于唐代,但唐代的书院多为藏书教书之地,或私人治学隐居之地。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起源于南唐时期的庐山国学,即著名的庐山白鹭洞书院。

北宋初年,讲学之风勃起,书院成为著名学者授徒讲学,培养人才之地。

3、周代文化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内容是:(1)确立了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诸侯,王公贵族,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2)确立了礼制。周公旦建立周礼,确定了君臣的礼仪原则,“亲亲尊尊”,既强调了兄弟,父子的关系,也强调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其宗旨就是要“别贵贱,序尊卑”,体现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之间的上下尊卑之别。它为后世历朝历代统治者所推举。

(3)总结了夏殷两朝覆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重要思想。形成了早期的德治主义•民本主义•忧患意思乃至“天人合一”的致思趋向。

二、论述题

1、明清时期对对古典文化进行了那些大总结?

答:集中全国的藏书,来编辑一部规模空前的丛书——《四库全书》。

(1)、在图书典籍方面: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编纂了大型类书《永乐大典》,保存了大量古代文化典籍,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清康熙、雍正时又一部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编纂成书。是我国现存类书中规模最大、用处最广、体例最完善的一种。康熙年间编撰大型字典《康熙字典》是世界上最早、字数最多的字典。清代乾隆年间又完成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是至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

(2)、在古典科技方面:李时珍花费了27年的时间,编成了《本草纲目》52卷,徐光启主编《崇祯历书》,还编写了《农政全书》,宋应星撰写了《天工开物》三卷十八章。日本人将此书奉为至宝,并由此发展出一门“天工学”。日本人将此书奉为至宝,并由此发展出一门“天工学”。

潘季驯的《河防一览》,是一部治理黄河的专著;《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地质和旅游方面的杰作,方以智的《物理小识》是一部自然哲学专著。

2、.谈谈你对文化的理解?

答:(1)、古人:文——纹理、修养。化:教化。文化:以文教化

(2)、文化含义:人化、人类化、人化自然

A、广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物质、精神),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一定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B、狭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精神),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和理论,生存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是现实,理想是向往,愿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须做到的

C、文化的结构

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

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

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